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級下冊生物書 發酵技術 如何讓製作酸奶
先把牛奶高溫滅菌,放入容器中,然後冷卻,再加入酸奶,密封好。(偶也八年級喲)
2. 初中生物發酵現象演示實驗用到哪些實驗材料和葯品
一、 實驗原理:酵母菌喜歡偏酸性且富含糖的環境中生長,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悠揚的情況下酵母菌生長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 材料用具:
1、實驗用具:玻璃瓶一個,小氣球一個,玻璃三通管一個,6厘米長的膠管一段,玻璃管一個,溫度計一支,試管一個,滴管一 個,夾子一個,水槽一個,比色板一個,粘膠帶一個。2、實驗材料:白糖100克,1小包乾酵母(約30克),澄清石灰水,檢測酒精的試劑——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
3、實驗裝置的組裝:空玻璃瓶一個,洗凈後用錐子在塑料蓋子上扎一個孔,用火預熱三通玻璃管口後,迅速將玻璃管從孔中插入(約0.5厘米) ; 在玻璃三通管一端套上一個干癟的小氣球,另一端套上膠管,膠管再連接玻璃管;在膠管處夾上夾子 玻璃瓶口繞幾層粘膠帶,增強瓶子的氣密性。
3. 求初中生物課本上那個米酒製作方法,大謝。。。
將糯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泡4-5小時, 籠屜上放干凈的屜布,將米直接放在屜布上蒸熟。因米已經過浸泡,已經漲了,不需要象蒸飯那樣,在飯盆里加水。蒸熟的米放在干凈的盆里,待溫度降到30-40度時,按比例拌進酒麴,用勺把米稍壓一下,中間挖出一洞,然後在米上面稍灑一些涼白開,蓋上蓋,放在20多度的地方,經30小時左右即可出味。 現時天稍涼了,因此,如家裡室溫在20度,可用棉衣將盆包焐起來。中間可打開看看,可適量再加點涼白開。糯米酒做好後為防止進一步酒化,需裝瓶放入冰箱存放,隨時可吃。 蘇州的酒葯上面有用量的指示。 做糯米酒的關鍵是器皿干凈,絕不能有半點油花。最好在做前,將要用的蒸鍋、籠屜、屜布、盆、蓋、拌勺等統統清洗一遍。如沾了油花,肯定做不成功,米會出綠、黑霉,要不得。如米面上有點白毛,屬正常,可煮著吃。下面的可直接吃。為保證干凈,特意用了一新的屜布,這塊就留著蒸糯米用了,蒸包子什麼的,用玉米葉當屜布即可。步驟1 首先泡糯米,大概兩三個小時
2 瀝干水分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3 蒸
4 用缸裝好
5 用涼開水拌酒粉
6 把酒粉連水一起跟米混均勻,用手拌反復好幾偏,總之一定要均勻,
7 最後把它裝起來,壓緊,再把中間挖個洞,深點(出酒了那裡才能看到)
做酒最好要在冬天做,(立春之前)做好的可以一直放著一年都不會壞,現在天很熱做好了,一段時間就要喝要不然很快就壞了,如果冬天做酒要把他圍起來放,也就是保溫,要到一定的溫度才會出酒,大概的溫度就是用手摸感覺暖暖的就行,出酒了就可以把圍的東西拿掉了
4. 八年級下冊生物發酵實驗中製作酸奶為什麼加蔗糖
酸奶是以新鮮的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後,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目前市場上酸奶製品多以凝固型、攪拌型和添加各種果汁果醬等輔料的果味型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優點,而且某些方面經加工過程還揚長避短,成為更加適合於人類的營養保健品。
家庭自製,夏季30℃以上的室溫即可。只不過乳凝時間要長一些,室溫越高,乳凝時間越短。方法是洗凈粗口玻璃瓶或瓷瓶(罐頭瓶因口太大易發生雜菌污染不能使用),裝滿牛奶,用潔凈的雙層塑料薄膜蓋住瓶口,並用線繩捆好,線繩捆紮要松,因在加熱過程中瓶內會產生很多蒸汽,如捆紮太緊,薄膜就會鼓破,易發生污染。把裝有牛奶的玻璃瓶放入鍋內煮沸30分鍾,水浸沒牛奶面為宜,不要蓋鍋蓋,然後取出冷卻到手背觸及不燙手時即可倒人2%—4%的市場銷售的新鮮純酸奶,如佳寶牌純酸奶,勤農牌純酸奶等。加入買來的酸奶後立即把塑料膜扎緊,以保證瓶內的無氧環境。室溫下10小時後,鮮奶乳凝如同豆腐腦,酸奶即成。把酸奶瓶放入0—5℃的冰箱中冷藏2—4小時,即可食用,白糖可在滅菌時加入,也可在吃時加入,量以個人口味而定,也可不加。可在作時單獨作一小瓶,如乳凝很好,可留作菌種,但不能多次使用,因家中無法保證無菌操作,菌種放入冷藏室即可。如瓶口薄膜上鼓,裡面有氣體產生,說明已進入產氣菌,只可食用,不能再留作菌種。
5. 生物麵包發酵實驗
面團會變大……這是常識,因為酵母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面團內部會有大小不等的氣泡
6. 酵母菌使糯米發酵(帶有酒味)的實驗步驟。
