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腦中調節生物節律是哪裡

腦中調節生物節律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18 19:29:28

『壹』 怎樣調節生物鍾

如何根據生物鍾原理安排醒睡節律及工作學習?

最近,位於美國芝加哥醫療中心的生物節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指出:周末睡懶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並非好事,因為這會使人體時鍾紊亂,睡眠時間順延,使星期天晚上難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這種紊亂狀態甚至需要數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在時間生物學這一新領域,研究人員對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人體生物鍾進行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價值的進展。研究表明:人們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個時間醒來,這有助於調整體內的各種活動,使我們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時間生物學為那些即不屬於早起的「百靈鳥型」,又不屬於晚睡的「貓頭鷹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蒙克教授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帶來某些變化。不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物學上的變化。我們中的許多人到晚年時會變成「百靈鳥型」。
由於人體生物鍾的變化,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研究的結果表明:
上午8~11點,是組織、計劃、寫作和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最好把一天中最艱巨的任務放在此時完成。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看牙醫最合適。
上午11~12點,是開會的最佳時間,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於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12時~下午2時,此間一天中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適宜進行商業社會活動。
下午2~4時,會出現所謂的「下午低沉期」。此時易出現睏乏現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電話,做些有趣的閱讀,盡量避免乏味的活動。
下午4~6時,人體從「低沉期」解脫出來,思維又開始活躍。可把一天中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做。並且這是進行長期記憶的好時光。
下午5~7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做些鍛煉有助於你在晚上順利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10時,可就一些較嚴肅的家庭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1~12時,人體准備休息,各臟器活動極慢,進入夢鄉。
目前,對人體的生物節律研究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體衛生保健,保障安全生產,指導人們生活等方面。所以當了解了自己的生物節律後,就會揚長避短,充分利用生物節律的高潮期,獲取理想的學習、工作和科研成績。在低潮期適當調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適應能力,減少生物節律的不良影響。可見,人們能夠認識,利用人體生物節律,但不宜隨意打亂生物節律。

改變入睡和起床時間會影響人的情緒嗎?
美英兩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人的情緒好壞不僅受睡眠時間長短的影響,而且還與是否按生物節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時間有很大關系。
據《普通精神病學文獻》報道,美國波士頓和英國曼徹斯特的兩個研究小組對生物鍾、睡眠和情緒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後發現,人體生物鍾能決定人在一天內哪幾個小時心情好。如果在人體生物鍾仍處在睡眠階段起床,即使已經睡了很長時間,仍然會感覺情緒不好;而即使兩三天沒睡覺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鍾處在清醒期,那麼他也會感覺情緒高漲。
研究人員說,生物鍾存在於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它決定人體從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種活動的生物節律。他們通過對24例健康的年輕志願者長達一個月的研究後發現,當實驗對象的睡眠周期從每天24小時延長到28至30小時後,其情緒高低受每天睡眠情況和體溫兩個因素的綜合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這兩項新的研究結果使科學家們能夠根據人的睡眠時間表和其自身生物鍾判斷人的情緒,並有望在將來幫助醫生治療情緒抑鬱症患者,也可以幫助經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時差的人盡快適應。

「百靈鳥」與「貓頭鷹」式的醒睡方式各有哪些特點?
世上的任何一個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與習慣,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即所謂「百靈鳥 」式的人;有的則善於晚睡晚起,即所謂「貓頭鷹」式的人。這兩種不同的覺醒與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點呢?
所謂「百靈鳥」式醒睡方式的人,每天很早醒來,起床活動,精神飽滿地投入當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暮降臨,即呵欠不斷,昏昏欲睡,急忙上床就寢,很快便進入夢鄉,這類人一般很少有失眠。所謂「貓頭鷹式」,早晨醒來後,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戀床難舍,磨蹭很久,勉強起床後,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的來了,入夜後勁頭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無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勁,只是迫於第二天還有工作,才勉強上床就寢,這類人即使讓他們早上床也是難以入睡的。
據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睡眠研究中心發現這種覺醒一睡眠節律的差異,與人體的日常體溫周期性變化有關。「百靈鳥式」的人,每當傍晚,其體溫在正常幅度的下限,第二天早晨開始升高,到上午升至上限;而「貓頭鷹式」的人,在傍晚時體溫已上升至正常幅度的上限,深夜後始見下降,翌晨還在下限值內,午後始見上升。這種節律養成與工作有一定關系。長期從事農業勞動的多屬於「百靈鳥式」,他們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這類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動,太陽落山後即准備就寢了,而從事腦力勞動的則多是「貓頭鷹式」的,他們常常利用安靜的夜晚來工作。

