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級下冊的語文如何預習
先要預習生字:查字典標拼音,組兩個詞語,然後多寫幾遍,直到記到腦子里了,就OK了!開始預習課文:1.標自然段2.理解每段意思,作批註3.背優美的句子4.標出這課的重點詞語.就OK了!
2. 四年級語文預習應該讓學生怎麼預習
淘知學堂2020秋預習直播課部編語文四年級(上)(960×540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69cDoIJ3otZpI4ArNDl7rQ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3. 四年級下冊語文怎麼預習
其實預習語文一般分3個步驟
有網路、詞典、教材等,可以藉助教材在自己認為比較重點的課文段落做解析,詞語賞析和注音。
朗讀課文的大致意思,根據自己所劃的重點內容加以了解,字詞注音和字形記住
根據課後提示(例如背誦,一些課後題等)加以鞏固加深
希望能幫到你
4.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古詩三首怎麼預習
(一)課前預習:
1.搜集資料,了解詩人韓翃、王建,了解寒食節、中秋節
2.把三首詩各讀3遍,認寫生字:宮、侯、素、章、盈、脈、棲、鴉
3.閱讀並思考:三首詩分別寫了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自學內容:
學習第一首古詩《寒食》
1.朗讀課文
2.對照注釋,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品讀詩句,想像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背誦《寒食》。學習古詩《迢迢牽牛星》《十五夜望月》
6.用同樣方法自讀兩首古詩
7.比讀三首古詩,說說三首詩各寫了哪些傳統節日和習俗,分別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
1.寫生字。
2.背誦默寫三首詩,朗讀背誦《長歌行》。
3搜集資料,了解一下,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5. 四年級預習課文的要求圈、標、讀、畫、寫分別是什麼要求
四年級學生語文預習方法如下:
一、讀:
1、生字注音,並大聲拼讀課後生字、生詞,要求遇到難讀的生字、生詞要反復讀;
2、讀通課文(至少四遍),給課文標上段落,有疑問的地方打上問號
第一遍讀要求把課文字音讀准確,把句子讀通順,標上自然段序號;
第二遍讀時要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讀後,請一定要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或者印象最深的
是什麼,說不出來沒關系,只要你認真想了就可以。
第三遍把全文讀通順,把你認為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用「~~~」
畫出來 ,多讀幾遍。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筆標出來,畫上問號。
第四遍是默讀,邊讀邊思考課後的問題。把答案寫在問題的後面。(用鉛筆)
二、 圈字、劃詞
用圓圈圈出本課的生字,並用直線再劃出生字所組成的詞語.並反復誦讀理解.
三、 自學「會寫字」
預習要求會寫的生字.查字典理解字義。(包括:音序、部首、除部首再查幾畫、組詞
兩個)用列表形式標在課後生字處,也應在預習本上完成。
6.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蘇教版第一課怎麼預習
不要用現在的時代背景去感受作者那個時代的事情,那樣你可能還無所獲,一定要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年代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哪些重大的事情發生,做到身臨其境的閱讀。
7.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的第一課怎樣預習
</b>1.
古詩詞三首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
3.
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像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
己的話說說詩詞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重點:
1.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2.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
理解詩句句意。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准備:把古詩寫在小黑板上,生收集與課文相關資料
。
教學課時:
3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閱讀導語
1.學生自由閱讀單元導語,讀後交流:這組課文我們要學習什
么?)
二、導入:
</b>小學四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 </b>1.
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麼多姿多彩,
那奔流不息的江河,
那連綿起伏
的丘陵,
那直插藍天的雪峰,
那遼闊的草原�6�7�6�7真是江山如畫。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2.
首先讓我們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區游覽「敬亭山」
二、學習課文
(
1
)出示小黑板,全班齊讀古詩正音。
(大屏出示古詩)
(
2
)復習學習古詩方法: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
、多誦
讀,悟詩情。
(
3
)解詩題,知作者。
1.
獨:獨自一人獨自一人坐著看敬亭山
2.
