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古生物學院士是哪個學部

古生物學院士是哪個學部

發布時間:2022-01-20 04:14:40

㈠ 中國比較著名的考古學家是哪位

一、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二、裴文中

裴文中(1904年1月19日-1982年9月18日),字明華,河北省唐山市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1927年裴文中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29年起主持並參與周口店的發掘和研究,是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者;1937年獲得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後任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技正,兼周口店辦事處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並在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講授史前考古學。

1946年加入九三學社;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研究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963年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人類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

裴文中擅長舊石器考古、第四紀地質、第四紀哺乳動物;主持山頂洞人遺址發掘,獲得大量極有價值的山頂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遺物;1949年後積極開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綜合研究。

三、李濟

李濟(1896.7.12-1979.8.1)人類學家、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字受之,後改濟之。湖北鍾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並於改讀人口學,1920年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後,轉入美國哈佛大學,讀人類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1922年,李濟哈佛大學畢業,返回祖國,受聘於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任國學研究院講師,後長期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1949年後赴台灣大學及史語所。

四、夏鼐

夏鼐(nài)(1910年2月7號—1985年6月19號),原名作銘,浙江溫州人,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新中國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組織者,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夏鼐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夏鼐也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委員會主任委員。獲英國學術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國全國科學院等七個外國最高學術機構頒發的榮譽稱號,人稱「七國院士」。

夏鼐十分重視在考古研究中應用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學術研究具有學識淵博、視野廣闊和且治學嚴謹的特點。

五、汪寧生

汪寧生(1930年-2014年2月1日)生於南京,原籍江蘇省灌雲縣。曾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任雲南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考古學和民族學教授,民族研究首席科學家。他著作豐富,重要論著約100萬字,大都收入《汪寧生論著萃編》(上下)。他的豐碩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贊許。

曾獲美國著名的羅氏獎金。曾受聘擔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客座教授和美國費城人類問題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傑出人物索引》、《世界五千名人錄》和《中國文化名人大詞典》。對民族學和人類學有較深的研究。曾獲美國著名的羅氏獎金。

㈡ 中國科學院有幾個院系都有哪些領域的院士啊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
http://www.cas.cn/html/Books/O6121/b1/2002/qy.htm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包括5個學部(數理學部、化學部、生物學部、地學部、技術科學部),以及11個分院(沈陽、長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昆明、西安、蘭州、新疆)、84個研究院所、1所大學、2所學院、4個文獻情報中心、3個技術支撐機構和2個新聞出版單位,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此外,還投資興辦了430餘家科技型企業(含轉制單位),涉及11個行業,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學部

中國科學院學部(以下簡稱「學部」)成立於1955年,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負責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科學技術決策提供咨詢,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出研究報告,對學科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目標提出建議,對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問題進行評議和指導。

學部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目前有院士687人,其中外籍院士41人。學部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院士大會,其常設領導機構是學部主席團,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執行主席。學部現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物學部、地學部和技術科學部五個學部。

學部成立初期,即組織院士參與制定了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986年,在89位院士建議下,中國科學院建立了面向全國的自然科學基金,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4位院士聯名建議加強中國高科技的研究和發展,形成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1993年,在王大珩、師昌緒、張光斗、張維、羅沛霖、侯祥麟等院士的倡議下,成立了中國工程院。

近年來,學部圍繞西部開發、國家安全、人口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高技術產業發展、科學教育、學科發展戰略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咨詢報告報送國務院和政府有關部門,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基礎科學研究

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 中國科學院已逐步建立和發展了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天文學、生命科學、地學與環境等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和天文學領域,現有16個研究機構,其中有10個研究所、2個研究院、3個天文台和1個授時中心,擁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也是基礎科學方面的重要研究力量。目前,在這些研究機構中建設有基礎科學領域的國家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院重點實驗室19個。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中,先後啟動了國際量子結構、核心數學、聚合物科學與材料、交叉科學理論物理和復雜系統研究團隊。研究團隊主要圍繞重大科學前沿問題,開展具有原始創新性的研究工作,通過團隊的帶動作用,培養出在中國本土成長的一流科學家。為推動國內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中心的基礎上,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即將成立國家納米科技中心。

