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關於物理的問題有哪些

關於物理的問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3 21:46:57

1. 有幾個關於物理的問題。

1.用的是光反射的原理,這里有兩個放大(1)平面鏡轉動α角度,則反射光線轉動2α,(2)打個比方吧,我們玩鏡子反射陽光在牆上的時候,我們的手稍微動動就可以使牆壁上的光斑移動很大的距離(學習了圓周運動就知道了哦)
2.「硬」就是勁度系數大的彈簧,拉升或壓縮相同的長度需要更大的力
3.當然是對的,因為平行四邊形定則和三角形定則其實是一致的。你只要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平移過去就是三角形定則了,我們物理中習慣用平行四邊形定則,而數學當中的向量習慣上用三角形定則。
4.電流是標量,比如電流I分到兩條並聯支路中,其電流分別為I1和I2,則I=I1+I2,是代數和而不是矢量和,簡單來說電流雖然有大小和方向,但是運算不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則,所以不是矢量而是標量。

2. 有關物理的一些問題

1、堆冰塊,高度到變壓器,移動變壓器,到冰上,再化冰,就下來了
2、將果汁凍冰,用巧克力包裹,再做成固定形狀就可以了
3 、一個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實際是100攝氏度,現在是96攝氏度,也就是溫度計1攝氏度對應實際100/96攝氏度,那麼59攝氏度對應的實際溫度是61.5攝氏度
這個比值要按標准大氣壓算,因為這是個定值,而之前的測量,已經不準確了,外界有影響因素

3. 關於初中物理的幾個問題

1。也是為了,隔熱,是不讓你身體內部的熱量跑出去。冰棍那個是不讓熱量跑進去。
2。它是有一塊凹透鏡(物鏡)和一塊凸透鏡組成。物鏡的焦距極短,它使室外的人或物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鏡的焦點以內,最後得到一個放大的正立虛像,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視距離附近,對門外的情況就看得清楚了。
3。固體直接變氣體叫升華。氣體直接變叫凝華。生活中的例子很少。做實驗,經常做的是碘。碘固體加熱可以直接變成氣體。反過來,氣體可以直接凝結成固體。
4。摩擦起電,不是中和,而是分離。電荷分離了。玻璃棒帶正的,絲綢帶負的。
5。毛皮和橡膠棒摩擦。是橡膠棒帶負電荷,毛皮帶正點。但是皮毛和上面講的絲綢帶的電很容易被帶走。塑料與毛發摩擦是塑料帶負電。冬天的毛衣等這些帶的點比叫難判斷。不用去討論這些。只要記好。(1)毛皮和橡膠棒摩擦,是橡膠棒帶負電荷。(2)絲綢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帶正電。

4. 生活中有哪些物理問題呀

有很多啦,比如:
1.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2.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3.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4.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5.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6.自行車的剎車皮:利用了摩擦的原理,越用力剎車摩擦力越大
7.用筷子夾東西:拿筷子的高度不同,夾東西的難易程度也不同(杠桿原理)
8.門鎖打不開的時候加點油(潤滑作用)
9.人們行走時,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難,這是因為接觸面摩擦太小的緣故;汽車上坡打滑時,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墊上稻草,汽車就能順利前進,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種花紋也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運動員穿的滑冰鞋安裝滾珠是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類機器中加潤滑油是為了減小齒輪間的摩擦,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
10.因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要在鐵軌銜接處留空隙。
11.有時候從保溫瓶中倒出一大杯開水後,瓶塞會跳起來是因為外界的冷空氣乘機鑽入保溫瓶,瓶塞寒上後,冷空氣被封閉在瓶子內並與熱開水發生了熱傳遞,冷空氣溫度升高,氣體受熱膨脹對外做功,就把塞子拋出瓶口,這時只要輕輕塞上瓶塞,然後搖動幾下保溫瓶,使開水蒸發出大量水蒸氣,把冷空氣這不速之客從保溫瓶中趕出去,然後按緊瓶塞後就無後顧之憂了。 7、雙層玻璃中間有一個空氣層,而空氣不易傳熱,能起到保溫和隔熱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裝雙層玻璃窗 。
等等有很多,呵呵。

5. 關於物理的20個問題

答:假如地球周圍沒有了大氣層,物理世界將會發生以下變化:抽水機不能抽水;氫氣球不能升空;人們只能依靠工具進行對話和交流;不會發生雷電;………
①托里拆利實驗現象不再發生
②聲音靠空氣傳播的現象不再發生
③抽水機不能抽水
④太陽光射向地球表面不發生折射
⑤塑料吸盤不能貼在光滑的牆壁上
⑥馬德堡半球實驗不再發生
⑦裝滿水的杯子用紙片蓋上,倒過來後,紙片托不住水了
⑧氫氣球(氣艇)不能升空
⑨內燃機不能工作
⑩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6. 物理學十大難題(未解決)都有哪些

