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舊址在哪個位置

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舊址在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2022-04-12 00:28:30

㈠ 1930年9月,中國西部科學院在什麼地方創立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是重要的近現代史跡,直轄後,重慶市2000年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15年5月以前為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
中國西部科學院是愛國實業家盧作孚於1930年9月創建的中國第一所民辦科學院,院址最初設在北碚火焰山東岳廟,即現在的北碚公園,1934年遷建北碚文星灣。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西遷重慶,許多學術機關紛紛遷到北碚,繼續其研究工作。由中國西部科學院以及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氣象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工業實驗所、礦冶研究所、農林部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林業實驗所、中央畜牧實驗所、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國立江蘇醫學院、中國地理研究所等13個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公推翁文灝、盧作孚兩先生為正副主任委員,以主其事,於1943年在文星灣籌建中國西部博物館。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建築群至今保存較好。其中:惠宇樓,1933年修建,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主樓,1944年該樓借讓給新成立的中國西部博物館作展覽大樓。
地質樓,1938年修建,為堅持抗戰內遷北碚的國立中央地質調查所辦公樓。
盧作孚舊居,1944年建,原為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辦公樓,其院長室曾為盧作孚先生辦公及臨時生活用房。
地磁測點碑,由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測定(東經106025′46″0,北緯29050′07″3),中國西部科學院1945年12月立。

㈡ 需要一份生物學發展史

生物學大事年表

公元前5~前3世紀 中國古醫書《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成書於公元前475~前221年間,對人體內臟的部位、大小、長短及功能已有一定認識,並指出人體的生理功能與生活條件及精神狀態有密切關系。對男女的生長發育過程及生理特徵也有比較切實的描述
中國古書《爾雅》將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並將相近的物種排在一起,以示同類;將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亦將其中相近的物種排在一起;還使用了「鼠屬」、「牛屬」、「馬屬」等名稱
公元前460~前370年 希波克拉底等建立希臘醫學並提出了健康與病態理論,認為人體中的黑膽汁、黃膽汁、血液和粘液是否處於平衡和有無特殊變化,決定著人的健康與性格
公元前384~前322年 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描述了 500多種動物並予分類,將動物分成有血動物和無血動物。前者又分成有毛胎生四足類、鳥類、鯨類、魚類、蛇類、卵生四足類;後者又分成軟體類、甲殼類、有殼類、昆蟲類,他還對一部分動物做了解剖和胚胎發育的觀察。著有:《動物志》、《動物的結構》、《動物的繁殖》和《論靈魂》,是最早的動物學研究成果
公元前372~前287年 希臘學者狄奧弗拉斯特闡明了動物和植物在結構上的基本區別,描述500多種野生和栽培植物,著有《植物志》和《論植物的本源》等
公元23~79年 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著《自然志》(又稱博物志)37卷,概述了當時所知的自然知識和技術
公元129~200年 羅馬醫生加倫把希臘解剖知識和醫學知識系統化,創立人體生理解剖學
公元533~公元544年 中國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全面地總結了秦漢以來中國黃河中下游的農業生產經驗,其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如粟的品種分類,作物與環境的某些關系、一些作物的遺傳性和變異性、一些作物的性別以及人工選擇的某些成就等
公元1452~1519年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師列奧納多·達·芬奇由於藝術創作的需要,研究了人體解剖、肌肉活動、心臟跳動、眼睛的結構與成像以及鳥類的飛翔機制等。繪制了前所未有的精確的解剖圖,首次提出一切血管均起始於心臟
公元1530~1536年 德國植物學家O.布龍費爾斯撰寫並出版《草本植物志》,擺脫前人書本知識的束縛,根據自己的觀察,對植物做了生動逼真的描述
公元1543年 比利時醫學家A.維薩里所著《人體的結構》出版,首次否定加倫關於血液通過心臟中膈細孔而運行的論點,並作了其他修正,創立近代人體解剖學
公元1583年 義大利醫生、植物學家A.切薩皮諾以果實為基礎提出植物分類系統,完成巨著《植物》一卷
公元1596年 中國葯物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52卷刻印出版。它記述了豐富的動植物知識,訂正前人之誤,明確規定部、類、種三級分類程序。分植物為草、谷、菜、果、木五部,分動物為蟲、鱗、介、禽、獸、人六部。每部(除人之外)之下又各分若干類。類之下分種。對生物的形態、結構描述之仔細和以此為基礎的較准確的分類,均超過了前人
公元1609年 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G.伽利略製造一台復合顯微鏡,並用於觀察昆蟲的復眼
公元1628年 英國醫生、解剖學家W.哈維所著《動物心血運動的研究》出版,建立血液循環理論
公元1660年 義大利解剖學家M.馬爾皮基觀察到蛙肺里連接動脈和靜脈的毛細血管,證實了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
公元1665年 英國物理學家R.胡克在顯微鏡下觀察軟木切片,發現蜂窩狀小室,稱之為「細胞」
公元1668年 義大利醫生F.雷迪通過蠅卵生蛆的對比實驗,為反對自然發生說提供了第一個證據
公元1677年 荷蘭顯微鏡學家 A.van列文虎克用自製的、當時解析度最高的顯微鏡進行了廣泛觀察,發現了由種種活著的「小動物」組成的微生物世界,發現了人的精子
公元1682年 英國植物學家N.格魯編著的《植物解學》出版,其中也包括植物生理學的研究成果
公元1686年 英國博物學家J.雷所著《植物史》第一卷出版,以後繼續出版第二、三卷,在其中討論了種的定義
公元1727年 中國醫學家俞茂鯤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人痘接種術起於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醫宗金鑒》(1742)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方法。據俞正燮(1775~1840)在《癸巳存稿》 中記載,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俄國已派醫生來學「人痘法」
公元1735年 瑞典植物學家 C.von林奈所著《自然系統》第一版出版,把自然界的植物、動物、礦物、分成綱、目、屬、種。首先實現了植物與動物分類范疇的統一,其後又使用了國際化的雙名制
公元1771年 英國化學家J.普里斯特利用實驗證明,綠色植物可恢復蠟燭因燃燒而「損壞」了的空氣
公元1777年 法國化學家A.—L.拉瓦錫確認動物呼吸是一種緩慢的燃燒過程
公元1791年 義大利解剖學家L.伽伐尼證明用靜電刺激蛙神經,能引起與其連接的肌肉收縮;發現了神經的電傳導現象
公元1796年 英國醫生E.C.琴納最先在歐洲採用牛痘接種法防天花,實現了人體的主動免疫
公元1797年 德國胚胎學家C.F.沃爾夫在《發生論》中,根據植物器官與雞胚的發育,闡述了發育的漸成特性,主張後成論
公元1802年 法國生物學家 J.-B.de拉馬克和德國博物學家G.特雷維拉努斯分別採用「生物學」(Biology) 這個術語
公元1804年 瑞士化學家 N.-T.de索緒爾闡述綠色植物以陽光為能源,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形成有機物和氧的光合作用過程
公元1805年 法國動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家和古生物學家G.居維葉提出各器官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相關理論。他用比較解剖學方法研究絕滅動物的化石遺骸,提出災變論
公元1809年 J.-B.de 拉馬克所著《動物哲學》出版。該書系統地論述進化思想,認為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是物種進化的機制
公元1827年 俄國胚胎學家 К.М.貝爾發表《論哺乳動物卵的起源》,首次准確地描述了哺乳動物的卵。1828、1837年又出版了《動物胚胎學》這是最早的比較胚胎學著作
公元1828年 德國化學家F.沃勒發表《論尿素的人工製成》,第一次用非生命物質為原料合成原來由生物體產生的有機物尿素
公元1830年 中國醫學家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他根據對屍體的觀察,重新繪制臟腑圖,改正中國前人舊說,正確地區分了胸腔、腹腔的部位,指出隔肌之上只有心臟、肺臟;其餘內臟器官均在隔肌之下。記述了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糾正了「肺有二十四孔」之誤。提出「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還提出聽覺、視覺、嗅覺均與大腦有密切聯系的看法
公元1831年 英國植物學家R.布朗確認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
公元1838~1839年 德國植物學家M.J.施萊登和德國動物學家T.A.H.施萬通過先後分別發表《植物發生論》、《動植物結構和生長一致性的顯微研究》共同建立了細胞學說
公元1840年 德國化學家J.李比希所著《化學在農業和植物生理學上的應用》出版,推翻植物的「腐殖質」營養學說,創立礦物質營養學說
公元1848年 德國電生理學家E.H.杜布瓦-雷蒙測定了動物的肌肉與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時產生的電流
中國植物學家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每物附圖,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它基本上按李時珍的系統進行分類,不同的是取消苔草類,增加群芳類。是中國19世紀的一部重要植物學專著
公元1849~1859年 法國生理學家C.貝爾納發現並驗證肝臟內的糖原生成作用,血管舒縮神經,胰液消化作用,箭毒與一氧化碳及其他毒物的作用性質,提出「內環境穩定」概念
公元1850年 德國生理學家 H.von亥姆霍茲發現肌肉收縮時形成一種酸(乳酸);測定了神經傳導速度
公元1851~1855年 法國化學家 J.-B.布森戈證實植物中的氮來自土壤中硝酸鹽;而碳源則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公元1852~1855年 德國生物學家R.雷馬克與德國病理學家R.C.菲爾肖分別明確指出細胞分裂的普遍性
公元1857年 法國微生物學家L.巴斯德證實乳酸發酵是由有生命的微生物引起的
公元1858年 德國病理學家R.C.菲爾肖著《細胞病理學》出版,提出了「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概念,發展了細胞學說
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與A.R.華萊 士聯合發表闡述生物進化思想的論文。《論物種形成變種的傾向;兼論自然選擇法所引起的變種和物種的存續》
公元1859年 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出版
公元1861年 德國生物學家M.舒爾策證實植物與動物的生活物質和最低等生物的「肉漿」是同一種物質,並統稱之為原生質
公元1861~1864年 L.巴斯德通過實驗駁斥了F.A.普歇所支持的自然發生說
公元1862~1865年 德國植物學家 J.von薩克斯指出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以後又指出葉綠素包含在特殊的小體內(1883年命名為葉綠體)
公元1863年 俄國生理學家 И.М.謝切諾夫證實中腦和大腦里存在著抑制激發脊髓反射的機制——中樞抑制。開創了腦功能的研究
公元1864年 英國解剖學家R.歐文描述了1861年德國巴伐利亞索爾恩霍芬侏羅紀地層里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 的第一個較完整骨骼化石
公元1865年 奧地利修道士G.J.孟德爾宣讀並於次年發表《植物雜交的試驗》論文,報道他通過豌豆雜交試驗所發現的兩個遺傳規律。後被稱為遺傳學的「孟德爾定律」
公元1866年 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所著《形態學概論》出版,在其中首次創用「生態學」一詞。該書還建議把原生植物和原生動物合並為原生生物Drotista,列為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第三界
公元1869年 瑞士生理化學家J.F.米舍爾首次分離出核素(即核酸)
公元1875年 德國生物學家O.赫特維希指出受精是雄性原核與雌性原核的融合
公元1876年 德國醫生、微生物學家R.科赫發現炭疽病病原體,並創建了細菌的培養技術
公元1877年 德國水生生物學家K.A.默比烏斯提出了生物群落(biocoenosoe) 的概念
公元1879~1884年 德國細胞學家W.弗勒明闡述了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
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闡述了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
公元1880~1885年 L.巴斯德研製出雞霍亂病疫苗、炭疽病疫苗、豬丹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公元1882年 R.科赫發現結核桿菌,並證明其傳染性
公元1883年 英國生物統計學家F.戈爾頓論述了人體測量、人口數量及其統計方法。為了有目的地改良人類的遺傳素質,他創建了「優生學」。他也是生物統計的奠基人之一
比利時胚胎學家 E.van貝內登發現馬蛔蟲受精卵的染色體為雌性原核與雄性原核染色體之和;最早發現染色體的減數現象
公元1883~1885年 德國胚胎學家W.魯、E.A.施特拉斯布格、O.赫特維希、A.魏斯曼等提出細胞核或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種質)的載體的設想
義大利神經解剖及組織學家C.高爾基創建了神經細胞的硝酸銀染色法並提出神經系統的網狀結構學說
公元1884年 俄國微生物學家И.И.梅契尼科夫發現吞噬細胞
公元1886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H.黑爾里格爾、H.維爾法特用實驗證明豆科植物能固氮
公元1887年 德國細胞學家T.H.博韋里確認生殖性細胞染色體減數現象的普遍性;提出染色體個體性 (cnromosome in-diviality)學說,導致後來從染色體「行為」來解釋孟德爾所發現的遺傳規律
公元1889年 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S.拉蒙·伊·卡哈爾發現神經細胞的樹突和軸突
公元1890年 德國軍醫 E.A.von貝林發現動物感染某些疾病(如破傷風、白喉)後,其血清可產生相應的抗毒素。開創了醫學上的「血清療法」
公元1890~1897年 荷蘭醫學家C.艾克曼在今印度尼西亞發現腳氣病同食物中缺乏米糠有關,成為研究B族維生素的開始
公元1891年 德國動物學家H.亨金發現染色體配對及其分離的減數分裂過程;觀察到性染色體
德國生物學家H.A.E.德里施發表海膽卵的實驗將發育到兩細胞時期的受精卵依分裂面分開,結果每個分裂球都能發育為完整的、但體形較小的幼體
俄國微生物學家C.H.維諾格拉茨基發現細菌中的化能自養型細菌——硝化細菌
公元1892年 俄國微生物學家Д.И.伊萬諾夫斯基證實煙草花葉病是由病葉的過濾提取液——過濾性病毒感染的
德國動物學家A.魏斯曼所著《種質論》出版,主張種質可以世代連續相傳
公元1896年 德國化學家E.畢希納用無細胞酵母壓出液發酵產生了酒精,首次證明離開活細胞的「釀酶」仍具有活性
公元1897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F.A.J.勒夫勒與P.弗羅施證明口蹄疫由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
公元1898年 中國思想家嚴復的《天演論》出版。《天演論》是英國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的意譯,對中國思想界影響很大,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公元1899年 德裔美國生理學家胚胎學家J.勒布在不同時期用不同溶液處理海膽卵,實現完全孤雌發育,得到正常的幼蟲
公元1900年 荷蘭的H.德·弗里斯、德國的C.E.科倫斯和奧地利的 E.von切爾馬克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遺傳規律
奧地利免疫學家K.蘭德施泰納發現用不同人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清作交叉試驗,有時出現紅細胞的凝集現象。次年發現A、B、O三種血型
公元1901年 德·弗里斯的著作《突變論》兩卷於1901~1903年先後出版
公元1902年 英國醫生A.E.加羅德發現黑尿症(現稱苯丙酮尿症)是一種由於代謝途徑異常而致的遺傳性疾病
美國細胞學家C.E.麥克朗提出副染色體(X)決定性別的設想
德國化學家E.H.菲舍爾和另一位德國化學家F.霍夫邁斯特分別提出蛋白質分子結構的肽鍵理論
英國生理學家W.M.貝利斯和E.H.斯塔林提取出「腸促胰液肽」(secre-tin)並命名為「激素」(hormone)
И.П.巴甫洛夫首次提出「條件反射」的概念
公元1902~1903年 德國生化學家A.科塞爾和俄國出生的美國生化學家D.A.列文等從胸腺核酸中分析出胞嘧啶。在此前後(1879~1909)。他們和其他科學家合作分析出核酸的4種鹼基和兩種核糖
公元1902~1904年 美國生物學家、醫生W.S.薩頓和德國生物學家T.H.博韋里提出由於孟德爾式的遺傳同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相平行,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基礎的理論
公元1905年 美國細胞學家、胚胎學家、遺傳學家E.B.威爾遜和N.M.史蒂文斯各自獨立地以細胞學上的事實確定染色體同性別的關系。並指出XX為雌性,XY或XO為雄性
公元1906年 英國生理學家C.S.謝靈頓的《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出版,該書系統地闡述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整合功能,深入地分析了脊髓的反射機制,提出了神經元和突觸活動的基本概念
公元1907年 丹麥植物學家A.M.盧茨發現四倍體植物
公元1908年 法國外科醫生,器官移植的先驅和實驗生物學家A.卡雷爾在美國成功地在體外培養溫血動物的細胞。此後,組織培養方法應用於生物學研究的許多方面
英國數學家G.H.哈迪和德國醫生W.魏因貝格各自獨立發現,在一個不發生突變、遷移和選擇的無限大的隨機交配群體中,其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將代代保持不變,後稱哈迪-魏因貝格定律
公元1909年 丹麥遺傳學家W.L.約翰森提出了「基因」(gene)、「基因型」(genotype)、「表型」(phenotype)等遺傳學的基本概念
公元1910年 美國遺傳學家T.H.摩爾根發現伴性遺傳現象,第一次用實驗證明「基因」坐落在染色體上
公元1911年 出生於波蘭的美國生化學家C.芬克在英國從米糠中分離出具有活性的抗腳氣病的白色晶體,並將這類必需的微量營養物質命名為維生素
公元1912年 英國生化學家F.G.霍普金斯用實驗肯定了維生素的存在,並提出營養缺乏症的概念
德國生化學家O.瓦爾堡證明在細胞中有一種激活氧的呼吸酶,並發現氰化物能抑制這種酶的活性,提出呼吸作用需要鐵參加
公元1914年 美國生化學家E.R.肯德爾分離出純甲狀腺素
公元1915年 T.H.摩爾根和他的學生A.H.斯特蒂文特、C.B.布里奇斯出版了《孟德爾遺傳原理》:用果蠅為材料的大量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形排列,發現連鎖和交換現象,補充發展了孟德爾定律
德國化學家R.M.維爾施泰特發現在葉綠素分子中鎂離子間 4個氮原子相連,而氮則分別位於4個閉環的烴鏈上,從而提出了鎂在葉綠素分子中的地位同鐵在血紅素分子中的地位相當
英國微生物學家F.W.特沃特發現溶菌現象。1917年法國出生的加拿大人F.H.德埃雷爾將這種溶菌因素命名為噬菌體
美國營養學家E.V.麥科勒姆發現維生素A,1922年E.V.麥科勒姆等又發現維生素D,並證明其與軟骨病有關。他還把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兩大類
公元1916年 德國植物學家H.溫克勒發現,番茄同龍葵嫁接後,在切斷處生長出的芽,是四倍體。這是一個用人工方法取得的體細胞異源四倍體(嵌合體)
公元1917年 丹麥植物學家O.溫厄提出。自然界的四倍體植物是由二倍體突變而成的理論
美國遺傳學家 D. F.瓊斯建立了使玉米高產的雙雜交育種法,這是根據1908年美國遺傳學家G.H.沙爾發現的由於自交變弱的品種,通過雜交可以恢復優勢的事實提出來的
公元1918年 ·德國胚胎學家H.施佩曼發現了胚胎誘導作用和在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 (organizer)效應
公元1918~1921年 中國植物學家鍾觀光(1868~1940)用了約四年時間採集植物標本,足跡遍及華北、長江流域及華南的11個省,採得標本約16000餘種,此後,在北京大學建立了用現代科學分類標記的標本館
公元1920年 德國生物學家 J.von於克斯屈爾發表《理論生物學》把環境概念引入生態學
公元1921年 出生於德國,後來到美國的動物學家、遺傳學家R.B.戈德施米特發表關於樺尺蛾(Biston betularia)的「工業黑化」 (instrial melanism)研究的第一篇文章。這是一項持續25年之久的、闡述自然選擇進化理論的研究
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生理學家O.勒維在德國用實驗證明,刺激迷走神經後,產生一種使心跳減緩的物質,稱迷走神經物質
中國生物學家秉志(1886~1965)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原東南大學前身)創建中國第一個大學的生物系(不包括外國教會在中國辦的大學)
公元1922年 加拿大生理學家F.G.班廷和C.H.貝斯特提取出純胰島素
中國科學社委託動物學家秉志、植物學家胡先驌和楊銓(杏佛)三人籌建的第一個中國生物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於1922年8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
公元1923年 阿根廷生理學家B.A.奧塞發現垂體前葉對糖代謝,特別是對糖尿病的影響,第一次發現垂體對激素的控制功能
瑞典物理化學家T.斯韋德貝里創立了第一台超速離心機
美國生化學家E.A.多伊西分離出雌性激素
公元1924年 蘇聯生化學家А.И.奧帕林的《生命起源》出版,提出生命的化學起源學說
波蘭出生的英國生物化學家D.基林發現細胞色素。1927年又提出生物氧化過程電子傳遞的初步設想
公元1925年 美國細胞學家 E. B.威爾遜著《發育和遺傳中的細胞》出版,這是他的《細胞學》(1896)的第三版,但在內容上作了重大修改和充實。該書總結了經典細胞學的研究,並努力在細胞水平上匯合胚胎學和遺傳學
中國生理學家蔡翹發現,在美洲袋鼠的中腦結構上,有一個視覺與眼球運動的功能部位一頂蓋前核,又稱「蔡氏區」
公元1926年 瑞典生化學家A.蒂塞利烏斯同T.斯韋德貝里共同建立電泳法
美國生物化學家J.B.薩姆納第一個取得純酶-尿素酶的結晶,並證明酶的蛋白質本質
T.H.摩爾根的《基因論》出版(1928年修訂)。系統地闡述遺傳學在細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論
在英國生理學家、葯理學家H.H.戴爾的建議下,德國葯理學家O.勒維在自己於1921年發現迷走神經物質的基礎上,進一步用毒扁豆鹼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作用,發現在刺激蛙心迷走神經後,有加強和延長乙醯膽鹼的效果,從而證明乙醯膽鹼是神經傳導的化學遞質。30年代H.H.戴爾作了一系列神經——肌肉的研究,證明乙醯膽鹼是內臟及橫紋肌上神經傳導的化學遞質,對突觸傳遞的化學學說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公元1927年 英國生態學家C.S.埃爾頓所著《動物生態學》一書出版強調應對種群進行獨立研究。他們的研究工作為種群生態學打下了基礎
美國遺傳學家H.J.馬勒發表了用 X射線照射果蠅的人工誘發突變的實驗報告
公元1928年 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及其合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素食與葷食動物的比較研究,證明素食動物在生長、發育等方面差,植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也低於動物蛋白等。他們還編制出中國最早的《食物成分表》
英國微生物學家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抑菌和殺菌作用
荷蘭出生的美國植物生理學家F.W.溫特首次發現生長素
中國生理學家朱鶴年的研究表明,美洲袋鼠間腦的室旁核具有神經分泌的特徵
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生物學家 L.von貝塔蘭菲著的《現代發展理論》和在1932年著的《理論生物學》闡述了一切生物是時空上有限的具有復雜結構的一種自然系統
公元1929年 美國生化學家C.E.科里夫婦發現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和血糖之間的轉化,後稱科里循環
德國化學家A.布特南特提取出雄性激素的結晶
D. A. 列文發現核酸有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之分,但他提出的「四核苷酸結構假說」是錯誤的
德國生化學家C.H.菲斯克、Y.薩巴-羅、K.洛曼從肌肉提取液中分離出ATP,1935年K.洛曼又闡明了ATP的化學結構
中國植物學家李繼侗和殷宏章發現光照改變對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間效應。並得出准確的曲線圖
中國古生物、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約50公里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及用火遺跡,對研究人類起源有重大意義。1927年,北平協和醫學院加拿大籍人類學家步達生曾鑒定在該處發現的臼窯化石為一人類新屬,並定名為北京猿人(Sinanthropus pekinensis)
公元1930年 英國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R.A.費希爾的《自然選擇的遺傳原理》一書出版,開始把孟德爾遺傳學與自然選擇理論結合起來
公元1931年 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提出蛋白質變性現象是由於蛋白質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是在蛋白質分子中緊緊纏繞的多肽鏈變為鬆散狀態的結果
公元1932年 德國物理學家M.克諾爾和E.魯斯卡創制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模型。1933年魯斯卡改進的模型被認為是現代電子顯微鏡的原型
德國生化學家H.A.克雷布斯同助手K.亨斯萊特發現尿素合成的鳥氨酸循環
美國化學家H.C.尤里發現氘。開始了用重元素同位素標記代謝物,進行生物體內代謝途徑的研究
中國植物生理學家湯佩松發現在植物中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存在和作用
中國生理學家馮德培在肌肉放熱的研究中,發現了肌肉的「靜息代謝能」因肌肉拉長而增加的現象,被稱為「馮氏效應」。1936~1940年間,他在中國又開創了神經肌肉接頭這一重要研究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有關物理、化學反應的研究
公元1933年 美國遺傳學家T.S.佩因特發現果蠅唾腺細胞巨大染色體,為制詳細的染色體圖提供了材料
公元1934年 挪威生化學家J.A.福林發現苯丙酮尿症是由於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所致
加拿大出生的美國解剖學家R.R.本斯利從豚鼠肝細胞中分離出線粒體,開創了細胞器的研究
公元1935年 德國生化學家G.G.埃姆布登、O.邁爾霍夫和J.K.帕爾納斯等完成闡明糖原酵解過程的全部12個步驟
美國生化學家W.M.斯坦利分離並結晶出煙草花葉病毒
奧地利動物學家、個體生態學家K.Z.洛倫茨發表《痕跡》,發現動物的本能有些是遺傳的,而另一些則是早期生活留下的印痕
英國植物生態學家A.G.坦斯利提出了「生態系統」(Systems Ecology)的概念
匈牙利放射化學家兼生物化學家G.C.de海韋希製得人工放射性磷,開始了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方法進行生物化學的研究
公元1936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M.施萊辛格報道了噬菌體的化學成分約含有等量的蛋白質和DNA
美國化學家A.E.米爾斯基和L.C.波林發展了氫鍵理論,並提出氫鍵在蛋白質結構中起著使多肽鍵形成穩定構形的作用。當變性時,這種氫鍵被破壞,構形也隨之被破壞
公元1937年 俄國血統的美國遺傳學和進化論學家T.多布然斯基發表《遺傳學和物種起源》,把細胞遺傳學同進化論相結合,建立了「綜合進化論」
H.A.克雷布斯在英國提出代謝的公共途徑「檸檬酸循環」設想,1940年H.A.克雷布斯又用實驗作了證實
中國生理學家張錫鈞創立「迷走神經-垂體後葉反射」假說,開辟了神經對垂體內分泌調節作用的研究
公元1940年 英國植物生理學家R.希爾測到離體葉綠體的放氧反應
英籍奧地利裔病理學家H.W.弗洛里和英籍德國裔生化學家E.B.錢恩等成功地制備了濃縮的青黴素提取液
英國生物化學家A.J.P.馬丁和R.L.M.辛格建立色層析法,後來又發展為紙層析法
公元1941年 美籍德國血統的生化學家F.A.李普曼提出了具有高效傳遞化學能的高能磷酸鍵的概念
美國生化遺傳學家G.W.比德爾和生化學家E.L.塔特姆合作,提出「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
美國生態學家R.L.林德曼發表了有關「食物鏈效率」和「能量金字塔」的研究報告,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研究
中國昆蟲學家胡經甫著 6卷本《中國昆蟲名錄》出版。這是他歷時12年採集、研究的結果
公元1942年