中國科學院已經建成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托卡馬克和激光聚變裝置、長波授時台等重大科學工程裝置,以及2.16米光學望遠鏡、多通道太陽磁場望遠鏡、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等大型天文觀測設備。目前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有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大型非圓截面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含譜儀)重大改造工程等。
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先後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數學定理的機器證明、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演算法、τ輕子質量精確測量、新核素合成、超新星觀測、高溫超導、碳納米管的制備和應用、非線性光學晶體、過渡金屬原子簇結構和性質以及金屬有機化學等等。同時,為我國信息、能源、材料、資源、農業、醫葯、空間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以及形成科技戰略儲備做出了重要貢獻。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吳文俊先生、半導體研究所黃昆先生分別榮獲第一屆(2000年)和第二屆(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

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現有23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26個國家和院重點實驗室、12個植物園、22個標本館、9個典型培養物保藏庫和11個野外生態學研究台站,擁有680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

在北京的7個研究所以農業高技術和生態環境研究為主要方向;由7個研究所(中心)組成的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人口與健康為主攻方向;在西南的4個研究所組成了西南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發展基地,主要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在湖北的3個研究所重點研究水生生物學和病毒學及其生物技術;另外在青海和廣州各有1個研究所,分別進行青藏高原生物學和植物學及退化生態學的相關研究。

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科學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島素結晶和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完成了366卷中國植物志、動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的編研;創建了最完整的中國蕨類植物分類系統;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並完成了1%的測序任務;完成了水稻基因組框架圖和粳稻4號染色體精確測序。蝗蟲生態學與治理、恢復生態學、害蟲防治、作物品種選育、水產養殖、創新葯物等的研究為國家的生態安全、農業經濟發展和人口與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用二步發酵法生產Vc中間體、黑曲糖化酶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業上的應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人干擾素超高表達、轉基因魚和體細胞克隆牛等重要研究成果,有些已實現產業化。在新葯研究方面,共創制新葯50多種。解毒葯二巰基丁二酸是我國首次被美國仿製、經FDA批准上市的葯物;抗瘧疾葯蒿甲醚是我國出口的唯一首創新葯,1995年被列入世界葯典;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地奧心血康」等葯品年產值已達14億元人民幣。

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

在資源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現有24個研究所、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4個院重點實驗室和47個重點建設的野外觀測試驗台站。野外台站分屬於生態系統研究、大氣本底觀測、地磁台鏈、特殊環境與災害監測等四大網路,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長久性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目前,資源環境領域擁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隊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科較為齊全的綜合研究體系。

資源環境科學領域涉及固體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科學與資源、遙感、農業等多個重點學科。多年來,廣大科技人員積極面向國家需求,勇於攀登科學高峰,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進化古生物學研究、國際界線層型研究,以及各門類化石總結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通過在東亞季風環境系統、黃土、岩溶、冰芯、湖泊、古海洋學和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以及海洋生態動力學等方面開展古環境變化和過程研究,重建了東亞自然環境演化規律;積極而卓有成效地推動了全球變化研究。陸相生油理論、層控礦床地球化學、東亞大氣環流和東亞季風環境污染機理、青藏高原隆升及環境效應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根據地域分異、地表水熱平衡、元素遷移轉化和生態環境特徵,完成了各種自然區劃、生態環境區劃、農業和經濟區劃,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環境污染控制和海水養殖、海洋葯物等方面,提供了一批實用的技術和模式。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地球信息科學在政府決策和科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高技術研究與發展

在高技術研究與發展領域,中國科學院共有28個研究所、2個技術支撐單位、1個國家實驗室、4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院重點實驗室,14600餘名科研技術人員。主要工作涉及信息技術、先進製造、光電科技、材料、能源、交通、化學工程和空間科學技術等領域,曾為我國計算機、激光、合成橡膠、「兩彈一星」等研究做出過重大貢獻。近幾年來,在高技術研究與發展領域進一步加強了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為了強化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工業配套能力,已建成31個國家工程中心和院工程中心,並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形成一個高技術企業群體。
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工作的任務是:從事關繫到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高新技術研究;承擔國家重大項目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工作,解決國家急需的重大科技問題;提高我國高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斷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在提高我國高技術的國際競爭能力、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解決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等方面,起到有顯示度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研究所積極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實踐五號科學實驗衛星和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有效載荷、小型化超強超短激光、納米材料、有機合成化學、40萬千瓦蒸發冷卻電機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龍芯」高性能CPU晶元等大批創新研究成果,為我國信息技術和自動化、化工與材料、能源等領域的科技發展寫下了新的篇章。

