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八年級生物如何攻克螞蟻的通訊

八年級生物如何攻克螞蟻的通訊

發布時間:2022-04-19 12:45:38

❶ 八年級上冊生物螞蟻通訊的實驗報告

你們老師講的快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動物的社會行為。

2.闡明動物群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3.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學策略

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很多,學生會很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出更多的資料,或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課上進行討論。組織好討論很重要,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握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徵,即群體中的分工與合作,認識群體的力量大於個體,理解分工合作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

群體成員間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實現的呢?這是認識到合作必要性之後很容易產生的問題。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認識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條件。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同種生物間、不同生物間的聯系錯綜復雜。他們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正是因為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信息交流的意義果真如此重要嗎?信息交流的方式是怎樣的?提出這樣的問題後,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本節的探究活動「螞蟻的通訊」。這一活動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准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室外做。

關於本節的技能訓練,可提示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進行推理和假設。如蛾類有明顯的趨光性,蚊子也有。是不是昆蟲都有趨光性呢?怎樣才能證明?實驗的基本設計思路是:用來實驗的昆蟲要有黑暗和光明兩種環境可以選擇,此外,昆蟲種類和數量要足夠多,還應具有代表性。

三、參考答案

探究

1.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即利用了嗅覺,嗅覺感受器分布在觸角上。此外,螞蟻也會利用觸角的觸覺功能相互溝通。

2.沒有通訊,動物的個體間就無法取得聯系。對群體生活的動物來說,孤立的個體取食和御敵都很困難,不同性別交配繁殖也將受到影響。

練習

1.雞群和羊群中都有占優勢者,那就是一隻漂亮健壯的大公雞和一隻威猛的頭羊。它不僅是群體的領導者,還往往享有取食、選擇配偶上的優先權。其他個體多數時候要看「領導者」的眼色行事。

2.動物的社會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許多弱小的動物和性情溫和的草食動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螞蟻、野牛、羚羊等。靠群體的力量往往能戰勝天敵的侵襲,有效地保證物種的繁衍。

3.老虎是強壯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軍奮戰獲得食物。它的感官敏銳、行動敏捷,有足夠的耐心和爆發力,取食時用的是伏擊戰術。雖然單獨作戰勝算的可能性小一些,可一旦勝利就能獨自享用食物。狼的耐力好,但單獨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於老虎。因此集群捕食是狼的優勢,因為這要比孤軍奮戰取勝的概率大得多,但得到的食物需大家分享。

4.除螞蟻外,許多動物都有通訊行為,如蜜蜂、藏獼猴、黑猩猩等(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網查閱有關資料)。

5.人類的社會行為與動物有很大不同。由於人類神經系統的高度進化以及人類復雜的社會屬性,人類的行為成了行為科學中最為復雜、最難以研究、最為神秘而又最具誘惑力的領域。但是,直至今日,人們對人類行為的研究仍是建立在對動物模型的研究基礎上的。由於高級靈長類更接近於人類,許多精彩的鏡頭都取材於珍妮·古道爾(Jane van Lawick Goodall)研究黑猩猩,以及戴安·福塞(Dian Fossey)研究大猩猩的野外工作。但目前的問題還是難於把動物研究結果擴大到人類,人們無法明確那些來自高級靈長類動物的資料是否能真正提供關於人類的信息。我們不可能將山上大猩猩的行為擴展為灌木林中大猩猩的行為;同樣,將山上大猩猩的行為擴展到人類的行為也是愚蠢的,畢竟我們不同於那些高級靈長類動物。所以,簡單地將某些動物行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人類,將會陷入社會達爾文主義;而拒絕承認人類的動物學屬性也將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此可見,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背景資料

蜂舞

卡爾·洪·佛烈希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學家和養蜂人。40多年前,他用塗蜜的紙做蜜蜂訓練實驗時發現,只要有一隻蜜蜂發現了這個蜜源,很快就會有許多、甚至幾百隻蜜蜂飛來。這些蜜蜂全是從第一隻採食蜂的蜂箱中飛來的,很明顯是這只蜂在「家」里宣告了蜜源的發現。為了弄清楚真相,他製作了一個巢脾全靠在一側的蜂箱,並在外面裝上了玻璃,以便進行觀察。

