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學品污染有哪些危害
1993年3月17日發生在我國桂江的化學品污染事件。一輛滿載著200桶10噸劇毒化學品「氰化鈉」的大卡車,由於司機駕駛不當,在桂江岸邊的蓮花山碼頭翻車,200桶劇毒化學品全部翻入桂江。位於桂江岸邊的廣西梧州市,工業用水和市民的飲用水全部依賴桂江,翻車事件發生之後,雖然當地政府採取緊急措施,打澇翻入江內的裝有氰化鈉的大桶,但全市和沿江下游地區不得不停止供水60小時。後經調查,氰化鈉雖然沒有泄漏,但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它給人們的思想帶來極大的恐慌,給生活帶來很大困難,給工農業生產帶來很大損失。駕駛這輛大卡車的司機自感罪責難逃,主動投案自首,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4年。
在世界各地,經常發生因人工合成化學物質而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同發生在印度博帕爾市農葯廠事件一樣,盡管後果有輕有重,影響有大有小,但都說明一個道理,所有人工合成的新化學物質,在使用時除了考慮它的用途外,對人類和其他生物可能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也同樣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更應該謹慎行事。
❷ 化學品有那些危害
化學品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環境污染等.
(一)、 危險化學品的燃燒危險: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均可能發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
(二)、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危險:除了爆炸品之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三)、危險化學品的毒性 : 除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等中的一些物質也會致人中毒.
❸ 危險化學品的種類以及它的危害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的種類以及它的危害有哪些
: 第一,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有香蕉水、汽油、苯、氯乙烯、液氧、二氧化碳、氰化物、氟化氫、農葯殺蟲劑等
❹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包括:
1、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品是含有一種或多種爆炸性物質或混合物的物品。包括爆炸性物質和混合物和爆炸性物品,但不包括下述裝置:其中所含爆炸性物質或混合物由於其數量或特性,在意外或偶然點燃或引爆後,不會由於迸射、發火、冒煙或巨響而在裝置之處產生任何效應。
2、易燃氣溶膠:氣溶膠是指氣溶膠噴霧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灌裝的容器,該容器由金屬、玻璃或塑料製成,內裝強制壓縮、液化或溶解的氣體,包含或不包含液體、膏劑或粉末,配有釋放裝置,可使所裝物質噴射出來,形成在氣體中懸浮的固態或液態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劑或粉末或處於液態或氣態。
❺ 化學品的四大危害特性
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等特性,會對人(包括生物)、設備、環境造成傷害和侵害的化學品叫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性質,在運輸、裝卸和儲存保管過程中,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毀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品。
❻ 常用化學品的危害有哪些
常用危險品特性有哪些?
發布時間:2008-6-29 閱讀:755
根據每種常用危險化學品易發生的危險,綜合歸納為以下145項基本危險特性:
(1)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3)與銅、汞、銀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與氧化劑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與乙炔、氫、甲烷等易燃氣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本品蒸氣與空氣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7)遇強氧化劑會弓愧燃燒爆炸。