1.表達物理世界特徵的所有(可測量的)無量綱參數原則上是否都可以推算,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僅僅取決於歷史或量子力學偶發事件,因而也是無法推算的參數?
愛因斯坦的表述更為清楚: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是否有選擇?想像上帝坐在控制台前,准備引發宇宙大爆炸.「我該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該讓這種名叫電子的小點帶多少電荷」?「我該把普朗克常數--即決定量子大小的參數--的數值定在多大」?他是不是為了趕時間而胡亂抓來幾個數字?抑或這些數值必須如此,因為其中深藏著某種邏輯?
2. 量子引力如何幫助解釋宇宙起源?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是標准模型和廣義相對論.前者利用量子力學來描述亞原子粒子以及它們所服從的作用力,而後者是有關引力的理論.很久以來,物理學家希望合二為一,得到一種「萬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隨著大爆炸自然地誕生的.實現這種融合的首要候選理論是超弦理論,或者叫M理論--這是其名稱的最新「升級版」,M代表「魔法」、「神秘」或「所有理論之母」.
3. 質子的壽命有多長,如何來理解?
以前人們認為質子與中子不同,它永遠不會分裂成更小的顆粒.這曾被當成真理.然而在70年代,理論物理學家認識到,他們提出的各種可能成為「大一統理論」--該理論把除引力外的所有作用力匯於一爐--的理論暗示:質子必須是不穩定的.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質子是會分裂的.
辦法是捕捉到正在死去的質子.許多年來,實驗人員一直在地下實驗室中密切注視大型的水槽,等待著原子內部質子的死去.但迄今為止質子的死亡率是零,這意味著要麼質子十分穩定,要麼它們的壽命很長--估計在10億億億億年以上.
4. 自然界是超對稱的嗎?如果是,超對稱性是如何破滅的?
許多物理學家認為,把包括引力在內的所有作用力統一成為單一的理論要求證明兩種差異極大的粒子實際上存在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所謂的超對稱現象.第一種粒子是費密子,可以把它們粗略地說成是物質的基本組件,就像質子、電子和中子一樣.它們聚集在一起組成物質.另一種粒子是玻色子,它們是傳遞作用力的粒子,類似於傳遞光的光子.在超對稱的條件下,每一個費密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學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沖動,他們把所謂的超級對稱粒子稱為「sparticle」.但由於在自然界中還沒有觀察到sparticle,物理學家還需要解釋這種對稱性「破滅」的原因:隨著宇宙冷卻並凝結成現在的這種不對稱狀態,在其誕生之際所存在的數學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5. 為什麼宇宙表現為一個時間維數和三個空間維數?
這只是因為還沒有想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只是因為除了上下、左右、前後,人們無法想像在更多的方向上運動.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原本就是這樣的.實際上,根據超弦理論,肯定還存在著另外六個維數,每一維都呈捲曲狀,十分微小,因而無法察覺.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為什麼只有這三個維數是伸展開來的,留給我們這個相對幽閉恐怖的空間呢?
6. 為什麼宇宙常數有它自身的數值?它是否為零,是否真正恆定?
直到最近,宇宙學家仍然認為宇宙是以一個穩定的速度在膨脹.但最近的觀察發現,宇宙可能膨脹得越來越快.人們用一個叫宇宙常數的數字來描述這種輕微的加速.這個常數是否如人們早期所認為的是零,或者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值,物理學家現在還無法做出解釋.根據一些基本計算,這個常數應該很大--是我們觀測結果的大約10到122倍.換句話說,宇宙應該以跳躍般的速度在膨脹.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肯定有什麼機制在壓制這種作用.如果宇宙真是超對稱性的,那宇宙常數就該被完全抵消掉.但這種對稱性--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看來已經破滅.如果這個常數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話,那情況就更加復雜了.
7. M理論的基本自由度(M理論的低能極限是11維的超引力,它包含5種相容的超弦理論)是多少?這一理論理否真實地描述了自然?
多年來,超弦理論最大的弱點是它有5個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個--如果有的話--描述了宇宙?反對這一理論的人最近已經接受了被稱為M理論的最主要的11維理論框架.但情況卻因此變得更加復雜.
在M理論前,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被說成是由微小的超弦組成的.M理論給組成亞原子的物質譜加了一種叫做「膜」(brane)的更為神秘的物質,它就像生理學上的膜一樣,但最多有9個維數度.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是更基本的物質組成單位,是膜組成了弦還是剛好相反?或者另外存在著一些更基本的物質單位,只是人們沒有想到罷了?最後,這兩種東西中是否有一種確實存在,或者M理論僅僅是一種迷人的大腦游戲?
8. 黑洞信息悖論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根據量子理論,信息--無論它描述的是粒子運動的速度還是油墨顆粒組成文件的確切方式--是不會從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約翰·普雷希爾和斯蒡芬·霍金卻提出了一個固定的假設: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扔進黑洞中去,將會發生什麼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樣的網路全書是無關緊要的.正如物理學中所定義的,信息並不等同於含義,信息僅指二進制的數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碼,它被用來精確地描述一個物體或一種方式.所以看起來那些特定的書本里的信息將被吞沒,並永遠地消失.但人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確實消失了,而量子力學必須對此作出解釋.普雷希爾博士推測信息其實並沒有消失;它也許以某種形式顯示於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個宇宙中的銀幕上.
9. 何種物理學能夠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之間的巨大差距?
換言之,為什麼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電磁力)要弱得多?一塊磁鐵能夠吸起一個回形針,即使整個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據最近的一種說法,重力實際上要大得多.它僅僅是看上去比較弱而已,因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個額外的維數度之中.如果我們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獲全部的重力,也許就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雖然這看上去會引起固體垃圾處理業的興趣,但這些黑洞很可能剛一形成就消失了.
10. 我們能否定量地理解量子色動力學中的誇克和膠子約束以及質量差距的存在?
量子色動力學(QCD)是描述強核子力的理論.這種力由膠子攜帶,它把誇克結合成質子和中子這樣的粒子.根據量子色動力學理論,這些微小的亞粒子永遠受到約束.你無法把一個誇克或膠子從質子中分離出來,因為距離越遠,這種強作用力就越大,從而迅速地把它們拉回原位.
但物理學家還沒有最終證明誇克和膠子永遠不能逃脫約束.他們也不能解釋為什麼所有能感受強作用力的粒子必須至少有一丁點兒的質量,為什麼它們的質量不能為零.一些人希望M理論能提供答案,這一理論也許還能進一步闡明重力的本質.

