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士襄里含有哪些微生物

士襄里含有哪些微生物

發布時間:2022-11-27 19:45:48

❶ 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是什麼

首先,我們有必要正確認識一下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備的能夠滿足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水份、養分、空氣、熱量等生活條件和調節這些生活條件的能力。這說明: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氣性、透水性、保水性、礦質含量、腐殖質含量、酸鹼度等諸多因素的一個綜合概念,而不是指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或幾個。
在土壤學上,「糯米黃泥」並非黃壤,而屬於山地紅壤。因富含鐵離子,土壤顏色呈紅色,土壤PH值呈酸性。這種土壤,腐殖質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極易板結,不透水,不透氣。所以,根據它的理化特性,不難看出,就大多數花木而言,「糯米黃泥」並不肥沃,不值得偏愛。可見,綠化種植過程中,「追趕潮流」的做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當然,這種習慣沿用至今是有其根源的。城市綠化在技術上借鑒和承襲了林業上造林綠化的一些經驗。松類植物在造林上運用很普遍。松類植物有個特點,其根系能與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擴大了根系吸收和傳遞營養的能力。松類在移栽過程中,通常人工接種菌根菌,即客土,也就是選擇老林地土壤移到種植穴中,接種後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而客換的土壤就是山地紅壤。所以對耐貧瘠的松類植物來說,「糯米黃泥」當然是最佳選擇了。也許,這便是人們偏愛「糯米黃泥」的來龍去脈。
其次,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土壤肥力的相對性含義。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學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態環境條件才能正常生長和發育。因此,植物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態條件。所以,一種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從理論上講,只能針對具體植物而言才有意義。所以,把「糯米黃泥」當成「萬能土」來處理實際問題確實不可取。
那麼,什麼樣的土壤才是合適的種植用土呢?我認為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壤土較為理想。比如:潮土、沖積土、林地面層土、耕作土(田土、菜土)等。城市綠化場地的土壤條件一般比較復雜,完全適合花木生長的土壤不多見。換土,是綠化種植施工的一個不可省略環節。

土壤的概念

什麼是土壤?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土壤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但是真正給土壤定一個確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歷史上在土壤學中存在著不同的土壤概念,這是因為人們從不同的出發點來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產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我國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對土壤就有了樸素的認識。公元121年前我國古書《說文解字》中就記載著:「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壤,柔土也,無塊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稱之為壤。

地質學家從岩石風化的地質學觀點來認識土壤,認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陳舊岩石。或認為土壤是堅實地殼最表面的風化層。將土壤僅作為岩石的變態來認識。

植物營養學家認為土壤是植物養料的貯存庫。認為土壤是能生長植物的那一部分地殼。或認為土壤僅是陸地植物生長的自然介質。

19世紀70~80年代俄羅斯學者,土壤發生學派創始人道庫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為獨立的自然體,認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質、氣候、地形和時間綜合作用的產物。這是從土壤發生學觀點來認識土壤,在土壤學界得到廣泛的認同。

近代美國和西歐對土壤下的定義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如美國學者N.C.Brady認為:「含有風化破碎的礦物和腐解的有機質的不同的混合物構成剖面形式的自然體的集合,它在陸地上呈薄層覆蓋,並在含有適量空氣和水分時能為植物提機械支撐和營養。」美國《土壤學名詞解釋》對土壤的定義是:⑴地陸地表面,由礦物、有機質和生物所組成的能生長植物的一個動態自然體。⑵占據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體的集合,它能支撐植物並具有由一定地形、氣候和生物,通過不同時間對母質所起的綜合作用而發生的性狀。或以看出他們很注意把土壤與其它自然因素聯系起來,強調土壤能夠長植物,進行植物生產這一根本特性。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義為:土壤是陸地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層。

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條件下發育的土壤,是發展林業生產的基礎,相對於其它土壤有其特殊性。關於森林土壤將在後面用一章專門講述。

土壤的組成

土壤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相物質組成。固體部分包括礦物質土粒和土壤有機質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動物。土壤礦物質約占固體部分的95%以上,有機物質的質量百分數一般不到5%。有機質常包被在礦物質土粒外面。固體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種養分並構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體和氣體共同存在於土壤孔隙中。土壤液體是土壤水分,因溶解著多種養分物質,實際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氣體是土壤空氣。土壤三相物質的體積比因環境條件的差異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土壤固體佔50%;液體和氣體佔50%,氣體和液體不穩定,其比例為氣體佔15%~35%。

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關於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學者,不同的時代對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釋:

20世紀30年代,蘇聯土壤學家威廉斯認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過程中,同時而且不間斷地供給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養分及水分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其它自然體所沒有的。但現在看來威廉斯理論已不夠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水分和養分,還包括溫度、通氣狀況等。

沈陽《農業土壤學》:土壤肥力是諸因素綜合性狀的具體表現。

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為植物生長供應和協調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力。

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體質和生命。

我國目前較公認的土壤肥力的概念為:土壤能供應與協調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和水、空氣、熱的能力。

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

1.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決定於成土過程中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生物的作用。我國廣大林區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來達到林木速生和豐產。

2.人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人為肥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耕作土壤、果園土壤等已開發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為肥力,兩者的關系是自然肥力為基礎,人為肥力為主導。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高低。

3.經濟肥力,由於受環境條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現出來,這部分肥力稱為「有效肥力」,又稱「經濟肥力」,即在一定農業技術措施下反映土壤生產能力的那部分肥力,亦稱自然肥力與人為肥力的總和。在林業生產中,具有經濟肥力的土壤,主要是苗圃地、母樹林地、種籽園地、經濟林木園地和必須進行改良才能營造森林的土壤。尤其是苗圃地、種子園地和經濟林木園地的土壤,其面積雖然有限,但在國民經濟中以及在擴大人工林面積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

4.潛在肥力,另一部分肥力則沒有直接表現出來稱「潛在肥力」,指受環境條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可轉化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第四節 土壤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及與林業生產的關系

一、土壤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無論是全球生態圈或較小范圍內的森林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土壤都是重要的環境因素,它是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分界面,生物與非生物體進行物質與能量移動和轉化的重要介質。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很多是直接或間接通過土壤進行的。這些影響有的有利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例如,沙漠通過綜合治理變為綠洲;寸草不生的鹽鹼灘塗通過排水洗鹽,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等改造為良田。但有些活動如毀林開荒、陡坡開墾耕地、過度放牧等,使水土流失、洪澇乾旱災害頻繁。可見人類的生產措施不能僅著眼於短期內的經濟效益,而且要考慮其對生態系統的長期效果。土壤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土壤的開發利用,不能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而應有利於維護和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根據土壤與其它自然因素的特點,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牧則牧,既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收益,又要防止生態系統失調和得天獨厚環境的破壞。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產植物產量(生物產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除土壤外,大氣、溫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另外,即使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不同植物對土壤提供的條件吸收利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同一肥力的土壤可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有效肥力水平。對於生態上適宜某種土壤的植物表現出有效肥力高,對於不適宜的植物,則表現出有效肥力低。例如能使側柏生長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種松樹則會發生生長不良的現象。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態相對性。再如,在一些水濕的甚至是積水的泥炭沼澤土上,赤楊生長良好,而其他樹種則不能良好地生長。所以只有把樹種的生態要求和土壤的生態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這就是生產實踐中強調的「適地適樹」。

在我國造林工作中,有時因樹種選擇不當,造成林木生長不良或死亡,其原因不是由於土壤中不存在或為林木吸收利用的物質或能量,而是土壤中不具有該樹種所必需的物質或能量。因此在造林工作中進行樹種選擇時,土壤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

❷ 具有收藏價值的佛珠有哪些

在眾多材質的佛珠中,有一些佛珠是極具收藏價值的,然而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什麼佛珠具有收藏價值。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具有收藏價值的佛珠,一起來看看吧!

