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科學家通過研究什麼知道生物進化過程

科學家通過研究什麼知道生物進化過程

發布時間:2022-06-16 08:20:32

① 科學家通過什麼證據還原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

主要就是化石證據,通過對不同時代化石的對比研究可以證明進化理論的正確性。而且動物胚胎時期表現出來的演化律也是一個證據。

② 研究生物的進化,關鍵是研究什麼

各種生物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進化演變形成的.這一觀點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我們要問:
(1)人類是如何獲得這個結論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2)接受這一觀點,需要一定的依據或證據.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各種生物是通過進化形成的?
(3)為什麼生物會不斷發展,原因是什麼?即生物是怎樣進化的?這是這節課我們將要討論的問題.一、生物進化的證據: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時發現生物進化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科學家是如何了解進化的歷程的?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曾經生活過什麼類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為研究地球曾經生活過的生物的材料,通過化石了解生物進化的歷程.我國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談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動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據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認為太行山曾經是海濱.什麼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埋藏在地層中的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點,所以被用來研究古代生物,它們可以直接或間接證明某種生物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化石有很多種,有由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形成的遺體化石,如骨骼化石、貝殼化石等;有保存植物葉片痕跡的印痕化石;還有遺跡、遺物化石等.為什麼化石能夠說明生物的進化?地球的地層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層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據存在於各個地層中的化石,可以判斷生物類型和生存的年代.對不同地層中的化石進行分析比較發現:
(1)最古老的地層中沒有化石.
(2)從大約39億年前的地層中開始發現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
(4)古老的地層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較多;晚形成的地層中陸生生物的化石較多.討論:科學家的這些發現說明了什麼問題?【小結】
(1)通過對化石的研究,我們得知原始地球是沒有生命的,生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2)根據對化石的研究,我們知道了生物進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發展過程.【提問】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與原始生命起源一樣,生物進化的歷程也是極其漫長的過程.現在地球上的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經過漫長的歷程逐漸進化形成的.在進化的早期,由於營養方式的差異,原始生命的一部分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為不含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以後,這兩類原始生物分別沿著一定的歷程發展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過程中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化比較,對比不同類群的生物的結構、功能和生活習性,發現各類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親緣關系近的生物類群,相同的特點較多,反之較少.根據分析比較,找出不同類群生物的關系和進化發展的順序.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植物和動物兩類生物中的不同類群分析比較,認識它們的進化歷程.
1.植物進化的歷程:提供各類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掛圖或投影片,組織學生對不同類群植物的形態結構、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環境比較分析,哪類生物結構簡單,比較低等,哪類生物比較復雜,較為高等,最後總結植物進化的歷程.提問:植物進化的歷程可以反映生物進化的什麼趨勢?從生活環境看,進化的歷程是從水生到陸生;從結構分析看,是從簡單到復雜;植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低等向高等發展.1. 動物進化的歷程:科學家採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動物進化的過程.提供各類群動物代表動物的掛圖或投影片,比較各類動物的特點,並歸納動物進化的歷程以及進化的趨勢.
2. 生物進化的趨勢:根據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的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③ (6分)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是 ,科學家通過對 &nb...

化石,化石 現存生物種類,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④ 科學家是怎麼研究生命進化歷程的呢

生命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哪裡來的?生命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不僅是科學家感興趣的問題,也是普通人們所感興趣的問題,它已困擾了人類幾千年。但是直到本世紀,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為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原因是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了,即使到今天,它也依然是一個尚未完全解開的謎。
遠古的時候,人類的生產力還很低下,認識能力也很低下,人們對世界上千姿萬態、活蹦亂跳的生物,特別是對人類自身是從哪裡來的充滿了困惑和神秘感,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和傳說。而後來,這些神話和傳說大都把生命看作是一種超物質的力量,即神或者不可知的上天創造的。
我國古代就有女媧造人的神話。相傳開天闢地之後,大地上有了山川河流、草木花鳥、飛食走獸,唯獨沒有人。天神女媧感到十分孤獨,於是掘取地上黃土,摻水揉團,按照自己的樣子,捏成一個個小生靈,這就是人。用泥捏人太慢也太累了,於是她取了一根藤子伸進泥潭裡,然後猛地向地上一甩,濺落的泥點也都變成了人,從此大地上布滿了人的蹤跡。
古埃及神話說,人是由聖神哈奴姆在陶器作坊中用泥土塑成,然後與女神赫脫一起把生命注入泥人的身體,於是泥人就有了充滿活力的生命。
而從古巴比倫廢墟中挖掘出的楔形文字,則記載著神在6天之中創造了世界和用粘土塑成第一個人的故事。後來這個故事被希伯萊人挪到了《聖經》中,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教義。
生命起源何處
生命起源的RNA學說
為了避免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無休止爭論,從根本上探索生命的起源,人們從化學進化和生物學進化的角度,提出了RNA學說。即認為生物大分子的進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RNA世界,RNA-蛋白質世界和DNA-RNA-蛋白質世界。認為生命起源於RNA,其主要根據有:1.研究表明,許多病毒只含單鏈RNA而不含DNA;2.研究發現,一些RNA具有酶的催化活性;3.由於RNA酶的發現,人們提出了從多核苷酸到多肽的學說;4.在真核生物基因組中發現了斷裂基因,即外顯子與內含子相間出現基因結構形式;5.RNA各種編輯變換的發現,使人們對RNA功能的多樣性有了更多的認識;6.在一些病毒(如HIV,即AIDS病毒)中發現了逆轉錄現象;7.生物分子的功能與其結構(主要是三維結構)密切相關。
生命的基本特徵是能夠攜帶遺傳信息,能夠自我復制和能夠催化生命過程的生物化學反應,並且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在生命進程中要能夠不斷地從低級到高級進化。以上結果正好說明RNA具有體現這些特徵的功能。不過,迄今為止,RNA學說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RNA催化作用的若干實驗的基礎上的,而對於作為原初信息載體則尚缺乏更多的實驗事實的支持。
生物是如何進化的?
一、物種的進化
地球大約誕生在46億年前,其早期是個熾熱的球體,根本談不上生命的發生,後來隨著地球的慢慢冷卻,才逐步為生命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在經過了漫長的元素形成,化學進化過程後,大約在40億年前,最初的生命出現了,從此,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開始了。原始生命經過不斷地發展演化,逐漸形成了現在地球上瑰麗多姿的生命世界。
地球上現有的生物大約有200萬種。這些生物是什麼時候開始在地球上出現的?在地球上生物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還出現過哪些生物?這些生物是滅絕了還是繁衍至今了呢?古生物學的研究為我們解決了這些疑問。
地質年代是指地殼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和順序。依據古生物學的方法,可以將地質年代劃分為太古元、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物學通過研究不同地質時期地層中的動植物化石,並將生物化石進行比較,得到下面這張地質年代與生物發展歷史表

