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特徵

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特徵

發布時間:2022-04-12 12:45:55

Ⅰ 植物病原病毒區別於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病毒(virus)是一種由核酸、蛋白或其復合體構成的、具有繁殖、傳染和寄生在其他生物體上的能力的非細胞形態分子生物。病毒區別於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徵:①病毒是個體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結構簡單;②病毒是專性寄生物,其繁殖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場所。

按寄主的不同,病毒分為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lantvirus),寄生動物的動物病毒以及寄生細菌的噬菌體等。病毒引起的病害在數量上占植物病害的第二位。由植物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植物有禾本科、茄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葫蘆科等。生產上為害較大的植物病毒病害有煙草花葉病、黃瓜花葉病、馬鈴薯病毒病、玉米矮花葉病等。在遼寧省起毀滅性的植物病毒病有番茄蕨葉病毒病、辣椒花葉病毒病和煙草脈壞死病毒病等。植物病毒也有可利用的價值,特別是在開發基因工程的載體、轉基因植物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一個完整的病毒稱為粒體(virion或particle)。植物病毒粒體形態主要有線狀、桿狀和球狀等類型。線狀病毒可以彎曲,一般大小為480~1250nm0~13nm。桿狀病毒不能彎曲,也稱為直桿狀病毒。其粒體兩端有截頭和圓頭之分。截頭的桿狀病毒一般為130~300nm。5~20nm。圓頭的桿狀病毒也稱為短桿狀、桿菌狀或彈狀病毒,一般長是寬的3倍,58~240nm。8~90nm。球狀病毒粒體大多近似正二十面體,直徑16~18nm。通常病毒為一種粒體,但有些病毒由幾種大小或形狀不同的粒體所組成,其基因組分配在各個粒體上。只有當幾種粒體同時存在時才能表現該病毒的全部性狀,這種病稱為多分體病毒(multicomponentvirus)或協體病毒(covirus)。例如,煙草脆裂病毒有長短兩種桿狀粒體,苜蓿花葉病毒有大小不同的5種粒體。

病毒的化學組成主要是核蛋白,一般核酸佔5%~40%,蛋白質佔60%~95%。此外,還有礦物元素和水分。有些病毒粒體外層還有類脂和聚胺類物質。病毒的核酸有RNA和DNA兩種類型,並有單鏈和雙鏈兩種結構。絕大多數植物病毒的核酸是單鏈RNA,極少數為雙鏈RNA或單鏈DNA及雙鏈DNA。病毒的結構通常是中間為核酸鏈,外面是由許多蛋白質亞基組成的衣殼(capsid)。核酸鏈嵌合在蛋白質亞基的凹痕處,因此,粒體是空心的。在線狀和桿狀病毒中,核酸與蛋白質亞基都是螺旋狀排列的。

Ⅱ 病原微生物分為幾類

目前對病原微生物共分為四類,一類最強,四類最弱。

一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具有高個體危害和高群體危害,引起的疾病一般不能治癒,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二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具有高個體危害和低群體危害特徵,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布魯桿菌等。

三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具有中等個體危害和有限群體危害特徵,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四類: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具有低個體危害和低群體危害。

相關信息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或稱病原體。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體、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某些病原體反復接觸某些化學治療葯物後,其反應性不斷減弱,以致最後病原體可抵抗該葯而不被殺滅或抑制,這就是病原體對葯物的耐受性,稱為耐葯性或抗葯性。產生抗葯性的主要原因是葯物劑量不足或長期使用某種葯。許多細菌會發生抗葯性。

病原體產生了抗葯性,常使療效減小或完全失效。抗葯菌株具有遺傳性,因此,在治療疾病時要嚴格掌握適應症,防止濫用葯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病原微生物