http://www.rmage.com/gb/article.php?id=73149

『貳』 與生物節律有關的中樞是

(1)下丘腦與生物節律的控制有關,腦干是呼吸中樞,(1)錯誤;
(2)脊髓是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大腦皮層是調節軀體運動的高級中樞,(2)錯誤;
(3)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不同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3)正確;
(4)語言中樞的H區受損,患者能聽到別人的話,但是聽不懂,(4)錯誤;
(5)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5)錯誤;
(6)語言中樞位於大腦皮層,故飲酒過量的表現為語無倫次,與此生理功能相對應的結構是大腦,(6)錯誤.
故選:D.

『叄』 控制生物節律的中樞

A、下丘腦是體溫、水鹽平衡、血糖平衡的調節中樞,A正確;
B、腦干有維持生命活動必要的中樞,與生物節律等的控制有關的區域在下丘腦,B錯誤;
C、大腦S區受損患者表現為聽懂別人的談話,但不會講話,C錯誤;
D、脊髓內有調節軀體運動等生命活動的低級中樞,D錯誤.
故選:A.

『肆』 人的「生物鍾」在哪裡

人體的生物鍾
生物鍾 人的生命過程是復雜的,又是奇妙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演奏著迷人的「生物節律交響樂」。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生物鍾。生物鍾也叫生物節律、生物韻律,指的是生物體隨時間作周期變化的包括生理、行為及形態結構等現象。科學家發現,生物鍾是多種多樣的。就人體而言,已發現一百多種。生物鍾對人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整個人類都是按以一晝夜為周期進行作息,人體的生理指標,如體溫、血壓、脈搏;人的體力、情緒、智力和婦女的月經周期;體內的信號,如腦電波、心電波、經絡電位、體電磁場的變化,等等,都會隨著晝夜變化作周期性變化。沒有人否認這一系列的現象與人的健康毫無關系。科學發現,生物鍾紊亂的時候,人類甚至所有生命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鍾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鍾表一旦被打破,較長處於紊亂狀態,就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據說,歐洲名酒棗威士忌的商標是一長壽老人的頭像,這老人活了152歲。當時,英國國王想見這位長壽老人,就請他到皇宮來吃喝玩樂,以示隆重款待,誰知,由於生活規律被突然改變,一周後老人不治死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健康老人,幾十年如一日,終日勞作,越顯健康,有一天,由於兒女的孝順,讓他休息「享清福」,結果不是周身不舒服,就是一病不起。有的剛退下來的老人,身體狀況反而不如上班的時候,都是與生物鍾突然改變有關。我們認為,年輕人要及早認識、發現和掌握自己的生物鍾,然後、逐步順應它,使之發揮良性效果。老年人要對幾十年形成的生物鍾要保養好,不要輕易改變它,免得引起生物鍾紊亂而影響身心健康。孝順的兒女們,也不要輕易讓老人遷就你們的「孝心」。據調查,在一家叫老人保健康復中心裡,好幾個九旬老人在家的時候身體狀況、精神狀態都很正常,兒女送他們到中心是讓他們得到良好的醫療保障,但結果,這幾個老人都是不到半月,「無疾」而終。這與老人的生物鍾被改變有無關系,我們無法深究。不過,我們相信,認識生物鍾、掌握生物鍾、順應生物鍾對維護和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是有幫助的。
編輯本段生物鍾研究
概述
人體隨時間節律有時、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節律。例如人體的體溫在24小時內並不完全一樣,早上4時最低,18時最高,相差l℃多。人體的正常的生理節律發生改變,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險信號,矯正節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許多學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體力活動的生物節律,來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成績,減輕疲勞,預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所謂智力生物節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時記憶力好,有時則差,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人早上5—9時記憶力好,而另一些人則是晚上記憶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體內的生物鍾的節律安排作息,人就會在身體上感到疲勞、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適。BY--Starblacker
有趣的生物鍾現象
許多生物都存在著有趣的生物鍾現象。例如,在南美洲的瓜地馬拉有一種第納鳥,它每過30分鍾就會「嘰嘰喳喳」地叫上一陣子,而且誤差只有15秒,因此那裡的居民就用它們的叫聲來推算時間,稱為「鳥鍾」;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種報時蟲,它每過一小時就變換一種顏色,在那裡生活的家家戶戶就把這種小蟲捉回家,看它變色以推算時間,稱為「蟲鍾」。 在植物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種大葉樹,它的葉子每隔兩小時就翻動一次,因此當地居民稱其為「活樹鍾」;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種野花能報時,每到初夏晚上8點左右便紛紛開放,被稱為「花鍾」。 不僅如此,微小的細菌也知道時間。據美國最新的《自然》雜志介紹,某些單細胞生物體內不僅存在生物鍾,而且這些生物鍾十分精確。
人體內的「隱性時鍾」