地質年代和生物發展的歷史代紀
距今年代(百萬年)
地質現象和
自然條件
植物
動物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
0.011
冰川廣布、黃土形成,氣溫下降
被子植物繁盛
猿人出現,人類發展,高等哺乳類繁盛
更新世
3
第三紀
上新世
12
氣候變冷,有造山運動
被子植物分化出各科、屬
哺乳類及鳥類興盛,靈長類和類人猿出現,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繁盛
中新世
25
漸新世
40
始新世
60
古新世
70
中生代
白堊紀
135
山嶽興起,後期氣候變冷
前期裸子植物為主。後期被子植物興起
有袋類繁盛,有胎盤動物及鳥類興起,大型爬行類滅亡,昆蟲類擴展
侏羅紀
180
大陸升高,氣候溫暖
被子植物出現
單孔類和恐龍繁盛、昆蟲興起
三迭紀
225
氣候溫和,地殼平靜
裸子植物(銀杏、松柏等)繁盛
恐龍興起,原始哺乳類出現
古生代
二迭紀
280
末期造山運動頻繁,大陸性氣候、炎熱乾燥
裸子植物興起,蕨類開始衰落
爬行類開始興盛,昆蟲類初現
石炭紀
345
有造山運動。氣候濕潤溫暖
種子蕨類繁殖。原始裸子植物出現
兩棲類繁盛,爬行類出現
泥盆紀
405
海陸變遷,出現廣大陸地,氣候乾燥炎熱
陸地蕨類成林,裸子植物出現
兩棲類(堅頭類)初現,魚類繁盛
志留紀
425
陸地升起,氣候變干,海面縮小
陸生植物裸蕨類出現
水生無脊椎動物(珊瑚類)繁盛,原始魚類出現
奧陶紀
500
淺海廣布,氣候溫暖
海藻繁盛
水生無脊椎動物(三葉蟲、頭足類)繁盛
寒武紀
600
地殼靜止,淺海廣布
藻類興起
所有無脊椎動物門類已出現
元古代
震旦紀
1800
岩層古老地殼變動劇烈
細菌、藻類出現
單細胞動物和低等無脊椎動物
二、DNA和蛋白質的進化
生命有著共同的起源。蛋白質和核酸是生物體的主要成分,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而核酸的結構也極為相似。所有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由酶來催化的,它們的物質和能量代謝過程也很相似。通過對不同生物體起相同作用的蛋白質或核酸的化學結構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親緣越近其結構越相似,這說明蛋白質和核酸也在不斷進化著。
根據對不同蛋白質進化速率的研究表明,生物體中,越是共同的蛋白質,其保守性越強、進化速率越慢;越是趨異性的蛋白質,其保守性越弱,進化速率越快。蛋白質分子的進化只能從表型上證明生物進化發展的歷程,在分子水平上探討進化的機理,更直接的方法是分析遺傳物質本身--核酸。
愈是高等的生物,其DNA含量愈高
在進化過程中,生物體細胞中的DNA含量是逐漸增加的。大腸桿菌作為比較進化的原核生物,其DNA的含量為4×106個核苷酸對,能編碼4000個基因。而哺乳動物生殖細胞中基因組的DNA含量約為3.2×109個核苷酸對,如果全部用來編碼基因,則基因含量為300萬個。生物由簡單的類型進化到復雜的類型,其DNA含量的增加是一個很重要的直接證據。
從總的進化趨勢來說,愈是高等的生物,其DNA含量愈高。但是DNA的含量不一定總是與生物的復雜程度成正比。因為DNA中有很多是不編碼的重復順序,重復順序的多少與進化程度沒有直接的相關性。但基因的數量與生物的復雜程度必然是相關的,因為高度發展、結構復雜的生物要維持它的生命活動和繁衍它的種族,就需要有大量的基因。事實上,很多基因只存在於高等的生物中,如血紅蛋白質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基因等。
基因擴增的兩種類型
在生物進化的歷程中,基因數量的擴增與生物進化的復雜程度是一致的。基因的擴增有兩種類型;一是原有基因數量的壙增,即重復基因的產生;二是新基因的擴增,即由於鹼基對突變、等位基因的不等位交換等原因產生生理生化功能與原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進化論與神創論的大論戰
1859年底,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終於出版了。它像一塊巨石落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爭論。反對者蜂擁而起,但也有許多科學家堅定地支持達爾文,特別是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1825-1895)和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他們不僅熱情宣傳、勇敢捍衛進化論,而且發展了進化論。