具有收藏價值的佛珠

一、印度沉水老山檀香佛珠手串

精選沉水印度老山檀香,百年成樹,手感溫潤,質實沉、堅硬、油性十足,氣味醇厚,芳香恆久,乃檀香木中之極品。珍木之中,老山檀香是排除負性能量最強的;可放在煞氣較重的地方,對辟邪擋煞的效果更是上層,老山檀香還可以行氣溫中,開胃止痛。用於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外敷可以消炎去腫,滋潤肌膚;熏燒可殺菌消毒,驅瘟辟疫.去邪,去燥,殺菌,防霉,防蟲,防蛀.具有安撫神經,提神靜心。

二、小葉紫檀佛珠手串

小葉紫檀的成材時間最短都需要上百年,木質更好的則需要600-800年的時間,成長到千年以上更是小葉紫檀中的極品!小葉紫檀本身成材時間就很長,再加上從明清時期至今,已遭受了大量砍伐,以至於越來越稀少,成材上千年的小葉紫檀更是日趨枯竭,所以被世人視如“寸檀寸金”!精選高品質小葉紫檀製作,純手工精細打磨,結香時間久遠,油脂豐富,色澤古樸素雅,絲絲油脂線紋清晰,幽然散發著絲般香氣,讓人心曠神怡,小葉紫檀具有鎮心安神,舒筋活血之功效,有助於穩定心神,改善睡眠。

三、太行崖柏結瘤佛珠手串

華北地區太行山脈岩石縫中枯死的崖柏樹根、樹干、由於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吸天地精氣,並經歷崖風之強力吹刮,使其形成了奇特的飄逸、彎曲、靈動的造型,本質密度高、油性大,並有著醇厚的柏木香味,而成為根雕、根藝的最佳材料。《本草綱目》中記載,“崖柏散發出來的芳香氣體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養人體正氣,其主要成分菘萜、檸檬萜這些天然物質不僅能清熱 解毒、殺滅細菌與病毒、凈化空氣,而且具有鬆弛精神、穩定情緒的作用,人們吸入崖柏的香味後,可使血壓下降,大腦血流量減少,抑鬱情緒得到緩解。

極品佛珠的收藏價值

佛珠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持珠是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佩珠是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掛珠是掛在頸上的佛珠。不同身份、不同能力的僧人會佩戴不同的佛珠。比如,只有有身份或地位的僧人,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掛珠,普通僧人均配持珠。

佛珠的珍貴不僅僅在於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更在於它本身所承載的意義——“心誠則靈”。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佛珠愛好者不再計較它的顆數和材質,而是開始嚮往“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的超凡境界,願己身早證菩提,成就涅槃。

佛珠本是一種法器,又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佩戴佛珠的意義一方面在於時刻提醒自己是學佛之人,是修行之人;另一方面,通過計數使自己不斷精進——如果念得少了,便會提醒自己要精進;如果念得多了,生起法喜,便提醒自己更加要精進。

據說去年年初,雲南建水黃龍寺持忠方丈將自己多年隨身的佛珠、玉石、字畫等拿出來,拍賣籌款翻修800年老寺院,三串古老的佛珠鑒定下來估價一個多億。

佛珠的保養及收藏方法

一串佛珠拿在手中,首先注重的是保養,在收藏之前需要進行一些特殊養護處理,方可放心入藏。佛珠的品質雖多,若依保養方法來看,計有寶玉石類、竹木果實類和象牙、犀角、珊瑚等有機類三大類別。一般來講,寶玉石類最怕相互碰撞,行內人士講玉器最怕“說話”,指的即是此理。寶石的硬度很高,而一般玉石的硬度則很低,二者若不注重保養,輕則磨花了,影響美觀;重則會刮出傷痕,不可不注意。表面若有灰塵、污垢或油漬時,應先用軟毛刷清潔,以溫熱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如果長時間存放,還應置於專用袋或囊內,並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

竹木果實類佛珠的保養方法,需要十分注意溫度和濕度的調節。溫度條件以20℃,相對濕度55%〜60%為宜。溫度過髙,會加快材料的化學和物理反應速率,容易乾裂或脆化;濕度過高時,質材的水分含量增加,導致體積膨脹,微生物與害蟲易於吸取材料的養分而大量繁殖。平日預防應先將器物上之微生物淸除干凈,爾後可用蜂蠟、亞麻仁油等防水劑刷塗表面,以作保護。濕度過低對器物亦有損害,因竹木類材質為吸水性物質,原含有本身重量14%〜15%的水分,如含水量低於比例,水分蒸發將會導致佛珠體積收縮,並受機械力的作用,而扭曲變形、開裂。除濕度外,強光線中的紫外線與藍紫等色的可見光所產生的光解作用,也能夠破壞竹木等物質組成分子間的結合鏈,改變分子結構,從而引起有害的化學變化;引起佛珠內部水分蒸散而逐漸老化、脆裂、扭曲、變形或毀壞。

竹木類佛珠表面附著的灰塵,可用駝毛刷或羊毛刷淸除。若竹木質地較堅實,如染污後,需以肥皂水或鹽水淸洗,洗凈後馬上擦乾,塗上擦光臘或亞麻仁油拋光。木珠應盡量避免水洗,以防木材吸水膨脹,應以濕布或選用淸潔劑來擦掉污垢。竹木佛珠若有裂紋不宜填物修補,以免裂紋加劇,如遇斷裂或呈薄片開裂掀起,當用易干且具防水作用的硝酸纖維素膠粘結。缺失的部分,需要環氧基樹脂摻木削或塑膠木屑充填,並修飾及塗裝填補部位,使其與周圍未修補部位的紋飾與色彩一致。

象牙、犀角、珊瑚均屬有機物,象牙、珊瑚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犀角為角質素,這些有機物製品十分脆弱,除了需要防止碰撞、拌落、火燒、浸水等人為損壞外,還要注意因長時期置於忽冷、忽熱或過干、過濕氣溫以及較強光線環境里,受自然因素侵害而引起的褪色、開裂、脫片、變形、老朽以致粉碎等。

保存牙角類佛珠的溫度以5℃〜10℃偏低為佳,相對濕度55%〜60%較為適當。溫度升髙會加快有機物質的物理與化學反應,日久將促使佛珠開裂,造成老化及脆化;如濕度忽升忽降,也易對佛珠造成損壞。牙角類佛珠平時對濕度的升降變化尤為敏感,因其不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且具吸水性,會隨外界濕度的升降而吸收或放出水分,令器物體積膨脹或收縮,濕度忽髙忽低、變化無常,器物就將因過度脹縮而龜裂或變形。最好的方法,是在儲存處放置一杯清水。牙角類佛珠應置於軟襄盒中,放些防蛀葯塊。如其表面粘結了灰塵,可用毛刷刷除,但如弄上了污跡、油垢則應以溫肥皂水洗之,不可浸泡,洗後即擦乾,以防佛珠起翹開裂。原已有龜裂,當用乾洗液清潔,如酒精或三氯乙烷,將其塗刷於佛珠上,待溶液揮發後,可用拋光臘拋光,使其原有光亮得到恢復。象牙佛珠如變黃時,則不宜清洗或做漂白處理,因自然變色代表年份,且有古雅之意。