萬物之靈的人類,同樣受著生命節律的支配。什麼是人體生物鍾?有人把人體內的生物節律形象地比喻為「隱性時鍾」。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個人從他誕生之日直至生命終結,體內都存在著多種自然節律,如體力、智力、情緒、血壓、經期等,人們將這些自然節律稱作生物節律或生命節奏等。人體內存在一種決定人們睡眠和覺醒的生物種,生物鍾根據大腦的指令,調節全身各種器官以24小時為周期發揮作用。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注意到了生物體具有「生命節律」的現象。上世紀初,德國內科醫生威爾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奧地利心理學家赫爾曼·斯瓦波達,他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為的起伏中,存在著一個以23天為周期的體力盛衰和以28天為周期的情緒波動。大約過了20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大學的阿爾弗雷特·泰爾其爾教授,在研究了數百名高中和大學學生的考試成績後,發現人的智力是以33天為波動周期的。於是,科學家們將體力、情緒與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節奏,繪制出了三條波浪形的人體生物節律曲線圖,被形象地喻為一曲優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紀中葉,生物學家又根據生物體存在周期性循環節律活動的事實,創造了「生物鍾」一詞。
生物鍾:人的第三隻眼
生物鍾的位置到底在何處?傳統的觀點認為,生物鍾應該存在於大腦中,但對於具體位置的說法卻又各不相同。有人認為,生物鍾的確切位置在下丘腦前端,視交叉上核內,該核通過視網膜感受外界的光與暗,使之和體內的時鍾保持同一節奏。也有人認為,生物鍾現象與體內的褪黑素有密切的關系,由於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鍾也應該位於松果體上。 後來產生了外界信息所導致的外源說、生物體內在因素決定的內源說和生物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綜合說等。 外源說認為,某些復雜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節律現象的動因。美國學者弗蘭克布朗博士認為,人類對廣泛的外界信息,如電場變化、地磁變化、重力場變化、宇宙射線,其他行星運動周期、光的變化、月球引力等極為敏感,這些變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節律的周期性。 內源說認為,生命節律是由人體自身內在的因素決定的。對夜間活動的倉鼠的試驗表明,在外界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如在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條件下,仍然有相似的節律。人在恆溫和與外界隔絕的地下,也表現出近似於24小時的節律,因此,人的生命節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綜合說是人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理論。
12個生物鍾基因
12個生物鍾基因:揭開生物鍾神秘面紗 據專家介紹,人類已經發現了12個與生物鍾相關的基因,生物鍾不但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療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0世紀80年代,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生物鍾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1971年英國科學家在其研究的果蠅中發現了一隻特殊果蠅,它的生物鍾只有21小時。科學家花了14年時間,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這個果蠅生物鍾異常的基因。這就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與生物鍾相關的基因,這個基因被命名為period———「周期」。科學家一直試圖克隆該基因在其他物種,尤其是哺乳動物的類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細胞》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科學家通過對上萬只實驗鼠的研究,發現了一隻實驗鼠的生物鍾周期是27小時,並定位克隆了這個核酸發生變異的基因,命名為「時鍾」基因—ClockGene。 與此同時,孫中生博士等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對17號染色體基因進行大規模的篩選。他們發現,其中有一個基因與果蠅的生物鍾基因「周期」呈現一定的序列類似性,因此假設該基因是果蠅「周期」在哺乳動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類似基因。通過動物實驗,他們發現「周期」基因有24小時表達節律,同時該基因的表達能隨光周期的改變而變化。這一發現因揭示了生物鍾的分子生物學基礎,被《科學》雜志評為當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 近年,國際上對時間生物學研究十分重視,提出了時間病理學、時間葯理學和時間治療學等概念,生物節律已成為研究臨床、預防及基礎醫學的一個重要學科。中科院計劃在我國建立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時間生物學研究基地,推廣時間生物學在我國醫學臨床的應用。
研究表明人類生物鍾一天慢18分
