① 怎樣指導小學語文背誦
背誦精美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傳統方法,要學好語文,必須背誦一定量的優美課文。從我們語文教學的實踐來看,熟讀,背誦,對於詞彙的積累,語言的形成,甚至對於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說明了熟讀背誦的重要性。
既然背誦在語文學習中佔有如此高的地位,我們應該大力地提倡背誦,但現今小學的教育中卻存在著這樣的一派景象:一群依偎在書包旁的孩子們,蹲坐在各教室門口,手裡捧著一本語文書,含糊不清地朗讀著優美的詩歌、文章。這群被所謂的關晚學的孩子是他們不願背書嗎?不是。他們知道沒有把該背誦的課文背誦完成將受到老師的批評,他們也不願意晚上留下來繼續受折磨。但為何卻有那麼多學生遭受如此待遇呢?原因在於學生沒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背誦方法,老師沒有教給學生這些必要的方法。經過幾年的探索,積累,總結了以下幾點背誦的方法:
一、熟讀成誦法
熟讀為了記憶,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於小學生而言,熟讀便是通向背誦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熟讀課文,就會有所進步,所以,熟讀課文是至關重要的。熟讀課文,要做到邊讀邊思考,這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些一開始難以領會的詞句在讀的過程中將慢慢理解消化。在讀的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語言優美、描寫入微、含義深刻的課文,更應該通過多讀多思的方式,將課文理解透,在此基礎上,就算是一篇篇幅比較長的文章要你背誦,你也會出口成章。熟讀成誦法,對於平時帶有點口吃的小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記得我們班級當中有一位帶有口吃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交往自信心不足,因為他的缺陷。我要求他每天必須熟讀一篇優美的課文,直至能流利背誦為止,不到一個學期,那位學生竟然會在課堂上大膽地舉手要求來朗讀課文,並且我發現他的口吃已不復存在,替代那的是一口標准流利地有感情朗讀。
二、摘抄式背誦法
「摘抄式背誦法」不是讓你把課文拚命地抄下來然後再背誦,而是要求把重點的,難寫難記的關鍵詞,摘抄下來,可以抄每段的開頭幾個詞語,也可以抄錄重點句中的重點詞,邊背邊想,為背誦提供了很多方便。
如在讓學生背誦《草原》這一課的第一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摘錄每句的開頭幾個字,以便於背誦。如「那裡的天」、「在天底下」、「四面」、「羊群」、「那些小丘」、「這種境界」等等一些提示性的詞語,都要求學生寫下來,背的時候就看著這些提示性詞語,學生能輕松自如地把第一自然段背誦完。
三、提綱式背誦法
顧名思義,要求在有課文提綱的前提下,進行記憶背誦。這個文章的提綱,可以老師給學生提供,有的課文結構非常清晰,環環相扣。如游記型課文《記金華雙龍洞》,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板書:
金華――羅店――路上(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洞口(突兀森郁)――外洞――孔隙(泉水的來路,孔隙的大小,進出洞的辦法)――內洞(光線,雙龍,石鍾乳,泉是上源)――出洞
這樣的一個提綱,很容易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找到路,為提高背誦的質量創造了一定質量的條件。如果沒有了提綱,學生的背誦便無從下手,給教學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
四、區段整篇法
對於學習基礎比較差,難以面對大篇幅的文章而整篇背誦的話,「區段整篇」背誦法將是最好的選擇。看到一篇優美的文章而需要背誦時,我們不妨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來背誦,等把你喜歡的背誦完了,再時把那些分開的段落再聯合在一起來背,這樣可以節省很多背誦的時間,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分成若干個層次去背,然後連接成段;而篇幅較長的文章可分成一段一段加以背誦,最後連綴成篇。這樣的背誦,提高了學習效率。
班級中總有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妨讓他們先背幾句試試,等能流利地背誦這幾句時再連起來試試,這樣地層層遞進背誦既減輕了學困生的背誦負擔,又消除了他們面對大篇文章背誦的心理恐懼。
五、逐句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第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知道會背出一整段,進而延伸到會背出整篇課文。
六、歌曲吟唱法
這個方法運用在古詩詞背誦,我在教學古詩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讀,通過讀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還要求學生會唱詩。「古詩吟唱」即以唐詩宋詞為內容,將古代詩詞以優美的歌聲展示出來的一種新型文化表現形式。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對於唱詩存在著十足的新鮮感,學生樂意學,也樂意唱,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學唱中,學生早已將古詩熟記在心了。就算「背」不出,照樣能「唱」出來。
這種歌曲吟唱法在學生的演繹中變的鮮活起來,傳統的文化慢慢地熏陶著他們幼小的心靈,並且營造一個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② 小學語文怎麼背書好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回憶三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際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煉,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十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的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8.運用多種記憶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爭論記憶、聯想記憶、趣味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做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③ 快速背語文課文的方法是什麼
一、讀熟法。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
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
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二、嘗試背誦法。朗讀三二遍後,就試著背。若背不出來,就打開課本看一看,然後再