一、實驗目的: 學習和掌握酵母菌發酵糖產生酒精和酒麴發酵糯米配製糯米甜酒的方法。 二、實驗內容: 1.酵母菌的酒精發酵。 2.糯米甜酒的釀制。 三、實驗材料和用具: 培養的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斜面菌種。 酒精發酵培養基、甜酒麴、蒸餾水、無菌水、糯米。 鋁鍋、電爐、三角瓶、牛皮紙、棉繩、蒸餾裝置、水浴鍋、振盪器、酒精比重計。 四、操作步驟: (一)酵母菌的酒精發酵: 1、培養基:配製好的發酵培養基分裝人300min三角瓶中,每瓶100mL,121℃濕熱滅菌20~30min。 2、接種和培養:於培養24h的釀酒酵母斜面中加入無菌水5mL,製成菌懸液。並吸取lmL,接種於裝有100mL培養基的三角瓶中,一共接2瓶,其中1瓶於30℃恆溫靜止培養,另1瓶置30℃恆溫振盪培養。 3、酵母菌數目的計數:每隔24h取樣,經10倍稀釋後進行細胞計數(方法參閱「細菌數量測定」)。 4、酒精蒸餾及酒精度的測定:取60mL已發酵培養3d的發酵液加至蒸餾裝置的圓底燒瓶中,在水浴鍋中85~95℃下蒸餾。當開始流出液體時,准確收集40mL於量筒中,用酒精比重計測量酒精度。 5、品嘗:取少量一定濃度(30~40度)的酒品嘗,體會口感。 (二)糯米甜酒的配製: 1、甜酒培養基製作:稱取一定量優質糯米(糙糯米更好)。用水淘洗干凈後,加水量為米水比1:1,加熱煮熟成飯。或者糯米洗凈後,用水浸透,瀝干水後,加熱蒸熟成飯,即為甜酒培養基。 2、接種:糯米冷卻至35℃以下,加入適量的甜酒麴(用量按產品說明書)並噴灑一些清水拌勻,然後裝入到干凈的三角瓶中或裝入聚丙烯袋中。裝飯量為容器的l/3~2/3,中央挖洞,飯面上:再撒一些酒麴,塞上棉塞或紮好袋口,置25~30℃下培養發酵。 3、培養發酵:發酵2d便可聞到酒香味,開始滲出清液,3~4d滲出液越來越多,此時,把洞填平,讓其繼續發酵。 4、產品處理:培養發酵至第7d取出,把酒槽濾去,汁液即為糯米甜酒原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熱煮沸便是糯米甜酒,即可品嘗。 五、注意事項: 釀制糯米甜酒時糯米飯一定要煮熟煮透,不能太硬或夾生;米飯一定要涼透至35℃以下才能拌酒麴,否則會影響正常發酵
7. 八年級下冊生物書 發酵技術 如何讓製作酸奶
原料:純牛奶500ml(奶粉沖的也可以,但是象三鹿等牌子的全脂甜奶粉沖的不行,最好是伊利的無糖全脂奶粉)原味酸奶125ml(作菌種用,一定要是原味的)
工具:電飯鍋、帶蓋瓷杯、勺子、微波爐(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熱牛奶,但用微波爐不僅速度快,而且加熱溫度好掌握)
製作方法:
1.將瓷杯(連同蓋子)、勺子放在電飯鍋中加水煮開10分鍾消毒(其它方法也行,關鍵是要杯子消毒)
2.將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滿,牛奶如果是新開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開消毒),將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以手模杯壁不燙手為度。
如果是塑料袋裝的牛奶,最好煮開後晾至不燙手,再做下一步。
3.在溫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攪拌均勻,蓋蓋。
4.將電飯鍋斷電,鍋中的熱水倒掉,將瓷杯放入電飯鍋,蓋好電飯鍋蓋,上面用干凈的毛巾或其他保溫物品覆蓋,利用鍋中余熱進行發酵。
8-10小時後,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狀,表面潔白光滑,沒有乳清(淡黃色透明液體)析出,聞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歡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發酵前放糖。
自製酸奶由於不能密封,所以儲存時間也要比市場上賣的時間短,放在冰箱里只可以儲存2-3天,隨做隨喝更好啊~~
8. 初二生物關於發酵的實驗報告。
酒精發酵和乳酸發酵生產葡萄酒
(1)、破碎和去梗 破碎:使果肉和果汗分離。 去梗:果梗有青梗味,除非酒中需要額外增加單寧,才會保留果梗。 (2)、酒精發酵和浸漬 葡萄破碎去梗後,被輸送到發酵容器中進行發酵,酵母可以由葡萄自身原有的,也可以是人工添加的,發酵過程持續4~10天,葡萄皮中的單寧和色素就滲入葡萄汁里。 單寧和色素的撮過程就稱為浸漬。浸漬時間從數日到數周不等。酵造單寧含量低、較柔順的「新酒」,浸漬時間會很短;釀造可長期收藏的紅酒時,由於需要足夠的單寧,浸漬的時間會很長。(3)、更換容器和壓榨皮渣 更換容器是為了將皮渣從葡萄原酒中分離,結束浸漬過程。皮渣移出容器後,再經壓榨出酒。從皮渣中壓榨出的葡萄酒顏色較深,單寧含量也較高,味苦澀。 (4)、乳酸發酵 在紅葡萄酒釀造過程中,通常會進行稱為乳酸發酵的副發酵。副發酵是利用乳酸菌把酒中酸澀的蘋果酸變成較柔順且穩定的乳酸。
恩,格式什麼的,我也不會啊……你們老師的這個作業布置的很好啊,就是麻煩了點……我也沒時間現做(其實你應該自己做做的),這是網路的,你自己刪刪改改,湊一個吧,不會的可以看看網路,結合實際~
9. 【急!】求八年級上冊生物書中發酵的過程與方法詳細
八年級上冊生物:「發酵現象」演示實驗
