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一年級學生邁好第一步,要怎麼樣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呢
語文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課,又是其他所有科目的基礎,是基礎當中的基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和學習工具,如果語文學不好,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大受影響。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從幼兒園升入到小學,學習語文的重點是以拼音字詞句子為主,養成認真聽講、整潔書寫、按時完成作業、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等。
預習課文的要求:讀課文一遍;用鉛筆圈出課文中的生字;給課後生字注音,並再讀課文一遍;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了解與課文相關的知識。
萬事開頭難,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進入一年級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有許多學習方面的問題需要去面對。一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以基礎知識為主,學習方法主要是反復讀背,以及適量的書寫,加強記憶。這些學習內容以機械記憶為主,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不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低年級的語文內容學起來並不是特別難,而且剛剛開始,只要方法對路,用不了多久,孩子的語文成績自然可以提上去。
2. 怎麼提高小學語文基礎知識
對於小學生,要側重的是通識教育,也就是說各方面都要涉及一點。
1.漢字,是首要任務
小學階段,我們不必要求學生非要掌握常用字3500(中考的要求),課本上要求掌握的字就足夠了。學習漢字,也不必說要天天捧著字典看,這是枯燥的無味的,跟著老師走就可以了。那麼有高要求的家長,可以自己帶著孩子學一點兒。但是最好是從閱讀中學習。比如閱讀詩詞,幫助孩子積累一些。
2.語言表達
人有兩張名片,一張是臉,一張是口。臉是客觀的,我們改變不了,但是口是主觀的,可以改變。語言表達側重兩方面,一是普通話。上一次孩子媽打電話給我咨詢時,一口鄉音,這個我可以理解,但是和孩子通話時,還是一口鄉音,比如n和l部分,平翹舌不分。小時候不注意,後期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特別是在考查字音(不管是小學還是初高中)時,非常容易犯錯。二是表達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不僅在生活中常用,而且在試題中也在考查,比如說語言表達題,閱讀概括題。對小學生的要求是說的清、講的通順。如果狹義一點兒,我們不妨定義為口才和演講。所以家長可以試著為孩子訓練一些口才。比如陪著孩子一起朗誦,朗誦是訓練口才的有效方式。材料有用即可,比如詩詞、優美的文章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對孩子的情感培養,不要隨便讀,把文字讀死了,那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3.閱讀
小學階段,閱讀和識字相輔相成的。識字是為了更好地閱讀,閱讀可以掌握漢字的用法。這個是閱讀的基本層面。第二個層面是拓展知識、提升思想深度、培養為人處事的修養,這是最重要的層面。前期採取孩子感興趣的,家長在期間適當的引導,逐漸深入有內涵的書籍。千萬不要大量給孩子輸入什麼做題的方法、做題的套路,這是害孩子,一個孩子的興趣的毀滅就是從做題開始的。
3. 怎樣學好一年級語文
學好一年級語文,要著重從以下方面著手:
1、注重培養語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應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
2、多讀多練,培養語感。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平時應加強語言表達方面的鍛煉,靠生活點滴積累。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重視要讀說訓練,並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假期中,可以引導孩子預習新課,閱讀兒童著作,或背誦古詩文時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勤於練字,認真書寫。
古人雲:「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建議學生可以練習楷書,可以臨摹,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要給予扎實有恆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煉。這也是這學期的教學重點。
4、留心觀察,寫好作文。
寫好作文不難,但必須留心觀察,把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組織好語言,匯集成篇即可。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說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難了。重點培養學生的字詞及基礎知識。並將鼓勵他們每天或每隔一天寫一篇日記進行練筆。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就要多讀書,積累好詞佳句,拓展知識面,不斷充實自己,爭取有大的進步。希望學生在保證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多看課外書,在寫作文時就會語言優美。生動。妙語連珠,這些都是因為閱讀面廣,知識淵博。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2、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7、 課外閱讀的習慣。
4. 小學語文如何做好基礎知識教育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
5. 一年級怎樣打好語文基礎具體的方法
1、從基礎開始,拼音一定要精通,不要長大以後拼音還不會讀;
2、用簡單的詩詞歌賦,一定要在能理解的范圍內,慢慢熏陶才能逐漸培養一種文學意識;
3、不能操之過急,孩子還小,太著急了就過了,會給小孩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
4、家庭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才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什麼樣的環境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為了讓你的孩子能夠茁壯的成長,那你就給他一個好的環境吧。
6. 小學一年級語文知識點該如何掌握
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字詞和拼音,把字詞識記好,並且閱讀一些簡單的帶有拼音的書籍。書籍最好是帶圖的繪本,為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做鋪墊。繪本對於孩子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都有好處。《我爸爸》《我媽媽》,適合低年級的孩子讀。可以考慮報一個北京新東方的小學語文班,助教輔導保證學習質量,精細的作文批改。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打好一年級語文基礎。
7. 如何加強孩子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4VT1NIPJd_GVYSZg5eIm3g
學好語文,最基本的要學會聽課,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8. 剛入學一年級,小孩怎樣學好語文,用什麼方法
學好語文的方法網路網盤資源: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
9.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要應該讓學生掌握什麼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
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10. 小學一年級語文怎麼學有什麼小技巧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其實非常的簡單,多半都是一些小故事或者是簡單的詩詞。這些對於孩子來講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家長和老師也應該認真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學習語文的時候變得更容易一些。在教學語文的時候可以讓小孩子多看一些繪本,這樣就可以加快小孩子識字的速度。
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如果想要學好語文的話,那麼平時就要多多的鞏固基礎,並且還要多復習學過的知識,除此之外一定要有計劃的學習語文,對於一些非常好的句子也要積累下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永遠的記住。不懂的話要敢問老師,最重要的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感知到學習的方式方法。只要選對了方式,學習便不會枯燥無味。而是成為了一種享受,把學習當成了享受和習慣,想學好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