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

如何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

發布時間:2022-06-16 23:23:12

① 對《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看法和想學到的東西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醫衛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掌握本門課程將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作好鋪墊。

《醫學免疫學》開通有Abook數字課程,該數字課程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涵蓋學習目標、臨床聚焦、人文視角、知識擴展、動畫、微視頻、自測題及答案、思考題及參考答案、章小結、開放性討論、PPT、中英文名詞對照等板塊。

教材特色:

《醫學免疫學》在保持內容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力求簡明、易讀和實用,准確闡述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又反映現代免疫學最新進展(截至2013年12月),並注重與臨床密切結合。

《醫學免疫學》通過在適當位置上標注宙等鏈接提示,引導師生高效利用數字課程中的多媒體資源,支持個性化學習。

該教材每章增加了「學習目標」、「關鍵知識點」、「導言」、「學習導航」、「小結」、「復習思考題」和「開放性討論」;該教材還採用了大量原創彩色圖片,並附詳細圖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醫學免疫學

② 如何學好免疫學

一、掌握免疫學結構體系的特點 認識免疫學結構體系是學好免疫學的前提。 免疫學發展到今天,早已跳出抗感染免疫的范疇,形成了非常豐厚的知識結構體系。它包括免疫生物學、免疫生理學、免疫病理學、免疫葯理學、分子免疫學、免疫化學、免疫遺傳學、腫瘤免疫學、移植免疫學、生殖免疫學等。對醫學生(包括護理和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核心是「基礎免疫學」和「臨床免疫學」。 基礎免疫學是學習免疫學必備的基本知識,是起步階段必需的知識基礎。基礎免疫學涉及免疫生物學、免疫化學、免疫生理學、免疫遺傳學、免疫病理學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礎免疫學又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什麼是免疫?免疫有何功能作用,在生理、病理狀態下有何表現?免疫功能是靠什麼組織系統完成的,免疫系統的構成如何?免疫器官有哪些,各有何結構與功能特點?免疫細胞有哪些、各有何功能、各有何重要結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免疫分子有哪些、各有何結構、分布及功能特點?第二部分介紹了免疫應答的發生及其調節機制:什麼是免疫應答、有哪些類型?免疫應答發生在哪裡,有何基本特點?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是怎樣發生的,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如何,抗體怎樣發生免疫效應?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是怎樣發生的,其免疫效應機制的生理、病理作用是什麼?何謂免疫耐受、發生機理如何,有何實際意義?免疫調節機制有哪些,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臨床免疫學是把基礎免疫學中所學習的基礎知識應用於臨床實際問題。它介紹根據免疫學基本原理所設計的免疫學檢測或診斷技術的原理、方法和臨床應用;介紹根據免疫學基本原理所發展的免疫學防治方法的原理與應用;介紹了超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及移植排斥反應發生的免疫學原理、免疫診斷及防治的基本原則、方法及其原理。 因此,根據免疫學自身的結構體系特點,應把學習重點放在基礎免疫學部分,著重掌握免疫的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抗原、抗體、補體、細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免疫應答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再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融匯貫通,去認識和解決相關的臨床問題(免疫病理機制、免疫學診斷及免疫學防治)。 二、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關鍵,注意與臨床實際相結合 從學科特點看,免疫學具有形態學和機能學相結合的特點,常以形態學為基礎,但落腳在機能學上。因此,它的知識中既有形象、直觀的內容,又有抽象、理念性的內容。而形態結構是為功能服務的。所以學習中必須抓住功能這個「重中之重」。 免疫學中有許多基本概念,如中樞免疫系統、外周免疫系統、淋巴細胞再循環、抗原、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細胞因子、粘附分子、過敏毒素、超化因子、調理作用、白細胞介素、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異嗜性抗原、腫瘤相關抗原、免疫粘附、超敏反應、免疫耐受等等,必須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只有理解了、記住了,才談得上學習免疫學的系統性知識。