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抗病毒常用化學名有哪些

抗病毒常用化學名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6 08:23:09

❶ 西葯英文縮寫AB0B是什麼意思

ABOB: 嗎啉胍,別名:嗎啉咪胍。

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葯,對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增殖期的各個環節都有作用。在醫院臨床主要用於呼吸道感染、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皰疹及扁平疣等治療。

(1)抗病毒常用化學名有哪些擴展閱讀

葯理毒理

本品能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繁殖。在人胚腎細胞上,1%濃度對DNA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都有明顯抑製作用,對病毒增殖周期各個階段均有抑製作用。對游離病毒顆粒無直接作用。

Moroxydine (Morpholinebiguanide,ABOB)

化學名稱為:N-N-(2-胍基-乙亞氨基)-嗎啉鹽酸鹽.

通用名:嗎啉咪胍、嗎啉雙胍、病毒靈、ABOB、鹽酸嗎啉胍。

分子式:C6H13N5O·HCI

分子量:207.66

❷ 有哪些常用的化學葯品

酸類:鹽酸、硫酸、硝酸。


鹼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


鹽類: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銅、氯化鐵、氯化亞鐵。


試劑類:酚酞、甲基橙、石蕊。

❸ 抗病毒葯物的替比夫定

【是否處方】處方
【是否醫保】否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為替比夫定,其化學名為: 1-((2S,4R,5S)-4- 羥基 -5- 羥甲基四氫呋喃 -2-y1)-5- 甲基 -1H- 嘧啶 -2,4- 二酮;本品所含有效成份替比夫定為天然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自然 L- 對映體,是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類抗乙肝病毒 HBV 葯物。
【適應症】本品適用於治療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動復制證據,並伴有血清氨基酸轉移酶(ATL或AS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活動性病變的肝功能代償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注意事項】1.病人停止乙肝治療會發生肝炎急性加重,包括停止使用替比夫定。因此,停止乙肝治療的病人應密切監測肝功能,若必要,應重新進行抗乙肝治療。
2.對於腎功能障礙或潛在腎功能障礙風險的病人,使用替比夫定慢性治療會導致腎毒性。這些病人應密切監測腎功能並適當調整劑量。
3.單用核苷類似物或合用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葯物會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和嚴重的伴有脂肪變性的肝腫大,包括致命事件。
4.因為對發育中的人類胚胎的危險性尚不明確,所以建議用替比夫定治療的育齡婦女要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❹ 抗病毒葯阿昔洛韋(化學式:C8H11N5O3)是治療手足口病的常用葯物.下列關於阿昔洛韋的說法不正確 的是(

A、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的原子數為8+11+5+3=27,原說法錯誤.故此選項正確.B、阿昔洛韋中C、H、N、O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11:14×5:16×3=96:11:70:48,是碳元素佔得最多,故此選項錯誤.C、阿昔洛韋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8+1×11+14×5+16×3=225,故此選項錯誤.D、阿昔洛韋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11=96:11,故此選項錯誤故選A.

❺ 抗病毒的葯品有哪些

意見建議:1,新博林是西葯「利巴韋林」顆粒的商品名,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是比較常用的抗病毒葯物.2,中成葯有「麗珠抗病毒顆粒」,「板藍根顆粒」,「抗病毒感冒顆粒」,「抗病毒口服液」等3,板藍根,抗病毒口服液是抗病毒的中成葯,具有一定的抑制病毒的作用.但是,現在能夠真正抗病毒的葯物很少,基本上都屬於抑制病毒的葯物,所以病毒感染比細菌感染治療起來更棘手.

