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種類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種類

發布時間:2022-06-27 09:05:42

①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葉;病毒;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乙肝病毒;細菌病毒:專門寄細菌細胞里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② 病毒的種類 及代表

1、根據所寄生的細胞不同:脊椎動物病毒(流感病毒),無脊椎動物病毒(昆蟲病毒),植物病毒(香蕉巴拿馬病毒),微生物病毒(噬菌體)
2、根據攜帶遺傳信息不同:DNA病毒(噬菌體) RNA病毒(非典冠狀病毒)

③ 生物病毒分類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第七次報告(1999),將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據核酸類型分為
DNA病毒——單股DNA病毒
DNA病毒——雙股DNA病毒
DNA與RNA反轉錄病毒
RNA病毒——雙股RNA病毒
RNA病毒——單鏈
單股RNA病毒
裸露RNA病毒
類病毒

此外,還增設亞病毒因子一類。這個報告認可的病毒約4000種,設有三個病毒目,64個病毒科,9個病毒亞科,233個病毒屬,其中29個病毒屬為獨立病毒屬。亞病毒因子類群,不設科和屬。包括衛星病毒和prion(傳染性蛋白質顆粒或朊病毒)。一些屬性不很明確的屬稱暫定病毒屬。

④ 生物病毒

病毒(virus)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多數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病毒,是一類不具細胞結構,具有遺傳、復制等生命特徵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離開宿主細胞,它只是一個大化學分子,停止活動,可製成蛋白質結晶,為一個非生命體,遇到宿主細胞它會通過吸附,進入、復制、裝配、釋放子代病毒而顯示典型的生命體特徵,所以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一種原始的生命體。
病毒的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復制過程叫做復制周期。其大致可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吸附、侵入、脫殼、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裝配與釋放
結構
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麵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衣殼。較復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面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煙草花葉病毒;復合對稱,如 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
病毒出現假說:
1.蛋白質、核酸遺失說:
大生物(此處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區別於病毒的肺細胞結構生物)由於細胞脫落和破裂,導致游離的蛋白質和DNA、RNA的出現,在某種情況下,這些蛋白質由於化學作用形成了一個內部可容納小分子的結構,很多這樣的蛋白質,裡面裹著DNA或者RNA,甚至單獨的蛋白質和單獨的DNA、RNA游離,這些散落的游離的分子,有一些個別的和大生物細胞膜有親和性,大生物細胞通過吞噬作用使其進入細胞,其DNA、RNA得以表達,然後通過進化形成現在成熟的病毒。
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種病毒有著特殊的地位,這就是煙草花葉病毒。無論是病毒的發現,還是後來對病毒的深入研究,煙草花葉病毒都是病毒學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對象,起著與眾不同的作用。
「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但至今對它還沒有公認的定義。最初用來識別病毒的性狀,如個體微小、一般在光學顯微鏡下不能看到、可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濾器、在人工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具有致病性等,現仍有實用意義。但從本質上區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徵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病毒缺乏獨立的代謝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細胞中,利用細胞的生物合成機器來復制其核酸並合成由其核酸所編碼的蛋白,最後裝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單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從細胞到細胞或從宿主到宿主傳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詞的涵義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學組成和增殖方式是獨具特點的,只能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復制的微生物或遺傳單位。它的特點是:只含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不含有功能性核糖體或其它細胞器;RNA病毒,全部遺傳信息都在RNA上編碼,這種情況在生物學上是獨特的;體積比細菌小得多,僅含有少數幾種酶類;不能在無生命的培養基中增殖,必須依賴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復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質並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或稱病毒體(完整的病毒顆粒是指成熟的病毒個體)。