免疫學中還有許多常用的英文縮寫名詞,如SIgA、SmIg、ADCC、TCR、IFN、TNF、APC、CTL、MHC、ELISA等,必須了解其英文原文,從而掌握其中文名稱及其含義。對於許多重要的免疫因素即免疫系統的組成成分,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CTL、TH、TDTH、巨噬細胞、抗體、CD分子、MHC-Ⅱ分子、細胞因子等,要通過理解基礎上的記憶,熟悉其形態或結構特點及其主要的生物學功能。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通過橫向比較,加深理解,在深層上掌握各自的特點,如異嗜性抗原與類屬抗原的區別、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區別、補體活化經典途徑與旁路途徑的區別、中樞免疫器官與外周免疫器官的區別、TCR與BCR的區別、CTL與NK細胞的區別、MHC-Ⅰ和MHC-Ⅱ類分子的區別、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的區別、活病苗與死疫苗的區別、免疫耐受與免疫抑制/免疫缺陷的區別、青黴素皮試與O.T/PPD試驗的區別等。另外還要注意掌握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的結構與對應功能的關系。對免疫學中的許多機制問題,如抗原識別機制、淋巴細胞活化機制、抗體產生機制、抗體的免疫效應機制、CTL/NK細胞殺傷靶細胞的機制、TDTH細胞完成免疫效應的機制、免疫調節機制、各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自身免疫病的發生機制、抗感染機制、抗腫瘤免疫機制、移植排斥反應發生機制、人工免疫機制、各種臨床常用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原理等必須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要把前面部分所學習的免疫學基本概念、基本知識有機地運用於對各種免疫機制的學習和領會。這里存在一個前後結合、匯融貫通、觸類旁通的問題。 要注意運用所學的免疫學知識認識、理解臨床實際問題,如抗體、補體、吞噬細胞缺陷會導致什麼後果? 細胞免疫功能缺陷臨床會出現哪些表現?臨床應用抗體制劑時怎樣避免或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器官移植時為什麼要做組織細胞配型?血清抗體或補體水平異常見於何種疾病?疫苗接種時為什麼要有多次接種或加強接種?為什麼特異性IgM抗體的檢出有助於某些傳染病的早期診斷,而以檢測IgG抗體輔助診斷時要測其滴度升高程度並作動態觀察? 又如用免疫學知識來認識、解釋臨床常用各種超敏反應性疾病的發病機理。這樣去學習既能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免疫知識的認識理解。 三、多看多練,深入思考與討論,加強歸納總結、綜合應用的訓練 在學習的道路上是無捷徑可走的,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跋涉。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成功的關鍵在於勤學苦練。因此同學們在認真學習指定教材和輔導教材的基礎上多讀一些不同版本的醫學免疫學教材和專著,既可以起到相互補充、相互解釋的作用,又可以提供來自不同角度的認識、理解,通過學員自己的思考、比較,有助於形成正確理解與深刻領會,也有助於加深印象和記憶。同時,注意多收集一些練習題做做練習。通過做練習,往往可以發現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發現自己認識中的偏面和錯誤。做練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能檢驗學習的效果、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又是一種將所學書本知識加以運用以解決問題的實習機會。多做練習,無論是對加深理解,還是對加深記憶都是有益的。但要注意避免死記硬背習題的答案。考試的題目是多樣、多變的,只顧記題目而不了解其知識背景、知識基礎,那麼不僅無助於學習,考試時試題稍有變化就會做不出來的。只有真正吃透了所學知識的精髓,才能在試題的千變萬化中抓住實質、答中要害。討論交流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反饋形式,對啟迪思維、糾正錯誤,對加深理解、加深記憶也有很大益處。盡管讀書是學習的主要形式,但要取得好的成效,就要避免死讀書、把死記硬背作為掌握知識的唯一手段。 免疫學具有很強的哲理性、邏輯、滲透性。因此,在學習中要善於思考,例如前後左右聯系、分析推理、比較區別等;同時,在讀書、思考、做練習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讀死書也是千萬要不得的。 盡管免疫學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但這種難度也是一種挑戰。只要我們掌握好免疫學結構體系的特點,抓住重點,努力做到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多看多練,深入思考與討論,加強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綜合應用的訓練,就一定能掌握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③ 經過一學期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的課程學習,你的收獲是什麼300字