❻ 利巴韋林又叫什麼

病毒唑 【通用名】 利巴韋林
【化學名】 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醯胺
【拼音名】 LIBAWEILIN
【英文名】 RIBAVIRIN
【標示】CAS編碼:36791-04-5
ATC編碼:J05AB04
PubChem:5064
DrugBank:APRD00081
【結構式】見右圖
【分子式】 C8H12N4O5
【分子量】 244.21
【別名】病毒唑(Bingzuo) 利巴韋林(Ribavirin),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威樂星,Virazde,RBV。
【適應症】①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②甲型、乙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感染。③流行性出血熱。④單純皰疹。⑤麻疹、腮腺炎、水痘、帶狀皰疹等。
【不良反應】本品不良反應較少,且多為可逆性。①貧血、白細胞減少。②皮疹、腹瀉、胃腸道出血。③血清膽紅素升高。
【注意事項】1. 孕婦禁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連用不超過7日。
2. 有嚴重貧血、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3. 對診斷的干擾:口服本品後引起血膽紅素增高者可達25%。大劑量可引起血紅蛋白下降。
4. 盡早用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內給葯一般有效本品不宜用於未經實驗室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5. 長期或大量用葯對肝功能、血象有不良反應。
【制劑】①片劑:100mg。②口服液:150mg/5ml、300mg/10ml。③針劑:100mg/1ml。④眼葯水:8mg/8ml。⑤滴鼻液:50mg/10ml。
【用法用量】1.口服:成人每次100mg~200mg,老人每次100mg~150mg,每日3次,小兒每日10mg/kg~15mg/kg,分3次服。2.肌肉注射或靜脈滴註:成人及小兒每日10mg/kg~15mg/kg,老人每日10mg/kg,分2次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3.滴眼、滴鼻:每1h~2h1次,每次1滴~2滴。4.氣霧吸入:可將本品50mg~100mg的注射劑加入10ml~20ml生理鹽水中,超聲霧化吸入,每日2次。
【葯理作用】
利巴韋林為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葯。體外細胞培養試驗表明,利巴韋林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選擇性的抑製作用。利巴韋林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但是其體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鳥嘌呤核苷和黃嘌呤核苷逆轉的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可能作為這些細胞的代謝類似物而起作用。
【葯物毒理】
重復給葯毒性:小鼠、大鼠和猴在經口給予利巴韋林劑量分別為30、36和120mg/kg,給葯時間為4周或更長時,可引起心臟損傷。
遺傳毒性:利巴韋林濃度分別為0.015和0.03-5.0mg/ml,在無代謝活化物條件下,可增加小鼠Balb/c3T3(成纖維細胞)和L5178Y(淋巴瘤)的細胞轉化和突變。濃度范圍為3.75-10.0mg/ml,在加入代謝活化物條件下,對L5178Y細胞突變率有一定的增加(3-4倍)。小鼠微核試驗結果提示,靜脈注射利巴韋林劑量范圍為20-200mg/kg時,具有誘裂作用。在顯性致死試驗中,大鼠腹腔注射利巴韋林劑量范圍為50-200mg/kg,連續5天,未見有致突變作用。
生殖毒性:雄性小鼠給予劑量范圍在35-150mg/kg時,可導致明顯的生精管萎縮,精子濃度降低和形態異常的精子數量增加。停葯後3-6個月,生精能力部分恢復。其它幾項毒性試驗也提示,成年大鼠經口給予利巴韋林劑量低至16mg/kg時,可引起睾丸損傷(生精管萎縮),未進行更低劑量的研究。尚未對雌性動物的生殖能力進行研究。不同種屬的動物研究已證實利巴韋林有明顯的致畸和/或殺胚的潛在毒性。倉鼠單次經口給予本品劑量為2.5mg/kg或更大,家兔或大鼠的劑量分別為0.3和1.0mg/kg,結果均已證實有致畸作用。畸形主要發生在顱骨、齶、眼、四肢、頜骨、骨骼和胃腸道,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隨劑量的遞增而增加。胎兒和子代的存活率降低。利巴韋林引起家兔和大鼠胚胎致死的劑量為1mg/kg,其無致畸作用劑量分別為0.1和0.3mg/kg(根據表面積推算,分別相當於人等效劑量0.015和0.04mg/kg)。
致癌性:大鼠經摻食給予利巴韋林劑量為16-200mg/kg長期研究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可能誘發良性乳房、胰管、垂體和腎上腺瘤。小鼠和大鼠的18-24個月的初步致癌試驗並非最終結果,但這些試驗證實,給予利巴韋林劑量分別為20-75和10-40mg/kg,小鼠和大鼠分別出現的血管損傷和視黃醛還原酶變性與利巴韋林長期給葯有關。
【葯代動力學】
國內人體生物利用度研究資料表明,利巴韋林顆粒口服後吸收迅速,在60-90分鍾內血葯濃度可達到峰值。利巴韋林進入體內後,經磷酸化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謝產物-利巴韋林單磷酸。消除半衰期約為24小時。利巴韋林能滯留於紅細胞內。主要由腎臟排泄,僅有少量隨糞便排出。
據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54版 )介紹,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利巴韋林單劑量和多劑量的葯動性質概括在表1中。口服後利巴韋林吸收迅速而完全。然而由於首過效應,絕對生物利用度平均值為64%(44)。在單次服用200~1200mg劑量范圍內,利巴韋林的劑量與AUC0-t(從0時間到最後測試點之間的AUC)之間存在線性關系。但劑量與Cmax之間的關系呈曲線性的,單劑量在400~600mg以上時趨近於漸近線。
多次口服後,可以觀察到在血漿中有6倍的利巴韋林蓄積(以AUC12hr為基礎)。連續口服600mg,每日兩次,大約四周可以達到穩態,穩態血漿平均濃度為2200(37%)ng/ml,停葯後測量的平均半衰期為298(30%)小時,這表明本品可能存在從非血漿部分緩慢消除