7. 生活中100個和物理有關的問題 只有提出來就可以了

1.晾衣服堅持透風,減速蒸發.
2.吹胰子泡五顏六色,光的折射.
3.湖水反照著優美的白帆,光的反射.
4.炎天吃雪糕四周有白煙,液化.
5.熱的湯不克不及喝水卻能喝,沸點差別.
6.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差別.
7.氫氣球飛上天,浮力大於重力.
8.放二踢腳大地振動,聲響靠波傳達.
9.炎天管子出汗,液化.
10.電線接納銅芯,銅是僅次於銀的電的良導體.
11.電池不會電傷人,電壓每節1.5v遠小於平安電壓36v.
12.針管可以刺入皮膚,木棒卻很難,壓強差別.
13.自行車換帶,增大摩擦力.
14.自行車車燈,摩擦生電.
15.風力發電,機器能轉化為電能.
16.磁懸浮列車高速運轉,低摩擦力.
17.蹺蹺板,杠桿原理.
18.筷子,杠桿原理.
19.溜冰,增加打仗面積,減小摩擦力.
20.擦汗,毛細景象.
21.魚缸抽水,虹吸景象.
22.指甲刀,鉗子,瓶起子,撬棒,杠桿原理.
23.星星閃耀,筷子「折了」,哈哈鏡,縮小鏡,老花鏡,遠視鏡,光的折射.
24.鏡面反射,黑板反光,玉輪「發光」,雪後天亮,夏雨當時夜間亮者為水暗者為陸,光的反射.
25.急剎車後滑行,急剎車後搭客跌倒,急剎車先人向前沖氫氣球後沖,急剎車後車重滑行遠,慣性.
26.黑夜車燈構成光柱,光沿直線傳達.車燈不構成光柱,光的折射.夜間車內不開燈車外開燈,司性能瞥見路人路人看不見司機,光的反射.
27.冰面汽車打滑,好的輪胎抓地性強,轉動摩擦替代滑動摩擦,自行車前後輪轉向相反摩擦力反向,剎車皮需多少年改換,摩擦力.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景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應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應用熱通報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應用電能轉化為機器能,應用氛圍對流停止氛圍變更.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拔出三孔插座,避免用電器泄電和觸電變亂的發作.
4、微波爐加熱平均,熱服從高,衛生無凈化.加熱原理是應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應用電流的熱效應任務,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熄滅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景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組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打仗面潤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斑紋,使打仗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應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依據聲響知水量上下.由於水量增多,氛圍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降低.
7、磨菜刀時要不時澆水,是由於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發生熱使刀的內能添加,溫度降低,刀口硬度變小,刀口倒霉;澆水是應用熱通報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低落,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景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收縮和熱通報有關的景象
1、運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庖丁,可使鍋的溫度降低快,是由於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柴製成,是由於木柴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進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裝置排電扇,是為了放慢氛圍對流,使廚房油煙實時排擠去,防止凈化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決裂.這是由於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敏捷放熱膨脹而內壁溫度低落慢,砂鍋表裡膨脹不平均,故易決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由於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氛圍,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避免熱量流失.
6、炒菜次要是應用熱傳導方法傳熱,煮飯、燒水等次要是應用對流方法傳熱的.
7、夏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立刻跳一下.這是由於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氛圍,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氛圍受熱很快收縮,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夏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彷彿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由於湯面上有一層油障礙了湯內熱量流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滾水,該當先用大批的滾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避免玻璃杯表裡溫差過大,內壁熱收縮遭到外壁障礙發生力,致使杯決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下子,容易剝殼.由於滾燙的雞蛋殼與卵白遇冷會膨脹,但它們膨脹的水平紛歧樣,從而使兩者離開.
(二)與物體形態變革有關的景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緊縮體積的辦法負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運用時,經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低落,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熄滅.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下子就燒壞了.這是由於水的沸點在1規范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需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分明超越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紛歧會兒壺的溫度就會到達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品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峻.由於水蒸氣釀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少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品,食品煮好後,讓砂鍋分開火爐,食品將在鍋內持續沸騰一下子.這是由於砂鍋分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品為100℃,分開火爐後,鍋內食品能從鍋底吸取熱量,持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品熟得快些.次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進步了水的沸點,即進步了煮食品的溫度.