為研究第一隻發現蜜源的採食蜂的行為,他在蜂箱附近放上一碟糖漿。當第一隻蜜蜂飛來取食時,他在蜜蜂身上用顏色點上了記號,當這只蜜蜂飛回蜂箱後,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部分糖漿交給別的蜜蜂,然後跳起了佛烈希教授稱之為「圓形舞」的舞蹈。它在一個地方轉圓圈,一次向左轉,即逆時針方向(見圖13的實線部分), 一次向右轉,即順時針方向(見圖13的虛線部分),並且是十分用力的重復許多次。約半分鍾後換到另外的地方,繼續跳這個圓形舞,最後它總是要回到蜜源處再去吸糖漿。

當採食蜂跳舞的時候,靠近它的蜜蜂變得極為興奮。它轉圓圈時,有成群的蜂跟在後面,並把觸角伸近它的身體。忽然間其中一隻蜂轉身離開蜂箱,其他蜜蜂也一隻跟一隻的轉身飛離蜂箱,奔向蜜源。這些蜜蜂吸了糖漿返回蜂箱後,也跳起「圓形舞」。這樣一來,在蜂箱內跳舞的蜜蜂愈多,出現在蜜源處的蜜蜂也就愈多。很顯然,蜜蜂在蜂箱里的舞蹈,是報告在什麼地方有食物存在。

佛烈希教授在蜂箱附近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上都放上了同樣盛糖漿的碟子,結果採食蜂在蜂箱里開始跳「圓形舞」。幾分後,新的採食蜂同時出現在所有的糖漿碟上,這說明「圓形舞」只是通知同伴說:「飛出去到蜂箱附近找去。」並沒有說到哪個方位上去找。

佛烈希教授在距蜂箱10 m及300 m的兩個地方給食時,發現在10 m給食處加上記號的蜜蜂,回巢後跳「圓形舞」,而從更遠的給食處回來的蜜蜂,卻跳著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舞蹈。它們先作短距離的直線奔跑,腹部也迅速的左右搖擺,然後向左轉一個360 °大彎,再向前直跑,然後又向右轉一個360°大彎,這樣反復幾次。他稱這種舞蹈為搖擺舞(即「8」字擺尾舞)(圖14)。

圖 14 「8」字擺尾舞

圖 15 蜜蜂擺尾舞導向

擺尾舞不但宣布遠處有豐富的食物,而且通知食物距蜂箱有多遠。經3 885次觀察的結果表明,距離是以在一定時間(15 s)內轉身次數的多少來精確地指示出的。從100 m處取食回來的舞蹈蜂,在15 s內舞了9~10個整圈;200 m處是7圈;1 000 m處是4圈半;而6 000 m處則只有2圈。可見,蜜源距離近,舞蹈圈數多,距離越遠,圈數越少。如果有風,並且采蜜的方向是逆風,蜜蜂舞蹈速度減慢,順風時則加快。

實驗證明,蜜蜂在表演擺尾舞時,能以太陽為准,指示出取食的方向(圖15)。當太陽和蜜源在同一方向時,蜜蜂在擺尾舞的直跑中頭朝上。當太陽在蜜源相反方向時,則頭朝下跑。當蜜源在太陽左邊時,蜜蜂舞蹈的直跑線與地球引力線成逆時針方向的角度。當蜜源在太陽的右邊時,蜜蜂舞蹈的直跑線在地球引力線的右邊成順時針方向的角度。

在信息傳遞活動中,另外一種信息的來源是花的香味。有跡象表明,這些氣味黏著在蜜蜂軀體富有蠟性的表皮層上。在偵察蜂跳舞的過程中,其他的工蜂有充分的機會聞到那種香味,隨後當它在田間「尋找」時,就會有選擇地對這種氣味作出反應。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傳達方法可能和舞蹈本身一樣有效。

❷ 螞蟻是怎麼樣進行通訊的,某生物小組做了如下探究實驗,如圖:①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少許清水的容器內形

(1)據材料做出的假設是: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根據實驗結果③小組成員將連接BC島的「橋」和AB島的對換,結果發現螞蟻並沒有爬向有食物的C島,而直接爬向A島.得出結論: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
(2)螞蟻群體內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因此屬於社會行為.
(3)螞蟻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外有外骨骼等為昆蟲.
(4)「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5)螞蟻之間是通過觸角傳遞信息的,它們的觸角有嗅覺和觸覺的作用,因此氣味成了螞蟻信息交流的方式.若把一隻工蟻的觸角剪去,它不能能去搬運食物,因為它們的觸角有嗅覺和觸覺的作用.
故答案為:(1)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
(2)社會行為;
(3)昆蟲;
(4)B.
(5)不能