❼ ABOB什麼葯名

ABOB又稱病毒靈、鹽酸嗎啉胍、嗎啉咪胍。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葯,對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增殖期的各個環節都有作用。在醫院臨床主要用於呼吸道感染、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皰疹及扁平疣等治療。


基本信息:

Moroxydine (Morpholinebiguanide,ABOB)

化學名稱為:N-N-(2-胍基-乙亞氨基)-嗎啉鹽酸鹽.

通用名:嗎啉咪胍、嗎啉雙胍、病毒靈、ABOB、鹽酸嗎啉胍。

分子式:C6H13N5O·HCI

分子量:207.66


用途:

本品為廣譜抗病毒葯,對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增殖期的各個環節都有作用。臨床主要用於呼吸道感染、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皰疹及扁平疣等治療。

❽ 甲殼素是什麼

甲殼質又名甲殼素,殼多糖,幾丁質,是一種天然氨基多糖高分子物質,分子式為(C8H13NO5)N,分子量在一百萬左右,化學名稱為(1,4)聚-2-乙醯氨基-2-脫氧-D-葡聚糖,性質穩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毒性極小(LD50 16g/kg),且來源廣泛.它是自然界罕見的帶正電荷纖維結構化合物,不溶於水,在酸性水溶液中產生水合作用而逐漸溶脹形成球狀膠囊, pH增大時轉變為線形,同時粘度增大,可溶於濃鹽酸,硫酸,硝酸中,發生裂解,聚合度降低,如在濃鹽酸中加熱100攝氏度可分解為D-胺基葡糖,在濃硫酸中可產生磺酸酯化反應,得到肝素樣作用物質,與濃硝酸則產生硝化甲殼質.在稀鹼中不溶,在濃鹼(>40%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中加熱可使分子中乙醯基脫去65%-95%.在氯仿,乙醇等不溶,可溶於濃HAC,甲酸,石酒酸等.不同原料和制備方法不同,產品理化性質(溶解度,分子量,乙醯基含量,比旋度,粘度)有一定差異.甲殼質在蝦,蟹,龍蝦甲殼中含量較高(約含10%-30%),其為1000-2000個1,4連接-2-乙醯氨基-2-脫氧-D-葡糖(C8H13NO5)N的直接聚合物,分子量100-200萬,N2含量6.3%-6.7%。