❸ 苯並(a)芘的影響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誘變劑。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是多環芳烴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強烈致癌物。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小鼠腹腔);50mg/kg(大鼠皮下)
慢性毒性:長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氣環境中,會造成慢性中毒,空氣中的BaP是導致肺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生生物毒性:5μg/L,12天,微生物,阻礙作用;5mg/L,13小時,軟體動物卵,阻礙作用,結構變化。
致癌:BaP被認為是高活性致癌劑,但並非直接致癌物,必須經細胞微粒體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BaP進入機體後,除少部分以原形隨糞便排出外,一部分經肝、肺細胞微粒體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轉化為數十種代謝產物,其中轉化為羥基化合物或醌類者,是一種解毒反應;轉化為環氧化物者,特別是轉化成7,8-環氧化物,則是一種活化反應,7,8-環氧化物再代謝產生7,8-二氫二羥基-9,10-環氧化物,便可能是最終致癌物。這種最終致癌物有四種異構體,其中的(+)-BP-7β,8α-二醇體-9α,10α-環氧化物-苯並[a]芘,已證明致癌性最強,它與DNA形成共價鍵結合,造成DNA損傷,如果DNA不能修復或修而不復,細胞就可能發生癌變。其它三種異構體也有致癌作用。動物試驗包括經口、經皮、吸入,經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現致癌。許多國家相繼用9種動物進行實驗,採用多種給葯途徑,結果都得到誘發癌的陽性報告。在多環芳烴中,BaP污染最廣、致癌性最強。BaP不僅在環境中廣泛存在,也較穩定,而且與其它多環芳烴的含量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為大氣致癌物的代表。
致畸:1000mg/kg,妊娠大鼠以口,胎兒致畸。
致突變:40mg/kg,1次,田鼠經腹膜,染色體試驗多種變化。小鼠,遺傳表型試驗多種變化。昆蟲,遺傳表型試驗多種變化。微生物,遺傳表型試驗多種變化。人體細胞培養DNA多種變化。
污染來源:存在於煤焦油、各類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燒產生的煙氣、香煙煙霧、汽車尾氣中,以及焦化、煉油、瀝青、塑料等工業污水中。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業排污外,主要來自洗刷大氣的雨水。
代謝和降解:據有關資料報導,BaP在哺乳動物體內的代謝和降解產物主要是:1,2-二羥基-1,2-二氫苯並[a]芘,9,10-二羥基-9,10-二氫苯並[a]芘,6羥基苯並[a],3羥基苯並[a]芘,1,6-二羥基苯並[a]芘,3,6-二羥基苯並[a]芘,苯並[a]芘二酮,苯並[a]芘-3,6-二酮(IRPTC)。另外還有苯並[a]芘-1,6-二酮,11羥基苯並[a]芘,苯並[a]芘-7,8-二氫二醇(Lehr.R.E.1978)。
BaP在大氣中的化學半衰期在有日光照射下少於1天,沒有日光照射時要數天,水體表層中的BaP在強烈照射下半衰期為幾小時至十幾小時,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估計為53%~82%。微生物能促使BaP降解速度加快,在河口底泥中3小時為71%,在無陽光照射下水中BaP的生物降解速度35至40天為80%~95%。
殘留與蓄積:在水體,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殘留。許多國家都進行過土壤中BaP含量調查,殘留濃度取決於污染原的性質與距離,在繁忙的公路兩旁的土壤中BaP含量為2.0mg/kg,在煉油廠附近土壤中是200mg/kg;被煤焦油,瀝青污染的土壤中,可以高達650mg/kg,食物中的BaP殘留濃度取決於附近是否有工業區或交通要道。進入食物鏈的量決定於烹調方法,不適當的油炸可能使BaP含量升高,但進入人體組織後,分解速度比較快。水中的BaP主要是由於工業「三廢」排放。在0.1μg/L濃度水中魚對BaP的富集系數35天為61倍,清除75%的時間為5天。
遷移轉化:BaP存在於煤焦油、各類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燒產生的煙氣、香煙煙霧、汽車尾氣中,及焦化、煉油,瀝青、塑料等工業污水中。肉和魚中的BaP含量取決於烹調方法,水果、蔬菜和糧食中的BaP含量取決其來源。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業排污外,主要來自洗刷大氣的雨水。水中的BaP以吸附於某些顆粒上、溶解於水中和呈膠體狀態等三種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吸附在顆粒物質上。日光照射下,大氣中的BaP化學半衰期不足24小時,沒有日光照射為數日。水中的BaP在強烈日光照射下半衰期為幾小時至十幾小時,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約為53%~82%;對酸鹼較穩定,日光照射能促使分解,速度加快。水體、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殘留,進入人體後,分解速度比較快。水中的BaP主要來自工業排放,殘留時間一般不太長,特別在陽光和微生物影響下,數小時內就被代謝和降解。水生生物對BaP的富集系數不高。BaP被認為是高活性致襄劑,但並非直接致癌物,必須經細膩微粒體中的混合功能受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BaP不僅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與其它多環芳烴的含量不一定的相關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為大氣致癌物的代表。長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氣環境中,會造成慢性中毒,空氣中的BaP是導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許多國家的動物實驗證明,BaP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性。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煙霧。

