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禁圈是什麼

生物禁圈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2 23:21:28

『壹』 動物的「禁圈」之謎是什麼

在我國東北的大興安嶺林海深處,生活著一種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動物,這就是貂熊。它有一個異乎尋常的本領,每當飢餓時,它會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個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動物如中魔法,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呆在圈內一動不動,乖乖地等待貂熊來捕食。更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豹等野獸,也不敢撞入圈內。因此這個「禁圈」具有了捕食與自衛的雙重職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麼成分?為何具有如此的魔力?至今還是個謎。

科學家們發現,從脊椎動物的魚、鳥到種類繁多的哺乳動物,甚至某些無脊椎動物都有畫圈本領。

雄性棘魚平時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魚繁殖時期,它們的性格就會發生重大變化。一條雄棘魚會攆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魚,把周圍適當場所圈佔,成為「圈主」,並在其中築巢。若其他雄棘魚游近時,對圈佔界線監視甚嚴的這條「圈主」便立刻豎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決斗,以捍衛自己的「領土」。格鬥是在圈佔的邊界附近進行,「圈主」很少游過邊界進行追擊,不過並不是所有棘魚都不能進入圈內,畫圈的雄棘魚只攻擊外來的雄魚,而對外來的雌性棘魚卻格外歡迎,它們能友好相處,從不攻擊,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有人曾目擊一條1米多長的麻蛇順葡萄藤滑行而來,這時一隻黃鼠狼突然竄出,繞蛇一圈,然後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呆在原地吐舌頭。幾分鍾後,5隻黃鼠狼相繼竄來,各叼一段蛇肉揚長而去。

田螺也有這種「特異功能」。曾有人報道,水田中一隻田螺繞螃蟹畫了一圈,這只螃蟹便呆著不動了。幾天後螃蟹腐爛,終於成了田螺的美食。

動物的「怪圈」生動有趣,其間奧秘令人不解。不過從大量的事實可以看出,畫圈並不是動物對空間本身的慾望,而是根據生活需要產生的一種本能。它們或是像貂熊一樣,通過畫圈以取得食物,並保證攝食的安定性;或是像雄棘魚一樣,通過圈佔以招徠異性,進而生兒育女,繁殖後代。

總之,動物具有這種深刻生態學價值的本能,是需要我們今後進一步研究的。

『貳』 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哪些

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
究竟有多大呢?
包括地表上下25~34千米內的區域,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裡繁衍著各種各樣的生命,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支持生命活動,在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大魚吃小魚,小魚吃
」,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但是,要維持整個龐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動,這么簡單的關系顯然是不行的。生物圈自有它的解決辦法。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按其在物質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可分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消費者,主要指動物(人當然也包括在內)。有的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生,叫做一級消費者,比如羚羊;有的動物則以植食動物為生,叫做二級消費者;還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動物,被稱做三級消費者。至於人,則是雜食動物。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這三類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生產者從無機環境中攝取能量,合成有機物;生產者被一級消費者吞食以後,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一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被捕食後,再將能量傳遞給二級、三級……最後,當有機生命死亡以後,分解者將它們再分解為無機物,把來源於環境的,再復歸於環境。這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完整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只有當生態系統內生物與環境、各種生物之間長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生產能力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時,系統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才能達到平衡;反過來,只有能量達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才能相對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壞,否則,就會打亂整個生態系統的秩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我們必須明白,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百分之百原創,給個贊吧。

『叄』 生物圈是什麼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在地面以上達到大致23
km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2
km的深處,其中包括流層的下層、整個對流層以及沉積岩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於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
m厚的范圍內。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質、生物生成性物質和生物惰性物質三部分組成。生命物質又稱活質,是生物有機體的總和;生物生成性物質是由生命物質所組成的有機礦物質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質等;生物惰性物質是指大氣低層的氣體、沉積岩、粘土礦物和水。

『肆』 生物圈指的是什麼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的大家庭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存在著生命活動的區域,它通常分為三層:上層是「大氣圈」的一部分,中層是「水圈」,下層是「岩石圈」的一部分。這三層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提供了能夠維持其生命活動的空氣、水、岩石、土壤,構成了地球上生命活動的主要舞台。

『伍』 各種動物的禁圈是什麼樣子的

我國東北大興安嶺深處林海中,有一種貂熊,體形沒有熊那樣大,頭部像貂。它不是直接攻擊或迂迴偷襲,而是用自己的尿在地上灑一個大圓圈,被圈進來的小動物,像中了魔法一樣,不敢越出圈外。

貂熊就不慌不忙地把這些小動物一個個吃掉。一條一米多長的蛇,沿著葡萄藤滑行而下。突然,躥出一隻黃鼠狼,繞蛇一圈,然後走了。這條蛇立刻停止滑行,一動不動地吐舌頭。過一會兒,來了5隻黃鼠狼,各叼一段蛇肉揚長而去。水田中,有一隻田螺繞螃蟹「畫」了一圈,這只螃蟹再也動彈不得。幾天後,螃蟹死亡、腐爛,成了田螺的美食。