❸ 怎麼寫初二生物小論文

關於螞蟻通訊實驗的三點思考
東華初級中學 孫達康(214班)
指導教師 和潤菊
關於螞蟻通訊實驗的三點思考
通過閱讀《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本39—40頁"螞蟻的通訊",並通過自己的實踐,我有以下三點思考:
一:鋪設紙片
如果不是養一窩螞蟻,而是直接在操場找螞蟻窩來做實驗,那麼要在偵察蟻要走的路徑上鋪滿小紙片是困難的.因為螞蟻在覓食的過程中,不可能按照你所指示的路徑走動,它可能會從紙片底下鑽來鑽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小組是這樣操作的:
1在操場邊靠近水泥路的地方找一個螞蟻窩;
2把食物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然後在離螞蟻窩不遠的水泥地面上放上食物來引誘偵察蟻;
3在水泥路上鋪上小紙片.另外,為了防止小螞蟻從紙片底下鑽過來,我們用雙面膠把紙片貼在水泥地面上.
這樣,由於水泥地面比較平整,而且紙片底下不留空隙,偵察蟻只好從我們為它鋪好的路走過來尋找食物,實驗效果更為明顯.
另外,挪動的紙片重新排列時,我們小組排列成了幾種不同的圖形:星形,六邊形,圖形比課本上的更復雜,同樣觀察到蟻群繞著圖形不斷的走動,確實能證明螞蟻靠氣味交流信息.
二:紙片的顏色
書本上沒有明確指出鋪路用的紙是什麼顏色,但由於書上畫的是白紙,而且白紙最常見,所以同學們很容易認為是用白紙,在實驗過程中我也是這樣操作的.但在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班裡的同學對我的實驗結果提出置疑:螞蟻沿著白紙的排列形狀排列成圓形,就一定能證明偵察蟻在紙上留下了氣味嗎 有沒有可能是白色對螞蟻特別有吸引力呢 經過認真思考同學提出的問題,我對本實驗進行了改進:用與環境顏色很接近的紙片來鋪路,實驗結果和用白紙是一樣的.這就說明紙的顏色對螞蟻並沒有影響.不過為了使實驗更讓人信服,我們最好盡量避免干擾.
三:食物的氣味是否會干擾偵察蟻留下的氣味
書上提示可以將小紙片重新排列成圓形,把食物放在圓心處,觀察蟻群的行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考慮:如果重新排列的圓的半徑太小,食物離紙片太近時,食物的氣味是否會干擾偵察蟻留下的氣味 為此,我們做了多組實驗,把紙片排列成不同半徑的圓形.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如果紙片離食物太近時,大部分的螞蟻會離開紙片,直接到食物所在處取食;而隨著紙片離食物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螞蟻只會繞著白紙所排列成的圖形活動.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小組認為食物的氣味會干擾偵察蟻留下的氣味.為了避免干擾,重新排列紙片時,最好離食物遠一些.
這是我們小組通過探究,並認真思考同學對我們的實驗結果的置疑後的三點思考.

❹ 生物八年級(上)實驗報告(北師大版)12頁-14頁的題目

螞蟻的通訊探究實驗方案

提出問題: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

作出假設:仔細觀察過螞蟻的同學們知道,一隻螞蟻發現食物後會迅速返回巢穴,不一會兒,一大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浩浩盪盪」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點。螞蟻不會發聲,它們是靠什麼傳遞信息的呢?偵察蟻在食物和巢穴之間是否留下了什麼標記呢?因此,我提出假設,螞蟻是通過氣味交流信息的。

具體實驗:

1、實驗材料:紙片、麵包屑、螞蟻

2、實驗步驟:

(1)、把麵包屑放在地面上,仔細觀察,看看是否有一兩只螞蟻接近來偵察食物,要記住偵察蟻來的時候的畢經之路。

(2)、等偵察蟻偵察完畢後,用多張小紙片事先鋪滿偵察蟻的畢經之路,然後跟著螞蟻返回蟻穴。

(3)、等到看見大批螞蟻工蟻出動要去搬食物的時候,返回放麵包屑的地方,將小紙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麵包屑為圓心的圓形。

(4)、觀察螞蟻的行動

分析結果:螞蟻在紙片圍成的圓形上或者到處亂走,或者沿著紙片不停地轉圈,只有少數螞蟻發現了食物。說明偵察蟻剛才在小紙片上留下了痕跡,現在這些痕跡的順序改變後,螞蟻就找不到食物了,而這些痕跡就是螞蟻的氣味。