赫胥黎首先把進化論用到了人類起源上。他從卵的發育、軀體和四肢的比例、脊椎、頭骨、牙齒、手、足一直到腦的結構,把人和猿作了一一比較。證明人科和猿科應排在同一目中,並且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人和猿類由同一祖先分支而來。

海克爾根據大量事實,提出了生物重演律,他不僅相信生物的進化,而且提出了動植物系統樹,指明了動植物進化的程序。

1860年6月28日到30日,在英國牛津大學發生了科學史上有名的神創論與進化論的大論戰。討論會在第三天達到了高潮,700多名聽眾把演講大廳擠得水泄不通。能言善辯、號稱"油滑的山姆"的大主教威爾伯福斯親自出馬。他指責達爾文的進化論根本違背《聖經》的教義,挑釁地說:"請問坐在我身旁的赫胥黎教授,究竟是你的祖父還是祖母哪一方面猿猴同發生了血緣關系?"

赫胥黎從容不迫地應戰。他簡明了闡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用科學的事實揭露了大主教的愚昧無知,並且用這段著名的話結束了他的發言:"一個人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他的祖先是無尾猿而感到羞恥。如果有人讓我在回憶中感到恥辱的話,那就是這樣一種人,他不滿足在自己活動范圍內取得的令人懷疑的成功,卻要插手他並不了解的科學問題,想用花言巧語和宗教偏見把真理掩蓋起來。"

赫胥黎的發言贏得了人們熱烈的掌聲,這場辯論以進化論的勝利而告終。經過激烈的斗爭,到了19世紀末,達爾文的學說終於贏得了科學界絕大多數人的支持,成為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科學思潮之一。
進化論在進化中

達爾文的進化論打破了生物學中被神學盤踞的最後一個頑固堡壘,推翻了那種把物種看作是彼此毫無聯系的、神造的、不變的觀點,給生物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帶來了一場革命。

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達爾文的進化論也有不足和局限性。他雖然揭示了生存斗爭、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原理,但是對於變異的原因並沒有真正搞清楚,達爾文自己也很坦然地說過:"關於變異的規律,我們實在是深深無知的,我們能夠說明的這部分或那部分發生變異的任何原因,恐怕還不及百分之一。"

隨著20世紀生物科學的發展,特別是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進化論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弄清楚了變異的物質基礎是基因,對基因給生物帶來的影響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人們把遺傳學的研究成果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有機會地結合起來,提出了綜合進化論,或稱現代達爾文主義。綜合進化論認為群體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物種進化是突變、基因重組、選擇和隔離這幾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效應。

60年代以來,隨著分子生物的異軍突起,人們對進化的認識也開始深入到分子水平。1968年,日本學者木村資生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中性進化學說,對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發生了挑戰。他提出決定分子進化的主導因素是那些對生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的"中性"基因突變。這此中性突變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可以構成相當大的差異,形成種屬的特性。在自然選擇對它們並不發生作用的情況下,生物大分子照樣可以進化。木村認為,這種長期持續的中性分子突變乃是進化的動力。

100多年來,進化論經受了各種考驗,同時也在不斷從科學發展中吸取營養,進化論的研究正從原來的個體進化水平向群體進化水平和分子進化水平縱深發展,進化論也在不斷地進化中。

