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植物固定co2有哪些途徑
植物固定co2的途徑有三條:卡爾文循環、C4途徑和景天科酸代謝途徑。
在卡爾文循環中大部分植物會將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一種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
而有一些植物對 CO2的固定反應是在葉肉細胞的 胞質溶膠中進行的,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將CO2連接到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上.形成四碳酸: 草醯乙酸(oxaloacetate),這種固定CO2的方式稱為C4途徑。
景天科酸代謝途徑是許多肉質植物的一種特殊代謝方式,簡稱CAM。它們的綠色組織上的氣孔夜間開放,吸收並固定CO2,形成以蘋果酸為主的有機酸;白天則氣孔關閉,不吸收CO2,但同時卻通過光合碳循環將從蘋果酸中釋放的CO2還原為糖。這種代謝方式首先在景天科植物中被發現,從而得名。
Ⅱ 高等植物固定二氧化碳有什麼途徑
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徑有三條,即C3途徑、C4途徑和CAM(景天酸代謝)途徑. ①.C3途徑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徑,可合成糖類,澱粉等多種有機物.C3途徑是指在某些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中,一個CO2在RuBP(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催化下,在有鎂離子的環境中,被一個RuBP固定後形成兩個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如大豆,黃瓜等 ②.C4途徑.有一些植物對CO2的固定反應是在葉肉細胞的胞質溶膠中進行的,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將CO2連接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上·形成四碳酸:草醯乙酸(oxaloacetate),這種固定CO2的方式稱為C4途徑。C4植物每同化1分子CO2,需要消耗5分子ATP和2分子NADPH。 ③.CAM途徑其特點是氣孔夜間張開,白天關閉。夜間二氧化碳能夠進入葉中,也被固定在C4化合物中,與C4植物一樣。白天有光時則C4化合物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參與卡爾文循環。由於CAM植物夜間吸進二氧化碳,澱粉經糖酵解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催化下,與PEP結合,生成草醯乙酸(OAA),進一步還原為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從而表現出夜間澱粉減少,蘋果酸增加,細胞液pH下降。而白天氣孔關閉,蘋果酸轉移到細胞質中脫羧,放出二氧化碳,進入C3途徑合成澱粉;形成的丙酮酸可以形成PEP再還原成磷酸三糖,最後合成澱粉或者轉移到線粒體,進一步氧化釋放二氧化碳,又可進入C3途徑。從而表現出白天澱粉增加,蘋果酸減少,細胞液pH上升。
Ⅲ 自養微生物固定co2的途徑有哪些
自養微生物以co2或碳酸鹽為惟一碳源進行代謝生長;異養微生物必須以有機物作為碳源進行代謝生長。
因此自養微生物的碳源除了co2外還有碳酸鹽。
Ⅳ 能固定CO2的微生物都是自養微生物
不對。
還有光能異養型微生物,雖然能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但是需要有機物作為供氫體,這樣才能還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紅螺菌屬中的一些細菌就屬這種類型,它們能利用異丙醇使二氧化碳還原成細胞物質,同時積累丙酮。
參考鏈接:http://ke..com/link?url=iisTasdSQbhQ-plV7syMtFI8WlAp8WsED5lsH2oXk-XThsntkUJCsM782TOehD4U
Ⅳ 固定二氧化碳有那四條重要途徑哪種途徑在進化上處於更早期
其實固定二氧化碳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植物進行那個光合作用,它是以二氧化碳為碳源,然後轉化為自己生命體的碳源。
Ⅵ 二氧化碳固定的介紹
二氧化碳固定(carbon dioxide fixation)也稱二氧化碳同化、碳素同化。綠色植物在它的葉綠體中存在一個特有的酶促機構,催化CO2轉變成還原性的有機化合物。這一過程稱為CO2固定,也稱CO2同化(CO2 assimilation)。CO2固定通過循環途徑進行,此途徑即為卡爾文循環(Cavlin 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