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學 輔酶,輔因子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輔因子是指與酶(酵素)結合且在催化反應中必要的非蛋白質化合物.是的,可以這么認為,注意輔酶與輔基的區別,前者與脫輔蛋白結合較疏鬆,後者與脫輔蛋白結合較緊密。輔因子包括金屬離子和一些分子量不大的有機化合物。一般常見的金屬離子有鋅離子(Zn2+)、鎂離子(Mg2+)、鐵離子(Fe2+)、銅離子(Cu2+)等,例如醇脫氫酶含鋅、精氨酸酶含錳、而多酚氧化酶則含銅等。 與酶蛋白緊密結合的輔因子稱為輔基。酶的純蛋白部分相對於輔因子而言,則稱為脫輔基酶蛋白或簡稱酶蛋白。無論輔酶或脫輔基蛋白在單獨存在時都不顯示酶活力。
有不少酶既含有金屬輔因子也含有輔酶。許多輔酶是維生素或維生素的衍生物。
『貳』 什麼是活性輔酶
輔酶是作為酶輔因子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它們與脫輔〔基〕酶(綴合酶的蛋白質部分)結合的緊密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把與脫輔酶緊密結合,不易與脫輔酶分離的小分子有機物叫做輔基;而把與脫輔酶結合較鬆弛,易與脫輔酶脫離的稱為輔酶。脫輔酶與輔酶形成的復合物叫做全酶。脫輔酶或輔酶單獨都沒有催化活性,全酶才有催化活性。輔酶是酶活性部位的有效成分,常起轉移氫或化學基團的作用,許多輔酶是維生素的衍生物。
『叄』 輔酶和酶有什麼關系輔酶是什麼
某些為催化活性所必需的,與酶蛋白疏鬆結合的小分子量的有機物質。
一部分酶除蛋白質部分外,尚含有與它們的功能直接有關的一些無機或有機成分,這些成分統稱為酶的輔因子,如果缺少這些成分,酶就顯不出活性。
輔因子包括金屬離子和一些分子量不大的有機化合物。一般常見的金屬離子有鋅離子(Zn()、鎂離子(Mg()、鐵離子(Fe()、銅離子(Cu()等,例如醇脫氫酶含鋅、精氨酸酶含錳、而多酚氧化酶則含銅等。
與酶蛋白結合很鬆弛,用透析和其它方法很易將它們與酶分開的稱為輔酶(Coenzyme)——還有激活劑與輔基之分(見文章的最後,此不表)。輔酶盡管不同於酶的底物,但在作用方式上和底物類似,在酶反應過程中與酶結合、分離及反復循環。輔酶用量的確定可將它們按底物處理。例如乳酸脫氫酶中輔酶按雙底物動力學方程計算。
有不少酶既含有金屬輔因子也含有輔酶。許多輔酶是或維生素的衍生物。
作為輔酶的B族維生素及其衍生物20世紀前 50年在維生素研究中的突出成就就是分離和鑒定了許多維生素(特別是 B族維生素)並闡明了它們在人體內的作用。發現不少維生素類 (特別是B族維生素或其衍生物)是有機體中一些重要酶類的輔酶,它們的需要量雖不多但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肆』 蘋果酸脫氫酶的輔助因子是 是什麼的衍生物
維生素或維生素的衍生物。
有不少酶既含有金屬輔因子也含有輔酶。許多輔酶是維生素或維生素的衍生物。
『伍』 tpp是何種維生素的衍生物是什麼酶的輔酶其功能基團是什麼
硫胺素與ATP反應,生成其活性形式:硫胺素焦磷酸(TPP),即脫羧輔酶。
其分子中氮和硫之間的碳原子性質活潑,易脫氫。生成的負碳離子有親核催化作用。
羧化輔酶作為醯基載體,是α酮酸脫羧酶的輔基,也是轉酮醇酶的輔基,在糖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硫胺素會導致糖代謝障礙,使血液中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增多,影響神經組織供能,產生腳氣病。主要表現為肌肉虛弱、萎縮,小腿沉重、下肢水腫、心力衰竭等。可能是由於缺乏TPP而影響神經的能源與傳導。
硫胺素在糙米、油菜、豬肝、魚、瘦肉中含量豐富。但生魚中含有破壞B1的酶,咖啡、可可、茶等飲料也含有破壞B1的因子。
『陸』 輔酶I的輔酶I (NAD)—維生素B3衍生物
