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

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

發布時間:2022-04-15 07:46:15

⑴ 生物燃料為什麼能緩解全球變暖趨勢 難道生物燃料不產生二氧化碳

比石油燃燒出來的成分少,水多。
只要是電噴汽油車都可以改智能雙燃料控制(3~12缸都可以)!或燒天然氣車都可以燒甲醇!甲醇汽車迎來發展春天,必須專業改裝!比氣安全動力好、更省、續航能力強,改裝方案多等優點。
甲醇汽車改裝,甲醇燃料市面上99%都是簡易改裝,車燒甲醇不是加個所謂的控制器就是甲醇汽車改裝,要不車廠早就自己加上了。甲醇如果簡單的勾兌就可以使用,那3桶油早就做了。
必須專業改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要不必定失敗。
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6種智能轉換控制;9種匹配調試;10種智能控制模式,根據不同車型狀況可選擇】:油費省1半(根據當地運輸情況)比燒氣安全、動力好、續航能力強、便捷!
甲醇汽車燃料行業領導者——GCM新能源
我們讓您全面了解,不做事後悔事!解決車燒甲醇所有問題!
(甲醇導電水性,傳統機構油泵、液位器、過濾器等部件不適合)
與我們合作保證你發展無後顧之憂!單、雙油箱各種改裝方案滿足不同客戶需要!
【推薦雙油箱】:(可智能轉換控制【具有智能控制甲醇、汽油雙模式及10種模式滿足任何汽車智能模式】或手動轉換控制)【避免改雙軌出現,噴油嘴噴射角度不好、噴油嘴質量差滲漏已壞傷車,避免其他改裝必須停車前轉換到汽油;隨時啟動片刻及能轉換到所用燃料】,全年可純燒甲醇、GCM100、雙油箱雙油路【推薦新增大油箱裝甲醇;也可後裝小油箱裝汽油,原車大油箱裝甲醇,不佔用空間改裝不明顯】。
【單油箱】:無需增加油箱【避免出現改裝車輛問題:雙模式、雙泵控制計程車的黃金搭檔】10種智能模式選擇可滿足任何車輛及使用甲醇、甲醇汽油、汽油及多種手動模式,無明顯改裝車輛,推薦雙泵雙供油保障(鼠籠式變頻燃油泵與原車泵保障油路無憂)根據溫度是純燒甲醇、甲醇汽油、M85、M70、M50。
控制器:液晶屏顯示、可顯示液位、溫度模式等數據;處理器:鋁壓鑄外殼;電磁閥(德國GSR代工廠產)不銹鋼鑄造,密封材料耐醇
耐油;新增油箱(油箱、液位器為專利產品)容積20~75升可選可安裝任何車輛含轎車、MPV商務車、SUV越野車。新增油箱與原車供
油系統互換工作又可獨立工作,雙燃料甲醇、汽油獨立分裝,可完全使用純甲醇、或GCM100比改氣安全、動力好、使用成本低、燃料
加註方便無憂。市面所謂的改甲醇簡單的加個控制器、冷啟動罐,存在材料劣質、控制簡單、安全隱患大、故障多、燃燒不好損車、改
裝發動機等問題!使用甲醇必須安裝鼠籠式變頻油泵、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專用燃料過濾器等要不很多小問題成為大問題成為後患。
車燒甲醇常見問題:
不是壞噴油嘴:而是堵塞,傳統清洗,及超聲波清洗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詳細了解請登錄
不是壞油表:而是傳統液位器,不適合甲醇特性,燒壞,或液位滑動電阻被導電氧化或隔離。【用磁感應非接觸式液位器就可避免】車燒甲醇常見故障,壞油泵,傳統油泵、所謂的陶瓷泵、甲醇泵、普通的無刷泵不能徹底解決油泵導線接觸燃料導電氧化問題,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同時部分車輛出現壞油表(其實是壞油箱內有位滑動觸點);壞噴油嘴,其實是堵塞,傳統清洗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特殊清洗修復。原車的噴油嘴最好,不要給用戶輕易更換。很多維修工作人員工作不規范細致,拆噴油軌時,(噴軌拆卸一定要把油軌周圍沙土清理干凈避免掉落氣缸內造成拉缸!車燒甲醇很多問題是認為問題,以及找不到問題所在,不能根本性解決,汽車調試適應甲醇後,故障率比燒汽油還少。純燒甲醇或燒M100低溫不易啟動,或部分車輛啟動難問題!改裝一定要用智能雙燃料
1、解決發動機燃燒純甲醇或GCM100時在20℃以下啟動時不易啟動,啟動後運行不穩定、動力慢慢變小問題、越來越不節省等問題。
2、解決發動機燃燒甲醇、汽油需要兩種燃料供給轉換問題,能智能、手動轉換燃料,智能、手動控制供給,根據汽車發動運行狀態、需
求智能控制、轉換,充分使用不同燃料,達到最佳效果。實現雙燃料全面解決最佳方案,具有汽油(-20度到20度控制)和甲醇(約20度到60
度)雙控制模式;比用油電混合車(購、保、維修)成本低,環保。新能源——中醇醇油(甲醇)可全年使用,不受季節溫度變化影響。
3、解決簡易改裝雙油路,需停車前需提前轉換問題,不能避免氣阻問題!汽油油箱可不用使用純汽油,用GCM85燃料、更省更方便!
4、控制系統集成化、模塊化、超原車標准設計、生產,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性好;核心部件全部為進口產品、定製、專用配件。
5、控制系統帶運行、狀態、燃料使用等顯示,運行、狀況、數據一目瞭然,讓您明明白白使用。
6、控制系統在汽車發動機燃料轉換、安裝不破壞原發動機結構,避免改雙軌帶來噴油嘴易壞、易堵、動力不好、後期不節省、壞油泵、
等故障率高問題。可用於任何電噴汽車車加裝第二套燃油系統。油箱標准帶有進氣、熱膨脹排氣、防翻車燃料泄露等保護。
油管軟:(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可提供質檢報告的耐壓3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25度到
油管硬:(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標準的耐壓2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40度到120度
高溫線:(除控制器用)其他線束耐溫200度,可經受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超原車技術要求50%繼電器:世界知名品牌材質銀點。高溫膠帶:發動機用超原車技術要求(為什麼不選擇市場配件,汽車裝配廠所用原車件,嚴禁供應商流通到市場,市場配件價格與裝配廠質量要求價格差多倍多者幾10倍,如油泵原廠上千元一個,配件幾十元;噴油嘴市場根本賣不到真品,所以有行家寧願選擇國外拆車件不用市場配件;如球龍套計程車用,便宜10多元只能用幾個月,好60幾元可以使用2年;現在客戶要求高,工時費高,所以要用就選用高品質產品)放心、省心、安心

