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規定教師每周課時量是多少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1)小學語文教師工作量為多少擴展閱讀:
1.《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2.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貳』 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
合理的工作量是:每周語文8節,品德與生活2節,自習1節,晚輔導3節,這是一班50人的工作量,考慮到一班70人,品德與生活2節應再去掉。
『叄』 教育部規定中小學教師課時量
法律分析:這個定額時間不屬於教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是按8小時工作日制度的規定數乘以工作自然天數的小時積。與這個法定時間額相比較,我們在教師工作量的實際計量中,往往是用教師各項工作的實際時間,乘上相應的經過科學計算和處理的加權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十九條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並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二十條 國家實行職業教育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採取措施,發展並保障公民接受職業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的教育,促進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肆』 一個中小學教師的標准工作量是多少怎樣才能體現多勞多得
曾經在一個鄉鎮初中負責教學業務,制定了各學科教師的工作量和教學獎懲辦法。
他別無選擇,只能申請教中文。他教了三年中文,最後獲得了一級職稱。
另外,學校在獎勵老師的時候,主要是獎勵中考的學科老師,對輔修老師的獎金往往較少。
第三集:幾個特殊的老師不能一直安排教學工作。一個是鄉鎮領導的愛人。那年上學上班,我跟她打招呼,說她主要工作是照顧好領導生活,學校專門給她設了實驗室管理員崗。一個是物流總監。他是校長一手提拔起來的,是唯一一個沒有代替校長的隊員。校長說他忙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學生食堂工作,不安排教學任務。
還有幾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評過高級職稱。他們提出因身體原因不能再站在講台上,要求做校園保安或宿舍管理員。按照慣例,他們的請求必須得到批准。
第四,變「多勞多得」為「多得」學校更注重教學成果。工作量只能證明一個老師的努力,不能代表教學質量。老師教學水平不高,教的課越多,後果越嚴重。
我的意見是保證每個老師的基本工作量,但不提倡多代上課。所以當時學校老師個人工作量差別不大,教學任務相對均衡。這樣,學校在制定教學激勵措施時,就可以把重點放在教學成果上。
1.以連續五年同級別學生考試成績的平均數為標准,按分數超過標准線給予獎勵。這樣同級的學生和老師就有了獲獎的機會,避免了內部競爭,有利於老師的教學合作。
2.獎勵優質課程、學生競賽輔導、論文等獲獎老師。
3.中考成績獎勵全縣優秀教師,並按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數量分班級發放獎金,分配給學科教師。
以上是我負責學校教學時的做法和感受。我想把工作做得完美,但事實上我沒有,有些老師相當挑剔。但是得到大部分老師的認可我還是很滿意的。
『伍』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是多少課時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陸』 國家教師工作量標准
教職工工作量標准,專任教師的周課時量原則上按以下標准執行:
1、普通高中教師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中職學校可參照本標准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各學科周課時量標准);
2、初中教師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3、小學教師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周課時數的下限是以語文、數學課為標准確定的,其他學科教師周課時數折算標准及學校管理人員、職員的工作量由學校根據滿負荷原則,結合實際確定;班額較小的村、完小周課時數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
4、中小學校長(含黨組織負責人)、副校長,內設機構領導原則上要兼課,工作量須達到相關規定要求;其他管理人員、群團組織負責人原則上由專任教師兼任,做到一人多崗。
(6)小學語文教師工作量為多少擴展閱讀:
《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內容包括教學工作量(含教學法研究工作量)、科學研究工作量、實驗室建設工作量等。一個教師的全年工作量,應為1680小時。各類學校均按以上原則及本校具體情況制訂工作量。
北京市政府《關於全日制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暫行意見》中規定:中學語文教師每人教兩個班(10課時~12課時);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教師每人每周授課12課時~16課時,平均14課時;其他各學科每人每周授課14課時~18課時,平均16課時。
小學教師每人包教一個班的語文、數學,或每周授課16課時~20課時,平均18課時。其他省、市根據本地區特點,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均有類似規定。
『柒』 』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如何計算
工作量的測算:
1)學校工作總量=教學工作總量+浮動工作總量+職務工作總量。
2)教學工作總量=全校每周各科總課時數×相關學科工作量系數後的總和。
3)職務工作總量=各種職務折算每周課時數的和。
4)平均工作量=學校工作總量÷教職工人數。
5)周平均課時數=教學工作總量÷任課教師數。
6)教師的實際工作量=教學工作量+浮動工作量+職務工作量。
7)教師工作量得分=教師的實際工作量×(教職工人數×40分÷學校工作總量)。
『捌』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什麼規定嗎
國家教育部對每個地方的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各不相同。詳細信息咨詢當地教育局。
『玖』 初中教師滿工作量的課時是多少
根據有關規定,初中教師工作量標准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每周10-12節,思想與品德、歷史、地理、每周12-14節,其它學科每周14-16節。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拾』 國家規定小學教師每周帶多少節課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
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