由於病毒的結構和組分簡單,有些病毒又易於培養和定量,因此從20世紀40年代後,病毒始終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材料。
在實踐方面,病毒的研究對防治人類、植物和動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貢獻。如病毒疫苗的發展,利用昆蟲病毒作為殺蟲劑等。1982 年將資料齊全而能分類的病毒劃分為7大群:(雙鏈)ds DNA,有包膜;(雙鏈)ds DNA,無包膜 ;(單鏈)ss DNA ,無包膜;(雙鏈)ds RNA,有包膜;(雙鏈)ds RNA,無包膜; (單鏈)ss RNA,有包膜;(單鏈)ss RNA,無包膜。
[編輯本段]★特性
病毒性質的兩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兩重性
1、病毒存在的兩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動很特殊,對細胞有絕對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細胞外形式,一是細胞內形式。存在於細胞外環境時,則不顯復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體或病毒顆粒形式。進入細胞內則解體釋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細胞內環境的條件以獨特的生命活動體系進行復制,是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結晶性與非結晶性 病毒可提純為結晶體。我們知道結晶體是一個化學概念,是很多無機化合物存在的一種形式,我們可以認為某些病毒有化學結晶型和生命活動型的兩種形式。
3、顆粒形式與基因形式 病毒以顆粒形式存在於細胞之外,此時,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細胞病毒解體而釋放出核酸基因組,然後才能進行復制和增殖,並產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組整合於細胞基因組,隨細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時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顆粒形式增殖,這是病毒潛伏感染的一種方式。
二、病毒結構和功能的兩重性
1、標准病毒與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過程中,由於其基因組因某種微環境因素的影響或轉錄過程的錯誤而發生突變,以致有裝配不全的病毒顆粒產生,稱為缺陷病毒,產生缺陷病毒的原親代病毒,則稱為標准病毒,缺陷病毒顆粒有干擾標准病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與真病毒 一種細胞有兩種病毒同時感染的情況,在增殖過程中,一種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殼,這就是真病毒,是這種病毒的應有「面目」;如果一種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編碼的外殼,則稱為假病毒,此時一種病毒的本來性質,被另一種病毒的性質所掩蓋。
3、雜種病毒和純種病毒 兩種病毒混合感染時,除了出現假型病毒外,還有可能出現病毒核酸重組的情況,即一種病毒顆粒之中,可含有兩種病毒的遺傳物質,此可稱為雜種病毒,折實病毒學中一個相當常見的現象。
三、病毒病理學的兩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關於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問題,是同宿主細胞相對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和機體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在細胞水平有細胞病變作用,但在機體水平可能並不顯示臨床症狀,此可稱為亞臨床感染或不顯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臨床症狀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現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現慢性感染;有的則既有急性過程,也有慢性過程。
目前對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謝上無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銀子,他們小於細胞,但大於大多數大分子,他們無例外地在生活細胞內繁殖,他們含有一個蛋白質或脂蛋白外殼和一種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內有蛋白質,或只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它們作為大分子似乎太復雜,作為生物體它們的生理和復制方式又千姿百態。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強調病毒的特殊性時指出,「病毒應該就是病毒,因為它們是病毒」。
