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循環的意義是什麼

生物循環的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5 17:03:42

①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氮循環有何重要意義

碳循環
碳是構成生物原生質的基本元素,雖然它在自然界中的蘊藏量極為豐富,但綠色植物能夠直接利用的僅僅限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生物圈中的碳循環主要表現在綠色植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並放出氧氣(O2).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水的參與.有機體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機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經食物鏈傳遞,又成為動物和細菌等其他生物體的一部分.生物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為有機體代謝的能源經呼吸作用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其中儲存的能量.由於這個碳循環,大氣中的CO2大約20年就完全更新一次.

氮循環
在自然界,氮元素以分子態(氮氣)、無機結合氮和有機結合氮三種形式存在.大氣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態氮.但是絕大多數生物都不能夠利用分子態的氮,只有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類的細菌和某些藍綠藻能夠將大氣中的氮氣轉變為硝態氮(硝酸鹽)加以利用.植物只能從土壤中吸收無機態的銨態氮(銨鹽)和硝態氮(硝酸鹽),用來合成氨基酸,再進一步合成各種蛋白質.動物則只能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機氮(蛋白質),經分解為氨基酸後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質.在動物的代謝過程中,一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體外,最終進入土壤.動植物的殘體中的有機氮則被微生物轉化為無機氮(氨態氮和硝態氮),從而完成生態系統的氮循環.

② 生物循環是什麼

生物循環是指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即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間物質往返流動的過程。營養物質從大氣、水體和土壤等的自然環境中通過綠色植物的吸收,進入到生態系統中,在生態系統各種生物間流動,最終重新歸還到環境中,完成一次循環,整個過程繼續進行,歸還的物質再次被植物吸收進入生態系統,周而復始往復持續,這種物質的反復傳遞和轉化過程就稱為物質循環。
生物循環的核心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 生物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意義

地球物質能量循環運轉是人類和地球得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持續發展的機制.

④ 生物循環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態系統中物質的循環,能量不可循環,能量依附於物質。
舉個C循環的例子,現在不是倡導低C生活嗎?
太陽光(能量)照射到生產者上,生產者利用無機物和能力合成有機物(糖類等)
有機物被消費者一級一級的利用,C也隨著消費者一級級的傳遞,最後,生物體死亡,分解者分解有機物,C變成CO2重返無機環境,接著用被生產者利用。
注意的就是物質可循環,能量不循環,而且只能從上一個營養級流入下一營養級。

⑤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物質的更新;完成物質的再聚集與再分布;為物種的不斷進化提供條件;維持大自然相對的穩態。

物質循環的速率在空間和時間上是有很大的變化,影響物質循環速率最重要的因素有循環元素的性質即循環速率由循環元素的化學特性和被生物有機體利用的方式不同所致。

生物的生長速率這一因素影響著生物對物質的吸收速度和物質在食物鏈中的運動速度;有機物分解的速率適宜的環境有利於分解者的生存,並使有機體很快分解,迅速將生物體內的物質釋放出來,重新進入循環。



(5)生物循環的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在自然狀態下,一般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也就是說,對於某一種物質,在各主要庫中的輸入和輸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數氣體型循環物質如碳、氧和氮的循環,由於有很大的大氣蓄庫,它們對於短暫的變化能夠進行迅速的自我調節。

例如,由於燃燒化石燃料,使當地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則通過空氣的運動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增加,使其濃度迅速降低到原來水平,重新達到平衡。

硫、磷等元素的沉積物循環則易受人為活動的影響,這是因為與大氣相比,地殼中的硫、磷蓄庫比較穩定和遲鈍,因此不易被調節。所以,如果在循環中這些物質流入蓄庫中,則它們將成為生物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利用的物質。

⑥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氮循環有何重要意義

碳循環
碳是構成生物原生質的基本元素,雖然它在自然界中的蘊藏量極為豐富,但綠色植物能夠直接利用的僅僅限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
生物圈中的碳循環主要表現在綠色植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並放出氧氣(O2).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水的參與.有機體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機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經食物鏈傳遞,又成為動物和細菌等其他生物體的一部分.
生物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為有機體代謝的能源經呼吸作用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其中儲存的能量.由於這個碳循環,大氣中的CO2大約20年就完全更新一次
.②
氮循環
在自然界,氮元素以分子態(氮氣)、無機結合氮和有機結合氮三種形式存在.大氣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態氮.但是絕大多數生物都不能夠利用分子態的氮,
只有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類的細菌和某些藍綠藻能夠將大氣中的氮氣轉變為硝態氮(硝酸鹽)加以利用.植物只能從土壤中吸收無機態的銨態氮(銨鹽)和硝態氮(硝酸鹽),用來合成氨基酸,再進一步合成各種蛋白質.動物則只能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機氮(蛋白質),經分解為氨基酸後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質.在動物的代謝過程中,一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體外,最終進入土壤.動植物的殘體中的有機氮則被微生物轉化為無機氮(氨態氮和硝態氮),從而完成生態系統的氮循環.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哦!

⑦ 生物雙循環的好處

雙循環就是指體循環和肺循環。 因為哺乳動物心臟已經分為四部分,不出現心臟中動脈和靜脈血混合的情況,故稱完全雙循環。
鳥類也是這樣
爬行動物是不完全雙循環,兩棲動物更低等,而魚類是單循環的。單循環:具單心房單心室的動物,靜脈血由心臟經腹大動脈送入鰓內進行氣體交換變成動脈血,再經背大動脈送至全身各組織器官進行氣體和營養物質交換,交換後的靜脈血沿前後主靜脈匯集入心臟,整個循環途徑只有一條,故稱單循環。見於魚類及其以前的低等脊索動物。
不完全雙循環: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具有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循環途徑,但由於心室單一或分隔不完全,因此動脈血和靜脈血在心室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我們把具有這種特點的血液循環稱為不完全雙循環。完全雙循環:鳥類和哺乳類心室分隔完全,其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循環途徑的血液完全在各自的封閉管道中流動,不在心室發生混合,我們把具有這類體、肺循怠廠糙斷孬登茬券長猾環方式的血液循環稱完全雙循環。體循環:亦稱大循環,血液從心臟的左心室出發,經大動脈及其分支到全身(肺除外)的毛細血管進行物質和氣體交換,再沿全身的小靜脈、大靜脈、腔靜脈回到右心房入右心室的循環途徑,稱體循環。肺循環:亦稱小循環,缺氧血由心臟的右心室出發,沿肺動脈到肺部的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轉變成多氧血,再沿肺靜脈回到左心房而入左心室的循環途徑,稱肺循環。PS:系統理解會簡單很多喔。。。

⑧ 生物循環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淋巴細胞再循環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細胞,由輸出淋巴管經淋巴干、胸導管或右淋巴導管進入血液循環;經血液循環到達外周免疫器官後,穿越HEV,重新分布於全身淋巴器官和組織的反復循環過程。

⑨ 生物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1)動物,植物 (2)略 (3)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又是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的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的過程,稱為生物循環。其意義如下: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地理環境中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參與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生物生存的地球環境。 (4)光合作用。

閱讀全文

與生物循環的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8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7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5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9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8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11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3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7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31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32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4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50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6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