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競賽內容
生物競賽內容
生物競賽內容,有時候在學校會舉行知識競賽的,知識競賽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可以使我們放鬆身心,還可以從中收獲很多知識,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生物競賽內容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一、生物競賽賽制
生物競賽分為初賽、聯賽、決賽,部分省有初試和省選,像湖南、四川、內蒙等省選前八名直接組成省隊。
初 賽
在全國生物學聯賽之前,部分省份會先組織初試。初試的作用就是成績依高分到底分排序的原則確定復賽的學生名額。考試時間一般在3或4月。
聯 賽
聯賽需要注意的是其章程:允許高一、高二學生參賽,禁止高三學生參賽。我們常常說的省一省二省三便是聯賽獎。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的5月第二個周日。
省 選
選出8名省隊成員的考試。選拔對象為聯賽省一,但有些省沒有省選,省隊成員為聯賽的前8名,這種情況就要求聯賽不能失手。在有省選的省份中,不同省份參與省選的人數也有所不同(比如山東省、江西省等要求一等獎即有資格參加省選,河南省取省隊人數的1、5倍參與省選)。省選除了對理論再次考察之外,還會加入對實驗部分的考察,比如對動物學、植物學和生物化學等部分的實驗的考察,所以這就要求同學在省選前進行一些實驗相關的培訓。
國 賽
參見國賽的隊員都是從全國生物學聯賽一等獎獲獎學生中產生的,目前各省隊均為8人,故一般一共240人左右參加全國決賽,當年的承辦省可以組成兩隊。國賽一般在8月份左右舉行。
國際生物競賽(IBO)
全國生物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的前50名選手獲得參加冬令營選拔資格,當成績出現並列,以實驗分高者為先;全國競賽委員會負責冬令營選拔的組織工作,從參加冬令營的選手中選出4名,作為國家代表隊隊員參加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
二、考試范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生物競賽中拿獎,必須要知道生物競賽考什麼,難度如何。
初 試
部分省初賽難度接近高考,部分省貼近聯賽,所以有初試的省份同學還是要認真准備一下,當成聯賽前練手。考試范圍是各省自主命題,每個省都不一樣。
聯 賽
聯賽的考試范圍比較廣,難度基本介於高考和全國生物學競賽之間。考試形式一般時間為2小時,試題120道,包括單選與多選,滿分一般150分。
主要考察學科及比例如下:
1、 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技術 25%
2、 植物和動物的解剖、生理、組織和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30%
3、 動物行為學、生態學 20%
4、 遺傳學與進化生物學、生物系統學25%
每年具體比例可能會有所調整,分數同樣存在變化。
國 賽
從近三年的國賽來看,國賽難度和聯賽相當,只不過國賽題量大,難題所佔比例會上升。同時微觀部分比例上升,宏觀部分比例下降。
考試范圍:一般來說考試部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實驗考試包括宏觀微觀兩部分,實驗考試分為動物解剖和生態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一般是分設實驗1、2兩組,交換進行考試。理論與實驗分數比例各佔50%,並分別對理論總分和實驗總分進行T-score計算,按T值後兩項分相加後的總分排定學生獎項,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以實驗分高者為先。
三、T值究竟怎麼算
對於參加生物競賽的學生都會有一個疑問:T值是什麼鬼。其實T值就是一種加權分,能夠衡量同學所答題目的難易程度。
關於T值大家需要知道的是:
1、 聯賽T值分為四個部分(T1-T4,也即大家熟悉的四個模塊);國賽T值分為兩個部分(理論、實驗)。先獨立計算模塊T值,然後再按照模塊權重加和便能得到最終T值,所以如果模塊難度不同的話實際得分的權重也會有差異。
2、 聯賽T值是分省統計的,也就是說大家都只跟省內的小夥伴們進行比較,其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T-SCORE 計算公式:50+10(X-M)/SD其中X是你的實際考試分數,M是本省這屆考生的平均分,SD是大家的標准差。卷子共分四個部分(T1,T2,T3,T4、),總T值=25%T1+30%T2+20%T3+25%T4。
四、參考書籍
書籍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聯賽到國賽至國選,需要看的書也逐步進階。今天奧而思郭老師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省獎:此部分書單閱讀所需時間較短,適合半年之內速刷省獎。
國獎:此書單適合於有一年以上長期投入且已閱讀上面書單的同學沖擊國獎。這部分書單給大家附上了經驗值,大家可以根據時間來挑選閱讀。
一、 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1、細胞結構、功能、分裂(細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標記物進行研究)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選擇透過性(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內吞和外排作用
細胞骨架:微絲、微管等
原核細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藍藻和細菌)與真核細胞的區別
有絲分裂實驗步驟及所用到的材料
2、DNA、RNA(核酸)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蛋白質的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3、提取DNA的實驗(原理、過程、注意問題)
4、DNA復制過程、轉錄、翻譯過程(中心法則)