人類的生物鍾同時鍾並不同步。日本科學家近日發表研究論文說,他們發現人類生物鍾的周期是24小時18分。而其它動物和植物的這種生物鍾與時鍾差距更明顯,一些動物的生物鍾周期是23小時至26小時,而植物是從22到28小時。 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可以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以鳥兒為例,如果它嚴格按照時鍾作息的話,那麼當它每天早上醒來覓食時會發現,樹上的蟲子已經被先飛入林的鳥兒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嚴格守時的生物會面臨最大的競爭壓力,最終趨於滅亡。 但是為什麼生物鍾與時鍾的不同步不會累計起來最終打亂我們的生活規律,讓我們醒來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說,光線會通過影響體內激素水平和體溫等不斷重新設定生物鍾。 研究者用計算機做了一個模擬生物鍾進化的實驗。實驗證明,那些對競爭最有利的生物鍾周期的確是接近24小時,但又不是特別接近。
動物皮膚里藏著生物鍾
日本神戶大學岡村均教授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哺乳動物的皮膚組織里存在生物鍾,而且與腦內的生物鍾步調一致。這一發現有可能用於診斷由生物鍾紊亂導致的各種病症。 這位科學家在對老鼠的實驗中發現,老鼠的皮膚粘接組織的成纖維細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鍾基因存在。他把存在於腦丘下部的生物鍾叫做「母鍾」,把皮膚等組織細胞里的生物鍾稱為「子鍾」。他還發現,子鍾和母鍾連動,而且作用機制也相同。據認為,包括人在內的各種哺乳動物的生物鍾結構與機制大致相同。
科學家發現,人體擁有自己的生理時鍾。同時,生理美容學家也證實,每個人的皮膚隨生理時鍾的變化有其須特別遵循的時刻表。專家建議,美容保養若能與皮膚自然作息時刻相配合,就可發揮它最大的功效。晚上11點至凌晨5點,細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時快8倍左右,這時肌膚對護膚品的吸收率極強,若使用富含營養物質的滋潤晚霜及保濕劑,能使皮膚保養和修復達到最佳效果。早晨6點至7點,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此時達到高峰期,它抑制蛋白質合成,而且再生作用減慢,細胞的再生活動降到最低點。水分聚集於細胞內,淋巴循環緩慢,一些人會眼皮腫脹。 人體一天中的各種生理波動如下: 1點鍾:處於深夜,大多數人已經睡了3-5小時,由入睡期--淺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時進入有夢睡眠期。此時易醒/有夢,對痛特別敏感,有些疾病此時易加劇。 2點鍾:肝臟仍繼續工作,利用這段人體安靜的時間,加緊產生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物質,並把一些有害物質清除體外。此時人體大部分器官工作節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處於休整狀態。 3點鍾: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鬆,此時血壓低,脈搏和呼吸次數少。 4點鍾:血壓更低,腦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處於最微弱的循環狀態,呼吸仍然很弱,此時人容易死亡。此時全身器官節律仍放慢,但聽力很敏銳易被微小的動靜所驚醒。 5點鍾:腎臟分泌少,人體已經歷了3-4個「睡眠周期」(無夢睡眠與有夢睡眠構成睡眠周期),此時覺醒起床,很快就能進入精神飽滿狀態。 6點鍾: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體溫上升,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開始增加,此時機體已經蘇醒,想睡也睡不安穩了,此時為第一次最佳記憶時期。 7點鍾: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進入高潮,體溫上升,血液加速流動,免疫功能加強。 8點鍾:機體休息完畢而進入興奮狀態,肝臟已將身體內的毒素全部排盡。大腦記憶力強,為第二次最佳記憶時期。 9點鍾:神經興奮性提高,記憶仍保持最佳狀態,疾病感染率降低,對痛覺最不敏感。此時心臟開足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點鍾:積極性上升,熱情將持續到午飯,人體處於第一次最佳狀態,苦痛易消。此時為內向性格者創造力最旺盛時刻,任何工作都能勝任,此時虛度實在可惜。 11點鍾:心臟照樣有節奏地繼續工作,並與心理處於積極狀態保持一致,人體不易感到疲勞,幾乎感覺不到大的工作壓力。 12點鍾:人體的全部精力都已調動起來。全身總動員,需進餐。此時對酒精仍敏感。午餐時一桌酒席後,下半天的工作會受到重大影響。 13點鍾:午飯後,精神睏倦,白天第一階段的興奮期已過,此時感到有些疲勞,宜適當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時。 14點鍾:精力消退,此時是24小時周期中的第二個低潮階段,此時反應遲緩。 15點鍾:身體重新改善,感覺器官此時尤其敏感,人體重新走入正軌。工作能力逐漸恢復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創造最旺盛的時刻,可持續數小時。 16點鍾: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會下降,醫生把這一過程稱為「飯後糖尿病」。 17點鍾:工作效果更高,嗅覺、味覺處於最敏感時期,聽覺處於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時開始鍛煉比早晨效果好。 18點鍾:體力活動的體力和耐力達一天中最高峰,想多運動的願望上升。此時痛感重新下降,運動員此時應更加努力訓練,可取得好的運動和訓練成績。 19點鍾:血壓上升,心理穩定性降到最低點,精神最不穩定,容易激動,小事可引起口角。 20點鍾:當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貯備,體重最重。反應異常迅速、敏捷、司機處於最佳狀態,不易出事故。 21點鍾:記憶力特別好,直到臨睡前為一天中最佳的記憶時間(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時)。 22點鍾:體溫開始下降,睡意降臨,免疫功能增強,血液內的白細胞增多。呼吸減慢,脈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體內大部分功能趨於低潮。 23點鍾:人體准備休息,細胞修復工作開始。 0點鍾:身體開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換已死亡的細胞,建立新的細胞,為下一天作好准備。

