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中的縮句方法
一、確認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
含有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的句子才成獨立單句。指導學生先分清這兩面部分之後,再找分句子主桿「主、謂、賓」,而後找出「定、狀、補。」「定、狀、補」也就是縮句時按刪除的部分。「定、狀、補」,它們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樣的呢?它們處於的位置是:
1、定語,它的位置有兩處:一是在主語的前頭,二是在賓語的前頭,例:靜靜的小溪從村外緩慢地流向寬闊的潘陽湖。「小溪」為主語,「潘陽湖「為賓語,那麼「靜靜」,「寬闊」分別為這個句子的定語。定語對中心 起了修飾和領屬的作用。
2、狀語,它的位置也有兩處,一處在謂語的前頭,如上例子,緩慢地流,「流」是謂語,「緩慢」那就是狀語,另一處在句子之首,表示時間和處所。例如,「從昨天開始」,「在學校里」。
3、補語,它的位置同樣是兩處,一處在謂語的後頭,表示程度和結果。例:我高興得跳起來,「跳起來」為補語。一處是在賓語的後頭,表示補充說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為補語。
二、抓住句中的中心詞,用設問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桿。
例如,中國第一丹霞江郎山聳立在美麗富饒的浙西大地,在這個句中很容易確立「聳立」這個詞是謂語,就可以用設問的方法找出主語和賓語。問:什麼聳立:江郎山聳立。聳立在哪裡:江山郎聳立在浙西大地,很明顯,「主、謂、賓 」就是「江郎山聳立浙西大地」,這是句子的主桿。其餘的是枝葉,要刪除去。這個方法,通過多項訓練,學生就很快地掌握起來。
二、 藉助結構助詞,找准句子的主桿。
藉助結構助詞「的、地、得」為標志,尋找「主、謂、賓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主語、賓語)之間。
例:小明的爸爸認真地審閱市政府的工作報告。
「爸爸」,「工作報告」前面有個「的」字,可以定為「爸爸」是主語,「工作報告」是賓語。
「地」字用在狀語和中心詞(謂語)之間。
上例中,「認真地審閱」,「審閱「前頭有「地」字,可以定為「審閱」是謂語。
「得」字用在謂語和補語之間。
例:她笑得很開心,笑和開心之間在「得」字,那麼「笑」字可定為謂語。
縮句,就是把寫得比較具體、生動形象的句子的枝幹去掉,留下主幹,使其簡單明了,我認為縮句的原則是:留下主、謂、賓的中心詞,去掉定、狀、補,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變和完整性。
❷ 分析一下句子結構(用縮寫,如:主語:s)
look是動詞,一般作謂語,for是介詞,look for是介詞短語,book是名詞,在這里作賓語,the表示特指。
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I looked for the book.I是主語,look是謂語,book是賓語。
❸ 語文中的一聲兩聲三聲四聲的縮句方法
一聲平,二聲陽,三聲拐彎,四聲降。
縮寫句子的方法
縮寫句子就是把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去掉其修飾、限制和補充說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變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學高年級考試的常見題型。縮句時,要注意三條:一是不改變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句的結構,三是縮寫後仍然是句子。
一、縮寫句子方法 1、抓住主幹來縮簡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幹「誰做什麼?」或「什麼怎麼樣?」(這是每個完整句子都具備的),就可迅速地縮寫句子。如「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這句話就是講「什麼」——「鐵球」,「怎麼樣?」——「落下來」。因此,這句話就可以縮寫為「鐵球落下來。」
2、「的」前修飾都刪去
如「美麗的蝴蝶飛走了。」中「美麗的」是用來修飾「蝴蝶」的,因此「美麗的」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蝴蝶飛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刪去
如「人們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中,「都忍不住驚訝地」是用來限制「呼喊起來」的,它要刪去。這句話就縮寫為「人們呼喊起來。」
4、「得」後補充說明也刪去
如「海力布著急地沒辦法。」中「沒辦法」是對「著急」的程度進行補充說明的,它也要刪去。這句話縮寫為「海力布著急。」
5、數量詞語照樣刪
如「羅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這個表示數量的詞語可刪去。這句話縮寫為「羅丹塑了女像。」
6、刪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條件和環境的片語 例如: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我們取得了進步。 應縮短成:我們取得了進步。 這句話中,「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是用來強調在怎樣的條件下「我們」才取得進步,可以刪掉。
7、句子中的「不、無、沒有」等否定詞,縮句時要保留,否則有可能顛倒句子的原意。如:
我在屋裡沒有找到那個裝書的包。 應該縮成:我沒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 應縮寫成:我不相信鬼話。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
如果把「沒有」或「不」去掉,就變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話」,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徑庭,就大錯特錯了。
8、句子中謂語後面的「著、了、過」和賓語後面的「啊、嗎、呀、呢」等語氣詞要保留
如果去掉這些詞語可能會改變句子的句式、結構或語氣、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舉世聞名的長城。 應縮寫成:大家登上了長城。
昨天晚上下的這場大雨真是一場及時雨啊! 應縮寫成:這場大雨真是及時雨啊!