生命進化的奧秘--"神創論"與科學的較量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千千萬萬不同的生物種類?它們從哪裡來的?不同的物種之間有聯系嗎?早在古代,就有人在思考這個問題了。
古希臘有一個學者叫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前546),他猜測,地球上原來是一片汪洋,後來陸地才漸漸露了出來,生物是由海洋發展到陸地上的。比如人最初是披著鱗甲的魚,當他們浮出水面來到陸地後甲殼炸裂,於是變成了人。
我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周(公元前369-前286),也有"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之說。這里所說的青寧是竹根蟲,程是貘或豺。我們現在當然都知道,人不是由馬變來的,不過可以看出,這個古老的學說中蘊涵了生物可變的可貴思想:即由蟲產生四腳動物,由四腳動物產生人。
這些古代的樸素的進化思想很快就為宗教神學的"神創論"給壓抑下去了。我國封建社會有"天命觀",主張天是宇宙間最高的主宰,創造了包括人在內的萬物,而在西方,很長的時間里,上帝創造萬物的觀點一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
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第一章"創世紀",就描述了萬能的上帝耶和華是怎樣在6天中創造萬物的:世界伊始,地上是浩淼無際的水,暗淡無光。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光,從此有了光明和黑暗、白晝和黑夜。第二天,上帝創造了空氣,把水上下分開。空氣為天,天上的水是雲和雨,地下的水是江河湖海。第三天,上帝創造了海洋和陸地,讓大地長滿青草、蔬菜、樹木。第四天,上帝創造了日、月、星辰,分管白天黑夜。第五天,上帝創造了水中的游的魚,空中飛的鳥,讓海洋天空充滿生機。第六天,上帝創造了地上生活的昆蟲、野獸,並且按著自己的形象,創造出人,讓人來管理這一切。萬物都造齊了,第七天,上帝就休息了,這一天也就叫安息日。
《聖經》中還說,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有用的,比如貓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吃老鼠,老鼠創造出來是為了給貓吃……物種是按照上帝的意思被創造出來的,從它們被造出來的那一起就是不變的。從中世紀以來,誰要是敢對這種觀點表示疑義,就是褻瀆聖靈,就是大逆不道。
可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地質學、胚胎學、細胞學取得的許多新發現,使得一些哲學家和科學家們開始懷疑"上帝創造萬物"和"物種不變"的觀點了。
1748年,法國出版了一本名字很長很怪的書《泰利姆:或一個印度哲學家與一個法國傳教士關於海洋的縮小陸地形成以及人和動物的起源等問題的談話》。作者借異教徒泰利姆之口,指出物種是隨著海洋的縮小,陸地的增加而增加的,物種隨著環境變化獲得的性狀可以通過遺傳而傳遞。泰利姆其實就是作者馬耶的名字倒著拼寫出來的,他由於害怕宗教迫害不改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這本書直到作者死了10年之後才出版。
法國博物學家布豐(1707-1788)是最早對"神創論"提出質疑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從事比較解剖學研究中發現,許多動物具有不完善的沒有用處的退化的器官,如果物種是萬能的上帝創造的,那麼這些不完善的器官怎麼會存在呢?
布豐在他的網路全書書式的巨著《自然史》中描繪了宇宙、太陽系、地球的演化。他認為地球是由熾熱的氣體凝聚而成的,地球的誕生比《聖經》創世紀所說的公元前4004年要早得多,地球的年齡起碼有10萬年以上。生物是在地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布豐甚至大膽地提出,人應當把自己列為動物的一屬,他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如果只注意麵孔的話,猿是人類最低級的形式,因為除了靈魂外,它具有人類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聖經》沒有明白宣示的話,我們可能要去為人和猿找一個共同的祖先。"
盡管布豐用的是假設的語氣,並用造物主和神靈來掩蓋自己的進化論,但是還是遭到了教會的圍攻。在壓力下,布豐不得不違心地宣布:"我沒有任何反對《聖經》的意圖,我放棄所有我的著作中關於地球形成的說法,放棄與摩西故事相抵觸的說法。"直到18世紀,宗教還在頑固地維持著對科學的統治。

⑤ 研究生物進化過程所用的科學方法

學習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1)化石
比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層中存在的情況,是運用古生物學上的證據對生物進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證據。
①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千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
②科學家發現,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化石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里,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則出現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層里。
③1861年,在德國發現的「始祖鳥」化石,是爬行類進化成鳥類的典型證據。始祖鳥既具有鳥類的一螻特徵,又具有與爬行動物相同的身體結構特徵,說明它是一種從爬行類到鳥類的過渡類群。

(2)對植物、動物的器官和系統進行解刨和比較研究的方法
比較解剖學為生物進化提供的最重要的證據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外形、功能不同,但來源相同、在解剖結構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證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只是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同源器官適應於不同的生活環境,逐漸出現形態和功能上的不同。

(3)比較和研究動植物胚胎形成和發育過程的方法
比較和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育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重要證據。一切高等動物的胚胎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這說明高等動物起源於低等的單細胞生物。

(4)比較分子生物學證據
證明生物進化還可以通過對不同種生物的同一種蛋白質(如細胞色素C) 的分子結構或DNA分子的結構的研究。研究表明: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質分子具有越多的相同性;親緣關系越遠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質分子的差別就越大。

