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對生物因素如何防控

對生物因素如何防控

發布時間:2022-11-14 07:59:31

Ⅰ 廣東生物入侵形勢嚴峻,它們要是通過何種方式進入我國的該如何防控

據相關媒體報道,廣東生物入侵形勢極為嚴峻。看到這樣的消息,有一部分網友產生疑惑,這些外來生物到底是如何進入到我國的?其實對於有些外來生物進入到我國的方式,主要就是兩種形式,第1種形式是通過私人購買;第2種方式是通過網路平台。其實第1種方式就是自己認識的一些人,或者是通過朋友的關系,然後找到相應的人員進行私下購買來完成相應的交易。第2種方式就是通過某些購物平台,或者是其他自媒體平台,同樣也可以完成銷售行為。因此目前外來物種大規模進入到我國只有這兩種方式。雖然還有一些方式是通過鞋子上沾染上或者是衣物上沾染上而攜帶來的,其實這種概率還是比較小的,也不會造成大規模擴散。

內容總結。

對於生物入侵情況較為嚴重,其實入境我國的方式無非就是兩種情況,第1種就是私人購買,第2種就是網路平台。其實想要防控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只要加強海關審查力度即可完成。

Ⅱ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過直接的或間接的一種乃至多種生物因素,以削弱或減少病原物的接種體數量與活動,或者促進植物生長發育,從而達到減輕病害並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的目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1)抗生菌的利用。即利用產抗生素的微生物來防治土傳真菌病害。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可以參與營養物質的爭奪、侵染點的佔領、誘導植物產生免疫力,乃至直接對病原物襲擊等微生物均作為生防資源來進行發掘。(2)重寄生物的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們生活的某些階段也經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從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於死地。重寄生物有多種類型,主要有重寄生真菌,如腐霉等根腐病原可被一些叢梗孢目真菌所寄生,以致菌絲、孢子囊和卵孢子等器官被破壞;寄生真菌的病毒,如從患病的蘑菇上可提純到病毒。(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抑制性土壤又稱抑病土、抑菌土等,其主要特點是,病原物引入後不能存活或繁殖;病原物可以存活並侵染,但感病寄主受害很輕微;病原物在這種土中可以引起嚴重病害,但經過幾年或幾十年發病高峰之後,病害減輕至微不足道的程度。(4)根際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植物根的滲出物主要有糖類、氨基酸類、脂肪酸、生長素、核酸和霉類等,聚集在根的四周富集成豐富的營養帶,刺激了細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這種效應叫根際效應。由根滲出物的影響,其中包括營養物質的礦質化,共生及非共生固氮,形成菌根,並影響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動等。

Ⅲ 如何防治外來生物入侵

防治外來生物入侵的方法

1.人工清除

通過人工對該生物進行捕捉或打撈,若該生物可以為人利用可以把捕上來的生物進行利用,如果它對我們毫無用處直接殺死丟埋即可。

2.找尋天敵

仔細在本生態系統中查找該生物的天敵,利用本土的生物對該生物進行驅逐。不過利用生物法除去外來生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可以人工、生物兩種方法一起使用。

3.引入天敵

這個和第二種方法的原理一樣,但效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樣。引入天敵是指從外來生物原本的生活環境中引入它的天敵,由於它的天敵也算是外來生物,隨意引入也有可能導致生物入侵。所以此種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經過嚴格考慮,確定它的天敵不會對本土環境造成破壞後再引入。

4.化學防治

這個是指通過化學方法一般是化學葯劑來殺死外來生物。這種方法具有速度快、效果好以及便於推廣的優點。不過使用此方法在殺死外來生物的同時也有可能大量殺死本地原有生物,有可能對環境產生更大影響。

5.杜絕入侵

生物入侵一般發生在外來人員攜帶的各種植物或者動物身上,所以杜絕入侵最源頭的辦法就是嚴格監察入境的各種生物,若發現有可能產生生物入侵的生物即進行消滅。

Ⅳ 對有害微生物控制一般採用那兩中方式

控制有害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滅菌(sterilization)

採用強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體內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遠喪失其生長繁殖能力的措施,稱為滅菌,例如各種高溫滅菌措施等。滅菌實質上可分殺菌(bacteriocidation)和溶菌(bacteriolysis)兩種,前者指菌體雖死,但形體尚存,後者則指菌體殺死後,其細胞發生溶化、消失的現象

(二)消毒(disinfection)