背,直到完全會背為止。
三、分解背誦法。把文章分成若幹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層次一層次地熟讀、背記。
被分解成幾部分或幾個層次的內容能背下來了,再連起來整體背誦。
四、摘關鍵詞(提綱)法。把要背的課文中的關鍵詞摘出,寫在本子上,按關鍵詞的提
示,時而俯首閉目,時而張眼瞅書,自己考自己。
五、背默結合法。自己認為已能背誦了,就默寫一次;默畢,翻開書頁自己校正。凡有
錯處或漏處,自己劃上記號,重新背記。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連標點符號也無誤
為止。
六、浮現形象法。適用於背誦情景交融,文字畫面強的文章與詩詞。運用此法,還可在
紙上隨意地畫簡筆畫,讓畫助背。
防止遺忘的方法:
1、經常回憶 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有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
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得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2、視聽結合 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
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得多。
3、多種手段 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作筆
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4、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
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5、科學用腦 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
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
力的關鍵。
④ 學生背誦的方法
學生背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
1、抄誦法
俗話說:「抄一遍勝過讀十遍。」讀詩詞或短文時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2、時空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
3、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4、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5、情節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6、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的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7、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白楊禮贊》第七段,抓住先抑後揚,先否定,再肯定,最後是四個排比反問句的句式特點。抑:沒有……沒有……也許……(否定句),如果……那麼……(假設);揚:但是……更……它是……(先轉折,又遞進,然後肯定)。
當你……難道……難道……難道……難道……(第一句是肯定反問,後三句是否定反問,四個反問構成一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則要比較對話雙方的語氣:智叟的話句句是嘲諷,愚公則先斥後駁。這樣,從比較中折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8、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9、提綱法
列出一個簡單的提綱,然後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10、列表法
記憶時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進行列表歸納,使繁雜的內容簡單化、特徵化、條理化,一目瞭然,便於舉一反三,加深印象。
⑤ 小學語文背課文有什麼方法技巧
1 抄誦法 俗話說:「抄一遍勝過讀十遍。」讀詩詞或短文時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2 時空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 3 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4 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5 情節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6 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的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7 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白楊禮贊》第七段,抓住先抑後揚,先否定,再肯定,最後是四個排比反問句的特點。抑:沒有……沒有……也許……(否定句),如果……那麼……(假設);揚:但是……更……它是……(先轉折,又遞進,然後肯定)。 當你……難道……難道……難道……難道……(第一句是肯定反問,後三句是否定反問,四個反問構成一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則要比較對話雙方的語氣:智叟的話句句是嘲諷,愚公則先斥後駁。這樣,從比較中折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8 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9 提綱法 列出一個簡單的提綱,然後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10 列表法 記憶時先將需要背誦的內容進行列表歸納,使繁雜的內容簡單化、特徵化、條理化,一目瞭然,便於舉一反三,加深印象。 11間隔法 記憶課文的詞語不能怕重復,第二、三天還要再讀第一天讀的詞,溫故知新,常讀常新。 12 歌訣法 將要背誦的內容,編為歌訣,讀來順口,記憶深刻。 13 點線法 抓住文章的脈絡,提煉出各層次的關鍵詞語、句子作為記憶的點,如表現人物形象的動詞等,根據先後次序排列起 來,再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展開快速記憶,背誦課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寫作的線索順序,把全文的主要內容聯系起來記憶。
⑥ 小學生知識大全語文怎麼背
小學語文必背知識點(一)
照樣子解釋詞語
袖手旁觀---冷漠手舞足蹈---興奮
縮手縮腳---膽小 一手遮天---專橫
手不離卷---勤學心狠手辣---狠毒
情同手足---情深妙手回春---高明
大手大腳---浪費