高技術產業化

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中國科學院按照新時期辦院方針,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加強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直接貢獻。同時,積極建立高技術產業發展平台,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社會化和企業化,進一步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資興辦的企業,分布在11個行業,其中已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219家。院直接投資的企業(含首批轉制單位)有82家,如著名的聯想集團控股公司等;研究所投資的企業有356家,如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表現突出的成都地奧制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合臣化學公司等。目前,全院已有8家院、所投資的公司在境內外上市。在31個國家和院級工程研究中心中,有14個已經完成公司制改造。此外,在建和籌建中的科技產業園區有21個。

中國科學院依法設立了「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代表院對院直接投資的全資、控股、參股企業行使出資人權利,並對經營性國有資產承擔相應的保值增值責任。

2001年度,院、所投資企業營業收入434.54億元;利稅總額42.99億元;創匯額2.94億美元;所有者權益117.22億元;從業人員約5.24萬人,其中為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4萬人。

中國科學院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十分重視與省市的技術經濟合作,近年來陸續與23個省、市、自治區及有關地(市)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同時,多渠道、多途徑、多層面地推進與產業部門以及大中型企業的合作,在煙草、紡織、石化、機電等行業加強技術合作,並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大慶油田、上海電機集團、上海廣電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中國科學院與國家經貿委、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了「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與3000多家企業建立了多種合作關系。為加強與地方、行業、企業的合作,向全國29個省(市)的170個地(市)、縣和一批企業選派了科技副職,同時接收地方和企業選派的掛職幹部在院短期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院與地方合作項目在2001年度為地方形成銷售收入152億元人民幣,利稅33億元人民幣。另外,創造社會效益摺合114億元人民幣。

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56人,佔中國科學院院士總數的39.8%;中國工程院院士53人,佔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的8.6%。全院有專業技術人員3.7萬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0.75萬人。全院在讀研究生2萬餘人,在站博士後1千餘人。

20世紀50年代,一大批海內外優秀人才聚集在中國科學院,為「兩彈一星」的研製做出了歷史性貢獻。80年代開始,為培育中青年科技骨幹,解決人才斷層問題,中國科學院在國內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90年代初推出了「百人計劃」,以吸引和培養優秀學科帶頭人,全院人才隊伍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以來,在全院推行了以隊伍結構優化為核心的人員總量控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型用人制度和「三元」結構分配製度等人事制度改革,為中國科學院的改革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9年和2001年分別啟動了「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 與「海外知名學者計劃」,加大了對國外優秀青年學者的吸引力度。目前,全院知識創新工程的科技崗位中,45歲以下科技人員已佔科技人員總數的75%以上,全院人才隊伍呈現出人員精幹、結構合理、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國際、國內地位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

為保持人才隊伍的創新活力和競爭能力,中國科學院自1978年開始選派優秀的科技人員和管理骨幹出國深造,迄今已公派1.6萬名訪問學者、研究生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學和訪問進修,目前已有近1萬餘人學成回國工作。同時,在院內初步形成了以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為龍頭,以京外若干基地為依託的繼續教育網路。

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層次科技人才,是中國科學院對國家和社會的一個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於1951年與高校一起開始實行統一計劃招收研究生制度,1977年率先恢復因「文革」而中斷的研究生招生,1978年經黨中央批准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研究生院——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50年來,中國科學院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7萬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國第一位理學博士、第一位工學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雙學位博士。2001年,經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現有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基本覆蓋了理科所有的學科領域,同時還具有相當數量的工程技術學科和一定數量的人文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全院形成了一個以北京為主體、聯系和覆蓋全院的研究生教育網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於1958年創辦、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以科技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建校40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了近5萬名高層次人才。中國科技大學也是首批獲准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和國家重點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之一。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中國科學院將國際科技合作作為促進現代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已同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際組織和企業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簽署了院級合作協議70餘個,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國際合作。目前,國際科技合作人員交流每年逾萬人次,全院有380多位科學家在國際組織中擔任不同層次的領導職務,並聘請了140多位外國專家學者擔任院、所的名譽職務和客座教授。