㈢ 螃蟹和柿餅子能一起吃嗎

螃蟹和柿子不可以一起吃。
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的原因之一,就是兩者都屬於寒涼之物,同時食用會寒上加寒,容易引起腹痛或腹瀉等不適反應,尤其是脾胃功能虛弱的人更容易發生不適症狀。而脾胃功能較好的人,在食用量不大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不會產生任何不適症狀。吃完螃蟹如果要吃柿子,最好相隔3小時以上。一般建議不要同天吃。
當然,如果胃腸功能好,吃的螃蟹和柿子又不多,那隔個4個小時以上也可以了。另外,吃螃蟹的時候可佐以姜、醋等來驅寒,這樣對過一段時間吃柿子也會好一些。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柿子中含有豐富的鞣酸,這種物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能與蛋白質發生反應而生成鞣酸蛋白,在胃裡沉澱並凝結成塊。
(3)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舊址在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如果鞣酸蛋白的數量足夠多,就容易凝結成大塊而堵塞胃腸道,影響消化,嚴重者會出現胃痛、腹痛或嘔吐等反應,現代醫學把這種症狀稱為胃石症。但是,螃蟹和柿子同吃能不能形成胃石症,關鍵還在於食用者的胃腸功能好壞。胃腸功能較好的人胃腸蠕動正常,生成的鞣酸蛋白則不會有凝固的機會,也就不會形成結石。
至少會有部分蛋白質變成鞣酸蛋白,不能被身體吸收,所以盡量不要同時食用螃蟹和柿子。其實,凡是鞣酸的食物,比如柿子、黑棗、山楂或石榴等,都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如果空腹吃下過多富含鞣酸的食物,即使不吃螃蟹同樣患上胃石症。柿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具有清熱潤腸,止血降壓的作用。
柿子含糖量高,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吃後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人,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是有害的。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鐵結合,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的吸收,因此,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柿子適合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人食用,另外,胃柿石形成可能與胃功能紊亂有關。