寫作思路與要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課程中學習的知識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以及學完這門課程對自身有什麼影響。

正文:隨著SARS、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的暴發流行和超級細菌的出現,人們對這些無形微生物有了深刻的認識,尤其是護生。今後的工作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無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進入人體或物體。

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通過實驗研究,我們強化了對細菌的概念,使我們在今後的實驗和工作中能更好地開展無菌操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們可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嚴謹求實、一絲不苟的職業作風和敬業精神,樹立強烈的無菌觀念和科學觀念,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人才。

(3)如何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擴展閱讀

相關知識點

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特點: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並出院後發生的感染;特點:病原菌多為條件致病菌,對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葯。大多數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治療難度大,療效差。

敗血症:細菌侵入血流後,在其中大量繁殖,並產生毒性物質。

膿毒血症:膿性細菌侵入血液後,大量繁殖,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其他組織器官,引起新的化膿性病變。

菌血症:細菌侵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

內毒素血症:革蘭氏陰性菌在繁殖和分解後侵入血液並釋放大量內毒素。也可能是由於大量革蘭氏陰性菌死亡和內毒素釋放到血液中引起的。

毒血症:病原體侵入宿主後,只在體內局部生長繁殖。病原體不進入血液循環,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液。外毒素通過血液循環到達易感組織和細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狀。

④ 如何學習醫學基礎課程

1. 基礎醫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正常人體形態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葯理學、基礎醫學機能學實驗、神經生物學、細胞與分子免疫學、分子遺傳學、分子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醫學統計學、預防醫學;普通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2.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葯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循證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3. 主要區別是基礎醫學注重理論,臨床醫學注重實踐。

⑤ 醫學免疫學怎麼學好呀

免疫學的理論性比較強,因此加強理解是學好免疫學的根本。如何來理解免疫學的理論呢?我認為,在整個免疫學體系中,貫穿著一個基本點,那就是,所有免疫學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抗原與機體的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展開的。現代人們認為免疫就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自己」和「非己」的識別,這里的「自己」指的自身物質成分,一般情況下它不會刺激免疫系統發生反應,機體對自身物質成分呈免疫耐受狀態。而「非己」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抗原物質。免疫學全部內容就是要告訴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對抗原物質進行反應的。由此,基礎免疫學的內容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介紹靜態的,另外一部分就是介紹動態的。所謂靜態的部分,是指抗原物質的特點及免疫系統的組成,而動態的部分就是指抗原和免疫系統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即免疫應答。只要我們能夠把握這一點,那麼,對整個免疫學內容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免疫應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機體天生就具有的,稱為先天性免疫。這是機體的重要自我保護反應,如完整的皮膚粘膜,有利於保護我們不受外來致病菌的感染;在淚液、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夠起到殺菌作用;血液、組織中還有像單核巨噬細胞、NK細胞等,能夠對外來抗原物質起到吞噬或殺滅的作用,這些都屬於先天性免疫,它們在反應中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可以對外來所有的抗原物質都可以起作用,是沒有特異性的,因此,先天性免疫也叫非特異性免疫。還有一類就是在後天與抗原物質接觸後才獲得的免疫能力,稱為獲得性免疫。如接種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後,我們就可以獲得針對該病毒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能力是針對特定抗原發生的,因此也叫特異性免疫。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免疫應答指的是特異性免疫。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抗原。簡單地說,抗原就是那些能夠刺激機體發生免疫應答的物質。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質都可以成為抗原,如可以引起人類傳染病的微生物、引起人類疾病的毒素、引起過敏反應的花粉、塵埃中的真菌孢子以及雞蛋、海鮮等食物,這些都是抗原,能夠刺激機體發生免疫應答。當然,對於同一種抗原物質,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免疫反應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不同個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免疫細胞,在對抗原的識別上是有差異的。