❹ 影響土壤肥力的因素是什麼

首先,我們有必要正確認識一下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備的能夠滿足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水份、養分、空氣、熱量等生活條件和調節這些生活條件的能力。這說明:土壤肥力是土壤通氣性、透水性、保水性、礦質含量、腐殖質含量、酸鹼度等諸多因素的一個綜合概念,而不是指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或幾個。 x0dx0a在土壤學上,「糯米黃泥」並非黃壤,而屬於山地紅壤。因富含鐵離子,土壤顏色呈紅色,土壤PH值呈酸性。這種土壤,腐殖質含量少,土壤呈粘性,極易板結,不透水,不透氣。所以,根據它的理化特性,不難看出,就大多數花木而言,「糯米黃泥」並不肥沃,不值得偏愛。可見,綠化種植過程中,「追趕潮流」的做法有很大的盲目性。 x0dx0a當然,這種習慣沿用至今是有其根源的。城市綠化在技術上借鑒和承襲了林業上造林綠化的一些經驗。松類植物在造林上運用很普遍。松類植物有個特點,其根系能與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擴大了根系吸收和傳遞營養的能力。松類在移栽過程中,通常人工接種菌根菌,即客土,也就是選擇老林地土壤移到種植穴中,接種後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而客換的土壤就是山地紅壤。所以對耐貧瘠的松類植物來說,「糯米黃泥」當然是最佳選擇了。也許,這便是人們偏愛「糯米黃泥」的來龍去脈。 x0dx0a其次,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土壤肥力的相對性含義。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學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態環境條件才能正常生長和發育。因此,植物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態條件。所以,一種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從理論上講,只能針對具體植物而言才有意義。所以,把「糯米黃泥」當成「萬能土」來處理實際問題確實不可取。 x0dx0a那麼,什麼樣的土壤才是合適的種植用土呢?我認為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壤土較為理想。比如:潮土、沖積土、林地面層土、耕作土(田土、菜土)等。城市綠化場地的土壤條件一般比較復雜,完全適合花木生長的土壤不多見。換土,是綠化種植施工的一個不可省略環節。 x0dx0ax0dx0a土壤的概念 x0dx0ax0dx0a什麼是土壤?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土壤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但是真正給土壤定一個確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歷史上在土壤學中存在著不同的土壤概念,這是因為人們從不同的出發點來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產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x0dx0ax0dx0a我國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對土壤就有了樸素的認識。公元121年前我國古書《說文解字》中就記載著:「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壤,柔土也,無塊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稱之為壤。 x0dx0ax0dx0a地質學家從岩石風化的地質學觀點來認識土壤,認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陳舊岩石。或認為土壤是堅實地殼最表面的風化層。將土壤僅作為岩石的變態來認識。 x0dx0ax0dx0a植物營養學家認為土壤是植物養料的貯存庫。認為土壤是能生長植物的那一部分地殼。或認為土壤僅是陸地植物生長的自然介質。 x0dx0ax0dx0a19世紀70~80年代俄羅斯學者,土壤發生學派創始人道庫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為獨立的自然體,認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質、氣候、地形和時間綜合作用的產物。這是從土壤發生學觀點來認識土壤,在土壤學界得到廣泛的認同。 x0dx0ax0dx0a近代美國和西歐對土壤下的定義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如美國學者N.C.Brady認為:「含有風化破碎的礦物和腐解的有機質的不同的混合物構成剖面形式的自然體的集合,它在陸地上呈薄層覆蓋,並在含有適量空氣和水分時能為植物提機械支撐和營養。」美國《土壤學名詞解釋》對土壤的定義是:⑴地陸地表面,由礦物、有機質和生物所組成的能生長植物的一個動態自然體。⑵占據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體的集合,它能支撐植物並具有由一定地形、氣候和生物,通過不同時間對母質所起的綜合作用而發生的性狀。或以看出他們很注意把土壤與其它自然因素聯系起來,強調土壤能夠長植物,進行植物生產這一根本特性。 x0dx0ax0dx0a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義為:土壤是陸地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層。 x0dx0ax0dx0a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條件下發育的土壤,是發展林業生產的基礎,相對於其它土壤有其特殊性。關於森林土壤將在後面用一章專門講述。 x0dx0ax0dx0a土壤的組成 x0dx0ax0dx0a土壤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相物質組成。固體部分包括礦物質土粒和土壤有機質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動物。土壤礦物質約占固體部分的95%以上,有機物質的質量百分數一般不到5%。有機質常包被在礦物質土粒外面。固體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種養分並構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體和氣體共同存在於土壤孔隙中。土壤液體是土壤水分,因溶解著多種養分物質,實際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氣體是土壤空氣。土壤三相物質的體積比因環境條件的差異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土壤固體佔50%;液體和氣體佔50%,氣體和液體不穩定,其比例為氣體佔15%~35%。 x0dx0ax0dx0a土壤肥力的概念 x0dx0ax0dx0a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關於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學者,不同的時代對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釋: x0dx0ax0dx0a20世紀30年代,蘇聯土壤學家威廉斯認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過程中,同時而且不間斷地供給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養分及水分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其它自然體所沒有的。但現在看來威廉斯理論已不夠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水分和養分,還包括溫度、通氣狀況等。 x0dx0ax0dx0a沈陽《農業土壤學》:土壤肥力是諸因素綜合性狀的具體表現。 x0dx0ax0dx0a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為植物生長供應和協調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力。 x0dx0ax0dx0a侯光炯先生:土壤肥力就是土壤的體質和生命。 x0dx0ax0dx0a我國目前較公認的土壤肥力的概念為:土壤能供應與協調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和水、空氣、熱的能力。 x0dx0ax0dx0a土壤肥力可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 x0dx0ax0dx0a1.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決定於成土過程中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生物的作用。我國廣大林區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來達到林木速生和豐產。 x0dx0ax0dx0a2.人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人為肥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耕作土壤、果園土壤等已開發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為肥力,兩者的關系是自然肥力為基礎,人為肥力為主導。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高低。 x0dx0ax0dx0a3.經濟肥力,由於受環境條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現出來,這部分肥力稱為「有效肥力」,又稱「經濟肥力」,即在一定農業技術措施下反映土壤生產能力的那部分肥力,亦稱自然肥力與人為肥力的總和。在林業生產中,具有經濟肥力的土壤,主要是苗圃地、母樹林地、種籽園地、經濟林木園地和必須進行改良才能營造森林的土壤。尤其是苗圃地、種子園地和經濟林木園地的土壤,其面積雖然有限,但在國民經濟中以及在擴大人工林面積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 x0dx0ax0dx0a4.潛在肥力,另一部分肥力則沒有直接表現出來稱「潛在肥力」,指受環境條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可轉化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x0dx0ax0dx0a第四節 土壤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及與林業生產的關系 x0dx0ax0dx0a一、土壤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x0dx0ax0dx0a無論是全球生態圈或較小范圍內的森林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土壤都是重要的環境因素,它是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分界面,生物與非生物體進行物質與能量移動和轉化的重要介質。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很多是直接或間接通過土壤進行的。這些影響有的有利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例如,沙漠通過綜合治理變為綠洲;寸草不生的鹽鹼灘塗通過排水洗鹽,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等改造為良田。但有些活動如毀林開荒、陡坡開墾耕地、過度放牧等,使水土流失、洪澇乾旱災害頻繁。可見人類的生產措施不能僅著眼於短期內的經濟效益,而且要考慮其對生態系統的長期效果。土壤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土壤的開發利用,不能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而應有利於維護和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根據土壤與其它自然因素的特點,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牧則牧,既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收益,又要防止生態系統失調和得天獨厚環境的破壞。 x0dx0ax0dx0a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產植物產量(生物產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除土壤外,大氣、溫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另外,即使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不同植物對土壤提供的條件吸收利用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同一肥力的土壤可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有效肥力水平。對於生態上適宜某種土壤的植物表現出有效肥力高,對於不適宜的植物,則表現出有效肥力低。例如能使側柏生長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種松樹則會發生生長不良的現象。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態相對性。再如,在一些水濕的甚至是積水的泥炭沼澤土上,赤楊生長良好,而其他樹種則不能良好地生長。所以只有把樹種的生態要求和土壤的生態性很好地結合起來,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這就是生產實踐中強調的「適地適樹」。 x0dx0ax0dx0a在我國造林工作中,有時因樹種選擇不當,造成林木生長不良或死亡,其原因不是由於土壤中不存在或為林木吸收利用的物質或能量,而是土壤中不具有該樹種所必需的物質或能量。因此在造林工作中進行樹種選擇時,土壤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

❺ 雞蛋是不是發物,手術後可以吃嗎

建議術後最好不要吃雞蛋。另外,以下東西也盡量不要在術後來吃,因為這些食物都是屬於發物。
1.
公雞,公雞屬於發物。因為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傷口癒合之後出現疤痕增生的情況,所以建議患者不要食用。
2.
是海鮮,海鮮包括魚、蝦、蟹等。這些食物也是屬於發物,也不建議患者在傷口恢復的時候進行食用。因為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傷口癒合之後,出現較大的疤痕增生等情況,同時也不利於傷口的癒合。
3.
生薑,這類食物是屬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其中還包括大蒜、洋蔥等。因為都是屬於辛辣的食物,所以不建議患者進行食用,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傷口出現發炎、感染的情況。4.
不利於傷口的癒合,其次也會導致傷口癒合之後,出現較大的疤痕增生的情況。

❻ 壤的形近字有那些 急需 !

壤的形近字有壤、囔、攘、鑲等。

一、壤的釋義

1、泥土;松軟的土。

2、地。

3、地區;地域。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壤,柔土也。從土,襄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壤,地表柔軟的鬆土層。字形採用「土」作邊旁,採用「襄」作聲旁。

三、字形演變(如圖)

四、組詞

土壤瘠壤黃壤僻壤壤土接壤霄壤

(6)士襄里含有哪些微生物擴展閱讀

一、土壤[tǔ rǎng]

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層疏鬆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

二、黃壤[huáng rǎng]

亞熱帶全年濕潤地區及低濕的地形部位發育的黃色土壤。含水量高,所含鐵質水化而成黃色,酸性大,表層常有灰黃色腐殖質層。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亞熱帶地區。

三、紅壤[hóng rǎng]

亞熱帶干濕季分明地區及排水良好的地形部位發育的紅色土壤。含較多的鐵鋁氧化物,質地黏重,肥力低,酸性強。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亞熱帶地區。

四、棄壤[qì rǎng]

廢地,無用之地。

五、塏壤[kǎi rǎng]

猶言大地。

❼ 癌症復發轉移中醫中葯治療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承受不過來了。

在很多國人的樸素認識中,都認為中華民族繁衍至今是因為有中醫的庇護。然而,這卻是錯誤的認識,人類的繁衍不是任何醫學的成就,而是生物的本能和進化的結果,中華民族也不例外。繁衍是地球上所有物種的自然使命,任何生命個體的壽命都是有限的, 物種延續的根本方式只能是繁衍。