㈣ 青島一棟老房子

要加分呀
(一)青島棧橋
「飛閣回瀾」,素被譽為青島十景之冠,與此景相配的還有一句叫「長虹遠引」。其實,兩者描繪的為同一旅遊景觀——前海棧橋,青島的象徵。
青島棧橋位於青島市南區中山路南端,與中山路成一條直線。「長橋金閣托水而起,近望遠眺別致非凡」。它是青島濱海旅遊最優美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青島的象徵,有人來到這里觀賞海天風景後曾賦詩曰道:「煙水蒼茫景色迷,漁舟晚泊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後,人倚欄桿水拍堤。」
棧橋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當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和山東巡撫張曜到膠州灣視察,確認在此地有設防的必要,於同年七月調山東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兵四營移住膠澳,建總兵衙門於青島村旁(現今青島人民會堂處)。從此開始,青島成為設防的重地。章高元於1893年調用旅順船廠的鋼材,在前海建造起一座棧橋。它原是鐵架木橋,長約200米,寬10米。供裝卸船舶物資用,也是青島最早的碼頭。
十九世紀末,德國侵佔青島後,因其軍事上的需要,在橋的南端又接上一段,鋪上輕便鐵軌,使棧橋由過去的200米延長到350多米。1931年,青島大港碼頭建成,棧橋結束了作為碼頭的歷史。1931年9月,市政當局重建棧橋,橋身延長至440米,橋寬8米,橋墩全部為鋼筋混凝土澆灌,水泥鋪面。為了使重修過的棧橋起到美觀耐用的風格,深入海中部分鋼架更新橋面西側華燈林立,為了防止有人掉入海中在橋面兩側安裝了鐵欄和鐵鏈防護,南端築有半圓形防波堤,堤上添築中國民族傳統風格的雙層八角亭一座,取名「回瀾閣」。閣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閣內為二層環形廳堂。
1984年、1998年,在保持棧橋原有風格的基礎上,青島市政府對棧橋進行了兩次全面整修。如今,整修後由花崗岩砌造的橋體更加堅固美觀,橋面寬敞,12對橋燈亭亭而立,整個橋體煥然一新。整修後,棧橋公園堤岸景色也是美麗異常,鬱郁青松、如茵綠草、芳溢花圃,無不與棧橋相映生輝。
新修建的棧橋,在靠近海堤岸部分將過去的斜樁木面改成了石砌水泥面。為了防止石砌防波堤因長期在海浪的沖擊下發生損壞,重新修建的石砌引面,中間一改過去添加石料的支撐石牆作法,改用抽沙添空的辦法。據推測這樣的添空法不僅能使橋空槽中受力均衡,也可使橋墩受到地殼運動的變化而使沙子流向受力重的地方增加橋面的受力程度。
回瀾閣內有螺旋形階梯,登閣眺望,碧海藍天,諸島嶙峋,市裡花樓,盡收眼底。站在高處眺望棧橋,橋身似長虹引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浮光躍金,回瀾閣如綽約仙子,披波盪漾。大海深處波光粼粼,琴島青青。作為濱海旅遊勝地,春夏里遊人如織,秋冬季節觀者不斷。
棧橋幾經維修,如今棧橋北沿岸已成為棧橋公園。這里花木扶疏。青松碧草,畫廊石椅,供遊人憩息觀賞海景的地方。並為青島市民評為「青島市十大濱海旅遊風景的第一景。」
(二)琴嶼飄燈
站立棧橋回瀾閣朝南望去,映入眼簾中的是一座小巧秀美的小島,嶼頂高擎一座白玉色的燈塔,島上山岩聳秀,林木常青,景觀迥異,它與棧橋遙遙相對,此島就是青島淺海旅遊十大景觀之一,小青島。小青島原是一小獨立的小島,距海岸721米,海拔17.2米。面積0.12平方公里(1.2公頃)。小青島原名為青島,又因其山如琴,水如弦,風吹波音錚錚如琴聲,又被稱作「琴島」。又因它的名稱與對面青島市區的名稱重逢,所以在它「青島」二字前在加入了一個「小」字,成為現在的名稱「小青島」。
1898年,德國侵佔膠澳後,於1904年在此島上建起八角形燈塔。以此來指引海上往來的船舶。1938年日本侵佔青島後,小青島又淪為日本侵略者的軍港碼頭,1949年青島解放後,此島又成為人民海軍的一支軍港。並對燈塔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現在的燈塔高15.5米,塔身呈白色,是國內外船舶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志。1987年,島上軍艦遷出,1988年小青島正式對外全面開放,成為青島市濱海旅遊風景第二景。
日間,小青島陽光明媚,碧水繞四周,斑駁秀麗的山岩,蔥翠萌萌的樹木,捧出一座白色的燈塔。觀之賞心悅目。入夜,燈連水,水映燈,妙如畫卷。特別是當晨霧升起,煙雲虛無縹緲,此時的小青島沉浸在氣霧的包圍之中,在微風的吹拂下時隱時現,恍如置身於蓬萊仙閣之中。
島上海韻廳,神怡舫,琴島仙女雕塑,登海觀飄台等等,為遊客眺望海景,踏蹬觀浪,漫步聽琴,和曲徑通幽提供了優美的環境。
(三)天後宮
天後宮,俗稱中國太廟,青島市原有三處,一處在沙子口,一處在滄口,一處在現在的太平路上。前二個現已不存在了。天後宮內供奉的女神是「媽祖女神」。天後宮是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是一處集天後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於一體的著名人文景觀,也是青島前海風景線上的一處極具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歷500多年風雨淘洗而倖存至今,彌足珍貴,堪稱青島口歷史變遷的一個生動縮影。現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
天後亦稱媽祖,據傳原姓林、名默,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歷3月23日,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嶼。據說林默自幼聰慧賢良,樂於助人,有預知氣象變化、驅邪治病和泅水渡海的本領,常在驚濤駭浪中救助遇難船舶,極受遠近人們的敬重和愛戴,被尊為「龍女」、「神姑」。她為專一行善,矢志不嫁,28歲重陽節那天登湄洲峰頂再未返回,人們傳說她「羽化」成仙,就在此地立祠祭祀,稱「通靈神女」。北宋時期湄洲灣一帶海上貿易十分興旺,航海者終年浮家泛海,隨時可遇海難。傳說當時有一名叫三寶的出國貿易商人,在啟航前曾到神女祠拜禱許願,三年海上往來,化險為夷,且獲巨利而歸,於是捐重金重修廟宇。據記載,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給事中路允迪奉命出使高麗(今朝鮮),途遇颶風,船隻將覆,舟人急忙祈天求庇,空中忽現祥光,一朱衣女神飛舞桅端,瞬間風平浪靜,轉危為安。路允迪驚訝萬分,詢問部下是何神靈相救?船上一位福建莆田藉保義郎李振告知是湄洲神女搭救。路允迪深信不疑,還朝奏報朝廷,宋徽宗即下詔賜湄洲神女祠以「順濟」廟號。後經莆田藉丞相陳俊卿及地方土紳大力提倡,航海者廣加傳揚,又經歷代朝廷褒嘉,自宋至清幾百年間,先後36次疊獎褒封,封號由2字累加至64字,爵位由「夫人」而「妃」,而「天妃」,而「天後」,而「天上聖母」,直至無以復加。朝廷的累累封賜,民眾的代代敬仰,最終樹立了天後作為海神至高無上的地位,使這一信仰逐漸超越福建傳播全國,並隨華人漂洋過海而走向東南亞及世界各地,成為頗具世界影響的「海上女神」。
青島的天後信仰,是由於青島口與閩粵蘇魯海上貿易日益發展,從福建傳播而來的。天後宮初建時稱「天妃宮」,由胡家莊「胡善士」捐施土地,建成正殿三間和東西配殿——龍王殿、督財府。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宮內主持宿義明募集捐款進行初次維修,並擴建後院兩廂,使天後宮後進院落初具規模。至今保留著的天後殿外廊和牌樓門所用的四根八棱石柱,尤能代表明代建築風格。院內兩棵銀杏樹亦為明代所植。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後地方長官春秋致祭天後,對青島天後宮再次進行維修,並在前院中部增建戲樓。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山東建立東海關,同治四年青島建立分關,六月開始又一次重修天後宮,並重建戲樓。現存同治四年《募建戲樓碑記》記述了當時重建戲樓的情景:「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天後殿前舊有戲樓遺址,而棟宇全無,不堪適觀……」。天後宮樓重建後,成了青島口群眾的一處文娛場所。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再次重修,現保存有修廟碑記:「蓋聞天後以孝成神,以慈愛民,仁護海國,澤洽波臣,而旅客商人雲集於此者,尤賴其鴻波不揚,驚濤頓息,故無不念以酬聖德焉。墨邑青島口舊有天後行宮以妥神靈,不過粗具規模,未足以壯觀耳……宏舸連舳,巨艦接艫,乃增其舊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階級,節稅耀新,金碧騰輝,可謂威鎮四海……。今將眾商捐資,諸船施助並督理之人勒於石,以垂永遠。」從碑記來看,捐款者皆為富商和船主,可以看出這時青島口已是「旅客商人雲集於此」,較為繁榮的海港了。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天後宮又曾重修,又購置香火地二十畝,規模越來越大,今太平路小學一帶均屬廟產范圍。
1897年,德帝國主義侵佔青島後,將天後宮一帶劃為歐人區。周圍村莊盡被拆除。當要拆毀天後宮時,激起青島商民無比義憤,群起反抗。德國提督懾於中國人民的威力,於是決定將天後宮從歐人區遷往中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並在館陶路一帶撥給地皮准備搬遷。可是未及遷徙,德日易幟,日本佔領青島後,再未提及天後宮遷徙一事。1939年,青島商民集資對天後宮再次進行擴建,將戲樓鍾鼓樓由前院中部向前延伸遷至現址,並在西院增建了殯儀館。至此,天後宮經過七次重修已形成相當規模,共有殿宇十六棟,建築面積一千二百多平方米,成為青島市區唯一一處保持了明清風格的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群。
新中國建立後,青島天後宮交文博單位管理使用,多次在其中籌辦文物展覽。1982年,青島市政府公布,將天後宮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青島市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通過一號議案,決定《盡快修復並合理利用天後宮》。修復工作自1997年2月26日動工,主體工程當年年底竣工。天後宮共有廟宇 16棟,建築面積 1100多平方米,仍保持清代雍正時的建築面貌。現在天後宮的宮門,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進入宮內,左右兩邊為廂房,由通道向前,迎面便是正殿。院內有同治十三年立的修高碑一塊,還有銀杏兩株,枝葉扶疏,春夏之際,綠蔭滿院,清靜宜人。
(四)魯迅公園
「魯迅公園」原名是海濱公園,位於青島市區小魚山南端,是一個因傾斜海岸為基礎建立起的一處濱海旅遊公園。
1929年,我國著名園藝家葛敬應來此處,當他站在高處環視四周,被這里的天然環境所吸引,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為基礎開闢建立了一片綠草成萌,松濤翠柏的公園。魯迅公園自西向東延伸約2公里,佔地約4公頃,1950年又經大面積的修建種植,成為一處兼有園林美和自然美的風景區。為了紀念魯迅先生將它改名為「魯迅公園」。
「魯迅公園」因勢而建,山路起伏連綿,坡間蒼松翠柏。大玻璃瓦頂的公園石牌坊,氣勢非凡,前面刻有「魯迅公園」四個金色大字,是集魯迅的手跡,背面刻有「蓬壺勝覽」四個金色大字,為當代碑帖鑒賞家鄭世芬1932年手書。穿過石牌坊,繞花向前,站在石台階上舉目四望,大海滔滔,一望無際,真有些觀海則水流天際,穿林則木香撲鼻的感覺。沿著石階而下,但見周圍礁石環岸,逶迤多姿。漫步在青石小道上,道路起伏不定,時而緣級登高,時而低回臨海,大有「山窮路盡疑斷崖,臨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路畔石制桌椅,六角涼亭,四檐亭榭,行累時可坐下來靜息片刻,站立起可觀滄海一片。這里是觀潮,聽濤,賞月,踏雪的最佳之處。難怪有人在游覽此地後,風趣地寫道「滄海浩然東來,水面嶙石,石上亭榭。石水相連,亭榭相對,天與安排。」
「魯迅公園」以它自然環境天然美與人工造型融為一體。雖地勢逼人,卻無局促之感,是遊客來青必到之處。沿著公園石路曲折而前,就可以來到被人們稱譽「陸上龍宮」的青島海產博物館,作為青島濱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這里也是游覽的最佳去處。
(五)青島海產博物館
「青島海產博物館」坐落在景色秀麗的「魯迅公園」中。兩座典雅的古堡宮殿式民族建築風格各異的,在碧海藍天之下格外地引人注目。它們並排建在峭陡的礁岩之上,給人一種古樸莊重,雄偉壯觀的感覺。青島海產博物館,原名青島水族館。
據史料記載,1930年秋,中國科學社的蔡元培、李石曾、楊杏佛等人來青開會,鑒於青島景緻優美,海產豐富,便倡議在這里建立海洋研究所,此倡議得到與會的各位名流學者的贊同,遂成立籌委會,各方集資。由觀象台代辦辦理。1931年1月開始動工,開工基石上鐫有「中國海洋研究所水族館」一行字,正門有「青島水族館」金字匾額。整個建築於1932年元月竣工。
作為當時亞洲最早也是最大的水族館,經過多年風雨洗禮,如今的「青島海產博物館」由水族館,海豚表演館,淡水魚館,標本陳列館和珍稀水生物館組成。整個建築呈四方形,每邊均為花風石牆垣,牆頂雉碟銜接,上有城樓,酷似我國古城城堡。建築內部分兩層樓,樓上建有玻璃展池22個,樓下大廳里40個玻璃展池沿牆而建。
「青島海產博物館」分水族館和標本陳列館兩部分。古堡式建築為水族館。內牆壁和魚池內均用綠色大理石鑲嵌。魚類,貝類,蝦蟹,海獸等六、七十種活水動物各自游藝在自己的展示櫃中。在水族館中又分為海水族館和淡水族館兩種。在這里,遊客們可以看到千姿百態的魚類在水中穿游不息,彷彿自身置於海底世界,置身於大海龍宮。在這里既有兇猛的皺唇鯊,也有婀娜多姿的珊瑚礁魚。還有那嬈嬌的帶魚、海鰻,靈活的大蝦、烏賊、滑稽的海馬,美麗的海葵和華貴的鯧、鯛、會飛的燕鰩,以及老頭魚,海兔等等。在這里還向人們展示了無頭無尾的魚的祖先「文昌魚」,來自亞馬遜古老珍稀魚類——金龍魚,七彩神仙魚,以及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珍貴品種中華鱘,揚子鱷等一些名貴觀賞魚。