加上不同的標點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小學語文必背知識點(二)
漢字
1.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間架結構。
2.查字典:能夠熟練地運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 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夠准確認識小學生階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以及多音字的各個注音和組詞,以及形近字的辨別。)
詞語
1.成語、歇後語。
2.量詞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夠准確填出數詞與名詞之間所適合的量詞的、地、得用法。3.近義詞、反義詞的詞語歸類。4.詞語的仿寫。5.常用的八種關聯詞。
小學語文必背知識點(三)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列寧)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毛澤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 語文園地三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 赤日對蒼穹。 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雲橫。 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 語文園地四
正月菠菜才吐綠,二月栽下羊角蔥,三月韭菜長得旺,四月竹筍雨後生, 五月黃瓜大街賣,六月葫蘆彎似弓,七月茄子頭朝下,八月辣椒個個紅, 九月柿子紅似火,十月蘿卜上秤稱,冬月白菜家家有,臘月蒜苗正泛青。
十二屬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⑦ 語文的背誦方法
一、教會學生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古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誦一段文字前僅僅讀幾遍是行不通的,要反復朗讀,一定要讀到滾瓜爛熟才行。不少人背書,只是機械地將書面語言變為有聲語言,只重「讀」,不重「熟」,只重「背」,不重「誦」。這樣識記、效率往往不高。熟讀,不但要求讀到熟練的程度,而且要求熟悉背誦材料的內容、結構、脈絡,理解背誦材料,達到如數家珍的程度。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反復朗讀,繼而反復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二、教會學生背誦時邊表演邊背誦
背誦課文時,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特別難記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先重點背誦較難的內容,並加上適當的動作,邊記憶邊表演,勢必會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在背誦《鵝》時,讓學生裝作大白鵝的樣子,邁著沉重的步子上台。當背誦「曲項向天歌」時,就伸長脖子,搖頭晃腦地張大嘴巴,好像真的在引頸高歌。再如: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除了加強背誦的語氣外,還主動用形體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適當的語氣和體態,能有效地幫助記憶與理解。在這樣邊表演邊背誦的形式下,小學生們記憶得很快。
三、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朗讀
在朗讀時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如果一開始學生就把這句話讀錯,添字漏字,如不及時指出糾正,那他形成定勢後,今後就很難糾正了。所以在初讀這個環節,教師可以採取指名讀、同座位互讀等方式幫助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有些課文,還可以通過感覺、知覺和表象再現的方法,要求學生按照課文敘述的過程和在腦子里的映像來強化。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材料,幫助學生找准語言材料的感情基調,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從而達到富有感情的背誦。例如在背誦《荷花》一課,有感情的背誦,學生一邊背誦荷花,一邊陶醉在那一池美麗的荷葉、荷花中,忘了自我。這樣的背誦會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會記一輩子,可見理解對背誦的重要性。
四、教會學生要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背誦
凡是要背的段篇都具有層次清楚、語言優美、感情豐富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到這一些規律可以節省時間,提高背誦效果。例如《火燒雲》描寫天空中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時,出現了馬、狗、獅,這三段具有相同的結構,都是按出現了什麼,什麼樣子,怎樣變化的順序講的。理清了作者的思路,邊讀邊想,如果背不下來時,沿著這個思路想一想,就會記憶起來了。
五、教會學生背誦時要專心,做到眼、口、心、腦一致
眼要看清,口要讀准,用心想這句話的意思,用腦去記憶。例如《草原》第一段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按由天空到天底下的順序描寫了草原的廣闊而美麗。第二層是抒發作者的贊美之情。在背這部分時,抓住「這種境界,既……又……,既……又……」和「這種境界里,連……也……」這兩個相關連的句子,很快就背下去了。
六、教會學生及時復習,增強背誦效果
增強記憶力是鞏固學生背誦課文成果的重要手段,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教師要及時引導、輔佐學生「喜新不厭舊」,做到學過的課文沒事的時候在腦子里想一想,隔一段時間看一看、讀一瀆,做到經常讀,這樣,已經能夠背誦的課文就不會忘記了。老師要主動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像背誦課文也是一樣,只有自覺的去學習、去背誦的學生才能獲得成功。
⑧ 背誦小學語文課文有什麼訣竅
抄誦法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背誦詩詞或短文時,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這樣下來,不僅會背也可以順利完成古詩文的默寫要求一舉兩得。
情節法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掌握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背誦《觀潮》三四段結合觀潮時間變化、潮水位置變化、人群反應變化順序的詞:午後一點左右,遠處.....人聲.....;過了一會.....響聲...人群....;再近些,白浪....;浪潮越來越近........,大家.......
