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災害是怎麼形成的

生物災害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9-12 12:15:54

① 什麼是生物災害

說起自然災害,人們都會想到水災、旱災、地震、海嘯這些氣象或地質方面的災害,而一些動植物活動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尤其是人類的重大疫情卻很少有人將它們與自然災害聯系起來。其實,從廣義上講,由於各種活動(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動)對人類生命和生存環境引發的重大傷亡和破壞也屬於自然災害,但從狹義上來說,稱為生物災害。

我們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已經有無數種動植物和微生物存在,它們有自己的生活和繁衍方式。人類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這些生物,它們為人類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各種物質,而人類的生活也為它們提供各種生長繁殖的條件。

各種生物在自然界中構成了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在這個生物大世界中,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雖然人是最聰明的高等動物,但人並不能主宰一切,和諧中也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斗爭。

一旦某種生物鏈遭到破壞,就會對其他生物的生命和生存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則可能引發災難。人類發展史上無數次瘟疫的流行,使得人口銳減,社會經濟發展受挫,就是這一災害的結果。

② 乾旱為什麼會導致生物災害

乾旱為什麼會導致生物災害
生物災害屬於自然災害的一種;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乾旱、洪澇、台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
生態破壞(又叫環境破壞)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興建工程項目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關環境效應,從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環境破壞造成的後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③ 自然界造成動物災害的原因有哪些

危害生物災害概念主要種類——由動植物的活動和變化所造成的災害,就是生物災害。農林牧生物災害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生物災害農林牧生物災害——在農耕區、林區、牧區,由於某種原因而導致在農作物、森林、牲畜等生物中,病害、蟲害、草害、鼠害暴發或流行的現象。危害——常常給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害。禽流感蝗災草害鼠害自然界造成動物災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然因素,如氣候變化、環境變化使動物的數量、習性發生改變;有動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過強或過弱、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生態失衡。乾旱使蝗災暴發,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老鼠缺少天敵過度繁殖,猖獗肆虐,不僅吞噬糧食,傳染多種疾病,而且毀壞各種設施;氣候環境變化發生森林病蟲害,使成千上萬畝林木毀滅,其損失遠遠大於森林火災……但更多的原因恐怕還在人類自身。
比如對許多動物的亂捕亂殺、森林的亂砍濫伐、草原的開墾、圍湖造田等破壞了動物的食物鏈,毀壞了動物的生活環境,隨之而來的是加速了物種的絕滅,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又如過量使用化學農葯,造成水域、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並且引起物種變異及抗葯性。比如殺蟲劑DDT的濫用,使之從誕生初的一支殺蟲利劍很快變成對蚊蟲毫無作用且對人有副作用的廢葯而被淘汰。
還有,盲目引進物種,造成外來物種侵入,引發動物易地泛濫。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將24隻歐洲穴兔帶到缺乏天敵的澳大利亞,以致兔子過度繁殖形成災害。另外,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曾發動一次「除四害」運動,其中將麻雀列為害鳥進行剿滅,這對隨後發生的一些蟲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④ 生物災害的介紹

在自然界,人類與各種動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災難就會接踵而至。如捕殺鳥、蛙,會招致老鼠泛濫成災;用高新技術葯物捕殺害蟲,反而增強了害蟲的抗葯性;盲目引進外來植物會排擠本國植物,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災害,危及生態環境。

⑤ 動物災害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利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顯得更加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進行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因飢荒而死。

自然界造成動物災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如氣候變化、環境變化使動物的數量、習性發生改變;有動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過強或過弱、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生態失衡。乾旱使蝗災暴發,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老鼠缺少天敵過度繁殖,猖獗肆虐,不僅吞噬糧食,傳染多種疾病,而且毀壞各種設施;氣候環境變化發生森林病蟲害,使成千上萬畝林木毀滅,其損失遠遠大於森林火災……

但更多的原因還在於人類自身。比如對許多動物的亂捕亂殺、森林的亂砍濫伐、草原的開墾、圍湖造田等破壞了動物的食物鏈,毀壞了生物的多樣性;又如過量使用化學農葯,造成水域、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並且引起物種變異及抗葯性。比如殺蟲劑DDT的濫用,使之從誕生之初的一支殺蟲利劍很快變成對蚊蟲毫無作用且對人有副作用的廢葯而被淘汰。