我們的優勢:GCM中醇.新能源&醇油、SHANJIE山捷、山東.平捷屬公司注冊商標。為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 在汽
車燃料、控制系統、轉換、控制、元器件、工藝、安裝、外觀造型等擁有商標、專利、等多達20多項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團隊、專利
保護、優質品質; 創品牌戰略、造精品產品!統一形象宣傳;統一管理服務;統一產品供應。因為燃料勾兌也可以使用!請用戶全面了解後再使用;詳細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
石油能源危機: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在大力開發、支持新能源,尤其是汽車在中國日益增長,原油需求增長遠大於國內生產增長,進口依賴達到60%以上;中國大部分石油、天然氣需要進口,石油只夠人類使用40幾年,天然氣不過60幾年;電瓶汽車的存、方電已經制熱製冷瓶頸很難突破;所以甲醇成了最好最佳替代品。
汽油:汽油是產品、商品名、而不是單一的化學成分,其成分復雜有100-200種化學成分組成;
天然氣:屬高壓壓縮氣體,危險性比汽油大,汽車使用必需加裝高壓氣罐,氣體泄漏檢測難等,50度以下需用汽油,氣進入氣缸前需加熱、燃燒溫度高、吸熱少、動力小、產生油膩多,對發動機傷害大,麵包車燒氣3-4萬需大修,計程車縮短30-50%壽命;尤其開空調或上坡路很多車動力不能滿足;氣體運輸、存儲不便!
甲醇:甲醇主要來自煤炭、天然氣轉換成甲醇便於存儲、運輸,及可再生植物等,煤炭夠人類使用200年以上,中國典型的富煤貧油國,所以發展甲醇替代傳統燃料趨勢所在。甲醇閃點高13左右;純甲醇因為高壓有氧燃燒,燃燒充分替代汽油的比例是1.5~1.7左右,所以車燒甲醇需加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還可以讓汽車同時燒汽油;純燒甲醇根據汽車壓縮不同,壓縮比低、點火弱的車輛在25度左右啟動開始困難,熱車後正常,壓縮比高、點火強車輛可以在17-18度以上正常啟動;汽車設計從零下20度到零上20度有1.8倍到0倍的放大,燒甲醇需甲醇模式。甲醇比汽油清潔環保。甲醇吸熱是汽油的3倍,所以甲醇對車輛的熱磨損更小,產生油膩更少,積碳少等優點;所以車燒甲醇比燒汽油對車還保護切不宜高溫,所以F1方程式車都燒含有甲醇燃料; 甲醇沸點不到70度,所以燒甲醇一定要解決氣阻問題,改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解決此問題,全面改裝解決所有你們所聽到的片面問題!
中醇醇油:GCM100是純甲醇的改性燃料,比純甲醇點燃性好、燃燒更充分、動力性強等優點!
GCM85是純甲醇改性並添加了專用添加劑,根據不同地區車型可在零下10度左右正常啟動,比勾兌汽油經濟性好、冷啟動性好、動力好、又保護發動機磨損、部件的保護!GCM85不是簡單的讓車輛低溫能啟動!
甲醇(水性導電能力強,汽油導電差。車燒甲醇必須用耐水油泵、液位器!甲醇避免被酸性、腐蝕性液體污染(罐車只做水清洗,不做蒸灌處理)。
傳統油泵:普通油泵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油泵都為直流有刷泵,碳刷及導線接觸甲醇通電後氧化嚴重(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原車泵相對會好一點(原車泵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後換泵有一星期不到就壞泵現象。
鼠籠式變頻無刷燃油泵:鼠籠式結構,避免碳刷、導線接觸燃料氧化損壞,鼠籠式電機啟動性好、動力好、穩定性好耐免維護;變頻器功率大,產熱少,適合汽車環境,保障油泵可靠運行,變頻器壽命可超過汽車使用年限。滿足各種車輛壓力、流量、耐疲勞性好,啟動性好,防堵轉能力強。
傳統液位器:普通油位器為汽油設計滑動觸點,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滑動觸點電阻通電氧化後阻值不準,浮子適合甲醇等,壞的是傳統油位器,而不是油表。(中、高檔車相對液位滑動觸點材質好耐用)
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磁感應式無觸點接觸燃料,避免傳統液位器易壞弊端。

⑵ 如何應對全球性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 我們能做些什麼

在保持了兩千多年相對平穩的溫度後,現在的地球正在因為溫室氣體而發「低燒」,特別是二十世紀後期,比過去四百年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熱。科學家研究報告表明,人類應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負責。

太陽輻射以光波進入大氣層,為地球帶來熱量,有些輻射被吸收讓地球暖化,有些則形成紅外線反射回太空。大氣中的水、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氣體,能吸收地表的紅外輻射而成為地球的絕熱層。它們是生命的保障,如果沒有溫室氣體,全球溫度將下降三十多度。

影響地球氣溫變化的關鍵不是溫室氣體的存在,而是它們在大氣中的濃度。當濃度增加時,地球表面的溫度就隨之上升,導致地球變暖。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由工業革命前的280ppm,快速升高到380ppm,而且越來越高。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氣中的濃度正快速增長。在上個世紀末,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了大約0.6度,本世紀預計將上升1.4到5.8度。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就不斷地出現。

整個地球的氣候就像一個巨大的引擎,通過海洋的洋流和大氣層的風流,把赤道的熱量分散到南北兩極。一般說來,赤道氣溫上升1度,南北極的氣溫就會上升12度。所以,對地球變暖最敏感的是南北兩極,那裡的冰川和冰蓋正在不停地融化。

英國南極考察站前不久發表的近30年氣象數據研究報告表明,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是地球平均變暖速度的3倍。海水變暖,南極冰圈就開始融化,一旦部分融化,全球海平面就會上升。

北極的情況更糟。北極冰圈的厚度,從1970年開始明顯減少,40年內減少了40% 。格陵蘭島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據估計,如果整個格陵蘭冰蓋融化,全球海面將升高7米,這意味著整個佛羅里達或者孟加拉都沉入海底。如果整個南極冰蓋都融化,那將更可怕,屆時全球洋面將升高65米。

冰蓋融化的更大影響在於它將徹底改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系。當陽光照射在冰層,90% 的光會像照射在鏡子上面一樣,反射回到外太空;但是當陽光照射在海面,90% 以上的能量會被吸收,於是周圍的海水就會變暖,使冰圈融化得更快。北極冰圈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將90% 的陽光反射出去,讓地球保持涼爽,但是當冰圈逐漸融化,海水將吸收大量的熱能,北極、北冰洋和北極圈,吸收的熱能會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更多。如果兩極的冰蓋不存在了,地球變熱的速度將大大加快,導致乾旱、炎熱以及水災等極端氣候頻繁出現。

目前,我國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我國每個家庭每年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大約是2.7噸。如果我們改變家庭生活方式,能否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呢?