從字義上來看,消毒就是消除毒害,這里的「毒害」就是指傳染源或致病菌的意思,英文中的「dis-infection」也是「消除傳染」的意思。所以,消毒是一種採用較溫和的理化因素,僅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一部分對人體有害的病原菌,而對被消毒的物體基本無害的措施。例如一些常用的對皮膚、水果、飲用水進行葯劑消毒的方法;對啤酒、牛奶、果汁和醬油等進行消毒處理的巴氏消毒法,等等。

(三)防腐(antisepsis)

防腐就是利用某種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達到防止食品等發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

(1)低溫 利用4℃以下的各種低溫(O℃、-20℃、-70℃、-196℃等),以保藏食物、葯品和菌種等。

(2)缺氧 近年來,已採用在密閉容器中加入除氧劑來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糧食等的霉腐、變質,並達到保鮮的目的。除氧劑的種類很多,主要原料是鐵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輔料和填充劑製成,它對新鮮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鮮功能。

(3)乾燥 採用曬干或紅外線乾燥等方法對糧食、食品等進行乾燥保藏是最常見的防止霉腐的方法。此外,在密封條件下,用石灰、無水氯化鈣、五氧化二磷、濃硫酸、氫氧化鉀或硅膠等作吸濕劑,也可很好地達到食品、葯品和器材等長期防霉腐的目的。 (4)高滲 通過鹽腌和糖漬等高滲措施來保存各種食物,是在民間流傳已久的防腐方法。

(5)高酸度 用高酸度也可達到防腐的目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厭氧發酵使新鮮蔬菜產生大量乳酸,藉以達到抑制雜菌和長期保藏的目的。

(6)防腐劑 在有些食品、調味品、飲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防腐劑以達到防霉腐的目的。例如,醬油中常以苯甲酸來防腐;墨汁中可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劑;化妝品可加入山梨酸、脫氫醋酸等來防腐;食品和飼料可加入二甲基延胡索酸(DMF)來防腐等。