6、炎天自來水管壁少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多數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氛圍中的水蒸氣打仗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點附在外壁上.假如管壁少量「出汗」,闡明氛圍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先兆.
7、煮食品並不是火越旺越快.由於水沸騰後溫度穩定,即便再加大火力,也不克不及進步水溫,後果只能放慢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糜費燃料.准確辦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堅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肯定間隔才幹瞥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中央看不見「白氣」.這是由於緊靠壺嘴的中央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克不及液化,而距壺嘴肯定間隔的中央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點,即「白氣」.
9、油炸食品時,濺入水點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由於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點沉到油底敏捷升溫沸騰,發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決裂而收回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收回「吱、吱」的聲響,並冒出少量的「白氣」.這是由於水先敏捷汽化後又液化,並收回「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敏捷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淆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進程中,由於氛圍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低落,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低落.
(三)與熱學中的分子熱活動有關的景象
1、腌菜每每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由於溫度越高,鹽的離子活動越快的緣故.
2、臨時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瞥見外面呈玄色,這是由於分子永不絕息地做無規矩的活動,在臨時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分散到牆內,以是颳去一層,仍可看到外面呈玄色.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中止走動時,其秒針每每停在刻度盤上「9」的地位.這是由於秒針在「9」地位處遭到重力矩的障礙作用最大.
2、偶然自來水管在臨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然發作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惹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照相,應封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如許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明晰.由於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攪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氛圍中凍結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氛圍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氛圍中冷卻得快.這些景象都標明:水的熱通報性比氛圍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表面面附著的水點在火焰上較永劫間才幹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點、鍋和鍋內的水三者堅持熱傳導,溫度大抵相反,只需鍋內的水未沸騰,水點也不會沸騰,水點在火焰上靠蒸發而徐徐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由於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構成的,鍍銀面不屈或玻璃厚薄不平均都市發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縮小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抵達的地位偏離正常地位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自然氣爐的噴氣嘴正面有幾個與外界雷同的小孔,但自然氣不會從正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自然氣的氣流速率大,依據流膂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外表壓強小於正面孔外的大氣壓強,以是自然氣不會以噴管正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忽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活動.可以瞥見氣球活動的道路迂迴多變.這有兩個緣由:一是吹大的氣球到處厚薄不平均,張力不平均,負氣球放氣時到處膨脹不平均而擺動,從而活動偏向不時變革;二是氣球在膨脹進程中外形不時變革,因此在活動進程中氣球外表處的氣流速率也在不時變革,依據流膂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以是氣球外表處受氛圍的壓力也在不時變革,氣球因而而擺動,從而活動偏向就不時變革.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由於吊扇轉動時氛圍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熄滅」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求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延長其運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便無風,紙片著落的道路也迂迴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局部凸凹差別,外形備異,因此在著落進程中,其外表到處的氣流速率差別,依據流膂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到處受氛圍作用力不平均,且隨紙片活動狀況的變革而變革,以是紙片不時翻騰,迂迴著落
晚上,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地位比實踐地位高:光在非平均介質不是沿直線傳達的.
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早上睡覺醒瞥見大霧:氛圍中的水蒸氣液化景象.
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差別的工夫和所在水的沸點差別:大氣壓的差別
空中樓閣景象:光由於遇到不平均大氣而發作了偏折
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達
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作了折射景象.
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日食月食景象:光的直線傳達.
月球上沒有聲響:聲響傳達是需求介質的
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光在地球上比聲響在地球上的傳達速率快的多