上世紀糙皮病肆虐,僅1915年1至10月,造成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州1306人死忘。1916年,美國南部超過10萬人患此病,美洲大陸被恐懼籠罩。直到1937年,Conrad Elvehjem發現煙酸(Nicotinic aid,Na)與煙醯胺(Nicotinamide,Nam)可以治癒糙皮病,數以萬計的生命倖免於難。煙酸在體內可快速轉化成煙醯胺,因此統稱為維生素B3,又稱維生素PP,是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對機體生理功能有著重要意義。隨著對維生素B3葯理功效的深入研究,發現攝入的維生素B3在人體肝臟中轉化為細胞氧化還原反應中必不可少一種關鍵物質——輔酶I(NAD),繼而發揮一系列生理功能 。在揭開輔酶I(NAD)神秘面紗過程中,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作出了重大貢獻。1904年Sir Arthur Harden發現酵母中存在一種重要的輔助因子可以促進發酵,將其命名為輔酶I。困於當時的技術,輔酶I(NAD)未能得到分離純化,限制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直到20年代,Hans von Euler-Chelpin成功從酵母提取物中分離出輔酶I(NAD),並發現其二核苷酸的基本結構,大大加速了它的研究進展。30年代,Otto Warburg和Christian發現了輔酶I(NAD)可以將氫離子轉移到其它分子物質上,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式拉開輔酶I(NAD)生理功能研究的序幕。隨後幾十年,大量研究揭示了輔酶I(NAD)及其代謝物在細胞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哺乳動物體內許多重要信號通路需要輔酶I參與,如DNA修復過程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化〔poly( ADPribosyl) ation〕、免疫應答和g蛋白偶聯過程的單ADP核糖基化(mono-ADP-ribosylation)、細胞內鈣信號中環ADP核糖和煙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輔酶II) 的合成。此外,輔酶I(NAD)和它的衍生物在轉錄調控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它是酵母和哺乳動物體內的沉默信息因子2(Sir2)蛋白家族發揮去乙醯化活性的必須底物 。
『柒』 輔酶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
輔酶(coenzyme)是一類可以將化學
基團從一個酶轉移到另一個酶上的
有機小分子,與酶較為鬆散地結合,對於特定酶的活性發揮是必要的。有許多
維他命及其衍生物,如
核黃素、硫胺素和葉酸,都屬於輔酶。這些化合物無法由人體合成,必須通過飲食補充。不同的輔酶能夠攜帶的化學基團也不同:NAD+或NADP+攜帶氫離子,
輔酶A攜帶乙醯基,葉酸攜帶甲醯基,S-腺苷基蛋氨酸也可攜帶
甲醯基。
輔酶的作用:
折疊維生素B族輔酶
在幾種重要的代謝反應中起作用。在二羧酸的異構作用中,例如在谷氨酸轉化為甲基天冬氨酸的酶促反應中,在乙二醇和甘油轉化為醛類,生物合成甲基基團以及核苷的合成中需要輔酶B12
其他重要輔酶
除了 B族維生素成員組成了大部分重要的輔酶以外,在生物化學上重要的還有輔酶Q、谷胱苷肽、尿苷二磷酸葡糖(UDPG)、維生素K族等。
折疊其他重要的輔酶
1、輔酶Q(CoQ)
輔酶
Q是生物體內廣為分布的一類醌類物質,又稱為泛醌。存在於線粒體內膜中,是生物氧化呼吸鏈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氫遞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輔酶
Q側鏈的異戊二烯單位的長度對於不同的生物種可以是不同的。
2、谷胱甘肽(Glutathion)