得出結論:螞蟻是通過氣味進行交流。

表達與交流:這次實驗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使我明白了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即利用了嗅覺,嗅覺感受器分布在觸角上。此外,螞蟻也會利用觸角的觸覺功能相互溝通。另外我還知道了通訊在社會行為中的意義重大,許多弱小的動物和性情溫和的草食動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螞蟻等。靠群體的力量往往能戰勝天敵的侵襲,有效地保證物種的繁衍。要是沒有了通訊,動物的個體間就無法取得聯系。對群體生活的動物來說,孤立的個體取食和御敵都很困難,不同性別交配繁殖也將受到影響。

❺ 求八年級生物"螞蟻的通訊"和"動物的趨光性"探究實驗

螞蟻是靠氣味來傳遞信息的。而類似蚯蚓這樣的動物,是變溫動物,它們要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大的地方。

❻ 探究螞蟻的通訊(論文)

螞蟻的通訊
創新表現:1、對實驗工具的改進
2、對實驗方法的改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通過探究螞蟻信息交流的方式
2認識動物群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能力目標:1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推理和假設,嘗試探究螞蟻的信息交流方式
2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3探究報告的完善。
情感目標:1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
2認同群體的力量大於個體,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拒絕殘害生命的現象發生。
教學重點:
1動物群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2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推理和假設。
3培養學生在探究、合作中的嚴謹求實、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1探究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探究報告的完善。
3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推理和假設。
學情分析:學生對群體生活動物的社會行為很感興趣,但在具體探究螞蟻的行為時,很多學生無從下手,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探究方案的設計,不過,通過引導,學生也能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完成。
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主,結合教師輔導、引導、提問、總結的教學方式。
教學用具: 數碼相機 香水 各種食物 小紙片
教學改進:
關於螞蟻行為的探究,由於初一年級重點學習了探究的基本方法,所以這個探究我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並自主制定探究計劃,而且要求學生在課下分小組完成探究。結果表明:很多同學很認真,花了很多時間一次一次的進行實驗,並用數碼相機拍下了實驗過程。在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反應熱烈,積極思考並對其他同學的實驗結果提出種種置疑,然後我們對實驗做了以下改進,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鋪設紙片
由於在操場觀察螞蟻時,地面不夠平整,螞蟻不一定完全按照你所指示的路徑走動。為了防止偵察蟻從紙片底下鑽來鑽去,同學們用雙面膠把紙貼好,實驗效果更好,更明顯。
二:紙片的顏色
書本上沒有明確指出鋪路用的紙是什麼顏色,但由於書上畫的是白紙,而且白紙最常見,所以同學們很容易認為是用白紙,但在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班裡的同學提出置疑:螞蟻沿著白紙的排列形狀排列成圓形,就一定能證明偵察蟻在紙上留下了氣味嗎?有沒有可能是白色對螞蟻特別有吸引力呢?經過認真思考同學提出的問題,我們對本實驗進行了改進:用與環境顏色很接近的紙片來鋪路,實驗結果和用白紙是一樣的。這就說明紙的顏色對螞蟻並沒有影響。不過為了使實驗更讓人信服,我們最好盡量避免干擾。
三:紙片的排列
有的同學對食物的氣味是否會干擾偵察蟻留下的氣味提出置疑,於是不少同學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將小紙片重新排列成不同半徑的圓形,把食物放在圓心處,觀察蟻群的行為。通過多次實驗,證明食物的氣味確實會干擾偵察蟻留下的氣味。為了避免干擾,重新排列紙片時,圓的半徑要盡量的大一些。
四:圖形的排列
挪動的紙片重新排列時,我們排列成了幾種不同的圖形:星形、六邊形,圖形比課本上的更復雜,同樣觀察到蟻群繞著圖形不斷的走動,確實能證明螞蟻靠氣味交流信息。
五:教學體會
通過這次探究,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快樂與艱辛,我也感受到學生對待科學探究的熱愛,精心和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這是「螞蟻的通訊」的幻燈片:
http://www.1kejian.com/e/softdown.asp?softid=50946
http://www.xkb1.com/shengwu/2/20070908/19696.html