[編輯本段]★分類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 V)第七次報告(1999),將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據核酸類型分為DNA病毒——單股DNA病毒,DNA病毒——雙股DNA病毒,DNA與RNA反轉錄病毒,RNA病毒——雙股RNA病毒,RNA病毒——單鏈、單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類病毒等八大類群。此外,還增設亞病毒因子一類。這個報告認可的病毒約4000種,設有三個病毒目,64個病毒科,9個病毒亞科,233個病毒屬,其中29個病毒屬為獨立病毒屬。亞病毒因子類群,不設科和屬。包括衛星病毒和prion(傳染性蛋白質顆粒或朊病毒)。一些屬性不很明確的屬稱暫定病毒屬。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可感染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和人,常引起宿主發病。但在許多情況下,病毒也可與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顯的疾病。
病毒研究的發展常常與病毒培養和檢測方法的進步有密切的關系,特別在脊椎動物病毒方面,小鼠和雞胚接種、組織培養、超速離心、凝膠電泳、電子顯微鏡和免疫測定等技術,對病毒學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噬菌體的培養和檢測方法最為簡單。將噬菌體接種到易感細菌的肉湯培養物中,經18~24小時後,混濁的培養物重新透明,此時細菌被裂解,大量噬菌體被釋放到肉湯中,再經除菌過濾,即為粗製噬菌體。為了測定其中噬菌體的數量,將粗製噬菌體稀釋到每一接種量含100個左右,與過量的細菌混合,然後鋪種於瓊脂平皿上,在溫箱中培養過夜,細菌繁殖成乳白色襯底,被噬菌體裂解的區域則在此襯底上表現為圓形的透明斑,稱為噬斑。噬斑數代表該接種量中有活力的噬菌體數量。如果挑出單個噬斑來培養,就能獲得由單個噬菌體所繁殖的後代,達到分離純化的目的。
動物病毒(見脊椎動物病毒)的培養可在自然宿主、實驗動物、雞胚或細胞培養中進行,以死亡、發病或病變等作為病毒繁殖的直接指標,或以血細胞凝集、抗原測定等作為間接指標。收獲發病動物的組織磨成懸液或有病變的細胞培養液,即為粗製病毒。測定活病毒數量可採用空斑法,其原理與噬斑法相同,但以易感的動物單層細胞代替細菌,在接種適當稀釋的病毒後,用含有培養液和中性紅的瓊脂覆蓋,使病毒感染局限在小面積內形成病變區,襯底的健康細胞被中性紅染成紅色,病變區不染色而顯示為空斑。
至今植物病毒的培養和檢測大都是在整株植物上進行的。從搗碎的病葉汁中制備病毒,常用枯斑法檢測。用手指蘸上混有金剛砂的稀釋病毒在植物葉片上軒輕摩擦,經一定時間後出現單個分開的圓形壞死或退綠斑點,稱為枯斑。
除了利用病毒的致病性定量檢測病毒外,還可應用物理方法,如在電子顯微鏡下計數病毒顆粒,或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提純病毒的蛋白和核酸量,這些方法所測得的數據包括了有感染性和無感染性的病毒粒。
應用電子顯微鏡不但能看清病毒粒的大小、形態,還可以分辨其表面的蛋白亞單位和內部的核殼等超微結構。
大小與形態
不同病毒的大小變動於20~450納米之間。最大的為痘病毒科,大小為(170~260)×(300~450)納米,最小的為雙聯病毒科,直徑18~20納米。
病毒的形態也是多樣的:球狀(包括二十面體),如脊髓灰質炎病毒和有包膜的如皰疹病毒;桿狀(包括棒狀),如煙草花葉病毒;絲狀,如甜菜黃花病毒;彈狀,如水皰性口炎病毒;復雜構型,如蝌蚪狀的T偶數噬菌體。有些病毒在細胞內呈自然晶體排列。
[編輯本段]★化學組成及功能
核酸帶有遺傳密碼的病毒基因組。病毒依所含核酸種類不同可分為 DNA病毒和 RNA病毒。動物病毒或含DNA,或含RNA;植物病毒除少數組外大多為RNA病毒;噬菌體除少數科外大多為DNA病毒。
DNA或RNA可以是線型的或環狀的,可以是單鏈的或雙鏈的。RNA可以分節段或不分節段,單鏈RNA又分正鏈的和負鏈的。
在分節段的RNA植物病毒中,常見多分體基因組,即同一病毒的幾個RNA節段分別裝入衣殼中,形成大小不同的顆粒,有的分裝在兩種顆粒中稱二分體基因組,如豇豆花葉病毒;有的分裝在3種顆粒中稱三分體基因組,如黃瓜花葉病毒和雀麥花葉病毒。
通過遺傳學和生物化學方法,已查明一些病毒的基因圖譜。對MS2和ΦΧ174噬菌體。花椰菜花葉病毒、SV40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已全部查明。
①蛋白質 病毒的主要組分,依其功能可分為衣殼蛋白、膜蛋白、糖蛋白和內在酶4類。
衣殼蛋白包裹核酸形成保護性的外殼。簡單的病毒只有1種衣殼蛋白,較復雜的如腺病毒衣殼是由六鄰體、五鄰體和纖維3種蛋白構成的。在有包膜的病毒如流感和水皰性口炎病毒中,膜蛋白一方面與外層脂質相連結,另一方面又同內部的核殼相連結,起到維系病毒內外結構的作用。糖蛋白位於包膜表面,有的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能與細胞膜受體結合。病毒雖無完整的酶系統,但常含有一些特殊的酶,如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和噬菌體的溶菌酶。此外,呼腸孤病毒科、彈狀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和副粘病毒科病毒粒中含RNA多聚酶,反錄病毒科含反轉錄酶,均與核酸復制有關。目前已查明十幾種病毒蛋白的全氨基酸序列。
②脂質 存在於包膜中,包膜是在病毒成熟時從細胞質膜或核膜芽生獲得的,所以病毒脂質常具有宿主細胞脂質的特徵。用有機溶劑或去污劑破壞包膜脂質,可使病毒粒裂解。
③糖 除核酸中的戊糖外,病毒包膜還含有與蛋白或脂質結合的多糖。
煙草花葉病毒、流感病毒和枯草桿菌噬菌體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和結構模式圖(見植物病毒、正粘病毒科和細菌病毒)。
復 制
病毒復制指病毒粒入侵宿主細胞到最後細胞釋放子代毒粒的全過程,包括吸附、進入與脫殼、病毒早期基因表達、核酸復制、晚期基因表達、裝配和釋放等步驟。各步的細節因病毒而異。
吸附與進入
T4噬菌體先以其尾絲與大腸桿菌表面受體結合,隨後尾鞘收縮,裸露出的尾軸穿入細菌外壁,把頭部內儲存的DNA注射到細菌體內。動物病毒也是先與細胞受體結合,以後或是靠細胞的吞噬作用進入,或是病毒包膜與細胞質膜融合後使核殼進入。植物病毒則是通過傷口侵入或通過媒介昆蟲直接注入。一般情況下,病毒均須經脫殼,即脫去外被的蛋白質釋放核酸,才能進行下一步復制。