鼠是哺乳動物中繁殖速度最快的物種,有些種類的鼠一年可生育7、8次,每次可生育10幾只。而幼鼠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生育只需一個月左右,一對鼠一年後就可繁殖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當然,不是所有的個體都能夠成活,氣候的變化、天敵的捕食、食物的匱乏以及疾病都會大大減少個體數量。鼠正是面對這樣的嚴酷環境,進化出了快速的繁殖能力。

魚類往往可以一次產出成百上千枚卵,是以數量取勝的典範。其它如蟑螂、水虱、各種微生物等,都有著強大的繁殖能力。可以說,地球上現存的物種都進化出了適應所處環境的繁殖能力,所以這些物種才歷經了千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漫長歷程得以延續至今。

當然,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很多物種滅絕了。除了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的以外,氣候變化、地質災變、人類活動等是主要影響因素。比如統治地球超過一億年的恐龍於6500年前滅絕了,今天的人們只能通過化石來領略昔日地球霸主的雄姿。疾病從來都不是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即便是烈性傳染病也很難使一個物種徹底消失。生物的繁衍是自然法則賦予的本能,物種的延續不依賴任何醫學,除了人類,其它物種也不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術。沒有醫學,地球上依然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

人類無疑是進化最成功的物種,雖然人類的生殖能力不算強大,但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其它物種所無法比擬的。既然有那麼多物種不會因疾病滅絕,作為地球統治者的人類自然也不會被疾病消滅。

人類的祖先類人猿生活在數百萬年前,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是沒有醫學的。大約距今二十萬年前,人類從非洲開始向全球擴散。數萬年前,人類到達中國這片土地,並開始了世世代代的繁衍。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各民族都還沒有產生醫學。即便是最悠久的美索不達米亞古醫學也不過只有數千年歷史。中華民族直至距今2000年左右才出現了醫學的萌芽,可見,中華民族和其它民族一樣,都不是依賴醫學才得以繁衍的。假設沒有中醫,中華民族也不會滅絕。

也有人認為,中華民族人口眾多、數量龐大是中醫的功勞。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一個種群的數量是否龐大,要參照其所佔有環境空間的大小。中華民族雖然人口眾多,但因為幅員遼闊,人口密度並不是很高。以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而論,中國為139,英國為256,印度為362,巴林為1827。這不能說明巴林的傳統醫學就是最領先的。人口密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生產技術、傳統文化等等。物種本身的因素主要是生殖能力和平均壽命,眾所周知,不論是各民族的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生殖能力,醫學能改變的只有平均壽命。

早期人類的平均壽命主要是由食物因素決定的,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困擾人類的食物短缺問題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緩解。經過數千年的努力,人類平均壽命從不足20歲達到了35歲左右。雖然不同地區實現這一目標有先有後,但其過程是基本一致的。中國人平均壽命的提高也得益於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如土豆、薯類、玉米的引進使農作物的產量大幅提高,因飢餓所導致的死亡大為減少。平均壽命的提高使人口數量得以顯著增加。

初步解決了食物問題以後,疾病就成為決定人類死亡率的首要因素,社會經濟問題退居為次要因素。疾病在人口的死因構成中佔有大部分比例,戰勝疾病成為人類面臨的更加棘手的問題。經過數千年的努力,西方傳統醫學逐漸發展成現代醫學,大大降低了人類的死亡率並顯著延長了平均壽命,20世紀抗生素的發明以後,發達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0 歲左右。

然而在對抗疾病的努力中,中醫沒有做出貢獻。據歷史資料記載及學者考證,中國人歷代平均壽命為,夏商時期不超過18歲、周秦約為20歲、兩漢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35歲。中國人平均壽命長期處於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過高和死亡年齡過低,在自然衰老導致死亡之前,大量的人口因疾病過早死亡。

據金陵大學1929~1931年的調查資料,部分農村人口死亡率為28‰,嬰兒死亡率為156‰,平均壽命為34~35歲。1988年全國生育節育回顧性抽樣調查資料顯示,1944~1949年我國嬰兒死亡率為201‰,平均壽命為39歲左右。匯總數據後一般認為,20世紀的前50年,中國人口的死亡率約為20~25‰,嬰兒的死亡率高達200‰左右,平均壽命不到40歲,是當時世界上壽命最低的國家之一。

有人認為這一時期中國人口死亡率較高是因為戰爭和飢荒,但統計學資料表明疾病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據哈爾濱醫科大學趙錦輝查閱的「關東州地區」生命統計資料,該地區1918年因疾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90%以上,1938年這一數據也超過80%,嬰兒死亡率平均超過150‰,其它地區的統計資料也證明了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在戰爭或飢荒爆發的年份,戰死或餓死也不是人口死因構成的主要因素。

統計資料顯示,20世紀30年代中國人的死因主要是傳染病,其次為慢性病。傳染病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與社會經濟因素沒有直接關系。現有的統計資料均證明了這一時期中國人的死亡率與戰爭和飢荒沒有直接對應關系。此外,皇室成員與達官顯貴並不存在戰爭與災禍的風險,他們的死亡率與平均壽命與平民並無明顯區別。例如清朝歷代皇帝共生育了近200名子女,平均壽命僅為30歲左右。皇室成員享受著最優越的物質條件和生存環境,不可能因飢餓或天災人禍死亡,基本上都是死於疾病。而擁有最佳醫療服務的皇子皇女們並沒有得益於中醫的護佑。

瘟疫是人類遇到的重大困難,在現代醫學產生和發展之前,各種傳染性疾病時常肆虐,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據史料記載,自東漢末年始,瘟疫爆發並肆虐於中國。爆發頻率為有史以來罕見,最凶險的狀態持續了十餘年之久。《五行志注引》雲:「民多病死,死有滅戶,人人恐懼,朝廷心焦,以為至憂。」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寫道:「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捻(年),其死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連醫聖家族都是這樣的慘狀,可見瘟疫的兇猛和中醫的無能。由此導致的民不聊生和社會動盪也是漢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此後直至民國時期,傳染病反復在中國爆發流行,在2000年左右的時間里,中醫對瘟疫一直束手無策。

中醫對傳染病的病因、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基本上一無所知。在秦朝之前,中醫認為傳染病是鬼神作祟,多以儺(驅鬼的儀式)來應對;到了漢朝,以張仲景為代表的中醫認為瘟疫是因氣候不正產生瘴氣所致,提出了「六氣致病說」,即陰、陽、風、雨、晦、明,把病因歸結為氣候的變化;宋代以後又產生了胎毒之說,認為傳染病的病因是胎毒。

當然不能過於苛求古人,古人不知道還有微生物這樣一類生物,更不知道致病微生物才是傳染病的病因。所以古人只能對傳染病進行猜測和想像,眾說紛紜、謬誤百出也是必然的。中醫始終沒有認識到微生物,不知道病原體、傳染源和傳染途徑。陪伴了中國人2000年的中醫,在治療和預防傳染病方面完全處於胡思亂想、一無所能的狀態, 這是歷史事實。

在現代醫學傳入之前,中華民族的健康只能聽天由命。隨著現代醫學知識和方法在中國的傳播,很多中國人的生命才得以挽救。例如1910年在東北地區爆發的鼠疫,流行初期以極為迅猛的速度在東三省傳播。畢業於劍橋大學醫學院的伍連德受命承擔了控制疫情的任務,運用現代醫學的知識,採取火化屍體、大面積環境消毒、隔離患者等有效措施,切斷了傳染途徑,在短時間內迅速遏制了這場無比凶險的疫情。而當時著名的老中醫以中醫理論和方法治療的患者則全部死亡,老中醫自己也未能倖免,家屬甚至將其拋屍街頭。

