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蟋怎麼組詞
蟋:xī
組詞:蟋蟀(xī shuài)、蟋蟀草(xī shuài cǎo)。
㈡ 蟋的蟋怎麼組詞
蟋怎麼組詞 : 蟋蟀、 蟋蟀草、 鬥蟋蟀、 蟋蟀相公
㈢ 蟋的組詞有哪些
蟋的組詞只有一個:蟋蟀。
蟋,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長,善於跳躍。雄性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對農作物有害。亦稱「促織」、「趨織」;俗稱「蛐蛐兒」。
造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在這里下的賭注,實際上是我的生命,這生命有溫暖的石頭的味道,充滿了大海的嘆息和逐漸響起來的蟋蟀的歌唱。
解釋: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尾部有尾須一對,雌的兩根尾須之間有一個產卵管。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生活在陰濕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莖和葉子,對農業有害。也叫促織,有的地區叫蛐蛐兒。
㈣ 蟋字的組詞有些
蟋字的組詞:蟋蟀、鬥蟋蟀、蟋蟀草、蟋蟀相公
基本字義:
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長,善於跳躍。雄性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對農作物有害。亦稱「促織」、「趨織」;俗稱「蛐蛐兒」。
繁體字:蟋,部首:蟲,拼音:xī
筆畫:17,結構:左右結構,五行:金
首尾分解:蟲悉,部件分解:蟲釆心,異體字:螅
(4)三年級語文蟋什麼組詞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蟋蟀
[xī shuài]
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尾部有尾須一對。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生活在陰濕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對農業有害。也叫促織,有的地區叫蛐蛐兒。
2、鬥蟋蟀
[dòu xī shuài]
亦作「鬭蟋蟀」。使蟋蟀相鬥的一種博戲。相傳始於唐代。
3、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也叫牛筋草。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稈叢生,高15—90厘米。夏秋抽兩至數枚花序,呈指狀,簇生於莖端。
4、蟋蟀相公
[xī shuài xiàng gōng]
明馬士英的綽號。
㈤ 蟋蟀的蟋怎麼組詞
蟋組詞有:鬥蟋蟀、蟋蟀草、蟋蟀相公。
一、蟋的釋義
〔蟋蟀〕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長,善於跳躍。雄性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對農作物有害。亦稱「促織」、「趨織」;俗稱「蛐蛐兒」。
二、字源解說
形聲字。蟲表意,篆書之形像蟲,表示蟋蟀是一種昆蟲;悉表聲,表示蟋蟀的鳴聲似「悉」聲。本義是蟋蟀。
(5)三年級語文蟋什麼組詞擴展閱讀:
一、蟋蟀草 [ xī shuài cǎo ]
也叫牛筋草。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稈叢生,高15—90厘米。夏秋抽兩至數枚花序,呈指狀,簇生於莖端。
二、鬥蟋蟀 [ dòu xī shuài ]
亦作「鬭蟋蟀」。使蟋蟀相鬥的一種博戲。相傳始於唐代。
三、蟋蟀相公 [ xī shuài xiàng gōng ]
明馬士英的綽號。
㈥ 蟋蟀的蟋兩個字的能組什麼詞
蟋的兩字詞語只有一個:蟋蟀。
蟋拼音:xī,注音:ㄒ一,部首:蟲部,部外筆畫:11畫,總筆畫:17畫,五筆:JTON
倉頡:LIHDP,鄭碼:IPWZ,四角:52139,結構:左右,電碼:5842,區位:8312
統一碼:87CB,筆順:丨フ一丨一丶ノ丶ノ一丨ノ丶丶フ丶丶
釋義:〔蟋蟀〕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長,善於跳躍。雄性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對農作物有害。亦稱「促織」、「趨織」;俗稱「蛐蛐兒」。
漢字筆畫:
同音字:西、夕、晰、吸、息
一、西拼音:xī
釋義:
1、方向,太陽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對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嬪)。
2、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於西方的(多指歐美各國):西學。西畫。西餐。西醫。
3、姓。
二、夕拼音:xī
釋義:
1、日落的時候:夕陽。夕照。朝(zhāo ㄓㄠ)夕相處(chǔ ㄔㄨˇ)。
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談。
三、晰拼音:xī
釋義:明白,清楚:清晰。明晰。
四、吸拼音:xī
釋義:
1、從口或鼻把氣引入體內:呼吸。吸氣。吸煙。
2、引取:吸引。吸附。
五、息拼音:xī
釋義:
1、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嘆息。窒息。瞬息萬變。
2、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寧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3、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4、音信:消息。信息。
5、兒女:子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