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中學生如何組織物理實驗課

高中學生如何組織物理實驗課

發布時間:2022-07-02 07:28:58

Ⅰ 如何促進高中物理自助式實驗的開展

一、案例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高中物理課程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的實驗教學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本案例的研究將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體現時代發展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其中以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為准繩,以新課改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為基礎,堅持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原則,靈活貫徹學以致用、實事求是、因材施教、突出個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物理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物理學觀點,初步掌握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之一——實驗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案例過程的總結及認識
1.建議增加演示實驗,優化實驗過程
要持久地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光靠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是不夠的,應充分挖掘身邊現有器材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器材,結合特定的物理情境(如新課引入、鞏固概念規律、評講習題等),增加實驗的趣味性、直觀性、新穎性、科學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有一些內容或實驗只作為「做一做」或課外實驗來處理,實際上,很多內容都可以通過儀器和方法的改進來優化為演示實驗。
比如在「超重和失重」一節中,課後的「做一做」就可以改進為演示實驗。找一個用過的易拉罐、金屬罐頭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側面打一個洞,用手指按住洞,在裡面裝上水。移開手指,水就從洞中射出來。如果放開手,讓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過程中,水將不再從洞中射出。
對於演示超重失重現象還可以做如下的改進:
(1)在易拉罐底部開一個出水孔(開得小一點),在罐中水位較低時,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水不從小孔流出。若使罐子突然向上加速運動,水就會從孔中噴出,由此可以說明超重現象。
(2)用透明的塑料可樂瓶,裡面裝入大半瓶水,蓋上瓶塞,由於重力的作用,空氣在水面的上方,水面是平的。將塑料瓶向上拋出,可以看到,瓶中的空氣在水中形成了一個或幾個大小不同的空氣泡,呈球形。
(3)在懸掛的木板上放一塊磚,在磚和木板之間放一條紙帶。靜止時抽動紙帶,由於有比較大的壓力而使紙帶斷裂。如果剪斷吊磚的懸掛線,而使磚塊和木板自由下落(下方放置減撞墊),則抓住紙帶的手可以不費力地把紙帶完好地抽出。
教材的有些章節對於公式或定律的導出幾乎是灌輸式的,在這種地方,我們完全有必要加入一些形象而又簡單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定律或公式得出的原因或用以說明驗證。
2.變部分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學生去做、去觀察、去想、去感悟,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熱情。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使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而且能充分展現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1)將部分規律課由老師演示探究過程改為學生分組探究體驗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規律有很多,比如「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自由落體運動」、「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單擺的等時性」、「胡克定律」、「電阻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對於這些規律課,由於以前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及「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觀念的影響,物理教師大多的處理方法是採用「老師講解或演示探究過程或方法,學生聽、記」的模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思考的能力。
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改革:請三位學生(二男一女)到講台上演示探究某個規律的全過程,並將實驗所得數據全都記錄在黑板上。目的是想體現學生主體探究地位。但是我們發現這樣的模式還是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效率太低。對於演示的同學來講,真正是得到了主人翁式的探索體驗,但是對占更多數的講台底下的同學,效率則是很低的。從整體來講,這種模式收到的效果仍然不理想。為此我們嘗試採取了學生分組探究的模式進行嘗試,做到沒有觀眾,人人動手參與。實踐證明,這種「全員參與」的方式是成功的,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和老師達到了「雙贏」。
(2)將部分課堂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變部分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就是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將演示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己獨立地運用實驗去探求知識,從而自己去總結得出結論的過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課堂上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加強實驗基本功的訓練。對學生來說,按照思維發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是創造的過程。變部分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增加的就是學生的創造體驗。這種效果是單純的演示實驗所不能達到的。
(3)將部分驗證性實驗改為學生分組探究實驗
新課改教材中把很多以前屬於驗證性、測量性的實驗改成了探究性實驗,例如以前「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常常是教師把實驗目的、內容、步驟詳細而周密地安排好,甚至連結論也預先說給學生聽,學生只得依葫蘆畫瓢地被動實驗。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失去對實驗的「神秘」和探索慾望。如果教師能選取一些靈活性、變通性大的問題,積極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多方位、多角度觀察、思考、探索、想像,從而提出多種設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收斂思維,確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訓練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發散思維的三個維度),從而激活創造思維。
教材中的「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探究碰撞中的動量守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等驗證性實驗都可以採用此法進行分組探究。
3.變學生實驗為學生動手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教學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實驗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從實驗前的設計,實驗中的操作和觀測,實驗後的數據處理分析等,都是實驗能力的表現。