裝配與釋放
病毒核酸和結構蛋白是分別復制的,然後裝配成完整的病毒粒。最簡單的裝配方式(如煙草花葉病毒)是核酸與衣殼蛋白相互識別,由衣殼亞單位按一定方式圍繞RNA聚集而成,不藉助酶,也無需能量再生體系。許多二十面體病毒粒先聚集其衣殼,然後再裝入核酸。有包膜的病毒,在細胞內形成核完後轉移至被病毒修飾了的細胞核膜或質膜下面,以芽生方式釋放病毒粒。T4噬菌體則先分別裝配頭部、尾部和尾絲,最後組合成完整病毒粒,裂解細菌而釋放,其中有些步驟需酶的作用。
細胞水平上的感染類型和宿主反應
很早發現噬菌體感染有裂解性和溶源性之分。以大腸桿菌的λ噬菌體為例,裂解性感染於經歷上述復制周期後產生大量子代病毒粒而將細菌裂解;而溶源性感染時,噬菌體DNA環化並整合到大腸桿菌 DNA的特異性位點上,隨著細菌的分裂而傳給子代細菌,細菌不被裂解也不產生子代病毒粒。營養條件、紫外線或化學葯物都能使溶性源感染轉化為裂解性。動物的DNA病毒如 SV40、腺病毒、皰疹病毒等於感染敏感細胞(稱為容許細胞)後,形成裂解性感染,而於感染不大敏感的細胞(稱為不容許細胞)後,則形成轉化性感染。轉化性感染與溶源性感染相似,病毒DNA或其片段整合於細胞染色體上,並隨細胞分裂而傳給子代細胞,表達其部分基因(一般為早期基因),但不產生子代病毒粒,細胞也不死亡,但被轉化成類似於腫瘤細胞,可無限地傳代。另一方面,RNA腫瘤病毒(如雞肉瘤病毒)必須先將其RNA反轉錄成dsDNA並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上,才能進行復制,所以這種感染方式是獨特的,既是轉化性感染,又產生大量病毒粒。
宿主細胞對病毒感染的反應有4種:無明顯反應、細胞死亡、細胞增生後死亡和細胞轉化。例如,副粘病毒SV5在細胞培養中產生大量病毒而不引起明顯反應。多數病毒感染敏感細胞時,由於抑制了細胞核酸和蛋白質合成而引起細胞死亡。痘病毒感染時,先刺激細胞多次分裂然後死亡,造成痘皰病灶。DNA病毒和RNA腫瘤病毒則引起細胞轉化。
有些動物病毒於感染宿主細胞後,在胞核或細胞質內形成具有特殊染色特性的內含物,稱為包涵體,如痘病毒的細胞質內包涵體和皰疹病毒的胞核內包涵體。這些包涵體有的是由未成熟或成熟的病毒粒構成,有的是宿主細胞的反應產物,有的是兩者的混合物。有些昆蟲病毒的病毒粒包埋在蛋白基質中,形成包涵體如核型多角體病毒。
脊椎動物細胞感染病毒後的另一種反應是產生干擾素。干擾素是一種動物細胞編碼的蛋白,其基因平常處於不活動狀態,於病毒感染或經雙鏈RNA誘導後活化。干擾素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但並不直接作用於病毒,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與細胞膜結合,激活具有抗病毒作用的3種酶,阻斷了病毒mRNA的翻譯。干擾素在防止病毒擴散和疾病恢復中有一定作用,並有可能成為一種抗病毒葯物。
機體水平上的感染類型和宿主反應
高等動、植物感染病毒後,可表現為顯性感染和持續感染,動物病毒還可表現為隱性感染。隱性感染無臨床症狀,顯性感染表現為臨床疾病;在持續感染中,病毒在機體內長期存在。動物病毒的持續感染又分為潛伏感染、慢性感染和長程感染3類。潛伏感染如皰疹,平常無症狀也查不到病毒,但由於內外因素的刺激而復發時出現病毒;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有或無症狀,但可查到病毒;長程感染限於少數病毒,如綿羊的 Maedi-visna(一種反錄病毒感染)可查到病毒;潛伏期和病程都很長,進行性發病直至死亡。
高等動物能對病毒感染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免疫反應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類,體液免疫表現為由B細胞產生的抗體,其中包括能特異地滅活病毒的中和抗體。中和抗體在預防再感染中起主導作用。細胞免疫的主要表現是識別病毒抗原並發生反應的T淋巴細胞,在清除病毒和病毒感染細胞中起主導作用。
植物細胞對病毒常有過敏反應,細胞迅速死亡,形成枯斑,同時病毒復制也受到限制。另一種反應是產生一種很象干擾素的抗病毒因子,能保護未受感染的細胞。
比如:EV71腸道病毒
據專家介紹,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EV71,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常見於4~9月,主要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密切接觸傳播,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該病多發生於兒童,尤其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少數病情較重,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患兒感染腸道病毒EV71後,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發熱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樣表現。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出現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現在臀部。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說,如果發現孩子發燒、有皮疹等症狀,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專家強調,患兒的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進行消毒,對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劑或漂白粉消毒;將衣被陽光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要講究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飯前便後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奶頭。