甲殼質在C2脫乙醯後,形成2-胺基-2-脫氧-D-葡糖聚合物,脫乙醯程度越高,功能性越好,但由於脫乙醯不能完全,通常所指殼聚糖實質上是甲殼質和殼聚糖的混合物,日本規定殼聚糖含殼聚糖應>85%。甲殼質在酸鹼處理過程中,部分在1,4糖苷鍵發生斷裂,使聚合度降低,聚合度在2-7范圍(聚合度7-8的性能最佳),殼聚糖有兩種異構體,平均分子量為12萬,是米黃至微紅松軟粉末,無臭味,含水量約為60%。可溶於稀HCL和HAC中,其10%的稀HAC溶液粘度為2000-3000CPS,紫外最大吸收峰為196MM,可溶於二元有機溶劑中(如:CH2CL2-TCA,CH2CLCH2CL-TCA等)。由於其分子中含有-NH2和伯,仲-OH多功能團,故可產生醚化,酯化,交聯,螯合等多種化學反應

甲殼素對人類來說是個比較陌生的名字,它廣泛存在於低等植物及甲殼素動物的外殼中。人類最早利用甲殼資源始於中國著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蟹殼有破瘀消積的功能。"蟹"字本身即指:解毒的蟲類。1811年,法國學者布拉諾首先在蘑菇類中發現了甲殼質,從此人類開始了漫長的研究與應用。甲殼胺又稱為幾丁質、殼聚糖、殼糖胺、甲殼素、第六要素等。廣泛存在於蝦蟹、昆蟲、植物的莖葉之中。

甲殼素又名甲殼質、殼聚糖,是一種化學結構與纖維類似的高分子多糖,它廣泛存在於昆蟲、甲殼類動物的硬殼以及菌類的細胞壁中。近年來,研究人員對甲殼素及其衍生物進行了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展示了它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對甲殼素在醫葯上的應用做一簡介,以利於這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甲殼素的葯理作用
1.抗菌抗感染 甲殼素及其多種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以甲殼素六聚糖為最強。小分子的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質子化銨,質子化銨與細菌帶負電荷的細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細菌,同時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胞內,擾亂細菌的新陳代謝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夏文水、吳焱楠研究認為,相對分子量為1500的脫乙醯甲殼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最強,隨著分子量增大,則抑菌作用下降。正光華發現,脫乙醯甲殼素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小腸結尖耶爾氏菌、鼠傷害沙門氏菌和李斯特單核增生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中國紡織大學吳清基教授已成功地將甲殼素製成無紡布、流延膜、塗層紗布等多種醫用敷料用於臨床,其中甲殼素與醋酸製成的無紡布透氣透水性能極佳,用於大面積燒傷燙傷,抗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效果很好。目前上海市每年可生產甲殼素醫用材料約100噸。
2.降脂和防治動脈硬化 魏濤等採用含膽固醇1%和脫氧膽酸鈉0.2%的合成飼料喂大鼠28天,在誘發高血脂症的同時,經口服脫乙醯甲殼素觀察其對高血脂症的影響。實驗設高脂對照組和低、中、高三個劑量實驗組。結果表明,脫乙醯甲殼素中、高劑量組的總膽固醇及總甘油三酯含量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前者降低了10.5%、14.2%,後者降低了18.8%和26.1%,低、中、高劑量三實驗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分別升高了16.5%、32.7%和50.4%。顧雲等對31例高血脂成人患者進行口服脫乙醯甲殼素降脂試驗,30日後檢查,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均無明顯變化。
3.抗病毒 許多科學家已從多方面證實了甲殼素硫酸酯的抗病毒活性。Derek Horton等證明氨基上含有SO42-的甲殼素衍生物對血液病毒有顯著抑製作用。1992年Vorcellotti等發現甲殼素磺化衍生物能抑制哺乳動物的病毒感染,特別是能抑制和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抑制其復制的IC50為7微克/毫升,同時也能抑制勞舍氏白血病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
4.抗腫瘤 小分子甲殼素具有優良的抗腫瘤活性,特別是甲殼素六聚糖具有很強的抑制腫瘤的作用。日本愛媛大學奧田教授經實驗確認,甲殼素在64微克/毫升的濃度時就能增強淋巴球細胞殺死癌細胞的作用。鈴木茂生報道,脫乙醯甲殼素能直接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在含有1×105的癌細胞溶液中,加入0.5毫克/毫升的脫乙醯甲殼素,24小時後癌細胞完全死亡。Saiki I報道,硫酸甲殼素和硫酸羧甲基甲殼素對黑色素瘤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且作用呈量效關系。福建師范大學劉艷如等對小白鼠接種S180腫瘤細胞,設對照組和甲殼素實驗組,實驗表明脫乙醯甲殼素對S180小鼠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對其抗腫瘤作用十分關注。
5.抗凝血 Muzzarelli等在五六十年代就充分認識到甲殼素硫酸酯的化學結構與肝素相似,預示此類化合物有抗凝血活性。1985年Hirano報道,分子量26000,O-位雙硫酸酯甲殼素的抗凝血活性是肝素(174單位/毫克)的1.9~2.2倍。
6.其他 張桂英等證明,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良好的抗輻射性能。蔣莉等研究表明,脫乙醯甲殼素能保護肝臟,提高肝臟抗氧化能力。沈陽鐵路總醫院高風蘭應用脫乙醯甲殼素口服治療心絞痛5人、心律失常4人、頑固性心衰4人,均收到滿意療效。此外,某些甲殼素衍生物能結合Fe2+,增強胃腸道的吸收功能,用於治療鐵缺乏症。
7.在甲殼素被發現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把甲殼素當作廢物,因為甲殼素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其他有機溶劑,開發的成本要比纖維素直接利用高得多,隨著人類智慧增長,科技發展,人們發現甲殼素有纖維素所沒有的特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含陽離子的可食性動物纖維,也是繼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以外的第六生命要素,甲殼類動物經過化學經過化學或生化處理後生成溶於稀酸的物質--甲殼素和衍生物聚糖,可以應用在工業領域(如取代塑料)、農業領域(不需要農葯的肥料),化妝品領域(調整皮膚等)、醫葯、膜材料和其他環保、健康領域。經過20餘年的不斷研究與臨床實驗,奇跡不斷涌現。既可抑制癌症、肝病、糖尿病,降低膽固醇,又有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老化等一系列神奇功效。由於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在國內外已廣泛地應用於醫葯、食品、工業等各個領域,目前我國這一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❾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即病毒靈,每天3次,每次2片,飯後服用就可以了

