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菌沖施肥中常用的生物菌都有哪些
微生物菌肥是是根據土壤微生態學原理、植物營養學原理、以及現代「有機農業」的基本概念而研製出來的。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一種製品,是農業生產中使用肥料的一種。其在我國已有近50年的歷史,從根瘤菌劑——細菌肥料——微生物肥料,從名稱上的演變已說明我國微生物肥料逐步發展的過程。
土壤主要由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組成,土壤微生態區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對植物根部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參與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腐植質的形成和分解、養分的釋放、氮素的固定等等。隨著化肥、農葯大量使用,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減少,土壤已經不再是土壤,而單一的使用化學肥料,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日益嚴重,而微生物菌肥則是我們改善的最有效和最經濟的辦法之一。
微生物菌肥一般由以下菌種組成,而他們有什麼作用呢?以下給大家普及下菌肥知識,方便大家在選購菌肥的時候作參考:
一、枯草芽孢桿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二、巨大芽孢桿菌:解磷(磷細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機磷的功效。
三、膠凍樣芽孢桿菌:解鉀,釋放出可溶磷鉀元素及鈣、硫、鎂、鐵、鋅、鉬、錳等中微量元素。
四、地衣芽孢桿菌:抗病、殺滅有害菌。
五、蘇雲金芽孢桿菌:殺蟲(包括根結線蟲),對鱗翅目等節肢動物有特異性的毒殺活性。
六、側孢芽孢桿菌:促根、殺菌及降解重金屬,
七、膠質芽孢桿菌:有溶磷、釋鉀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種酶,增強作物對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八、涇陽鏈黴菌:具有增強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的能力。
九、菌根真菌:擴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對原根毛吸收范圍外的元素(特別是磷)的吸收能力。
十、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增產。
十一、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
十二、凝結芽孢桿菌:可降低環境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果實中氨基酸的含量。
十三、米麴黴:使秸稈中的有機質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十四、淡紫擬青黴:對多種線蟲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結線蟲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劑。
三種以上多種復合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抗土傳病害效果遠遠大於單一菌種。有益菌群相互協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達到高產豐產的效果。金寶貝微生物菌肥是由軍科院、農科院研發,北京華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投資開發策劃並組織全國市場營銷的第五代高新科技產品。正確施用本品,能使經濟作物增產30%,大田作物增產10%,降低化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改良土壤結構、消除土壤板結、改善作物品質、提高商品率,最終顯著提高經濟效益,第一代老產品曾於1997年首批獲農業部微生物肥料登記證,早在1994年就獲得全國"兩高一優"農業新技術金獎、1996年中國楊陵農業科技博覽會金獎、以及後來的系列大獎,經全國二十幾個省市 自治區十多年推廣應用,效果顯著,深受廣大用戶歡迎,是國內微生物菌肥、生物肥領域的太師級產品(微生物工程技術研發始於1937),是軍工技術農用的成功傑作。
㈡ 求高中生物關於菌的分類介紹~
諧音記憶法 除了「細線織藍衣」,其餘全是真核。
所謂「細」 細菌 ,「線」放線菌,「織」支原體,「藍」藍藻,「衣」衣原體。
其中細菌的記憶方法是:
凡是名稱中帶有「桿」「球」「弧」等字眼的都屬細菌,其餘都屬真菌 。
PS:乳酸菌也叫乳酸桿菌。
從同化作用看有:
硝化細菌、鐵細菌、硫細菌、光細菌(後三種了解就行),除了這四種是自養型,其餘都是異養型。
異化作用:
除了破傷風桿菌、乳酸菌是厭氧型,其餘大部分都是需氧型。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厭氧型。
我把個關鍵的列出來了,大的分類可以查網路。
我的經驗告訴我,以上這些對付高考應該夠了。
㈢ 微生物菌種有哪些
工業或生活中常用的菌種有: 細菌:多種芽孢桿菌、多種棒桿菌、多種乳酸菌(包括球菌和桿菌)、多種短桿菌. 黴菌:多種麴黴(黑麴黴、黃麴黴、米麴黴等)、多種毛霉、多種根霉、若干種青黴、若干種木霉. 酵母菌:各種麵包酵母、各種啤酒酵母、各種酒精酵母、各種葡萄酒酵母. 放線菌:絕大多數的抗菌素是由放線菌產生的.不同的抗菌素由不同的放線菌產生.㈣ 微生物有幾種分類形式分別為那些種類
微生物有8種分類形式。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
微生物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
在中國大陸地區及台灣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香菇等。還有微生物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
微生物的形態觀察是從安東尼·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開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顯微鏡,清楚地看見了細菌和原生動物,他的發現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個嶄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
㈤ 真菌包括哪幾種菌類(微生物學教程題目)
雖然沒有學過菌類知識,但是查了一些專業書籍,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野生食用菌從野生採集發展為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盛唐時期。當今世界5大栽培菌(雙孢蘑菇、香菇、木耳、草菇和平菇),除了雙孢蘑菇外,均為中國首創。
迄今為止人工栽培真菌幾乎全部是腐生型種類,腐生類型約佔大型真菌的30%以上。根據腐生真菌生長基質的不同可分為3個類群:①木生類群。以倒木、樹樁、木材和立木為基質,主要有側耳屬、香菇屬、木耳屬、銀耳屬、猴頭屬、鱗傘屬以及田頭菇屬和多孔菌目的絕大多數種;②土生類群。包括以土壤和地表淺層腐殖質層為基質的種類(不含菌根菌),如羊肚菌屬、竹蓀屬、香蘑屬、小包腳菇屬、蘑菇屬和田頭菇屬的一些種;③糞生類群。以糞便、廄肥、腐爛草堆等有機廢料或垃圾為生長基質的種類。鬼傘屬、蘑菇屬、田頭菇屬以及有毒的斑褶菇屬和裸蓋傘屬屬於此類型。
共生類型(菌根真菌)和寄生類型(蟲生真菌等)可以實施半人工栽培。結合植樹造林,人工促繁增產,如松茸群和蟲草屬等。
中國菌類資源以及適用於栽培真菌的有機廢料均很豐富,發展食用菌栽培具有極為有利的條件。中國主要栽培食用、葯用菌有:雙孢蘑菇、香菇、木耳、草菇、平菇、銀耳、茯苓、猴頭菌、金針菇和滑菇。
摘編自《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
㈥ 好氧生物菌有哪些種類呢
放
線
菌
和
真
菌
、需
氧
微
生物
。
在
有
氧環
境
中生
長
繁殖
,氧
化
有
機物
或
無
機
物的
產
能代
謝
過程
、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pneumoniae)、硫細菌等,以
分
子
氧為
最
終
電子
受體
,
特
別
是
大
多數
化
能
自
養
細
菌
、
醋
酸
菌
、枯草
桿
菌
、
結
核
菌
、
固
氮菌等均
為
專
性好氧
細
菌
、乳酸菌,進
行
有
氧
呼
吸
。
包括
大
多
數
細
菌
。
沒
有
氧
就
根本
不
能
生
長
的
細
菌
,
稱
作
專
性
好
氧
細
菌
。
有
很
多
細
菌
是
好氧
細
菌
,
稱
它
為
微好
氧
細
菌
。
好氧性細菌有共生固氮菌、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ia)。此
外
,
有
一種
在
分
壓
低
於
0.
2
標
准
大
氣
壓
下
也能
夠
良好
生
長
的
細菌
好
氧
性
細
菌
a
e
r
o
b
i
c
b
ac
t
e
r
ia
亦
稱
需
氧
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