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是人類和生物圈的平衡

什麼是人類和生物圈的平衡

發布時間:2022-06-16 06:22:25

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1、糧食問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逐漸增加並向城市集中,製造商品的手工業日益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沖擊也日益增加。

2、環境污染:環境污染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工業排放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煙霧而造成酸雨波及數百里之外。

3、自然生態系統問題:人類現在要處理的是「人與生物圈」系統中,人的物質要求與環境的穩定供應之間的平衡。

例如在人為的農業生產系統中,取得最大產量所利用的並不是系統的成熟階段,而往往是發展過程中的中間階段。人類不僅要求生物圈能長期穩定地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物質要求,而且要求環境質量不降低。

(1)什麼是人類和生物圈的平衡擴展閱讀

生物圈的概念、要領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

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m厚的范圍內,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足球大小,那麼生物圈就比一張紙還要薄。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生物圈的要領,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下11000米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

② 人類與生物圈有什麼存亡關系

生物圈

(Shengwuquan)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活動和影響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尤其集中在它們的接觸地帶。生物圈的厚度約有40—50公里,而絕大部分生物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下200米這一薄層內,這一層可以說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因為這一地帶具備了生命所必須的陽光、空氣、水分和礦物鹽類,使生物能不斷繁殖和進化。澳大利亞地質學家休斯在1875年首先應用了生物圈這個名詞,但他未加解釋。其後,一些人曾經把生物圈看成「棲居地球的一切生物總和」,這就與「生物界」的涵義雷同。現今人們普遍接受的生物圈概念,出自蘇聯生物地球化學家維爾納茨基(1926)。生物圈是地球上很薄的一個圈層,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單位,它的形成和出現,標志著地球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級階段。地球的發展階段可以粗略地分為無生命階段、水生階段、陸地階段、人類階段等,它與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共同發展,最後形成現代自然地理環境,人類成為新的制約因素。現代生物圈中已鑒定分類的動物約有215.8萬種,其中昆蟲佔80萬種,已知植物有34.1萬種,另有3.75萬種微生物。但未經分類的生物還有很多,據估計植物種總數可達54萬種,而昆蟲可達200萬種。全球生活的有機體乾重約24232億噸,其中綠色植物佔99%,地球外部四個圈中以生物圈的質量最小。此外更有眾多數量的生命活動直接產物和被生物改變性質的物質,如腐殖質、泥炭、煤、石油、海底軟泥、生物石灰岩、硅藻土、一些沉積鐵礦、氧氣、臭氧等,都是生物圈特有的成分。人類出現在生物圈中僅有250萬年歷史,最近幾千年來,表現出強大的改造環境能力,尤其是現代科學技術飛躍發展,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更廣更深,同時也加劇自然環境惡化和自然資源破壞的嚴重後果。人們必須正確認識生物圈各種屬性、功能和動態特點,合理利用生物和其他資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由生物改造而成的生活環境。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及其反饋?

遠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在焚毀森林,補殺動物,但當時人類的數量與活動范圍有限,故對生物圈的影響極其微小。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日益增強,不但開發利用各種生物資源,包括動植物類食物、木材、燃料、葯材、牧草,引進雜交培植及馴化各種動植物物種;而且,人類為了自身的生活、耕種與放牧,還將森林、草地、濕地和野生動物視為人類活動的障礙,進行大規模的焚毀、砍伐、開墾、補殺等改造破壞手段,使得世界上許多森林、草地、濕地等生物繁茂的自然景觀轉變成農田、牧場、聚落,甚至退化為沙漠;因此,適合動植物生存的環境日益退化或縮小,加上人為的補殺和環境污染,已經導致大量的哺乳類、兩棲類、爬蟲類和鳥類滅絕。

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所造成的後果,不僅是物種和生物資源的退化與減少,也干擾到了地球上其他物質與能量的循環,例如森林的消失影響的全球的碳循環也影響了水文循環並加速了土壤的侵蝕。

此外,人類所產生的污染物進入生態系統後,會透過食物鏈,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例如,DDT的發明雖然保護了農作物,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但此種難以分解的毒性物質透過食物鏈,嚴重影響到人和動物的生理機能和遺傳。

③ 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哪些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簡介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統合整體,是地球的一個外層圈,其范圍大約為海平面上下垂直約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過程變化和轉變的空氣、陸地、岩石圈和水。從地質學的廣義角度上來看生物圈是結合所有生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與岩石圈、水圈和空氣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個封閉且能自我調控的系統。地球目前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的。