5、鑒定蛋白質、脂肪、還原性糖(及澱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方法、顏色變化
6、電泳方法
7、蛋白質的差異(結構上)和氨基酸(20種)的差異
8、血紅蛋白的功能、結構(豬、人、牛的某一區段相似:功能相似—攜帶氧)
9、酶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相關實驗
10、蛋白質類型: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
二、遺傳學及進化理論
1、遺傳學三大規律:分離、自由組合、連鎖與交換、伴性遺傳(常、性染色體;性別決定)
2、生物的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3、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現代進化理論、人類起源
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
生物進化的證據:最可靠:化石
比較解剖學: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胚胎發育學: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徵:尾和鰓裂
考點提示:
(一)遺傳病及其分析
1、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性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
2、計算發病率、預測某家族未來發展趨勢
3、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二)數量遺傳與質量遺傳的特點
(三)群體遺傳平衡定律(哈德—溫伯格定律)
(四)袁隆平:3系雜交水稻及雜交育種
細胞核不育和細胞質不育問題
(五)復等位基因
三、動物學
1、動物冬眠的生理意義:對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
2、昆蟲的變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3、動物分類學(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特點:初二第三冊)
四、 植物學
1、植物主要類群及其主要特徵(特別是種子植物:花的結構:初二第三冊)
2、胞間連絲、植物導管與篩管及其作用
3、組織培養方法、優點
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環境里(高溫、低溫、乾旱、鹽鹼地等)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5、光合作用:C3(卡爾文循環)植物、C4植物及其區別
呼吸作用:三羧酸循環
6、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發現實驗(達爾文、溫特等人的實驗)
7、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恢復實驗(原理及實驗現象)
8、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交換吸附與主動運輸(與呼吸作用關系)
幾種重要礦質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五、人體生理及解剖學
1、幾種不同肌肉的特點
2、三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類、糖類)的消化、代謝過程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3、神經系統基本組成單位:神經元(細胞)
4、反射與反射弧的概念、組成;大腦皮層及其作用
5、神經傳導方式(能看圖判斷)
(神經纖維上傳導及神經細胞間的傳導方式)
神經遞質:
6、激素調節功能及其應用
(1) 胰島素與糖尿病(致病原因:大量食糖、缺胰島素、腎臟病變:過濾功能或重吸收功能減弱)
(2) 腦垂體與其它腺體(卵巢、甲狀腺、腎上腺)的關系
下丘腦與腦垂體的關系
性腺與個體發育的關系
(3) 其它激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及其作用
(4) 蛋白質類激素:胰島素及生長激素
7、血型及其判斷、遺傳學分析
8、眼球結構及其調節(眼睛近視及遠視成因、糾正方法)
9、肺活量與肺通氣
10、抗體與抗原(免疫系統)
11 腫瘤細胞的特點(無限增殖)、衰老細胞的特點
12 遺傳病及優生措施(產前診斷)
13、 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其功能
14、正反饋調節和負反饋調節
15 血液循環系統(心臟結構、心動周期)、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初一生物書)
六、微生物學
1、分類:病毒、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初中第四冊)
2、真菌的分類:真菌門與地衣門(粘菌門)
真菌門(鞭毛菌亞門:
接合菌亞門:根霉屬等
子囊菌亞門:酵母菌屬、白粉菌屬、羊肚菌屬
擔子菌亞門(最高級):蘑菇、木耳、銀耳、猴頭、靈芝等
半知菌亞門:皮膚癬菌、大部分青黴、麴黴等
3、細菌的新陳代謝類型(各種類型要知道幾個典型的例子)
(1) 異養厭氧型:
(2) 異養好氧型:
(3) 自養好氧型:硫化細菌、
4、細菌的生活方式
異養:腐生生活—
寄生生活—
自養:硫化細菌、硝化細菌等
5、應用方面:食品(食用菌的栽培;酸奶、酒、麵包的生產)
治理環境:微生物治理方法
七、 生態學
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非生物因素與生物(太陽、溫度、水等對生物的影響)
(1)對植物的影響:(光合作用)
長短日照的植物
(2)對動物的影響:
各個地帶的動物形態體形不同(為了適應各個環境而形成的)
生物因素與生物
種間關系:競爭、捕食、共生與寄生
種內關系:互助、斗爭
2、生態系統
a、種群、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的概念
b、生態系統的成分及其結構(特別能量流動的規律、食物蓮與食物網)
