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微生物離開氧氣也能生存
我們周圍的各種生物,像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包括人類自己,在生活中,都要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麼,是不是所有生物離開氧氣就不能生活了呢?
事實並不是這樣。在生物界有一類「厭氧微生物」,離開氧或缺氧也能生活,可以進行無氧呼吸。這類微生物分布廣,種類多。例如,動物腸道內的類桿菌,青貯飼料和泡菜中的乳酸菌,穀物或土壤深處的丙酮丁醇梭菌,能耐100度以上高溫的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在肉食品上產生毒素的肉毒梭菌,能使池塘里產生沼氣的甲烷厭氧菌等等。
那麼厭氧微生物為什麼離開氧氣也能活呢?它的這些「本領」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細菌出現在很早以前的原始海洋,它的祖先是一類厭氧的、需要依賴別的細胞提供營養才能生存的原始生命,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才具有了細胞的形態。盡管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這類細菌仍然在厭氧條件下生活。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和生物的進化,海洋里產生了一些釋放氧氣的藻類,有些細菌也變成了有氧呼吸的類型,地球上氧氣增加導致需氧生物種類增多,並成為地球上生物的主體。但一些細菌仍然保留著厭氧的生活習性,繼續發揮著它們特殊的作用。
❷ 微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
微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條件:一定的營養物質:主要有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和水.一定的自然環境:溫度、酸鹼度、氧化還原點位等.一定的生存空間:有氧或無氧.
❸ 微生物離開氧氣也能活嗎
我們周圍的各種生物,像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包括人類自己,在生活中,都要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麼,是不是所有生物離開氧氣就不能生活了呢?
事實並不是這樣。在生物界有一類「厭氧微生物」,離開氧或缺氧也能生活,可以進行無氧呼吸。這類微生物分布廣,種類多。例如,動物腸道內的類桿菌,青貯飼料和泡菜中的乳酸菌,穀物或土壤深處的丙酮丁醇梭菌,能耐100℃以上高溫的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在肉食品上產生毒素的肉毒梭菌,能使池塘里產生沼氣的甲烷厭氧菌等等。
那麼厭氧微生物為什麼離開氧氣也能活呢?它的這些「本領」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細菌出現在很早以前的原始海洋,它的祖先是一類厭氧的、需要依賴別的細胞提供營養才能生存的原始生命,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才具有了細胞的形態。盡管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這類細菌仍然在厭氧條件下生活。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和生物的進化,海洋里產生了一些釋放氧氣的藻類,有些細菌也變成了有氧呼吸的類型,地球上氧氣增加導致需氧生物種類增多,並成為地球上生物的主體。但一些細菌仍然保留著厭氧的生活習性,繼續發揮著它們特殊的作用。
❹ 微生物是如何生存的
1、寄生於其他生物體內,如大腸桿菌 2、利用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細菌 3、自身發酵作用,如酵母菌 它們大多是異養生物,自身不能生成有機物(硝化細菌除外),而是利用現成的有機物 就像人類要吃飯一樣!!!!呼吸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生物體內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並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類型。 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動物和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說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一般說來,葡萄糖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時最常利用的物質。 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質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高等植物、高等動物和人來說,稱為無氧呼吸。如果用於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則習慣上稱為發酵。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蘋果儲藏久了,為什麼會有酒味?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短時間的無氧呼吸,將葡萄糖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並且釋放出少量的能量,以適應缺氧的環境條件。高等動物和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盡管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都大大加強了,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骨骼肌對氧的需要,這時骨骼肌內就會出現無氧呼吸。高等動物和人體的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此外,還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進行無氧呼吸時也可以產生乳酸,如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等。無氧呼吸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與有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第二個階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以上兩個階段中的各個化學反應是由不同的酶來催化的。在無氧呼吸中,葡萄糖氧化分解時所釋放出的能量,比有氧呼吸釋放出的要少得多。例如,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後,共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儲存在ATP中,其餘的能量都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 在遠古時期,地球的大氣中沒有氧氣,那時的微生物適應在無氧的條件下生活,所以這些微生物(專性厭氧微生物)體內缺乏氧化酶類,至今仍只能在無氧的條件下生活。隨著地球上綠色植物的出現,大氣中出現了氧氣,於是也出現了體內具有有氧呼吸酶系統的好氧微生物。可見,有氧呼吸是在無氧呼吸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盡管現今生物體的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有無氧呼吸的能力。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明顯的不同。 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過程雖然有明顯的不同,但是並不是完全不同。從葡萄糖到丙酮酸,這個階段完全相同,只是從丙酮酸開始,它們才分別沿著不同的途徑形成不同的產物:在有氧條件下,丙酮酸徹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全過程釋放較多的能量;在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則分解成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全過程釋放較少的能量。 硝化細菌是兼性呼吸 現在知道了吧,其實呼吸作用並不是非得有氧氣才行的哦,呼吸作用只是生物們獲得能量的方式,只要有能量,夠他們生存就可以了!! 就像牛奶中的乳酸菌,他們的呼吸就是無氧呼吸,呼吸產物就是乳酸、水、二氧化碳和他們所需的能量!!!