天花的防治是一個極為慘痛的教訓,充分暴露了打著傳統和國粹旗號的中醫界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惡。18世紀末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的牛痘法預防天花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效果,1805年牛痘法自澳門傳入中國內地,顯示出極佳的效果並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牛痘法簡單易行、百試百驗,這大大影響了中醫的可信度和利益,如把脈開方、種人痘、治瘢痕、葯鋪等利益群體。

中醫界把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口號拋到九霄雲外,堅持宣揚天花源自胎毒,頑固地以陰陽五行等歪理加以胡亂解釋,宣稱牛痘法不過是將胎毒引出而已。部分中醫葯從業者更是極力毀謗牛痘法,恐嚇民眾,甚至故意散布種牛痘必然重出天花的謊言,導致大量愚昧民眾放棄種牛痘從而染上天花死亡。中醫對現代醫學的肆意曲解和造謠,嚴重遲滯了牛痘法的推廣,在此後長達150年的時間里天花仍然是中國人生命中的魔咒。中醫界置民眾健康於不顧,暴露出為一己私利的不仁與歹毒,其無恥和殘忍與當今的中醫騙子如出一轍。中國人失去了迅速消滅天花的機會,中醫騙子得以在萬眾屍骨上繼續大發橫財。

反觀日本,迅速認識到牛痘法的絕佳效果並加以普及,並由此萌發了堅決否定漢方醫(即中醫)的理性思考。而中國卻花費了150年左右的漫長時間,付出了無數生命的代價,其根源僅僅是中醫界的行業利益,可見中醫騙子的無恥與民眾的愚昧已經達到了多麼駭人的地步。回顧這一段諱莫至深的歷史雖然是慘痛的,但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當不得不在科學與傳統、生命與利益之間做出抉擇時,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仁愛美德究竟在哪裡?

20世紀50年代初,政府大力開展了防治疾病、普及科學知識的工作。在控制和消滅天花的過程中,全國統一採取了牛痘法,摒棄了中醫的胎毒理論和數不清的偏方、秘方。僅僅用了10年時間,至1960年中國已沒有發生自然傳染的天花病例。但1963~1964年因中醫接種人痘,天花在山西、內蒙古再次爆發,直至1966年才最終消滅。

自1950年開始推廣以消毒滅菌為主要原則的新法接生,困擾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生育危險終於得到了解除。產褥熱發病率急劇降低,產婦死亡率大大下降;新生兒因感染導致的死亡迅速減少,嬰兒死亡率從原來的200‰逐年下降,1958年為80.8‰,70年代為47‰,80年代為34‰,2005年為19‰。簡單的消毒措施挽救了難以計數的生命,這是科學賜予中國人的恩典。而數千年來中醫都認為因生育所致的疾病是由於「風」的緣故,以至於今天還有坐月子緊閉門窗等一系列陋習。

隨著現代醫學的普及,中國人的死亡率連年顯著下降。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顯著增長,1957年達到57歲,1973年為63.6歲,1981年為67.90歲,2005年達73歲。

中國人生命質量的迅速改善完全是科學帶來的福祉,政府面對嚴峻的局面採取了堅決的科學措施,沒有讓中醫界在這些緊要問題上胡亂糾纏。在這些立竿見影、迅速顯效的事實面前,中醫界灰頭土臉、啞口無言,只好退守到慢性病和疑難雜症的領域。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中醫界面對急性傳染病始終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必須要警惕的是,近年來有中醫界人士宣稱中醫葯可以預防和治療SARS,甚至治療艾滋病。這不過是上世紀中醫界在天花問題上謀財害命的拙劣翻版,這種惡毒和殘忍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駁斥和制止。

回溯中國20世紀的歷史,人口死亡率和平均壽命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的生命質量得以迅速改善。在這一過程中,除了社會經濟因素以外,更加直接和顯效迅速的是現代醫學的廣泛普及和先進醫學成果的應用。中國人因為分享了人類的科學成果,平均壽命在短短幾十年間提高了一倍,而上一次平均壽命翻倍(18~35歲)則用了約3000年的時間。而中醫在數千年中一直未能顯示出戰勝疾病的作用,至今也沒有令人信服的、可以推廣的治療方法。如果沒有現代醫學,中華民族仍然會在中醫的愚弄中掙扎於一百年前的悲慘境地。回顧不算遙遠的歷史,難道不應該向科學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嗎?每一個誠實的、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否認,科學賜予了中國人恩典,是科學守護了中國人的生命。