詞源與應用

地質學家愛德華·蘇威斯於1875年最早使用生物圈這個詞。它本來是一個地質學的詞。它顯示了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和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論對地球科學的影響。1920年代生物圈這個詞獲得它的生態意義。1935年生態系統這個詞被引入。弗拉基米爾·沃納德斯基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生物圈這個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學、地質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地理學、演化論、地質學、地質化學、水文學等多項科學,可以說它集合了所有與地球和生命有關的科學。

定義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鏈的一個統稱,他包含了 生物鏈和所有細微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生物圈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范圍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大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裡繁衍著各種各樣的生命,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支持生命活動,在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但是,要維持整個龐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動,這么簡單的關系顯然是不行的。生物圈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按其在物質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可分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人當然也包括在內)。有的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生,叫做一級消費者,比如羚羊;有的動物則以植食動物為生,叫做二級消費者;還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動物,被稱做三級消費者。至於人,則是雜食動物。

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這三類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生產者從無機環境中攝取能量,合成有機物;生產者被一級消費者吞食以後,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一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被捕食後,再將能量傳遞給二級、三級……最後,當有機生命死亡以後,分解者將它們再分解為無機物,把來源於環境的,再復歸於環境。這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完整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只有當生態系統內生物與環境、各種生物之間長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生產能力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時,系統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才能達到平衡;反過來,只有能量達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才能相對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壞,否則,就會打亂整個生態系統的秩序。請大家善待所有的動物。

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必須明白,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所以,從現在開始,關心愛護你身邊的生態環境,共同營造我們的綠色家園吧!

結構

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構成,三圈中適於生物生存的范圍就是生物圈。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於表層和淺水的底層。世界大洋最深處超過11000米,這里還能發現深海生物。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大氣圈中生物主要集中於下層,即與岩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米,花粉、昆蟲以及一些小動物可被氣流帶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層中還發現有細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記錄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處石油中的石油細菌,但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限制生物向土壤深處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由此可知,雖然生物可見於由赤道至兩極之間的廣大地區,但就厚度來講,生物圈在地球上只佔據薄薄的一層。

人與生物圈

綜述

人是生物圈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規模地改變生物圈,使其為人類的需要服務。然而,人類畢竟是生物圈中的一個成員,必需依賴於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資料。人類對生物圈的改造應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破壞生物圈的動態平衡,造成嚴重後果。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後大約300萬年的時期里,人類與其周圍的生物和環境處於合理的平衡之中。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從對生物圈能施加的影響而言,並不明顯地超過其他動物。食物缺乏以及疾病等因素限制著人口密度。

糧食問題

大約1萬年以前,人類學會栽培植物。農業技術和貯存方法的改善,使人類生活不再局限於天天採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夠從事更多的創造性活動。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逐漸增加並向城市集中,製造商品的手工業日益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沖擊也日益增加。尤其是產業革命以後的近幾百年,開礦、挖煤、採油、伐林、墾荒、捕撈等規模迅速擴大,生物圈的面貌也發生了極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影響著其中的其他成員,也對人類自身產生巨大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的膨脹、世界資源的相對短缺和大范圍的環境污染,迫使人們從生物圈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70年代相繼召開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如1971年聯合國創議的「人與生物圈會議」、1972年的「人類環境會議」、1974年的「世界人口會議」等,便反映了上述認識。

世界人口正以大約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卻是有限的,這必然造成全球范圍的糧食問題。濫墾、濫牧、濫伐的日益嚴重,建設用地的高速擴展,都使全球植被減少。隨之而來的後果是大范圍的水土流失,耕地質量下降甚至發生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調節氣候的作用,氣溫波動增大,水旱災害增多;太陽輻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綠色植物固定CO、產生O的能力隨植被減少而等比地喪失。水域捕撈也已接近極限,某些魚類多次大規模減產。化石燃料是現代工業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蘊藏量畢竟是有限的。隨著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長,燃料危機不斷加劇。

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工業排放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煙霧而造成酸雨波及數百里之外;燃燒油、煤及翻耕土地排出的CO彌散於全球大氣中,有可能因向下反射地表的紅外輻射而提高氣溫;噴氣式飛行器排放的氮氧化物可能減少高空的臭氧,從而削弱對太陽紫外線的屏蔽作用;很多污染物隨水流擴散到遠處,造成明顯為害。目前世界癌瘤發病率的升高,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