其實,一些簡單易行的改變,就可以減少家庭能源的消耗。例如,離家較近的上班族可以騎自行車上下班而不是開車;短途旅行選擇火車而不搭乘飛機;在不需要繼續充電時,隨手從插座上拔掉充電器;如果一個小時之內不使用電腦,順手關上主機和顯示器;每天洗澡時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減少約0.1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地點,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居家

照明用電

注意隨手關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單單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

白天可以幹完的事不留著晚上做,洗衣服、寫作業在天黑之前做完。早睡早起有利於身體健康,又環保節能。

低碳烹調法

盡量節約廚房裡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熱時產生致癌物,並造成油煙污染居室環境。減少煎炒烹炸的菜餚,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飯鍋和水壺裝得太滿,否則煮沸後溢出湯水,既浪費能源,又容易撲滅灶火,引發燃氣泄漏。調整火苗的燃燒范圍,使其不超過鍋底外緣,取得最佳加熱效果。如果鍋小火大的話,火苗燒在鍋底四周只會白白消耗燃氣。

自家煮飯炒菜,量足夠吃就好,不多炒。路上看到被人丟棄的食物,可以撿起來喂野狗、野貓和小鳥等小動物。變質的飯菜可以埋在地里做肥料。

節水妙招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或者澆花。

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乾凈,洗起來既節水省時,又可少用洗滌劑,減少水污染。

沖洗衣服時,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為洗衣粉遇到肥皂會減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節約清洗時間。

洗臉、洗手用小臉盆接住水,然後倒進大桶收集起來。

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較干凈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洗抹布、擦地板、沖馬桶。

愛惜衣物之道

穿衣以大方、簡潔、莊重為美,加少量的時尚即可。相比那些時尚的服飾,傳統衣著的保鮮度和耐用性更好。

外出時穿的正式服裝和家居服分開,回家就換上寬松舒適的家居服,可以延長正裝的壽命。

吃飯、走路時注意照管衣服,避免濺上油污和泥漬。

做飯、幹活時穿上圍裙或勞動服,保護衣服不被損污。

洗頭、洗臉時,用毛巾遮護衣領,捲起袖子,避免衣服被水打濕。

脫下來的衣服要折疊好,放在衣櫃里或者掛進衣櫥,不要在外面亂堆亂放,以免落上塵埃雜穢。

晚上休息時換上睡衣,既整潔又不損壞衣服。

臟衣服洗干凈以後,如果有破綻的地方,可以用顏色相近的布塊補綴,不要怕丟面子。服裝莊重整潔,舉止禮貌得體,才真正有威儀、有面子。

家用電器的節能使用

購買洗衣機、電視機或其他電器時,選擇可靠的低耗節能產品。

電視、電腦不用時及時切斷電源,既節約用電又防止插座短路引發火災的隱患。不用時關掉飲水機的電源。保持冰箱處於無霜狀態。

循環再利用

靠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來減少材料循環使用,可以減少生產新原料的數量,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紙和卡紙板等有機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一種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大部分是甲烷)。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水污染。因此,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回收塑料及金屬製品,一公斤鋁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盡量少消耗鋁膜包裝的利樂磚包裝,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節能的健身方式

假如所住樓房的樓梯通風採光狀況良好,安全設施齊備,可以每天做「爬梯運動」,在節電的同時,健身、健心、健性情一次完成。

(敬請惠覽本網網頁:http://www.dfg.cn/gb/ssht/ys/20-anbu.htm)

手洗輕便的衣服,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以站樁的姿勢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鍛煉腳力,又可使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的腰部和背部放鬆。雙手同時搓洗衣服,節水節電的同時鍛煉了手指靈活性和左右腦的協調能力。

節省取暖和製冷的能源

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製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風和避免房間過暖,就能簡單地減少10%的費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檢查閣樓和空心牆隔熱材料的質量。冬季檢查門和窗邊的縫隙是否密閉。

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

可再生能源

使用各種可再生能源的技術,能大大地減少我們在使用能源的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太陽能可以加熱水和發電。在一些歐洲國家越來越多地採用生物質採暖系統,還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風力渦輪發電機已經可以供家庭使用。

垃圾分類處理

垃圾分類可以回收寶貴的資源,同時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廢紙被直接送到造紙廠,用以生產再生紙;飲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關的工廠,成為再生資源;家用電器可以送到專門的廠家,進行分解回收。家裡可以准備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收集廢紙、塑料、包裝盒、廚余垃圾等。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不僅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也有利於培養孩子愛護環境的習慣和自覺性。

交流捐贈多餘物品

將多餘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來,通過交換和捐贈的辦法,達到重復利用的目的。

二、在路上

經濟型汽車

高能效汽車每公里產生更少二氧化碳。一般說來,汽車重量越大越耗油,產生的二氧化碳越多。與經濟型的小汽缸車相比,大型SUV汽車和豪華汽車排放至少兩倍以上的二氧化碳。越野型汽車安全系數高,但比較耗油。自動檔汽車的動力傳遞通過液壓完成,在工作中會造成動力損失,尤其是在低速行駛或堵車中走走停停時,油耗更大。

燃料

汽油和柴油:環保型的汽油和柴油能提高汽車的性能。它能清潔汽車的引擎,減少引擎的摩擦力,並使燃油能更充分燃燒,從而降低對空氣的污染。

生物液體燃料:生物液體燃料與傳統車用燃料相比,可以潛在地帶來二氧化碳減排。中國已經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產國和使用國。燃料乙醇在全國9個省的車用燃料市場得以推廣和使用。

明智的旅行

先計劃好最佳路線再出發。

仔細想想你旅行需求。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你有想過跟家人和朋友共乘一輛汽車嗎?你真的需要飛行嗎?可能一個電話會議更節省時間、金錢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汽車保養

做好汽車的日常養護,確保它能在最佳狀態下行使。檢察輪胎氣壓和機油。不需要的時候,把車頂行李架和箱子拆下來,因為這些都會使車子的效率降低超過10%。

開車時

行駛時注意油離配合,保持在經濟時速。試驗顯示,油門踩到底比中速行駛費油2—3倍,所以在行駛中猛剎車、猛起步都是大忌,盡量做到平穩起步。

在排隊、堵車或等人時,盡量避免發動機空轉。發動機空轉3分鍾的油耗可以讓汽車行駛1公里。因此,如果滯留時間超過1分鍾,就應該熄火。

提高出門辦事效率

除非必需,不單獨駕車出門。每次出門之前,把要辦的事列出來,爭取一口氣辦完。這樣可以減少塞車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三、購物時

自備購物袋或重復使用塑料袋購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來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節約塑料袋就是節約地球能源。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超過一百萬噸,「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使垃圾量劇增。

購買本地的產品

購買本地的產品能減少在產品運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據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公布的一份報告,在英國,8%從車子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運送非本地產品的車輛。

購買季節性的產品

購買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能減少溫室生長的農作物。很多溫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來種植非季節性的產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地的食品最適合當地人食用。本地生產的其他商品,維修保養方便且成本低廉。季節性的食品是在最適宜該物種生長的自然生態下成熟的,最富營養,同時也少有各種催生的添加品。而反季節食品不僅價格貴而且營養較少,添加的農葯、化肥和催生劑也危害健康。

減少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的采購

飼養家畜要消耗掉2/3以上的耕地;地球上人為產生的甲烷中,畜牧業就佔16%。肉類的生產、包裝、運輸和烹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對引發地球溫室效應所佔人類行為的比重高達25%。

