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第十一課課文內容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語文第十一課課文內容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9 10:44:15

⑴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一課的主要內容

此文記敘春秋時期齊國晏子出使楚國,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何時使楚,史無記載。他歷事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其後為齊相,使楚當在早年。此時,齊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齊國稱霸的盛世已過,但作為大國。楚自從庄王一鳴驚人以後,迅速躍居五霸之列,國力日強,驕橫日甚。在楚強齊弱的態勢下,晏子代表齊國使楚,受到楚王的冷落、戲弄,是不足怪的。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白話譯文: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人因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門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狗門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

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就能遮天;揮灑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規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國家,沒有德沒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有德沒有才的國王所在的國家。我晏嬰是最不賢,沒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此文出自戰國末期佚名《晏子使楚》

(1)語文第十一課課文內容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晏子使楚》是戰國末期佚名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全文語言簡潔明了,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敘述客觀,情節一波三折節奏緊湊充實,作者將兩國交鋒時的緊張刺激娓娓敘來,並且通過語言描寫向讀者傳遞這種氣氛使讀者如有親身體驗之感,同時也能領略到晏子的風采。

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前548年,由於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

通過這次教訓,齊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晏子使楚》即是記錄晏子在這種情況下出使楚國的這一故事。

⑵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1)這是老婦人在鼓勵「我」,她作為音樂教授,聽出了「我」拉的並不好,更從「我」准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於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聾了。(2) 因為在「我」心目中老婦人是「我」唯一的聽眾,在「我」眼裡,老婦人不再是聾子,她在用心去感受音樂,「我」和她是用音樂在交流。(3)因為從老婦人的眼神里,「我」讀出了她對「我」關心和鼓勵,獨處老夫人為「我」琴技的點滴進步而欣慰,讀出老婦人對「我」更高的期望。所以「我」覺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⑶ 請問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一課《鄧稼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仔細看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5年,母親帶他來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
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他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16歲的鄧稼先隨大姐去了大後方,在四川江津讀完高中,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抗日戰爭勝利時,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系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干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於一發的危險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製成「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和衛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於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

⑷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主要內容是什麼

鳥兒,我想對你說,今天我讀了你歷盡千辛萬苦去尋找朋友樹的故事後,非常感動!

因為你曾答應朋友樹春天再來時,你一定回來給樹唱歌,所以,當原野上、森林裡的雪剛剛融化,你便急急忙忙地飛回樹林去尋找朋友樹。可是,你看的只是殘留的樹根。當樹根告訴你,樹被伐木工人用斧子砍倒,拉到山谷里時,你便焦急地向山谷飛去。你累了顧不得休息,餓了顧不得吃飯,困了顧不得睡覺,就連你渴得嘴都裂開口子時,望著小河裡清澈的小溪你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這樣,你日夜兼程,終於到了工廠,當你聽到鋸木頭的沙沙聲時,你是那麼地興奮,那麼地激動,你以為馬上就可以看到朋友樹了。可是,大門先生告訴你,你的朋友已經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運到村子裡了。這時,你心急如焚,顧不得一路的奔波,一路的辛勞,便馬不停蹄地向村子飛去。

是否看到了你的朋友。當她告訴你火柴已經用光了,你是那麼傷心,那麼痛苦,那麼後悔。你後悔自己來遲了,後悔自己沒有見上朋友最後一面。於是,你面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然後就傷心欲絕地飛走了。你飛得是那麼慢,那麼慢……

鳥兒,看到這里,我和你一樣傷心,一樣痛苦。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請不要悲傷,因為你的朋友樹是為了人類而犧牲了自己:他變成了棟梁,為人們遮風擋雨;化作了桌椅,供學生學習;做成了火柴,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鳥兒,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現在人類特別注意保護環境,濫砍濫伐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尤其注重有計劃地植樹造林,這樣,你一定還會有很多好朋友的。我想,有了他們與你朝夕相處,你一定會生活得幸福、快樂的。

⑸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一課課文分析

背影分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愛。

想想父親當時的困厄,對父愛的感受就會更加深切。當時,父親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機,父親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兒子,還在大學念書,接手還早,還要供養,養家重擔壓在父親一人肩上,他是怎樣急於謀事啊。父親在謀事與送行二者之間再三躊躇,天平的一頭是那麼沉重,他卻把天平的另一頭──兒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種愛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親親自送行,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光顧到眼前,還為兒子一路著想,臨別還給兒子買橘子。買橘子要過鐵道,那時月台很高,爬起來非常費勁,父親是看在眼裡的,為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他是這樣吃力地過鐵道買橘子的,愛子之心是多麼強烈,父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說「我們在《背影》中看到的與其是一個父親的形象,毋寧是一個母親的形象」,這是把父親的形象絕對化了,以為父親就是嚴父,其實慈父的形象也是父親的形象。朱自清父親性格中也有剛強的一面。聽他面對雙重災難的心聲:「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而浦口送行,則更多地表現他慈愛的一面。