這樣縮句才能使原句和縮寫後的句子在情感和語氣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片語的縮寫
很多句子裡面是特定片語或專用名詞,這樣的句子縮寫的時候還有一定的爭議,看情況而定。如「五星紅旗」可以保留願意,最多可以縮寫成「紅旗」,而不能再縮寫成「旗」。也有的人認為兩個字的修飾可以去掉,一個字的不可以去。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縮寫後是「五星紅旗飄揚。」或「紅旗飄揚。」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縮寫後是「敦煌莫高窟是寶庫。」或「莫高窟是寶庫。」 二、解題步驟
1、要認真讀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誰」、「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主、謂、賓),對這部分予以保留,刪掉次要部分(定、狀、補) 3、檢查是否縮成最簡單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三、注意事項
1、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語
原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 縮句A:燈照耀著建築。 B:廣場上千萬盞燈照耀著宏偉建築。C:廣場上燈照耀著建築。
分析:縮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特別是不能改變原句陳述的對象,即主語。另外,還要讓壓縮後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話,不能縮得過分簡略。
原句說的是「廣場上」怎麼樣,而不是「燈」怎麼樣,A句改變了主語,當然也就改變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確,但縮得過分簡略;B句是正確的。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3
如果原句是「廣場上的千萬盞燈」如何如何,「廣場上」後面加了一個「的」字,情況就不一樣了,主語肯定是「燈」了。
2、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謂語
原句:夏天,老人們都愛到河邊的樹陰下釣魚。
縮句A:老人們釣魚。B:夏天,老人們愛釣魚。C:夏天,老人們愛到樹陰下釣魚。
分析:縮句既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語,也不能改變陳述主語的謂語,縮句只能壓縮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屬於主要成分的詞語,也不能壓縮掉。 原句是說「老人們」愛好乾什麼,「愛好釣魚」不等於「釣魚」,A句把謂語「愛」改成了「釣魚」,明顯改變了句子的原意;這個句子是說老人們愛好什麼,並不是說他們干什麼。B句把「到樹陰下」誤認為「釣魚」的狀語壓縮掉了,其實「愛到樹陰下釣魚」表示兩個連續的動作,都不能壓縮掉。C句是正確的。
3、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構
原句:灰黑色的鸕鶿整齊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縮句A:鸕鶿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B:鸕鶿站在船舷上。C:鸕鶿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構,如果原句是復句,壓縮後應當還是復句。
原句是一個復句,前面的分句說鸕鶿站立的動作,後面的分句說它像什麼。A句前半部分正確,後半部分把後面分句的主要動詞「像」壓縮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體「士兵」換成了鸕鶿,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當然更不行;C句沒有把後面分句的意思表達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壓縮掉。
正確的縮句應當是:鸕鶿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4、縮句不能把表示處所的詞語改為表示事物的名詞 原句:三棵大海棠樹上開滿了紅紅的花。
縮句A:海棠樹上開滿了花。B:海棠樹開花。C:海棠樹開滿了花。 分析:句子陳述的對象(主語),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個處所,有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卻不一樣,如「學校」和「學校里」。縮句時不能因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處所的詞語改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補語和動詞結合得很緊密,特別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個字的補語,縮句時不宜縮掉。
原句主語的中心詞是「海棠樹上」,而不是「海棠樹」;謂語動詞「開」後面有一個簡短的補語「滿」。A句合乎這類句子縮句的要求;B句改換了主語,縮去了簡短補語,壓縮後的句子意思很不確定,表達不出「海棠樹上開滿了花」的意思;C句改換了主語。
5、縮句不應當縮掉必要的簡短補語
原句:岸邊的柳樹上掛滿了亮晶晶的冰條兒。
縮句A:柳樹上掛滿了冰條兒。B:柳樹掛滿了冰條兒。C:柳樹上掛冰條兒。D:柳樹掛冰條兒。E:樹掛冰條。
分析:這組句子同第四組相仿,簡評如下:
A句,正確;B句,改換了主語;C句,縮去了不應當縮掉的簡短補語「滿」;D句,改換了主語,縮去了簡短補語,縮後句子意思很不確定;E句,過分簡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語。
6、縮句時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詞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鯨不是魚類。 縮句A:鯨是魚類。 B:鯨不是魚類。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縮句時要保留否定詞。如果把否定詞壓縮掉,句子的意思就變了。A句不妥,B句正確。
四、牛刀小試
1、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滿目的書店裡購買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幾本童話故事書。