在抓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同時,努力開拓實驗教學的新構想,探索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新思路,這對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非常重要。
設計物理實驗不僅需要學生綜合地運用所學的物理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需要學生:(1)查閱相關資料,設計該實驗的原理和方法;(2)根據實驗要求,正確選擇實驗器材和實驗條件;(3)設計獨特的實驗構思;(4)獨立或協同進行實驗操作;(5)獨立完成實驗數據處理和實驗報告。因而利用設計性實驗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實驗創新能力及正確對待實驗的態度。
在實驗教與學過程中刻意加入方法、能力的滲透式培養,這樣就會通過老師的「變教為導」,來實現學生的「變學為思」「變學為悟」,從而使實驗教學深入到「以誘達思」的境界。
例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這個實驗中,除了書上介紹的這種方法,學生還設計了幾種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如1.用平衡法測「g」,分別用天平和彈簧測力計測出某物體的質量m 和重力G,則有G=mg。2.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測「g」,方法一:用落體法,將鋼球從某一高度h處自由下落,用秒錶計時為t,則有g=■;方法二:用打點計時器和紙帶,將打點計時器豎直固定放置,讓重錘帶動紙帶自由下落,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自然點,測出相鄰的等時間內的位移分別為s1,s2,s3,sm則有g=■。3.用氣墊導軌測「g」,調節好氣墊導軌的傾角,使得滑塊m沿導軌運動時滿足mgsinθ=ma①,用計時器測得滑塊在導軌上從靜止開始移動S距離的時間t.s=■at■②,由①②式聯立可得: g=■。 4.用平拋運動規律測「g」,用閃光照相機對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全過程進行拍照,當閃光的快慢為每秒30次時,由於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 △y為連續相等時間T=■s內豎直方向上的位移差,若算得物、像比例為 時,則有g=■。5.用滴水法測「g」調節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地流出,調整盤子的高度,使得耳朵剛好聽到前一個水滴滴在盤上的聲音的同時,下一個水滴剛好開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龍頭口離盤子的高度h,再用秒錶計時,計時方法是:當聽到某一水滴滴在盤子上的聲音的同時,開始計時,並數「1」,以後每聽到一聲水滴聲,依次數「2、3、4……直數到「n」時,按下秒錶按鈕,讀出秒錶的示數為t,則有 g=■。6.用圓周運動測「g」,取一根細線穿過光滑的細直管,細線一端拴一質量為m的砝碼,另一端連接在一固定的測力計上,手握細直管轉動砝碼,使它在豎直平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停止轉動細直管,砝碼可繼續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如圖1所示此時觀察測力計,得到當砝碼運動到圓周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兩位置時讀數分別為F1和F2,則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有:
■mu■=■mu■■■+mg·2R {1} 最低點時:F1-mg=m■ {2}
最高點時:F2+mg=m■ {3} 由{1}{2}{3}可得:g=■
7.用連接體測「g」,利用圖2所示的裝置,已知砝碼P和Q的質量都為M,小砝碼的質量為m,把小砝碼放在P上系統平衡被打破,設P和小砝碼下降的加速度大小為 ,Q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也為 ,測出時間T內砝碼P通過的距離S,則有
□ (M+m)g-T=(M+m)a {1}T-Mg=Ma {2}s=■at■ {3}
聯立①②③可得:g=■
4.正確處理好現代教育技術與實驗教學的關系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高科技產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也正逐步融入物理課堂教學。勿庸置疑,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增強了物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為物理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於受物理實驗條件的限制,某些物理實驗在中學實驗室根本無法完成,學生不能獲得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礙,從而影響物理知識的學習。若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現列舉幾種情況加以說明:
(1)拓展和超越物理時空
在現代物理的教學中,存在一些高難技術和有危險性的物理實驗,這些實驗不適於或根本無法在課堂上演示。例如a粒子散射實驗、高能加速器、核裂變等,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的方式,完整、安全地呈現在屏幕上,從而起到拓展和超越物理時空的作用,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對物體適度地縮小或放大
例如行星之大、離我們之遙遠,是不可能搬遷到實驗室的;像電子等微觀粒子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但是,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動畫技術模擬出太陽系中行星的運動情況,從而比較生動地講述萬有引力定律。同樣,也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出電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通過對物體適度地縮小或放大,模擬宏觀天體、微觀粒子的運動,增強學生對這些素材的感觀認識,提高教學效果。
(3)使抽象的問題或物理過程形象化
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用難懂的語言講述一些人眼看不見的、抽象的物理規律時,若藉助計算機動畫模擬技術,化抽象為具體,如探究楞次定律時,先動手做實驗,接著結合FLASH動畫技術分析討論實驗現象;用FLASH動畫技術分析電磁振盪過程中極板上電荷量Q、電路中振盪電流 I、電場強度E、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由此可見,計算機輔助教學走進物理教學,不僅能再現或模擬各類物理實驗現象,而且還能通過各種手段使復雜的、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形象化,將漫長或瞬間的物理演變過程變成可控、有序的演化過程,能把物理現象、規律生動地、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完整、形象、清晰地感知物理現象,給學生的思維過程提供必需的感性材料。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是一分為二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不例外。計算機輔助教學對物理實驗教學有積極的一方面,也有消極的一方面。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人濫用教學課件,輕視動手做實驗,追求動畫模擬實驗的完美、奢華、大容量,輕視實際實驗的真實、簡潔;如學習《彈力》一節時,用精美的課件在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彈力的關系,而不去做真實的實驗,學生就會對課件中取得的「實驗結論」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這種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
還可充分利用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捕捉與物理課堂教學相關的動態、靜態素材。做到平時多留心、多方位、多渠道地搜集。
綜上所述,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正確處理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關系;正確處理計算機軟體的形象效果與科學性、真實性的關系;正確處理計算機模擬實驗與實物實驗的關系。因此,在設計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驗內容、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媒體和教學素材,做到適時、適量、協調、兼容、互補,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最大化。