還有,盲目引進物種,造成外來物種侵入,引發動物易地泛濫。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將24隻歐洲穴兔帶到缺乏天敵的澳大利亞,以至於過度繁殖形成災害。另外,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曾發動一次「除四害」運動,其中將麻雀列為害鳥進行剿滅,這對隨後發生的一些蟲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⑥ 簡述生物災害的基本特徵

生物的特徵在於有生命。生物災害的基本特徵,是某一種或多種生物物種在相互爭奪資源、空間等的競爭中,打破了相互依存關系,生物鏈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形成了災害。
生物災害多數是由於人類的生產生活不當、破壞生物鏈或在自然條件下的某種生物的過多過快繁殖(生長)而引起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如森林火災、蝗災與鼠害等。對此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科學地開發資源、使用資源,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各種自然資源進行改造,以改進我們的生活。在生產生活中及時進行監測,預防生物災害的發生;在正常時期建立完善的自然災害處理機制,以便在其發生以後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積極驚醒結合實踐的理論研究,以預見和防止以為生產生活中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生物災害。
在自然界,人類與各種動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災難就會接踵而至。如捕殺鳥、蛙,會招致老鼠泛濫成災;用高新技術葯物捕殺害蟲,反而增強了害蟲的抗葯性;盲目引進外來植物會排擠本國植物,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災害,危及生態環境。
各種生物在自然界中構成了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在這個生物大世界中,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雖然人是最聰明的高等動物,但人並不能主宰一切,和諧中也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斗爭。一旦某種生物鏈遭到破壞,就會對其他生物的生命和生存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則可能引發災難。人類發展史上無數次瘟疫的流行,使得人口銳減,社會經濟發展受挫,就是這一災害的結果。
1、動物災害。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厲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顯得更加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等進行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因飢荒而死。
2、植物災害。說到植物災害,許多人就會想到豚草、葛藤、假高梁、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水葫蘆等等一系列泛濫成災,禍害農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惡性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繁殖迅猛,有的還有毒性。它們搶奪其他農作物的養分,致其死亡。在熱帶和亞熱帶一些地區,每年由於惡性雜草成災引起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達50%之多。
還有些植物雖不泛濫生長,但其毒性極強,讓許多人及食草動物誤食而命喪黃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致癮性物質被上億人吸食受毒害而難以解脫,煙草、古柯、大麻、罌栗即是這類植物。
3、微生物災害。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又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⑦ 生物災害

生物災害主要有蟲災、森林大火、赤潮、鼠災、瘟疫等。森林大火是目前威脅森林生態系統最嚴重的災害之一。由於氣候異常,20世紀80~90年代在世界各地頻頻發生森林大火,如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森林大火、蒙古境內的森林大火、印度尼西亞的森林大火等。1987年的中國大興安嶺的一場森林大火,過火林面積達114×104 ha(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以上。1997年的印度尼西亞的森林大火燒了三個月,在雅加達的上空彌漫著煙塵,街上行人戴上口罩,毀林30多萬公頃,死亡人數達300人。

蟲災年年都會發生,殃及世界各地。我國每年因蟲災和森林大火造成林業的損失達20億元,農業損失100億元。蟲災主要有蝗災、棉鈴蟲災、水稻蟲災、松毛蟲災等。鼠災主要是損耗糧食和傳播疾病。14世紀(1347~1350年)在歐洲流行的「黑死病」就是一種鼠疫,造成了1/3的歐洲人(2000多萬人)死亡。我國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因老鼠損失的糧食達7.2×108 kg。此外,還有白蟻蛀蝕木製房子和傢具、蚊子傳播疾病等一系列的生物災害。

⑧ 外來物種是怎樣形成生物災害的

外來物種是指出現在其自然分布范圍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種物種、亞種或低級分類群。
入侵的外來物種由於缺少天敵,對環境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與當地本土生物爭奪生存空間、餌料,爭奪生態位,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並且傳播疾病、與本土生物雜交導致遺傳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導致土著生物自然群體降低,甚至瀕於滅絕,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

⑨ 自然災害怎麼形成的

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
影響自然災害災情大小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孕育災害的環境(孕災環境),二是導致災害發生的因子(致災因子),三是承受災害的客體(受災體)。

閱讀全文

與生物災害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10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725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65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36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20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72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6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72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37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34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81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203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05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52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66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200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7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9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