⑥ 生物進化論的證據是什麼

進化論的破滅

導 言
進化論,一個錯誤的信仰!進化論,一個無知的信仰!進化論,一個誤入歧途的信仰!
1859年,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學說,他認為生物不是神創造的, 而是經過漫長的歲月從簡單到復雜進化來的。嚴格地說,進化論至今都只是一種假說,當年達爾文希望將來能發現確鑿的證據,可是禁得起檢驗的證據至今也沒有找到,而且進化論的理論與事實也出入太大,論證模稜兩可,結論也無法重復。後來的學者是把進化論當作一種科學的信仰繼承下來的。也正是因為信仰,才把它當成真理介紹給學術界和公眾,這種新奇的假說很快形成了一個流行的信仰,人雲亦雲,被人們當成了真理。 然而,嚴謹的學者清楚:接受的人多並不能把一個假說上升為真理,真理需要嚴密的推理和無可辯駁的證據,這正是進化論所缺乏的。
筆者多年來熱衷於進化論的研究,也一度在感情上強烈地維護著它的尊嚴。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事實,嚴謹的思考使我看到了進化論的錯誤所在。在此,筆者希望用通俗的語言,把進化論的問題和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公諸於世。 希望改變這一百多年來,進化論者代替公眾在思考,甚至代替其它領域的科學家在認識真理的局面--在事實面前,在嚴謹的推理面前,把理智思考的機會留給每一個人。
一、暴露的問題被掩蓋了

188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太波山下出土了許多精巧的石器工具,鑒定後確認這是5500萬年前的遺跡,完全打破了進化論里人類進化的體系。然而, 這個驚人的發現很快被莫名其妙地「淡忘」了。當盛行的理論受到沖擊時,人們總是不願意懷疑自己的信仰,即便面對事實也要懷疑或者不願理睬。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亞勒克出土了一批鐵矛,美國地質學家麥金泰爾博士奉命去鑒定。她用了兩種方法測定了鐵矛的年代,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距今25萬年。這個違背進化論的結果實在讓科學界無法接受。一個歐洲學者迫於各方面的壓力, 改成了人們願意接受的年代。而麥金泰爾,這位在國際上有一定聲望的教授,卻從此失去了在相關領域里工作的一切機會。
已故的考古學家阿曼塔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他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發現了一個史前動物的頜骨,裡面有一塊殘破的鐵矛的矛頭,鑒定發現是26萬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這個不尋常的發現,但很快招來了權威們不做任何調查的批判,阿曼塔的事業也從此被扼殺了。
這類故事還有不少。好象一些人總在維護著過去的東西,他們可以憑經驗否定事實。少數人的權威言論,代替了公眾的思考。權威們造成的科學輿論,成了先入為主的思維框框,公眾很難了解實際情況,只有無條件接受權威的觀點--科學在這里成了一種信仰。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論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一些進化論學者開始反戈一擊, 他們根據事實對進化論謹慎地提出了疑問,自然毫無例外地招來了經驗性的批判。但是,事實畢竟是事實,理論的困惑,永遠吸引著每一個探求真理的人。
二、進化論的三大證據相繼破滅

