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哪裡可以查到高二生物筆記

哪裡可以查到高二生物筆記

發布時間:2022-10-04 02:15:47

㈠ 高二生物選修三的知識點

思想家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說明,學習是要經過思考的,否則將一事無成。思考後就能得出學習成果,說的是非常對的。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高二生物 選修三的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生物選修三的知識點1

名詞: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農葯),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點是化學性質穩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會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2、富營養化:由於水體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過多,導致藻類等大量繁殖。藻類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類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並分解出有毒物質,致使水體處於嚴重的缺氧狀態,引起水質量惡化和魚群死亡的現象

3、水華:在淡水湖泊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4、赤潮:在海洋中發生富營養化現象。

語句:

1、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與雜訊污染。

2、大氣污染的危害:①我國大氣污染類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煙塵、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②危害:直接危害人類和 其它 生物,導致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哮喘、肺氣腫、等。)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並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並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④可以通過水體、土壤及植物進而危害人及動物。

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俁病事件:汞在水中轉化成_汞後,富集在魚、蝦體內,人若長期食用了這些食物就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有運動失調,痙攣、麻痹、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症狀,甚至死亡。②水體中過量的N、P主要來自含有化肥的農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③赤潮和水華的形成都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鎘米」事件:土壤被鎘污染後,會經過生物的富集作用進入人、畜體內,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損,導致全身性神經劇痛等症,最終死亡。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危害動物和人的生存。5、雜訊污染的危害:損傷聽力,干擾睡眠,誘發多種疾病,影響心理健康。

高二生物選修三的知識點2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7、神經沖動:是指在神經系統中,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於的狀態。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指受刺激後,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說、讀、寫。

18、語言中樞:位於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⑴、W區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⑵、V區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⑶、S區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症)。

⑷、H區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二、應會知識點

1、感受器:指傳入神經的末梢。是機體內能夠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結構。

2、傳入神經:也叫感覺神經,是將興奮從感受器傳送到神經中樞的神經。

3、神經中樞:是腦或脊髓的灰質部分,具有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功能。

4、傳出神經:也叫運動神經。是將興奮從神經中樞傳送到效應器的神經。

5、效應器:是傳出神經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6、神經系統(或神經元細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並產生興奮,在動物和人體內,只有感受器能

直接接受刺激,是興奮的「發源地」。

7、興奮:簡單地說,興奮就是神經元細胞膜上的電位變化。

8、在生物體內,神經系統中興奮的傳導是單向的。沿著「樹突→胞體→軸突」方向傳導;

而在實驗條件下,神經纖維上的興奮是可以雙向傳導的。

9、膜離子通道:是指神經元細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質,當神經元細胞受到刺激時,通道打開,Na+快速內流,K+快速外流。膜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

10、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顯高於膜外,Na+濃度比膜外低。

11、動作電位:指神經元細胞受到刺激後表現出來的膜電位外負內正的變化。

12、突觸類型:

軸突——軸突;軸突——樹突;軸突——胞體;樹突——樹突。

13、神經遞質:主要有乙醯膽鹼、多巴_、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5—羥色_、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14、人的神經系統:

⑴、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

腦:大腦、小腦、腦干、下丘腦

①、大腦:即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

②、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

③、腦干:有調節呼吸運動的中樞

④、下丘腦:有體溫、水平衡調節中樞

脊髓:有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中樞

⑵、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脊神經(31對)

15、人腦的高級功能:

人大腦的皮層,有140億神經元,組成眾多神經中樞,是神經系統級部位。具有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機體的分設活動、語言、學習[記憶和思考等高級功能。

16、神經調節是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調節方式。

高二生物選修三的知識點3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環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但對另一些物種生存產生不利影響。

②生物本身不斷的繁殖,遷移或者遷徙。

③種內與種間關系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

⑤人類活動的干擾。人對生物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類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地衣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③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喬木。

③特點:演替快速。

(3) 總結

①演替概念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代替,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優勢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a.侵入定居階段。一些物種侵入裸地定居成功並改良了環境,為以後侵入的同種或異種生物創造了有利條件。

b.競爭平衡階段。通過種內或種間斗爭,優勢物種定居並繁殖後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c.相對穩定階段。物種通過競爭,平衡地進入協同進化階段,資源利用更為充分有效,群落結構更加完善,有比較固定的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群落結構復雜、層次多。

③演替的趨勢:生物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復雜,穩定性增強。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分類依據:群落演替發生的起始條件