8. 關於物理的幾個問題

1.不會,參看振幅的定義——「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動的振幅」

那麼,距離有必要探討正負嗎?沒有,那麼,振幅沒有負的說法。僅僅是指距離而已。

所以說,學物理最關鍵的是要弄清各種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在物理學重要達到的作用。

2.勁度系數的物理意義是——在產生單位變形時提供的彈力的大小,由此可見,他描述的是彈簧之類彈性物體對抗變形的能力。

所以,把一個彈簧截斷一半的話,他的勁度系數會變為原來的兩倍。

原因如下:

長L的彈簧受力時,產生相應的變形S.這個S是由長L的多個環狀鋼絲共同形成的。

而截斷一半時,L/2長的彈簧受到同樣外力的情況下,只需要原來一半的變形就可以產生同樣大小的彈力。

這樣說不理解的話,我們進行逆向思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

勁度系數完全相同的兩根等長彈簧A和B,都受到同樣大小的外拉力F,他們將產生一樣的形變Sa和Sb。——這一點可以認同吧?

那麼,把兩根彈簧連接起來,我們把鏈接後的彈簧稱作C吧,依然施加原來的外力,拉力F,先進行受力分析——

兩根彈簧內部的彈力處處相等都為F。這一點沒有問題吧?

那麼下面我們探討對於彈簧發生了什麼事。

那麼A受到的外力為F,會產生與他獨立受力時同樣的Sa的形變數,B也一樣,會產生Sb的形變數,那麼已經連接了AB的彈簧C來說,整體形變數是多少呢?

很自然,整體形變Sc是兩個彈簧A和B形變數的和,即:

「Sc=Sa+Sb。」

又因為A和B兩根彈簧完全一樣,那麼"Sa=Sb"

那麼「Sc=2Sa=2Sb」。

所以我們有這樣的結論——

兩根同樣的彈簧被連接起來的話,施加同樣的外力,整體會產生原來單獨受力時兩倍的形變數。

在這一結論基礎之上,參見勁度系數的定義與本質物理意義,我們得出下面的結論——

兩根勁度系數為K的彈簧連接成新的彈簧時,抵抗外力的能力會變弱,勁度系數會變為原來的一半,即K~=K/2.

既然加長彈簧會使得勁度系數減小,那麼,相反的,揭短彈簧會使勁度系數增大。

這里最關鍵的有兩點:

第一,對於彈簧或者繩子之類提供彈力的物理模型,它們提供力的方式是付出變形的代價。因為形變是整體效果,所以說他們內部的彈力是處處相等的。

第二,要認識到彈簧的形變實際上是無數小形變的累加效果,彈簧越長這種累加效果越顯著。

在清楚彈簧型變得來源之後,我建議樓主考慮這樣的問題——

1.彈簧有沒有「並聯」與「串聯」的規律可循?

2.多根彈簧串並聯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有無規律可循呢?

經總結,得出結論如下——我會附圖給出推算過程。

1.N根彈簧串聯時,最終形成的新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參與串聯的各個彈簧勁度系數的「倒數和的倒數」。

2.N根彈簧並聯時,形成的新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參與並聯的各個彈簧勁度系數的和。

推導過程見圖——

9. 有關物理方面的問題

鐵、鋼、鎳、鈷等鐵磁材料,沒有受外磁場的作用時,其分子電流所產生的合成磁矩在宏觀上等於零,因而不呈現磁性。當鐵磁材料被引入外磁場時,在外磁場的作用下,內部分子磁矩排列整齊的過程稱為磁化。某些鐵磁物質一經磁化。即使去除外磁場後,仍有很大的剩餘磁感應強度,因此被廣泛地應用於儀表與微電機等設備中用以產生磁場。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波(也稱重力波)的主要性質有: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攜帶能量和與波源有關的信息;是橫波,在遠源處為平面波;最低次為四極輻射;輻射強度極弱;物質對引力波吸收效率極低,引力波穿透性極強,地球對引力波幾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為兩個獨立的偏振態等。法意合建的引力波探測器剛剛完工,將在2004年正式啟用。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引力波不僅是愛因斯坦的假設,這種證據來自對中子星的觀察。甚至愛因斯坦都認為引力波可能永遠也探測不到,要觀測到引力波從技術上來說困難是無以復加的。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探測器的成本加起來,捕捉引力波的代價無疑是天文數字。

在「廣義相對論」發表近90年之後的今天,這種神秘莫測的波終於有可能向我們展示真面目。現在對引力波的研究方興未艾,反引力或稱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這項研究可能獲得的成果或許將徹底實現人類實現恆星際航行的夢想,科學家值得為這項研究投入畢生的精力和才華。