答案示例:虹虹和姐姐購買了書。
2、六(2)班的語文老師給大家講了一個關於小紅帽打敗大灰狼的故事。
答案示例:老師講了故事。
3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長期、向著共同目標的奮斗中建立了偉大的友誼。
答案示例: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友誼。
4、我們像百靈鳥一樣在祖國大花圓里放聲歌唱。 答案示例:我們歌唱。
5、暴風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蓋地卷過來。
答案示例:暴風雨卷過來。 6、綠油油的墓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 答案示例:地上盛開著花。
❹ 語文句子的結構
句子成分即:主,謂,賓,定,狀,補。
請照以下格式回答。
例如: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的連帶成分。一般用<>表示。作補語的有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介賓短語,動詞或形容詞短語。
主語:句子陳述的對象 ===========
謂語:句子陳述的內容 ----------
賓語:動詞性謂語中被動詞支配的對象 ~~~~~~~
補語:在動詞性謂語或形容詞性謂語之中對動詞或形容詞起補充作用 < >
定語:修飾或限制名詞所做的主語和賓語的中心語 ( )
狀語: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所做的謂語中心語[ ]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例如:
(1)中國人民 志氣高。
(2)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 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例如:
(1)滿天烏雲 頓時消散了。
(2)樹葉 黃了。
(3)小王 今年十六歲。
(4)魯迅 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麼書 他都看。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後面,表示動作、 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例如:
(1)什麼叫信息?
(2)門口圍關一群看熱鬧的。
(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 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2)(三杯)美灑敬親人。
(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
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 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
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
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 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
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於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
7.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
例如:
(1)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
(2)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3)啊,多麼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4)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復指成分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書。
(2)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 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3)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斗--松骨峰戰斗。
❺ 縮寫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縮寫句子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1、分辨句式
提出問題。先看看這句話是寫人還是寫景物的,然後可以找出「主詞」、「謂詞」、「賓詞」,即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滿頭白發的老奶奶拄著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老伴的靈車」,這是一個長句,我們就可以提出這些重要的成分詞彙:
主——老奶奶;謂——等待;賓——靈車。縮句後就成為「老奶奶等待著靈車」。又如「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動著的小絨球原來是剛孵出來的小雞」,我們可提出:主——小絨球;謂——是。縮句後就成為「小絨球是小雞」。
2、進行詞語比較
找出主要詞語。有些句子很長,修飾的部分較多,我們就要在幾個詞語中選出主要的,才能正確地縮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因為「野花」只能開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詞,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飾「草地」的。
3、否定句縮句
要把否定詞一起寫出來,否則就會改變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應縮成「我不相信鬼話」,而不能縮成「我相信鬼話」。
4、補錄
將形容詞、修飾詞刪去。
❻ 縮句方法
一、縮句有兩種情況:一種,去掉全部枝葉,只保留主幹。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縮為:「表演結束」。
第二種,去掉大部分枝葉,保留主幹和小部分枝葉。哪些枝葉必須保留呢?