少用一次性製品

商場里充斥著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簽字筆……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所產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環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為例,我國每年向日本和韓國出口約150萬立方米,需要損耗200萬平方米的森林資源。

不要掉進奢侈品的陷阱

越時尚的商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快。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時髦的服裝,商家通過不斷地推陳出新,刺激人們的購買欲。那些追求奢侈品消費的「月光族」和「車奴」、「卡奴」,不僅浪費資源,還使自己背上沉重的經濟枷鎖,究竟是富人還是「負人」,只能冷暖自知。

過度包裝

注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這代表在包裝的生產過程中,消耗了較少的能量。減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的垃圾,也減少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使用再循環材料的好處

比起用原始材料製造的產品,用再循環材料製造的產品,一般消耗較少的能源。例如:使用回收鋼鐵來生產所消耗的能源比使用新的鋼鐵少75%。

總之,還有其他節約能源的方法,需要我們舉一反三,去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球變暖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地球,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讓我們行動起來,拋掉自私自利的陋習,以博大無私的善心、善行,挽救地球家園的命運,維護人類得以繼續生存的未來。

⑶ 怎樣可以減緩全球變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實際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動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實現可能性。倘若此案能夠實現,對於2050年為止的地球溫暖化,根據估計可以發揮3%左右的抑制效果。

2、保護森林的對策方案

停止毫無節制的森林破壞,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由於森林破壞而被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根據估計每年約在1~2gt.碳量左右。倘若各國認真推動節制砍伐與森林再生計劃,到了2050年,可能會使整個生物圈每年吸收相當於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結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溫室效應。

3、汽車燃料的改善

在美國等地,或許是因油藏豐富,對於省油設計方面,至今未見有何明顯改善跡象,仍舊維持過度耗油的狀況。因此,該地區生產的汽車在改善燃油設計方面,具有充分發揮的餘地。由於此項努力所導致的化石燃料消費削減,估計到了2050年,可使溫室效應降低5%左右。

4、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要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5、鼓勵使用天然瓦斯

鼓勵使用天然瓦斯作為主要能源。因為天然瓦斯較少排放二氧化碳。

6、汽機車的排氣限制

由於汽機車的排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與一氧化碳,因此希望減少其排放,這可以對到2050年為止的溫暖化,分擔2%左右的抑制效果。

7、鼓勵使用太陽能

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對減少,因此對於降低溫室效應具備直接效果。不過,就算積極推動此項方案,對於2050年為止的溫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們的期待。

8、開發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為新的干凈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經由光合作用製造出來的有機物充當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9、設法挖掘海洋吸收碳的潛力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劑載體,海洋大約吸收了人類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減少了大氣中的含量,延緩了氣候變化。其能力很大,潛力也很大。

(3)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全球變暖原因

人為因素

1、人口劇增因素

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紀,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范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紀,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動

2、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變動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形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⑷ 有介紹生物技術如何造福於人類的資料嗎

一、生物技術給農業帶來的益處

廣義上講,生物技術是利用有機體、死細胞、活細胞以及細胞內含物,採用特殊的過程生產出特殊的產品應作到農業、醫葯以及環境修復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現,它能改變、取代物種的基因。

生物技術在農作物中已有廣泛的應用。最初通過遺傳工程獲得而進入市場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們經轉基因後具有抗除草劑和棉鈴蟲的能力。這種玉米、大豆和棉花從Bt細菌獲得基因,經遺傳改良後具有防蟲害的能力。利用Bt細菌獲得經遺傳改良的作物的潛力是相當大的。例如:美國有200萬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亞有40萬hm2,兩者各相當於2.5億美元價值。如果將Bt玉米引種在美國1000萬hm2的土地上,只要增產5%,就意味著能增加3.5億美元收入。這項技術進一步促進了Bt制劑控制蟲害在商業上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經轉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種,這些品種能同時抗除草劑和一些蟲害。

生物技術在畜牧業上應用所獲得的益處與在農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術有助於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滅競爭者。促進畜禽生長的物質有生長激素以及促進其生長的調節劑,這些物質可由基因工程而獲得。如利用鼠類基因(該基因能促進角蛋白的形成)能獲得了經遺傳改良的綿羊,這種綿羊比普通棉羊產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產量、質量的同時,有助於提高畜牧業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例如,通過控制飼料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業生產力;利用基因調控技術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內一些作物的蛋白質含量,減少飼料作物中難消化的木質素含量等。達比等人已生產出一種轉基因三葉草,可應用於澳大利亞綿羊牧場。該基因來自向日葵,經轉基因的三葉草能製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質,該蛋白質經食物鏈進入綿羊體內,進而能提高產毛量。

生物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益處也包括在生態和環境兩個方面。利用生物技術提高現有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可以減低農業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擴張的要求,因此,它有助於有人類保存、保護地球上僅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及其資源,有助於人們未來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資源開發新的產品。

生物技術已用於生產抗蟲害、抗除草劑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蟲害、抗除草劑的能力。1995年人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轉基因馬鈴薯,這種馬鈴薯能產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對科倫那多馬鈴薯甲蟲有毒害作用。這些轉基因作物能減少殺蟲劑的用量,降低殺蟲劑及其殘留物對食物鏈、水體造成污染,從而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在許多農業生產區,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約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農業生產區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製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據統計,英聯邦農場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約有50%來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產生的溫度氣體(二氧氣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進地球氣候變暖。除此之外,農業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術的利用能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潛在的、真正有價值的幫助。

同樣,人們可以利用真菌來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溫萊指出:特定的真菌類能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從而促進作物生長;真菌也能通過分解有機物質(例如纖維素等)釋放出糖類,促進固氮菌的生長。進一步提高土壤養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獲得轉基因細菌和真菌,以進一步增強它們製造養分和釋放土壤養分的能力。轉基因作物的最終目標是使作物本身能夠自行固氮,避免、減少使用人造肥料,從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將來卻有望實現這個目標。

二、生物技術帶來的不利

從經濟角度上講,生物技術帶來的不利並不明顯,然而,它會引起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因為,生物技術公司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可以通過輸出生物技術產品而獲得利潤。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由於技術、及其產品還遠沒有被廣泛接受。

生物技術可能引起生產方式和人類健康的退變。這種情獎品可能會隨著需要特定處理的轉基因作物的出現而產生,特別是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出現。農民必須從同一公司購買種子和除草劑,否則除草劑起不了作用。同樣的問題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轉基因作物上出現,這些轉基因作物會取代傳統的依靠有機肥的作物,後者在發展中國家是很普遍的,並且也有利於環境保護。生物技術在食品上的應用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民也會造成許多困難。生物技術也會對人類的健康製造麻煩。近年來在英國已有這方面的報道。特別是當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的基因轉入農作物時,例如,堅果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若它的基因被導入其他作物,則有可能其他作物也會引起人體過敏。為了預防起見,轉基因作物產品必須經免疫測定篩選後才能利用。