■名詞解釋

引力波

引力波也稱重力波。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時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只有宇宙中體積極大、密度極高的物體——例如超新星、塌縮的黑洞和中子星——釋放出的引力波才能被探測到:某個超新星短暫地爆發出像數十億個恆星組成的星系一樣明亮的光芒,隨後其碎片紛紛射向宇宙深處。但它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超新星會令時空結構發生震顫,並波及到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這種現象被稱為引力波。

中子星

中子星是巨星爆炸的產物,它們由中子構成,通常全部物質都壓縮在像一座城市那麼大的空間里。有些中子星自轉速度極快,間歇性地釋放出無線電波,天文學家可以利用無線電望遠鏡識別這些電波。

人們還不能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因為它的破壞性能量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中被大大「稀釋」了。如果你能靠近一個超新星,引力波就會把你和周圍的一切撕成碎片。但等引力波到達地球時,它只能令時空產生最輕微的波動。

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引力波

在「廣義相對論」發表近90年之後的今天,這種神秘莫測的波終於有可能向我們一展真面目。過去幾年裡,天文學家在美國、日本和德國設置了探測器,最近又在義大利距離比薩市12公里的地方設置了一個。這座法意合建的探測器名為「Virgo」,剛剛完工,將在2004年正式啟用。這是一項大工程,而且耗資不菲。「Virgo」有一條長3公里的隧道,位於義大利比薩市的郊區,而隧道只是「Virgo」的部件之一。在日本國立天文台內,也有一條直角邊長為300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隧道,一台名為「TAMA300」的激光干涉儀型的引力波檢測裝置不久前開始運轉,這是世界上率先搜尋引力波的努力之一。

引力波也稱重力波。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時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我們不能再把三維空間與滴答作響的時鍾分別對待,它們其實都是時空結構的組成部分。但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推論還有待證實:如果一個物體突然運動,它應該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能量,就像鈴鐺搖動時會響一樣。在理論上這適用於所有物體,包括人類。但只有宇宙中體積極大、密度極高的物體———例如超新星、塌縮的黑洞和中子星———釋放出的引力波才能被探測到:某個超新星短暫地爆發出像數十億個恆星組成的星系一樣明亮的光芒,隨後其碎片紛紛射向宇宙深處。但它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超新星會令時空結構發生震顫,並波及到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這種現象被稱為引力波,天文學家們都努力地想第一個證明它的存在,他們可能最終帶領我們一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源頭。所有理論都需要證據支持,但尋找證據非常困難。人們還不能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因為它的破壞性能量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中被大大「稀釋」了。如果你能靠近一個超新星,引力波就會把你和周圍的一切撕成碎片。但等引力波到達地球時,它只能令時空產生最輕微的波動。要觀測到引力波從技術上來說困難是無以復加的,無異於測量銀河的寬度並把結果的誤差保持在3厘米之內。因此甚至愛因斯坦都認為引力波可能永遠也探測不出來。

引力波的確存在

建設「Virgo」歷時6年,費用約為5500萬英鎊。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探測器的成本加起來,捕捉引力波的代價無疑是天文數字。幸虧沒有人認為這項工作會徒勞無功。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引力波不僅是愛因斯坦的假設。這種證據來自對中子星的觀察。中子星是巨星爆炸的產物,它們由中子構成,通常全部物質都壓縮在像一座城市那麼大的空間里。有些中子星自轉速度極快,間歇性地釋放出無線電波,天文學家可以利用無線電望遠鏡識別這些電波。這種中子星被稱為脈沖星。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泰勒和拉塞爾·赫爾斯第一次發現了一對脈沖雙星。他們發現這兩個天體的親密環繞正變得越來越接近。盡管變化的幅度很小(大約每年只靠近1厘米),但它的意義卻非同小可。這意味著兩個天體正在損失能量,而且這種軌道變化與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泰勒和赫爾斯認為能量正在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這一發現使他們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獎。

「Virgo」和其他新建的引力波探測器一樣,都是一種大型的激光干涉儀,專門利用引力波的特性來捕捉它。這種特性是:引力波令時空沿一個方向軸拉伸,沿與其垂直的另一個方向軸壓縮。人們可以通過持續測量這兩個方向上的距離,發現某一時刻出現在兩個方向上的距離拉伸與壓縮。就像所有的大型魔術一樣,科學家們也利用鏡子來做到這一點。從激光器發射的光線通過一個分裂器,分裂器把光束分別傳送到L形連接的兩個管道里,形成垂直角度。每個管道盡頭掛有一面鏡子,把兩條光束反射回去,在交點匯合。人們特意改變了兩道光的波長,這樣它們反射回來時正好能互相抵消。這里設置有一個記錄光線的光電二極體,平時它不會顯示有光出現。但如果有引力波經過,兩束光的傳播距離會出現差異。那麼當兩束光交匯時,波形就不會完全乾涉,從而導致發光。