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節設計了一個「發酵現象」的演示實驗。教材設計該實驗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觀察發酵現象,獲得感性認識;理解細菌真菌在食品製作中的發酵原理;明確利用細菌真菌發酵製作食品時要提供適合細菌真菌生存的條件。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讓學生構建知識。讓學生更親切的體會到科學技術,生物學知識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追求科學真理的熱情;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熱情。
原實驗的不足之處:
1.按照書上的要求只是觀察現象並沒有深入的探究,課本演示實驗裝置只能證明酵母菌在發酵時產生了氣體,但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2.同時酵母菌在發酵時也產生了酒精,而演示實驗並沒有關注這一點。
3.該實驗給人的感覺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觀察到現象。
4.該實驗對於水溫也沒有提出較准確的說明,造成實踐中實驗的成功與否很難把握,對發酵速度、實驗時間也難把握。
設計思路: 酵母菌發酵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發酵產生的氣體使氣球脹大,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發酵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聞到芳香的酒味,認同發酵產生了酒精。通過直觀的現象,讓學生建構知識。
實驗原理:酵母菌發酵分解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實驗器材: 高活性乾酵母、澄清石灰水、蔗糖、錐形瓶、玻璃三通管、橡皮管、滴管、氣球、細線、玻璃廣口瓶、葯勺、試管、夾子裝置說明:
1.錐形瓶內裝有46度的水、蔗糖和酵母菌。
2.利用玻璃三通管,一端用細線紮上一個氣球,另一端接上橡皮管,橡皮管的下端再接上滴管;三通管的第三端插入橡皮塞孔中,將橡皮塞塞在錐形瓶瓶口上。將氣球擠癟,用夾子夾緊橡皮管。
3.將錐形瓶放在46到50度左右的水中保溫。
實驗過程: 1.先將錐形瓶裝100—150毫升46度左右的水,將較多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再將較多高活性乾酵母放入錐形瓶內,搖勻;讓學生聞一聞錐形瓶內的氣味;將錐形瓶放在裝有46-50度左右水的水槽內保溫;先將錐形瓶口子敞開,直到錐形瓶內有氣泡產生(約2到3分鍾)。 2.當錐形瓶內有氣泡產生時,將橡皮塞塞緊,將氣球擠癟;用夾子將橡皮管夾緊;觀察錐形瓶內的變化,觀察氣球的變化。較快就可以看到氣球脹大,錐形瓶內液體在快速產生氣泡;說明液體內在發生變化產生氣體使氣球脹大。 3.用試管裝澄清石灰水,將連接橡皮管的滴管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去掉夾子;擠壓氣球,使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裡;立刻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錐形瓶內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4.最後拿出橡皮塞,可聞到芳香酒味,說明液體內還產生了酒精。
實驗效果: 1.通過對演示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讓學生較快的看到了酵母菌發酵冒出的氣泡、脹大的氣球,檢驗出發酵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聞到了發酵後特殊的甜酒的芳香氣味,認同發酵產生酒精,效果很好。 2.通過上述演示實驗,學生對酵母菌「發酵現象」所需要的原料、條件及產生的物質都有了較直觀的感受,比較容易理解課本闡述的「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關內容,而且印象深刻。 3.實驗用品及材料簡單易得,實驗過程直觀、簡單、易操作,現象明顯。
10. 酵母菌發酵需要水嗎請寫出實驗的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等等
當然需要水了
1、保藏的酵母菌菌種(一般為斜面)
2、用接種針挑取,無菌操作台中在YPD平板上劃線,28度,36h生化培養箱培養
3、選擇較大的單菌落,挑取單菌落劃若干個斜面
4、部分斜面用於保藏,另一部分用於生產
5、配製YPD或麥芽汁液體搖瓶(500ml三角瓶,150ml菌液),取一支斜面,無菌操作台中接種於三角瓶中
6、28度,180轉/分恆溫搖床中培養
7、下一級種子罐,控制好發酵溫度,前期進行好氧發酵使菌體大量增殖,後期進行厭氧發酵,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產生酒精。
我就是做生物發酵方面工作的,歡迎交流
你現在是在上高中?還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