看看父親愛子的行為方式,對父愛的感知會更深一層。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幾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這樣。盡管急於謀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送兒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麼閃失。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力不勝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為孩子盡心盡力,心裡就會感到滿足、舒心。「背影」,為了兒子而勉為其難的形象,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國的慈父總是甘為孺子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請注意,父親是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

2.體會「我」當年的感受與寫作這篇文章時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20歲,北京大學學生,寫《背影》那一年28歲,清華大學講師,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年齡,所以對父愛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歲時的心智還不夠成熟,28歲就比較成熟了。文中一再寫當時怎樣自以為是,現在想起來非常後悔,為什麼起初體會不到父愛,反而對父親的言行不以為是呢?一方面,因為中國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長大了,有很強的自立自強的要求,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無論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裡,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兩代人之間容易起沖突。另一方面,20歲那樣的歲數,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為是,對父愛不容易體察到,對父親的行為方式往往以為陳舊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輩的行為方式是他那個時代養成的,應該透過這種行為體察父親的愛心。作者一再自責「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太聰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狀態,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聰明,真聰明才能理解父輩的行為方式,不去計較父輩的行為方式,才能感受父愛。

望著父親攀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我」哭了。「我」發現了父愛,引得讀者都聯想起父愛,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動了,心靈凈化了,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鳴。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著力描寫背影?又是怎樣突出背影的?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啟示?

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個過程,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在父親的許多好處中,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這次送行過程中,過鐵道買橘子是最突出的,在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爬那邊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著力描寫背影,可以強烈地表現父愛,可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間,形象的定格。突出這一瞬間形象,提起父親,頭腦里就出現這一形象,由這一形象又會想起前前後後的種種事情。再則,背影這種視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開拓了想像空間,無盡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盪。總之,將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可以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現和深刻體認,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為突出背影,多處作了獨具匠心的布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為題目,非常顯豁地突出了背影。開頭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懸念驅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尋這個背影的意義。

快要寫到父親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鋪墊,一處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讓人想見他的身材;一處寫他的衣帽──「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兩處肖像描寫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讓讀者把它們跟背影的特寫鏡頭整合起來。背影的特寫鏡頭,寫了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形體的動作,刻畫得十分精細:「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處動作描寫只寫攀爬的起始動作,不再寫下去,在強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個背影,分手後,佇望著離去的父親:「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刻作者心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親的至親至愛,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為是,想到父親的命運,想到父親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這一次對背影逝去的追憶,包含無盡的牽掛。

末段回顧父親這些年來的境遇,回顧這些年來的父子關系,最後又落腳到背影上來,與開頭呼應:「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讀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這篇散文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寫人記事,應該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關於文章的剪裁。

文中寫回家奔喪,寫在南京遊逛,都一筆帶過,因為這些跟主題關系不大。詳寫送行的過程,其中也分主次,買橘子的過程寫得較詳細,寫背影的筆墨,又特別詳細。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為了突出重點。

⑹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一課白樺語文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綉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也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麼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徵。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⑺ 初一語文第十一課的詞語的意思是什麼

風和日麗:成語。多形容春秋季節的晴好天氣。和,溫和。麗,美麗。
心弦:指受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
生花妙筆:成語。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也說「生花之筆
」。傳說李白少年時夢見筆頭生花,從此才華橫溢,名聞天下。妙筆,神妙的筆法或文筆。
滿是:全都是。滿,全。
彷彿:似乎;好像。
雜樣兒:文中指各種各樣的(野花)混雜在一起。
潤濕:滋潤,潮濕。
巢:鳥的窩。
應和:文中指聲音相呼應。應,回答。和,和諧地跟著唱。
尋常:平常。花針:綉花用的細針。
上燈:點燈。
和平:和諧平靜。
靜默:文中是靜悄悄地肅立的意思。
抖擻:振作。

⑻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一課的內容

是晏子使楚嗎?

我們早學了.這篇課文是個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的

楚國時,

三次想侮辱

反駁

,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課文主要內容是

的三次對

的侮辱,晏子的三次

的反駁。

APP小播請吃茶葉蛋,獨享222顆

原文如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釋及說明如下: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後跟。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後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不肖——就是不賢,沒有德才的人。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譯文如下: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課文:

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楚王仗著自已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裡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了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0

⑼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1課的主要內容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第1至5自然段):主要寫鄭和率領船隊第一次遠航的情況,是分三層來介紹的。第一層(第1至3自然段):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港碼頭,鄭和受命第一次率船隊准備主要講了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第二層(第四自然段):寫鄭和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有好交往。第三層(第5自然段):寫鄭和在航行途中多次戰勝狂風巨浪和海盜襲擊等凶險。第二段(第6至7自然段):簡要介紹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有過七次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

閱讀全文

與語文第十一課課文內容是什麼意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5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