c、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其特點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苔原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及能量分配、流動的規律
d、農作物與溫度、太陽輻射的關系(農業生態系統)
e、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3、環境污染問題
八、生物技術
1、胚胎移植技術、克隆技術、胚胎切割、幹細胞
2、單克隆抗體
3、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
九、其他方面
1、離子的運輸(透過細胞膜的運輸: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2、酶、激素的區別
3、生物的分界學說(兩界學說、五界學說、六界學說)
⑵ 高中生物競賽考試范圍是什麼
1.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 25%
2.植物解剖和生理(重點是種子植物) - 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15%
3.動物解剖和生理 - 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15%
4.動物行為學 5%
5.遺傳學與進化 15%
6.生態學 15%
7.生物系統學 10%
⑶ 高中生物競賽都考什麼好考嗎需要怎樣准備
高中生物競賽最好的參考書是《陳閱增普通生物學》這本書是許多生物學科考試的基礎
許多競賽
包括考研都用著本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6%D5%CD%A8%C9%FA%CE%EF%D1%A7&in=1257&cl=2&cm=1&sc=0&lm=-1&pn=0&rn=1&di=1237108292&ln=639&fr=(封面如鏈接)
初賽的時候只有選擇題(單項和多項)所以注意對小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對於論述的部分可以暫時不管
當然如果想有更好成績
那麼這本書起碼要過一遍
初賽可以自己看書自學
但是復賽等就要老師和習題支持了
初賽難度不大
關鍵是仔細
而且不要忽略高中課本的內容
因為我參加的時候就有涉及的
知識點有
:一。細胞生物學,二。植物的解剖、生理和分類,三。動物的解剖、生理和分類,四。遺傳和進化,五。生態學和動物行為學。
一般來說
作為高中生
以上知識點
比較陌生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
要特別關注
第一部分可能自學的時候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但無關緊要
第四和第五部分注意高中課本的內容
雖然是大學內容
但是學習起來並不難
關鍵是持之以恆
每天看一點
學一點
記一點
不要忽略現在所學的
也沒有那麼難
⑷ 生物競賽怎麼學
生物競賽學習方法如下:
高中課內知識的話,你需要學習生物必修1和必修2,化學選修3和選修5。生物競賽知識模塊的話,你可以先學習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這兩者是入門課程,也是生物聯賽考試的重點。然後在學習遺傳學與進化生物學、生物系統學。
⑸ 高中生物全國聯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初賽是高中題目,復賽是大學生物題目,都很簡單,高中題是考察腦力的,大學題是靠知識面的,准備初賽的有本棕黃色的書挺好的,各個擊破系列的也還可以,題型比較全但比較簡單。大學的主要是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超級簡單。復賽過了就能拿賽區一二三等獎,1等獎可以去考實驗,我們那年是在山大,實驗要提前准備,一般高中的實驗水平都比較爛。如果你有家長或者親戚在大學教書就容易很多,多去接觸一下,否則,趁早做好失敗的心理准備,一般家庭的孩子都死的很慘。其實很大程度上競賽要靠先天的條件,腦力是老師幫不了的,實驗條件不是自己解決得了的。
⑹ 高中生物競賽參賽具體流程,以及應該學習的知識點
生物競賽的這里是考綱 粗體是比較重點的:一、 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
1.細胞結構、功能、分裂(細胞周期:可用放射性標記物進行研究)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選擇透過性(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內吞和外排作用
細胞骨架:微絲、微管等
原核細胞(典型的原核生物:藍藻和細菌)與真核細胞的區別
有絲分裂實驗步驟及所用到的材料
2.DNA、RNA(核酸)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蛋白質的組成單位、空間結構及其變性、復性等問題。
3.提取DNA的實驗(原理、過程、注意問題)
4.DNA復制過程、轉錄、翻譯過程(中心法則)
5.鑒定蛋白質、脂肪、還原性糖(及澱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方法、顏色變化
6.電泳方法
7.蛋白質的差異(結構上)和氨基酸(20種)的差異
8.血紅蛋白的功能、結構(豬、人、牛的某一區段相似:功能相似—攜帶氧)
9.酶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相關實驗
10.蛋白質類型:組合蛋白和功能蛋白
二、遺傳學及進化理論
1.遺傳學三大規律:分離、自由組合、連鎖與交換、伴性遺傳(常、性染色體;性別決定)
2.生物的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3.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現代進化理論、人類起源
自然選擇學說主要內容
生物進化的證據:最可靠:化石
比較解剖學: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胚胎發育學:早期具有相似的特徵:尾和鰓裂
考點提示:
(一)遺傳病及其分析
1.常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性染色體顯隱性遺傳病
2.計算發病率、預測某家族未來發展趨勢