❽ 動物體內的酶主要來源是什麼

酶是生物體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酶的顯著特徵是它們具有高度的催化能力和專一性,而且酶的活性可以被調節,與不同能量形式的轉化密切相關。到現在為止,已知的酶類有近2 000種,消化酶是其中的一種,它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統分泌的具有促消化作用的酶類。在消化酶中,依消化對象的不同而大致可劃分為蛋白酶、澱粉酶、脂肪酶和纖維素酶等幾種。目前,國內外對於水產動物消化酶研究的報道主要以蛋白酶和澱粉酶為最多;從水產動物種類上來看,以魚類、甲殼類等的研究較多;近年來,對於棘皮動物、軟體動物消化酶的研究也有較多的報道。
1 魚類消化酶的研究
對魚類消化道中消化酶的研究,是了解魚類消化生理的重要內容,對於魚類養殖過程中人工餌料的合理配製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國外要比國內開展得早而多。研究消化酶在魚體內的分布及其活性,可以將其中活性較高的酶提取利用,有利於水產加工過程中充分利用廢棄物。如今,從大型的海水魚中分離、提取的蛋白酶,已經廣泛的應用於醫葯和生物化工領域。
1.1 魚類蛋白酶
1.1.1 胃蛋白酶
有胃魚類胃中作用最強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它先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顆粒的形式貯存於細胞中,在鹽酸或已有活性的蛋白酶作用下轉變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一般軟骨魚類和有胃硬骨魚類胃蛋白酶的最適pH值均在較強的酸性范圍之內。魚類胃內pH值主要受胃酸濃度的影響,胃液的分泌是由食物直接刺激胃而引起的,有食或進食一定時間後,胃液pH值較低,為偏酸性。因此,魚類胃內pH值基本上能夠滿足胃蛋白酶的發揮,但視魚的種類不同而異。由於胃蛋白酶的活性隨魚類食性不同而變動,特別是肉食性魚類蛋白質的消化主要集中在胃,因此有必要在肉食性魚類飼料中添加酸化劑或在飼料中添加促進胃液分泌的物質。
1.1.2 肝胰臟蛋白酶
硬骨魚類的肝臟和胰臟大多是混在一起的,現已有研究證明,胰臟是分泌蛋白酶的主要器官,其分布極其復雜而散亂。關於魚類肝胰臟蛋白酶活性及酶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多。魚類肝胰臟蛋白酶的最適pH值多呈中性或弱鹼性。軟骨魚類肝胰臟內的胰蛋白酶一般是沒有活性的酶原,在腸致活酶的作用下被激活。Das (1991)對硬骨魚類鯉魚、黑鱸(Micropterus sp.)、丁■(Phoxinus tinca)的肝胰臟的研究表明,腸液能增強胰蛋白酶的作用,認為胰臟主要分泌蛋白酶原。而Fish(1960)發現,莫三比克羅非魚(Tilapia mossambica)的肝胰臟蛋白酶的活性比腸中的高。由此可知,不同魚類其分泌蛋白酶的部位和形式不同,魚類分泌的胰蛋白酶原,需在腸致活酶的作用下,使之激活,促進腸對食物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1.1.3 腸道蛋白酶
腸粘膜可以分泌有活性的蛋白酶和腸致活酶,腸致活酶作用就是激活胰蛋白酶原。此外,腸內還有來源於肝胰臟、幽門垂等器官分泌的胰蛋白酶,這樣使腸蛋白酶的研究較為復雜。腸蛋白酶最適pH值大多為微鹼性。黃耀桐(1988)認為,有胃魚類和無胃魚類腸蛋白酶最適pH值是不同的,不同食性的魚類最適pH值也有一定的差異,冷水性魚類偏高;腸道蛋白酶的活性還受到魚類飽食情況和飼料蛋白質水平的影響,草魚腸道蛋白酶在蛋白質為32%~40%范圍內,隨蛋白質水平的增加腸道蛋白酶活性增強。黃峰(1996)指出,飼料性質不同,腸蛋白酶的活性也有差異。總之,魚類腸道蛋白酶活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蛋白酶活性又直接影響魚類營養物質吸收利用的程度,從而影響魚類的生長發育。
1.2 魚類澱粉酶
1.2.1 胃澱粉酶
關於胃澱粉酶的研究資料較少,但可以肯定胃內存在澱粉酶。大多數硬骨魚類胃澱粉酶最適pH值是弱酸性或中性。由於胃澱粉酶的活性明顯地低於腸、肝胰臟和幽門垂等器官的澱粉酶活性,且胃內pH值在較強的酸性范圍內,因此認為澱粉酶在胃內的消化作用微乎其微。
1.2.2 肝胰臟澱粉酶
關於魚類肝胰臟澱粉酶的研究報道較多,其研究結果顯示,澱粉酶最適pH值從弱酸性到弱鹼性,平均值接近中性,對熱不穩定,其活性要比哺乳動物低得多。肝胰臟是澱粉酶生成的中心器官,其分泌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魚類對食物中澱粉的消化能力。
1.2.3 腸道澱粉酶
魚類的腸道存在澱粉酶,最適pH值從酸性到弱鹼性,但大多在中性范圍內,不同食性以及有胃魚類和無胃魚類澱粉酶的最適pH值差異不大。對魚類腸道澱粉酶的研究認為,澱粉酶主要是由胰臟分泌的,但不同的魚類分泌器官亦有差別,有的魚類是由肝胰臟一種器官分泌的,有些魚類腸道也是分泌澱粉酶的重要器官。
魚類各種消化器官中均存在澱粉酶,澱粉酶活性的強弱因魚的種類、消化器官不同而異。因此,有必要在飼料中添加外源性澱粉酶,提高澱粉利用率,減少有機物排泄量,從而減輕水體污染。
1.3 魚類食性和消化酶的關系
動物的食性因種類不同而異,即使是同一種類,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的發育階段也不盡相同,但動物的食性總是和其本身的消化酶組成狀況密切相關。有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所有這些研究大都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即魚類有什麼樣的食性就有什麼樣的消化酶組成狀況,而且消化酶活力大小的變化程度與食物組分的變化程度也有一定的相關性,這也是生物本身的一種適應。
1.4 季節變化與消化酶的關系
環境條件的變化對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有很大的影響,魚類隨季節的變化其消化酶的活力和組成也有一定的變化。目前,國內外對於消化酶與季節變化關系的研究報道較少。有學者研究指出,由於季節的不同、環境水溫的變化,魚類消化酶活力發生變化,進而直接影響動物對營養物質吸收利用的程度,因而魚類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生長速度。
1.5 生長與消化酶活性的關系
隨著魚體的生長,魚體需要營養成分的質與量也隨之變化。隨著生長、消化器官相對增大,內分泌機能增強,從而使消化酶也隨之發生適應性變化。北御門(1960)、川合真一郎(1975)和李廣麗(1994)對魚類生長與消化酶活性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魚類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存在著相應的消化生理特點,從而為各發育階段合理安排飼料各成分含量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1.6 消化酶在魚體內的分布
不論是有胃魚類還是無胃魚類以及魚類的食性如何,其前腸是消化蛋白質的主要場所。關於腸道澱粉酶的分布,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果。Shinichi等(1973)分別對草魚、莫三比克羅非魚應用澱粉底物條帶法確定各消化器官中澱粉酶存在的位置,對黑鱸、銅吻鱗鰓太陽魚、鯉魚、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魚等澱粉酶活性研究發現,後腸活性最強,而前腸最弱。倪壽文(1992)對草魚、鯉魚、鰱魚、鱅魚、尼羅非鯽魚澱粉酶活性及分布情況進行研究後指出,澱粉酶在腸道分布有2種類型,草魚、鯉魚的澱粉酶活性在後腸活性最強,而前腸最弱;鰱、鱅、尼羅非鯽這3種魚澱粉酶活性分布在中腸最強。Kawai等(1973)對草魚、真鯛魚、香魚(Lecoglossus altivelis)的各種碳水化合物酶在各個消化器官中的分布進行了研究表明,澱粉酶在腸道分布因魚而異,與魚類的攝食情況有關。通過這些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魚體是在何部位消化吸收食物中相應的營養成分的,同時也為研究消化酶的分泌、貯存機制提供了依據。
1.7 天然餌料中的消化酶及外源消化酶在魚類消化過程中的作用
水環境中存在著魚類的天然餌料生物,被魚類攝食後其本身具有的消化酶對魚類消化有著較大的影響。Lauff(1984)對白鮭屬(Coregonus)、鮭屬(Salmo)和擬鯉進行研究後指出,餌料生物本身消化酶對孵化後仔魚生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Das(1991)在研究草魚消化酶過程中發現了外源性纖維素酶和細菌產生的纖維素酶,並闡述了其作用;還發現草魚消化酶的形式和活力依賴於其攝取的餌料種類,並建議人工餌料中需加入動物蛋白以適應草魚中存在的較高活性的蛋白酶和澱粉酶。
隨著對魚類消化酶的深入研究可知,魚類本身分泌的消化酶還不能夠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且會造成飼料系數較高,飼料浪費,甚至造成水體嚴重污染。因此,在飼料中添加適量外源酶,可以彌補內源酶的不足,促進魚類生長發育,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同時又能減少魚類糞便中氮、磷的排泄量,從而減輕水體有機負荷,保護水質。
1.8 胚後發育階段消化酶的發生和演變
有關消化酶發生的研究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生產實踐上均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研究魚類各階段酶活力的出現與變化有助於人們了解各期幼體如何利用餌料,以及需要什麼樣的營養成分。Kawai等(1973)研究了虹鱒魚、鯉魚和黑鱸魚消化酶的發生和演變情況,發現幼體期存在消化酶種類的變化。井健二等(1992)研究了真鯛魚從孵化後到仔稚魚發育過程中消化酶的發生和演變,結果表明,隨著腸道的發育完善,消化酶的種類和活力大小發生了變化。在仔稚魚期,人工餌料的投喂致使胰蛋白酶大幅度增加,同時也導致仔稚魚的低生長率和最終的死亡。總之,各種消化酶的發生並不是完全同步的,而是隨著魚體的生長發育逐步演變和完善。