(8)與氧化劑發生反應,有燃燒危險。
(9)與氧化劑會發生強烈反應,通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
(10)與氧化劑會發生反應,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
(11)遇明火極易燃燒爆炸。
(12)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
(l3)通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
(14)遇明火、高熱能燃燒。
(15)遇高溫劇烈分解,會引起爆炸。
(16)遇高熱分解。
(17)受熱時分解。
(I8)受熱、光照會引起燃燒爆炸。
(19)受熱、遇酸分解並放出氧氣,有燃燒爆炸危險。
(20)受熱後瓶內壓力增大,有爆炸危險。
(21)暴熱、遇冷有引起爆炸的危險。
(22)通高熱、明火及強氧化劑易引起燃燒。
(23)遇水或潮濕空氣會引起燃燒爆炸。
(24)遇水或潮濕空氣會引起燃燒。
(25)受熱、遇潮氣分解並放出氧,有燃燒爆炸危險。
(26)遇潮氣、酸類會分解並放出氧氣,助燃。
(27)遇水會分解。
(28)遇水爆濺。
(29)遇酸會引起燃燒。
(30)遇酸發生劇烈反應。
(31)遇酸發生分解反應。
(32)遇酸或稀酸會引起燃燒爆炸。
(33)遇硫會引起燃燒爆炸。
(34)與發煙硫酸、氯磺酸發生劇烈反應。
(35)與硝酸發生劇烈反應或立即燃燒。
(36)與鹽酸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37)遇鹼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38)遇鹼發生反應。
(39)與氫氧化鈉發生劇烈反應。
(40)與還原劑能發生反應。
(41)與還原劑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弓愧燃燒。
(42)與還原劑接觸有燃燒爆炸危險。
(43)遇鹵素會引起燃燒爆炸。
(44)遇鹵素會引起燃燒。
(45)遇胺類化合物會弓愧燃燒爆炸。
(46)遇發泡劑會引起燃燒。
(47)遇金屬粉末增加危險性或有燃燒爆炸危險。
(48)見光、受熱或久貯易聚合,有燃燒,爆炸危險。
(49)遇油脂會引起燃燒爆炸。
(50)遇雙氧水會引起燃燒爆炸。
(51)與酸類、鹵素、醇類、胺類發生強烈反應,會引起燃燒。
(52)遇易燃物、有機物會引起燃燒。
(53)遇易燃物、有機物會引起爆炸。
(54)遇乙醇、乙醚會引起爆炸。
(55)遇硫、磷會引起爆炸。
(56)遇甘油會引起燃燒或強烈燃燒。
(57)撞擊、摩擦、振動時有燃燒爆炸危險。
(58)在乾燥狀態下會引起燃燒爆炸。
(59)能使油脂劇烈氧化,甚至燃燒爆炸。
(60)在空氣中久置後能生成有爆炸性的過氧化物。
(61)遇金屬鈉及鉀有爆炸危險。
(62)與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發生強烈反應,會引起爆炸。
(63)在日光下與易燃氣體混合時會發生燃燒爆炸。
(64)遇微量氧易引起燃燒爆炸。
(65)與多數氧化物發生強烈反應,易引起燃燒。
(66)接觸鋁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鋁化合物。
(67)接觸空氣能自燃或乾燥品久貯變質後能自燃。
(68)與氯酸鹽或亞硝酸鈉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
(69)接觸遇水燃燒物品有燃燒危險。
(70)與硫、磷等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混合,經摩擦、撞擊有燃燒爆炸危險。
(71)受熱分解放出有毒氣體。
(72)受高熱或燃燒發生分解放出有毒氣體。
(73)受熱分解放出腐蝕性氣體。
(74)受熱升華產生劇毒氣體。
(75)受熱後容器內壓力增大,泄漏物質可導致中毒。
(76)遇明火燃燒時放出有毒氣體。
(77)遇明火、高溫時產生劇毒氣體。
(78)接觸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氣體。
(79)接觸酸或酸霧產生劇毒氣體。
(80)接觸酸或酸霧產生劇毒、易燃氣體。
(81)受熱、遇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易燃氣體.甚至爆炸。
(82)受熱、遇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易燃氣體。
(83)遇發煙硫酸分解,放出劇毒氣體,在鹼和乙醇中加速分解。
(84)與水和水蒸氣發生反應,放出有毒的腐蝕性氣體
(85)遇水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有時會引起爆炸。
(86)受熱、遇水及水蒸氣能生成有毒、易燃氣體。
(87)遇水或水蒸氣會產生劇毒、易燃氣體。
(88)遇水、潮濕空氣,酸放出能自燃的劇毒氣體。
(89)遇水分解產生有毒氣體。
(90)與還原劑發生激烈反應.放出有毒氣體,