1、否定詞
否定句中的否定詞。如「我絕對不同意你的這種無理要求」。縮為「我不同意要求」。「不」必須保留。
2、「把」與「被」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們連帶的重要詞語,如: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帶來了。縮為他把水杯帶來了。把修飾詞去掉,誰:他,干什麼:把我的水杯帶來了。
3、疑問詞
疑問句子中表達疑問的詞語要保留。如「五年級的運動員為什麼會在運動會上奪走了好幾項冠軍呢?」縮為「運動員為什麼奪走了冠軍呢?」
(6)語文句子的結構哪個可以縮寫擴展閱讀:
1、基本介紹:
縮句,就是把「枝稠葉茂」的長句子,縮短為只留「主幹」的短句子,並且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減葉。無論多麼復雜的 單句,只要層層壓縮,就會越來越簡單,最後剩下的就是這個句子的「主幹」,主幹也就是主語 謂語 賓語。換句話說,「主幹」就是把所有的定語、 狀語、 補語都壓縮了之後餘下的部分。
2、縮句要點:
縮句時,要注意三條:一是不改變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句的結構,三是縮寫後仍然是句子。
縮句的要求:
1、成分
縮句後主要成分必須是詞或片語例如:「大熊貓貪婪地吃著鮮嫩的竹葉。」不能縮成「熊貓吃葉」,而應縮成「大熊貓吃著竹葉」。因為「大熊貓」和「竹葉」是完整的概念,「熊貓」和「大熊貓」的外延並不一致。「葉」在這里是語素而不是詞,「竹葉」才是詞。
2、保留
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進學生經常主動熱情地幫助後進學生」。如果縮成:「學生幫助學生」則意思模糊,只能縮成「先進學生幫助後進學生」。保留了「先進」和「後進」兩個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確了。
「著」、「了」、「過」要保留。 「著」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同學們上著課」,如果縮成「 同學們上課」,就沒說清楚是上課還是以前上課。「了」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如:「趙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科學課。」應當縮成「趙老師上了科學課。」若縮成「趙老師上課。」是正在上,還是上完了?不知道。「過」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過去。
3、刨除成分
表示方位的片語應該完整地去掉例如:「我們在清澈的河水裡游泳。」應當縮成「我們游泳。」不能縮成「我們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片語作 狀語時,都不能保留「在」字,應該同後面的狀語一起完整地去掉。
❼ 語文中縮句的方法
這里需要結合具體的例子進行講解,比如對「這氣魄宏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偉大的工程」進行縮句。
首先要弄清楚句子表達的意思,找出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和句子中修飾說明成分,然後刪除沒用的成分,比如對上述句子進行分析:在世界歷史上」作狀語,要刪掉。「氣魄宏偉」是修飾詞,也要刪掉。「偉大的」作定語,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
(7)語文句子的結構哪個可以縮寫擴展閱讀:
縮句的評判標准:
1、不改變原來的意思。
2、不改變原來的結構。如「凶惡的敵人被英勇的紅軍消滅了」如果縮為「紅軍消滅了敵人」就不行。
3、不留下多餘的枝葉。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縮為「表演在掌聲中結束」就多了「在掌聲中」這個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