1.9 魚類消化酶酶促反應與酶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酶的蛋白質性質決定了溫度和pH值是酶促反應的兩個重要影響因素。不同生物種類、不同的組織器官以及不同的酶類具有不同的最適pH值和最適溫度,同時最適pH值和最適溫度隨不同的反應條件而有所不同。最適pH值和最適溫度與生物本身消化道的pH值及生活溫度常常不一致甚至有極大的差別,一般來說,生物消化道內的pH值條件能夠極大的滿足其不同種消化酶活力的表現。最適溫度的測定是在實驗規定的反應時間條件下進行的,實際上生物體內酶起作用的時間會長得多,所以最適溫度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酶的耐熱性,由此計算而來的活化能的大小可用來比較不同種酶活力的大小。
2 甲殼類消化酶的研究
目前,國內外對於甲殼類動物消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蝦類消化酶的研究上。研究發現,甲殼動物消化液中存在著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澱粉酶、麥芽糖酶和蔗糖酶。以往關於這些酶的特徵描述主要根據粗提物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但由於試驗條件不同,不同研究的結果很難比較;同時,對實驗控制不嚴格,上述酶的存在也受到懷疑,因為這些酶的活性完全有可能來自腸道中共生的微生物、攝食的餌料生物或不純的葯品。近十多年來隨著甲殼動物養殖的興起,餌料短缺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因此,甲殼動物消化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目前,國內外對於甲殼類動物消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蝦、蟹類消化酶的研究上,其中又以蝦類消化酶的研究最為深入。
2.1 發育不同階段酶活力的變化
Patricia等(1990)對美國龍蝦早期發育過程中前腸腺至中腸腺各組織器官的蛋白酶、澱粉酶和脂肪酶做了分析,在龍蝦的5個幼蟲階段以及卵孵化中的幾個時期分別予以測定,闡明了這3種消化酶在各個階段的發生和變化。劉玉梅等(1984、1990)先後對中國對蝦消化酶進行了兩次研究,測定了稚蝦期、生長中期、收獲期3個階段的肝、胃、腸中酶的活力;將稚蝦期按蚤狀幼體、糠蝦幼體和仔蝦3個時期分析其食性轉化、消化酶的轉變以及每個時期其消化酶的組成,從而在更深的層次上豐富了這項研究,同時也為各發育階段合理安排餌料各成分含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魏華等(1996)對羅氏沼蝦幼體和成蝦的消化酶進行研究後指出,在羅氏沼蝦幼體發育過程中,類蛋白酶、澱粉酶、纖維素酶活性在中期最高,而在發育早期和後期較低;胃蛋白酶活性在發育後期較高。消化酶的這種變化形式與劉玉梅(1984)得出的中國對蝦隨著幼體發育消化酶上升有所不同。Lovett(1990)認為,在蝦幼體發育的不同時期消化酶活性的變化是與蝦的食性相一致的。潘魯青(1997)採用酶學分析方法測定了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中華絨螯蟹和三疣梭子蟹各期幼體的4種消化酶活力,並對它們在幼體發育過程中消化酶活力的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實驗結果表明,4種蝦蟹類在整個幼體發育過程中,4種消化酶活力表現出3種不同的變化模式,其中蝦類和蟹類幼體消化酶活力的變化模式有各自的相似性,而且它們的胃蛋白酶、類胰蛋白酶和澱粉酶活力較高,纖維素酶活力極微;在食性轉換過程中,胃蛋白酶、類胰蛋白酶和澱粉酶活力出現較明顯的變化。
2.2 餌料因素對消化酶活力的影響
許實榮(1987)分析了維生素B對中國對蝦消化酶的影響,闡明了VB在對蝦體內碳水化合物代謝和蛋白質代謝中所起的重要作用。Maugle(1982)則專門針對一種食物即短頸蛤(Shortneck clam)對對蝦生長和消化酶的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只有短頸蛤鮮活投喂時才會對蝦類消化酶有影響。分析餌料對消化酶活力的影響,不僅可以作為餌料各營養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重要指標,且對人工餌料的合理配製意義重大。
3 棘皮動物消化酶的研究
3.1 不同發育階段的棘皮動物消化酶的活性
海膽和海參是重要的海水養殖對象,海膽一直是用來研究受精和胚胎發育的好材料,所以,關於海膽與其相關的研究進行得較多、較早。但關於海膽消化酶的研究僅有少量報道,研究也是結合海膽的生長發育進行的。美國學者Victor等(1971)研究了海膽(Dendraster excentricus)α-澱粉酶的活性,指出它隨著海膽長腕幼體的腸分化而出現,並且與β-1,3-葡聚糖酶同步增加。這種α-澱粉酶還兼有麥芽糖酶的作用,同時還證明了海膽幼體階段的α-澱粉酶和海膽成體的α-澱粉酶具有不同的最適pH值范圍,進而判斷這兩種酶是不同的兩種蛋白質。同年,Victor等還對海膽長腕幼體腸分化階段β-1,3-葡聚糖酶的發生和活力大小進行了探討和測定。
3.2 棘皮動物消化酶酶促反應與酶動力學
日本學者田島健一郎(1993)和瀧襄(1992)對海膽消化酶進行過一些定性的分析。李大志(2002)研究了蝦夷馬糞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蛋白酶的主要特性,如酶動力學等。實驗結果表明,蝦夷馬糞海膽消化道內含有兩種蛋白酶(類胃蛋白酶和類胰蛋白酶),它們的最適溫度分別為50、40 ℃,最適pH值分別為2.0、8.6。類胃蛋白酶的抗熱性大於類胰蛋白酶,因此在餌料配製過程中應根據季節變化,調整主要配料的比例,提高餌料的轉化率。蝦夷馬糞海膽蛋白酶的最適溫度與其它水生動物主要消化酶的最適溫度的比較發現,水生動物消化酶反應的最適溫度一般都高於它們的生理極限溫度。生物在正常生理條件下的酶促反應是在低於酶本身的最適溫度下進行的。這可以認為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適應,因為溫度越高,對酶蛋白的破壞越大;而在較低溫度,比較溫和又能保證正常生理機能條件下進行酶促反應是對生物本身的一種保護。
4 軟體動物消化酶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大力發展,相繼有不少學者對不同的軟體動物進行了研究。劉萬順等(1988)研究了紫貽貝(Mytilus elis)和濱螺(Littorina brevicula)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朱仁華(1983)對3種海產螺類即朝鮮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onata)、單齒螺(Monodonta labio)和疣敵荔枝螺(Thais clavigera)進行了研究。小玉修嗣等對柔魚(Todarodes pacificus)的胰凝膠蛋白酶進行了研究。楊蕙萍等(1997、1998)曾針對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蛋白酶、澱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進行了測定,同時又測定了10種金屬離子對這3種酶的影響,其中Ag+、Hg2+和Cu2+對酶活性有極顯著的抑製作用,而Ca2+、Mn2+和Fe3+則對其活性有促進作用。張碩等(1997)研究了溫度和pH的變化對櫛孔扇貝蛋白酶和澱粉酶活性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櫛孔扇貝的蛋白酶不但與酶性質有關,也與櫛孔扇貝對溫度的適應密切相關。澱粉酶的最適pH值為6.45,與所在的體內環境pH值一致,說明無脊椎動物之間澱粉酶的最適pH值差異不大。
就目前對軟體動物的消化酶類的研究狀況來說,單純針對消化酶及其各方面特性的研究並不是太多,而大多數則集中在對軟體動物消化酶的利用上,且主要的用途范圍又集中在對海藻細胞壁的解壁作用,從而得到其原生質體,利用原生質體培養植株或是進行雜交等,在生物工程技術上有極大的利用價值。目前已做過研究的藻類很多,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對水產動物消化酶的研究,是認識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探討酶作用機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了解水產動物消化生理的重要內容。一方面,酶在體內的活性水平反映了水產動物機體內的生理狀況;另一方面,如果控制機體內酶的活性水平,就能對水產動物的機能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了解消化酶特性的生物學規律對於養殖飼料研製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關於水產養殖消化酶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①外源性物質對水產動物消化的貢獻問題,即外來酶源在促進消化酶活性中的機制是什麼?這里的外源性物質主要指消化道內存在的微生物和生物活餌料帶來的外來酶源。由於腸道中的微生物也存在簡單的酶系,因此對水產動物消化餌料和飼料中的營養性物質也起到作用。②蛋白質合成評價問題。我們通過對消化酶活力的測定,可以對水產動物消化營養物質做出評定,但是機體不僅要消化蛋白質,而且要進行蛋白質的合成,並且後者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最終關心的是動物的生長情況,但對於這一點目前還很少有研究,將來可能會是一個研究熱點。

❾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
蒲公英,中葯名。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為菊科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苦、甘,寒。主要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

閱讀全文

與士襄里含有哪些微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