(91)遇氰化物會產土劇毒氣體。
(92)見光分解,放出有毒氣體。
(93)遇乙醇發生反應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
(94)對眼、粘膜或皮膚有刺激性,有燒傷危險;
(95)對眼、粘膜或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會造成嚴重燒傷;
(96)觸及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傷。
(97)觸及皮膚易經皮膚吸收或誤食、吸入蒸氣、粉塵會引起中毒。
(98)有強腐蝕性。
(99)有腐蝕性。
(100)可燃,有腐蝕性。
(101)有催淚性。
(102)有麻醉性或其蒸氣有麻醉性。
(103)有毒、有窒息性。
(104)有刺激性氣味。
(105)劇毒。
(106)劇毒、可燃。
(107)有毒、不燃燒。
(108)有毒,遇明火能燃燒。
(109)有毒、易燃。
(110)有毒或其蒸氣有毒。
(111)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
(112)有吸濕性或易潮解。
(113)極易揮發,露置空氣中立即冒白煙,有燃燒爆炸危險。
(114)助燃。
(115)有強氧化性。
(116)有氧化性。
(117)有強還原性。
(118)有放射性。
(119)易產生或聚集靜電,有燃燒爆炸危險。
(120)與氫氧化接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危險。
(121)水解後不生腐蝕性產物。
(122)接觸空氣、氧氣、水發生劇烈反應,能引起燃燒,
(123)遇氨、硫化氫、鹵素、磷、強鹼、遇水燃燒物品等有燃燒爆炸危險。
(124)遇過氯酸、氯氣、氧氣、臭氧等易發生燃燒爆炸危險。
(125)與鋁、鋅、鉀、氟、氯等反應劇烈,有燃燒爆炸危險。
(126)碾磨、摩擦或有靜電火花時,能自燃。
(127)與空氣、氧、澳強烈反應,會引起爆炸。
(128)遇碘、乙炔、四氯化碳易發生爆炸。
(129)遇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甲烷等會引起爆炸。
(130)與氯氣、氧、硫黃、鹽酸反應劇烈,有燃燒爆炸危險。
(131)與鋁粉發生猛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132)與鎂、氟發生強烈旦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133)與氟、鉀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134)與磷、鉀、過氧化鈉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
(135)強烈震動、受熱或遇無機鹼類、氧化劑、烴類、胺類、三氯化鋁、六甲基苯等均能引起燃燒爆炸。
(136)遇氟水、氟化氫、酸有爆炸危險。
(137)遇水分解為鹽酸和有很強刺激性、腐蝕性、爆炸性的氧氯化物。
(138)與酸類、鹼類、膠類、二氧化硫、硫肥、金屬鹽類、氧化劑等猛烈反應,遇光和熱加速作用,會引起爆炸。
(139)遇三硫化二氫有爆炸危險。
(140)與過氧酸根、硫酸甲酯反應劇烈,有燃燒爆炸危險。
(141)能在二氧化碳及氮氣中燃燒。
(142)遇磷、氯會引起燃燒爆炸。
(143)遇二氧化鉛發生強烈反應。
(144)會緩慢分解放出氧氣,接觸金屬(鋁除外)分解速率亦增加。
(145)遇水時對金屬和玻璃有腐蝕性。
❼ 工人常見化學品危害有哪些 怎麼預防
金屬加工液,
白電油學名正己烷,因為它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揮發性,而且去污能力強,常在工業上用作清洗劑,是五金、電子、印刷和製鞋等行業廣泛應用化學物品。近年來,隨著白電油在工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它所引起的職業性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多,這也是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的事情。
白電油中毒常見症狀
白電油以慢性中毒為多見,主要表現為人體的周圍神經損害。它的發病症狀較隱蔽,進展也緩慢,停止接觸致病源後病情仍可發展。早期的主要症狀為手腳麻木、乏力,行走困難,繼而還會出現四肢感覺的減退或消失,肌力地減弱、肌肉地萎縮,體重地減輕和垂足,乃至肢體癱瘓等典型症狀。
預防為先 治療趁早
由於白電油中毒的症狀表現進展緩慢,初期的乏力和肢體麻木等症狀會被人們誤解為工作勞累,難以引起重視,直會等到症狀加重、無法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後,才去就醫,但為時以晚。白電油中毒後一旦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再去治療的話將會耗時長且花費多。所以,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尤為重要,正所謂「防範於未然」!
