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34課笛聲想想作者為什麼要將笛聲描寫得如此美妙

語文34課笛聲想想作者為什麼要將笛聲描寫得如此美妙

發布時間:2022-07-26 20:08:07

⑴ 笛聲的主要內容,急急急

課文主要寫了:聶守信被老木匠的笛聲吸引了,看出了聶守信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最後他和老木匠成為了好朋友。

⑵ 為什麼作者要將笛聲描寫的如此美妙呢

那是作者心中的美好 一種境界嚮往的 心意
那也是作者心中得夢想 意境

⑶ 先用~~劃出文中描寫笛聲的句子。再想想作者為什麼要將笛聲描寫得如此美妙(2+2)分

文章在哪裡

⑷ 《思舊賦》中的笛聲有什麼作用

思舊賦 魏晉 向秀
「序言」寫向秀自己經過舊廬時聞鄰人笛音,不禁憶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彈琴的模樣。
忽然,遠處傳來了嘹亮而斷續的笛聲,原來是陌生的鄰人吹起了一首傷感的曲子,在這寒冷的黃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涼。於是,「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與開頭「序」中描寫的嵇康的身影與音樂聯系在一起遙相呼應,同時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

⑸ 笛聲這一意象在古詩中代表什麼舉具體例子

笛聲通常代表思緒,借笛聲悠揚表達思緒綿延,例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就用笛聲代指思鄉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⑹ 《思舊賦》中的笛聲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於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於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雲:

將命適於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

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

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

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於殷墟。

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

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

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

托運遇於領會兮,寄余命於寸陰。

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

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
辭賦注釋

1.呂安:字仲悌,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生年不詳,卒於魏景元三年。其妻徐氏貌美,呂安之兄呂巽與之有染,事發,其兄反誣呂安不孝,嵇康辯其無辜。鍾會與嵇康有隙,趁機進讒於司馬昭。司馬昭後並殺二人。居止:居住的地方。

2.不羈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羈絆。

3.志遠而疏:志向高遠,但疏於人事。

4.心曠而放:心性曠達,游離於世俗。

5.以事見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誣之事,詳見後文;法,刑;以事見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

6.博綜:博,廣;綜,綜合。此處指廣博掌握(很多技能)。

7.絲竹:絲指弦樂,竹指管樂,此處引申為音樂、樂器。

8.就命:就死、赴死。

9.顧:看。

10.逝將:將要。邁:行。

11.薄:迫近。虞淵:傳說中的日落之處。《淮南子·天文訓》雲:「日至於虞淵,是謂黃昏。」

12.寥亮:即今嘹亮。

13.曩(nǎng)昔:從前。游宴:出遊、聚會。

14.將命:奉命。 適:往。

15.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來,指從洛陽回去。 徂:行

16.濟:渡。

17.山陽:嵇康原住在山陽嵇山之下。

18.駕:車駕 。 城隅:城的一角。

19.二子:指嵇康和呂安。

20.歷:經。窮巷:隱僻的里巷。

21.愍(mǐn):通「憫」;同情。黍(shǔ)離:《詩經》中感嘆周朝覆亡的詩歌。其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22.殷墟:殷都舊址,在今河南安陽市小屯村。麥秀:指麥子秀發而未實。《史記.宋微子世家》雲:「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與我好兮!』所謂狡童者,紂也。殷民聞之,皆為流涕。」翻譯:後來,箕子朝拜周王,經過故都殷墟,感傷於宮室毀壞坍塌、高粱叢生,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場又不行;想小聲哭泣,又感到近於女人的性格,於是作出《麥秀》一詩,詩中說:「麥芒一點點生長啊,禾苗綠油油。那個混小子啊,不和我友好!」所謂混小子,就是紂王。殷的百姓看到這首詩,都為之泣下。