3.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二)數量遺傳與質量遺傳的特點
(三)群體遺傳平衡定律(哈德—溫伯格定律)
(四)袁隆平:3系雜交水稻及雜交育種
細胞核不育和細胞質不育問題
(五)復等位基因
三、動物學
1.動物冬眠的生理意義:對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
2.昆蟲的變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3.動物分類學(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特點:初二第三冊)
四、 植物學
1.植物主要類群及其主要特徵(特別是種子植物:花的結構:初二第三冊)
2.胞間連絲、植物導管與篩管及其作用
3.組織培養方法、優點
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環境里(高溫、低溫、乾旱、鹽鹼地等)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5.光合作用:C3(卡爾文循環)植物、C4植物及其區別
呼吸作用:三羧酸循環
6.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發現實驗(達爾文、溫特等人的實驗)
7.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恢復實驗(原理及實驗現象)
8.植物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交換吸附與主動運輸(與呼吸作用關系)
幾種重要礦質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五、人體生理及解剖學
1.幾種不同肌肉的特點
2.三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類、糖類)的消化、代謝過程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3.神經系統基本組成單位:神經元(細胞)
4.反射與反射弧的概念、組成;大腦皮層及其作用
5.神經傳導方式(能看圖判斷)
(神經纖維上傳導及神經細胞間的傳導方式)
神經遞質:
6.激素調節功能及其應用
(1) 胰島素與糖尿病(致病原因:大量食糖、缺胰島素、腎臟病變:過濾功能或重吸收功能減弱)
(2) 腦垂體與其它腺體(卵巢、甲狀腺、腎上腺)的關系
下丘腦與腦垂體的關系
性腺與個體發育的關系
(3) 其它激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及其作用
(4) 蛋白質類激素:胰島素及生長激素
7.血型及其判斷、遺傳學分析
8.眼球結構及其調節(眼睛近視及遠視成因、糾正方法)
9.肺活量與肺通氣
10.抗體與抗原(免疫系統)
11 腫瘤細胞的特點(無限增殖)、衰老細胞的特點
12 遺傳病及優生措施(產前診斷)
13. 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及其功能
14.正反饋調節和負反饋調節
15 血液循環系統(心臟結構、心動周期)、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初一生物書)
六、微生物學
1.分類:病毒、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初中第四冊)
2.真菌的分類:真菌門與地衣門(粘菌門)
真菌門(鞭毛菌亞門:
接合菌亞門:根霉屬等
子囊菌亞門:酵母菌屬、白粉菌屬、羊肚菌屬
擔子菌亞門(最高級):蘑菇、木耳、銀耳、猴頭、靈芝等
半知菌亞門:皮膚癬菌、大部分青黴、麴黴等
3.細菌的新陳代謝類型(各種類型要知道幾個典型的例子)
(1) 異養厭氧型:
(2) 異養好氧型:
(3) 自養好氧型:硫化細菌、
4.細菌的生活方式
異養:腐生生活—
寄生生活—
自養:硫化細菌、硝化細菌等
5.應用方面:食品(食用菌的栽培;酸奶、酒、麵包的生產)
治理環境:微生物治理方法
七、 生態學
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非生物因素與生物(太陽、溫度、水等對生物的影響)
(1)對植物的影響:(光合作用)
長短日照的植物
(2)對動物的影響:
各個地帶的動物形態體形不同(為了適應各個環境而形成的)
生物因素與生物
種間關系:競爭、捕食、共生與寄生
種內關系:互助、斗爭
2.生態系統
a.種群、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的概念
b.生態系統的成分及其結構(特別能量流動的規律、食物蓮與食物網)
c.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其特點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苔原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及能量分配、流動的規律
d.農作物與溫度、太陽輻射的關系(農業生態系統)
e.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3.環境污染問題
八、生物技術
1.胚胎移植技術、克隆技術、胚胎切割、幹細胞
2.單克隆抗體
3.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
九、其他方面
1.離子的運輸(透過細胞膜的運輸: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2.酶、激素的區別
3.生物的分界學說(兩界學說、五界學說、六界學說)
⑺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的考試內容
1.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 25%
2.植物和動物的解剖、生理、組織和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30%
3.動物行為學、生態學 20%
4.遺傳學與進化生物學、生物系統學 25% 從2010年起全國生物學聯賽取消各省分會組織的實驗考試,改為在理論試題中設計一定比例的實驗筆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