「Virgo」的技術規格之高令人嘆為觀止。鏡子表面非常光滑,凸凹幅度小於百分之一微米(1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而且它們對光的反射率達99.999%。激光器也非同尋常,因為它製造的光束是迄今最穩定的。那麼,「Virgo」觀測到引力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加的夫大學的班哥拉·沙塔普拉卡什教授說:「我們預計每年會有一到兩次雙黑洞合並的現象。這些預測是在不確定的理論基礎上做出來的,因此幾率可能更低。所以如果我們在三四年內什麼都沒有看到也是不足為奇的。」在此之後,就是對愛因斯坦理論真實性的檢驗了。人們計劃對「Virgo」和其他引力波探測器進行升級,因此到2010年它們的靈敏度會提高10倍。這可以令觀測范圍擴大1000倍,在這么大的區域里,每年,也許是每天,都應該有形成引力波的天體活動。如果人們仍然一無所獲,那將對天文物理學產生重大影響。沙塔普拉卡什說:「如果還不能發現引力波,我們將不得不開始懷疑天文物理學家的某些基礎模型是否正確,例如雙星系統是如何形成的。」

反重力研究再入科學家視線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質有: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攜帶能量和與波源有關的信息;是橫波,在遠源處為平面波;最低次為四極輻射;輻射強度極弱;物質對引力波吸收效率極低,引力波穿透性極強,地球對引力波幾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為兩個獨立的偏振態等。引力波是波動形式和有限速度傳播的引力場。

愛因斯坦雖然在1916年曾預言加速的質量可能有引力波存在,但他提出的引力波與坐標的選取有關,在某一個參考系看來,引力波可能有能量,而換一個參考系可能就沒有。因此在提出引力波存在的初期,包括愛因斯坦本人在內的大多數人對引力波都持懷疑態度。1956年,皮拉尼提出一個與坐標系選取無關的引力波定義;1957年,邦迪進而從理論上證明與坐標系選取無關的平面引力波的存在。1959年,邦迪、皮拉尼和羅賓森更進一步證明,靜止物體在引力波脈沖作用下會產生運動,於是間接地證明引力波攜帶能量,並可被探測到。由於引力輻射極其微弱,目前還不能在實驗室里發射可供探測的引力波,而大質量天體的激烈運動,比如雙星體系公轉、中子星自轉、超新星爆發,理論預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獲物質等過程,都能輻射較強的引力波。

多年來,各國科學家都在致力於探測引力波,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科學家韋伯首創用一根鋁棒作為天線進行探測,並聲稱探測到了不能排除是引力波的信號,但其他科學家都沒有得到這一結果,韋伯的結論沒有得到公認。現在對引力波的研究方興未艾,反引力或稱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這項研究可能獲得的成果或許將徹底實現人類實現恆星際航行的夢想,科學家值得為這項研究投入畢生的精力和才華。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已經做了有價值的實驗和研究。

自從英國科幻小說作者威爾斯描述了「反重力」(能夠屏蔽重力影響,使宇宙飛船飛向月球)後,反重力已經成為人類一個多世紀的夢想。如果反重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必將改變整個世界。汽車、火車、輪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統,都能通過從引力場中獲取的能量驅動。這一會改變世界科學界和航空航天界禁忌的反重力研究,目前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有消息說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新概念,這些新概念可能在將來某一天徹底改變一個世紀來的推進技術。

波音公司進行的反重力研究概括起來就是該公司一個名為「先進空間推進技術重力研究(Grasp)」的項目。《簡氏防務周刊》獲得的一份有關文件闡述了波音公司認為該項目獲得成功的重大意義。文件中寫道:「如果反重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必將改變整個航空航天事業。」這種評價可能還不夠。如果反重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必將改變整個世界。汽車、火車、輪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統,都能通過「無推進劑推進」———一種從重力場中獲取能量的模式來驅動。

盡管,反重力是人們一個美好的夢想,但是傳統科學長期認為,反重力是不可能的。1992年4月,已故的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教授、當時擔任英國航天防禦系統戰略項目負責人的布賴恩·揚在倫敦機械工程師學會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解釋了為什麼進行反重力研究與航空航天業乃至世界都有關。「Grasp」簡報說明了波音公司為什麼必須僱傭俄羅斯材料專家葉夫根尼·波德克列特諾夫的原因。波德克列特諾夫聲稱發明了可以屏蔽重力影響的裝置。

1992年,任職於芬蘭坦佩雷技術大學的波德克列特諾夫向一家英國物理學雜志提交了一篇論文,他描述了被置於高速旋轉的超導體(極低溫度時失去電阻)上面的一個物體如何失去將近2%的重量。這篇論文泄漏給了一家報紙。一來因為它涉及禁忌的「反重力」概念,二來因為它在主流物理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波德克列特諾夫被學校開除了。但這位俄羅斯人的研究吸引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注意,該局早已同亨茨維爾亞拉巴馬大學的一位研究員有聯系,這位研究員宣稱她能製造出一種類重力場,能夠利用高速旋轉超導體排斥或吸引物體。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位於亞拉巴馬州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馬歇爾航天中心在重復波德克列特諾夫的實驗時失敗了。但是,該中心承認,不知道這位俄羅斯人製作超導盤的獨特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盲目地進行研究。