總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經不起日益膨脹的人口任意浪費;世界上現存的生態系統面對著工業傾吐出來的大量污染物,顯得相當脆弱。自工業革命以來,都市不斷擴大,自然保護的呼聲也隨之增高。然而只有到了生態學高度發展以後,人們才對自然保護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自然保護並不是對自然資源棄置不用,任其自生自滅,而是積極地進行合理開發。

自然生態系統

自然生態系統達到成熟階段時,其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輸出之間往往保持相對平衡,而系統中的生物種數以及各種群的數量比例也相對穩定。這種生態平衡狀態給生態學家以很大的啟發:人類不僅要力求增進能利用的效率(生態效率),還要維持物質循環源源不斷,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人類今天要處理的是「人與生物圈」系統中,人的物質要求與環境的穩定供應之間的平衡。為此,某些自然系統一定要被生產效率更高的人工系統取代,原有的生態平衡要打破,而代之以人為干預下的新型平衡。例如在人為的農業生產系統中,取得最大產量所利用的並不是系統的成熟階段,而往往是發展過程中的中間階段。人類不僅要求生物圈能長期穩定地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物質要求,而且要求環境質量不降低。造成這樣的「人與生物圈」系統的總體平衡是人類的主要目標。

④ 生態平衡對地球上的人與其他生物有什麼重要意義

這個問題很糾結。。首先地球的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組成一個的生物圈,所謂的生態平衡我個人認為是有機物和非有機物直接相互轉化的和諧統一,簡單點打個比方羊吃草,人吃羊,羊和人的糞便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無機物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又轉換為有機物變成草。這是一個簡單的循環過程。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是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的一個復雜良性循環過程。如果其中任意一個被破壞,都會對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循環產生影響,或大或小,舉一個大例子,如果海洋被污染持續下去,海洋中的大量藻類植物死亡,那麼地球的溫室效應將急劇加劇,海洋是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最大來源。自然有調生態平衡的能力,但一旦被嚴重破壞,觸破底線,那將會造成大量的自然災害

⑤ 生態平衡的涵義是什麼

生態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

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

破壞因素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山崩、海嘯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境問題。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使環境因素改變

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

生態

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一個物種,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公斤減至5000公斤,嚴重破壞了內陸水產資源。

在一個生態系統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在於害蟲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生物信息系統的破壞

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靠信息聯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為地向環境中施放某種物質,干擾或破壞了生物間的信息聯系,有可能使生態平衡失調或遭到破壞。

例如自然界中有許多昆蟲靠分泌釋放性外激素引誘同種雄性成蟲交尾,如果人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則雌蟲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誘雄蟲的生理活性,結果勢必影響昆蟲交尾和繁殖,最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

⑥ 什麼叫生態平衡

科技名詞
中文名稱:生態平衡 英文名稱: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equilibrium[2]
定義1:一個生物群落及其生態系統之中,各種對立因素互相制約而達到的相對穩定的平衡。[2]
應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環境保護(二級學科)[2]
定義2:生態系統各組分通過相互制約、轉化、補償、反饋等作用而處於結構與功能相對協調的穩定狀態。
應用學科:昆蟲學(一級學科);昆蟲生態學(二級學科)[2]
定義3:生態系統處於成熟期的相對穩定狀態, 此時, 系統中能量和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接近於相等, 即系統中的生產過程與消費和分解過程處於平衡狀態。
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生態系統生態學(二級學科) 定義4:在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關系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應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漁業環境保護(二級學科)[2]
定義5: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均處於適應與協調的動態平衡狀態。[2]
應用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生態學(二級學科)[2]
簡述
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又稱「自然平衡」。
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代,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
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整個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條件,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穩定的物質資源。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一方面是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
在自然界中,不論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
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會使各類生物瀕臨滅絕。20世紀70年代末期,兩棲動物的數量開始銳減,到了1980年已有129個物種滅絕。2005年初,一份全球兩棲動物調查報告「全球兩棲動物評估」顯示,所知的全球5743種兩棲動物有32%都處於瀕危境地。但是科學家還不清楚為什麼會導致兩棲動物如此銳減,主要的理論根據就是棲息地減少。[1]
穩定狀態
像自然界任何事物一樣,生態系統也處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實際上它是一種動態系統。大量事實證明,只要給以足夠的時間和在外部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生態系統總是按照一定規律向著組成、結構和功能更加復雜化的方向演進的。在發展的早期階段,系統的生物種類成分少,結構簡單,食物鏈短,對外界干擾反應敏感,抵禦能力小,所以是比較脆弱而不穩定的。當生態系統逐漸演替進入到成熟時期,生物種類多,食物鏈較長,結構復雜,功能效率高,對外界的干擾壓力有較強的抗禦能力,因而穩定程度高。這是由於系統經過長期的演化,通過自然選擇和生態適應,各種生物都占據有一定的生態位,彼此間關系比較協調而依賴緊密,並與非生物環境共同形成結構較為完整、功能比較完善的自然整體,外來生物種的侵入比較困難;此時,還由於復雜的食物網結構使能量和物質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流動,一個環節或途徑發生了損傷或中斷,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調節所抵消或得到緩沖,不致使整個系統受到傷害。所以,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網和營養結構越復雜便越穩定。即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與系統內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相聯系的。[2]
當生態系統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出現高度的相互適應,種群結構與數量比例持久地沒有明顯的變動,生產與消費和分解之間,即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與輸出之間接近平衡,以及結構與功能之間相互適應並獲得最優化的協調關系,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或自然界的平衡。當然這種平衡是動態平衡。[2]
平衡特點
相對平衡
生態平衡是一種相對平衡而不是絕對平衡,因為任何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的,都會與外界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會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生態系統對外界的干擾和壓力具有一定的彈性,其自我調節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當這種干擾或壓力去除後,它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能力而恢復;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超過了它所能承受的極限,其自我調節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壞,生態系統就會衰退,甚至崩潰。通常把生態系統所能承受壓力的極限稱為「閾限」,例如,草原應有合理的載畜量,超過了最大適宜載畜量,草原就會退化;森林應有合理的採伐量,採伐量超過生長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否則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⑦ 人類生存要求生態平衡是什麼樣的關系