在托幼機構、小學等兒童集體生活、學習的場所,專家建議要做好晨間體檢,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長帶小孩去醫院就診,同時報告相關部門。如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後,要立即對玩具、被褥、桌椅等進行消毒;同時做好食堂、衛生間、教室等的消毒處理。
[編輯本段]★危害
致瘤作用
有一些病毒能誘發良性腫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纖維瘤病毒、人傳染性軟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頭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誘發惡性腫瘤,按其核酸種類可分為DNA腫瘤病毒和RNA腫瘤病毒。DNA腫瘤病毒包括乳多泡病毒料的SV40和多瘤病毒,以及腺病毒科和皰疹病毒科的某些成員,從腫瘤細胞中可查出病毒核酸或其片段和病毒編碼的蛋白,但一般沒有完整的病毒粒。RNA腫瘤病毒均屬反錄病毒科,包括雞和小鼠的白血病和肉瘤病毒,從腫瘤細胞中可查到病毒粒。這兩類病毒均能在體外轉化細胞。在人類腫瘤中,已證明EB病毒與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密切關系;最近,從一種T細胞白血病查到反錄病毒。此外,Ⅱ型皰疹病毒可能與宮頸癌病因有關,乙型肝炎病毒可能與肝癌病因有關。但是,病毒大概不是唯一的病因,環境和遺傳因素可能起協同作用。
起 源
對於病毒的起源曾有過種種推測;一種觀點認為病毒可能類似於最原始的生命;另一種認為病毒可能是從細菌退化而來,由於寄生性的高度發展而逐步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例如由腐生菌→寄生菌→細胞內寄生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大病毒→小病毒;還有一種則認為病毒可能是宿主細胞的產物。這些推測各有一定的依據,目前尚無定論。因此病毒在生物進化中的地位是未定的。但是,不論其原始起源如何,病毒一旦產生以後,同其他生物一樣,能通過變異和自然選擇而演化。
分 類
病毒分類命名的工作現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負責,已於 1971、1976、1979和 1982年發表過 4次報告。
1982年將資料較齊全而能分類的病毒劃分為7大群,分群的根據是基因組的核酸種類(DNA或 RNA)、類型(ds或ss)和有無包膜。
7大群中包括59個科組:
dsDNA,有包膜 4科
dsDNA,無包膜 8科,1組
ssDNA,無包膜 3科,1組
dsRNA,有包膜 1科
dsRNA,無包膜 1科,4個可能科
ssRNA,有包膜 8科,1組
ssRNA,無包膜 4科,22組,1個可能組
如按宿主分類,則為:
細菌病毒 10科
真菌病毒 3個可能科
植物病毒 24組,1個可能組
無脊椎動物病毒 2科,1組
脊椎動物病毒 9科
無脊椎、脊椎動物共有的病毒有6科,即痘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小DNA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和小RNA病毒科,以及一個可能科,即二節段雙鏈RNA病毒。
無脊椎、脊椎動物和植物共有的病毒有2科,即呼腸孤病毒科和彈狀病毒科。
病毒分類還處於初期階段,以後還會迅速發展和演變。目前對資料較齊全的動物病毒和噬菌體都已立為科,科名採用拉丁文;而植物病毒則只立組,組名多採用縮拼法,即將某科的典型代表病毒的普通名稱如Tobacco mo-saic virus縮拼為 Tobamo-virus。科下分亞科及屬,屬下即為各個病毒的普通名稱,目前尚未分種。
[編輯本段]★作用
生物病毒的好處
1、噬菌體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葯,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塗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2、在細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為細胞融合的助融劑,例如仙台病毒
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為目的基因的載體,使之被拼接在目標細胞的染色體上
4、在專一的細菌培養基中添加的病毒可以除雜
5、病毒可以作為精確制導葯物的載體
6、病毒可以作為特效殺蟲劑
7、病毒還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流中起到關鍵作用.
病毒疫苗對人類有防病毒有好處--促進了人類的進化,人類的很多基因都是從病毒中得到的.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復制、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病毒基因同其他生物的基因一樣,也可以發生突變和重組,因此也是可以演化的。因為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機構,不能獨立的繁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不完整的生命形態。近年來發現了比病毒還要簡單的類病毒,它是小的RNA分子,沒有蛋白質外殼,但它可以在動物身上造成疾病。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態的存在說明無生命與有生命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⑤ 生物病毒名稱有哪些

