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抗微生物葯物耐葯性是如何消退的

抗微生物葯物耐葯性是如何消退的

發布時間:2022-04-19 09:30:17

1. 對葯產生抗葯性了怎麼辦

病情分析:又稱耐葯性。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等葯物產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葯性的產生使正常劑量的葯物不再發揮應有的殺菌效果,甚至使葯物完全無效,從而給疾病的治療造成困難,並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認為抗葯性的產生是微生物基因突變造成的。抗葯性變異一旦產生,就可以傳給後代,並可以轉移給原來沒有抗葯性的敏感菌(參見」葯物敏感試驗」條),使抗葯菌逐年增加。為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的產生,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改進和研製新的抗生素;二是堅持合理用葯。由於抗葯性的產生往往與用葯劑量不足、長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葯不當的作法有密切關系,所以合理用葯是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產生的重要一環。比如嚴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譜選用葯物,必要時應先進行葯物敏感試驗;按時按量服用抗生素,使體內葯物始終維持在合理的濃度,以求徹底殺滅病原菌而又盡量

2. 如何預防耐葯性

耐葯性(Resistanceto
Drug
)又稱抗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蟲以及腫瘤細胞對於化療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葯性一旦產生,葯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耐葯性根據其發生原因可分為獲得耐葯性和天然耐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體,如細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葯性。當長期應用抗生素時,佔多數的敏感菌株不斷被殺滅,耐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細菌對該種葯物的耐葯率不斷升高。目前認為後一種方式是產生耐葯菌的主要原因。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應重視其合理使用。.
一般是指病原體與葯物多次接觸後,對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葯物對該病原體的療效降低或無效。微生物、寄生蟲及癌細胞都可以產生抗葯性。抗葯性的產生是病原體長期接觸低劑量葯物後發生的適應性變化,病原體產生使葯物失活的酶、改變膜的通透性而阻滯葯物進入、改變靶結構或改變原有代謝過程都是病原體產生耐葯性的機制。
如果簡單通俗來講,就是葯量不要吃太多,濫用葯,抗生素東西能少用就少用。

3. 微生物抗葯性機理

抗葯性 又稱耐葯性。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等葯物產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葯性的產生使正常劑量的葯物不再發揮應有的殺菌效果,甚至使葯物完全無效,從而給疾病的治療造成困難,並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認為抗葯性的產生是微生物基因突變造成的。抗葯性變異一旦產生,就可以傳給後代,並可以轉移給原來沒有抗葯性的敏感菌,使抗葯菌逐年增加。為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的產生,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改進和研製新的抗生素;二是堅持合理用葯。由於抗葯性的產生往往與用葯劑量不足、長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葯不當的作法有密切關系,所以合理用葯是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產生的重要一環。比如嚴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譜選用葯物,必要時應先進行葯物敏感試驗;按時按量服用抗生素,使體內葯物始終維持在合理的濃度,以求徹底殺滅病原菌而又盡量減少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必要時進行治療葯物監測檢查;不濫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等等。

4. 對葯品有耐葯,怎麼可以消除耐葯性

只有換其它葯了,因為你身體內對這種葯以形成了抗原,不換葯只能大劑量的加葯,那樣對身體沒什麼好處。我也是吃了十幾年葯的病號,有時一種葯吃不到一年就有抗葯性的,沒辦法只能換其它葯在治療。其實治療一種病的葯很多,不一定都沒效果,還是好好找吧,去醫院讓醫生給你開適合你用的葯。

5. 解決抗菌葯物耐葯問題的途徑有哪些如何減少細菌對抗菌葯物的耐葯性

(1)嚴格掌握抗菌葯物的使用適應症,病毒感染不應採用抗菌葯物治療。
(2)對有適應症的病人,葯物種類、用量及使用時間都要注意,能用窄譜的就不要用廣譜抗菌葯物,能用一種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種,以避免耐葯性和二重感染。
(3)加強細菌耐葯監測工作。
(4)向群眾開展合理應用抗菌葯物有關知識的教育。