國際合作工作以圍繞國家、院重大項目開展實質性合作為重點,取得了數百項成果,其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沙塵暴的防治、1%人類基因組測序、中日大學群合作、德國馬普青年科學家小組、中法信息自動化與應用數學實驗室、英國石油國際公司中國中心、中俄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等項目成績顯著,在全院科技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國科學院成功地舉辦了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加強了與第三世界科學院等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吸納了外資外貸 ,擴大了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同時也加速了人才培養。

近幾年,中國科學院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在促進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科學出版與文獻信息

文獻服務與出版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條件,也是提升科研創新活力的基本要素。經過50多年的建設,中國科學院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已初步形成了以院文獻情報中心為中心,以上海、蘭州、武漢、成都四個地區學科文獻情報中心為分中心,連接全院相關研究機構圖書信息室以及國內外主要大型圖書館和信息機構,立足全院、面向全國、開放互聯的網路化科技文獻情報服務體系。其文獻收藏總量達3300多萬冊(件),已建成國內最具規模的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高技術文獻收藏體系,並建成了包括多種聯合目錄、文摘雜志和文獻資料庫的自然科學文獻檢索體系和國際聯機檢索終端,每年向院內外數十萬用戶提供服務。兩三年內,將基本建設成為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最具規模和地位的、面向全社會的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

在出版事業方面,中國科學院也已初步形成以科學出版社為中心的科學出版集團和以科學時報為主體的報業體系,出版范圍從傳統紙質出版物到現代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從學術專著、科普著作到各種雜志、報刊。依託中國科學院一流研究人員的高水平科研工作,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它們每年出版上千種包括學術專著和科普著作在內的科技圖書和電子出版物,以及290多種科技期刊,其中不乏在學術上具有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知名出版物。文獻服務和出版工作的緊密結合和協同發展,將為中國科學院成為國家知識庫、思想庫和人才庫構築起信息化、數字化、網路化的平台,並成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㈢ 院士簡介

趙鵬大

趙鵬大,1931年生,遼寧清源人。1980年任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礦產普查與勘探、數學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歷任武漢地質學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分會會長、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IAMG雜志《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Resources)》編委及IAMG雜志《計算機與地學(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訊編委,《中國地質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編委會主任,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

趙鵬大院士建立了中國的礦產資源定量預測理論及方法體系,開創了「礦床統計預測」新學科,提出了「地質異常」、「地質體數學特徵」、「三聯式」定量成礦預測、非傳統礦產資源研究、新概念、新內容及研究方法,並在這些學科的發展前沿上培養了100餘名博士生和數十名碩士生。他主持完成的「寧蕪地區鐵銅礦床統計預測」,作為「寧蕪盆地鐵銅礦床成礦規律研究」組成部分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20萬圖幅礦產資源總量預測方法研究」、「新疆喀拉通克成礦帶銅鎳金資源量預測研究」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地質勘探中的統計分析」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礦產統計預測》獲地質礦產部優秀教材二等獎;以他為首的科研集體近年應用地質異常理論和礦產統計預測方法,在新疆北山地區發現銅鎳硫化物遠景成礦帶2條,在東准噶爾發現金礦帶1條。

1992年獲國際數學地質協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章,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人。

殷鴻福

殷鴻福,1935年生,浙江舟山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層古生物學家,教授,博士導師。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系煤田地質專業,1961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層古生物學專業。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地質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地質礦產部古生物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以及《古生物學報》、《地質科學譯叢》及《中國大網路全書》(古生物學分冊)》副主編。國際地層委員會三疊紀分會委員、國際二疊-三疊系界線工作委員會主席、國際地質對比規劃359項主席。已發表專著13種,論文74篇,其中外文論著21篇(種)。由他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多項獎勵,其中,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此外,獲「武漢科技新秀」稱號,中國古生物學會首屆尹贊勛獎、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勞動模範。