標本館中,陳列著我國沿海各地的海產標本。共分海洋植物標本和海洋動物標本,從微生物到海獸,共有上千件。水族館標本除陳列館,建於1936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佔領青島後將其改為山東產業館,並蓋起約600平方米的平房,名為展室,實為收集我經濟情報之所。日本投降後,又將其改為青島市博物館山東產業館。1955年海產博物館成立後,改為標本陳列館。
標本陳列館,展示的「貝類」,從僅有一粒米大小的「米螺」到75公斤重的「硨磲」。還有色彩鮮艷,優美多姿的各種珊瑚,五光十色的貝類及高等海洋哺乳動物。揭示了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物由低等向高等的進化,演變和發展的過程。在這里,展示的海洋經濟魚類共300多種,有黃魚、帶魚、比目魚、魷魚、大馬哈魚、金槍魚等等。大型的海產動物有長達7、8米的大鯊魚,9米多長的鯨魚、3米多長的虎鯨,海豹、海豚、海狗、海獅等海獸體態各異。
在珍稀水生動物館中,還展示了我國一、二級保護的水生動物和傳統名貴種類,其中儒艮、南極象形海豹,中國的白海豚、金槍魚、旗魚、箭魚等和巨大的抹香鯨骨骼系統標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海產博物館的第五展室中,大型抹香鯨標本最具特色,此鯨長14米,胸圍5米,體重注22噸,在它的頭部有與大烏賊博斗時留下的傷痕。
我國擁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海洋資源極為豐富。千姿百態的海洋生物,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建設海洋已成為當今人們早已熟悉的口號。並逐漸變成行動。而青島海產博物館又以絢麗的色彩,歡樂的節奏,激勵著人們去熱愛海洋,去關心海洋。因為熱愛、關心海洋就是熱愛關心我們的家園。
(六)小魚山公園
「小魚山公園」位於市區匯泉灣畔,作為青島市的一座古典風格的山頭園林公園,是濱海旅遊的一大風景地。它海拔60.7米,面積2.5公頃,綠地率84%,此山原無正名,只是因靠魚山路太近,後人為它取名因「小魚山」。
明代青島村建立後,這里曾是青島村民的山場。清末,章高元領兵四營在青島設防,這里又成了「廣武中營」兵士們的練兵場地。德帝國侵佔青島後,又在此建立起了炮台一座。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青島後,又將小魚山一帶的路名從德國的名稱改為「有明町」。1922年,我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將日文地名一律撤銷,改為以我國各省市和山東省市及自然地理實體命名。「有明町」東南段改為魚山路,以山東省東阿縣的魚山命名。東阿縣的魚山是當地一座名山,三國時因曹操之子曹植登此山而聞名。鑒於這座無名小山靠近魚山路,因而被人稱為「魚山。」
有一位詩人在游覽小魚山後,鑒賞它優美的環境和登高遠眺海天一色的特色,風趣地寫下了一首詩:「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眺望十里長,清風淡雲何處覓,並作江南一山鄉」。此詩既寫出了小魚山的特點,也描染出了風景如畫的地貌。小魚山,山雖不高卻能遠眺,登山俯視棧橋、小青島、魯迅公園、海水浴場、八大關等美景盡收眼底,山雖不大卻平地拔起而頗顯突出,為遊人視線所矚,為青島的濱海旅遊增設亮化景色。
1934年,青島湛山寺在魚山北側修建了「湛山精舍」,建有古式高閣及配房十餘楹,樓為二層建築,供青島佛學會講經及外地居士信徒客居之用。樓東有石坊一座,前書「湛山精舍」,為葉恭綽手書,後書「回頭是岸」,是吳郁生所題,另外還有當年青島市長沈鴻烈的題詞。後為倓虛法師和其它名僧講學之處,青島市鄉二十四景中的「魚山梵唄」即此,注為:「魚山巔築有湛山精舍,寺僧朝夕課誦,暮鼓晨鍾,發人深省」。從此開始,魚山不但以佛事場所而聞名,而且還成為一處絕好的登山眺望點。解放後,因湛山精舍建築與青島周圍的建築風格極不協調,1959年將其全部拆除。
為了適應青島市對外開放和旅遊業發展的需要,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投資140萬元,經過一年的改造施工在山上修建了800多平方米的閣、亭、廊式傳統建築,成為青島市一座具有古典民族風格的山頭園林公園。1985年2月份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青島濱海旅遊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點。
小魚山公園的主要建築 「覽潮閣」疊立山巔,三層八角,高18米,每層均有環閣護欄平台,供遊人憑欄極目。天日放晴起,當您登高眺望時,就會感到「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當您在夜晚倚欄深寧時,就會有一種「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的心情。閣西是一座飛檐式六角「碧波亭」建築,閣東為四角「擁翠亭」,均依山勢而築,高低錯落有致,可覽太平山一線的翠綠。在這里還建有一處「小魚山茶廳」供遊人們飲茶歇腳。閣亭3處匾額皆出自我國著名藝術大師吳作人之手。在山東側的曲廊中,正面鐫直徑2米白色雪花石浮雕山標——魚;北廊處繪有色彩斑斕的《八仙過海》長達9米的瓷板釉畫;東廊中裝飾有《聊齋志異》故事中的「麵皮」、「嶗山道士」、「促織」、「席方平」情節和大型瓷板柚彩壁面《蒲松齡宇宙》。
在小魚山公園的建築中,設計者根據環境特點,圍繞大海從「魚」的圖案中狠下功夫,在門楣、圍牆、透窗、欄桿、瓦當、額方等等,都體現了「魚」的風格,這在仿古建築上不能不說是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
小魚山不僅風景秀麗,就是在青島的文學歷史上也頗有名氣,例如,像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聞一多,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老舍,中國新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的王統照、洪深、吳伯蕭等,許多文壇著名的人物來到此地,面對大海,面對社會,暢談心中的理想,高舉民族文藝大旗,團結民眾,戰斗在民族文藝復興斗爭的前沿。
藍天,碧海,青山,綠樹,紅瓦,黃牆。站在小魚山公園四周環顧,青島獨特的風貌展現在遊客面前。難怪有人曾提筆賦詩:「日照魚山生輝煙,遙看滄海點點船,紅底綠樹嵌碧海,疑是蒼天巧安排。」
(七)青島第一海水浴場
青島海灘的沙細、坡緩、浪小、水穩,為青島造就出十二處美麗的海水浴場。位於匯泉灣的第一海水浴場是青島眾多海濱浴場中的佼佼者。又稱匯泉海水浴場。它曾是亞洲最大的天然地海水浴場。百年以前,這里還是當地漁民泊舟曬網之處。德佔青島後,開辟成海水浴場。在第一海水浴場半圓形的海灘上,有東西長約五百八十米、寬達四十多米的細沙灘,並向海內延伸到極遠處。從沙灘到防鯊網有約三百八十米寬的水面,可容納幾十萬人同時游泳。這里自然條件優越,沙質細軟,岸坡緩平,天然的匯泉角擋住了風浪,浴場內沙凈水清,不僅居青島各浴場之冠,即使在我國沿海各地海濱浴場中,也首屈一指。恰如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所言:「恐怕在東亞,沒有一處海水浴場能趕得上青島」。
站在高觀看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地勢成為月牙形,這是同它特有的海岸結構分不開的。在青島地質上曾發生近兩次地殼斷裂,噴出大量岩漿,冷卻後便形成條條山脈,伸向大海的山脈形成一個小岬角。海岸經過億萬年的激浪沖刷,溶解和風雨剝蝕,漸次由岩石變礫石,礫石變細沙,形成今天青島海岸沙灘與岬角相同排列的特殊結構。由於海浪的侵蝕和堆積的作用,沿岸基岩不斷被剝蝕成細小的砂礫,並在海灣的淺灘上沉積起來,形成了坡度七度,東西長約六百米,寬四十多米的細沙灘,並向海內延伸到極遠處,由於匯泉岬角的阻隔使進入灣內的涌浪漸次衰減,因而形成了浪高僅為一米左右的平靜浪面,十分適合開展海上娛樂活動。
100多年前,寬闊平展的海灘是會前村裡民泊舟,曬網之地。「日上帆檣,月掛桅梢」,全是一片魚鄉風光。十九世紀末(1903年),德帝國主義侵佔青島後,為招徠西方遊客,相繼將平緩的海灘辟為海水浴場,建有更衣室、舞廳、酒吧間和露天音樂台。浴場附近,先後建起了東海、白馬、百樂門等酒店,專供洋人憩息、消遣、娛樂之地。正是:「天趣盎然疑碧綠,淪為異國逍遙津」。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前夕,在此修築工事以示頑抗。1949年,浴場又遭台風洗劫,建築物幾盡損毀。
解放後,在人民政府帶領下,全市各界群眾對第一海水浴場作了重建。在半環形的沙灘上建立起新的更衣室。為了適應青島濱海旅遊業發展需要,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投資對海水浴場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建築面積由原來的7千多平方米擴大到如今的2萬多平方米,沙灘面積由原來的1.18公頃擴大到2.4公頃。重建後的浴場,52幢更衣室分別由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塔頂形、連環形、圓形、矩形、S形和Y形等。分為木製、鋼筋混凝土和磚木三種建築結構。屋平面有平頂、斜面、掛版、紅瓦屋面、拼掛斜屋面、木魚鱗板屋面、彩色瓷瓦屋面等等,在彩色方面,有橙色、黃色、白色、綠色、藍色、銀灰色和咖啡色等多種。海水浴場主門,左側是方格式花廊,形似飛翔的海鷗,又似展臂跳水的運動員;右側是一幅長20米,寬4米的巨大釉彩壁畫,題名「奔向大海」。大門正對海灘上,一座直徑14米的大噴泉,設有48個噴頭,水簾之中三條海豚雕塑躍水而出,頂起一顆不銹鋼珠。
隨著我國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作為中國北京奧運會惟一的一個協作比賽區,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又將迎來新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到那時,它將以嶄新的面貌迎來國內外遊客投入到波光粼粼的大海的懷抱,歡聲笑語,馳騁嬉戲,真是其樂無窮。
(八)青島市海軍博物館
青島市海軍博物館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處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面貌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萊陽路8號,此處西鄰青島灣,臨海處原是海軍駐青部隊小型船艦的停泊之處,陸地為海軍部隊駐地。1989年在此籌建海軍博物館。海軍各有關部門提供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該館文物處還在全國進行了廣泛的徵集,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建,終於在1991年正式開展,現每年接待遊客達幾十萬人之多。博物館現包括軍服禮品展廳、武器裝備展區和海上展艦區,展出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其中陸上展區面積11560平方米,陳列小型艦艇、飛機、導彈、雷達、火炮、水下兵器、特種戰軍等實物121件;海上展艦區陳列有5艘驅逐艦、護衛艦和常規潛艇。另外,在中國海軍史展室和「禮品展室」中陳列上千種軍服、禮品實物及數百幅圖片資料。館藏的數千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的光輝歷程。
(九)八大關風景區
八大關風景區位於匯泉東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療養區,面積70餘公頃,十條幽靜清涼的大路縱橫其間,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國八大著名關隘命名,故統稱為八大關。是一處將精湛的世界建築藝術與獨具匠心的庭院綠化完美結合的休閑勝境。
這里南瀕大海,太平角、匯泉角拱衛左右,湛山、太平山環列。因本世紀二三十年代這里初開發時,只有八條以我國著名關隘命名的大道而得名。解放後,雖然八大關的道路增加至十條,但稱謂卻依然故往。十個關名分別是:山海關、正陽關、嘉峪關、武勝關、紫荊關、寧武關、居庸關、韶關、函谷關和臨淮關。
與人們心目中對風景區概念截然不同的是,八大關的魅力首先來自建築。「八大關」共有338處721棟歷史建築,總計33萬平方米。當德式、俄式、英式、美式、法式、義大利式、瑞士式、希臘式、西班牙式、奧地利式、日式等風格迥異或古樸典雅或清麗活潑的幢幢別墅展示於眼前時,您會覺得「萬國建築博覽會」的雅號八大關是當之無愧的。據稱,200餘座聚造於此的房屋表達的是世界上24個國家的建築語言。
當然,八大關還是一個濃蔭與鮮花簇就的世界,可謂十步一林,百步一園,奇花異草盡賞。「臨淮關」上的游園,綠蔭覆地,花香四溢;500米「寧武關」兩側,海棠與楓樹共舞;「正陽關」紫薇揮出緋紅的長練;碧桃盛開的是「韶關」、銀杏婆娑的是「居庸關」、龍柏掩映下的是「臨淮關」……難怪有人會說,在八大關,聰明的人是看花辨路呢。
(十)湛山寺
湛山寺是一處「薄霧裊裊繞山半,誦經朗朗伴木魚」的佛家勝境。這就是中國佛教天台宗最年輕的佛剎。始建於本世紀30年代,歷時十餘載。創建動議始於1931年。當時的國民黨青島市政府撥出湛山南麓150畝地為建寺之用,社會各界也資助大量資金,1932年著名高僧倓虛法師應邀前來主持建寺工作,湛山寺第一期工程遂於1932年4月正式開工。1944年建成天王殿和山門。湛山寺方具相當規模,寺院建築恢宏壯麗,香火日盛。
湛山寺建?/ca>
參考資料:http://www.online-qdtvu.con/yth/kecheng/content/4-4.htm