生物病毒根據寄生的寄主可分為三類:
一是植物病毒,比如花草煙葉病毒
二是動物病毒,比如流感病毒,非典病毒,艾滋病毒
三是細菌病毒,也稱為噬菌體,比如課本上提到的T2噬菌體。

⑥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生物病毒的種類:

病毒不僅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從結構上還分為:單鏈RNA病毒,雙鏈RNA病毒,單鏈DNA病毒和雙鏈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

因為病毒會拉近細胞間距離,易使細胞相融形成多核細胞,進而裂解。

(6)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病毒感染:

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多數病毒感染為隱性感染。

2、顯性感染,少數病毒感染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兩型。

(1)急性感染發病急,進展快,病程一般為數日至數周。除少數在急性期死亡及發生後遺症者外,多數病例最終以組織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癒。

(2)持續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於寄主體內,可達數月至數年,造成慢性持續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

潛伏性感染。當病毒與人體免疫力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時,病毒可長期潛伏在人體組織內,不引起症狀。一旦人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狀。例如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潛伏性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人體組織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續性病變,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病毒感染。潛伏期長,可達數年,病變逐漸發展,最後導致死亡。

⑦ 有關病毒的知識(生物)

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復制、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病毒不僅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從結構上還分為:單鏈RNA病毒,雙鏈RNA病毒,單鏈DNA病毒和雙鏈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因為病毒會拉近細胞間距離,易使細胞相融形成多核細胞,進而裂解。

(7)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1、天花

天花是一種病毒。在二十世紀被疫苗控制住之前,它一直是威脅人類的主要殺手之一。天花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根除,但令人擔心的是恐怖分子可能會散布新的變種。

炭疽不同,天花的主要危害在於它的高傳染性。它的傳播和致人死亡的速度都極快。在感染這種病毒的人中,高達40%的人會在兩周左右死亡,並且針對這種疾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疫苗是主要的防護措施,但只有在感染之前接種疫苗才有效。