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發育的重演律,可是近年來的研究使得它們相繼瓦解了。
比較解剖學,暴露了進化論的邏輯錯誤--循環論證。
科學上,如果一個理論的證明違背邏輯,這個理論就不能成立,但是人們對進化論的邏輯錯誤卻沒有深糾,也是因為深糾起來,就沒有證據可言了。例如用比較解剖學來論證進化,形象地說就是:「如果人是猿進化來的,人和猿就會有許多相近的特徵;因為人和猿有許多近似之處,所以人就是猿進化來的。」懂邏輯的人都知道這種循環論證毫無意義。這種似是而非的「證明」貫穿於進化論所有的證據之中。人雲亦雲,人們盲從地接受了它。
胚胎發育重演律,邏輯上不能立足,理論上禁不起推敲,事實上是一個觀察錯誤。
19世紀,德國的海克爾提出了重演律學說,認為高等生物胚胎發育會重現該物種進化的過程。其實重演律本身就是假說,這個假設就成了進化論的重要證據:如果進化存在,胚胎發育的「重演現象」很象在反映進化的過程;因為有重演現象,進化就是存在的。這不但運用無意義的循環論證,而且掩蓋了最關鍵的一點:誰也不明白「重演現象」和進化有什麼關系,硬說成是因果關系。
其實,重演律是在生物學還很不發達的時候提出的假說,隨著遺傳學的出現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基因的深入研究,重演論失去了理論依據。既然過去的基因已經突變成新基因了,怎麼還重現過去的特徵呢?就重演律本身,古生物學家古爾德也指出了該理論的致命缺陷,這些已是共識了。
現在,很多學者證明了重演律是一個觀察錯誤。 德國人類胚胎學家布萊赫施密特(Erich Blechschmidt)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 The Beginnings of Human Life)一書中,以詳盡的資料證明人的胎兒開始就都是人的結構,例如以前認為胎兒早期出現的象魚一樣的「鰓裂」,實際是胎兒臉上的皺褶,完全是人臉的結構,被硬說成「鰓裂」。胎兒在9毫米左右,身體下端的突起好象是尾巴,其實沒有任何尾巴的結構特徵,那是一條中空的神經管,它發育較快,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長,暫時向末端突出,很快就平復了。而且它是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就不是殘跡器官。
對罕見的畸形病:毛孩和長尾巴的小孩,進化論認為那是人祖先的特徵;要按這么推理,沒有大腦的畸形更多,那人的祖先就沒有大腦了?先天肢體殘缺的、多長手指、腳趾的也常見,那麼人的肢體就是從各種畸形進化來的? 跳出進化論的思想框框一想,就會發現所謂的「返祖現象」只是畸形或缺陷而已,是基因畸變的反映,和人類祖先聯系在一起毫無道理。
古生物學上,至今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進化中的過渡類型。如果進化存在,必然存在進化過程中物種之間的過渡類型, 否則就進化就是謬論。
在邏輯上,過渡類型的化石也就成了進化論的三大證據之一。而事實上,這方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用,達爾文等人猜想20世紀會找到明確的證據,也就是當時用「猜想」作了證據--這又是極不嚴肅的。事實又是怎樣呢?直到現在, 發掘出的化石不計其數,禁得起推敲和鑒定的證據還沒有一例。
在從猿到人的問題上,尋找過渡物種「類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學的「十大懸案」。數次宣布的人類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 年發現的人和猿之間的過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塊猿的頭骨和相距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湊出來的,學術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卻還在宣傳。直到1984 年「嘉伯人」才被新發現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但後來的鑒定中,露茜也被大部分學者否定了,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露茜是一種絕種的猿,和人無關。6具「始祖鳥化石」的相繼問世,轟動了世界,成為鳥類和爬行動物之間過渡物種的典範。後來鑒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1具堅決拒絕任何鑒定。 最初的「發現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進化論了,就造出了最有力的證據。 而教科書中,對始祖鳥和露茜還是不予更正,公眾也就不知真相了。
假如進化存在,過渡類型化石就應該很容易找到,為什麼沒有呢?大家沿用達爾文的解釋:化石記錄不完全。深入一想: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隨機的,為什麼單單漏掉了過渡類型呢?《審判達爾文》一書的作者約翰遜(Philip Johnson)做了這樣的總結:「化石向我們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現的某種有機體,沒有逐步進化的任何痕跡……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 不管氣候和環境如何變化。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
古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和埃爾德里奇曾根據地質歷史的事實,提出了一個「間斷平衡」假說,來說明過渡類型形成化石機率較小, 並但不能解釋為什麼過渡類型根本不存在,而且該假說的進化機制在基因水平上看, 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 現代進化論在理論上的致命錯誤
如果一個理論是正確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都能證實其真理性,而且不同方面的證明互為補充。相對論的證明和證明基因是DNA分子正是這樣。而進化論卻相反:各個學說之間有著根本的對立,分歧之大是絕無僅有的。
可能古爾德舉的這個例子能很形象地揭示原因:「布林頓(D.G.Brinton)1890年的研究指出:黑人是低等的,因為他們保留著幼年的特徵;博克(L. Bolk)1926年的研究宣稱:黑人是低等的,因為他們的發育超越了白種人保留的幼年的特徵。」為什麼矛盾的論據會支持同樣的觀點呢?因為他們在為一種錯誤的信仰找根據,而不是根據事實得出科學的結論。這里暴露的也正是進化論的問題。
再從一般的角度講,如果一個理論在根本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且與某些已被驗證的定理矛盾,科學的嚴謹性是不能容忍它立足的。下面的幾點致命問題,足以否定進化論了:
概率計算表明,生物進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絕對不可能的程度。現代進化論從基因水平解釋進化,這是達爾文時代無法想像的。基因不發生根本的改變,一切表面的變化對進化都沒有意義。也就是說,進化必須以基因進化為基礎。現代進化論用基因隨機突變假說解釋進化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公式和模型普遍應用與生物學領域的今天,進化論者從來沒有提出公式,計算基因突變機制實現進化的機率,因為任何一個合理的公式都會否定進化。
許多學者從概率上證明了現代進化論的錯誤,貝希(Behe, M.J. )的《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 )一書,多處從生命結構的復雜精密性否定了進化的可能。
這里提出一個寬松的公式,根據突變機率計算進化產生新物種的概率:P=(M• C•L•B•S)&&N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物種的某個體發生了突變(機率只有10&&-3),並且突變後的基因與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層次的產物上可以相容(寬松估計10&&-2),而且在生存競爭中該個體能夠存活,有繁殖的機會(10&&-1),而且突變恰好好有縱向進化的意義(這種情況至今沒有發現,權且估計為10&&-3),而且突變基因在種群中不被丟失、穩定、擴大,一旦丟失就又得重來(寬松的估計為10&&-2);因為新物種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現,假設要10個(冪指數N=10,實際物種間絕對沒有這么小的基因差異)那麼進化出一個新物種的概率為:P=(10&&-3 × 10&&-2 × 10&&-1 × 10&&-3× 10&&-2 )&&10 = 10&&-110。