李白:李白(
701-762
)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後人稱為詩仙,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將基礎的文學常識抄寫下來)
他寫了
大量歌頌祖國河山、
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
他的詩對後人
有深遠的影響。
(
4
)抓字眼,明詩意。
1.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②結合上下詩句理解詞語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
檢查合作學習情況。
①指名讀
②匯報
</b></b>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眾鳥:鳥兒們;高飛盡:都飛遠了
孤雲:孤獨的白雲;獨去閑:
獨自飄來飄去悠閑自在。
③師小結:
從這兩句詩句中,
你感受到了什麼?(李白很孤單、
孤
獨)
④介紹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後,
經過了長達十年的飄
泊生活,
來到宣城時所寫。在長期的飄泊生活中,
他飽嘗了世態炎涼
的滋味,增添了孤獨寂寞之感。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相看:
(相互)
對看;厭:滿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對看總不感
到滿足。
(孩子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擬人)
⑤指名完整敘述古詩概意:
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
直到看不見
影子;天上的那片雲也悠閑地飄向遠方。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
互相看著,怎麼看也不覺得滿足。
⑥師小結:其實,這首試詩不只是表達了李白孤獨的感情,同時還
表達了他對生活的堅定和樂觀。
為什麼呢?當世界上的一切都遠離李
白的時候,他不是頹廢痛苦地生活,
而是樂觀、堅定地和敬亭山悠閑
地「相看」
。
(
5
)多誦讀,悟詩情
①過渡:學了這首詩歌,讓我們進行下一個步驟:多誦讀,悟詩情
②朗讀
</b></b>③自己帶著感情讀
④四人小組讀古詩
⑤匯報:指名讀、小組自選方式讀
⑥全班再齊讀古詩
(
三、學習生字
1.
打開寫字書,先觀察「亭」
、
「庭」兩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佔位。
2.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並講解在田字格的佔位。
3.
學生寫字。
)
第二課時《望洞庭》
一、導入:
1.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
(上節課)
大家遊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頗深。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
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學習古詩:
1.
出示小黑板,指名讀古詩,
師正音,
然後全班齊。
(大屏出示古詩)
2.
復習學習古詩方法: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
悟詩情。
3.
解詩題,知作者
。
①望洞庭:望著洞庭山水。
洞庭湖:
位於湖南省北部,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大屏出示洞庭湖)
②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劉禹錫的詩以律、絕為
工,樂府小章尤為著名。
)
與白居易、
(柳宗元)
並稱「劉白」
,
(
「劉
</b></b>柳」
。白居易陳他為「詩豪」
,清人王夫之稱他為「小詩之聖」
。
)
4.
抓字眼,明詩意。
(
1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②結合上下詩句理解詞語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
2
)檢查合作學習情況
①指名讀
②匯報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和:和諧,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為一體
秋月:點明時間——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為一體
潭面:
湖面
湖面上沒有一點
風吹過,
就像一面還沒有磨過的鏡子
(孩子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句運用
了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
)
③指名小結: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
和秋天的月色融為一體,
湖面上沒有一點風吹過,
就像一面還沒有磨
過的鏡子。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遙望:遠遠地看;翠:蒼翠
;
青螺: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這句
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
比喻
分別把什麼比作什麼。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銀盤」
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
)
④
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話解釋整首古詩的意思
</b></b></b></b></b></b>
8.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園地一怎麼預習啊
好辦,把讀讀寫寫的內容都記下來,多寫幾遍(需要會讀,會背,會解釋,會寫),讀讀記記的內容要會讀,會解釋.最好也會寫,四字詞語必須會寫會讀,會解釋。口語交際多讀兩邊就行,我們學的時候,口語交際都不講。習作很重要,看一下要寫那方面的,結合自己,找一下資料。日積月累一定要背下來,就是不背下來,也要多看幾遍,作到心中有數,成語故事看一遍就行,成語記下來,故事知道就行。
你看著好多,但實行起來非常容易,10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