2、肉毒桿菌毒素

肉毒桿菌可產生肉毒桿菌毒素;此毒素只需極少的劑量就能致人死命(少到十億分之一克)。該毒素會抑制神經細胞中促使肌肉收縮的化學物質的釋放,從而導致肌肉麻痹。

3、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憑借湯姆·克蘭西所著的兩本小說,埃博拉病毒成了人們最熟悉的生物戰爭制劑之一。這種病毒能在一周左右使感染者死亡,並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

⑧ 病毒的生物學分類是什麼

生物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但是在界之上還有更高的分類就是域,現在主流說法是
3域
9界
3域
非細胞生物域、真核生物域
、原核生物域,
9界
類病毒界、病毒界、古細菌界、細菌界、藍藻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病毒在生物學是非細胞生物域,病毒界。

⑨ 請舉出所有您知道的生物病毒的名稱,越多越好。

第一類是雙鏈DNA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痘病毒)
第二類是單鏈DNA病毒(+)DNA(如小DNA病毒)
第三類是雙鏈RNA病毒(如呼腸孤病毒)
第四類是(+)單鏈RNA病毒(如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披蓋病毒)
第五類是(−)單鏈RNA病毒(如正黏液病毒、炮彈病毒)
第六類是單鏈RNA反轉錄病毒(如反轉錄病毒)
第七類是雙鏈DNA反轉錄病毒(如肝病毒)

The dsDNA Viruses包括以下科目:
有尾噬菌體目 (Caudovirales)
肌尾噬菌體科 (Myoviridae)
長尾噬菌體科 (Siphoviridae)
短尾噬菌體科 (Podoviridae)
尚未歸入任何病毒目
古噬菌體科 (Rudiviridae):古噬菌體屬(Rudivirus) - 代表種:硫化裂葉噬菌體SIRV1(Sulfolobus virus SIRV1)
復層噬菌體科 (Tectiviridae):復層噬菌體屬(Tectivirus) - 代表種:腸桿菌噬菌體PRD1(Enterobacteria phage PRD1)
覆蓋噬菌體科 (Corticoviridae):覆蓋噬菌體屬(Corticovirus) - 代表種:交替單胞菌噬菌體PM2(Alteromonas phage PM2)
脂毛噬菌體科 (Lipothrixviridae)
芽生噬菌體科 (Plasmaviridae):芽生噬菌體屬(Plasmavirus) - 代表種:無膽甾原體L2噬菌體(Acholeplasma phage L2)
微小紡錘形噬菌體科 (Fuselloviridae):微小紡錘形噬菌體屬(Fusellovirus) - 代表種:硫化裂葉噬菌體SSV1(Sulfolobus virus SSV1)
藻類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 (Phycodnaviridae)
滴狀病毒科 (Guttaviridae)
痘病毒科 (Poxviridae)
虹彩病毒科 (Iridoviridae)
多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 (Polydnaviridae)
皰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
多瘤病毒科 (Polyomaviridae):多瘤病毒屬(Polyomavirus)-代表種: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
乳頭瘤病毒科 (Papillomaviridae):乳頭瘤病毒屬(Papillomavirus)-代表種:棉尾兔乳頭瘤病毒(Cottontail rabbit papillomavirus)
腺病毒科 (Adenoviridae)
囊泡病毒科 (Ascoviridae):囊泡病毒屬(Ascovirus)-代表種:秋行軍蟲囊泡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ascovirus)(秋黏蟲;草地夜蛾)
棒狀病毒科 (Baculoviridae)
線極病毒科 (Nimaviridae):白點病毒屬(Whispovirus)-代表種:蝦白點症病毒1(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1; WSSV-1)
非洲豬瘟病毒科 (Asfarviridae):非洲豬瘟病毒屬(Asfivirus)-代表種: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未分屬
Mimivirus
根前毛(瓶絲)壺菌病毒屬(Rhizidiovirus)
根前毛(瓶絲)壺菌病毒(Rhizidiomyces virus)
[編輯]單鏈去氧核糖核酸病毒
可寫作ssDNA Viruses
噬菌體
絲狀噬菌體科(Inoviridae, Filamentous Bacteriophages)
微小噬菌體科(Microviridae)
病毒
聯體病毒科(Geminiviridae)
圓環病毒科(Circoviridae) - 圓病毒屬(Circovirus)、環轉病毒屬(Gyrovirus)
矮化病毒科(Nanoviridae) - 矮化病毒屬(Nanovirus)、香蕉頂束病毒屬(Babuvirus)
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ae細小DNA病毒科)
小DNA病毒科亞科(Parvovirinae細小病毒亞科)
濃核病毒亞科(Densovirinae)
未分類屬
Anellovirus(Torque teno virus)