谷胱甘肽是一個小分子量的胞內三肽,即γ-L-谷氨醯-L-半胱氨醯甘氨酸在大多數生物細胞中,谷胱甘肽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一些蛋白質的巰基以維持它們在還原狀態。谷胱甘肽還在生物體內產生的過氧化氫還原上起一定作用,但這些都不是輔酶的作用。谷胱甘肽也作為一些酶的輔酶而起作用,例如它是乙二醛酶(Glyoxalase)及順丁烯二酸單醯乙醯乙酸異構酶(Maleoylacetoacetate
isomerase)
的輔酶。谷胱甘肽也是體內甲醛氧化成甲酸反應的輔酶。
3、尿苷二磷酸葡糖
(UDPG)
是核苷二磷酸糖類的一種,作為輔酶主要是在糖類合成中起作用。其他可作為輔酶的核苷二磷酸糖類有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尿苷二磷酸甘露糖(UDPMan)等,他們在糖類合成代謝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UDPG
作為半乳糖-4-
表異構酶(Galactose-4-epimerase)的輔酶,在D-半乳糖的代謝中起作用:
D-半乳糖-1-磷酸+UDPG[355-04]
UDPGal+D-葡萄糖-1-磷酸
4、維生素K族
維生素K族中的某些成員可能在生物體內起某些輔酶作用。如作為輔酶在谷氨酸殘基的羧化作用中的功能已獲得一些線索。
5、甲基萘醌類(Menaquinone,即維生素K2類)很可能是某些細菌中使二氫乳清酸轉變為乳清酸反應的酶的輔酶。
『捌』 輔酶指的是什麼
輔酶
fumei
輔酶
coenzyme
某些為催化活性所必需的,與酶蛋白疏鬆結合的小分子量的有機物質。
一部分酶除蛋白質部分外,尚含有對它們的功能直接有關的一些無機或有機成分,這些成分統稱為酶的輔因子,如果缺少這些成分,酶就顯不出活性。
輔因子包括金屬離子和一些分子量不大的有機化合物。一般常見的金屬離子有鋅離子(Zn()、鎂離子(Mg()、鐵離子(Fe()、銅離子(Cu()等,例如醇脫氫酶含鋅、精氨酸酶含錳、而多酚氧化酶則含銅等。
與酶蛋白緊密結合的輔因子稱為輔基。酶的純蛋白部分相對於輔因子而言,則稱為脫輔基酶蛋白或簡稱酶蛋白。無論輔酶或脫輔基蛋白在單獨存在時都不顯示酶活力。
有不少酶既含有金屬輔因子也含有輔酶。許多輔酶是或維生素的衍生物。
作為輔酶的B族維生素及其衍生物 20世紀前 50年在維生素研究中的突出成就就是分離和鑒定了許多維生素(特別是 B族維生素)並闡明了它們在人體內的作用。發現不少維生素類 (特別是B族維生素或其衍生物)是有機體中一些重要酶類的輔酶,它們的需要量雖不多但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硫胺素 即維生素B1。它在生物體內的輔酶形式是硫胺素焦磷酸 (TPP)(圖1[硫胺素焦磷酸(TPP)的結構式])。
硫胺素焦磷酸過去也稱為輔羧酶。它在動物糖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丙酮酸在脫羧作用時需要它。在TPP缺少的情況下,代謝中間物丙酮酸不能順利脫羧會積聚於血液和組織中而出現神經炎症狀。TPP 還是其他酶例如 -酮酸氧化酶、轉酮醇酶的輔酶。TPP催化的酶反應還需要有鎂離子的存在。
煙醯胺 是一系列酶類的輔酶的前體。
很早就知道煙醯胺可以防止糙皮病。1904年已知酒精發酵時不能缺少一種叫輔酶Ⅰ的物質,1933年這種輔酶Ⅰ被分離出來。1934年德國生化學家O.瓦爾堡又分離出一個與輔酶Ⅰ相近似的物質,稱為輔酶Ⅱ,並證實了煙醯胺是這兩種輔酶的組成部分,現在已經弄清楚輔酶Ⅰ的化學組成是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圖2[輔酶Ⅰ即NA的結構式]的結構式" class=image>),輔酶Ⅱ的化學組成為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
以NAD(和NADP(為輔酶的酶,稱為吡啶核苷酸(或煙醯胺核苷酸)連接的脫氫酶。這些酶催化細胞內的氧化還原反應。一般說來,與NAD(相連的脫氫酶類通常與呼吸過程有關,而與NADP(相連的則與生物合成反應有關。