演替的種類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點尚無生物

和土壤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莖或種子

形成群落

所需時間經歷時間長經歷時間短

速度較慢較快

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實例裸岩上的演替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

3.知識延伸

(1)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貫穿於整個群落發展的始終。

(2)氣候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可演替出樹林,而在乾旱的荒漠地區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階段。


高二生物選修三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 高中生物選修3知識大全

★ 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 高中生物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考點

★ 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框架

★ 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第一章

★ 高二生物選修三基因工程知識點與學習技巧

★ 2018高考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總結

★ 生物選修三筆記知識點整理

★ 高中生物選修3知識點總結

㈡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本筆記

在學習高中生物必修二課本內容時,學生需要做好筆記,方便以後復習,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中生物必修二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筆記(第一章)

第一節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一)

1.遺傳學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狀:生物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舉例:兔的長毛和短毛;人的卷發和直發等。

性狀分離:雜種後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如在DD×dd雜交實驗中,雜合F1代自交後形成的F2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DD及Dd)和隱性性狀(dd)的現象。

顯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表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現出高莖,即高莖為顯性。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高莖用D表示。

隱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現出矮莖,即矮莖為隱性。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矮莖用d表示。

(2)純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或dd。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後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象。

雜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如Dd。其特點是雜合子自交後代出現性狀分離現象。

(3)雜交: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測交:F1(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見問題解題 方法

1)如果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3:1,則雙親一定都是雜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1:1,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即Dd×dd 1Dd :1dd

(3)若後代性狀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3.分離定律的實質:減I分裂後期等位基因分離。

第2節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二)

1.兩對相對性狀雜交試驗中的有關結論

(1)兩對相對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於兩對同源染色體。

(2) F1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一定分離,非等位基因(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同時發生。

(3)F2中有16種組合方式,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結論只是符合親本為YYRR×yyrr,但親本為YYrr×yyRR,F2中重組類型為10/16,親本類型為6/16。

2.常見組合問題

(1)配子類型問題 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數為2x2x2=8種

(2)基因型類型 如:AaBbCc×AaBBCc,後代基因型數為多少?

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後代3種基因型(1AA:2Aa:1aa)Bb×BB後代2種基因型(1BB:1Bb)

Cc×Cc後代3種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雜交後代有3x2x3=18種類型。

(3)表現類型問題 如:AaBbCc×AabbCc,後代表現數為多少?

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

Aa×Aa後代2種表現型 Bb×bb後代2種表現型 Cc×Cc後代2種表現型

所以其雜交後代有2x2x2=8種表現型。

3.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減I分裂後期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筆記(第二章)

1.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的概念:①范圍: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細胞(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發展成為成熟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過程中進行的。②過程: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③結果:新細胞染色體數減半。

2.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及比較

(1)同源染色體:兩條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

(2)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 配對 的現象。

(3)四分體:復制後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包含四條姐妹染色單體,這對同源染色體叫四分體。

一對同源染色體=一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

(4)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完成形成四個精子。一個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完成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3.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主要異同點:

4.受精作用的概念、過程及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意義:減數分裂和受精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遺傳和變異很重要特點:

5.識別細胞分裂圖形(區分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

(1)、方法(點數目、找同源、看行為)

第1步:如果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為奇數,則該細胞為減數第二次分裂某時期的細胞。

第2步:看細胞內有無同源染色體,若無則為減數第二次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分裂圖;若有則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有絲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分裂圖。

第3步:在有同源染色體的情況下,若有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等行為則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某時期的細胞分裂圖;若無以上行為,則為有絲分裂的某一時期的細胞分裂圖。

6.配子種類問題

由於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使配子也多種多樣,根據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形成的過程,所以配子的種類可由同源染色體對數決定,即含有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卵)原細胞產生配子的種類為2n種。

7.植物雙受精(補充)

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種受精現象。花粉被傳送到雌蕊柱頭後,長出花粉管,伸達胚囊,管的先端破裂,放出兩精子,其中之一與卵結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形成胚乳核;經過一系列的發展過程,前者形成胚,後者形成胚乳,這種雙重受精的現象稱雙受精。

註:其中兩個精子的基因型相同,胚珠中極核與卵細胞基因型相同。

例:一株白粒玉米(aa)接受紅粒玉米(AA)的花粉,所結的種子的胚細胞、胚乳細胞基因型依次是:Aa、Aaa

第二節基因在染色體上

1. 薩頓假說推論:基因在染色體上,也就是說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因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