大自然中大約生活著上千萬種生物,它們之間相互結合成生物群落,依靠地球表層的空氣、水、土壤中的營養物質生存和發展。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圍和區域內相互依存,同時與各自的環境不斷地進行著物質的交換和能量的傳遞,形成一個動態系統,我們把它叫做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由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圍的非生命物質環境(陽光、空氣、水、土壤等)組成。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進行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功能單位。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種生物都要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空氣、水分、陽光、熱量和營養物質。生物生長、繁育和活動過程中又不斷向周圍的環境釋放和排泄各種物質,死亡後的殘體也復歸環境。

對任何一種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綠色植物以微生物活動從土壤中釋放出來的氮、磷、鉀等為營養元素;食草動物以綠色植物為食物;肉食性動物又以食草動物為食物;各種動植物的殘體則既是昆蟲等小動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營養來源;微生物活動的結果又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經過長期的自然演化,每個區域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都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這就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有大有小,小的如一個池塘、一塊草地,大的如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甚至整個地球也可以看成一個大的生態系統。

當一個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包括生物種類的組成、生物數量的比例,以及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等,都處在相對穩定狀態,這就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互相聯系的。如池塘里的魚、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水、空氣、泥土等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水生植物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把水和泥中的營養物質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貯存在植物體內;小浮游動物以浮游植物為食;浮游動物和水生植物又被魚作為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的殘體又被水和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釋放到環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這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如果人類活動干預某一部分,則會使原有的平衡打破;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整個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條件,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穩定的物質資源。

如果生態平衡被打破,整個生態系統可以進行自動調節,以保持原有的平衡。比如,池塘里的魚被捕撈後,水生植物和浮游動物的天敵減少,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就會迅速繁殖起來,這對魚的繁殖又有好處,從而恢復原有的平衡。如果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則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

例如,20世紀50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之一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等一系列慘痛的後果。

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越多樣,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途徑就越復雜,調節能力就越強。但生態系統本身的調節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大規模地干擾,生態調節就變得無濟於事,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

如森林的大量毀滅、過度開墾土地使植被減少,導致植物吸收太陽能的作用減弱,使氣溫升高,同時也使森林植物,尤其是熱帶雨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減弱而使二氧化碳增加。加之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汽車大量排放尾氣,這些礦物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這就造成人們所說的溫室效應。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如:氯氟烴(CFC)、甲烷和氮氧化合物氣體等。科學家預測,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現在增加1倍,全球氣溫將升高30℃—50℃,兩極地區可能升高100℃,氣候將明顯變暖。氣溫升高,將導致某些地區雨量增加,某些地區出現乾旱,颶風力量增強,出現頻率也將提高,自然災害加劇。