幾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俄亥俄州哥倫布超導元件公司支付60萬美元,製造波德克列特諾夫曾使用過的裝置,並且聘請了這位俄羅斯人做顧問。這項實驗雖然被延期了,但該項實驗的負責人羅恩·科措爾自信實驗可以完成。現任職於莫斯科化學研究中心的波德克列特諾夫,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思想。他同義大利科學家喬瓦尼·莫達內塞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沖量重力發生器」的研究工作,它能對所有物體產生一種斥力。該設備使用一個強放電源「發射器」和一個超導「發射器」,製造出了一種「重力沖量」。波德克列特諾夫說:「時間很短,沿著放電的線路以極快的速度(實際上是瞬時)進行傳播,經過許多不同物體,沒有任何顯著的能量損失。」他說,實驗結果是對光束擊中的任何物體都產生了推力作用,大小同物體質量成正比。波德克列特諾夫在調整一個激光瞄準裝置時說,他的實驗裝置已經顯示有能力擊倒1公里外的物體,他聲稱,這一裝置用同樣的能量可以擊倒200公里外的物體。正是波德克列特諾夫的「沖量重力發生器」的研究工作引起了波音公司的注意。在那份「Grasp」簡報中,波音公司描述了該裝置發出的光束如何不受任何電磁屏蔽影響,可以穿透任何物體而達到目標。

「淘金熱」正在升溫

在英國范堡羅航空展上,即將離任的波音「幻影研究」項目負責人喬治·米爾納承認其公司對波德克列特諾夫的研究和其他反重力裝置感興趣。米爾納同時稱其公司相信這些裝置蘊含的科學原理。他說:「其中的物理學原理看來是成立的,包含基本的科學原理,它們沒有打破物理學法則。」「Grasp」文件指出其他大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如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也同波德克列特諾夫進行過接觸。波音公司可能因先行一步而在「淘金熱」中走在前面。50年前包括馬丁公司、貝爾飛機公司和聯合烏爾梯飛機公司等許多航空工業公司對反重力研究表現出了類似的興趣,隨即又變得沉默了。一些人揣測沉默是基於這樣的事實,整個反重力研究因其可以改變世界的潛能被歸屬為最高機密。

事實上,一時看不到前景的反重力研究至少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湯森·布朗發明了一種盤狀電容器,其朝上的一面接正極,朝下的一面接負極,電容器有朝正極方向升起的趨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學家申請了一項能產生推力作用的「二維非對稱電容板」———一種盤狀帶電裝置的專利。不知是不是巧合,現在進行的研究同布朗的想法非常相似。波音公司承認,正在位於西雅圖的「夢幻工廠」研究反重力裝置,被困很久的魔鬼就要從瓶子里鑽出

當一切物體在進行航天飛行時,它們的重量都不見了,這種現象稱為「失重」。其實完全失重是一種理想的情況,在實際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時還會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例如,在地球附近有殘余大氣的阻力,太陽光的壓力,進入有大氣的行星時也有大氣對它的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力對物體作用的結果,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航天器在引力場中飛行時,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產生的加速度也很小。這種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萬分之一或更小。
為了與正常的重力對比,我們就把這種微加速度現象叫做「微重力」。其實,航天器即使只受到引力作用,它的內部實際上也存在微重力,這是因為航天器不是一個質點,而是一個具有一定尺寸的物體。

失重現象看到或知道的人不少,但是微重力環境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資源,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眾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生產過程、物理現象、化學變化、生命生理活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重力的影響。如在地球上,重力給材料加工製造帶來許多不良影響,如重的沉在下面,輕的浮在上面,使材料質地不勻,產生分層現象。又如,加溫時,冷暖空氣因為比重不同會產生對流,因而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晶體。

但在空間站,在太空梭和人造衛星等航天器的微重力環境中,生產過程和生命活動都不受重力影響(或影響甚微),這樣就能夠生產出地球上無法生產的新材料、新產品,培育出地球上沒有的新物種。例如,在微重力狀態下,沒有重的下沉、輕的上浮現
象和冷熱空氣的對流,因而可生產出質地均勻純凈的新材料、晶體和新葯物;在微重力狀態下,冶煉不需要容器,因而可避免高溫冶煉給材料帶來雜質和污染;在微重力狀態下,液態重金屬的表面張力很大,因而能夠生產出非常標準的球體如滾珠等;微重力狀態對生物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能培育出優良物種。

閱讀全文

與關於物理的問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