2.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果蠅雜交實驗

3.一條染色體上一般含有多個基因,且這多個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第三節伴性遺傳

1.伴性遺傳的概念

2.人類遺傳病的判定方法

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確定致病基因的顯隱性:可根據

(1)雙親正常子代有病為隱性遺傳(即無中生有為隱性);

(2)雙親有病子代出現正常為顯性遺傳來判斷(即有中生無為顯性)。

第二步:確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上。

① 在隱性遺傳中,父親正常女兒患病或母親患病兒子正常,為常染色體上隱性遺傳;

② 在顯性遺傳,父親患病女兒正常或母親正常兒子患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③ 不管顯隱性遺傳,如果父親正常兒子患病或父親患病兒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體上的遺傳病;

④ 題目中已告知的遺傳病或課本上講過的某些遺傳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確定。

註:如果家系圖中患者全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連續性,應首先考慮伴Y遺傳,無顯隱之分。

4、性別決定的方式: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分為XY型和ZW型。

①XY型:XX表示雌性XY表示雄性;主要時哺乳動物、昆蟲、兩棲類、魚、菠菜、大麻

②ZW型:ZW表示雌性ZZ表示雄性;主要指鳥類、蝶、蛾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本筆記

㈢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筆記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講遺傳因子的發現,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做好筆記記錄,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筆記

一、相對性狀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的形態特徵、生理生化特徵或行為方式等。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出現不同於親本性狀的現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地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不能穩定地遺傳,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4、表現型與基因型

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關系:基因型+環境 → 表現型

5、 雜交與自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測交: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可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屬於雜交)。

二、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②具有易於區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 (從簡單到復雜)

(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4)嚴謹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即觀察分析—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1)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考點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沒有表現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出現不同於親本性狀的現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的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如:Aa(不能穩定的遺傳,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4、表現型與基因型

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關系:基因型+環境 → 表現型)

5、雜交與自交

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

(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識要點

(1)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

(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 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㈣ 高中生物必修3筆記

第一章
一、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
(1)單細胞生物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轉換,而人體細胞必須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
(2)內環境(細胞外液)的組成:
細胞內液

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內環境) 淋巴
(2)內環境(細胞外液)的成分:90%水,10%(無機鹽,蛋白質,血液運送物質等)
(2)內環境(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
滲透壓: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決於溶質微粒的數目(Na+,Cl-)
酸鹼度:近中性,7.35~7.45,與HCO3-,HPO42-有關。
溫度:37度左右
(3)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細胞可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不斷獲取生命活動需要的物質,同時不斷排出代謝產生的廢物。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體內各個器官系統的參與。
二、穩態
(1)概念:(相對穩定的狀態)課本P8 (2)意義:課本P9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
第二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1、神經調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
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定義在課本P16(關鍵詞:中樞神經系統,規律性)
3、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組成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 興奮:定義在課本P16(關鍵詞:動物體或人體,相對靜止----活躍)。
(2) 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 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於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 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於神經遞質只存在於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
(即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6、 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
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
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
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
書寫中樞→失寫症(能聽、說、讀,不能寫)
運動性語言中樞→運動性失語症(能聽、讀、寫,不能說)
聽性語言中樞→聽覺性失語症(能說、寫、讀,不能聽)
閱讀中樞→失讀症(能聽、說、寫,不能讀)
(3)其他高級功能 :學習與記憶
二、通過激素的調節
1、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起主要作用。
2、人體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稱 主要作用
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調節水平衡、血壓
多種促激素釋放激素 調節內分泌等重要生理過程
垂體 生長激素 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生長
多種促激素 控制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促進代謝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進T淋巴細胞的發育,增強T淋巴細胞的功能
腎上腺 腎上腺激素 參與機體的應激反應和體溫調節等多項生命活動
胰島 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調節血糖動態平衡
卵巢 雌性激素等 促進女性性器官的發育、卵細胞的發育和排卵,激發並維持第二性徵等
睾丸 雄性激素 促進男性性器官的發育、精子的生成,激發並維持男性第二性徵
3、激素間的相互關系:
協同作用:如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
4、激素調節的實例:血糖平衡的調節,(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課本P28)
1)、血糖的含義:血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時濃度:3.9-6.1mmol/L)
2)、血糖的來源和去路:

3)、調節血糖的激素:
(1)胰島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島B細胞
作用機理:
①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並在組織細胞內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轉變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質。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抑制2個來源,促進3個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島A細胞
作用機理:促進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促進2個來源)
4)、血糖平衡的調節:(負反饋)
血糖升高→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過低—低血糖病;過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島B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三多一少)
防治:調節控制飲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葯物、注射胰島素
檢測:斐林試劑、尿糖試紙
三、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一)兩者比較:(課本P28)
(二)體溫調節
1、體溫的概念:指人身體內部的平均溫度。
2、體溫的測量部位:直腸、口腔、腋窩
3、體溫相對恆定的原因: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的共同調節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產熱器官:主要是肝臟和骨骼肌
散熱器官:皮膚(血管、汗腺)
4、體溫調節過程:
(1) 寒冷環境→冷覺感受器(皮膚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皮膚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減少散熱)、
骨骼肌緊張性增強、腎上腺分泌腎上腺激素增加(增加產熱)
→體溫維持相對恆定。
(2) 炎熱環境→溫覺感受器(皮膚中)→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
→皮膚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熱)
→體溫維持相對恆定。
5、體溫恆定的意義: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條件,主要通過對酶的活性的調節體現
(三)水平衡的調節
1、 人體內水分的動態平衡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2、 人體內水的主要來源是飲食、另有少部分來自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過泌尿系統,其次皮膚、肺和大腸也能排出部分水。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
3、 水分調節(細胞外液滲透壓調節):(負反饋)
過程:飲水過少、食物過咸等→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垂體→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強→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尿量減少
總結:水分調節主要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通過腎臟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少。
(四)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1、 人體內無機鹽的動態平衡是靠無機鹽的攝入和排出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2、 人體需要的無機鹽主要來自飲食,通過尿液、汗液、糞便將無機鹽排出體外
3、 人體需要的無機鹽有多種,如Na+、K+、Ca2+、Zn2+、Fe3+、I- 等
4、 無機鹽調節:(負反饋)
過程:血鉀升高、血鈉降低→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鈉、增加排鉀→血鉀降低、血鈉升高
總結:無機鹽調節主要是在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通過腎臟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鈉排鉀。
四、免疫調節
1、 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器官:扁桃體、胸腺、脾、淋巴結、骨髓等
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
免疫細胞
吞噬細胞
免疫分子:抗體、細胞因子、補體
2、 免疫類型: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的,對各種病原體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特異性免疫(後天性的,對某種病原體有抵抗力)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3、 體液免疫:由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實現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4、細胞免疫:通過T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發揮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5、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區別:
共同點:針對某種抗原,屬於特異性免疫
區別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作用對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
作用方式 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
6、艾滋病:
(1)病的名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
(2)病原體名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遺傳物質是2條單鏈RNA
(3)發病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攻擊T淋巴細胞,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
(4)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
五、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在生產中往往應用的並非動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類似物
1、 催情激素提高魚類受孕率:運用催情激素誘發魚類的發情和產卵,提高魚類的受孕率。
2、 人工合成昆蟲激素防治害蟲:可在田間噴灑一定量的性引誘劑(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雌雄性昆蟲間的正常交配。
3、 閹割豬等動物提高產量:對某些肉用動物注射生長激素,加速其生長。對豬閹割,減少性激素含量,從而縮短生長周期,提高產量。
4、 人工合成昆蟲內激素提高產量:可人工噴灑保幼激素,延長其幼蟲期,提高蠶絲的產量和質量。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生長素
1、生長素的發現(1)達爾文的試驗:
實驗過程:

①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長;
③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長;
④不透光的錫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
(2)溫特的試驗:

試驗過程: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麴生長;
未接觸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胚芽鞘不生長
(3)科戈的試驗:分離出該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確定是吲哚乙酸,命名為生長素
3個試驗結論小結: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長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
單側影響了生長素的分布,使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多於向光一側,從而使背光一側的細胞伸長快於向光一側,結果表現為莖彎向光源生長。
3、判斷胚芽鞘生長情況的方法
一看有無生長素,沒有不長
二看能否向下運輸,不能不長
三看是否均勻向下運輸 均勻: 直立生長
不均勻:彎麴生長(彎向生長素少的一側)
4、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發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橫向運輸:向光側→背光側
極性運輸:形態學上端→形態學下端
(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生長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頂端的分生組織、發育中的種子和果實。
5、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調節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濃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標准)。
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見右圖)
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和抑製作用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有關。
 頂端優勢是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6、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 促進扦插枝條生根[實驗];
 防止落花落果;
 促進果實發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噴灑生長素類似物,促進子房發育為果實,形成無子番茄);
 除草劑(高濃度抑制雜草的生長)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稱 主要作用
赤黴素 促進細胞伸長、植株增高,促進果實生長
細胞分裂素 促進細胞分裂
脫落酸 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 促進果實成熟
聯系:植物細胞的分化、器官的發生、發育、成熟和衰老,整個植株的生長等,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結果。
第四章 種群和群落
一、種群的特徵
1、種群的概念: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種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
種群密度(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數量特徵 年齡結構
性別比例
2、種群的特徵 遷入率和遷出率
空間特徵