❺ 細菌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能生存嗎
可以,有無氧細菌。
厭氧性細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類在無氧條件下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而不能在空氣(18%氧氣)和(或)10%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生長的細菌。這類細菌缺乏完整的代謝酶體系,其能量代謝以無氧發酵的方式進行。
它能引起人體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闌尾炎、膽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內膜炎、子宮內膜炎、腦膿腫、心肌壞死、骨髓炎、腹膜炎、膿胸、輸卵管炎、膿毒性關節炎、肝膿腫、鼻竇炎、腸道手術或創傷後傷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5)微生物在無氧環境如何生存擴展閱讀;
厭氧性細菌感染條件
1、組織缺氧或氧化還原電勢降低是造成厭氧菌生長繁殖的重要條件。局部組織血液供給障礙:血管損傷、腫瘤壓迫、燒傷、動脈硬化、組織水腫、壞死、異物。大面積外傷、刺傷可造成組織氧張力或Eh降低。
2、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接受免疫抑制劑、抗代謝葯物、放射治療、化學葯物治療;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腎疾病等);胃腸道、泌尿生殖道手術;老年人和早產兒。
3、長期使用廣譜抗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頭孢菌素等。這兩類抗生素對厭氧菌無效,同時破壞了正常菌群內各種微生物種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
❻ 在發酵無氧環境中蟲子能活嗎
如果是密閉環境,那蟲子應該是活不了。
通常所說的「蟲子」指的是小型節肢動物(如昆蟲)或蠕蟲類。這些動物都是好氧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氣,沒有氧氣是無法存活的。
發酵無氧環境中沒有氧氣,都在發酵初期就被消耗了,其中微生物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含量極高,在這樣的環境中,蟲子是無法存活的。
❼ 哪些微生物可在無氧情況下生存
厭氧微生物和兼性厭氧微生物都可以在無氧條件下生存。
厭氧菌比如說乳酸菌、產氣莢膜梭菌等
兼性厭氧菌比如說大腸埃希氏菌,普遍的特點是有氧繁殖,無氧發酵。
❽ 哪些微生物需要在無氧的條件下繁殖
厭氧菌
厭氧菌是一類在無氧條件下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而不能在空氣(18%氧氣)和(或)10%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生長的細菌.這類細菌缺乏完整的代謝酶體系,其能量代謝以無氧發酵的方式進行.
根據對O2的耐受程度,可將厭氧菌分為3大類
對氧極端敏感的厭氧菌
代表菌種為月形單胞菌.這類細菌對厭氧條件要求很高,在空氣中暴露10min即死亡,臨床上很難分離出
中度厭氧菌
代表菌種為脆弱【擬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等臨床分離常見的厭氧菌.它們在空氣中暴露60~90min或在膿汁抽出72h後仍然能分離出來【破傷風芽胞桿菌】
耐氧厭氧菌
代表菌種為【溶組織梭菌】.這類細菌不能利用氧,在無氧條件下生長好,而在有氧條件下生長不佳
❾ 酵母菌在有氧無氧環境下分別干什麼
酵母菌是兼性厭氧的微生物,它在有氧的情況下可以呼吸,在無氧的情況下就發酵。即在有氧氣的環境中,酵母菌將葡萄糖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酒精。
在缺乏氧氣時,酵母會進行無氧發酵, 當中通過糖酵解作用將葡萄糖轉化成CO2與乙醇並產生能量(ATP)
C6H12O6 →2C2H5OH + 2CO2 + 2ATP
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能夠迅速出芽繁殖, 酵母將葡萄糖經有氧呼吸(糖酵解→三羧酸循環)代謝生成CO2和H2O。
C6H12O6 + 6O2→6CO2 + 6H2O + 30(32)ATP
(9)微生物在無氧環境如何生存擴展閱讀:
無氧發酵的優點:
可以產生酒精(乙醇),而酒精會再被其他有機酸轉化成酯,而酯是麵包風味的重要來源。所以面團採用無氧發酵時麵包風味會較佳。
有氧發酵的優點:
能夠有效的產氣,有氧發酵一個葡萄糖能夠產生6個CO2 ,遠比無氧發酵只會產生2個CO2來的多。所以能夠大量的產氣,增加麵包體積。但因為有氧發酵過程中沒有酒精產出,所以風味會較缺乏會損失很多風味,也就是說大氣孔不一定好吃的原因在這里。
❿ 哪些細菌微生物能在無氧密封的糧食中生存
首先,在無氧狀態下能夠存活的大部分為真菌,即可以實現無氧呼吸,這些有:酵母菌,乳酸菌
介紹一下厭氧菌,其分為三種:
一、厭氧菌簡介及類型
厭氧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類在無氧條件下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而不能在空氣(18%氧氣)和(或)10%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生長的細菌。
常見致病性厭氧菌有下列幾種
1、革蘭陰性桿菌
(1)類桿菌:以脆弱類桿菌最為多見
(2)梭形桿菌:以核梭形桿菌和產壞死梭形桿菌為多見
(3)波費桿菌
2、革蘭陽性球菌
(2)消化球菌屬:如大消化球菌
(2)消化鏈球菌屬:如厭氧消化鏈球菌
3、革蘭陰性球菌 如韋榮球菌、大球菌。
4、革蘭陽性產芽胞桿菌 如梭狀芽胞產氣桿菌桿菌,其中以產氣莢膜桿菌為多見。
5、革蘭陽性非產芽胞桿菌
(1)放線菌屬
(2)丙酸桿菌屬
(3)真桿菌屬
(4)乳酸桿菌屬
(5)雙岐桿菌屬
二、專性厭氧菌簡介及類型
專性厭氧菌是指在無氧的環境中才能生長繁殖的細菌。此類細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統,只能進行無氧發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離氧對其還有毒性作用。
常見專性厭氧菌有下列幾種
1、破傷風桿菌
2、肉毒桿菌
3、產氣莢膜桿菌
4、甲烷菌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