㈤ 生物學發展歷史

生物學大事年表

公元前5~前3世紀 中國古醫書《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成書於公元前475~前221年間,對人體內臟的部位、大小、長短及功能已有一定認識,並指出人體的生理功能與生活條件及精神狀態有密切關系。對男女的生長發育過程及生理特徵也有比較切實的描述
中國古書《爾雅》將植物區別為草本和木本,並將相近的物種排在一起,以示同類;將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亦將其中相近的物種排在一起;還使用了「鼠屬」、「牛屬」、「馬屬」等名稱
公元前460~前370年 希波克拉底等建立希臘醫學並提出了健康與病態理論,認為人體中的黑膽汁、黃膽汁、血液和粘液是否處於平衡和有無特殊變化,決定著人的健康與性格
公元前384~前322年 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描述了 500多種動物並予分類,將動物分成有血動物和無血動物。前者又分成有毛胎生四足類、鳥類、鯨類、魚類、蛇類、卵生四足類;後者又分成軟體類、甲殼類、有殼類、昆蟲類,他還對一部分動物做了解剖和胚胎發育的觀察。著有:《動物志》、《動物的結構》、《動物的繁殖》和《論靈魂》,是最早的動物學研究成果
公元前372~前287年 希臘學者狄奧弗拉斯特闡明了動物和植物在結構上的基本區別,描述500多種野生和栽培植物,著有《植物志》和《論植物的本源》等
公元23~79年 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著《自然志》(又稱博物志)37卷,概述了當時所知的自然知識和技術
公元129~200年 羅馬醫生加倫把希臘解剖知識和醫學知識系統化,創立人體生理解剖學
公元533~公元544年 中國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全面地總結了秦漢以來中國黃河中下游的農業生產經驗,其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如粟的品種分類,作物與環境的某些關系、一些作物的遺傳性和變異性、一些作物的性別以及人工選擇的某些成就等
公元1452~1519年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自然科學家和工程師列奧納多·達·芬奇由於藝術創作的需要,研究了人體解剖、肌肉活動、心臟跳動、眼睛的結構與成像以及鳥類的飛翔機制等。繪制了前所未有的精確的解剖圖,首次提出一切血管均起始於心臟
公元1530~1536年 德國植物學家O.布龍費爾斯撰寫並出版《草本植物志》,擺脫前人書本知識的束縛,根據自己的觀察,對植物做了生動逼真的描述
公元1543年 比利時醫學家A.維薩里所著《人體的結構》出版,首次否定加倫關於血液通過心臟中膈細孔而運行的論點,並作了其他修正,創立近代人體解剖學
公元1583年 義大利醫生、植物學家A.切薩皮諾以果實為基礎提出植物分類系統,完成巨著《植物》一卷
公元1596年 中國葯物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52卷刻印出版。它記述了豐富的動植物知識,訂正前人之誤,明確規定部、類、種三級分類程序。分植物為草、谷、菜、果、木五部,分動物為蟲、鱗、介、禽、獸、人六部。每部(除人之外)之下又各分若干類。類之下分種。對生物的形態、結構描述之仔細和以此為基礎的較准確的分類,均超過了前人
公元1609年 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G.伽利略製造一台復合顯微鏡,並用於觀察昆蟲的復眼
公元1628年 英國醫生、解剖學家W.哈維所著《動物心血運動的研究》出版,建立血液循環理論
公元1660年 義大利解剖學家M.馬爾皮基觀察到蛙肺里連接動脈和靜脈的毛細血管,證實了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
公元1665年 英國物理學家R.胡克在顯微鏡下觀察軟木切片,發現蜂窩狀小室,稱之為「細胞」
公元1668年 義大利醫生F.雷迪通過蠅卵生蛆的對比實驗,為反對自然發生說提供了第一個證據
公元1677年 荷蘭顯微鏡學家 A.van列文虎克用自製的、當時解析度最高的顯微鏡進行了廣泛觀察,發現了由種種活著的「小動物」組成的微生物世界,發現了人的精子
公元1682年 英國植物學家N.格魯編著的《植物解學》出版,其中也包括植物生理學的研究成果
公元1686年 英國博物學家J.雷所著《植物史》第一卷出版,以後繼續出版第二、三卷,在其中討論了種的定義
公元1727年 中國醫學家俞茂鯤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人痘接種術起於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醫宗金鑒》(1742)介紹了痘衣、痘漿、水苗、旱苗四種方法。據俞正燮(1775~1840)在《癸巳存稿》 中記載,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俄國已派醫生來學「人痘法」
公元1735年 瑞典植物學家 C.von林奈所著《自然系統》第一版出版,把自然界的植物、動物、礦物、分成綱、目、屬、種。首先實現了植物與動物分類范疇的統一,其後又使用了國際化的雙名制
公元1771年 英國化學家J.普里斯特利用實驗證明,綠色植物可恢復蠟燭因燃燒而「損壞」了的空氣
公元1777年 法國化學家A.—L.拉瓦錫確認動物呼吸是一種緩慢的燃燒過程
公元1791年 義大利解剖學家L.伽伐尼證明用靜電刺激蛙神經,能引起與其連接的肌肉收縮;發現了神經的電傳導現象
公元1796年 英國醫生E.C.琴納最先在歐洲採用牛痘接種法防天花,實現了人體的主動免疫
公元1797年 德國胚胎學家C.F.沃爾夫在《發生論》中,根據植物器官與雞胚的發育,闡述了發育的漸成特性,主張後成論
公元1802年 法國生物學家 J.-B.de拉馬克和德國博物學家G.特雷維拉努斯分別採用「生物學」(Biology) 這個術語
公元1804年 瑞士化學家 N.-T.de索緒爾闡述綠色植物以陽光為能源,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形成有機物和氧的光合作用過程
公元1805年 法國動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家和古生物學家G.居維葉提出各器官形態結構與功能之間的相關理論。他用比較解剖學方法研究絕滅動物的化石遺骸,提出災變論
公元1809年 J.-B.de 拉馬克所著《動物哲學》出版。該書系統地論述進化思想,認為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是物種進化的機制
公元1827年 俄國胚胎學家 К.М.貝爾發表《論哺乳動物卵的起源》,首次准確地描述了哺乳動物的卵。1828、1837年又出版了《動物胚胎學》這是最早的比較胚胎學著作
公元1828年 德國化學家F.沃勒發表《論尿素的人工製成》,第一次用非生命物質為原料合成原來由生物體產生的有機物尿素
公元1830年 中國醫學家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他根據對屍體的觀察,重新繪制臟腑圖,改正中國前人舊說,正確地區分了胸腔、腹腔的部位,指出隔肌之上只有心臟、肺臟;其餘內臟器官均在隔肌之下。記述了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糾正了「肺有二十四孔」之誤。提出「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還提出聽覺、視覺、嗅覺均與大腦有密切聯系的看法
公元1831年 英國植物學家R.布朗確認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
公元1838~1839年 德國植物學家M.J.施萊登和德國動物學家T.A.H.施萬通過先後分別發表《植物發生論》、《動植物結構和生長一致性的顯微研究》共同建立了細胞學說
公元1840年 德國化學家J.李比希所著《化學在農業和植物生理學上的應用》出版,推翻植物的「腐殖質」營養學說,創立礦物質營養學說
公元1848年 德國電生理學家E.H.杜布瓦-雷蒙測定了動物的肌肉與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時產生的電流
中國植物學家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記述了植物1714種,每物附圖,繪圖精審,有的可據以定科或目。它基本上按李時珍的系統進行分類,不同的是取消苔草類,增加群芳類。是中國19世紀的一部重要植物學專著
公元1849~1859年 法國生理學家C.貝爾納發現並驗證肝臟內的糖原生成作用,血管舒縮神經,胰液消化作用,箭毒與一氧化碳及其他毒物的作用性質,提出「內環境穩定」概念
公元1850年 德國生理學家 H.von亥姆霍茲發現肌肉收縮時形成一種酸(乳酸);測定了神經傳導速度
公元1851~1855年 法國化學家 J.-B.布森戈證實植物中的氮來自土壤中硝酸鹽;而碳源則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公元1852~1855年 德國生物學家R.雷馬克與德國病理學家R.C.菲爾肖分別明確指出細胞分裂的普遍性
公元1857年 法國微生物學家L.巴斯德證實乳酸發酵是由有生命的微生物引起的
公元1858年 德國病理學家R.C.菲爾肖著《細胞病理學》出版,提出了「一切細胞來自細胞」的概念,發展了細胞學說
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與A.R.華萊 士聯合發表闡述生物進化思想的論文。《論物種形成變種的傾向;兼論自然選擇法所引起的變種和物種的存續》
公元1859年 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出版
公元1861年 德國生物學家M.舒爾策證實植物與動物的生活物質和最低等生物的「肉漿」是同一種物質,並統稱之為原生質
公元1861~1864年 L.巴斯德通過實驗駁斥了F.A.普歇所支持的自然發生說
公元1862~1865年 德國植物學家 J.von薩克斯指出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以後又指出葉綠素包含在特殊的小體內(1883年命名為葉綠體)
公元1863年 俄國生理學家 И.М.謝切諾夫證實中腦和大腦里存在著抑制激發脊髓反射的機制——中樞抑制。開創了腦功能的研究
公元1864年 英國解剖學家R.歐文描述了1861年德國巴伐利亞索爾恩霍芬侏羅紀地層里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 的第一個較完整骨骼化石
公元1865年 奧地利修道士G.J.孟德爾宣讀並於次年發表《植物雜交的試驗》論文,報道他通過豌豆雜交試驗所發現的兩個遺傳規律。後被稱為遺傳學的「孟德爾定律」
公元1866年 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所著《形態學概論》出版,在其中首次創用「生態學」一詞。該書還建議把原生植物和原生動物合並為原生生物Drotista,列為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第三界
公元1869年 瑞士生理化學家J.F.米舍爾首次分離出核素(即核酸)
公元1875年 德國生物學家O.赫特維希指出受精是雄性原核與雌性原核的融合
公元1876年 德國醫生、微生物學家R.科赫發現炭疽病病原體,並創建了細菌的培養技術
公元1877年 德國水生生物學家K.A.默比烏斯提出了生物群落(biocoenosoe) 的概念
公元1879~1884年 德國細胞學家W.弗勒明闡述了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
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闡述了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
公元1880~1885年 L.巴斯德研製出雞霍亂病疫苗、炭疽病疫苗、豬丹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公元1882年 R.科赫發現結核桿菌,並證明其傳染性
公元1883年 英國生物統計學家F.戈爾頓論述了人體測量、人口數量及其統計方法。為了有目的地改良人類的遺傳素質,他創建了「優生學」。他也是生物統計的奠基人之一
比利時胚胎學家 E.van貝內登發現馬蛔蟲受精卵的染色體為雌性原核與雄性原核染色體之和;最早發現染色體的減數現象
公元1883~1885年 德國胚胎學家W.魯、E.A.施特拉斯布格、O.赫特維希、A.魏斯曼等提出細胞核或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種質)的載體的設想
義大利神經解剖及組織學家C.高爾基創建了神經細胞的硝酸銀染色法並提出神經系統的網狀結構學說
公元1884年 俄國微生物學家И.И.梅契尼科夫發現吞噬細胞
公元1886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H.黑爾里格爾、H.維爾法特用實驗證明豆科植物能固氮
公元1887年 德國細胞學家T.H.博韋里確認生殖性細胞染色體減數現象的普遍性;提出染色體個體性 (cnromosome in-diviality)學說,導致後來從染色體「行為」來解釋孟德爾所發現的遺傳規律
公元1889年 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S.拉蒙·伊·卡哈爾發現神經細胞的樹突和軸突
公元1890年 德國軍醫 E.A.von貝林發現動物感染某些疾病(如破傷風、白喉)後,其血清可產生相應的抗毒素。開創了醫學上的「血清療法」
公元1890~1897年 荷蘭醫學家C.艾克曼在今印度尼西亞發現腳氣病同食物中缺乏米糠有關,成為研究B族維生素的開始
公元1891年 德國動物學家H.亨金發現染色體配對及其分離的減數分裂過程;觀察到性染色體
德國生物學家H.A.E.德里施發表海膽卵的實驗將發育到兩細胞時期的受精卵依分裂面分開,結果每個分裂球都能發育為完整的、但體形較小的幼體
俄國微生物學家C.H.維諾格拉茨基發現細菌中的化能自養型細菌——硝化細菌
公元1892年 俄國微生物學家Д.И.伊萬諾夫斯基證實煙草花葉病是由病葉的過濾提取液——過濾性病毒感染的
德國動物學家A.魏斯曼所著《種質論》出版,主張種質可以世代連續相傳
公元1896年 德國化學家E.畢希納用無細胞酵母壓出液發酵產生了酒精,首次證明離開活細胞的「釀酶」仍具有活性
公元1897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F.A.J.勒夫勒與P.弗羅施證明口蹄疫由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
公元1898年 中國思想家嚴復的《天演論》出版。《天演論》是英國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的意譯,對中國思想界影響很大,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
公元1899年 德裔美國生理學家胚胎學家J.勒布在不同時期用不同溶液處理海膽卵,實現完全孤雌發育,得到正常的幼蟲
公元1900年 荷蘭的H.德·弗里斯、德國的C.E.科倫斯和奧地利的 E.von切爾馬克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遺傳規律
奧地利免疫學家K.蘭德施泰納發現用不同人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清作交叉試驗,有時出現紅細胞的凝集現象。次年發現A、B、O三種血型
公元1901年 德·弗里斯的著作《突變論》兩卷於1901~1903年先後出版
公元1902年 英國醫生A.E.加羅德發現黑尿症(現稱苯丙酮尿症)是一種由於代謝途徑異常而致的遺傳性疾病
美國細胞學家C.E.麥克朗提出副染色體(X)決定性別的設想
德國化學家E.H.菲舍爾和另一位德國化學家F.霍夫邁斯特分別提出蛋白質分子結構的肽鍵理論
英國生理學家W.M.貝利斯和E.H.斯塔林提取出「腸促胰液肽」(secre-tin)並命名為「激素」(hormone)
И.П.巴甫洛夫首次提出「條件反射」的概念
公元1902~1903年 德國生化學家A.科塞爾和俄國出生的美國生化學家D.A.列文等從胸腺核酸中分析出胞嘧啶。在此前後(1879~1909)。他們和其他科學家合作分析出核酸的4種鹼基和兩種核糖
公元1902~1904年 美國生物學家、醫生W.S.薩頓和德國生物學家T.H.博韋里提出由於孟德爾式的遺傳同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相平行,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基礎的理論
公元1905年 美國細胞學家、胚胎學家、遺傳學家E.B.威爾遜和N.M.史蒂文斯各自獨立地以細胞學上的事實確定染色體同性別的關系。並指出XX為雌性,XY或XO為雄性
公元1906年 英國生理學家C.S.謝靈頓的《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出版,該書系統地闡述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整合功能,深入地分析了脊髓的反射機制,提出了神經元和突觸活動的基本概念
公元1907年 丹麥植物學家A.M.盧茨發現四倍體植物
公元1908年 法國外科醫生,器官移植的先驅和實驗生物學家A.卡雷爾在美國成功地在體外培養溫血動物的細胞。此後,組織培養方法應用於生物學研究的許多方面
英國數學家G.H.哈迪和德國醫生W.魏因貝格各自獨立發現,在一個不發生突變、遷移和選擇的無限大的隨機交配群體中,其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將代代保持不變,後稱哈迪-魏因貝格定律
公元1909年 丹麥遺傳學家W.L.約翰森提出了「基因」(gene)、「基因型」(genotype)、「表型」(phenotype)等遺傳學的基本概念
公元1910年 美國遺傳學家T.H.摩爾根發現伴性遺傳現象,第一次用實驗證明「基因」坐落在染色體上
公元1911年 出生於波蘭的美國生化學家C.芬克在英國從米糠中分離出具有活性的抗腳氣病的白色晶體,並將這類必需的微量營養物質命名為維生素
公元1912年 英國生化學家F.G.霍普金斯用實驗肯定了維生素的存在,並提出營養缺乏症的概念
德國生化學家O.瓦爾堡證明在細胞中有一種激活氧的呼吸酶,並發現氰化物能抑制這種酶的活性,提出呼吸作用需要鐵參加
公元1914年 美國生化學家E.R.肯德爾分離出純甲狀腺素
公元1915年 T.H.摩爾根和他的學生A.H.斯特蒂文特、C.B.布里奇斯出版了《孟德爾遺傳原理》:用果蠅為材料的大量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形排列,發現連鎖和交換現象,補充發展了孟德爾定律
德國化學家R.M.維爾施泰特發現在葉綠素分子中鎂離子間 4個氮原子相連,而氮則分別位於4個閉環的烴鏈上,從而提出了鎂在葉綠素分子中的地位同鐵在血紅素分子中的地位相當
英國微生物學家F.W.特沃特發現溶菌現象。1917年法國出生的加拿大人F.H.德埃雷爾將這種溶菌因素命名為噬菌體
美國營養學家E.V.麥科勒姆發現維生素A,1922年E.V.麥科勒姆等又發現維生素D,並證明其與軟骨病有關。他還把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兩大類
公元1916年 德國植物學家H.溫克勒發現,番茄同龍葵嫁接後,在切斷處生長出的芽,是四倍體。這是一個用人工方法取得的體細胞異源四倍體(嵌合體)
公元1917年 丹麥植物學家O.溫厄提出。自然界的四倍體植物是由二倍體突變而成的理論
美國遺傳學家 D. F.瓊斯建立了使玉米高產的雙雜交育種法,這是根據1908年美國遺傳學家G.H.沙爾發現的由於自交變弱的品種,通過雜交可以恢復優勢的事實提出來的
公元1918年 ·德國胚胎學家H.施佩曼發現了胚胎誘導作用和在胚胎發育中的「組織者」 (organizer)效應
公元1918~1921年 中國植物學家鍾觀光(1868~1940)用了約四年時間採集植物標本,足跡遍及華北、長江流域及華南的11個省,採得標本約16000餘種,此後,在北京大學建立了用現代科學分類標記的標本館
公元1920年 德國生物學家 J.von於克斯屈爾發表《理論生物學》把環境概念引入生態學
公元1921年 出生於德國,後來到美國的動物學家、遺傳學家R.B.戈德施米特發表關於樺尺蛾(Biston betularia)的「工業黑化」 (instrial melanism)研究的第一篇文章。這是一項持續25年之久的、闡述自然選擇進化理論的研究
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生理學家O.勒維在德國用實驗證明,刺激迷走神經後,產生一種使心跳減緩的物質,稱迷走神經物質
中國生物學家秉志(1886~1965)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原東南大學前身)創建中國第一個大學的生物系(不包括外國教會在中國辦的大學)
公元1922年 加拿大生理學家F.G.班廷和C.H.貝斯特提取出純胰島素
中國科學社委託動物學家秉志、植物學家胡先驌和楊銓(杏佛)三人籌建的第一個中國生物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於1922年8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
公元1923年 阿根廷生理學家B.A.奧塞發現垂體前葉對糖代謝,特別是對糖尿病的影響,第一次發現垂體對激素的控制功能
瑞典物理化學家T.斯韋德貝里創立了第一台超速離心機
美國生化學家E.A.多伊西分離出雌性激素
公元1924年 蘇聯生化學家А.И.奧帕林的《生命起源》出版,提出生命的化學起源學說
波蘭出生的英國生物化學家D.基林發現細胞色素。1927年又提出生物氧化過程電子傳遞的初步設想
公元1925年 美國細胞學家 E. B.威爾遜著《發育和遺傳中的細胞》出版,這是他的《細胞學》(1896)的第三版,但在內容上作了重大修改和充實。該書總結了經典細胞學的研究,並努力在細胞水平上匯合胚胎學和遺傳學
中國生理學家蔡翹發現,在美洲袋鼠的中腦結構上,有一個視覺與眼球運動的功能部位一頂蓋前核,又稱「蔡氏區」
公元1926年 瑞典生化學家A.蒂塞利烏斯同T.斯韋德貝里共同建立電泳法
美國生物化學家J.B.薩姆納第一個取得純酶-尿素酶的結晶,並證明酶的蛋白質本質
T.H.摩爾根的《基因論》出版(1928年修訂)。系統地闡述遺傳學在細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論
在英國生理學家、葯理學家H.H.戴爾的建議下,德國葯理學家O.勒維在自己於1921年發現迷走神經物質的基礎上,進一步用毒扁豆鹼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作用,發現在刺激蛙心迷走神經後,有加強和延長乙醯膽鹼的效果,從而證明乙醯膽鹼是神經傳導的化學遞質。30年代H.H.戴爾作了一系列神經——肌肉的研究,證明乙醯膽鹼是內臟及橫紋肌上神經傳導的化學遞質,對突觸傳遞的化學學說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公元1927年 英國生態學家C.S.埃爾頓所著《動物生態學》一書出版強調應對種群進行獨立研究。他們的研究工作為種群生態學打下了基礎
美國遺傳學家H.J.馬勒發表了用 X射線照射果蠅的人工誘發突變的實驗報告
公元1928年 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及其合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素食與葷食動物的比較研究,證明素食動物在生長、發育等方面差,植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也低於動物蛋白等。他們還編制出中國最早的《食物成分表》
英國微生物學家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抑菌和殺菌作用
荷蘭出生的美國植物生理學家F.W.溫特首次發現生長素
中國生理學家朱鶴年的研究表明,美洲袋鼠間腦的室旁核具有神經分泌的特徵
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生物學家 L.von貝塔蘭菲著的《現代發展理論》和在1932年著的《理論生物學》闡述了一切生物是時空上有限的具有復雜結構的一種自然系統
公元1929年 美國生化學家C.E.科里夫婦發現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和血糖之間的轉化,後稱科里循環
德國化學家A.布特南特提取出雄性激素的結晶
D. A. 列文發現核酸有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之分,但他提出的「四核苷酸結構假說」是錯誤的
德國生化學家C.H.菲斯克、Y.薩巴-羅、K.洛曼從肌肉提取液中分離出ATP,1935年K.洛曼又闡明了ATP的化學結構
中國植物學家李繼侗和殷宏章發現光照改變對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間效應。並得出准確的曲線圖
中國古生物、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約50公里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及用火遺跡,對研究人類起源有重大意義。1927年,北平協和醫學院加拿大籍人類學家步達生曾鑒定在該處發現的臼窯化石為一人類新屬,並定名為北京猿人(Sinanthropus pekinensis)
公元1930年 英國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R.A.費希爾的《自然選擇的遺傳原理》一書出版,開始把孟德爾遺傳學與自然選擇理論結合起來
公元1931年 中國生物化學家吳憲提出蛋白質變性現象是由於蛋白質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是在蛋白質分子中緊緊纏繞的多肽鏈變為鬆散狀態的結果
公元1932年 德國物理學家M.克諾爾和E.魯斯卡創制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模型。1933年魯斯卡改進的模型被認為是現代電子顯微鏡的原型
德國生化學家H.A.克雷布斯同助手K.亨斯萊特發現尿素合成的鳥氨酸循環
美國化學家H.C.尤里發現氘。開始了用重元素同位素標記代謝物,進行生物體內代謝途徑的研究
中國植物生理學家湯佩松發現在植物中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存在和作用
中國生理學家馮德培在肌肉放熱的研究中,發現了肌肉的「靜息代謝能」因肌肉拉長而增加的現象,被稱為「馮氏效應」。1936~1940年間,他在中國又開創了神經肌肉接頭這一重要研究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有關物理、化學反應的研究
公元1933年 美國遺傳學家T.S.佩因特發現果蠅唾腺細胞巨大染色體,為制詳細的染色體圖提供了材料
公元1934年 挪威生化學家J.A.福林發現苯丙酮尿症是由於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所致
加拿大出生的美國解剖學家R.R.本斯利從豚鼠肝細胞中分離出線粒體,開創了細胞器的研究
公元1935年 德國生化學家G.G.埃姆布登、O.邁爾霍夫和J.K.帕爾納斯等完成闡明糖原酵解過程的全部12個步驟
美國生化學家W.M.斯坦利分離並結晶出煙草花葉病毒
奧地利動物學家、個體生態學家K.Z.洛倫茨發表《痕跡》,發現動物的本能有些是遺傳的,而另一些則是早期生活留下的印痕
英國植物生態學家A.G.坦斯利提出了「生態系統」(Systems Ecology)的概念
匈牙利放射化學家兼生物化學家G.C.de海韋希製得人工放射性磷,開始了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方法進行生物化學的研究
公元1936年 德國微生物學家M.施萊辛格報道了噬菌體的化學成分約含有等量的蛋白質和DNA
美國化學家A.E.米爾斯基和L.C.波林發展了氫鍵理論,並提出氫鍵在蛋白質結構中起著使多肽鍵形成穩定構形的作用。當變性時,這種氫鍵被破壞,構形也隨之被破壞
公元1937年 俄國血統的美國遺傳學和進化論學家T.多布然斯基發表《遺傳學和物種起源》,把細胞遺傳學同進化論相結合,建立了「綜合進化論」
H.A.克雷布斯在英國提出代謝的公共途徑「檸檬酸循環」設想,1940年H.A.克雷布斯又用實驗作了證實
中國生理學家張錫鈞創立「迷走神經-垂體後葉反射」假說,開辟了神經對垂體內分泌調節作用的研究
公元1940年 英國植物生理學家R.希爾測到離體葉綠體的放氧反應
英籍奧地利裔病理學家H.W.弗洛里和英籍德國裔生化學家E.B.錢恩等成功地制備了濃縮的青黴素提取液
英國生物化學家A.J.P.馬丁和R.L.M.辛格建立色層析法,後來又發展為紙層析法
公元1941年 美籍德國血統的生化學家F.A.李普曼提出了具有高效傳遞化學能的高能磷酸鍵的概念
美國生化遺傳學家G.W.比德爾和生化學家E.L.塔特姆合作,提出「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
美國生態學家R.L.林德曼發表了有關「食物鏈效率」和「能量金字塔」的研究報告,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研究
中國昆蟲學家胡經甫著 6卷本《中國昆蟲名錄》出版。這是他歷時12年採集、研究的結果
公元1942年