❼ 生物的幾道題八年級上冊學習指導

現在小孩學的東西怎麼那麼復雜……
(1)
1、提出問題:動物有繞道取食的行為嗎?
2、作出假設:動物有繞道取食的行為。
3、研究對象:研究家雞動物的取食行為。
4、材料用具:小米、木棍、繩、家雞。
5、實驗場所:戶外
6、實驗方法:
(1)將木棍固定在地面上,用繩的一端綁住家雞的一條。
(2)把繩繞木棍若干周並將另一端固定在地上。
(3)把小米灑在家雞能看見卻無法原地啄食的地方。
(4)放開家雞,觀察。
現象:家雞嘗試多次無法原地啄食後,繞木棍多次吃到小米。
7、結論:動物有繞道取食的行為。

(2)
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這是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徵。
例子:優勢等級序列、通訊行為、求偶行為、利他行為和親殺行為。
通訊行為的例子:通過聲音、鳴叫,通過唱歌,還通過舞蹈,通過相互接觸,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使得它們能夠信息相通,使這個群體的行動相互協調。

(3)
1.第一個類型就是聽覺通訊,聽覺通訊是動物用發聲的器官或者物體發出信號,由其他的個體用耳朵等感覺器官接受信號的一個過程。這個在人類也是,我喊了你一聲名字你馬上就能聽得見,你馬上能答應我,這就是聽覺通訊。
2.第二種通訊方式叫視覺通訊,又叫光通訊。光通訊就是信號發出者,發出可見的姿勢,光亮等成像系統,使接受者用眼睛感受並且做出相應的反應。我們到動物園裡面都能看到孔雀開屏,大家一去穿了美麗的衣服,它就把屏開開了。大家就覺得孔雀是不是跟你比美,遊客們很高興,又給它鼓掌,孔雀也好像很興奮。其實也不是那麼回事,因為一個你鼓掌了它害怕了,另外你穿的衣服太花哨了,受到刺激,它也害怕。害怕的時候怎麼辦?一緊張,「嘭」它就把尾羽打開了,所以呢,並不是跟你比美,你們誤解了它。另外有時候它也會開屏,開屏干什麼?那是我們後面要講的,開屏不是對你開屏的,是對雌性的孔雀,是為了吸引母孔雀開屏。所以那是我們後面講求偶炫耀的時候還要再談的。這個就是說如果單單就是一個雄性的孔雀,引起興趣,突然又喊又叫,有拍巴掌,又穿著很美麗的衣服,它開屏了,它是向你示威。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警告你,這也是一種視覺通訊的表現。
3.第三個是觸覺通訊。觸覺通訊就是動物通過身體的直接的或者間接的相互接觸,來進行信息交流的這個過程。觸覺通訊實際上也是一個相當普遍的一種通訊方式。在自然界裡面,有很多動物呢,是瞎子,是聾子,那怎麼辦?它們也要進行通訊,否則的話它們怎麼能相互識別,相互見面呢?尤其在繁殖季節,對不對。這個時候是通過觸覺通訊。
4.下面我們再說的是第四種,化學通訊。化學通訊就是動物通過釋放化學物質來傳遞信息的一種通訊方式。有些動物它們要劃分領地,劃分領地就是通過把自己的尿液排到標記物上,比如說一個土墩子,或者這顆樹上。講到化學通訊,我要給大家再講一件事,就是說,我們現在養狗的很多,有很多居民家裡養了狗。尤其是帶出去散步的時候,它這邊撒一點尿,那邊撒一點尿,它不是一次把尿排光,到處撒尿,而且太不文明了。那麼這一點呢,我們得給這些狗做一個公正的評價。它們不是不文明,這是它們一種本能表現。因為主人帶它到哪裡去了,它就以為那個地方就是它的勢力范圍。它的勢力范圍,它就要告訴其他的狗,這是我的地盤,因此它就要撒一泡尿。這個撒尿不是為了排泄的需要,是為了劃分領地的需要。
5.第五個通訊方式就是電通訊。電通訊是動物靠自身的電場變化,來測試周圍環境的物體,感受周圍的信息。這主要是一些低等的動物,它們在水裡面,像魚類,在水裡面就是通過發散這種電力線。發散電力線以後,周圍的物體可能要切割它這個電力線,那麼它就能感受到這個物體它的性質是石頭還是木頭,是小魚是獵物,還是敵人呢。這是一種,就是感知這個周圍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它們彼此之間要進行交流,尤其在生殖季節,要相互識別呀。對方是雌的還是雄的,個體是大是小,適合不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自己一個龐大的個體來了,像是同類,結果把自己吃掉,那不行,也得迴避呀。所以它們也要門當戶對,大小要適宜的。所以就通過這種電力線,電力線的大小密度都能讓對方感受自己的性狀,性質。