在抗原部分里,我們除了要掌握抗原的概念、特點、免疫原性的決定條件外,一些常見的抗原也有了解,如異嗜性抗原、血型抗原以及白細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特別是HLA,它是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是引起排斥反應和調節機體免疫應答的重要蛋白物質。HLA分子對免疫應答的調節作用主要是通過在抗原遞呈過程中對抗原肽的結合來完成的。抗原物質需要經過加工處理以後,與HLA分子結合,然後再被T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所識別結合。T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只能識別自身HLA分子遞呈的抗原,然後才能進一步啟動免疫應答,而不同個體的HLA分子在結構上是不同,它們對同一種抗原的結合能力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機體對同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也就不同。HLA是位於人類細胞表面的蛋白質成分,它可以分為兩類,即HLA-I類分子和HLA-II類分子,HLA分子的分布和功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對於它的編碼基因,只要理解就可以了。

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組成的。對於免疫器官,我們要重點熟悉不同免疫器官在免疫反應的作用,如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產生、分化和發育成熟的場所,而外周免疫器官則是免疫應答發生的場所。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體的免疫應答就是由免疫細胞來介導的。免疫細胞包括特異性免疫細胞和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特異性免疫細胞主要指T細胞和B細胞。它們的細胞表面具有抗原識別受體,能夠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這里要特別注意特異性,這是免疫反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前面我們提到過,抗原有很多種類,不同的抗原,它們的結構是不同的,因此,只有當一種抗原在結構上能夠與T細胞或B細胞表面的受體相互配合的時候,才能發生結合。我們的體內存在大量的能夠表達不同抗原識別受體的T、B細胞,它們只能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結合,而與其它抗原的親和力很低,這就是T細胞和B細胞在與抗原反應時的特異性。這種特性只有T、B細胞具有,其它的免疫細胞則不具有。因此,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主要由T、B細胞來介導完成的。對於T細胞部分,我們要重點掌握它的亞群及其功能。T細胞的發育則屬於了解內容,雖然不少考試的重點,但是這部分內容是理解免疫學內容的重要基礎,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理解一下。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的免疫細胞,我們就稱之為非特異性免疫細胞,主要包括巨噬細胞、NK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等等。免疫分子包括很多,如免疫球蛋白、補體成分、粘附分子、CD分子(即分化抗原,是細胞表面的分子,種類很多,實際上,粘附分子就是其中一類)和細胞因子。我們的教材中分不同的章節對它們逐一做了介紹。其中,免疫球蛋白是最為重要的一章,我們應該通過對免疫球蛋白的學習來對免疫系統和抗原的相互作用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它的分子結構、生物學活性以及各類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是我們都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內容。補體部分則主要掌握補體活化的兩條途徑之間的比較,活化的具體過程以理解為主。粘附分子主要掌握它的概念和分類。對於細胞因子,則需要掌握它的概念和共同特點。細胞因子的種類繁多,如像干擾素、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以掌握其概念為主。前面這些內容,主要介紹了免疫反應中的靜態部分。同學們可以對它們的各自特點加以比較。

有了對抗原和免疫系統組成的認識,再來理解免疫應答就簡單了。其實免疫應答也是機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而已。我們吃飯喝水,是由消化系統來完成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統來完成的,等等,這些生理功能我們都很容易理解。免疫應答就是完成對抗原反應的一種生理功能,這種功能和其它生理功能有什麼不同呢?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特異性。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抗原的識別是由免疫細胞來完成的,抗原物質首先被抗原遞呈細胞所捕獲,經過加工處理以後再由T細胞來識別、結合的。T細胞對抗原完成識別以後,還有一系列重要的事情要去進行,那就是細胞要從原來相對靜止的狀態開始活化、分化和分裂,產生大量的子代細胞。B細胞可以直接識別天然的抗原,但是B細胞的活化則需要T細胞的輔助作用。包括T細胞和B細胞之間的直接接觸或者T細胞通過產生細胞因子來促進B細胞的活化。T、B細胞活化、增殖、分化以後就可以產生能夠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分子,如抗體,還有一些免疫反應細胞,如CD8+細胞。然後抗體或CD8+細胞再去與抗原發生作用,最終達到清除抗原的目的。從而保證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描述,其過程要復雜的多。我們先有了這樣一個輪廓後,然後通過閱讀教材,把細節內容補充進去,就是整個免疫應答的過程了。在免疫應答這一章節中需重點掌握的是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Th細胞活化的雙信號、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等。機體的免疫應答過程是受到嚴格的調節的。因為機體的免疫應答既有對機體有益的一面,可以維持內環境的穩定,排除對機體有害的成分,同時對機體也有有害的一面,免疫應答反應過高會引起超敏反應或者自身免疫病,過低則容易發生感染或腫瘤等。所以,機體對免疫應答的反應過程必須進行調節,使得免疫應答既能排除外來抗原,在免疫反應完成之後使得活化的細胞恢復原來的靜止狀態。基礎免疫學主要就包括這些內容。