通用名】 利巴韋林
【化學名】 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醯胺
【拼音名】 LIBAWEILIN
【英文名】 RIBAVIRIN
CAS No. 36791-04-5
【結構式】見右圖
【分子式】 C8H12N4O5
【分子量】 244.21
【別名】病毒唑(Bingzuo) 利巴韋林(Ribavirin),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威樂星,Virazde,RBV。
【適應證】①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②甲型、乙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感染。③流行性出血熱。④單純皰疹。⑤麻疹、腮腺炎、水痘、帶狀皰疹等。
【不良反應】本品不良反應較少,且多為可逆性。①貧血、白細胞減少。②皮疹、腹瀉、胃腸道出血。③血清膽紅素升高。
【注意事項】1. 孕婦禁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連用不超過7日。
2. 有嚴重貧血、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3. 對診斷的干擾:口服本品後引起血膽紅素增高者可達25%。大計量可引起血紅蛋白下降。
4. 盡早用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內給葯一般有效本品不宜用於未經實驗室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5. 長期或大量用葯對肝功能、血象有不良反應。
【制劑】①片劑:100mg。②口服液:150mg/5ml、300mg/10ml。③針劑:100mg/1ml。④眼葯水:8mg/8ml。⑤滴鼻液:50mg/10ml。
【用法用量】1.口服:成人每次100mg~200mg,老人每次100mg~150mg,每日3次,小兒每日10mg/kg~15mg/kg,分3次服。2.肌肉注射或靜脈滴註:成人及小兒每日10mg/kg~15mg/kg,老人每日10mg/kg,分2次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3.滴眼、滴鼻:每1h~2h1次,每次1滴~2滴。4.氣霧吸入:可將本品50mg~100mg的注射劑加入10ml~20ml生理鹽水中,超聲霧化吸入,每日2次。
【葯物毒理】
1.葯理學
廣譜抗病毒葯.體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機制不全清楚.
2.毒理學
動物實驗發現本品可誘發乳房,胰腺,垂體和腎上腺良性腫瘤,但對人體的致癌性並未肯定.