Ⅳ 有害生物入侵怎樣防範

有害生物入侵怎樣防範
1、人工防治
依靠人力,捕捉外來害蟲或拔除外來植物。人工防治適宜於那些剛剛傳入、定居,還沒有大面積擴散的入侵物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人工防除可在短時間內迅速清除有害生物,但對於已沉入水裡和土壤的植物種子和一些有害動物則無能為力;高繁殖力的有害植物容易再次生長蔓延,需要年年防治;人工防治有害動植物後如不妥善處理動植物殘(體,如卵)株,它們可能成為新的傳播源,客觀上加速了外來生物的擴散。
2、 機械或物理防除
利用專門設計製造的機械設備防治有害植物。機械防除有害植物對環境安全,短時間內也可迅速殺滅一定范圍內的外來植物。利用機械打撈船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等地控制水葫蘆等水生雜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國雲南昆明市也曾設計製造過一艘機械打撈船清除滇池水葫蘆,福建農業大學也曾幫助福建寧德地區設計製造「割草機」控制大米草,但均因技術等原因最終未獲成功。除技術問題外,機械防除後,如不妥善處理有害植物殘株,這些殘株依靠無性繁殖有可能成為新的傳播源。通過物理學的各種途徑防治也可控制外來有害生物,如用火燒控制有害植物,黑光燈誘捕有害昆蟲,等等。
3、 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主要針對外來植物,是一種生態控制方法,其核心是根據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規律用有經濟或生態價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來入侵植物。它的優點在於:(1)替代控制植物一旦定植便長期控制入侵植物,不必連年防治;(2)替代植物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養水源,提高環境質量;(3)替代植物有直接經濟價值,能在短期內收回栽植成本,長期獲益;(4)替代植物可使荒蕪土地變成經濟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替代控制的不足在於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很多生境並不適宜人工種植植物,如陡峭的山地、水域等,同時人工種植本地植物恢復自然生態環境涉及到的生態學因素很多,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研究利用替代植物控制外來有害植物,應充分研究本地土生植物的生物生態學特性,如它們與入侵植物的競爭力、化感作用等,掌握繁殖、栽培這些植物的技術要點,並探討本地植物的經濟特性,市場潛力等,以便同時獲得經濟和生態效益。
4、化學防除
化學農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於大面積推廣應用等特點。但在防除外來生物時,化學農葯往往也殺滅了許多種本地生物,而且化學防除一般費用較高,在大面積山林及一些自身經濟價值相對較低的生態環境如草原使用往往不經濟、不現實;而且,對一些特殊環境如水庫、湖泊,化學農葯是限制使用的。另外對於許多種多年生外來雜草,大多數除草劑通常只殺滅地上部分,難以清除地下部分,所以需連續施用,防治效果難以持久。根據作用方式,化學除草劑可分為內吸傳導型和觸殺型兩類,內吸性除草劑如草甘膦、2,4-D等接觸雜草後能被雜草吸收並運轉到其它部位,對全株均有影響,一般用於多年生雜草,但防治效果緩慢;觸殺性除草劑如克蕪蹤、除草醚等作用部位僅限於接觸雜草的部位,因此通常對地下繁殖體無效,雖不被吸收和傳導,但作用效果快,常用於一年生雜草。由於很多外來入侵植物系多年生,應用內吸性除草劑效果較為持久。化學殺蟲劑殺滅害蟲的作用方式也有觸殺、胃毒、驅避等,也有激素和生長調節劑類農葯,外來害蟲抗葯性發展很快,應經常交替、輪換使用多種殺蟲劑,以延緩和降低害蟲的抗葯性。
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從外來有害生物的原產地引進食性專一的天敵將有害生物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生態和經濟危害水平之下。生物防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據有害生物-天敵的生態平衡理論,在有害生物的傳入地通過引入原產地的天敵因子重新建立有害生物-天敵之間的相互調節、相互制約機制,恢復和保持這種生態平衡。因此生物防治可以取得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結果。生物防治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在原產地考察、採集天敵;天敵的安全性評價;引入與檢疫;天敵的生物生態學特性研究;天敵的釋放與效果評價。因為天敵一旦在新的生境下建立種群,就可能依靠自我繁殖、自我擴散,長期控制有害生物,所以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防治成本相對低廉的優點。通常從釋放天敵到獲得明顯的控制效果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對於那些要求在短時期內徹底清除的入侵物,生物防治難以發揮良好的效果。由於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對雜草的認識不同,生物防治雜草容易引起利益沖突。另外,引進天敵防治外來有害生物也具有一定的生態風險性,釋放天敵前如不經過謹慎的、科學的風險分析,引進的天敵很可能成為新的外來入侵生物,從而帶來「引狼入室」的後果。國際上雜草生物防治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引進天敵控制雜草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天敵安全性等新的挑戰。1993年FAO頒布了《國際生防天敵引種管理公約》,對天敵的引種進行了規范。目前國際上進行有害植物生物防治釋放天敵前,均進行天敵的安全性測定,主要方法有選擇性測定和非選擇性測定兩種,進行風險分析的供試植物種類包括以下幾類:(1)分類上與目標植物同屬同科或近緣科的代表種;(2)本地重要的經濟、觀賞作物的代表種;(3)本地瀕危物種;(4)形態學、物候學上與目標種相似的物種。
6、綜合治理
將生物、化學、機械、人工、替代等單項技術融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各自不足,達到綜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這就是綜合治理技術。綜合治理並不是各種技術的簡單相加,而是它們有機的融合,彼此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以利用生物和化學防治綜合治理入侵植物為例,由於融合了化學和生物防治的優勢,同時又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因此具有以下特點:(1)速效性 在實施的前期,在一些急需除掉有害植物的地方,將有選擇地使用一定品種和劑量的除草劑,以在短期內迅速抑制有害植物種群的擴散蔓延,從而加快控制速度;(2)持續性 由於除草劑只能取得短期防效,難以持久,因此,使用除草劑後,釋放一定數量的專食有害植物的天敵昆蟲並使其建立種群定居,長期自我繁殖,並逐漸達到和保持植物-天敵之間的種群動態平衡,取得持續控制的結果;(3)安全性 與單一應用化學除草劑相比,綜合治理對化學除草劑的品種、使用濃度、劑量及應用次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所選擇的除草劑對其它生物安全,使用濃度、劑量、次數都大大低於常規用量,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環境影響不大;(4)經濟性 綜合治理技術體系以生物防治為主,在釋放天敵後,天敵可自我繁殖,建立種群,在達到一定數量後基本上不再需要人工增殖,因此具有一次投資、長期見效的優勢,防治成本相對較低。