Ⅲ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類的主要特徵包括哪些

一、分類單元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並不獨立於原核生物之外,其命名原則、分類方法、分類單元和分類系統與原核生物相同。界、門、綱、目、科、屬、種。
細菌屬的特徵:形態特徵和培養性狀、生理生化性狀、遺傳性狀。
種(species)的概念:種是許多具有共同特徵的菌系組成的群體,通常這些菌系與其它菌系有很大的區別。基因種——細菌分類學家,分類種——植物病理學家。
亞種(subspecies):指在種下類群中在培養特性、生理生化和遺傳學等性狀有一定的差異的群體。
菌系(strain):是由分離獲得的純培養物單個菌落繁衍的後代組成。
模式菌系(type strain):是種的命名菌系,由它以及和它相似的其它菌系組成種。由於細菌的種的概念包含人為的主觀判斷,因此,細菌種的表型和遺傳特性上存在明顯的多樣性。目前認為根據遺傳的相關性來定種更為客觀。
致病變種(pathovar,pv.):在細菌種下以寄主范圍和致病性為差異來劃分的組群。
生化變種(biovar):是種內的菌株,按生理生化性狀的差異來劃分的組群,不考慮致病性等其他性狀的異同。
二、 命名
植物病原細菌學名採用雙名法,以拉丁文表示。
細菌的學名由國際細菌命名法規所規定,法規的最新版本發表了《核準的細菌名錄》(Approved lists of Bacterial Names),名錄包括經過國際系統細菌學委員會核准生效的所有細菌的科學名稱,從1980年1月1日起始用。
植物病原細菌的某些種之間除了致病性外,難於用生理生化特性加以區別,則為同物異名,因此未能列入《核準的細菌名錄》。
為了保留這些細菌的分類地位,植物病理學家採用致病變種作為這些同物異名的分類單元,1980年編制了《植物病原細菌致病變種名錄》。
三、分類系統
《伯傑細菌鑒定手冊》(Berge』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ly)中的細菌分類體系被微生物學家普遍採用。1923年,第一版問世,到1994年已出版9版。
根據《伯傑細菌鑒定手冊》(1994)和近年來《國際系統細菌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teriology, IJSB)報道的新屬新種資料,原核生物界通常分為4個門,7個綱,35個組群。
▲薄壁菌門(Phylum Gracilicutes):有壁較薄,厚度為8~10nm,肽聚糖含量約5~10%,G-。包括大多數植物病原細菌。
▲厚壁菌門(Phylum Firmicutes):有壁較厚,厚度為50~80nm,富含磷壁酸和肽聚糖,G+。包括棒形桿菌屬、芽孢菌屬和鏈黴菌屬。
▲軟壁菌門(Phylum Tenericutes):菌體無壁,外層為三層單位膜所包被,厚度約5nm。包括類菌原體。
▲疵壁菌門(Phylum Mendosicutes):這是一類沒有進化的原細菌或古細菌,細胞壁中無胞壁酸和肽聚糖。包括產甲烷細菌和高鹽細菌。

Ⅳ 病原微生物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指朊毒體、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或稱病原體。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澆灌糞肥的蔬菜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距離施肥時間越近,蔬菜表面大腸菌群數量越多,用自來水浸泡、沖洗等方法對去除蔬菜表面的大腸菌群有一定效果,其中以沖洗效果最佳。此外,最好的殺滅蔬菜病原菌的方法是沸水浸泡。

(4)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特徵擴展閱讀:

每個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種以上的病原體感染,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條件下並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對人體有益,如腸道菌群(大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維生素。

這些菌群的存在還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較強的細菌的繁殖,因而這些微生物被稱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當機體免疫力降低,人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關系被破壞時,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稱它們為條件致病微生物(條件致病病原體)。

機體遭病原體侵襲後是否發病,一方面固然與其自身免疫力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病原體致病性的強弱和侵入數量的多寡。一般地,數量愈大,發病的可能性愈大。

尤其是致病性較弱的病原體,需較大的數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數微生物致病性相當強,輕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Ⅳ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類群各類病原物在農業生產上有什麼重要性

由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重要的生態學及重大的經濟意義。能寄生於植物的病毒、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都屬於植物病原微生物。在輕微條件下它們只引起植物生長的失調並降低其在生態環境中的生活和競爭能力;嚴重時則會導致植物死亡、大幅度減產和飢荒。病原微生物與植物的相互關系有一定的專一性。不同病原菌的寄主范圍寬窄不同,有些病原菌只危害一種或少數幾種植物,另一些病原菌的專一性較低,它們常能寄生於多種不同的植物。有些病原菌除了寄生以外,在沒有適合的寄主時,還能營腐生生活,它們屬於兼性寄生的類群。在植物體內大量發展的病原菌通過各種途徑干擾植物的正常功能並引起病害的典型症狀。例如,植物葉組織壞死造成葉斑;果膠酶和纖維素酶可使植物組織和細胞解體造成潰瘍和腐爛;氣孔或輸導組織被病菌侵染後可導致萎蔫和枯萎;葉綠素合成代謝的破壞則造成植株缺綠;病原菌產生的吲哚乙酸等生長素類物質可使局部組織細胞過度增生而產生畸形、樹癭等特殊形態。植物一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之後常常會給某些條件致病菌造成侵染的機會,兩類微生物的雙重侵染又進一步加重了對植物的損害。植物病害對農業、林業及畜牧業的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威脅,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一種作物在某一特定地區種植的可能性,在病害高發區種植的作物產量極低甚至會顆粒無收。

1、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是主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許多真菌都可以引起植物病害。如由藻狀菌中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馬鈴薯晚疫病,由子囊菌中的白粉菌引起的大麥、蘋果和葡萄的白粉病,由擔子菌中的銹菌引起的許多禾穀類作物的銹病及黑粉菌引起的小麥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玉米黑粉病等已成為世界性的嚴重作物病害,由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和黃萎病,水稻的稻瘟病和紋枯病等。幾乎在大多數作物上,果蔬上和花卉上都能發現真菌引致的病害。許多真菌的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均能在植物上寄生。而無性孢子的大量繁殖和生長是病害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有性孢子的形成和它們在種子及殘枝落葉中休眠或越冬是翌年發病的主要原因。在許多病原真菌的復雜的生活史中,一個階段在寄主植物,另一階段則在土壤或植物殘留物中完成。病原真菌的侵染與溫度和濕度有密切的關系。溫暖潮濕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尤其有利於病原真菌的侵染和植物病害的蔓延,土壤pH值也對真菌的侵染和致病性有一定的影響。