核黃素 即維生素B2。參與組成兩種輔酶,是細胞內的氧化還原系統的主要成分,它們是黃素單核苷酸(FMN)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MN和FAD是一系列黃素連接的氧化還原酶或稱為黃素蛋白類的輔酶,從它們與酶蛋白結合緊密的程度來說,也可認為是輔基。這些酶中有的除了FMN或FAD外,還需要一些金屬輔助因子,如鐵或鉬離子等。因此它們被稱為金屬黃素蛋白。這些酶催化一系列可逆或不可逆的細胞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吡哆醛及其衍生物 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總稱為維生素B6(圖3[維生素的結構式]的結構式" class=image>)。維生素B6參與形成兩種輔酶,即吡哆醛磷酸和吡哆胺磷酸。
需要吡哆醛磷酸或吡哆胺磷酸作為輔酶的酶在氨基酸代謝中特別重要,催化轉氨、脫羧以及消旋作用等。
生物素 作為一些酶的輔基而起輔因子作用。它以共價鍵的形式通過醯胺鍵和脫輔基酶蛋白的一個專一賴氨醯殘基的ε- 氨基相連。ε-N-生物素醯-L-賴氨酸稱為生物胞素(biocytin) (圖4[生物素作為輔基的形式])。
需要生物素的酶類能催化二氧化碳的參入 (羧化作用)或轉移,因而生物素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密切相關。在羧化作用時還需要腺苷三磷酸(ATP)和鎂離子的存在,此外生物素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以及轉氨基作用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泛酸 最初作為酵母的生長因子被分離出來。由於在生物中廣泛存在,因而被稱為泛酸。泛酸的輔酶形式是輔酶A(CoA或CoASH),是酶促乙醯化作用的輔助因子(圖5[輔酶A的結構式]),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是作為醯基的載體或供體,在代謝上尤其是脂肪酸的代謝上甚為重要。
葉酸 由於最早是從菠菜葉中被分離出來,故名。
葉酸的輔酶形式是四氫葉酸(圖6[四氫葉酸的結構式]),它作為酶促轉移一碳基團(如甲醯基等)的中間載體而在嘌呤類、絲氨酸、甘氨酸和甲基基團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此外,葉酸在核蛋白的生物合成上也是不可缺少的。
維生素 在20年代已經發現給病人吃動物的肝能治療惡性貧血,說明肝中有一種因子對惡性貧血有效。現在維生素B12已經被分離提純並且結構也已弄清。維生素B12的結構中有一個咕啉(corrin)環系統,並且含有鈷離子及氰基(CN),故又稱氰鈷胺素。純凈的維生素B12溶液呈紅色,這也是一般鈷化合物的特徵。作為輔酶時,維生素B12中的CN被5』-脫氧腺苷基團所代替,稱為輔酶B12。這是一個不穩定的化合物,當有氰化物存在或暴露於光照下即轉變為維生素B12。如以5』-脫氧腺苷基代替式中的黑體-CN基,就是輔酶B12的結構式。
輔酶 在幾種重要的代謝反應中起作用。在二羧酸的異構作用中,例如在谷氨酸轉化為甲基天冬氨酸的酶促反應中,在乙二醇和甘油轉化為醛類,生物合成甲基基團以及核苷的合成中需要輔酶B12(圖7 [輔酶的結]的結" class=image>[構式])。
其他重要輔酶 除了 B族維生素成員組成了大部分重要的輔酶以外,在生物化學上重要的還有輔酶Q、谷胱苷肽、尿苷二磷酸葡糖(UDPG)、維生素K族等。
輔酶Q(CoQ) 輔酶 Q是生物體內廣為分布的一類醌類物質,又稱為泛醌。存在於線粒體內膜中,是生物氧化呼吸鏈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氫遞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輔酶 Q側鏈的異戊二烯單位的長度對於不同的生物種可以是不同的。