到春天繁殖期,雄棘魚就離群,「圈」佔一塊地方築巢,歡迎雌棘魚來圈內安家。而對游近的其他雄棘魚,則立刻沖上去在圈佔的邊界上決斗,要「御敵於國門之外」。

貂熊

『陸』 什麼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柒』 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哪些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簡介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統合整體,是地球的一個外層圈,其范圍大約為海平面上下垂直約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過程變化和轉變的空氣、陸地、岩石圈和水。從地質學的廣義角度上來看生物圈是結合所有生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與岩石圈、水圈和空氣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個封閉且能自我調控的系統。地球目前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的。

詞源與應用

地質學家愛德華·蘇威斯於1875年最早使用生物圈這個詞。它本來是一個地質學的詞。它顯示了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和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論對地球科學的影響。1920年代生物圈這個詞獲得它的生態意義。1935年生態系統這個詞被引入。弗拉基米爾·沃納德斯基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生物圈這個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學、地質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地理學、演化論、地質學、地質化學、水文學等多項科學,可以說它集合了所有與地球和生命有關的科學。

定義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鏈的一個統稱,他包含了 生物鏈和所有細微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生物圈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范圍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大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裡繁衍著各種各樣的生命,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支持生命活動,在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但是,要維持整個龐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動,這么簡單的關系顯然是不行的。生物圈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按其在物質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可分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人當然也包括在內)。有的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生,叫做一級消費者,比如羚羊;有的動物則以植食動物為生,叫做二級消費者;還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動物,被稱做三級消費者。至於人,則是雜食動物。

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這三類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生產者從無機環境中攝取能量,合成有機物;生產者被一級消費者吞食以後,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一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被捕食後,再將能量傳遞給二級、三級……最後,當有機生命死亡以後,分解者將它們再分解為無機物,把來源於環境的,再復歸於環境。這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完整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只有當生態系統內生物與環境、各種生物之間長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生產能力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時,系統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才能達到平衡;反過來,只有能量達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才能相對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壞,否則,就會打亂整個生態系統的秩序。請大家善待所有的動物。

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必須明白,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所以,從現在開始,關心愛護你身邊的生態環境,共同營造我們的綠色家園吧!

結構

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構成,三圈中適於生物生存的范圍就是生物圈。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於表層和淺水的底層。世界大洋最深處超過11000米,這里還能發現深海生物。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大氣圈中生物主要集中於下層,即與岩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米,花粉、昆蟲以及一些小動物可被氣流帶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層中還發現有細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記錄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處石油中的石油細菌,但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限制生物向土壤深處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由此可知,雖然生物可見於由赤道至兩極之間的廣大地區,但就厚度來講,生物圈在地球上只佔據薄薄的一層。

人與生物圈

綜述

人是生物圈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規模地改變生物圈,使其為人類的需要服務。然而,人類畢竟是生物圈中的一個成員,必需依賴於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資料。人類對生物圈的改造應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破壞生物圈的動態平衡,造成嚴重後果。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後大約300萬年的時期里,人類與其周圍的生物和環境處於合理的平衡之中。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從對生物圈能施加的影響而言,並不明顯地超過其他動物。食物缺乏以及疾病等因素限制著人口密度。

糧食問題

大約1萬年以前,人類學會栽培植物。農業技術和貯存方法的改善,使人類生活不再局限於天天採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夠從事更多的創造性活動。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逐漸增加並向城市集中,製造商品的手工業日益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沖擊也日益增加。尤其是產業革命以後的近幾百年,開礦、挖煤、採油、伐林、墾荒、捕撈等規模迅速擴大,生物圈的面貌也發生了極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影響著其中的其他成員,也對人類自身產生巨大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的膨脹、世界資源的相對短缺和大范圍的環境污染,迫使人們從生物圈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70年代相繼召開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如1971年聯合國創議的「人與生物圈會議」、1972年的「人類環境會議」、1974年的「世界人口會議」等,便反映了上述認識。

世界人口正以大約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卻是有限的,這必然造成全球范圍的糧食問題。濫墾、濫牧、濫伐的日益嚴重,建設用地的高速擴展,都使全球植被減少。隨之而來的後果是大范圍的水土流失,耕地質量下降甚至發生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調節氣候的作用,氣溫波動增大,水旱災害增多;太陽輻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綠色植物固定CO、產生O的能力隨植被減少而等比地喪失。水域捕撈也已接近極限,某些魚類多次大規模減產。化石燃料是現代工業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蘊藏量畢竟是有限的。隨著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長,燃料危機不斷加劇。