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殷鴻福教授就在貴州開始從事三疊紀地層學和古生物雙殼類和腹足類化石的研究,並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建立了貴州省三疊紀生物地層框架,修改了原定為中三疊世拉丁期雷口坡(巴東)組時代為安尼期,並把嘉陵江組的時代定為早三疊世。該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繼在《中國科學》、《地質學報》等刊物上連續刊載,迄今仍作為該地區重要的地層古生物文獻被廣泛引用。此後,他以此為基點逐步形成了古生物學與地質學緊密結合的生物地質學研究體系,在門類古生物學(雙殼類、腹足類)、理論古生物學、生物古地理學、古生態學、生態地層學、層序地層學、事件地層學、生物成礦學及歷史構造學等研究領域均有深入研究並取得突出成果。

於崇文

於崇文,1924年生於上海,浙江寧波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地質教育家。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0年至今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北京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歷任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高級顧問,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顧問,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中國地質學會勘查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委員、顧問、元素地球化學與區域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一生潛心於地學基礎理論研究,長期致力於將基礎自然科學和非線性科學及復雜性理論與地球科學相結合,先後開辟和發展了5個創新的學術領域——地質-地球化學中的多元分析、區域地球化學、成礦作用動力學、地質系統的復雜性以及成礦系統的復雜性,促進了地球科學從唯象科學向精確科學跨越。籌建了地球化學與地球化學探礦專業,培養了大批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幹。於崇文是地質科學學科發展與建設的一個勤奮探索者和開拓者,他為祖國的地質找礦、地質科學和地質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本仁

張本仁,1929年生,安徽懷遠人。1983年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家。1952年南京大學地質系本科畢業,1956年北京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地球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任地質礦產部殼幔體系組成、物質交換及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地質礦產部「地球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現任中國岩石圈委員會委員。

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間,他主持完成的國家和部委系統重大攻關、重要基礎和基金項目共10餘項,獲得多項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以他為首出版了《豫西盧氏-靈寶地區區域地球化學研究》、《陝西柞水-山陽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研究》、《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研究》和《秦嶺造山帶地球化學》等專著4部,主編《地球化學論文集》3部,主編《地球化學》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三等獎各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他培養博士後2名,博士生25名,碩士生21名,獲得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於1989年被授予首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和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翟裕生

翟裕生,1930年生,河北文安人,著名礦床學與區域成礦學家。1952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畢業後分配至北京地質學院任教,1957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地質學院講師、副教授、系主任,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地質礦產部北京地質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礦田構造組主席。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礦田構造、金屬成礦和區域成礦等領域有系統創新成果。他較早開展礦田構造研究,提出成礦接觸帶構造體系和多種礦床的構造礦化模式,主筆中國第一部礦田構造學專著,率先講授礦田構造學課程。再造了河北大廟斜長岩和鐵礦的成岩成礦過程,共同闡明鄂東富鐵礦床成因並發現新的鐵礦類型。深入解剖陸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鐵礦特徵,共同建立了寧蕪玢岩鐵礦模式。他將系統論和歷史觀引入礦床研究,以成礦物質的源—運—儲—變—保的動力學演化過程為核心,創立了成礦系統及演化論,著有《成礦系統論》,推動了礦床學進步。提出地球系統-成礦系統-勘查系統三結合的研究理念,引領了當代礦床學的發展方向。在長期研究長江中下游等成礦區帶的基礎上建立了區域成礦學的學科框架,出版的確中國首部《區域成礦學》和《區域成礦研究法》,全面指導了中國的區域成礦研究並有多處找礦發現。

李曙光

李曙光,地球化學家,1941年出生於陝西咸陽,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化學系地球化學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198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與行星科學系進修訪問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學家S.R.Hart教授,系統研習了同位素年代學與地球化學。回國後在中國科技大學繼續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任副教授,教授,主要從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學教學及同位素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研究。1994~2003年曾4次赴德國馬普化學所宇宙化學研究室和地球化學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學地質系做訪問學者,進行合作研究。2003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育部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副主任。2012年9月調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工作,並兼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李曙光早年曾從事富鐵礦床地球化學研究。尋找富鐵礦曾是中國當時(1976~1980年)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李曙光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鞍(山)-本(溪)隊黑富礦研究組長。弓長嶺礦床是中國最大的富磁鐵礦床,礦山急需要在該區尋找深部礦體擴大儲量。李曙光應用「趨勢面分析」多元統計方法成功預測出鞍本弓長嶺礦床的深部富礦體,並被鑽探驗證成功,在預定深度打到厚層富礦。此外,李曙光等應用C同位素證明弓長嶺富磁鐵礦石中的石墨為菱鐵礦變質分解成因,據此提出該富鐵礦床成因的新模型。由於該工作為查明黑富礦成因及擴大富礦儲量做出了重要貢獻,因而獲得1978年科技大會重大成果獎和1982年中國科學院科技二等獎。