(4)
活動:探究螞蟻的行為

目的要求:
1.觀察螞蟻的各種行為
2.探究螞蟻的取食行為
3.體驗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

材料器具:透明可樂瓶、玻璃板、放大鏡、砂糖、麵包屑

方法步驟:
1.在校園或其它便利的地方尋找一個螞蟻窩。
2.不要干擾螞蟻的活動,用放大鏡觀察每隻螞蟻的行為。連續觀察一星期,記錄所觀察的螞蟻的各種行為。
3.利用一個舊的可樂瓶,剪去上半段,放入干濕適當的土壤,再取一些土壤蓋在可樂瓶的土壤上。
4.捕捉10隻螞蟻,放進可樂瓶。投放少許食物,蓋上玻璃板,放置在暗處。
5.探究螞蟻的取食行為,例如設計「螞蟻喜歡吃什麼樣的食物」的研究活動。注意保持土壤合適的溫度。
【討論】
1.你觀察到了螞蟻的哪些行為?這些行為對於螞蟻的生活有何意義?
2.你設計什麼樣的方案來探究螞蟻的取食行為?通過探究,你認為螞蟻的食性有什麼特點?
3.你是怎樣運用觀察法和實驗法的?
4.螞蟻和人類的生活有何關系?

(5)
製作一個裝有毒劑的圓桶,在圓桶里再放如昆蟲性外激素的類似物,誘殺

(6)
叫聲,飛行姿態,羽毛顏色

❽ 螞蟻用什麼來交流信息,初中生物

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即利用了嗅覺,嗅覺感受器分布在觸角上;第二,螞蟻也會利用觸角的觸覺功能相互溝通。此外,螞蟻還可以通過軀體的擺動來交流信息。

❾ 實驗報告 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 快啊

螞蟻隸屬於膜翅目(Hymenoptera)蟻科(Formicidae),是一類最常見的真社會性昆蟲。其種群數量龐大、分布廣、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我國的螞蟻研究在分類學、生態學、行為學、醫葯學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展。

《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本39—40頁「探究螞蟻的通訊」,書上是這樣引出要探究的問題: 仔細觀察過螞蟻的同學都知道,一隻螞蟻發現食物後, 會迅速返回巢穴。不一會兒, 一大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浩浩盪盪」地奔向食物所在地點。螞蟻不會發聲, 它們是靠什麼傳遞信息的呢?偵察蟻在食物和巢穴之間是否留下了什麼標記呢?然後教材讓學生自己作出假設,並介紹了一個參考辦法:用大一些的透明容器養一窩螞蟻,在離蟻穴稍遠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蟻群中的偵察蟻會先出來偵察; 然後大批工蟻回來搬運食物。可以在偵察蟻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張紙片,讓它從上面爬過。待大批工蟻出洞時,取走或挪動紙片,觀察工蟻的行動。

我們根據背景資料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螞蟻是靠氣味來通訊的。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於 2007年10月1日至31日完成了課本上的探究實驗,並做了一些改進得到一些啟示。

一、實驗准備

1.確定螞蟻巢穴—— 家裡陽台上有螞蟻出沒處,說明附近有螞蟻巢穴。

2.螞蟻喜愛的食物——蜂蜜

3.其他用具:紙片、雙面膠、放大鏡、鑷子、六神花露水。

二、實驗過程及觀察

1.鋪設紙片觀察

1)在陽台邊靠近水泥路的地方發現較多螞蟻,滴上一滴蜂蜜,等待螞蟻,大約4min出現大量螞蟻,沿著蟻隊找一個螞蟻窩;

2)把食物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然後在離螞蟻窩不遠的水泥地面上放上食物來引誘偵察蟻;

3)在水泥面上鋪上小紙片(同一本萬能貼上的相同顏色紙片)。另外,為了防止小螞蟻從紙片底下鑽過來,我們用雙面膠把紙片貼在水泥地面上。由於水泥地面比較平整,而且紙片底下不留空隙,實驗效果更為明顯。

4)我們選擇同一本萬能貼上的不同顏色紙片(大小相同),重復前面的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用同色紙是一樣的。這就說明紙的顏色對螞蟻並沒有影響。

2.化學氣味干擾實驗

1)在陽台邊靠近水泥路的地方發現較多螞蟻,滴上一滴蜂蜜,等待螞蟻,大約4min出現大量螞蟻,沿著蟻隊找一個螞蟻窩;

2)把食物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然後在離螞蟻窩不遠的水泥地面上放上食物來引誘偵察蟻;