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氣溫升高,將使兩極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窪地區將面臨海水上漲的威脅,甚至被海水吞沒。1983—1985年間,在西非大西洋沿岸到非洲之角,再到南非的一些地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旱災和飢饉;至少有20個國家的3000萬人挨餓,1000萬人離家出走去尋找水源和食物。繼這次旱災,非洲從1991年開始又不斷發生乾旱和旱災,1992年3—5月,衣索比亞南部和肯亞北部約有75%的牲畜死亡。這是「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災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須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長,科學使用燃料,加強植樹造林,綠化大地,防止溫室效應給全球帶來的巨大災難。

又如20世紀30年代,美國由於大規模開墾西部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使土壤失去植被的保護作用,結果導致著名的「黑風暴」事件。

1934年5月12日,一場巨大的風暴席捲了美國東部與加拿大西部的遼闊土地。風暴從美國西部土地破壞最嚴重的乾旱地區颳起,狂風卷著黃色的塵土,遮天蔽日,天昏地暗,向東部橫掃過去,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千米,南北寬1500千米,高3?2千米的巨大的移動塵土帶,當時空氣中含沙量達40噸/立方千米。風暴持續了3天,掠過了美國2/3的大地,3億多噸土壤被颳走,風過之處,水井、溪流乾涸,牛羊死亡,人們背井離鄉,一片凄涼。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黑風暴」事件。「黑風暴」也稱沙塵暴或沙暴,在美國發生過若干起,主要是由於美國拓荒時期開墾土地造成植被破壞引起的。

由於過度開墾和放牧,近年來,沙塵暴也在我國北方肆行無忌,屢有發生。其中,1993年5月,一場罕見的沙塵暴襲擊了中國新疆、甘肅、寧夏和內蒙古部分地區,沙塵暴經過時最高風速為34米/秒,最大風力達12級,能見度最低時為零。這場風暴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蹤,264人受傷;12萬頭(只)牲畜死亡、丟失,73萬頭(只)牲畜受傷;37萬公頃農作物受災;4330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7?25億人民幣。

又如1998年發生在我國長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除了環境破壞導致氣候異常的原因外,流域內大量森林被砍伐和過度開墾所致水土嚴重流失,以及大量的湖泊被圍墾,調蓄容積急劇減少,也是加重洪澇災害的重要原因。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人與水爭地的現象日趨嚴重,1949年長江中下游通江湖泊總面積17198平方千米,目前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陽湖仍與長江相通,總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近40多年來,洞庭湖因淤積圍墾減少面積1600平方千米,減少容量100多億立方米;鄱陽湖減少面積1400平方千米,減少容量80多億立方米。大量的湖泊被圍墾,調蓄、緩沖洪水的容積急劇減少,因而加重了洪澇的災害。

⑧ 什麼是生態平衡的定義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這叫做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

生態平衡很重要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生態平衡穩定狀態。如果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就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

(一)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化,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

(三)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整個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條件,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穩定的物質資源。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1.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2.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生態平衡的另一個定義是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會使各類生物滅絕。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20世紀50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之一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⑨ 人和生物圈有著怎樣的關系

人與生物圈
人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分子.與生態系統其它各部分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生物和人類互為環境.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和生產資料的供應者.自然和人類社會之間應當存在和諧的依存關系.生物及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至關重要.人類生產資料性質.生產力的分布.構成.組織形式以及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都是由人類社會所處的生態環境決定的.可以說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文明的進步都須臾離不開環境.同樣人類也改造著自然界的面貌.甚至改造自然小環境.目前一些人類活動如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填湖造地等破壞著生態平衡.影響著生物多樣性.有的已經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因此.謹慎地對待自然.保持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

⑩ 人與生物圈有什麼關系

人與生物圈

人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分子,與生態系統其它各部分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生物和人類互為環境,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和生產資料的供應者,自然和人類社會之間應當存在和諧的依存關系。生物及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至關重要,人類生產資料性質、生產力的分布、構成、組織形式以及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都是由人類社會所處的生態環境決定的。可以說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文明的進步都須臾離不開環境。同樣人類也改造著自然界的面貌,甚至改造自然小環境。目前一些人類活動如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填湖造地等破壞著生態平衡, 影響著生物多樣性,有的已經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因此,謹慎地對待自然、保持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

http://cache..com/c?word=%C8%CB%3B%D3%EB%3B%C9%FA%CE%EF%C8%A6&url=http%3A//www%2Eshuangzhong%2Ecom/ftproot/wpftp/page18/zuopin/webpage/24/js25%2Ehtml&b=0&a=113&user=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5386.htm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人類和生物圈的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5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