生物技術也可能引發環境問題。人們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出抗旱、耐鹽、抗病蟲害作物同時,也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導致一些物種滅絕。這一結果是由於生物技術促進農作物向它原本不適應的地域擴張而造成的。生物技術同樣加速土壤侵蝕和沙漠化。農業,尤其是耕作農業的擴張會增加除草劑、殺蟲劑、人造肥料的使用,農業中不斷投入的能源促進全球變暖。與此同時,氮素生物化學循環的改變也加劇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直接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

另一個令人擔心的是:轉基因植物、動物、微生物脫離當地農業生態系統所造成的危害。許多有意或無意的動植物引起當地嚴重的生態問題。最明顯的例子是澳洲引進的兔子。1500年以來,世界各國動植物的交流,有些已成為當地的有害動植物。至於轉基因作物脫離當地農業生態系統後有可能引發:第一,轉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為嚴重的雜草問題;第二,轉基因作物通過雜交後產生雜種;第三,轉基因作物影響食物安全。任何一種轉基因作物都存在對生態環境產生沖擊的可能性。

未來20年,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農業將經歷具有重大意義的革新。毫無疑問,生物技術作為科學和技術在這場變革中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原則上講,生物技術本身有能力幫助人們提高農業生產力和保護環境,但在實踐中,生物技術作為環境保護的代理人其作用相對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人們對它在環境保護以及促進人類進步中的作用仍將拭目以待。
http://lunwen.zhupao.com/Article/2005-2-24/5078.shtml
淺談生物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

作者:張復毅
1987年,美國農業委員會主席帕特里克在國會上發表的題為「美國未來的生物技術競爭力」的長篇演說詞中說:「我國正處在一場變革的前沿,這場變革將決定我國經濟前途的命運。這是一場由生物技術引起的科學革命……生物技術正在開創新的廣闊的21世紀市場——這不僅對美國的農業產品,而且對於為數眾多的其他產業都如此。生物技術也許會對世界的重大問題——飢餓、疾病、能源及污染等提供解決的辦法……」如今,生物技術已被世界各國視為一項高新技術,它對於提高國力,迎接人類所面臨的食品短缺、健康、環境及經濟問題的挑戰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什麼是生物技術呢?
生物技術,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先進的工程技術手段和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以往,人們將生物技術分為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這種分類是相對的,它們之間互相滲透、互為補充、互為上下游。這五個工程雖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內容,尚不能涵蓋生物技術的全部內容。隨著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向縱深發展,不斷有一些新的內容出現,特別是人類和生物的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晶元、生物信息學等重大技術的出現,已經大大擴展了生物技術的內涵。
近年蛋白質工程的出現,把基因工程研究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使得改造基因、改造蛋白質乃至改造生命成為可能。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與微電子技術的結合,開辟了生物分子電子學的新領域。生物感測器、生物晶元的研製與應用,特別是生物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成功,將使整個人類的文明登上一個新的高峰。
目前,生物技術在醫學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在醫葯衛生方面,僅美國就已有50多種生物葯物疫苗和各種生物制劑投放市場。人類基因治療由原來僅用於治療單基因缺陷遺傳病,迅速擴大到治療癌症、愛滋病、乙型肝炎、心腦血管病等疾病。將帶有人體基因的轉基因豬的心、肺、腎等器官,移植至人體,為解決人類器官移植供體不足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美國科學家將胰蛋白酶(用於治療肺氣腫等疾病)基因轉至山羊,其中的一隻每天可製造出7萬美元的胰蛋白酶,遠比從動物胰臟中提取該酶的產量高、成本低。重組人干擾素,是我國第一個知識產權的葯物,2000年,我國已有20—30個基因工程葯物問世,如:人的乙肝疫苗,單克隆抗體等。
在農業方面,應用生物技術可以培育高產優質的抗蟲抗逆性好的農作物新產品。如近年來,人們將蘇雲金芽孢桿菌基因導入植物,成功地培育出抗蟲棉花、水稻、番茄、煙草、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新品種。1996年,全世界轉基因植物種植面積為170萬公頃,1997年為1280萬公頃,1998年上升為2780萬公頃。世界上種植轉基因作物面積最大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阿根廷和加拿大,這四國合計佔有全世界轉基因作物面積的99%。目前,我國的抗二化螟蟲水稻、抗稻飛虱水稻、抗稻瘟病水稻、抗螟蟲玉米、抗病馬鈴薯、保鮮番茄等一大批轉基因植物即將進入商品化階段。大家知道,人體無法合成一些必需氨基酸,這些氨基酸要從外界食物中攝取。而禾穀類和豆類的種子又恰恰缺少某些類型的氨基酸,例如,玉米中缺少賴氨酸和色氨酸,豆類貯存的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也很少。現在,科學家已通過基因克隆使這些蛋白酶生產基因轉移到了一些植物細胞中,並在其中得到了表達。這些轉基因食物,為人類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提供了新的科學保證,是對傳統食品的一次革命。
總之,由於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思想觀念將在今後幾十年裡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突飛猛進的現代生物技術,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福利,同時,它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日新月異充滿希望的未來。
原載《中學生物教學》2004年11期
http://taiyangfeng.2008red.com/article.php?workid=8764&articleid=110570

⑸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問題

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方法是要圍繞地球建立一個由小微粒或太空飛船組成的人工太空環,遮蔽熱帶陽光,調節地球溫度。
減緩變暖:
地球誕生以來,大氣溫度曾經幾度升降,太陽輻射、雲層遮蔽和溫室氣體等各種因素都曾經或正在影響著我們的氣候。如果給地球圍上一個粒子或飛船組成的「腰帶」的話,赤道上空就會出現一個陰影,要部署這些粒子,就必須使用一些專門的控制飛船,像牧羊犬一樣照看粒子群。
全球氣候變暖: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出現高溫天氣,並不意味著邁阿密的生活方式將向非洲看齊,但卻的確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溫天氣怎麼會導致海平面上漲呢?原來氣溫過高會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極地冰蓋不斷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2、融化的冰川
觀測冰川是否消融並不需要藉助特殊設備。原來覆蓋在苔原表面的凍土由於表面溫度升高而融化後,現在上面生長著植被。
3、熱浪侵襲
熱浪不僅抑制人體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圖為2008年受熱浪侵襲的紐約街頭,一個人試圖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溫。
4、暴風雨和水災
溫暖的海水增加了強烈風暴產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颶風席捲了德克薩斯州與墨西哥邊境。溫暖的海水給颶風提供了力量。科學家將海洋和大氣的溫度,與強暴風雨發生的幾率關聯起來。在過去幾年中,美國和英國都經受了超強風暴和洪水的襲擊,災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財產損失達數億美元。
5、乾旱
當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風暴和泛濫的洪水襲擊時,另一些地方卻遭受著乾旱的威脅。隨著氣候變暖,專家估計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縮,並且導致農作物生產的質量下降。這使得全球的糧食生產和供給處於危險之中,人們面臨飢餓威脅的危險越來越高。
6、疾病
伴隨著洪水、乾旱的高溫天氣,給病毒創造了極好的生長環境,蚊子、扁虱、老鼠等攜帶疾病的生物愈發繁盛。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新生的或復發的病毒正在迅速傳播中,它們會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國家中,一些熱帶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發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羅河病毒。
7、經濟問題
隨著溫度的增高,彌補由於氣候變化造成損失的花費越來越多。嚴重的風暴和洪水造成的農業損失多達數十億美元,同時治療傳染性疾病和預防疾病傳播也需要很多開銷。極端天氣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經濟滑坡。
8、沖突和戰爭
優質糧食、水源和土地的減少,會使威脅全球安全的隱患增多,從而引起沖突和戰爭。
9、生物多樣化喪失
全球氣溫的上升,對物種生存的危害越來越大。如果年平均氣溫保持1.1到6.4攝氏度的增長速度,到2050年約30%的現有動植物都會面臨著滅絕的威脅。這些物種會因為荒漠化、森林砍伐、海洋變暖、無法適應氣候等原因而滅絕。野生動物研究者注意到更多的彈性遷移,動物從遙遠的北方遷徙到遙遠的南方,尋找維持其生存所需的棲息地,如紅狐,曾經的北美居民,現在則生活在北極。
10、破壞生態系統
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增多是對人類生態系統的一項測試,它威脅著淡水,清潔的空氣,燃料和能源資源,糧食,葯品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產生影響,而不是對生活方式產生影響的生存條件。