㈥ 任鴻雋的人物事跡

中國的近現代科學,不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而是西方科學在中國傳播的「結果」。任鴻雋在1915年創辦《科學》雜志,闡述「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幟志」,劃出了科學傳播的一個新時代。在《科學》雜志上特辟「通論」專欄,後來編《科學通論》,撰寫《科學概論》,他都是為了向國人介紹埋在各個「學科」之中的「整個科學」。「科學」一詞,自從1897年由康有為把日文漢字轉變為中國文字之後,走到任鴻雋這里,才算是得以正名。
《科學》曾走進一度要決心「設法補足基礎科學知識」的青年毛澤東的視野;發明大王愛迪生曾因《科學》雜志問世而發出了「偉大中華民族在覺醒」的感慨;《科學》更曾為金壇少年華羅庚打開一扇通往理想的大門…… 留學美國的任鴻雋,就以為英美的一套最好:辦《科學》以Nature為楷模,辦中國科學社,則以英國皇家學會為楷模。1918年回國以後,開始了在神州大地上的科學拓荒事業。他把「研究精神」看作是「科學的種子」,而把研究組織看作是「培養此種子之空氣與土壤」。因此,他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文章、在科學社年會和通俗科學演講會上作報告,時時處處鼓吹「研究」。
1922年在南京創辦了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後來又建科學圖書館,建科學圖書儀器公司……當1926年出席在東京召開的第三次太平洋科學會議時,中國科學社被視為中國科學界的代表組織,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肯定。他們堅持「民辦」科學的獨立道路,後來在蔡元培等倡議下建立了與中央集權制相適應的中央研究院,從1928年一誕生,就占據了中國科學界的主導地位。中國科學社,不僅為中國科學的體制化做了可貴的早期探索,也為中央研究院(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的成立輸送了骨幹人才。 任鴻雋在留學期間對比中西差距,認識到中國最缺「科學」,由此在留學生中發起「科學救國」運動。由此在中西文化的溝壑間修橋鋪路,更在科學救國的目標下,探索中華民族走向新生而應確立的價值觀念,為此率先擎起了將「民主」與「科學」並舉的現代化旗幟,成為神州大地上在新文化運動驚雷乍響之前悄然綻放的第一枝報春花。
1917年,任鴻雋曾聆聽奧伯林大學教授M.梅特卡夫的講演,梅氏認為,如同肌肉有收縮與舒張、物質間有吸引與排斥一樣,人類社會是需要保守與革新兩種力量並存的。社會中的保守與革新分別表現為「傳統主義」與「科學精神」,是維持社會穩定和推動社會前進的兩種必不可少的力量。梅氏告誡中國留學生:中國長期受保守主義之統治,進步緩慢不足為怪,當前急務是要普及科學精神,爾後才有進步可言。 任鴻雋認為「其說頗針發吾國人症結而葯之」。他翻譯了梅氏的講話,刊登在《科學》雜志上,期望國人接受它。回國後,他長期致力於向國人普及科學精神,推動科學研究,提倡科學家以發現新知識為己任。 在任鴻雋的著述目錄中,長長排列著《科學與工業》、《科學與教育》、《發明與研究》、《科學之應用》、《科學與近世文化》、《科學與社會》,他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工作期間,發表了許多有關科學、技術和教育問題的言論,在今天看來是屬於「政策研究」范疇的。
在抗日戰爭中,他奮力支撐著中國科學社,也同時密切關注著世界科學的發展趨勢。一到抗戰勝利,就強調「要把發展科學當作此後立國的生命線」,並具體提出:第一,要把發展科學確定為「國策」;第二,要為發展科學制定一個具體而整個的計劃;第三,國家要為發展科學作出專門的預算;第四,管理科學事業的人員要由專家擔任。1949年4月,他在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再談「要把科學當作國策」,同年10月發表《敬告中國科學社社友》的講話時,強調「科學研究已成了新政府的國策」,更顯出對科學傳播的急切的期待。

㈦ 胡先驌的介紹

胡先驌,植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與秉志聯合創辦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還創辦了廬山森林植物園、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發起籌建中國植物學會。繼鍾觀光之後,在我國開展大規模野外採集和調查我國植物資源的工作。在教育上,倡導「科學救國、學以致用;獨立創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與錢崇澍、鄒秉文合編我國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學》。首次鑒定並與鄭萬鈞聯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並發表中國植物分類學家首次創立的「被子植物分類的一個多元系統」和被子植物親緣關系系統圖。

㈧ 中央地質調查所抗戰內遷北碚史實

歐陽輝 侯江 張鋒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一、引言(歷史契機)

抗戰時期,中央地質調查所為避戰亂,向西撤遷。1937年11月從南京撤退,12月到長沙,1938年7月從長沙內遷重慶,1938年秋到渝,並在滇、桂兩省設辦事處,1939年春在北碚建成辦公樓,開始了戰時相對穩定的科學工作,調查礦產、土壤、古生物,傾注全力於西南資源的研究,成為戰時國內礦產資源調查研究中心。地質調查所能在紛亂的戰時安定下來,直接得益於中國西部科學院。在此,「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科研機構」繼續研究工作,使地質學這門中國近代率先興起、成就最大的自然科學的科研血脈得以傳承,並與其他內遷北碚的科研單位一道,形成科學事業中心,共同構成戰時內地科學之大觀。

北碚位於重慶市北部,地處江北、巴縣、璧山、合川4縣(民國時期行政區劃)交界,水陸通達,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地理條件優良。1937年7月,抗戰發生,北碚劃為遷建區,戰區機關相繼西遷,紛至沓來,遍及八鎮。有學校、研究機關、工廠和其他機關,以學校和學術機關尤為眾多。僅在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惠宇及其附近地區,就有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等多家單位。

1937年11月中旬,國民政府命令各機關遷移。地質調查所倉促奉令,全部動員,於16~18日3天內,將圖書館、陳列館、各辦公室、化學試驗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晝夜趕工裝箱,於18日將202個已裝箱件運赴南京下關。南京旋告緊急,代所長黃汲清組織地質調查所內遷武漢。長江航運吃緊,地質調查所緊急裝箱的202箱重要書刊積壓下關碼頭難以啟運。黃汲清求助於當時兼任行政院秘書長的翁文灝,翁文灝找到民生輪船公司總經理、中國西部科學院院長盧作孚商洽,使其迅速裝船,12月全部運抵長沙。1938年7月,武漢告急,地質調查所再次搬遷,先落腳在重慶市內,後因避免空襲,再度搬遷,最後落腳北碚,書刊、儀器暫時存放在中國西部科學院和其下屬機構兼善中學內。