如果有了對基礎免疫學的理解,對於臨床免疫學部分的內容就不難掌握了。臨床免疫學包括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缺陷病,另外還有免疫學防治和免疫學檢測。這其中,超敏反應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因為它與許多臨床疾病的發病機制有關。我們一定要掌握每一種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臨床常見疾病,對於I型超敏反應,還要掌握其防治原則。而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缺陷病其實就是機體的免疫應答過程在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自身免疫病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發生了反應,腫瘤免疫則是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失去了監視作用,移植免疫則是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由於機體對外來成分發生的免疫應答,免疫缺陷病是因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發育不良或後天損傷因素而導致的免疫功能缺失,從而使得機體易發生機會感染。免疫學防治和免疫學檢測主要掌握其中的一些概念,如主動免疫、被動免疫、疫苗、類毒素、血清學反應、凝集反應、沉澱反應、ELISA(酶聯免疫吸附反應)等。

⑥ 怎樣才能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這門課程

如果你還想從事這方面的話,我個人覺得這門課很重要的,我現在就因為以前沒有系統的好好學習這方面,書到用時方恨少,興趣可以慢慢培養嗎,只要不抵觸就行,多看看這方面的課外書,多做做試驗

⑦ 怎樣學好醫學免疫與微生物學

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其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因其研究范圍廣、發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及其機能,又涉及它與人體的相互作用,並與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傳染病學和流行病學等多學科緊密聯系,內容豐富,機理復雜,許多學生反映該學科難學。因此,如何教與學好這門學科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這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與學相輔相承。現僅就如何學習這門課程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明確目的是前提

要學好一門課程,首先要充分認識學科的性質及其重要性,才會有學習的動力,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這樣,你才能認真地、刻苦地去鑽研它。這就要求你要聽好第一堂即「緒論」的講解,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的興趣。明確醫學微生物學僅為病理學、葯理學、預防醫學等基礎學科打基礎,且與臨床各學科緊密聯系,故有「橋梁」學科之稱。如病理學中的「炎症」、葯理學中「抗生素的作用機制」、預防醫學中「流行病的病因病機」都與微生物密切相關;各種傳染病如霍亂、結核、白喉、菌痢、病毒性肝炎及目前正流行的「非典」等都是微生物所致,它們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要診斷、治療、控制與消滅傳染病,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與技術。 微生物所致疾病涉及臨床各學科,將來要當好醫生,為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都離不開微生物學的知識與技能。

二、認真聽課是基礎

目前,「講課」仍是高校教學中最普遍採用的教學形式,教師經過熟悉、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課堂上講清重點、難點,學生認真聽課,適當作筆記,課後加以復習、思考,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微生物「看不見,摸不著」,許多問題學生自學難以弄懂,通過教師的講解,可加深理解,便於記憶。所以聽好每堂課是學好該課程的基本要求。

三、學習得法是關鍵

有些學生很認真聽課,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個人的記憶、思維、綜合等能力不同之外,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學習方法不對頭,死記硬背,抓不住重點,往往事與願違,事倍功半;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因此,學習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這里,結合醫學微生物的專業特點,談談學習的方法:

(一)聽課三要素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除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外,與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及學習方法也密切相關。聽課要做到以下三點:

1.精聽:就是要注意力集中,特別要注意授課教師反復強調的問題,抓住重點,聽懂難點。

2.巧記:即在聽課時適當作筆記,而不是全部抄錄講課內容。可在教材中巧設符號標志,如:列出小標題;使用不同的字體;不同顏色的字;突出關鍵詞語;使用不同的下劃線等,由於符號標志有助於對教材的理解,使之對內容又便於課後復習。符號可根據個人喜好靈活運用。

3.釋疑:這里有兩層含意,一是課前預習教學內容,帶著問題聽課,二是聽課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聽課中不斷得到答案,這樣可大大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課堂吸收率。

(二)學習八要點

⒈基本概念要記牢:微生物學中有許多名詞概念,有些也是臨床常用的,如消毒、滅菌、菌血症、毒血症、膿毒血症等等,都有必要反復復習,牢固掌握。

⒉特殊特徵勿忘掉:病原菌的種類多,教材中編排及講解時是分開敘述,但它們的生物學性狀既有共同點也有特殊性,要全部記住,確實很難。學習時注意記住它們各自的突出特點。如破傷風桿菌有芽胞,對理化因素抵抗力強;腦膜炎雙球菌有自溶酶,在外界低抗力弱;結核桿菌耐乾燥,在乾燥的痰液中存活時間長,在傳播上很重要等等。

⒊共同特徵條理化:因各種微生物的致病性很復雜,如一種細菌可引起多種病症,某種病症也可由多種病原體所致。不少學生反應很難記,老師改卷中也常碰見學生把甲菌的特點答作乙菌的「張冠李戴」現象。在學習時要注意把相似的性質,分散在各章節的內容條理歸納,即俗話說的「梳辮子」,如哪些細菌主要以外毒素致病?它們具什麼特點?哪些細菌既有內毒素又可產生外毒素?哪能些細菌可引起敗血症?哪些細菌可引腦膜炎?等等。這樣既便於掌握它們的共性,又有利於培養綜合歸納的能力。

⒋比較鑒別不可少:微生物學中有些內容須對比分析,這樣就更易於掌握它們的特點。如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結構的特點:內毒素與外毒素的特點等等,「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對比自然就記住了它們的不同點。

⒌致病機理列表記:各種病菌原體的致病機制或致病特點都是學習的重點,且這些內容很都復雜,教師講解時多採用圖表講解,復習時也應列出圖表,這樣可化繁為簡,一目瞭然,既便於掌握全面,又記住各步要點。

⒍唯物辨證看問題:病原微生物能否侵入機體,能否致病,不僅取決於微生物的致病力等因素,還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況,二者相互作用是很復雜的過程,且矛盾的雙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受到社會因素、自然條件、環境因素等影響。如鼠疫桿菌、天花病毒都屬於甲類病原體,具有極強的致病性,但通過人類的努力,鼠疫、天花這兩種烈性傳染病早已得到控制與消滅。而目前正在流行的「非典」病菌原體SARS病毒,過去只是引起普通感冒或一般的肺炎,傳染性弱,不具流行性,且SARS病毒在不同的人其感染的嚴重程度也不盡一致等等。因此,我們不僅在學習微生物學中,且在今後的醫療實踐中都要學用辨證唯物主義觀念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⒎理論實驗相結合: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認真積極上好實驗課,不僅可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與掌握,且也是學習掌握基本技能的極好機會,通過實驗,還有利於培養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認真學習,積極動手,真實地記錄、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⒏能力培養最重要: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自學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研究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等等。愛因斯坦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醫學是研究疾病的防治問題,為了揭示復雜疾病過程中的內在聯系,提高醫療預防工作的質量,及時搶救病人並使之轉危為安,必須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與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教師的的指導與培養外,個人的訓練至關重要。如前面所述,聽課及實驗中獨立思考,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還可自學相關的課外書,如「微生物與人類」、「現代微生物學」,參加課外興趣小組,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有利於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要學好微生物學,首先要重視學習,系統聽好課,且聽課、實驗、自學、復習都要講究方法,掌握要領,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⑧ 如何辯證的理解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二者的關系