劉光鼎

劉光鼎,1929年生,山東蓬萊人。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中國著名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學家。他長期領導中國沿海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工作,完成「中國海地質構造及含油氣性研究」,主編《中國海地質地球物理系列圖》(1∶200萬)及專著《中國海地質地球物理特徵》,運用岩石圈板塊大地構造理論,分析中國海地球物理場、地質構造及其演化歷史,指導油氣勘探。作為中國第一個講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學者,他積極倡導綜合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推動油儲地球物理與淺層地球物理工程,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近年來,在總結中國大地構造宏觀格架的基礎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殘留盆地,為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

金振民

金振民,1941年生,浙江溫州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金振民院士是中國著名構造地質學家,長期以來致力於上地幔動力學、岩石流變學和高溫高壓實驗學研究,並取得突出學術成就。

上地幔部分熔融產生玄武岩漿過程是板塊運動和地殼增生動力學主因之一,他發現上地幔動態部分熔融產生的初始玄武質熔體(3%~5%)在應力驅動下大量沿橄欖石礦物顆粒邊界呈熔體薄膜(melt film)形成分布,這種分布引起礦物邊界濕潤,連接力減弱,加速物質擴散和流動。這一發現對闡明上地幔低速高導層(軟流層)成因和大陸造山帶物質不均勻流動具有廣泛的意義,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Nature(《自然》)雜志(1994),並獲該雜志的封面。他新建立了超高壓榴輝岩流變本構方程,為揭示大陸碰撞造山帶深俯沖榴輝岩質岩石圈板塊斷開(或拆沉)機制提供了實驗依據,對了解天然榴輝岩塑性變形和研究上地幔岩石圈拆沉作用有直接的重要意義。他通過對中國東部11個地區地幔橄欖岩位錯顯微構造研究,提出了呈對數正態分布的橄欖石位錯穩態亞顆粒是估算上地幔流變應力的最佳顯微構造參數。他和合作者在大別-蘇魯造山帶超高壓岩石和中國大陸科學鑽孔岩心系統物性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了高密度榴輝岩與低密度片麻岩之間高反射系數是引起地震強反射體的主因,不同尺度韌性剪切帶糜棱岩和透入性應變面理組構是增強地震波各向異性的反射載體。他還成功地模擬了鉻鐵礦形成的機理,證實地幔岩中鉻透輝石和鉻尖晶石通過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析出鉻元素,並富集呈工業品級的鉻鐵礦石。

莫宣學

莫宣學,1938年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並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做訪問學者。1986~199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1990年至今,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93~2000年任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在學術機構任職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六、七、十屆學科評審專家組成員(1996~200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席(1996年)。中國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學會地球內部化學與火山學委員會副主任(2000年至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大陸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97~2005年)、《高校地質學報》副主編(1995年至今)、《岩石學報》副主編(1999~2001年)及編委(2002年至今)、Himalaya Geology編委(1999年至今)、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mber。

高山

高山,地球化學家。1962年6月生於青海西寧,籍貫雲南省石屏縣。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1985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碩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地球化學的研究,以中國東部為研究基地,結合全球對比,在大陸地殼結構和組成、殼幔交換作用以及微區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國際影響的系統創新成果。首次獲得了中國東部地殼63種元素的豐度值,揭示了中國東部下地殼獨特的雙層結構和中性的總體成分,明顯不同於全球單層基性下地殼模型。發現與提出下地殼拆沉再循環這一地球動力學過程的關鍵證據。揭示了華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的時空不均一性。他的研究團隊開拓了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微區分析新方法並取得國際公認的成果和高水平數據。曾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㈣ 新中國有哪些著名院士