按照一年繁殖10代,種群個體數為1000,相應的進化所需要的時間極為寬松的計算也需要10&&106年。目前科學認為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總數只有10&&70個,宇宙年齡只有200億(2×10&&10年),進化一個新物種的時間,是宇宙的年齡的自乘10億次,足見進化是絕不可能的。
無數實踐證明:品種的變化和新物種的產生是兩回事。達爾文把一個物種內部的變化推廣到所有生物物種的進化, 比如狗可以培養出許多品種,那麼猴子也能這樣進化成人。這種推測本身就大有問題。實踐的結果都在否定達爾文的這個猜想。育種專家都知道,一個物種的變化范圍是有限的。最終,培育出的品種不是不育,就是又變成原來的親本。
現代進化論對於進化的速度問題,理論和事實自相矛盾生物從低等到高等,在縱向上、整體上看,基因突變發生的速度越來越慢,突變個體的自然存活能力越來越低,那麼進化速度就應該越來越慢; 而進化論領域公認:在地質歷史上,縱向上看,新生物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呈現明顯的加速進化趨勢。
「進化時間表」掩蓋了大量反面事例,化石展示了周期性災變的歷史。生物進化時間表是在化石資料很有限的情況下,為證明進化論而編成的,本身錯誤很多,如鳥類出現的時間是根據造假的始祖鳥來的。隨著後來化石出土得越來越多,大量與進化論相背的事例不斷出現,但是因為這些發現不可理解就給壓制住了。如果按時間順序排列古生物學的全部發現,得到的結果足以否定進化論了。考古學家克萊默和湯姆森(Michael A. Cremo & RichardThompson)的《考古學禁區》(Forbidden Archeolgy) 一書,列舉了500個確鑿的與進化論相背的事例,那是幾萬、幾十萬、百萬、幾萬甚至幾億年前的人類文明遺跡。
考古學家朱伊特(Y. Druet )在法國的一塊石灰岩層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型號的金屬管,岩層的年齡是6500萬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拉克西河岸的岩層中,在恐龍腳印化石旁邊發現了12 具人的腳印化石。同一地層中又發現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把鐵錘,錘柄已經變成了煤,足見其年代的古老。錘頭含有96.6%的鐵,0.74%的硫,2.6%的氯,這是一種現在都不可能造出來的合金。最遠可追溯到的28億年前的幾百個精巧的金屬球,20億年前的大型核反應堆,其結構也比今天還先進。許多學者猜測那個反應堆是外星人的遺跡,那麼2萬年前的古代神廟顯然是地球人的建築,它體現的天文學知識和冶金技術也超出了現代人;而發現的25萬年前的鐵制武器又展示出一個不太發達的人類文明,著名的美國Science雜志98年(282卷1453~1459)刊登了一系列考古發現:1.5萬年前的人像,2.3萬年前的人像、3萬年前用猛獁象牙雕刻的馬,9萬年前帶倒鉤的矛。我們知道,我們人類的文明從蒙昧時期發展到今天的輝煌,只用了5千年左右,這些間隔久遠古跡的,不正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文明嗎?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事實告訴人們:人類的文明也遵循著這樣一條規律:「出生--發展--滅亡」。 跳出進化論的框框,就會發現化石實際對進化論反戈一擊。 化石不是一般條件下能形成的,生物在腐爛風化前必須埋在地下很深,在強大的壓力下才能漸漸變成化石。只有大災變才能提供這樣的條件,化石也就成了災難的見證。地層中化石的研究恰恰告訴人們:物種的發展是很短時間內大面積突然出現的,發展繁榮,再到大毀滅,殘留的和新出現的物種再這樣發展,周而復始。
地球周期性災變的直接證明非常多。在西伯利壓的凍土中,發現了冰凍的成千上萬的哺乳動物的遺骸。有的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樹干絞在一起。檢測它們胃裡的食物,發現了還沒來得及消化的毛茛草。活生生的事實告訴人們,那裡曾是溫和地帶的草原,極短時間內,發生這場毀滅性的災難。哈普古德(Charles H. Hapgood )認為:極短的時間內,板塊發生了幾千英里的移動,把西伯利壓帶到了今天的位置。當然,還可能是其它大災變的原因。哈普古德教授發現了費納烏斯(Oronteus Finaeus)在1532 年根據史料繪制的世界地圖,它顯示了冰層以下的南極洲,當把它與現代測到的南極洲冰層以下的面貌疊在一起的時候,驚人地相似。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還發現了1513 年皮瑞• 雷斯(A. PiriReis)綜合史料繪制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地圖及南極洲地圖,精確到半個經度,這比在人類能夠在海上確定位置早250年。顯然,這是上一期人類文明的遺跡。而且,那個文明時期,南極洲沒有冰雪覆蓋。
四、人類忘記了過去
至此,誰還要維護進化論的信仰呢?其實現在,很多理智的科學家也承認進化論是一個不能證明的信仰,沒有新理論,只能用它,而反對它就會弄得身敗名裂,這樣引火燒身的例子也不少。許多科學家為進化論奮斗幾十年,越研究越發現進化的飄渺,有人象牛頓、愛因斯坦一樣,最終醒悟,去宗教中尋找答案。紐西蘭遺傳學家但頓(Michael Denton )在《出現危機的理論:進化論》一書中坦白地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
印度已故一代偉大靈性宗師聖帕布帕德在《博伽梵歌原義》的導言中寫道:「凡人有著四種缺陷:(1)肯定會犯錯;(2)常為假象迷惑;(3)有欺騙的傾向;(4)受不完整的感官限制。有這四種缺陷的人,便不能夠完整地傳達遍存萬有的知識。」進化論的始作俑者及其追隨者們便是這四項缺陷的最好的寫照。
進化論不僅誤導了整個生物學,而且誤導了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誤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它給人類文明造成的潛在的禍害,是觸目驚心的:它讓人把宗教和道德善惡視為欺騙,敗壞精神寄託和道德制約;它告訴人們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在競爭中採取各種手段發展自己;讓人們相信反傳統、反潮流的畸變可能出現更進化的、更好的結果;它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讓人相信人的本性來源於動物;西方心理學進一步發展認為:人的慾望是人最本質的本性,甚至是進化出來的最好的本性,為物慾橫流和倫理的敗壞從科學上解除了約束,這種宣傳已經充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種種這類敗壞的因素滲透進現代常人社會的一切,潛在地推動了人類道德的滑坡。人們一心進化自己,一面放縱地發展著自己,一面在緊張的競爭和顧慮中生存,越來越自私,當自私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各種不道德的行為和犯罪愈演愈烈了。人們失去了理解和信任,在社會上失去了安全感。短暫的享受和榮耀,換取著無可挽回的一切:道德滑坡、心理畸變、利慾膨脹、兩極分化、怪病叢生、無休止的競爭、社會的畸形發展、資源的耗竭、環境的污染、慘列的戰爭等等。失去了道德的約束,人們失控發展私慾,造成了無可挽回的一切。如今恐怕到了必須破除進化論的迷信的時候了。
我們應該正視那些被進化論掩蓋了的真實的歷史。無數輝煌的文明消失了,能看到的只是零星的殘跡,在我們的記憶中,只記得柏拉圖時代留下的傳說:發達的亞特蘭帝斯文明葬身海底。迄今可見的史前人類文明,埃及的金字塔、玻利維亞的古城帝華納科(Tiahuaracu)、秘魯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an)城堡也許是傑出的代表了。這些巨石建築體現了一個天文、建築、冶金等技術超過現代人的文明。他們留下的遙遠的傳說,以及世界各地的傳說,為什麼在文明毀滅的原因上驚人的一致? 今天的人們卻忘記了古人的啟示,甚至憑借進化論自居,認為古人愚昧。
復活節島的巨石人像,默默凝望著東方,那時的人,沒有忘記給雕像刻上眼淚。