谷胱甘肽(Glutathion) 谷胱甘肽是一個小分子量的胞內三肽,即γ-L-谷氨醯-L-半胱氨醯甘氨酸在大多數生物細胞中,谷胱甘肽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一些蛋白質的巰基以維持它們在還原狀態。谷胱甘肽還在生物體內產生的過氧化氫還原上起一定作用,但這些都不是輔酶的作用。谷胱甘肽也作為一些酶的輔酶而起作用,例如它是乙二醛酶(Glyoxalase)及順丁烯二酸單醯乙醯乙酸異構酶(Maleoylacetoacetate isomerase) 的輔酶。谷胱甘肽也是體內甲醛氧化成甲酸反應的輔酶。
尿苷二磷酸葡糖 (UDPG) 是核苷二磷酸糖類的一種,作為輔酶主要是在糖類合成中起作用。其他可作為輔酶的核苷二磷酸糖類有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尿苷二磷酸甘露糖(UDPMan)等,他們在糖類合成代謝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UDPG 作為半乳糖-4- 表異構酶(Galactose-4-epimerase)的輔酶,在D-半乳糖的代謝中起作用:
D-半乳糖-1-磷酸+UDPG[355-04]
UDPGal+D-葡萄糖-1-磷酸
維生素K族 維生素K族中的某些成員可能在生物體內起某些輔酶作用。如作為輔酶在谷氨酸殘基的羧化作用中的功能已獲得一些線索。
另外,甲基萘醌類(Menaquinone,即維生素K2類)很可能是某些細菌中使二氫乳清酸轉變為乳清酸反應的酶的輔酶。
『玖』 列表說明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的關系
從酶的組成來看,有些酶僅由蛋白質或核糖核酸組成,這種酶稱為單成分酶。而有些酶除了蛋白質或核糖核酸以外,還需要有其他非生物大分子成分,這種酶稱為雙成分酶。蛋白類酶中的純蛋白質部分稱為酶蛋白。核酸類酶中的核糖核酸部分稱為酶RNA。其他非生物大分子部分稱為酶的輔助因子。
雙成分酶需要有輔助因子存在才具有催化功能。單純的酶蛋白或酶RNA不呈現酶活力,單純的輔助因子也不呈現酶活力,只有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全酶(holoenzyme)才能顯示出酶活力。
全酶=酶蛋白(或酶RNA)+輔助因子
輔助因子可以是無機金屬離子,也可以是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1 無機輔助因子
無機輔助因子主要是指各種金屬離子,尤其是各種二價金屬離子。
(1)鎂離子 鎂離子是多種酶的輔助因子,在酶的催化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各種激酶、檸檬酸裂合酶、異檸檬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各種自我剪接的核酸類酶等都需要鎂離子作為輔助因子。
(2)鋅離子 鋅離子是各種金屬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菠蘿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等的輔助因子,也是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碳酸酐酶、羧肽酶、醇脫氫酶、膠原酶等的輔助因子。
(3)鐵離子 鐵離子與卟啉環結合成鐵卟啉,是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色氨酸雙加氧酶、細胞色素B等的輔助因子。鐵離子也是鐵-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固氮酶、黃嘌呤氧化酶、琥珀酸脫氫酶、脯氨酸羧化酶的輔助因子。
(4)銅離子 銅離子是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細胞色素氧化酶、賴氨酸氧化酶、酪氨酸酶等的輔助因子。
(5)錳離子 錳離子是錳-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酮酸羧化酶、精氨酸酶等的輔助因子。
(6)鈣離子 鈣離子是α-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輔助因子。
2 有機輔助因子