3)等待偵察蟻取食, 回巢報信, 形成浩浩盪盪的搬運大軍。當有部分螞蟻開始搬運食物時,在距離洞口大約40cm的蟻徑上滴上預先准備好的香水, 觀察螞蟻的反應。

三、實驗現象

1.鋪設紙片結果

鋪設紙片觀察確實證明了螞蟻靠氣味交流信息,紙的顏色對螞蟻並沒有影響。但繼續觀察發現,螞蟻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新的路徑,時間長短和紙片的大小相關。

2.化學氣味干擾實驗結果

1)偵察蟻面對液體食物,先選擇吸飽(明顯可以觀察到取食前後膨大的腹部),然後回家報信,中途遇到同穴工蟻碰碰觸角,偵察兵回蟻穴,工蟻走向蜂蜜。5~9min,蜂蜜滴周圍挨個擠滿了螞蟻,位置如圖E。後到的螞蟻多於離開個體。後到個體繞著蜜滴邊走邊用觸角碰觸正在取食的個體,若無個體離開就直接踩在蜜滴上取食,導致不少個體由於體重增加太多陷入蜜滴死亡;也有少量個體取食太多,在回蟻穴途中死亡。它們採取了一旦獲得食物,就盡最大可能的帶回蟻穴最多的食物的取食策略。

2)螞蟻取食隊伍形成了較固定的回穴路徑(圖位置如圖E),在蟻穴與食物的中點位置,滴了一滴六神花露水,水泥地面形成一個直徑1厘米的印記,此刻,花露水滴兩端的歸巢蟻與覓食蟻不能准確地走向各自的目的地,進入混亂狀態。大約5min後,雙方找到通向各自目的地的路,與原路徑相比,只在香水滴所在位置處略有變化(如下圖)。

3討論

1) 取食策略

少量個體取食太多,在回蟻穴途中死亡,觀察對比剛從蟻穴出來的螞蟻,該個體的腹部明顯透亮、膨大、運動緩慢,說明螞蟻採取的是「在一次覓食期應使能量攝取量最大,而使旅行時間最短」的原則。

2)根據香水實驗現象,我們開始懷疑是否是操作失誤,隔天同樣的地點同樣是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重復該實驗,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這不是和課本上的知識有出入嗎?干擾了螞蟻的化學通訊,螞蟻因該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為揭開這個疙瘩,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工蟻的通訊方式除了信息素示蹤,也就是化學通訊外,還能利用動作通訊,如:觸角接觸、輕撫、輕推等;螞蟻聽不見,但在一定范圍內,螞蟻腳上的偵測器可以接收另一隻螞蟻腹部表面發生板磨擦發出的人無法聽見的頻率很高的聲波引起的土壤震動;有的螞蟻還能利用太陽定位。所以,螞蟻的通訊是同作用於其他感官的信號聯合起作用的。〔指導老師 謝增蘭 李存棣〕

❿ 八年級上冊生物:螞蟻的通訊研究報告 [急求]!!!

沒有答案,卻有教案,希望你能反其道而用之!!