Ⅵ 如何預防生物性因素導致的疾病

如何預防生物性因素導致的疾病
生物危害一詞是由「生物學的」和「危害」兩個詞的縮寫構成。其定義為:一個或其中部分具有直接或潛在危害的傳染因子,通過直接傳染或者破壞周圍環境間接危害人,動物以及植物的正常發育過程。
生物危害是指任何導致消費者健康問題的生物因素,包括有害的細菌、 病毒、 真菌(黴菌、酵母)、寄生蟲。一般而言, 黴菌和酵母不會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雖然某些黴菌、 藻類能產生有害的毒素, 但通常將這些毒素歸納為化學危害的范疇)
根據生物因子對個體和群體的危害程度將其分為4級
危害等級Ⅰ(低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
不會導致健康工作者和動物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因子。
處理主要措施是接觸時戴上手套和注意麵部防護,接觸後洗手以及清洗接觸過的桌面及器皿等 。
危害等級Ⅱ(中等個體危害,有限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發病,但一般情況下對健康工作者、群體、家畜或環境不會引起嚴重危害的病原體。實驗室感染不導致嚴重疾病,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並且傳播風險有限。
危害等級Ⅲ( 高個體危害,低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嚴重疾病,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觸而在個體間傳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蟲葯治療的病原體。
危害等級Ⅳ(高個體危害,高群體危害)
能引起人或動物非常嚴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癒,容易直接、間接或因偶然接觸在人與人,或動物與人,或人與動物,或動物與 動物之間傳播的病原體。

Ⅶ 對外來物種入侵防控有哪些主要措施

對於外來入侵生物,現在通用的辦法只能是人工防治、機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學防除、生物防治、綜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滅。比如用病毒感染使其滅亡。也可以引種此物種的天敵,來抑制它。

Ⅷ 對外來物種入侵防控有哪些主要措施

建立快速有效的早期預警監測體系,建立外來物種信息庫和信息。加強檢疫,截獲有害外來物種。建立和完善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監測體系。加強對外來物種的風險評估,採取有效措施,及時對入侵的物種進行控制和鏟除,原則 : 速效、持續 、安全、經濟。人工直接鏟除,化學防除,生物防綜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法製法規。加大科技投入深入探討外來物種入侵的機理,提高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預警、監測、和防除的技術水平。加強科普教育,提高民眾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意識,發動民眾積極參與,防除外來物種的入侵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防除外來物種的入侵就是保護生態系統 , 保護生物多樣性。

Ⅸ 如何結合2020疫情談談怎麼維護生物安全

1、確保生物安全,要重點突出「依法防疫」。不論是疫情防控吃緊的階段,還是疫情預防時期或者疫情防控結束之後,任何時候防疫工作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防疫工作不講法,必然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風險性。

能否具有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安全意識,直接關繫到防疫工作的開展能否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有效支持。認識不到位、安全意識上不去,依法防疫工作就無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過科技手段來了解病毒等微生物的習性以及通過制度化的隔離措施來保護人類免受病毒的侵入,這些人為措施都是人類為了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命採取的應對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

3、關注「生物安全」問題,特別是要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角度來認識維護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9)對生物因素如何防控擴展閱讀

從維護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認真地對待病毒可能給人類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危害是迄今為止能夠被防疫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面對病毒侵入可能給人類造成的巨大侵害,如果人類社會能夠高度重視和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特別是政府和社會公眾都能增強自身應對病毒等微生物侵害的「安全意識」,那麼,縱然發生了再大、再迅猛的未知病毒侵害疫情,人類社會也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未知病毒何時出現、會造成多大的危害,這是目前人類科技能力尚不能完全掌控的事情。所謂的特效葯和疫苗也不是按照人們主觀意願隨時可以產生的,但是,人類面對可能出現的未知病毒等微生物的侵害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則是可以通過制度和規則來實現的。

Ⅹ 生物入侵特別的可怕,該採取何種科學的預防方式

生物入侵造成了很多大的災害,比如說澳大利亞的兔子,美國的野豬,這個就鬧得很嚴重,就算到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生物入侵是應該嚴格預防的,比如說海關進口水果要經過嚴格的檢查,避免一些昆蟲攜帶進來,我國的國營本來就不是我們這兒的,但是因為進口水果的原因,他到了我們這兒,因為沒有天敵,繁殖的速度非常快,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我們普通的吃瓜群眾不必想那麼多,美國的野豬再怎麼猖狂跟我們有沒有關系,因為就算中國吃貨有很多美國的野豬也吃不了,因為它身上但有幾十種混合病毒,它那個肉也不好吃,澳大利亞袋鼠,兔子都很多,據說澳大利亞有4,500萬只兔子,但是只有2,400萬,澳大利亞人平均一個人得打兩只澳大利亞袋鼠,所以說外國這個物種入侵沒有天敵,然後快速反應威脅人類生存的例子是相當不少的,我們要引以為戒。

閱讀全文

與對生物因素如何防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81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7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4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3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7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5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8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9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11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3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7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3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32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41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50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6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