『伍』 生物節律中樞位於哪裡

下丘腦,它是內分泌調節樞紐和生物節律樞紐。

『陸』 生物鍾是大腦哪個部位管理的

人體的生物鍾:人的生命過程是復雜的,又是奇妙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演奏著迷人的「生物節律交響樂」。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生物鍾。生物鍾也叫生物節律、生物韻律,指的是生物體隨時間作周期變化的包括生理、行為及形態結構等現象。科學家發現,生物鍾是多種多樣的。就人體而言,已發現一百多種。生物鍾對人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整個人類都是按以一晝夜為周期進行作息,人體的生理指標,如體溫、血壓、脈搏;人的體力、情緒、智力和婦女的月經周期;體內的信號,如腦電波、心電波、經絡電位、體電磁場的變化,等等,都會隨著晝夜變化作周期性變化。沒有人否認這一系列的現象與人的健康毫無關系。科學發現,生物鍾紊亂的時候,人類甚至所有生命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鍾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鍾表一旦被打破,較長處於紊亂狀態,就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據說,歐洲名酒棗威士忌的商標是一長壽老人的頭像,這老人活了152歲。當時,英國國王想見這位長壽老人,就請他到皇宮來吃喝玩樂,以示隆重款待,誰知,由於生活規律被突然改變,一周後老人不治死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健康老人,幾十年如一日,終日勞作,越顯健康,有一天,由於兒女的孝順,讓他休息「享清福」,結果不是周身不舒服,就是一病不起。有的剛退下來的老人,身體狀況反而不如上班的時候,都是與生物鍾突然改變有關。我們認為,年輕人要及早認識、發現和掌握自己的生物鍾,然後、逐步順應它,使之發揮良性效果。老年人要對幾十年形成的生物鍾要保養好,不要輕易改變它,免得引起生物鍾紊亂而影響身心健康。孝順的兒女們,也不要輕易讓老人遷就你們的「孝心」。據調查,在一家叫老人保健康復中心裡,好幾個九旬老人在家的時候身體狀況、精神狀態都很正常,兒女送他們到中心是讓他們得到良好的醫療保障,但結果,這幾個老人都是不到半月,「無疾」而終。這與老人的生物鍾被改變有無關系,我們無法深究 。不過,我們相信,認識生物鍾、掌握生物鍾、順應生物鍾對維護和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是有幫助的。

『柒』 下丘腦是否調控生物節律

下丘腦與邊緣前腦及腦干網狀結構緊密的形態和功能方面的聯系,共同調節著內臟的省城。進入下丘腦的傳入沖動可來逢邊緣前腦、丘腦、腦干網狀結構;其傳出沖動也可抵達這些部位,還可通過垂體門脈系統和下丘腦-垂體束調節垂體前葉和後葉的活動。垂體門脈是正中隆起(灰白結節的內側前部)與腺垂體之間的門脈系統;許多含有分泌顆粒的神經末梢終止於正中隆起,其分泌物可通過這一門脈系統到達腺垂體,調節腺垂體的活動,下丘腦-垂體束是由視上核、室旁核和結節發出的神經纖維束,它經垂體柄到達神經垂體,與神經垂體的活動密切相關。

在實驗中,曾經觀察到電刺激下丘腦的後區可獲得血壓升高、心率加速、瞳孔散大等交感神經性反應;因此有人認為下丘腦的後部是交感神經中樞,而前部是副交感神經不樞。但這個概念沒有得到足夠實驗事實的支持,已不被公認。現在知道,下丘腦不是單純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中樞,而是較高級的調節內臟活動和其它生理活動聯系起來,調節著體溫、營養攝取、水平衡、內分泌、情緒反應、生物節律等重要生理過程。