6. 耐葯性怎麼去除

耐葯性又稱抗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蟲以及腫瘤細胞對於治療葯物的耐受性。耐葯性一旦產生,葯物的作用就明顯下降。自20世紀40年代第一個抗生素——青黴素應用於臨床上以來,目前全世界發現和半合成得到的抗生素有上萬種,獸醫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近百種,這些抗生素的長期應用,對於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使某些細菌產生了耐葯性,並且不斷出現新的耐葯菌株。如綠膿桿菌對青黴素和其他天然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葯性。細菌耐葯性的出現在獸醫臨床上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它可以使許多常用抗菌葯物的療效降低或失效,造成治療上的極度困難。細菌對葯物產生適應或基因發生突變的結果,使細菌產生耐葯性。產生的耐葯性一方面通過遺傳基因可傳給子代,另一方面可傳給敏感菌,使敏感菌不斷成為耐葯菌株。所以,在獸醫臨床上應用抗生素時,必須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證,避免濫用,防止耐葯菌引起的交叉感染,能用一種抗生素控制的感染不採用多種聯合應用,可用窄譜抗生素的,則不用廣譜抗生素。

7. 如何對細菌的耐葯性進行防治

①嚴格掌握抗菌葯物應用的適應證.避免濫用;
②可用窄譜抗菌葯物者不用廣譜抗菌葯物;
③最好按細菌葯敏結果選葯;
④當一種抗菌葯能控制感染時,盡可能不採取聯用,減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葯物;
⑤單一抗菌葯物無效時,可按聯合葯敏選兩種敏感抗菌葯聯用,一般不聯用三種以上抗菌葯;
⑥避免不必要的長期、局部和預防性應用抗菌葯;
⑦抗菌葯使用劑量要足,療程要適當,小劑量和頻繁更換抗菌葯可導致耐葯菌的產生;
⑧有計劃地分期分批交替使用抗菌葯物,可使原先對某種抗菌葯耐葯的細菌在一段時期內停止接觸該葯,而喪失耐葯性;
⑨嚴格消毒隔離制度,防止耐葯菌株交叉感染和流行。

8. 如何解除抗葯性

又稱耐葯性。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等葯物產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葯性的產生使正常劑量的葯物不再發揮應有的殺菌效果,甚至使葯物完全無效,從而給疾病的治療造成困難,並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認為抗葯性的產生是微生物基因突變造成的。抗葯性變異一旦產生,就可以傳給後代,並可以轉移給原來沒有抗葯性的敏感菌(參見」葯物敏感試驗」條),使抗葯菌逐年增加。為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的產生,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改進和研製新的抗生素;二是堅持合理用葯。由於抗葯性的產生往往與用葯劑量不足、長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葯不當的作法有密切關系,所以合理用葯是防止和減少抗葯菌產生的重要一環。比如嚴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譜選用葯物,必要時應先進行葯物敏感試驗;按時按量服用抗生素,使體內葯物始終維持在合理的濃度,以求徹底殺滅病原菌而又盡量減少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必要時進行治療葯物監測檢查;不濫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等等。

9. 微生物產生耐葯性的途徑有哪些實際生產中如何避免微生物耐葯性的產生

就是不定期的使用不同的葯 就可以避免微生物產生對某一種葯物的抗葯性
比如某種細菌對青黴素有抗葯性 換四環素 過一段時間 那種細菌會對青黴素的抗葯性減弱

10. 細菌耐葯性的機制及其預防原則

細菌耐葯性的機制:

1、產生滅活酶:細菌產生滅活的抗菌葯物酶使抗菌葯物失活,是耐葯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使抗菌葯物作用於細菌之前——即被酶破壞而失去抗菌作用。

2、抗菌葯物作用靶位改變:由於改變了細胞內膜上與抗生素結合部位的靶蛋白,降低與抗生素的親和力,使抗生素不能與其結合,導致抗菌的失敗。

預防原則:

1、完善相關規章制度:

衛生主管部門通過建立檢測、制定規章制度、完善抗菌葯物的技術規范、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建立部際合作機制等舉措,使得醫務人員整體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能力有所提高,細菌耐葯情況有所緩解,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2、實地措施預防:

對於攜帶多重耐葯菌的患者,住院期間首選單間隔離,對於沒有條件單間隔離的,要實行區域性隔離,並在患者床頭卡和腕帶上,貼上藍色的接觸隔離標識。

(10)抗微生物葯物耐葯性是如何消退的擴展閱讀:

在衛生主管部門和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在合理使用抗菌葯物及遏制細菌耐葯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從使用量看,與2010年相比,2015年住院病人的抗菌葯物使用率降低了28個百分點,門診處方抗菌葯物使用降低了10個百分點,住院平均抗菌葯物使用強度降低了44%。

從生產和使用看,抗感染類原料葯產量占治療類原料葯的比重,從2011年的25%下降到2015年的15%。目前,在中國檢出率比較高的主要是13種耐葯菌,其中,有7種檢出率下降,4種相對穩定,只有兩種略有上升。

閱讀全文

與抗微生物葯物耐葯性是如何消退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6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