1、錢學森(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
2、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3、竺可楨(地理學家、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一代宗師,是我國物候學研究的創始者、推動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化石新分類標準的提出、中國南方震旦紀與北方石炭紀地層系統的建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與研究是他對地質科學的重大貢獻。)
5、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著名科學家,傑出的化工專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7、周培源(著名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著名橋梁專家、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
9、鄧稼先(物理學家,在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學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創始人)
11、錢偉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12、嚴濟慈(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吳有訓(物理學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教育家)
14、張鈺哲(中國現代天文學家,「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15、湯飛凡(微生物學家,世界上第一個分離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稱為「湯氏病毒」)
16、丁穎(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
17、梁希(林學家)
18、林巧稚(著名婦產科專家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學部委員。)
19、張孝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等職。他長期從事內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國胃腸病學的奠基人,一生確珍和治療了許多疑難病症。)
20、吳階平(醫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泌尿外科開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計劃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貢獻。)

㈤ 院士有哪些

中國兩院全體院士共有167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80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77人。

㈥ 學部委員和院士的區別是什麼

一、榮譽等級不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內的最高學術稱號,也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精英群體,為終身榮譽,地位相當於中國科學院院士。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二、稱號價值不同

學部委員是中國學術界一個具有深厚歷史內涵的稱號,但此次設立的中國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並不是延續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學部委員稱號,而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內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

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就是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包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著名學者。

(6)古生物學院士是哪個學部擴展閱讀:

院士的評選標准:

1、在科學技術領域有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均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每次增選名額的分配,由院士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3、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為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4、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5、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評審必須堅持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各學部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

6、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本學部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當選,滿額為止。選舉結果分別由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檢查確認,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議批准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通報。

㈦ 國內大學哪的古生物學比較好跟國外比呢

兩個辦學實體,教育部對外是一所大學,對內是兩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古生物學是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創建於50年代,是中國第一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研究人員2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佔80%;具有碩士者4人,佔16%,8人具有博士後經歷(以上均為2005年統計數據)。長期的合作研究造就了一個高質量、高層次、結構合理、多學科密切結合、能夠解決一些復雜地質問題的學術研究梯隊。幾十年來一直是培育古生物學與地層學高級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畢業生中有一些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又是一個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研究領域寬廣,綜合性強。除了多門類化石的分類學研究,還利用明顯的人才和多學科支撐優勢,開展了大量綜合性研究。近年來負責和承擔了許多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在歷史大地構造、生物古地理、古大陸再造、層序地層學和綜合地層學、大陸邊緣地質以及多層圈相互作用、古地理-古環境演變與沉積礦產資源的形成環境相關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些方面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在長期的科學研究活動中,形成了明顯的研究方向。

1、高解析度綜合地層和年代地層自然界線:以「地球發展階段論」和「節律觀」為指導,重視多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充分運用多學科綜合研究手段對地球演化突變期的地質記錄進行岩石地層、生物地層、事件地層以及生態地層、磁性地層和同位素地層等多學科的高解析度綜合地層研究,揭示地層記錄中各種特徵演化的自然節律,重建地球演化突變期生物圈與沉積圈的協同演化和各種地質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論證重要地層界線位置及其優化方案,使年代地層單元與地球發展演化的自然節律相對應,提高了年代地層對比的精度和可操作性,建立高分辨和高精度地層劃分和對比格架,解決一些重要地層界線在不同沉積相區地層的高精度對比問題。把年代地層與地球演化的節律相結合,對現行的確定GSSP方法程序提出深化和改進方案,努力嘗試建立反映地球演化自然節律的新一代地質年代表。在這個地球科學的根本問題上有所建樹。以地球演化突變期重大地質事件及其關鍵科學問題的綜合研究為突破口,以帶動學科的深入發展,側重地球淺層系統的相互作用和環境演變過程研究。