後常以箕子的《麥秀》為感嘆家國破亡之痛的典實。

23.惟:思念。古昔:指上文的周商舊事。 懷今:指有感於古人事而懷念嵇康和呂安。

24.焉如:何往。

25.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罰。

26.「嘆黃犬」句:《史記·李斯列傳》有雲:「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翻譯: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處五種刑罰,最後判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從獄中被押解出來時,跟他的次子走在一起。他回頭對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上蔡東門外去打兔子,可哪裡還有機會啊!」於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吟:嘆息。

27.辭:訣別。

28.運遇:命運遭遇。 領會:對於命運的領悟和理解。

29.余命:剩下的生命。寸陰:極短的時光,指臨刑前的片刻。此二句指嵇康領悟了自己的命運,把死前的殘生寄託在了彈琴的片刻時間。嵇康臨刑前詳情:《晉書·列傳十九·嵇康傳》雲: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翻譯:嵇康將在東市受刑,有三千名太學生想拜嵇康為老師,他沒有答應,而是看了看太陽的影子,要了琴來彈,說:「從前袁孝尼想拜我為師,學習《廣陵散》曲,我都嚴守秘密(沒有教他),這首《廣陵散》,從今以後就斷絕了啊!」

30.鳴笛:指序中所說的鄰人之笛。

31.尋:繼續

32.駕:馬車。言:語氣助詞。將邁:將要出發。

33.援:提。翰:筆。寫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辭賦譯文

我和嵇康、呂安的行止相近,他們都有不受拘束的才情。可是嵇康的志向高遠而疏闊,呂安的心胸曠達而豪放,之後各自因為一些事情而被殺。嵇康精通所有的

⑺ 赤壁賦作者是如何描寫笛聲的有何作用

一曲洞簫,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赤壁賦》中,蘇軾用笛聲寫憂愁的句子是: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字面意思:客人中有個會吹洞簫的,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餘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

⑻ 遙遠的笛聲中笛聲蘊含著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一般來說,遙遠的提升提升城蘊含著逝去的是光陰的一種意思
遠去的笛聲,你方來說也就是一些比較好的回憶,都隨著笛聲鏢車了

⑼ 《木笛》中作者在對笛聲的描寫加入了什麼元素

一、問題
1、 文章中對「雪」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文章中兩次寫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意圖是什麼?
3、文章a處寫朱丹穿「一身黑色雲錦衣衫」的用意是什麼?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
5、文章b處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6、假如你是「孩子方陣」中的一員,在當時情境中,會有什麼感受?
二、簡析:
習題1是對文章環境描寫作用的考查,習題2、3、4是對文章人物形象的考查,第5、6兩題是對文章主題的考查,其中第6題是對文章意境的變式考查。
三、答案
1、文章中對「雪」的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託人物,推動情節的作用。
2、文章中兩次寫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旨在表現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
3、文章a處寫朱丹穿「一身黑色雲錦衣衫」的用意是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
4、朱丹是一個既有出色的音樂才華、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5、文章b處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到了揭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
6、僅供你參考,你自己去感受吧。
①我們一定要牢記這段歷史,發憤圖強,振興中華。
②站在紀念碑前,感受這座城市不堪回首的歷史。三十萬,一個冰冷的數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列寧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發憤努力吧,這樣的歷史決不能重演。
③悲涼的笛聲把我帶回過去,告訴我歷史的沉重;沸沸揚揚的雪花打在我的臉上,讓我清醒,我渴望手中的燭光沖破數十年前的黑暗,給那些亡靈們帶去一絲的溫暖和安慰;更希望,這些燭光聚成一個火把,引導我們這個民族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

⑽ 《從軍行》提到了"笛聲",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從軍行
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 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 紅旗直上天山雪。
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里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里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的士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出。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試想,如果是在風和日麗、山明水凈的條件下行軍,又怎能見出士氣的昂揚堅強呢?適應氛圍描寫的需要,在押韻上採用了入聲的韻腳,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韻,「裂」、「折」、「雪」都是入聲「屑」韻字,韻尾為舌尖音,收音短促,適宜於抒寫或悲或壯的詩情。
《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閱讀全文

與語文34課笛聲想想作者為什麼要將笛聲描寫得如此美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2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7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27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3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2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9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2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27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1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3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83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7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4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69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