怎樣預防白電油中毒
要做好白電油中毒的預防,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應找到引起白電油中毒的原因,以現有材料來看,引起慢性白電油中毒的原因有:企業負責人對白電油的危害認識不足,不了解白電油中毒的嚴重後果;他們在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項目的引進、設計、施工和投產等環節中,沒有認真考慮和落實到有關的防護措施,以致車間內通風、特別是局部通風不良現象的普遍存在;
其次,企業負責人沒有組織在崗工人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體檢,因而不能及時發現可疑的早期白電油中毒病人;
最後,工作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工作人員習慣於徒手操作,甚至用白電油洗手;還有多數人因嫌麻煩,不願使用防毒口罩,還隨意堆放浸過白電油了的抹布,並沒能及時蓋好裝有白電油的膠桶等;工作人員長時間地加班加點、超時作業,都會加重毒物的吸收。
用人單位要確保勞動者健康
用人單位要有足夠的認識,高度重視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因為《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保護勞動者健康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另外,用人單位還應改善作業環境:1.加強車間通風,對需直接接觸白電油的崗位加裝局部抽風;2.合理安排工休時間。此外,用人單位還應定期組織觸毒工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及早發現有職業禁忌或可疑職業病患者,及早對其進行診治。同時,還應加強對工人的職業衛生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意識,提高個人防護效率,工人工作時應戴口罩和手套,並且仔細留意自己有沒有類似症狀,如發現異常應馬上到職業病防治機構檢查一下,以保證自身健康。(北京市職業病慢性病防治院)
❽ 化學品究竟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化學品究竟會對人體造成的害有
1、化學品活性與危險性
許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質其活性都很強,活性越強的物質其危險性就越大。
2、危險化學品的燃燒性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均可能發生燃燒而導致火災事故。
3、危險化學品的爆炸危
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氣體、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4、危險化學品的毒性
許多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進入人的肌體,當其在人體達到一定量時,便會引起肌體損傷,破壞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
5、腐蝕性
強酸、強鹼等物質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發生破壞作用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後可引起炎症,甚至會造成死亡。
6、放射性
放射性危險化學品可阻礙和傷害人體細胞活動機能並導致細胞死亡。
❾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體現哪三個方面
【1】,理化危險:
1.1爆炸物:爆炸物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6。
1.2易燃氣體:易燃氣體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7。
1.3易燃氣溶膠:易燃氣溶膠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78。
【2】,健康危險:
2.1急性毒性:急性毒性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2。
2.2皮膚腐蝕/刺激:皮膚腐蝕/刺激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3。
2.3嚴重眼損傷/眼刺激:嚴重眼損傷/眼刺激性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594。
【3】,環境危險:
3.1危害水生環境:對水環境的危害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見GB20602。
3.1.1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對短期接觸它的生物體造成傷害的固有性質。
3.1.2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質在與生物體生命周期相關的接觸期間對水生生物產生有害影響的潛在性質或實際性質。
關於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職責
1.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熟悉本單位儲存和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有關消防安全規定;
2.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儲存管理制度;
3.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出入庫手續,對所保管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做到數量准確,帳物相符,日清月結。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庫手續,完成當月原材料、產成品盤寸報表;定期清點庫存,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按生產計劃提前上報采購計劃,保證生產;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關要求對倉庫內的消防器材進行管理、定期檢查、定期更換;
5.定期對庫房進行定時通風,通風時不得遠離倉庫。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盜;
6.對因工作需要進入倉庫的職工進行監督檢查,嚴防原料和產品流失;
7.對危險化學品按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分垛儲存、擺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確使用勞保用品,並指導進入倉庫的職工正確佩帶勞保用品;
9.定期對倉庫內及其周圍的衛生進行清掃;
10.按時完成廠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