3、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
樣方法:以若干樣方(隨機取樣)平均密度估計總體平均密度的方法。
標志重捕法:

二、種群數量的變化
 1.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Nt= N0λt

(1)條件:在食物(養料)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和沒有敵害等理想條件下
(2)特點:種群內個體數量連續增長;增長率不變
 2.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

(1)條件:有限的環境中,種群密度上升,種內個體間的競爭加劇,捕食者數量增加
(2)特點:種群內個體數量達到環境條件所允許的最大值(K值)時,種群個體數量將不再增加;種群增長率變化,K/2時增速最快,K時為0
(3)應用:大熊貓棲息地遭到破壞後,由於食物減少和活動范圍縮小,其K值變小,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改善棲息環境,提高K值,是保護大熊貓的根本措施;對家鼠等有害動物的控制,應降低其K值。
3、研究種群數量變化的意義:對於有害動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瀕危動物種群的拯救和恢復,都有重要意義。
4、[實驗: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
計劃的制定和實驗方法:培養一個酵母菌種群→通過顯微鏡觀察,用「血球計數板」計數7天內10ml培養液中酵母菌的數量→計算平均值,畫出「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
結果分析:空間、食物等環境條件不能無限滿足,酵母菌種群數量呈現「S」型曲線增長
二、群落的結構
1、生物群落的概念:課本P71(注意關鍵詞)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課本P71
3、種間關系:捕食,競爭,寄生,互利共生
3、群落的空間結構
群落結構是由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在進化過程中通過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1)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植物分層因群落中的生態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動物分層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層次的食物和微環境不同。
(2)水平結構:指群落中的各個種群在水平狀態下的格局或片狀分布。影響因素:地形、光照、濕度、人與動物影響等。
4、意義:提高了生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三、群落的演替
1、 原生演替:
(1) 定義:在從未有過生物生長或雖有過生物生長但已被徹底消滅的原生裸地上發生的生物演替。
(2) 過程:地衣、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2、 次生演替
(1) 定義: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
(2)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災、洪水、病蟲害、嚴寒
人類活動(主要因素):過度砍伐、放牧、墾荒、開礦;完全被砍伐或火燒後的森林、棄耕後的農田
3、 植物的入侵(繁殖體包括種子、果實等的傳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條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礎。
第五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無機環境)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
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3、生態系統類型:
可分為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有凍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自然生態系統,以及農業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人工生態系統。
4、生態系統的結構
(1)成分:
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溫度、水 等
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最基本、最關鍵的的成分)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物成分 消費者:主要是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細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動物。
它們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糞便等,最終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2)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
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佔有不同的營養級。
 植物(生產者)總是第一營養級;
 植食性動物(即一級/初級消費者)為第二營養級;
 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貓頭鷹捕食鼠時,則處於第三營養級;當貓頭鷹捕食吃蟲的小鳥時,則處於第四營養級。
二、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定義課本P93
1、過程

2、特點:
 單向流動: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下一個營養級,不能逆向流動,也不能循環流動
 逐級遞減: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逐級減少,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如農田生態系統中,必須清除雜草、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
三、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1.碳循環
1)碳在無機環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鹽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類生物體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存在,並通過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傳遞;碳的循環形式是CO2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是光合作用;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境的主要途徑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CO2
2、過程:

3、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課本P103
四、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1、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是進行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2、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聲、熱、電、磁、溫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學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為信息:動物求偶時的舞蹈、運動等
(4)營養信息:食物的數量、種類等。如食物鏈、食物網。
3、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4、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如短日照處理能使菊花提前開花;
二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如噴灑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害蟲交尾的環保型防蟲法。
五、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概念: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2、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於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
力的。基礎是負反饋。物種數目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大。
3、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有相對性。當受到大規模干擾或外界壓力超過該生態系統自身更新
和自我調節能力時,便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引發系統崩潰。
4、生物系統的穩定性: 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生態系統成分越單純,結構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較強,草地破壞後能恢復。而森林恢復很困難。抵抗力穩定性強的生態系統它的恢復力穩定就弱。
注意: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穩定性,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5、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適當栽種防護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風沙的侵蝕,提高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如圖)。再比如避免對森林過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護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另一方面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和能量的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和功能的協調。
6、製作生態瓶時應注意:
①生態瓶必須是透明的;
②生態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間要構成營養關系,數量比例要合理;
③ 生態瓶中的水量應占其容積的4/5,留出一定的空間,儲備一定量的空氣;
④生態瓶要密封;
⑤生態瓶要放在光線良好,但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
⑥研究結束前不要再隨意移動生態瓶。
第六章 生態環境的保護
1、人口增長引發環境問題的實質是人類的活動超出了環境的承受能力,對人類自身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造成了破壞。
2、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樣性銳減、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環境污染 等
3、生物多樣性包括3個層次:遺傳多樣性(所有生物擁有的全部基因)、物種多樣性(指生物圈內所有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生態系統多樣性。
4、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的基礎,對生物進化和維持生物圈的穩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護生物多樣性。
5、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對土地資源的壓力 (2)對水資源的壓力
(3)對能源的壓力 (4)對森林資源的壓力 (5)環境污染加劇
6、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潛在價值,直接價值,間接價值
7、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課本P126
(1)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是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場所。
(2)遷地保護:動物園、植物園、瀕危物種保護中心。
(3)加強宣傳和執法力度。
(4)建立精子庫、種子庫,利用生物技術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等。

㈤ 求高中生物筆記(新版教材的)

我報生物的,現在已經是高考後的.以前跟你一樣 一個勁的想直接在網上要筆記 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人傳到上邊來 因為你心儀的筆記一般都是學生在記的,也不可能用電腦去記吧 一般都是筆記本!!!他們也不可能用一大把時間來弄到電腦上面去,,就讀的學生沒時間 畢業的人更沒閑情...所以筆記這東西是要靠自己記的 需要什麼自己最清楚 生物這科目要記憶的東西太多太雜 全部記下來是不可能的 再說記下來太多也懶得去看,對吧!! 我建議去做題 然後把總記不住 做錯多次的知識點准備個本子即時記下 還有一個就是生物是一科常考一些同樣的題目或知識點 建議你把常常出現的題 用筆記本記題下來 有空拿出來背下來 下次遇到 可以答案照搬 寫多次也自然記住 !! 就這樣 生物其實一科很簡單的科目 想讀成績一下就上去 不想讀成績就會很快跌下來的!! 加油啊

㈥ 有沒有高中必修1和必修2的生物筆記(人教版的)

有本書叫做狀元筆記。那是必修一到三還有選修所有的筆記都全的一本書,推薦你買一本。

㈦ 誰能幫找高中生物學知識筆記簡單的!要TXT文件

必修教材結論性語句總結(部分) 緒論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並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42.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4.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塗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子果實。
45.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
46.下丘腦是機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47.相關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經系統調節動物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49.神經元受到刺激後能夠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來傳遞的,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50.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人和高等動物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
51.動物建立後天性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
52.判斷和推理是動物後天性行為發展的最高級形式,是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也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53.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於主導的地位。
54.動物行為是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55.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56.營養生殖能使後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57.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58.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5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60.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61. 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2. 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64. 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是因為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胚吸收,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里,供以後種子萌發時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66.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可以分為胚胎發育和胚後發育兩個階段。胚胎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胚後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來以後,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第六章 遺傳和變異
67.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後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
68.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9.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70.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
71.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准確地進行。
72.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74.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75.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76.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78.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
79.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80.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8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82.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的實質是: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常常連在一起進入配子;在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時,位於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有時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生交換,因而產生了基因的重組。
83.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84.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85.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七章 生物的進化
87.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88.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與環境
89.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種生態因素的影響,這些生態因素共同構成了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91.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等,都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而逐漸形成的適應性特徵。
92.適應的相對性是遺傳物質的穩定性與環境條件的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
93.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94.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各種特徵、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物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95.在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群落的結構都有差別。但是,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整體。
96.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陽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些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流動的。
97.對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之間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高中生物復習歸納

㈧ 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生物筆記

緒論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並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閱讀全文

與哪裡可以查到高二生物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