免疫系統就是對付抗原的。其中抗原一般就是指的病原生物。所以這個病原生物和免疫學是緊密相連的。

⑨ 怎樣 學好免疫學啊

一、學習免疫學首先應對這一學科的理論核心有所把握-----現代免疫學的理論核心,是闡明免疫系統是如何通過識別「自身」和「非自身」的成分,去實現「安內御外」的免疫防禦、免疫監視和免疫穩定功能的?在生物學基礎上,這種功能是如何演化的?人們怎樣將這種機制用於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把握這些問題,我們就會簡單地引出這樣的概念:免疫學的核心就是研究抗原與免疫系統之間互作關系的一個學科。這樣在學習中,就要把精力放在熟悉抗原的特性以及抗原如何引起免疫系統對它們的識別和應答上,去學習和探討免疫應答所發生的過程和後果,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二、學習免疫學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我們這個專業方向,是一個由 生物技術專業 為基礎設立的免疫學課程。包括基礎免疫學54學時、醫葯免疫學36學時、免疫生物學技術54學時、免疫學技術大實驗108學時,共252學時。由於你的大學過程是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根據對你的發展目標確定你的學習目標。比如你想從事免疫生物學或醫葯免疫學的研究(考研、出國),你就應深化基礎免疫學的學習,並要豐富與其他學科相關的知識;如果你想未來從事免疫生物技術產業的研究,你還要進一步開拓與免疫相關的其他方面技術層面的學習。但不論你如何選擇都應該努力學好本課程體系的各種知識。 三、了解免疫學主體內容的基本框架------免疫學主題內容的基本框架,一般包括6大部分:1、免疫學概論;2、免疫系統的結構與功能;3、抗原與免疫識別;4、免疫應答與調節;5、醫葯免疫學;6、免疫學技術等。作為免疫學教科書,在內容編排上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闡述抗原與免疫系統的關系。因此,同學在學習免疫學時可先從整體概念開始,將每部分作為一個單元,然後在把這些內容逐步系統起來。 四、熟悉免疫系統分子網路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統雖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但其功能的體現都主要表現在分子及亞分子層面上。不論是器官、細胞和分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可通過效應分子和膜相關分子將各個生理系統的器官與器官間,細胞與細胞間、分子與分子間乃至基因與基因間構成一個嚴密的分子網路。通過神經、內分泌因子共同調節著免疫系統的功能。了解了免疫系統分子網路的基本概念,你就能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生命體的復雜性、網路性和整體性的內在機制,使你掌握的知識不至於支離破碎。 五、採用循序漸進、由粗到細、從簡及繁、逐步深入的方法是學好免疫學的基本保證-----由於免疫學是生命科學中的一個前沿學科,新成果、新概念不斷出現,但作為教科書或老師上課不可能把正在進展的研究全部表達出來,往往是只提到一些進展,而主要介紹有結論或已有基本結論的知識。所以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知識。有學習餘力的同學可抽時間看一些專題進展的文章或其他參考書。這樣有了免疫學的基礎知識就擁有了你進一步學習的台階,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不必急噪、不必死記硬背、重點在於理解和思考------免疫學中術語繁雜、又不像數理化中有嚴格的定義。因此,通過不斷地理解、認識和思考就能熟化知識,逐步掌握並能進一步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做到從掌握基本知識入手,結合已有的生物學知識,把握免疫學的基本概念;經過學習和思考將這些概念逐步深化;以探索之心加以思考,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逐漸形成知識網路,並能結合問題參考資料寫一些專題報告 ,這樣就能使你的學習「活起來」,「深下去」。

⑩ 經過一學期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的課程學習,你的收獲是什麼

通過對免疫學的學習了解到了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以下2種:

1、免疫防禦:是機體排斥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保護功能。正常時可產生抗感染免疫的作用,防禦功能過強會產生超敏反應,過弱則產生免疫缺陷(後兩種情況均屬異常反應)。

2、免疫自穩:是機體免疫系統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一種生理功能。




(10)如何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擴展閱讀:

寫對免疫學的學習最大收獲的注意事項:

1、需要結合自己學習免疫學過程中學習到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和感想。

2、收獲需要抓住重點,寫得簡略一些,不要事無巨細。

3、收獲的重點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能體現出自己的思考。

閱讀全文

與如何學好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