示範教案一(社會行為2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用實驗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2.參考有關資料探究蜜蜂的通訊方式,把探究(或證實)的結果向全班交流.
3.了解其他動物的通訊方式.
4.利用動物的通訊方式,吸引益蟲,消滅害蟲,為人類造福.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即在教師引導下到圖書室,教育網等處查找有關動物(如螞蟻,蜜蜂,蛾蝶類等動物)的特殊通訊方式.
2.培養學生學會推理,判斷,從而提出假設,並去證明這種假設正確與錯誤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圍繞探究目標,設計實驗,准備器材,物品及實際操作能力.
4.培養學生以實驗現象為綱總結得出結論的分析,判斷能力.
5.培養學生把探究得出的結論用到實踐中去,為人類謀福利的創新能力.
6.加深對"生物由於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與環境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認識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用普遍聯系的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學風和一絲不苟的探究精神.
2.使學生明確在社群中生活的動物分工,合作,通訊的重要性.
3.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養成探索無止境,為人民服務無止境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動物隨時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3.培養學生完成"探究實驗"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探究偵察蟻通過什麼方式將信息告知其他工蟻.工蟻又是憑借什麼找到食物的.
●教學方法
引導法,啟發式,實驗法,探究法,歸納法
●教具准備
動物世界之"動物信息交流"光碟,VCD,麵包,魚缸,螞蟻(一窩),28張正方形白紙片,28片楊樹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社會行為"的特徵,請同學們討論說明:動物的社會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何意義 以白蟻舉例說明.
分組討論2分鍾後,抽小組代表發言總結.
(參考答案:白蟻群體內部有一定的組織及明顯的分工,如兵蟻專司蟻穴的保衛,相當於公安,軍事部門;工蟻的職能是築巢,喂養雌蟻;雄蟻和兵蟻,相當於建築部門和食品部門;雄蟻,雌蟻負責繁殖後代,延續種族,四者既分工又合作,保證了蟻群的安全,生活及繁殖,對白蟻群的生存起了決定性作用.)
(學生活動)
採取激勵和競賽法.比哪一組回答的有序而完善.肯定學生的回答,培養學生的自信.
(教師活動)
上節課我已安排第一組利用課外時間完成39頁探究實驗,把研究螞蟻通訊的方式的實驗過程和結論現在向全班同學匯報.
(學生活動)
參照下列層序進行
1.探究課題: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
2.本小組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
3.探究計劃及行動:
(1)用大些的魚缸(透明,便於觀察)飼養一整窩螞蟻(在野外找).
(2)在距蟻穴稍遠的地方放一些麵包,看蟻群派出的偵察蟻如何偵察 (報告看到的現象的每一個細節)
(3)偵察蟻返回去後,見到其他工蟻有何細微的行動
(4)在偵察蟻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張紙片,讓它從上面爬過.待大批工蟻出洞時,取走或挪動紙片,觀察螞蟻的行動.
(5)螞蟻在紙上留下氣味了嗎 如何證明
(6)用多張小紙片事先鋪滿螞蟻要走的路徑.當蟻群走過後將小紙片重新排列,如排列成半圓形等.並將食物放在圓心處,螞蟻的行動有無變化 如何變化 說明了什麼
(7)補充說明.你們用什麼飼養螞蟻 做實驗用什麼食物較好 把紙片換成楊樹葉可否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設
(教師活動)
聽了一組代表的匯報,請同學們討論:螞蟻的通訊方式是依靠氣味嗎
(學生活動)
分組討論2分鍾後,各自發表見解,並講出依據.
(教師活動)
許多種動物營群體生活,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就需要通訊.例如:蝶蛾類昆蟲的雌蟲,體表腺體分泌能吸引雄蟲的物質——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揮發性物質,並且有特殊的氣味,雄蟲靠觸角上的嗅覺感受器感受到同種雌蟲性外激素的氣味後,就會飛過來同雌蟲交配.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再看一下熊貓,長尾猴,蜜蜂各自的種群內又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流的.
教師播放錄像一:一隻發情的雌熊貓爬到樹上發出一種聲音,聞聲兩只雄熊貓跑過來為奪取交配權打鬥起來,最後戰敗一方逃走,勝方與雌熊貓交配……
錄像二:一隻黑長尾猴發現雄鷹在天空盤旋時,發出一種叫聲,仍在大樹外側或站在草地上容易受到襲擊的猴立即聚集到樹林附近濃密的樹枝間或竄入密密的灌木叢中.另一隻長尾猴發現地面有一條蛇,發出第二種聲音,其他猴子聞聲後,腿直立並仔細審視地面……
錄像三:蜜蜂發現蜜源後,返回巢跳起舞蹈(8形舞,圓形舞,抬頭,低頭,擺尾,各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不同的信息),其他工蜂得到信息到蜜源處采蜜……
教師提問:課外第二小組到養蜂的農戶進行了實地考察,現在請第二組代表發言,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活動)
注:第二組學生可以互相補充.
同學們,動物之間能進行通訊,但每種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不同.請同學們把你在報紙,雜志,電視,網上得到的有關知識告訴大家,共同分享,好嗎
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使用它為人類造福,請同學們討論:如何利用害蟲的通訊方式消滅害蟲
學生回答:①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誘劑,誘殺農業害蟲.②在田間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誘劑,干擾雌雄蟲之間的聯系,使雄蟲無法判斷雌蟲位置,從而不能交配,達到控制害蟲數量的目的.
(教師活動)
下面請一位同學來小結一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課堂小結:由學生完成.
結束語: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鞏固練習]
1.41頁技能訓練.
2.下列不屬於動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蜜蜂的舞蹈動作 B.鳥類的各種鳴叫聲
C.蜂王釋放的特殊分泌物 D.蜥蜴遇到敵害,斷掉尾巴
答案:D
課後作業布置:
課本42頁3,4,5.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生物如何攻克螞蟻的通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6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