⑹ 全球變暖,怎樣拯救

1、地點:沿海地區項目成本:每平方英里8億美元問題:濕地號稱「地球的腎臟」,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但由於人類過度墾殖,全球濕地面積越來越小,而環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也在威脅著濕地的現狀。解決方案:利用回收的廢舊塑料製成籃球場大小的人工小島,島上種上植被,然後將這些人工島放在遭到破壞的濕地水域。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鳥類以濕地為家,這里還生活著190多種兩棲動物和200多種魚類。濕地還能起到環境過濾器的作用,很多污染物質都能被濕地吸收並分解。濕地人工島的發明者是美國蒙大拿州的布魯斯·卡尼亞,他為人工島選擇了特殊的植被,這些都是能夠吸引濕地動物的植物,比如青蛙、水鳥、海狸等等。由於塑料人工島的內部空隙很大,因此這些植被的根系能夠穿過人工島,成為一個網路,微生物也能附在塑料以及根繫上。這樣一個人工製造的小生態系統就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卡尼亞將他發明的人工島稱作「生物天堂」,他已經在自己農場內的一個藻類孳生的池塘中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生物天堂」過濾了池塘中的大量肥料,並遏止了藻類的蔓延。目前全球已經有大約3000個這樣的人工島生態系統在發揮作用。新加坡的一個水庫還特地用「生物天堂」系統來吸收污染物,清潔水質。前景:卡尼亞對自己的發明非常自信,但人工島的環保效果還缺乏足夠的科學數據支持。目前美國有關部門正在就「生物天堂」系統的具體效用進行論證。2、地點:格陵蘭島附近的北極海域項目成本:500億美元問題:全球變暖的最大惡果之一就是地球兩極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特別是北極地區。目前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非常驚人,結果大量淡水進入北冰洋,降低了海水的鹽度。這一現象的後果是,因為海水鹽度變化,海水洋流也將發生變化,而洋流是調節全球氣候的重要因素,一旦北半球的洋流停止,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大量海洋生物將滅絕;海洋失去調節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功能;富饒的北歐地區將變成冰天雪地的世界。解決方案:北極融冰是這樣影響洋流的。以對歐洲地區最為重要的墨西哥灣暖流為例,它從加勒比海地區流向北極,沿途將熱量帶給歐洲。到北極地區後,散失熱量的暖流變成了冷水,由於冷水的密度大,因此這些冷水「下沉」入海洋深處,並在海底流回熱帶地區。在海水的這一循環運動中,它在北極「下沉」的這一步驟相當於「發動機」,為整個洋流循環提供動力。但是如果北極冰蓋大量融化,因為淡水密度小,融化的淡水與洋流匯合後,洋流就無法「下沉」,循環「發動機」停止運轉,洋流止步,歐洲將進入一個新的冰河時代。為了解決整個問題,加拿大阿爾博塔大學的工程技術專家彼得·弗林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將8000艘製冰船拖到北極地區,然後製造一個約3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那麼大)的超級含鹽冰塊。根據他的計劃,這些製冰船在秋季抵達格陵蘭島,當冬天氣溫降到零下10攝氏度的時候,製冰船的水泵把海水抽出來灑在現有的冰蓋上,這些海水很快會結成鹽度很高的冰。等到來年春天,製冰船又把溫暖的海水灑向「鹽冰」,加速其融化,融化後產生的含鹽很高的冷水將迅速沉入海底,增加洋流的下沉動力。根據計算,只要增加6%的下沉動力,洋流循環系統就可以正常運行。前景:由於北冰洋融冰的極端性後果仍未出現,因此弗林表示,他的計劃只是備選方案。3、方法2:給冰川蓋毯子地點:瑞士的阿爾卑斯山項目成本:每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2.59平方公里)1200萬美元問題: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但隨著全球變暖,冰川面臨消融的危險。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會消融四分之三。解決方案:為了保護國內最寶貴的旅遊資源——阿爾卑斯滑雪場,瑞士人的辦法是用一張張足球場大小的合成絕熱毯「保溫」,即保持毯子下面的低溫。目前,10多家瑞士滑雪場都把本國的著名紡織品企業弗利茲·蘭多特公司當成了救星,弗利茲·蘭多特公司是世界聞名的絕熱材料生產商,該公司生產一種號稱「冰雪保護者」的雙層輕質合成紡織品,「冰雪保護者」的上層是一層聚酯材料,可以反射陽光的紫外線;下層則是聚丙烯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熱性能。把這種材料覆蓋在高山的冰雪上,即使夏天的陽光也無法使之融化。在2005年,這一材料在小規模試驗中已經取得巨大成功——兩年間,「冰雪保護者」覆蓋區域的冰雪比周邊地區少融化80%。目前弗利茲·蘭多特公司開始研發面積更大的覆蓋材料,這些面積有6個足球場大的毯子將覆蓋在瑞士最大的滑雪勝地勞立帕冰川上。前景:由於這種方法成本較高,只有像瑞士滑雪場這樣財力雄厚的地方才用得起「冰川毯子」。像非洲乞力馬扎羅山的冰川也在日漸融化,但沒人願意為它付出大筆資金。本報綜合報道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層出不窮的極端氣候現象也讓人們感到災難即將臨近。人類怎樣拯救地球?傳統的方法不外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但全球變暖是人類數百年工業化進程造成的惡果,單純靠減少污染來防範短期內難以見效。因此我們需要創造性的思維,想出切實可行的防止全球變暖的辦法。到北極去造冰?給融化的冰川蓋上毯子?這些拯救地球環境的方法看起來有點異想天開,但這確實是一些嚴肅科學家正在努力「攻關」的科學課題,他們希望這些非常規的辦法能夠減少全球變暖帶來的惡劣影響。 4、方法4:用基因改良樹木地點:熱帶雨林項目成本:每平方公里12萬美元問題:每天,全球的熱帶雨林面積都要減少10萬英畝,有超過100個熱帶雨林物種滅絕。由於人類對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專家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熱帶雨林將全部消失。解決方案:用基因的方法改良樹種,從而減少人類對熱帶雨林的開發。這是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生物技術公司「ArborGen」的創意,根據他們的設想,以後農場主可以大規模生產樹木,而所需土地只是原來的5%。「ArborGen」從2000年就開始了這項研究,他們從近十種樹木中提取有用的基因,並力圖培育出生長快、木材質量好的新樹種。目前他們已經培育出18年就可以成材的松樹,而松樹原來的成熟期為30年。目前這項研究面臨的兩個最大問題是時間和資金,培育轉基因樹木是一項辛苦而又昂貴的項目。即使科學家研究出了新樹種,培育秧苗也是一份艱苦的工作。前景:為了增加研究新樹種的效率,「ArborGen」公司希望利用自動化的生產線來培育秧苗,他們研究的自動化機器設備可以擔當培育秧苗的全部工作。該公司還希望利用這種技術挽救瀕臨滅絕的珍稀樹種5、方法5:用水泵馴服颶風地點:墨西哥灣項目成本:50億美元問題:全球變暖的另一大危害是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由於海水變暖,颶風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猛烈。解決方案:為海洋表面的海水降溫,即可以「馴服」颶風。這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發明家菲爾·基什爾的構想,他計劃在墨西哥灣里「插」進160萬個水泵,這些水泵直達海底深處,一旦監測到颶風可能在墨西哥灣形成,這些水泵可以把海洋深處的冷水抽上來,為洋面的海水降溫,從而讓熱帶風暴消失。根據基什爾的計劃,這項構成將歷時4個月,耗資50億美元,動用至少100艘運輸船。基什爾發明的這種水泵以海水波浪為動力,下個月他將帶著10個這樣的水泵去百慕大群島附近水域進行試驗,他計劃為三分之一平方英里的海水進行降溫。此前基什爾曾經進行過單個水泵的試驗,結果他一度使海面溫度降低了3.7攝氏度。當然大規模試驗不可能取得這樣明顯的效果,但專家指出,海水溫度如果降低0.5攝氏度,颶風的力度將降低5%。前景:基什爾這次百慕大試驗的結果至關重要。基什爾還認為,將海底的水抽上來,將帶上來大量營養物質,這將有助於改善日漸惡化的海洋生態環境。 參考:中國網