2.植物的細菌性病害

能侵染植物並引起病害的細菌主要來自假單胞菌屬、黃單胞菌屬、土壤桿菌屬、棒狀桿菌屬、歐文氏菌屬和枝原體屬等。病原細菌多由植物的自然孔口或傷口侵入,寄生於植物組織或導管中,常引起植物產生斑點、白葉、頂死、萎蔫、軟腐和過度生長等病症。它們多能存活於植物組織或種子中,或進入土壤中營腐生生活。例如引起果樹火疫病的解澱粉歐文氏菌(Erwiniaamylovora)就在樹干或樹枝的組織中越冬,到次年春天借昆蟲和降雨再次傳播。引起水稻白葉枯病的水稻黃單胞菌(Xanthomoasoryzae)除能在水稻秸桿上越冬外還能寄潛在種子穎殼、胚或胚乳表面,能在乾燥條件下存活半年以上,因而還能隨種子傳播。引起蠶豆萎蔫病的棲菜豆假單胞菌(Xanthomonas.
malvacearum)能潛伏在蠶豆珠孔中隨種子傳播。引起棉花角斑病的錦葵黃單胞菌(Xanthomonasmalvacearum)則寄存在子葉外緣而隨種子擴散。根癌土壤桿菌(Agrobzcteriumrumefaciens)可作為能在土壤中兼性腐生的代表,它在寄生時能使許多雙子葉植物(如番茄、糖用甜菜和許多果樹等)的根或莖部形成腫瘤

3.植物的病毒性病害

已知能引起植物病害的病毒有300餘種,馬鈴薯遲化病早在18世紀末即在歐洲發現,迄今仍是農業生產中的重大難題之一。煙草花葉病毒是最早被發現的病毒,流行時常可使產區烤煙減產25%。與動物病毒和噬菌體不同,植物病毒的侵入必須要有活細胞上的微傷才能進入細胞質,然後可以經薄膜細胞和胞間連絲彌散或進入輸導組織快速轉移。病毒在植物體內的分布有局部性和全面性兩種,進入寄主細胞的病毒在復制自身的同時,干擾和破壞了寄主細胞的正常生理代謝活動,從而產生植物受害的症狀。

Ⅵ 什麼是病原微生物

在自然界除了分布有動物、植物外,還生活著多種多樣微小的生物,稱為微生物。微生物種類繁多,包括細菌、真菌(黴菌和酵母菌)、放線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及病毒等,微生物絕大多數對人類和動物無害而有益。它們對於物質的分解、轉化、綜合和循環,起了巨大的作用。如土壤中的固氮菌、定氮菌、硝化菌、亞硝化菌等,是植物氮素營養供應的重要來源。此外,微生物在工業、醫葯、農業和畜牧方面也被廣為利用,尤其是在釀造、抗生素和疫苗製造方面最為突出。僅有極少數微生物對人和動物有害,可引起各種傳染病,故稱為病原微生物。如引起豬肺疫的巴氏桿菌,引起豬瘟的豬瘟病毒,引起仔豬紅痢的密螺旋體等。

Ⅶ 病原微生物具有的與致病有關的特徵有哪些

致病特性: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毒力、 侵入機體的數量、侵入途徑及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 相關。
一、細菌的毒力 構成病原菌毒力的主要因素是侵襲力和毒素。
二、細菌侵入的數量和適當的侵入部位 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 除必須有一定毒力外,還必須有足夠的數量和適當的侵入 部位。有些病原菌毒力極強,極少量的侵入即可引起機體發病,如鼠疫桿菌,有 數個細菌侵入就可發生感染。而對大多數病原菌而言,需要一定的數量,才能引 起感染,少量侵入,易被機體防禦機能所清除.

Ⅷ 一二三四類病原微生物是什麼

分類如下:

一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具有高個體危害和高群體危害,引起的疾病一般不能治癒,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二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具有高個體危害和低群體危害特徵,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布魯桿菌等。

三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具有中等個體危害和有限群體危害特徵,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四類: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具有低個體危害和低群體危害。

簡介: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Ⅸ 第三類病原微生物具備的特點

第三類病原微生物具備的特點: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後很少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


國家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後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

第一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第三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後很少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類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根據呼吸道感染部位不同其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有:

1、咽炎:溶血性鏈球菌及多種厭氧菌、冠狀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2、鼻竇炎: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3、會厭炎:流感嗜血桿菌,化膿性鏈球菌、厭氧菌。

4、喉炎: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

5、支氣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

6、急性支氣管炎: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百日咳桿菌。

7、社會獲得性肺炎: 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支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桿菌、軍團菌屬。

8、院內感染性肺炎: 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等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及其它假單胞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真菌等。

9、間質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體。

閱讀全文

與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2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