(一)體溫調節

哺乳類運動在下丘腦以下部位橫切腦干後,即不能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而在間腦以上切除大腦皮層的動物,體溫仍能基本保持相對穩定。可見在間腦水平存在著體溫調節中樞。現已肯定,調節體溫的中樞在下丘腦。有人認為,體溫調節中樞內有些部位能感知溫度當血溫超過或低於一定水平(這水平稱為調定點,正常時約為36.8℃)時,即可通過調節產熱和散熱活動使體溫保持相對穩定。體溫調節中樞內的另一些部位對溫度變化不敏感,但在溫度敏感區的作用下,發出傳出沖動以改變與產熱和散縶有關器官的活動,從而保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因此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包括溫度感受部分和控制產熱和散熱功能的整合作用部分。

(二)攝食行為調節

用埋藏電極刺激動物下丘腦外側區,引致動物多食,而破壞此核後,則動物食慾增大而逐漸肥胖。由此認為,下丘腦外側區存在攝食中樞(feeding center)。而腹內側核存在飽中樞(satiety center),後者可以抑制前者活動。用微電極分別記錄下丘腦外側區和腹內側核的神經元放電,觀察到動物在飢鋨時,前者放電頻率較高而後者放電頻率較低;靜脈注入葡萄糖後,則前者放頻率減少而後者放電頻率增多。說明攝食中樞與飽中樞的神經元活動具有相互制約的關系,而且這些神經元對血糖敏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能調節著攝食中樞和飽中樞的活動。用電滲法(electroosmosis)法將葡萄糖注到腹內側核神經元旁,也能使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進一步說明飽中樞神經元對葡萄糖敏感。

(三)水平衡調節

水平衡包括水的攝入與排出兩個方面,人體通過渴覺引起攝水,而排水則主要取決於腎的活動。損壞下丘腦可引致煩渴與多尿,說明下丘腦對水的攝入與排出調節均關系。

下丘腦控制攝入的區域與上述攝食中樞極為靠近。破壞下丘腦外側區後,動物除拒食外,飲水也明顯減少;刺激下丘腦外側區某引起部位,則可引致動物飲水增多但是,控制攝水的中樞在確切部位還不清楚,不同動物的實驗結果也不一致。

下丘腦控制排水的功能是通過改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來完成的。抗利尿激素是由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元(神經分泌大細胞)合成的,神經分泌顆粒沿下丘腦-垂體束纖維向外周運輸(軸漿運輸)而貯存於神經垂體。以高滲鹽水注入動物的頸內動脈,則能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如注入低滲鹽水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因此認為,下丘腦內存在著滲透壓感受器,它能按血液的滲透壓變化來調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此種感受器可能就在視上核和室旁核內。電生理研究觀察到,當頸動脈內注入高滲鹽水時,視上核內某些神經元放電增多,這一事實支持滲透壓感受器就在視上核內的推測。一般認為,下丘腦控制攝水的區域與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核團在功能上是有聯系的,兩者協同調節著水平衡。
四)對腺垂體激素分泌的調節

下丘腦內有些神經元(神經分泌小細胞)能正確性調節腺垂體激素分泌的肽類物質,這些物質是: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促性腺素釋放激素、生長至少釋放抑制激素、生長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促黑素細胞激素釋放因子、促黑素細胞激素釋放抑制因子、催乳素釋放因子、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等。這些肽類物質在全盛後即經軸突運輸並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經垂體門脈系統到達腺垂體,促進或抑制某種腺垂體激素的分泌。此處,下丘腦還有些神經元對血液中某些激素濃度的變化比較敏感,這咱神經元稱為監察細胞;例如,前區的某些神經元對卵巢激素敏感,內側區的某些神經元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敏感,另有一些區域的某些神經元對各種垂體促激素很敏感。這些監察細胞在感受血液中激素濃度變化的信息後,可以反饋調節上述肽類物質的分泌,從而更好地控制腺垂體的激素分泌活動。

(五)對情緒生理反應的影響

情緒是人類一種心理現象,但伴隨著情緒活動也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些客觀的生理變化,稱為情緒生理反應。自主神經系統的情緒反應,可以表現為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相對亢進的現象,例如貓對痛刺激產生情緒反應時,可以出現心率加速、血壓上升、胃腸運動抑制、腳掌出汗、豎毛、瞳孔散大、脾收縮而血液中紅細胞計數增加、血糖濃度上升,同時呼吸往往加深加快。人類在發怒情況下,也可見到類似的現象。自主神經系統的情緒反應,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表現為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相對亢進的現象。例如,食物性嗅覺刺激可引致消化液分泌增加和胃腸運動加強,動物發生性興奮時則生殖器官血管舒張;人類焦急不安可引致排尿排便次數加頻,憂慮可引致消化液分泌加多,悲傷則流淚,某些人受驚嚇會引致心率減慢。因此,情緒生理反應主要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兩者對立統一的改變。持久的情緒活動會造成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