⑺ 全球變暖的解決措施

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此注意以下幾方面:

(1)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進而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採用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規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間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先進經驗。

2、植樹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7)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

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減少熱量排放:工業服務於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業自然減少。減少熱量排放應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濫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達到限量生產,限量加工,從而抑制工業泛濫,減少熱量排放。

⑻ 減緩全球變暖我們應該怎樣做

如何拯救你,地球
有一部紀錄片,《北極傳說》。在位於地球最頂端的冰天雪地中正經歷著一場宏大的歷險,以一種變相的勇氣進行著非凡的生存,到此都混合著無與倫比的美和突然而至的危險。畫面對准在一隻小北極熊和一隻小海象身上,娜努和希勒,它們的族群所延續下來的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全球氣溫變暖,北極的浮冰正在以想像不到的速度消失。夏日的早至,冬季的遲來,讓她們從祖輩上學習來的生存經驗毫無用武之地。棲息地的日漸稀少,食物的嚴重短缺,對每一個個體的生存都提出了挑戰。在這個動物和冰雪的王國里,我們能看到年幼的熊寶寶因體力不支而不幸夭折,也能看到為保護年幼後生,而獨自迎戰北極熊的成年海象。在一個生生死死的世界中,作為局外人體會這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

不僅僅是一部影片在關注全球變暖,確切的說,是全球變暖使這部影片誕生。全球變暖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處,給地球和人類帶來復雜的潛在的影響,當然這其中包含一些正面的作用。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從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促進植物生長,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但是與正面影響相比,全球變暖對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更為巨大和深遠。全球變暖的危害雖然已經被人所熟知,但是為了結構的完整我還是再復述一遍。
氣溫:全球氣溫將升高。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人類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氣溫上升。就本世紀而言,較樂觀的預測是全球氣溫將升高1.4攝氏度,最悲觀的設想則認為,全球氣溫將上升近6攝氏度。
海洋:海平面將升高。在本世紀內,海平面將可能升高20厘米至80厘米。原因是氣候變暖導致海水膨脹,冰川和海上浮冰層融化(北極浮冰層厚度50年來減薄了40%)。在格陵蘭,自1988年以來,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已提高了2倍。
疾病:人類將首當其沖。據綠色和平組織說,到2050年,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每年在100多個國家造成250萬人死亡)將可能翻一番,並將越過地中海在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登陸。其他嚴重的熱帶疾病也將隨之而來,如通過飛蠅傳播而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尼羅河病毒或利什曼病毒。
生物多樣性:物種將大量死亡。報道援引法國綠色和平組織負責人雅多的話說,如果氣候變暖繼續照此速度發展,那麼到2050年將會有百萬物種消失,即占各種生物種類的40%,而法國本土將會有20%的物種消失。北極熊和北極的其他動物將會像珊瑚礁水域的魚一樣成為主要受害者。德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將威脅到魚的生存,因為氣候變暖會引起水中氧氣減少。
極端現象:將對未來造成損失。近幾年來,極端氣候現象增多。大多數專家認為,在今後50年內,法國每兩年就會出現一次2003年那樣的酷熱(當年造成1.5萬人死亡)。乾旱將給農業造成嚴重影響(氣溫升高2攝氏度將可能使農業減產30%)。在歐洲南部,降雨量將明顯減少。 (新華社北京1月7日專電)
這些危害是我們一提到全球變暖便會想到的,但是我卻發現全球變暖的影響並不止於此。除了這些,在查資料時我還找到它別的一些罪證。
全球變暖似乎也是野火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數十年來,美國西部城鎮的許多村莊遭遇野火侵襲。科學家們將其與日益升高的大氣溫度和冰雪融化聯系起來。由於全球變暖,早春的出現使得冰雪更早融化,深山密林將會變得更加乾燥,從而增大野火出現的幾率。
海平面上升,惡劣的天氣變化,種種相關問題都將徹底的毀滅這些不能替代的人類文化遺產。過去由於全球變暖引發的洪水就已毀壞了一個600年歷史的遺址——素可泰(Sukhothai),它曾經是泰國的首府。
人類的作為同時還影響著其他生物。由於全球變暖,地球開始出現早春。但是遷徙的鳥類可能因此錯過了捕捉食物的最佳時節。有些鳥兒將重新調整自身的生物鍾,選擇更好的時機並努力生存下來。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的環境,它們將該習性代代相傳,最終改變整個群體的遺傳描述。
• 有趣的是,人類的身體也在反抗著人類。在最近幾年的每個春季,噴嚏不斷、眼睛搔癢等敏感病症是不是一直困擾著你?如果這樣的話,那麼科學家們會告訴你全球變暖是問題主因。雖然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境污染嚴重使人類更容易受到呼吸過敏原的攻擊,但是研究發現,許多植被出現早開花、產出更多花粉的現象與全球變暖引發的的眾多問題密切相關,因此每年春季持續的時間變長,人類呼吸的花粉過敏原就更多。
前面我們先說了全球變暖的危害,但我們也知道,這個結局不是一日促成.
奧斯卡獲獎影片《An Inconvenient Truth》中是這樣講述的:他介紹關於人造全球變暖的邏輯,:比如你分析極地冰芯中的空氣成分,你可以發現過去數萬年中地球溫度和空氣裡面的二氧化碳含量之間存在一個很強的關聯: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溫度就越高。"人造全球變暖(man-made global warming )學派"對此的解釋是,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它的存在有利於大氣吸收和保有太陽熱量。而這些多出來的二氧化碳是哪來的呢?是人類活動,比如說汽車尾氣帶來的。所以為了避免全球變暖,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令我驚訝的是,BBC最近拍的紀錄片《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它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一個打破我傳統意識的觀點:全球變暖與二氧化碳無關。作為一個外行,我無法對此作出評論,只能說,等待進一步的科學論證,在這里提到也只是作為一個補充,畢竟科學沒有絕對,但在下文論述時,我還是會按傳統觀念,即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原因進行。
當然,全球變暖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相互作用,在這里我不想過多論述,下面我想寫一些我想到的東西。