按照這樣列出關鍵詞,對應填空就更容易背誦了。
人物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大自然的聲音》第二段,抓住風的特點(大自然的音樂家),當他翻動樹葉時,樹葉像歌手........;當微風拂過時,像呢喃細語.......;當狂風颳起時,像雄偉的樂曲.......
這樣,從比較中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問題法
提出幾個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問題,根據問題答案的順序,記取背誦內容。
如《走遍天下書為侶》第七段:
①首先「我」會思考什麼?
(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這樣做;作家為什麼這樣寫?)
②然後「我」會怎樣做?
(續寫--回頭品味--讀其他部分內容找到別忽略的東西--列單子。)
③最後「我」還要做什麼?
(關於作者的想像: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經歷....)
利用這三個問題,同學們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出這一段了。更多知識點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的小學語文系列課程。
⑨ 小學語文背誦方法和技巧
語文背誦也要注意講究方法。只有根據課文的不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切實提高背誦效果,事半功倍。小編整理了語文學習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小學語文背誦技巧
1自然背誦法自然背誦法是指在自然的狀態下,不採用任何記憶方法幫助背誦,只是通過反復誦讀達到熟練成誦的方法,自然背誦法是一切背誦法的基礎。
2抄誦法俗話說:「抄一遍勝過讀十遍。」讀詩詞或短文時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3抓線索背誦法抓線索背誦法是一種常用的理解式背誦的方法,在自然背誦的基礎上,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關鍵詞語作為線索,作為背誦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1)抓主要人物。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2)抓時空詞。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
4圖像再現背誦法圖像再現背誦法是指將語言材料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圖像材料,在頭腦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現的形象,背誦時把文字材料像「過電影」一樣在頭腦中一一呈現出來。
5聯想背誦法聯想背誦法是指通過聯想,在頭腦中形成暫時的聯系來增強記憶,從而達到背誦目的的一種背誦方法。
6串字背誦法在一定數量的誦讀基礎上,將語言材料幾個句子的首字或關鍵字串在一起,並附加一定的意義,使之組合成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組成句子的,有時還要使用諧音的方法,這種背誦方法就是串字背誦法。
7情境法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8情節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9延伸法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的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10對比法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白楊禮贊》第七段,抓住先抑後揚,先否定,再肯定,最後是四個排比反問句的句式特點。抑:沒有……沒有……也許……(否定句),如果……那麼……(假設);揚:但是……更……它是……(先轉折,又遞進,然後肯定)。
當你……難道……難道……難道……難道……(第一句是肯定反問,後三句是否定反問,四個反問構成一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則要比較對話雙方的語氣:智叟的話句句是嘲諷,愚公則先斥後駁。這樣,從比較中折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11提綱法列出一個簡單的提綱,然後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12分合法先分句背,在句中背關鍵詞,這樣逐句背,而後合背,由詞連句,由句連段,再由段連篇。或先抓要背內容的主要部分,再帶動次要部分,再合背
如背誦《春》這篇課文:可先背熟春草圖;再背熟春花圖;接著把春風圖背熟;再背熟春雨圖;最後背熟迎春圖。然後再把這幾幅圖畫串連起來,一氣呵成。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內容層次:先歷數艱難情狀;次說艱難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後作結。然後再把三個層次串連成誦。
13耳聽法這種方法是由一個人或一部分人朗讀,大家洗耳恭聽。或自己先把要背的東西錄音,然後放音,仔細聽記,用這種方法訓練背誦,比單純反復朗讀效果會更好些。
14歌訣法將要背誦的內容,編為歌訣,讀來順口,記憶深刻。
15點線法抓住文章的脈絡,提煉出各層次的關鍵詞語、句子作為記憶的點,如表現人物形象的動詞等,根據先後次序排列起來,再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展開快速記憶,背誦課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寫作的線索順序,把全文的主要內容聯系起來記憶。