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工業排放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煙霧而造成酸雨波及數百里之外;燃燒油、煤及翻耕土地排出的CO彌散於全球大氣中,有可能因向下反射地表的紅外輻射而提高氣溫;噴氣式飛行器排放的氮氧化物可能減少高空的臭氧,從而削弱對太陽紫外線的屏蔽作用;很多污染物隨水流擴散到遠處,造成明顯為害。目前世界癌瘤發病率的升高,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

總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經不起日益膨脹的人口任意浪費;世界上現存的生態系統面對著工業傾吐出來的大量污染物,顯得相當脆弱。自工業革命以來,都市不斷擴大,自然保護的呼聲也隨之增高。然而只有到了生態學高度發展以後,人們才對自然保護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自然保護並不是對自然資源棄置不用,任其自生自滅,而是積極地進行合理開發。

自然生態系統

自然生態系統達到成熟階段時,其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輸出之間往往保持相對平衡,而系統中的生物種數以及各種群的數量比例也相對穩定。這種生態平衡狀態給生態學家以很大的啟發:人類不僅要力求增進能利用的效率(生態效率),還要維持物質循環源源不斷,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人類今天要處理的是「人與生物圈」系統中,人的物質要求與環境的穩定供應之間的平衡。為此,某些自然系統一定要被生產效率更高的人工系統取代,原有的生態平衡要打破,而代之以人為干預下的新型平衡。例如在人為的農業生產系統中,取得最大產量所利用的並不是系統的成熟階段,而往往是發展過程中的中間階段。人類不僅要求生物圈能長期穩定地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物質要求,而且要求環境質量不降低。造成這樣的「人與生物圈」系統的總體平衡是人類的主要目標。

『捌』 「禁圈」功能是什麼現象

凡是看過《西遊記》的人,一定都知道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禁圈」的故事,唐僧等坐在圈裡安然無恙,妖魔鬼怪卻無法進入圈裡。但這個故事卻很可能是源於貂熊的「禁圈」。

在我國東北的大興安嶺林海深處,生活著一種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動物,這就是貂熊。它有一個異乎尋常的本領:每當飢餓時,它會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個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動物如中魔法,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呆在圈內一動不動,乖乖地等待貂熊來捕食。更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豹等野獸,也不敢撞入圈內。因此這個「禁圈」具有了捕食與自衛的雙重職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麼成分?為何具有如此的魔力?這至今還是個謎。

科學家們發現,從脊椎動物的魚、鳥到種類繁多的哺乳動物,甚至某些無脊椎動物都有畫圈本領。

雄性棘魚平時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魚繁殖時期,它們的性格就發生重大變化。一條雄棘魚會攆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魚,把周圍適當場所圈佔,成為「圈主」,並在其中築巢。若其他雄棘魚游近時,對圈佔界線監視甚嚴的這條「圈主」便立刻豎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決斗,以扞衛自己的「領土」,格鬥就在圈佔的邊界附近進行,「圈主」很少游過邊界進行追擊。不過並不是所有棘魚都不能進入圈內,畫圈的雄棘魚只攻擊外來的雄魚,而對外來的雌性棘魚卻格外歡迎。它們能友好相處,從不攻擊,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另外,有人曾目擊一條一米多長的麻蛇順葡萄藤滑行而來,這時一隻黃鼠狼突然竄出,繞蛇一圈,然後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呆在原地吐舌頭。幾分鍾後,五隻黃鼠狼相繼竄來,各叼一段蛇肉揚長而去。

田螺也有這種「特異功能」。曾有人報道,水田中一隻田螺繞螃蟹畫了一圈,這只螃蟹便呆著不動了。幾天後螃蟹腐爛,終於成了田螺的美食。

動物的「怪圈」生動有趣,其間奧秘令人不解。不過從大量的事實可以看出,畫圈並不是動物對空間本身的慾望,而是根據生活需要產生的一種本能。它們或是像貂熊一樣,通過畫圈以取得食物,並保證攝食的安定性;或是像雄棘魚一樣,通過圈佔以招徠異性,進而生兒育女,繁殖後代。

總之,動物具有這種深刻生態學價值的本能,是需要我們今後進一步研究的。

『玖』 棘魚的禁圈有什麼作用

科學家們發現,從脊椎動物的魚、鳥至種類繁多的哺乳動物,甚至某些無脊椎動物都有畫圈本領。雄性棘魚平時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魚繁殖時期,它們的性格就會發生重大變化。一條雄棘魚會攆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魚,把周圍適當場所圈佔成為圈主,並在這里築巢。

如果其他雄棘魚游近時,對圈佔界線監視甚嚴的這條圈主,便立刻豎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決斗,以捍衛自己的領土。格鬥是在圈佔的邊界附近進行,圈主很少游過邊界進行追擊。不過並不是所有棘魚都不能進入圈內,畫圈的雄棘魚只攻擊外來的雄魚,而對外來的雌性棘魚卻格外歡迎,它們能友好相處,從不攻擊。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閱讀全文

與生物禁圈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