在間腦水平以上切除大腦的貓,常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亢進的現象,並且張牙舞爪,好似正常貓在搏鬥時一樣,故稱之為假怒(sham rage)。平時下丘腦的這種活動受到大腦的抑制而不易表現。切除大腦後則抑制解除,下丘腦的防禦反應功能被釋放出來,在微弱的刺激下就能激發強烈假怒反應。研究指出,下丘腦內存防禦反應區(defense zone),它主要位於下丘腦近中線兩旁的腹內側區。在動物麻醉條件下,電刺激該區可獲得骨骼肌的舒血管效應(通過膽鹼能交感舒血管纖維),同時伴有血壓上升、皮膚及小腸血管收縮、心率加速和其他交感神經性反應。在動物清醒條件下,電刺激該區還可出現防禦性行為。此外,電刺激下丘腦外側區或引致動物出現攻擊撕殺行為,電刺激下丘腦背側區則出現逃避性行為。可見,下丘腦與情緒生理反應的關系很密切。人類下丘腦的疾病也往往伴隨著不正常的情緒生理反應。

(六)對生物節律的控制

機體內的各種活動常按一定的時間順序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節律稱為生物節律(biorhygym)。人體許多生理功能都有日周期節律,例如血細胞數、體溫、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等一瑚一個波動周期。身體內各種不同細胞都具有各自的日周期節律,但在自然環境中生活的人體器官組織卻表現統一的日周期節律,這說明體內有一個總的控制生物節律的中心,它能使各種位相不同的生物節律統一起來,趨於同步化。研究指出,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可能是生物節律的控制中心,在小鼠中觀察到視交叉上核神經元的代謝強度和放電活動都表現明確的日周期節律。在胚胎期,當視交叉上核與周圍組織還未建立聯系時,其代謝和放電活動的日周期節律就已存在。破壞小鼠的視交叉上核,可使原有的日周期節律性活動(如飲水、排尿)的日周期喪失。視交叉上核可通過視網膜-視交叉上核束與視覺感受裝置發生聯系,因此外環境的晝夜光照變化可影響視交叉上核的活動,從而使體內日周期節律與外環境的晝夜節律同步起來。