The dsRNA Viruses
囊狀噬菌體科(Cystoviridae)
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
雙核糖核酸病毒科(Birnaviridae)
整體病毒科(Totiviridae全病毒科)
金色病毒科(Chrysoviridae):金色病毒屬(Chrysovirus)
分體病毒科(Partitiviridae)
低毒性病毒科(Hypoviridae):低毒性病毒屬(Hypovirus)
未設科
葉脈曲張病毒屬(Varicosavirus)
[編輯]正鏈核糖核酸病毒
The positive-sense ssRNA Viruses
光滑病毒科(Leviviridae):光滑噬菌體科
二順反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隨伴病毒科(Sequiviridae伴生病毒科)
豇豆鑲嵌病毒科(Comoviridae)
馬鈴薯Y病毒科(Potyviridae)
杯狀病毒科(Caliciviridae):嵌杯病毒科
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
星狀病毒科(Astroviridae)
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
四病毒科(Tetraviridae)
番茄叢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
網巢病毒目(Nidovirales):成套(套式)病毒目
披衣病毒科(Togaviridae)
黃病毒科(Flaviviridae)
雀麥花葉病毒科(Bromoviridae)
修道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
桿菌狀核糖核酸病毒科(Barnaviridae)
黃症病毒科(Luteoviridae)
蕪菁發黃鑲嵌病毒科(Tymoviridae)
彎曲病毒科(Flexiviridae)
(以下未設科)
菸草鑲嵌病毒屬(Tobamovirus)-代表種:菸草鑲嵌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菸草脆裂病毒屬(Tobravirus)-代表種:菸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
大麥病毒屬(Hordeivirus)大麥蛋白病毒屬-代表種:大麥條紋鑲嵌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
真菌傳桿狀病毒屬(Furovirus)-代表種:土傳小麥鑲嵌病毒(Soil-borne wheat mosaic virus)
馬鈴薯病毒屬(Pomovirus)馬鈴薯拖把(帚)狀頂部病毒屬-代表種:馬鈴薯拖把狀頂部病毒(Potato mop-top virus)
花生叢簇病毒屬(Pecluvirus)-代表種:花生矮叢矮病毒(Peanut clump virus)
甜菜壞死黃脈病毒屬(Benyvirus)-代表種:甜菜壞死葉脈變黃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懸鉤子病毒屬(Idaeovirus)-代表種:覆盆子叢矮病毒(Raspberry bushy dwarf virus)(木莓;紅刺莓)
南方菜豆花葉病毒屬(Sobemovirus)-代表種:南方豆鑲嵌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
幽影病毒屬(Umbravirus)
歐爾密病毒屬(Ourmiavirus)
[編輯]反鏈核糖核酸病毒
The negative-sense ssRNA Viruses
單股反鏈病毒目(Mononegavirales)
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
副黏液病毒亞科(Paramyxovirinae)
肺炎病毒亞科(Pneumovirinae)肺病毒亞科
炮彈病毒科(Rhabdoviridae)杖竿狀病毒科
纖維病毒科(Filoviridae)
馬爾堡病毒屬(Marburgvirus)
維多利亞湖馬爾堡病毒(Lake Victoria marburgvirus)
伊波拉病毒屬(Ebolavirus)埃波拉病毒屬
薩伊伊波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伊波拉病毒
玻那病毒科(Bornaviridae)博爾納病毒科
玻納病毒屬(Bornavirus)
玻納疾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本雅病毒科(Bunyaviridae)布尼亞病毒科;崩芽病毒科
沙狀病毒科(Arenaviridae)砂粒狀病毒科

實在是太多了。無法一一列出了

⑩ 高中生物病毒分類

高中生物病毒的分類目前只分為兩類DNA病毒和rna病毒。這個是跟他們體內的遺傳物質進行劃分的,也就是遺傳物質是rna就是rna病毒。

閱讀全文

與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種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