地質調查所的內遷是奉1937年國民政府各機關遷移命令行事,而黃汲清選擇北碚,則完全出於盧作孚與其胞弟——北碚行政長官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區長盧子英的熱情邀請。「回憶兩年前各機關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遷來北碚,並蒙假惠宇房舍以辦公,復借予地皮使建新屋。」1940年5月18日黃汲清致盧作孚的信函中談及此事。

對於地質調查所,盧作孚早有所見識和佩服,並一直保持密切聯系。1930年為籌建中國西部科學院而進行的華東、華北以及東北的組團考察活動中,在參觀了地質調查所後他對丁文江說:「我們覺得南北走了一圈,難得看出極有成績的事業,地質調查所總算有成績了」。1931年1月2日中國西部科學院在兼善中學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就把中央研究院、靜生生物調查所、中國科學社、地質調查所、美國芝加哥博物院、瑞典博物院等學術研究機關列為其聯絡事業。

鑒於多年的交往與支持,地質調查所遷入之後盧作孚對他所敬重的地質調查所傾力相助,借出西部科學院辦公樓作地質調查所辦公場所,同時又在西部科學院院內借予地皮新建辦公大樓,1939年初速建辦公樓,同年春建成。磨片車間在靠江邊的一排平房內。圖書館則建在距北碚1km的魚塘灣。建築新圖書館,是為圖書儀器安全起見,並因新建大廈(指辦公樓)不敷應用,特於北碚近郊青崗坡地方建一新樓,下層為圖書陳列及閱覽室,上層為土壤研究室及古生物研究室,1939年開建,1940年建成。1938年成立的昆明辦事處因滇越邊界時局日緊,1940年10月起取消並入北碚總所,重要標本、圖書、儀器和大部分工作人員遷碚,在天生橋租一小樓,為第三辦公室,計房屋六大間,樓上為新生代研究室和宿舍,樓下為化學試驗室。

關於遷址,在秦馨菱的回憶中是這樣敘述的:「1938年又遷往重慶復興觀巷與四川省地質調查所合署辦公。1939年春又從重慶城內遷往北碚在惠宇旁自建的新大樓內」。遷渝辦公時間是8月18日,詳細地址重慶小A子復興觀巷5號。

此時雖遠不及北京時期、南京時期那種良好的、國內一流的辦公環境,然而,從所設置的第一辦公處(惠宇)、第二辦公處(魚塘灣)和第三辦公處(天生橋)來看,在戰時的狀況下,還是達到了相當的規模,為科研工作的展開提供了硬體保障。

對於此次內遷,代所長尹贊勛在1941年12月14日地質調查所25周年紀念會上的工作近況報告中這樣提到:「黃汲清先生受命於抗戰之初,於艱苦之中,領導同人繼續工作,迄無間斷,又將大批圖書標本儀器材料,一再遷運,而達後方較為安全之地帶,厥功甚偉。」的確,因之地質調查所才得以在國難嚴重時期安身立命,不但老的機關還能維持,而且有不少新的機關相繼成立,20年來地質界的心血得以保存,科研工作的延續性得以保持,並繼續發揮其在地質科學上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調查科研合作 交往聯系密切

1.盧作孚對地質調查所的幫助

中國西部科學院院長盧作孚對於抗戰內遷北碚的地質調查所以及其他一些科研機構,給予了許多實際的幫助。除遷來之初的提供房舍安頓、提供地皮建房,到遷來後保證正常運轉的具體事項,可從1940年黃汲清與盧作孚的往來信函中略見一斑。

1940年5月18日黃汲清就大明染織廠停供惠宇各機關電力一事向盧作孚致函,懇請盧作孚勸告大明廠主持人繼續供電,設法維持惠宇各機關用電:

作孚先生大鑒:

在渝兩次趨謁,未獲晤面,至悵惘。

茲有一事欲為先生陳述者:爰北碚敝所辦公室及惠宇各機關所用電力,一向由大明染織廠供給,至為便利。乃自本月一日起,該廠即實行停止供電,所持理由為奉命增加生產,電力不足,該廠並囑惠宇各機關及敝所向北碚公共電廠接洽用電,以為補救之計。各機關聞訊之下,深同詫異,乃由工業試驗所顧所長毓瑔及清向該廠交涉,請其繼續供電。當與該廠主持人查、謝二君商討良久,卒不得要領。清等以北碚各種建設事業或由先生所提倡,或為先生所主持,而大明染織廠之組織亦由先生擔任董事長,故謹代表敝所及惠宇各機關呼籲於先生之前。

查惠宇各機關所需電力每月不過一百二十度,為量甚微,而需用則甚迫切。除夜間電燈外,西部科學院及中央工業實驗所均需要電力以供化學分析之用,今若停止供電,其影響所及必甚重大。回憶兩年前各機關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遷來北碚,並蒙假惠宇房舍以辦公,復借予地皮使建新屋,時至今日惠宇一帶已形成科學事業中心,外人且有北碚為中國戰時科學中心之說。今者吾人所需之自來水既被大明廠停供於前,必需之少數電力又被停供於後,科學中心勢必將瓦解。先生向來熱心科學事業,自不忍此種現象之發生,況西部科學院為先生所手創,更不忍使其正常工作有停頓之虞。

至大明廠方面所持理由為電力不足,而按之實際則並不如是。查該廠內裝安電燈不下數百,工人宿舍內電燈亦不下數十,均徹夜照耀,輝煌燦爛不關閉,若電力果感不足,何以不節省浪費。近聞該廠與江蘇醫學院定約,自本月份起供給該院制葯用電每月二百餘度,而以該廠員工赴該院免費診病為交換條件,此益證該廠電力充裕,乃厚於江蘇醫學院而薄於惠宇各機關,其故殊不解也。至北碚公共電力廠電力甚微,供給北碚市面已感不敷,且近來北碚新興事業甚多,如兼善公寓,如亞洲飯店等,均賴公共電力廠供電,是其供給市面用電已應接不暇,自無餘力供給惠宇各機關,而惠宇各機關之用電除仰給予大明染織廠外,別無辦法。

為此敬懇先生設法維持,勸告大明廠主持人繼續供電,則公私感激無涯矣。專此。

敬頌

勛祺!

黃汲清 頓首

五月十八日

對於5月18日黃汲清信中所反映的事情,盧作孚及時作了調查並作建議找盧子英幫助。1940年5月27日盧作孚復黃汲清函:

汲清先生:

五月十八日惠書奉悉。「大明」奉令增加生產,收回廠外供電,以致無法再供惠宇用電,殊為遺憾。科學研究與增加生產極應同時並重,以應抗戰需要。惠宇所需電力已另商北碚區署設法停一部分市場用電,挪以救濟惠宇之各事業,請先生就近洽商子英幫助。至該廠內部用燈,亦應節省,已提起廠中注意。至與江蘇醫學院定約供電一節,據廠中負責人言,系該院少數用電設備供裝廠中,而以優待職工診病為答謝,對該院內部用燈並未供給,等語。特並復聞。

敬祝

健康!

弟 盧作孚

五月廿七日

黃汲清為開展科研工作,曾向時任交通部常務次長盧作孚函索資料,如川滇、滇緬兩路路線圖等,盧作孚皆及時安排搜集,盡力幫助查找,在交通部重慶的案卷表冊中沒有的,又電告昆明敘昆及滇緬兩鐵路工程局代為查找。

1940年2月23日,盧作孚致黃汲清函:

汲清先生:

頃接本部路政司吳紹曾君函稱「昨經濟部地質調查所金耀華君來司交下鈞座介紹函一件,敬悉一是。地質調查所函索之資料,前已著手搜集,唯以需要者甚為廣泛復雜,而本部在渝所有之案卷表冊等項亦不完備,搜集頗感困難,是以迄未完竣,已將此情面告金君,俟搜齊後,當即送達」等語。特此函達,請煩察照。

並頌

時祺!

弟 盧作孚

二月廿三日

1940年10月3日,盧作孚致黃汲清函:

汲清仁兄惠鑒:

頃展九月二十二日手書,敬悉一是。矚寄川滇、滇緬兩路路線圖一節,查該項路線圖部中現無餘存,經已電昆明敘昆及滇緬兩鐵路工程局徑行檢寄,希屆時查收為荷。專復。

即頌

公綏!

弟 盧作孚 拜啟

十月三日

2.地質調查所對西部科學院的支持

我國西部幅員廣大,四川及其鄰近地區,如雲、貴、陝、甘、西康各省,在西部佔有重要地位,而富含礦藏。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對於該區域的考察與研究,責任重大,且必須依賴先進的學術機關的指導與援助。

地質調查所對西部科學院多有支持。1930年夏在上海成立中國西部科學院籌備處,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人黃炎培、南京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中國科學社社長任鴻雋、科學家丁文江、秉志(農三)等都表示大力支持,為籌備中的西部科學院交換標本、介紹人才。地質調查所在西部科學院建立初期及以後亦進行過經濟援助。西部科學院下屬的地質研究所,從1932年成立開始就與地質調查所合作,接受其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援。

1930年入地質調查所的常隆慶1932年離所,任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任。

根據1950年4月22日的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人員名冊和同年北碚行政管理處制重慶市人民政府原政權人員簡明登記表記載,時任西南地質調查所所長的黃汲清於1949年受聘為中國西部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3.調查科研合作與協作

地質調查所與中國西部科學院的合作,在內遷之前,多是由地質調查所主持、西部科學院派員參與,以四川及其周邊省區為主的西部地區的地質、石油等自然狀況和自然資源調查以及地質圖的編制等科研活動。內遷之後,則由西部科學院發起,邀請地質調查所共同完成。

1931年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尚未成立之前,西部科學院即派員同北平地質調查所特派調查員,在四川西部及西康東部調查地質。1931年地質調查所到松潘等地調查地質的是譚錫疇、李春昱。

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頗注意四川建設,曾幾度派專員來川考察。1935年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又派人來川調查石油,西部科學院特派地質研究所主任常隆慶(兆麟)一同前往資中、自流井等處,作詳細觀察,每處至少須逗留一兩個月。

在由地質調查所承擔的中國本部地質圖編制工作中,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成立於1936年、由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兼任主任、黃汲清任副主任的中國地質圖編纂委員會,計劃在3年內完成懷寧南昌幅、上海杭縣幅、長安洛陽幅、長沙萬縣幅、桂林湘潭幅、貴陽昆明幅和西寧酒泉幅等7幅1:100萬地質圖幅,並命名29幅以待將來編制。其中的長沙萬縣幅由田奇

、謝家榮、西部科學院一人組成,貴陽昆明幅由黃汲清、譚錫鑄、李春昱、西部科學院1人組成。又計劃從速編制幾個重要區域1:100萬地質圖,其中成都巴縣幅由黃汲清、譚錫鑄、李春昱負責,並加入西部科學院1人。此項計劃由於戰爭的影響延至抗戰勝利後繼續進行。

1939年和1940年,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接受地質調查所委託,進行四川各地的鹽水化驗。

1942年2月,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常隆慶等與中央地質調查所李善邦、秦馨菱等,再次探測攀枝花鐵礦。後由常隆慶主筆完成《攀枝花磁鐵礦探測調查》。

中國西部科學院在四川的早期地質調查研究成果,為後來該地區的地質科研工作打下基礎。無疑,文章被引用可以證明其學術價值,地質調查所研究人員的論著中引用到了這些成果。例如,1933年4月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印行的常隆慶著,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叢刊,第一號《重慶南川間地質志》被地質調查所章鴻釗所著《中國中生代晚期以後地殼運動之動向與動期之檢討並震旦方向之新認識》一文引用,並被王鈺著《關於半河系》參考。常隆慶1937年著《寧屬七縣(現西昌地區)地質礦產》(四川省建設廳出版的四川資源調查報告之一)被地質調查所李春昱的《四川運動及其在中國之分布》一文引用。1933年8月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印行的常隆慶、羅正遠著,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叢刊,第一卷第二號《四川嘉陵江三峽地質志》被地質調查所王朝鈞、關佐蜀、靳毓貴、李耀曾執筆的《北碚地質志》引用,並被李春昱《雅安期與江北期礫石層之生成》參考。

地質調查所內遷北碚以後,在西部科學院的協作下繼續其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豐碩,出版事業不斷。出版品有《地質匯報》、《地質專報》(甲、乙、丙三種)、《中國古生物志》(甲、乙、丙、丁四種)、《中國地質史》、《中國地質圖》、《特刊——中國地層史》、《燃料研究專刊》、《制圖匯刊》、《地球物理專刊》、《地震專報》、《土壤》(分〈土壤季刊›、〈土壤專報›、〈土壤特刊〉甲、乙兩種)以及雜項等共12類19種,非常成系列。1941年只出版了1~3號的《地球物理專刊》,刊載《湖南水口山鉛鋅礦區試用扭秤方法探測結果》(李善邦、秦馨菱)、《單極電力剖析》(翁文波)、《霓式地震儀原理計製造經過》(李善邦),記錄了20世紀40年代物理探礦、地震記錄方面的早期成果,為中國地球物理學開創了基業。

據《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所載,地質所在抗戰其間已完成、發表科學論文、報告120篇。其中,《江西南部鎢礦地質志》(徐克勤、丁毅,1943)、《四川鹽礦志》(李悅言,1944)、《甘肅中南部地質志》(葉連俊、關士聰,1944)、《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黃汲清,1945,本書是經過長期大量的野外調查之後,總結國內外資料完成的一部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使黃汲清成為中國歷史大地構造學無可爭辯的創始人和奠基人)等為開拓性重要調查、研究成果,今天仍具指導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地質調查所(後1941年被定名為中央地質調查所)在抗戰時期,為了探測抗戰和軍工所需要的礦產資源,在西部科學院的協助與合作下,地質調查所地質與礦產調查工作區域轉向大後方的西南、西北諸省,除找到了上述的攀枝花鐵礦外,還發現了諸如貴州鋁土礦、雲南磷礦、廣西鈾礦等一批重要礦產地。為抗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遷入後的一些活動

1938年1月,實業部改為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改隸經濟部,更名「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後來,為與河南、湖南、兩廣等省相繼成立的地質調查所區別,1941年夏開始使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名稱。

地質調查所有正副所長各一人,分地質調查室、礦物岩石研究室、古生物研究室、地質采礦研究室、測繪室、土壤研究室、化驗室、陳列館、圖書館以及文書、會計、庶務、人事等室[見楊家駱主編《北碚志稿》(二)(1945年)「遷建志」,北碚,1980年油印本]。

1940年秋,中央地質調查所昆明辦事處撤銷,遷至重慶北碚。為防日軍空襲,地質調查所在北碚安置得比較分散。總所設在文星灣現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內,圖書館建在2km外的魚塘灣,在遠離鎮子4km的天生橋建造了一些簡易辦公室。

1941年1月5日,中國地質學會在文星灣地質調查所舉行丁文江逝世5周年紀念會,會後楊鍾健作「許氏祿豐龍之采修研裝」的講演,並引導與會者參觀許氏祿豐龍化石骨架。6~8日,許氏祿豐龍在地質調查所對外公開展覽。這是許氏祿豐龍在重慶的首次公開亮相,每天觀眾不下四五百人。1946年,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許氏祿豐龍也被轉運到了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許氏祿豐龍又被轉運到了北京。