⑦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生物進化過程的呢

人類起源至今還沒合理的解釋。
隨著現代科技、考古的進步,人類進化之迷逐漸清晰,同時達爾文的進化論越來越受到強大的挑戰。

無論進化論各個主流學派之間的分歧有多大,它們對人類祖先體形的想像卻很相近。認為人類體質有兩個最大的迷:一是直立,二是體毛稀少。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指出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結合當代考古成果,人類進化時間表是:

古猿(1400--800萬年前)南猿(400--190萬年前)猿人(170--20萬年前)

由此來看,古猿與南猿間空缺400萬年,南猿與猿人間空缺20萬年,其間進化的關鍵階段至今未找到過渡種類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對於人類起源產生了謎團。1960年英國人哈代提出\'海猿說\',指出800-400萬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後重返陸地。證據是:人的皮膚裸露無濃密體毛,有皮下脂肪,淚腺分泌及排出鹽分,出汗及性行為生理機制像水獸一般,而靈長類動物體表有濃密體毛,無皮下脂肪,其生理機制與人類大相徑庭。人在水中分娩無痛苦,嬰兒天生喜歡水,人潛水時地反應與海豹等類似。但該理論無法解釋400萬年的化石缺環,人類

至今並未發現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學家提出在400萬年空缺中古猿與某種海洋生物發生了基因重組,即\'海陸雙祖復合說\'至於是哪一種海洋生物尚無證據。還有科學家認為人的祖先是外星人與地球雌猿結合出來的。總之,人類起源之謎還在爭論,還需要證據。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人類的體毛特徵是由多毛變化而成的。與哺乳動物相比,人類的體毛稀而細小,表皮柔軟。人類的皮毛特性是自然界唯一的。許多人認為人類的祖先穿了動物皮"衣裳"才導致體毛逐步退化的。這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熱帶或非洲大部分人直到近代才穿衣服,他們身體的大部分是長期裸露的,但是非洲人的體毛最稀少。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帶白種人的體毛反而要濃些。唯一的解釋就是:人類的體毛尚未豐滿,而不是退化!

達爾文是用性選擇理論來解釋人體裸化的。這個解釋也很牽強。

⑧ 證明生物進化的最有力證據是______;科學家經過考證,推測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

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證據,通過對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的研究,能夠比較直觀地了解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和規律;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是人們研究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系這說明現在的各種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化而來的,而不是一次在地球上出現的;例如:始祖鳥化石的身體結構既和爬行動物有相似之處,又和鳥類有相同之處,根據以上特徵,科學家認為始祖鳥是由爬行類進化到鳥類的一個過渡類型,說明了鳥類和爬行類之間具有親緣關系;
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這種現象說明了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
故答案為:化石;爬行

⑨ 科學家從大量不同年代化石的研究中,推斷出了生物進化大致過程,最重要的方法是()A.實驗法B.觀察

比較法和實驗法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徵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比較法對生物進化問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故選:C.

與科學家通過研究什麼知道生物進化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5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4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