『捌』 調整生物鍾

在冬季,人們的食慾多有增加,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冬季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這是由於人體的「激素鍾」在寒冷的氣候下,運轉有所改變造成的。
科學研究發現,冬天的寒冷影響著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對於體質偏弱而無嚴重疾病的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適當選用一些葯食兩用的食品,如紅棗、芡實、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蓮子、山葯、扁豆、桂圓、山楂、飴糖等,再配合營養豐富的食品,就可達到禦寒進補的目的。
對於肥胖的人來說,冬季是減輕體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時機。此時,肥胖者晚餐應少吃,並安排得清淡一些。由於晚間人體攝入的營養素易轉化成脂肪而儲存,同時,晚間活動量小,如果晚餐豐盛則易引起血脂升高,並易沉積於血管壁上,為動脈硬化埋下隱患。
婦女在冬季應增加無機鹽和維生素的攝入,尤其是鈣和鐵應有充分的供應。老人和兒童及體質虛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對他們是很大的威脅,尤其需要優質蛋白質。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應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應分別佔13%-15%、25%-35%、60%-70%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糧、雜糧和薯類。如玉米、蕎麥、燕麥、紅薯、馬鈴薯、羊奶、兔肉、動物肝、動物血、豆腐、芝麻醬、紅糖、蝦米、蝦皮以及帶色葉菜都適於冬季進食。
此外,冬季進補禦寒,調整飲食的同時,應進行耐寒力鍛煉從而增強適應能力。如忽略了人體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賴食物禦寒,過多地食用高熱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類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來,有可能多長出贅肉,會給原來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因此,冬天應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如太極拳、散步、打球等,這樣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增強胃腸道對營養的消化吸收,真正達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高考考生如何調整生物鍾
經過長時間的復習備考,很多考生形成了晚睡的習慣。有些人甚至到了上午10∶00左右還懶洋洋的,興奮不起來。如果到了高考時還是處於這種生理狀態,就很不利,應該注意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鍾。
人的生物鍾是長時間形成的一種生理反映。要想調整到最佳狀態,應該在考前半個月左右就著手進行。高考的第一場考試一般在上午9∶00開始。考生要想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適度的興奮狀態,就要完全按照高考期間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鍾調整過來。
第一步是把晚睡的習慣改掉,第二天早上也不能睡懶覺。具體地說就是每天晚上一定要在22∶00以前入睡,第二天早上要在6∶00~6∶30左右起床。起床洗漱完畢後,活動一下身體,看幾頁復習資料,7∶30左右再吃早餐。這樣到9∶00左右整個人已經逐漸進入興奮狀態。為適應考試,考生在9∶00~11∶00之間可以自己找一些卷子試著做一做。這樣既能進行一下復習,又能體會適度緊張的感覺。
午飯後,考生也要按高考的需要休息一個小時左右再進行復習。從而使自己在每一場考試的時間里都處於適度的興奮中。
[編輯本段]【根據生物鍾原理安排作息】
如何根據生物鍾原理安排醒睡節律及工作學習?
最近,位於美國芝加哥醫療中心的生物節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指出:周末睡懶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並非好事,因為這會使人體時鍾紊亂,睡眠時間順延,使星期天晚上難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這種紊亂狀態甚至需要數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在時間生物學這一新領域,研究人員對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人體生物鍾進行了大量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價值的進展。研究表明:人們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個時間醒來,這有助於調整體內的各種活動,使我們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時間生物學為那些即不屬於早起的「百靈鳥型」,又不屬於晚睡的「貓頭鷹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蒙克教授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帶來某些變化。不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物學上的變化。我們中的許多人到晚年時會變成「百靈鳥型」。
由於人體生物鍾的變化,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時時發生著變化,研究的結果表明:
上午8~11點,是組織、計劃、寫作和進行一些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最佳時間。最好把一天中最艱巨的任務放在此時完成。同時,這段時間疼痛最不敏感,此時看牙醫最合適。
上午11~12點,是開會的最佳時間,人們此時最為清醒。這段時間易用於解決問題和進行一些復雜的決策。
12時~下午2時,此間一天中快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適宜進行商業社會活動。
下午2~4時,會出現所謂的「下午低沉期」。此時易出現睏乏現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電話,做些有趣的閱讀,盡量避免乏味的活動。
下午4~6時,人體從「低沉期」解脫出來,思維又開始活躍。可把一天中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做。並且這是進行長期記憶的好時光。
下午5~7時,人體的體溫最高,此時做些鍛煉有助於你在晚上順利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晚上7~10時,可就一些較嚴肅的家庭話題進行討論,也是學習的最好時間。
晚上11~12時,人體准備休息,各臟器活動極慢,進入夢鄉。
目前,對人體的生物節律研究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體衛生保健,保障安全生產,指導人們生活等方面。所以當了解了自己的生物節律後,就會揚長避短,充分利用生物節律的高潮期,獲取理想的學習、工作和科研成績。在低潮期適當調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適應能力,減少生物節律的不良影響。可見,人們能夠認識,利用人體生物節律,但不宜隨意打亂生物節律。
改變入睡和起床時間會影響人的情緒嗎?
美英兩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人的情緒好壞不僅受睡眠時間長短的影響,而且還與是否按生物節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時間有很大關系。
據《普通精神病學文獻》報道,美國波士頓和英國曼徹斯特的兩個研究小組對生物鍾、睡眠和情緒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後發現,人體生物鍾能決定人在一天內哪幾個小時心情好。如果在人體生物鍾仍處在睡眠階段起床,即使已經睡了很長時間,仍然會感覺情緒不好;而即使兩三天沒睡覺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鍾處在清醒期,那麼他也會感覺情緒高漲。
研究人員說,生物鍾存在於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它決定人體從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種活動的生物節律。他們通過對24例健康的年輕志願者長達一個月的研究後發現,當實驗對象的睡眠周期從每天24小時延長到28至30小時後,其情緒高低受每天睡眠情況和體溫兩個因素的綜合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這兩項新的研究結果使科學家們能夠根據人的睡眠時間表和其自身生物鍾判斷人的情緒,並有望在將來幫助醫生治療情緒抑鬱症患者,也可以幫助經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時差的人盡快適應。

『玖』 控制生物節律的中樞是哪個

①下丘腦是水平衡的調節中樞,①正確;
②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②錯誤;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③錯誤;        
④下丘腦有控制生物節律的中樞,④正確.
所以,①④正確.
故選:D.

閱讀全文

與腦中調節生物節律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