有機輔助因子是指雙成分酶中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有機化合物。它們在酶催化過程中起著傳遞電子、原子或基團的作用。
(1)煙醯胺核苷酸(NAD+和NADP+) 煙醯胺是B族維生素的一員,煙醯胺核苷酸是許多脫氫酶的輔助因子,如乳酸脫氫酶、醇脫氫酶、谷氨酸脫氫酶、異檸檬酸脫氫酶等。起輔助因子作用的煙醯胺核苷酸主要有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輔酶Ⅰ)和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輔酶Ⅱ)。
NAD+和NADP+在脫氫酶的催化過程中參與傳遞氫(2H++2e)的作用。例如,醇脫氫酶催化伯醇脫氫生成醛,需要NAD+參與氫的傳遞。
R—CH2CHOH+NAD+=R—CHO+NADH+H+
NAD+和NADP+屬於氧化型, NADH和NADPH屬於還原型。其氧化還原作用體現在煙醯胺第4位碳原子上的加氫和脫氫。
(2)黃素核苷酸(FMN和 FAD) 黃素核苷酸為維生素B2(核黃素)的衍生物,是各種黃素酶(氨基酸氧化酶、琥珀酸脫氫酶等)的輔助因子,主要有黃素單核苷酸(FMN)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在酶的催化過程中,FMN和FAD的主要作用是傳遞氫。其氧化還原體系主要體現在異咯嗪基團的第1位和第10位N原子的加氫和脫氧。
(3)鐵卟啉 鐵卟啉是一些氧化酶,如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等的輔助因子。它通過共價鍵與酶蛋白牢固結合。
(4)硫辛酸(6,8-二硫辛酸) 硫辛酸全稱為6,8-二硫辛酸。它在氧化還原酶的催化作用過程中,通過氧化型和還原型的互相轉變,起傳遞氫的作用。此外,硫辛酸在酮酸的氧化脫羧反應中,也作為輔酶起醯基傳遞作用。
(5)核苷三磷酸(NTP) 核苷三磷酸主要包括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鳥苷三磷酸(GTP)、胞苷三磷酸(CTP)、尿苷三磷酸(UTP)等。它們是磷酸轉移酶的輔助因子。
在酶的催化過程中,核苷三磷酸的磷酸基或焦磷酸被轉移到底物分子上,同時生成核苷二磷酸(NDP)或核苷酸(NMP)。
(6)鳥苷 鳥苷是含Ⅰ型IVS的自我剪接酶(R-酶)的輔助因子。
(7)輔酶Q 輔酶Q是一些氧化還原酶的輔助因子,於 1955年被發現。輔酶Q是一系列苯醌衍生物。分子中含有的側鏈由若干個異戊烯單位組成(n=6~10),其中短側鏈的輔酶Q主要存在於微生物中,而長側鏈的輔酶Q則存在於哺乳動物中。www.cnenzyme.com
(8)谷胱甘肽(G-SH) 谷胱甘肽是由L-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組成的三肽,是L-谷氨醯-L-半胱氨酸-甘氨酸的簡稱。
(9)輔酶A 輔酶A是各種醯基化酶的輔酶,於1948年被發現。輔酶A由一分子腺苷二磷酸、一分子泛酸和一分子巰基乙胺組成。
(10)生物素 生物素是維生素B的一種,又稱為維生素H,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輔助因子,在酶催化反應中,起CO2的摻入作用。
(11)硫胺素焦磷酸 硫胺素又稱為維生素B1,於1931年被發現。硫胺素焦磷酸(TPP)於1937年被發現,是酮酸脫羧酶的輔助因子。
(12)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又稱為維生素B6,於1934年被發現,是各種轉氨酶的輔助因子。在酶催化氨基酸和酮酸的轉氨過程中,維生素B6通過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的互相轉變,起氨基轉移作用。
『拾』 輔酶與維生素
問得有問題啊
輔酶是一種輔助因子,依靠主要的酶或是維生素才能起作用
沒有說輔酶無需維生素的,輔酶離開了它輔助的主體,自身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