2、層序地層和海平面變化:以露頭層序地層為主,對各種沉積相區進行深入細致的層序地層學研究,建立高分辨地層序列和地層格架與海平面變化旋迴,在層序地層學及其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方面形成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和方法,進一步完善了層序地層級別體系及其與天文周期的可能聯系,試圖使年代地層系統反映地球和天體相互影響的自然周期。加速推廣露頭層序地層學在油氣資源與沉積礦產勘探和區域地質制圖方面的實際應用。從而在露頭層序地層學的理論、方法、實踐等方面提出新的認識,努力建立中國層序-年代地層系統,充實和完善地質年表。使我國在露頭層序地層學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實踐上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3、古地理和古大陸再造:以「全球構造活動論」的地球演化觀為指導,以全球古大陸再造為重點,綜合運用古地磁、生物古地理、沉積和古氣候等資料,重視GIS和計算機自動成圖等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開發和應用,通過地球演化突變期沉積作用、地層格架、生物古地理、地球化學研究分析,研究大地構造分區和不同大地構造單元之間的演化關系。把古地理研究與地球動力學相結合,探討地球表層的行為及其與深部作用之間的關系。把古地理研究與盆地分析、岩漿活動、火山作用與地球的深部過程聯系起來,重建地史時期地球動力學演化特徵,揭示地球的整體演化規律。這項研究將推動相關學科,包括歷史大地構造、沉積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及相關地理信息系統等研究的綜合發展。

4、微體古生物學:除了微體古生物系統分類研究外,主要致力於微體古生物學綜合研究體系的建設,以微體古生物類群的系統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和生物地層學研究與古海洋環境、古全球變化研究相結合為特色,重點研究有孔蟲、鈣質超微化石、溝鞭藻等微體生物門類的生態學、地層學、氣候學和海洋學意義,特別重視在能源勘查以及海洋資源評價中的應用研究。可能將在海洋生物殼體的微量元素(Cd/Ca、Sr/Ca)、同位素(44Ca/48Ca)特徵與海洋生產力的關系、古厄爾尼諾(El Nino)的生物和生物化學信號識別、白堊/第三紀的界線事件和特提斯海的最高海相層層位研究等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5、進化古生物學:在進化古生物學方面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軟體動物系統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及遺跡化石學、古植物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古人類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在系統古生物學、中生代生物地層學、華夏植物群和陸相遺跡化石與環境關系、熱河動物群生態環境及埋藏、以及地史關鍵時期生物的絕滅-殘存-復甦-輻射型式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進化古生物學研究領域,除了要鞏固我校的研究特色以外,還要在下列幾個方面不斷拓展:(1)古生物學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方法的研究;(3)古生物學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研究;(3)古生物學研究與重大地質問題研究的結合。

6、古海洋學:重點研究南海海域的生物化石記錄、沉積地球化學記錄與高頻氣候變化,西太平洋—北印度洋表層熱傳輸及其對華南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孟加拉灣古海洋學信號對青藏高原構造隆升的響應。將在15萬年以來西太平洋—北印度洋溫鹽傳輸體系的變化特徵及其對我國西南地區的降雨影晌、350萬年以來孟加拉灣水域表層水團化學性質和營養度的變化與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關系等方向可能取得重要突破。

㈧ 古生物學家有哪些

古生物學家是專精於古代生物研究的科學家,他們檢查化石中的植物、動物殘余物。化石中有機生物的殘余物,透露了結構、環境、演化和分布的細節。古生物學家對地質學也很有貢獻,藉著分析岩層間的關系,決定地貌和過去地質時代的氣候。 專門從事古生物研究的專家。古生物削減為研究古代生物,長年從事艱苦的野外考察,採集古生物化石,還需要刻苦鑽研歷史資料,了解最近的古生物研究信息,探究古生物進化演變的過程,研究古生物生存消亡的生態環境等。

㈨ 地層古生物學家楊遵儀是近代人物嗎

不是
楊遵儀(1908年10月7日-2009年9月17日),廣東揭陽人。地層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奠基人、新中國地層古生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和新中國地層古生物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曾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學會地層古生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以及《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質學報》、《古生物學報》等專業學術期刊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還擔任過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岡瓦納分會以及其他一些國際地質學術組織的負責人。

㈩ 國際哪個古生物學專業好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古生物專業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各1個。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兼職)1人,長江特聘教授1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教員承擔了大量國家重大科學基礎研究項目,並與十餘個國家科學家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研究,為高素質人才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

古生物學專業設有國家理科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專門設有「地質獎學金」(人均5000元/年),以鼓勵學生進入本專業學習。該學科的學生除了完成學校以素質培養為主的基礎課程外,還要學習地質學和生物學的各類課程,能適應社會各部門的科研、教學、管理需要。

閱讀全文

與古生物學院士是哪個學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