❿ 抗病毒新葯物有哪些

新博林是西葯,通用名為利巴韋林顆粒.本品主要成分為利巴韋林,其化學名稱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醯胺,葯理作用:利巴韋林為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葯.體外細胞培養試驗表明,利巴韋林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選擇性的抑製作用.利巴韋林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但是其體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鳥嘌呤核苷和黃嘌呤核苷逆轉的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可能作為這些細胞的代謝類似物而起作用.適應症:本品適用於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用法用量:本品用溫開水完全溶解後口服.1,用於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連用7天.2,用於皮膚皰疹病毒感染:成人一次0.3g,一日3~4次,連用7天.不良反應:利巴韋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貧血,在口服治療後最初1-2周內出現血紅蛋白下降,其中約10%病人可能伴隨心肺方面副作用.治療前後及治療中應 頻繁監測血紅蛋白,有地中海貧血,鐮刀細胞性貧血患者不推薦使用利巴韋林.有胰腺炎症狀或明確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韋林.已經有報道伴隨有貧血的患者服用利巴韋林可引起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損害,故具有心臟病史或明顯心臟病症狀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韋林.如使用利巴韋林出現任何心臟病惡化症狀,應立即停葯給予相應治療. 在利巴韋林有關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一般全身不良反應有:疲倦,頭痛,虛弱,乏力,胸痛,發熱,寒戰,流感症狀等.神經系統症狀:眩暈;消化系統症狀有食慾減退,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度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統症狀有肌肉痛,關節痛;精神系統有失眠,情緒化,易激惹,抑鬱,注意力障礙,神經質等;呼吸系統症狀有呼吸困難,鼻炎等;皮膚附件系統出現脫發,皮疹,瘙癢等;另還觀察到味覺異常,聽力異常表現. 禁忌:1,對本品中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2,孕婦禁用.3,禁用於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上,中醫中葯在防病治病中可謂作出了巨大貢獻.即使在當代,中葯防治病毒感染仍被大量採用.我國有豐富的中葯資源,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查閱1 070種中葯,其中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葯有132種,占總數的12.3%. 抗各種病毒中葯: 抑制流感病毒的有74種,如麻黃,桂枝,葛根,柴胡,藿香,貫眾,川芎,黃精,魚腥草,蚤休,甘草,虎杖等; 抑制皰疹病毒的有33種,如黃芪,夏枯草,大黃,石葦,天花粉,懷牛膝,蒼耳子,西洋參等; 抑制柯薩奇病毒的有20種,如山豆根,敗醬草,烏葯,仙靈脾,苦參等; 抑制肝炎病毒的有14種,如紫草,姜黃,桑寄生,黃柏等; 抑制乙腦病毒的有11種,如牛黃,刺五加,大青葉等; 抑制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有8種,如黃芪,苦瓜,天花粉,檳榔,甘草等; 此外,杏仁,銀杏葉抑制EB病毒,大蒜抑制巨細胞病毒,蒼術抑制腮腺炎病毒,黃連抑制沙眼病毒,白芍,絲瓜藤抑制口腔炎病毒.有趣的是桑枝可抑制馬鈴薯病毒,紅毛七可抑制煙草病毒,斑蝥可治雞瘟病. 經研究證實,能抑制3種病毒的有黃芩,黃連,銀花,連翹,魚腥草,紫草,貫眾,艾葉,敗醬草,黃芪,甘草,仙靈脾,金櫻子,蜂膠,烏葯,青木香,虎杖,海藻,絲瓜藤,石榴皮等,以及較少用的白屈菜,雞血七,空心莧,棉子,紅葯子,珠子草等.

閱讀全文

與抗病毒常用化學名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4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2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5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1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19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