1943年,中國西部科學院聯絡中央地質調查所等10餘家科研機構在北碚文星灣惠宇籌建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即中國西部博物館)。1944年12月,中國西部博物館在北碚文星灣正式成立。中央地質調查所作為籌備單位之一,負責其地質館的布置。在此期間,亦完成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例如上述的安裝許氏祿豐龍化石骨架活動。此外還有在黃汲清先生的指導下,中國西部博物館的十餘名工作人員完成了我國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國地形浮雕」,此浮雕至今未作任何改動,足見其科學性,現陳列於館內發揮教育大眾的作用。還有抗戰勝利日益臨近,中國西部博物館將許氏祿豐龍翻制一套模型繼續陳列在展廳內,將正型標本替換下來。

三、內遷西部腹地,意義作用巨大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到1937年抗戰爆發前的近10年時間里,中國出現了一個科學文化繁榮時期。而在抗戰時期,全國科研普遍受挫,西部內地卻因禍得福,獨樹一幟。中央地質調查所等科研院所的內遷,是一次「科學內遷」,是地質學等學科研究事業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發展階段。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紛紛轉移至大後方,使戰爭的損失盡量減少,為在大後方繼續科研工作,以及為戰後科研工作的開展,保存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民族科學的血脈得到保存。

1.改變了中國地質學等科技的空間分布

科學發展的時空分布受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自然等等因素影響。抗戰即是一個顯著的因政治原因而改變了近現代中國地質等科技的時空分布的典型案例。抗戰時期,中國的地質等科技格局發生變化,地質等科技中心發生了轉移。重慶、昆明、成都等地成為中國地質科技的戰時主要分布區,而重慶作為戰時中國的陪都,政府各部門、中央各主要科研機關、重點大專院校等紛紛聚集於此,從而使重慶成為戰時中國科技力量最密集的城市和科技中心。在中央地質調查所遷碚期間,一批中央研究機關因同地質調查所一樣,在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直接幫助下先後內遷北碚。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外,分布在中國西部科學院惠宇的其他研究機構有,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動植物研究所1944年分開,植物所在金剛碑)、中國科學社及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等,與惠宇緊鄰的杜家街分布有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工業試驗所等,其他院所如在水井灣的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狀元碑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後峰岩的經濟部礦冶研究所等,北碚成為當時中國戰時科學中心之說——可謂學術諾亞方舟。抗戰勝利後,雖然大部分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回遷原地,但對我國地質學等科學技術的空間分布的影響卻永久地保留了下來,仍然在發揮作用。

2.又一次地質學等科學的本土化過程

盧作孚早年主動走出去、請進來,有意識地推行科學本土化,是一種文化自覺,其最終目標是為當地建設發展服務。抗戰時期,科研機構避禍而來,為適應當時所處環境的變化而把研究對象集中在西部地區,並從純粹理論研究轉向更多地服務於當地的實用研究,自然而然進行科學的本土化。這些科研院所內遷後不但傾力於本職工作,並積極參與到地方經濟文化的建設中,如受北碚管理局委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等家單位就參與了編修北碚志的重要工作。

作為國家級的學術研究機構,地質調查所在人才儲備、科研力量、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在國內堪稱一流。地質調查所到碚研究人員,使內地擁有一批寶貴的高級研究人才。科學家群體在憂思國家民族的命運之時,以一種務實的姿態,堅守書齋,積極作為,除進行本身的研究工作以外,一些還直接加入到當地的研究機關、高校以及工廠等,領銜或參與當地地質等研究工作。例如,王炳章20世紀40年代曾在四川地質調查所工作;俞建章1936年回國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中央大學、重慶大學;侯德封1937~1945年在四川地質調查所工作,後任所長,兼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楊鍾健曾在重慶大學兼職任教;李春昱曾兼職於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1938年離開地質調查所,出任四川地質調查所所長;黃汲清兼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教授;方俊1943年在中國地理研究所工作;金開英1938年隨同沁園燃料研究室一同轉到重慶動力油料廠。202箱圖書館、陳列館、各辦公室、化學試驗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運往北碚,充實了基礎設施和研究材料。即使抗戰勝利後回遷原地,但移贈房舍、部分標本等仍然繼續發揮作用。中央地質調查所第一辦公樓(現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的地質大樓)1946年移交給中國西部博物館。

3.形成西部內地科研文化高潮

盧作孚1930年創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在開創之初,即為西部內地一面科學的領軍旗幟。後因經費等原因,地質研究所等相繼停辦。然而,盧作孚對科學的熱情並未削減。盧作孚「向來熱心科學事業」(黃汲清),在紛亂的時局裡,為知識群體安放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用中國西部科學院這塊物質平台,搭建起內遷科研機構的避風港,使內遷機構研究工作的連貫性得到保障,傳承了科學文化的精、氣、神。在國土淪陷的危難之時,中央地質調查所等研究機構,在大後方堅持科研工作,進行「科學救國」。意雖不在改造當地相對落後的科學文化狀況,而實際上先進的科學思維、方法、人才、體制等,帶動和提升了西部地區科學文化的進步,出現空前的繁榮。以中央地質調查所為代表的中國大部分頂級科研機構內遷重慶、北碚,地質、生物、農林、工礦、醫葯、地理、物理、心理等形成較為完整的科研體系。內遷給遷入區的科研活動補充了新鮮血液,改善了遷入地區的科研條件,加強了科研力量,改變了科學技術在全國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相對平衡了中國的科技分布。內遷科研機構的學術進程,與盧作孚一直以來在當地所探尋的現代化、科學化的過程相一致,成為抗戰時期以北碚為代表的西部內地近現代科學文化發展的主線,所從事的工作實踐、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使得內地認識自然現象和規律的知識體系變得豐富起來。外來的先進文化繁榮了當地科研文化狀況,呈現出全新的局面,形成西部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科研文化高潮。

四、結語

地質調查所在北碚的時間為1938年7月~1946年1月。經歷了整個八年抗戰時期。期間在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無私援助和物質保障下,地質調查研究所等各個研究單位的共同努力,地質等科研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既改善了地質等科研基礎條件,又促進了區域內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開放共享。全國各科研機構雲集大後方,形成內地較為完整的科研體系,地質調查所與其他研究所間更為密切地合作交流,並且與當地社會經濟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交流合作更為廣泛,在內地形成互為補充、相互結合的科技平台,改善了中國地質等科學資源分布的格局。內遷院所在原有的科研基礎上,根據戰時需要,調整研究重心於應用科學,注重實地科學調查,獲得大量西部地區第一手資料和標本,充實了該地區的學科研究。內遷給內地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帶動了內地地質等學科科研實力的提升,推動了戰時大後方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元培.中國的中央研究院與科學研究事業.見:蔡元培全集.第八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黃立人.盧作孚書信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程裕淇,陳夢熊.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的歷史回顧——歷史評述與主要貢獻[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4]中國地質學會.黃汲清年譜[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

[5]張黎.中國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始末[J].中國科技史料,1995,16(2):33

[6]章鴻釗.中國中生代晚期以後地殼運動之動向與動期之檢討並震旦方向之新認識[J].地質論評,1936,1(1):20

[7]王鈺.關於半河系[J].地質論評,1945,10(1~2):7~8

[8]李春昱.四川運動及其在中國之分布[J].地質論評,1950,15(4~6)合刊:143

[9]李春昱.雅安期與江北期礫石層之生成[J].地質論評,1947,12(1~2):125

[10]趙曉鈴.盧作孚的夢想與實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陳新,薛運丹.盧氏昆仲與北碚實驗區.重慶文史資料.(第六輯)[C].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12]張九辰.地質學與民國社會: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13]張祖林,王永,丁春旭.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空間分布的形成與發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2(1):118~124

[14]孫承烈.北碚聚落志[J].地理,1948,5(3~4)

㈨ 秉志的生平簡介

秉志,字農山,原姓翟佳氏,曾用名翟秉志,翟際潛。1886年生於河南開封,1965年卒於北京。滿族。秉志的祖父曾是旗學的教書先生,父親均在民國後也以教書為生。他自幼隨父讀四書五經、文史詩詞。父親對他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嚴格。少時父親的教導對他一生的為人處世影響很深。1900年喪父。1902年考入河南大學堂(後改稱河南高等學堂),學習英文、經學、數學、歷史、地理等,同時仍努力攻讀古文。入學前已是秀才,1903年考中舉人。1904年由河南省政府選送入京師大學堂,4年後畢業。
在北京讀書期間,秉志追求進步潮流,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立下「科學救國」的志向。他博覽新書,特別對進化論等著作感興趣。他認為達爾文的學說打破宗教迷信,有利於富國強民。因此,他決定赴美攻讀生物學。1909年考取第一屆官費留學生,赴美國留學。
到美國後,他進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在著名昆蟲學家J.G.倪達姆(Needham)指導下學習和研究昆蟲學。1913年獲學士學位,191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是第一位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1918——1920年,在美國韋斯特解剖學和生物學研究所,跟著名神經學家H.H.唐納森(Donaldso。)從事脊椎動物神經學研究兩年半。
1914年秉志在美國與留美同學共同發起組織中國科學社,這是中國最早的群眾性自然科學學術團體。1915年10月25日在美國正式成立,秉志被選為5董事之一,並集資刊行中國最早的學術刊物《科學》雜志。
1920年回國後,秉志積極從事生物科學的教學、科研和組織領導工作。1921年他在南京高等師范(次年改為東南大學,後改為中央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生物系,並根據本國情況,編寫了教材。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1922年他在南京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生物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1927年創辦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當時國家貧窮,經費不足,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秉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領導南北兩所,為開創和發展中國生物科學的研究,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1920至1937年,秉志歷任南京高等師范、東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央大學生物系主任、教授,同時擔任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和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兼研究員。這期間,他往返於寧、京、滬等地,一肩雙挑教學與科研兩副擔子。他為中國生物學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成為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同時,他在脊椎動物形態學、神經生理學、動物區系分類學、古生物學等不同領域中進行了大量開拓性的研究,發表近40篇學術論文,其中相當一部分在學術上有重要創見,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抗戰時期,秉志因夫人患病,困居上海8年。由於當時他在中國學術界頗有名望,敵偽千方百計尋找他,企圖拉他出來工作。他改名翟際潛,蓄須「隱居」。為避敵偽的耳目,他從中國科學社躲到震旦大學,最後躲到友人經營的中葯廠里,但仍孜孜不倦地堅持做學問,完成論著多種。同時,他以「驥千」和「伏櫪」的筆名於報刊發表義正詞嚴的文章,揭露敵人罪行,激勵人民抗戰情緒。在敵人統治下,秉志敢於以筆作刀槍斗爭。
抗戰勝利後,秉志在南京中央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同時在上海中國科學社做研究工作(南京的生物研究所已被日寇燒毀)。他曾任中央研究院評議員,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秉志繼任復旦大學教授至1952年。籌建中國科學院時,周恩來總理曾多次找秉志談話,希望他出任副院長。秉志再三謙讓,周總理終於接受了他的誠意。中國科學院成立後,他先後在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任室主任和研究員,1955年被騁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秉志在水生生物所和動物所主要進行魚類的形態學和生理學的研究。在最後10年中,秉志集中精力對鯉魚形態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寫出專著兩本,充實和加深了魚類生物學的理論基礎。
秉志長期堅持業余研究進化理論,40多年中頗有心得與創見,發表專著多種。他一貫重視普及科學知識,從1915年開始共寫科普文章40餘篇,多見於《科學》和《科學畫報》,還有單獨成冊者。秉志具有高度的政治熱忱,他善詩文,經常以詩文表達自己對國內外大事的關注、見解與感受,留下詩作近200首(內部刊行),在報刊發表政論性文章10餘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未計)。
秉志是中國動物學會的發起人和組織者,1934年成立時,被選為會長,後任理事長。他曾是中國科聯常委、中國科協委員、多種全國性學會的理事和委員。
秉志在抗美援朝時將自己在抗日戰爭前節衣縮食在南京購置的四處房地產全部捐獻給國家,購買飛機大炮。
1949至1965年,秉志曾任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特邀代表、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㈩ 臨床生物化學的發展史

1.生物化學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它是在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中孕育出而成長起來的。 1903年Carl Neuberg方才創用《生物化學》這個詞。 2.我國在二十年代尚無生物化學專業教學和科研機構,僅少數醫學院設有生物化學系,如原 北京協和醫學院(PUMC)生物化學系、原齊魯大學生物化學系、同濟醫學院生理化學系、原華西 大學生物化學系、原上海醫學院生物化學系。除一些醫學院設有生物化學課程外,燕京大學化學 系在美國學者Adolph(竇維廉)博士主持下設有生物化學主修課,當時採用了Bodansky(布坦斯基) 著之生物化學大綱(Introction of Biochemistry),這也是我國採用的第一本外國生物化學教科書。 3.在30年代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秉志教授主持之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由張宗漢教授籌備成立 了生理學研究室,由鄭集教授籌備生物化學研究室,這個研究室可算是我國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機構。 4.1935年前中央大學新成立醫學院,即由鄭集教授籌備生物化學系,並擔任教授兼主任職。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我國時,前中央大學醫學院及生物研究室的兩個生物化學實驗室均由鄭集 負責遷入成都原華西大學校園繼續工作,由美國歸來的任邦哲博士任教授。由於齊魯大學同時亦 遷入華大校地,於是給他們提供了學術合作的良好機會。這不僅體現在教學科研上,還體現在生物 化學的學術活動上。這些學術活動對發展我國早期生物化學起了一定的良好作用。當時成立的 「成都生物化學會」是我國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的學術組織。抗戰勝利後,中央大學醫學院遷回南京。 5.1946年鄭集教授在前中央大學醫學院於成都布後街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這是我國生物化學 發展史上第一個生物化學專業研究所。1947年藍天鶴在前華西大學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這是在 鄭集教授影響下,醫學院內設立的第二個生物化學研究所。 6.1948年鄭集教授約同林國鎬、萬昕等倡議組織中國生物化學會,並推萬昕、林國鎬、李纘文、 鄭集、林枝模、劉思職、藍天鶴等七人為籌備委員,但當時正值解放戰爭頻於全國勝利,兵馬匆忙, 學會雖未正式成立但已有萌芽。 7.解放前我國沒有一本中文的生物化學教科書和實驗教程,在20年代齊魯大學江清、李纘文、 魯德馨等翻譯了良氏(Conant)生物化學教科書,由上海博醫會出版,但未被普遍採用。各院校生物 化學系除編寫生物化學實驗教程外多採用課堂口講筆記法。北京協和醫學院、華西大學均用英文編 寫了暫用的生物化學實驗教程。1938年鄭集編寫了《生物化學實驗手冊》(A Laboratory Manual of Biochemistry)正式在成都華英書局出版。這是我國第一本自編的生物化學原理,也是我國第一本 生物化學參考書。

麻煩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舊址在哪個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2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