如《醉翁亭記》第三段的線索為: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狼》的線索為:遇狼——懼狼——御狼——殺狼——評論。利用這條線索,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
共2頁:
小學語文7種最有效記憶方法
1
機械記憶法
這種記憶方法適用於記憶互不關聯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識點。對於語文來說,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作家作品常識、個別文體、語法、修辭概念等。在不易採用其他記憶方法時,常要採用機械記憶的方法。
2
理解記憶法
在語文學習中,無論是對字詞的掌握,還是對各類概念的掌握都離不開理解,應在抓住特徵、理解本質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如:「線」、「錢」、「淺」、 「棧」,根據聲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讀音大致與「戈jian」相近,根據形旁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的字意內容分別與「絲」、「金」、「水」、「木」等事物有關。又如,理解了小說中環境描寫與刻畫人物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根據某一段的具體內容,從「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襯託人物、推動情節」的角度去考慮寫景與寫人之間的關系了。
3
聯想記憶法
聯想的方式很多,可以進行橫向的相關聯想,例如,從一個作家可以聯想到他所處的朝代、作品、出處、對這個作家的評價等;從一個朝代可以聯想到與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時代背景、作品風格等。還可以進行縱向的相關聯想,例如,由一部作品可以聯想到作品的文體、內容、主題、寫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詞的功用 聯想到介賓短語的特點,進而聯想到「介賓短語一般在句中充當狀語或補語」的句子成分劃分方法等等。運用聯想記憶的方法可以把許多知識聯系起來,貫穿成線,形成知識網路,便於我們在記憶知識時順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記住所學的相關知識。
4
比較記憶法
比較記憶的方法應用的范圍很廣。例如:在修辭學習中可以把比喻與擬人及誇張做比較、把排比和對偶及反復做比較、把設問和反問做比較;在語法學習中可以把 賓語前的定語與謂語後的補語做比較;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把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義、功用做比較……。比如,要記住敘述與議論這兩種表達方式在不同文體中的功用,採用列表對比的方法進行比較記憶,就會容易得多。
5
口訣記憶法
口訣記憶的應用范圍很廣,現舉幾例來加以說明。
(1)運用口訣記憶形近字、易錯字
例如,用「橫戌Xu點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讀作戎rong」的口訣來記住「戌、戍、戊、戎」四個形近字;用 「王姬去頤和園,人群熙熙攘攘」來記住「姬、頤、熙」這三個偏旁特殊的字;用「老虎是殘暴的,虎爪是向外的」來記住「虐」字下半部分的特殊寫法。
(2)運用口訣記憶語法知識
例如:可以用「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聲」的口訣來記住6類實詞後類虛詞;可以用「副詞放在動形前,介詞落在名代前」 的口訣來記住副詞與介詞的區別;可以用「嘆詞在句首,語助在句尾」的口訣來記住嘆詞與語氣助詞的區別;可以用「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狀語謂後補;『的』前 定、『地』前狀,『得』字後邊是補語」的口訣來記住單句句子成分的劃分方法。
(3)運用口訣記憶文言文知識
例如,可以用「『是以』是『以是』,『以是』是『因此』」、「『何以』是『以何』,『以何』憑什麼」來記住「是以」、「以 何」的翻譯方法;可以用「主謂間斷開,發語詞斷開」的口訣來記住文言文朗讀中的合理停頓;可以用「直譯對譯和意譯,增補省略調語序」的口訣來記住文言文的 一般翻譯方法。
(4)運用口訣記憶一些行之有效的閱讀分析方法
例如:可以用「本義引申語境義,結合中心作分析」的口訣來記住對句中重點詞語的分析方法;用「句式特點與功用,結合中心與語境」的口訣來記住對不同句式或不同修辭句的含義及作用的分析方法。用「總分並,時空邏,中心句,自概括」的口訣來記住對說明文段落結構的分析及對段意、層意進行概括。
6.畫面記憶法
背誦古詩時,我們可以先認真揣摩詩歌的意境,將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鮮明的畫面,就能將作品的內容深刻地貯存在腦中。例如,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可以根據詩意幻想出如下畫面:山上雲霧繚繞,太陽照耀下的廬山香爐峰好似冒著紫色的雲煙,遠處的瀑布從上飛流而下,水花四濺,猶如天上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記住了這個壯觀的畫面,再細細體會,也就相當深刻地記住了這首詩。
7.聯奏記憶法
這是按所要記憶內容的內在聯系和某些特點進行分類和聯結記憶的一種方法。用「聯奏記憶法」來記憶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學史知識,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看這樣的「串台詞」:有一天,莫泊桑拾到一串《項鏈》,巴爾扎克認為是《守奴》的,都德說是自己在突出《柏林之圍》時丟失的,果戈里說是《潑留希金》的,契訶夫則認定是《裝在套子里的人》。最後,大家去請高爾基裁決,高爾基判定說,你們說的這些失主都是男的,而男人是不用這東西的,所以,真正的失主是《母親》。這樣一編排,就把高中課本中的大部分外國小說名及其作者聯結在一起了,復習時就如同欣賞一組輕快流暢的世界名曲聯奏一樣,於輕松愉悅中不知不覺就牢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