天下為公與世界大同 。天下為公是道德君子們對自己及他人的要求,世界大同是一種願望與理想,在人類歷史上已經存在三四千年了。這是儒家的重要經典《禮記》中的《禮運》篇,描述了大同世界的社會景象。意思是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只有實現天下為公,徹底鏟除私有帶來的社會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在這里,我將它有所引申,我並不是說要將世界統一變成「公天下」,而是想說一種世界一體意識。縱然地球上分布著大大小小幾百個國家,但彼此間不是分割獨立的。我們彼此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全球變暖正是其中一例。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關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全球變暖的國際公約。在1997年的《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上,《公約》實施取得重大突破,締約方在日本京都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對減排溫室氣體的種類、主要發達國家的減排時間表和額度等作出了具體規定。2007年12月15日出台的"巴厘島路線圖",將為進一步落實《公約》指明方向。公約有了,問題會解決嗎?
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公約的落實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生態意義,但不容忽視的是它另一方面的影響。
經濟發展雖可促進環保技術的應用,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卻可能使污染落入"區域轉移陷阱":一些發達國家的環境改善,除了技術因素之外,可能還得益於其原有高污染產業的轉移,如今中國環境管制寬松,《京都議定書》的生效,有可能加快一些工業國家的能源密集型企業向中國的轉移,以此來減少本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壓力。過去幾年,日本等發達國家把重化學工業不斷轉向中國,而自身則在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中國各地這幾年上馬的規模很大的項目,很長時間內不可能搬走。這些產業大規模轉移進來,我們在第一個、第二個承諾期可以不履行《京都議定書》,但第三個承諾期到來時,我們卻可能被投資"鎖住"。此時的中國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天上不會掉餡餅。
這種例子何止中國一家?這樣的公約哪裡還有這公平?即使產生了作用,那它隨後的影響又算在誰的頭上?一系列問題讓我們思考。明顯的是,這不是我們所謂的「大同精神」。何時,當這種「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真正得以落實時,我相信,那些公約可以退出視線了。
同時,仿照莎士比亞表達蘇格拉底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我也有一個問題, Living, or living better :that is the question.活著還是活得更好,這是一個問題。從遠古時期的茹毛飲血到逐步的進步發展,毫無疑問我們是想要過的更好,到如今,我們的「過得好」的概念卻令我疑惑。我們富裕了,卻也貧窮了。全球變暖,即是自然原因在重要,但幾千年來它一直存在,卻從未像人類發展後如此明顯,劇增的人口,滿目的汽車,沖天的煙囪,以及越來越少的森林,到底是在證明我們的生活變好了還是在諷刺我們離好生活越來越遠。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Barbara Cooney)的一本名作「花婆婆(Miss Rumphius)」,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說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的爺爺說,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色扁豆花,美化地球。「Who say you can not change the world ?」(誰說您不能改變世界)。
到底該拿什麼拯救你,地球?
如果我們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拯救很多全世界人類和動物的生命。
如果我們每次離開房間都記得關燈的話,所有在北極圈的動物們將有更好的未來。
如果我們能把家中其中一直電燈泡換成熒光燈,就等同於路減少了一百萬輛汽車排放的廢氣。

如果我們把家裡的暖氣調低一點,就能夠減緩海象家園的溫度上升。
如果我們洗澡的時候能少用兩分鍾時間,那麼一年下來,這些水足夠用來貯滿整個游泳池了。
如果我們購買新鮮食物而不是冷凍速食類,我們就可以省下更多的能源,還能拯救更多動物。
如果我們能找出一種消耗少的可再生能源,我們就可以拯救整個世界。
盡管這些事情瑣碎, 但是,凡事是沒有如果的,只有行動才是真實。國家政策如何我們無法過問,但做好自己,無論何時都顯得異常重要。

⑼ 如何減緩全球變暖的主要措施

1、改善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

3、節約能源,倡導低碳消費。

4、植樹造林,增加碳匯。

為遏制全球變暖趨勢,聯合國於1992年專門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並於同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生效。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這些技術和信息,將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使用有限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熱量的排放:工業為生活服務,有限的家庭用品,自然減少工業。為了減少熱量的釋放,應該把它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應該用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來發展固定的生活必需品。

應該使用固定的日用品,來限制日用品的濫用。利用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實現有限的生產加工,抑制工業洪澇災害,減少熱排放。

(9)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1、人口激增

人口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也嚴重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由於人口眾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將是驚人的,這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加,由此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地球表面的氣候變化。

2、空氣污染因子

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進入21世紀,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明確指出,上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溫度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據有關專家預測,到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上升50厘米。如果不採取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

此外,大量的有毒化學廢物和土地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斷排放入海,海水重大漏油事件和人類活動,對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球氣候變暖

⑽ 鯨魚對緩解全球變暖有什麼作用是怎麼做到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人類對地球上的資源需求越來越大,從而也導致了地球變得傷痕累累,例如海洋污染、白色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等等嚴重問題,而最嚴重的就是全球變暖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各國都在努力挽救,但是效果都不怎麼好。


最後,為了人類和鯨魚的共同大家園著想,讓我們一起保護鯨魚吧。

閱讀全文

與如何應用生物技術改善全球變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3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0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0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7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2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