Ⅱ 如何開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一、探究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1.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習應該是這樣的:獲得新知識,構建、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習知識也就比較容易了。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質疑、釋疑,在心理上、思想上融入知識,直至達到融會貫通。檢查所學習的新知識是否真正掌握要看能否利用新的知識去解釋新的現象,解決實際的問題。也就是布魯納主張的「重視學習過程,重視知識的提取應用」。
2.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主張有: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是快樂的、積極的,構建知識是輕松愉快的;學習知識不單是個人的認識,要和有同樣興趣愛好的人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對理論的認識。同時,對於學生來說已有的經驗至關重要,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人的看法。
二、探究式教學的原則
1.與生產、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這個原則是在高中物理教學和學習中,分析教學內容,選擇貼近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能夠看得到的生產實踐實例進行探究式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便於學生對知識的正確認識和理解,進而達到真正的掌握和靈活的運用。
2.強調教學探究性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是從問題開始,並將問題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教師要在探究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把探究過程梳理清楚,達到有條不紊;二是在探究教學中要選擇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
3.過程性原則
探究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同時要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要讓學生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養成科學研究的品質。
三、探究式教學的實施
1.提出問題階段
這是探究教學的第一部,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焦點,提煉確定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探究的步驟和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究方法。之後組織學生制定研究計劃。
2. 探究討論階段
這一階段學生首先收集、整理相關信息,教師對學生整理信息的過程上給予指導,學生通過問題的研究分析去解決問題,再到知識建構。
3.整理加工階段
學生對上一階段經過推理已經形成的知識與原有知識聯接起來,將探究所得納入到舊知識體系中,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4.反思總結階段
這是探究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包括探究小組內的自我反思和小組間的交流、共同反思。
四、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探究學習有以下經驗和體會:
1、課前充分准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自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反饋問題。避免學生不預習或只是簡單地看看書,最好為其編寫「學案」,告訴學生重點、難點,並在學案上設計相關的問題(少而精,要讓學生有興趣,切忌搞成習題集),引導學生圍繞重點、難點展開思考,發現疑點。動員學生勤於把發現的問題和別人討論,在爭論中解決問題,提高思辯能力,同時動員學生善於利用工具書、網路媒體等輔助手段去解決問題(學會搜集信息,與人的終身學習休戚相關)。實在解決不掉的(包括學生課前自學時發現的其它任何問題),組織學生把問題反饋上來。這樣一方面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探究的慾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可感染學生養成課外搜集、閱讀這方面材料的好習慣,廣探大千世界,拓寬視野,對將來的工作、學習大有裨益,對培養創新型的人才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2、課堂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析疑、釋疑、質疑、拓疑的能力
探究學習的課堂實施過程包括以下階段:提出問題;制定計劃;探究討論;整理加工;反思總結。
首先,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創新教學氛圍。教師應努力營造出「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自由、平等的氛圍。在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氛圍時,教師要做到:公開地鼓勵學生,
承認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為以及任何探索跡象,都是好事情;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感興趣並非常興奮時,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動;教學氣氛要輕松活潑;不反對猜測,特別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測。這樣學生才能敢想、敢說、敢做,才能營造一個充滿科學研究氛圍的物理課堂。
其次,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實驗是探究性教學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環節。在《牛頓第二定律》的教學中,可以課前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索規律,在課前和課堂的探究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改進設計方案;學生實驗操作時,要給學生操作的時間,給學生析疑的時間,給學生質疑的時間,給學生釋疑的時間。要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最後,在探究學習的課堂中還應注意課上要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內容還有哪些存在疑問,及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釋疑。教師也要留有時間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和總結,鼓勵學生通過其它途徑解決同一問題。學生往往能找出其它的方法,甚至是非常好的方法。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對知識和方法進行融會貫通,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整體化、系統化,最終達到實用化,而不是一知半解、局部片面。
3、探究學習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建議
(1)認為探究學習就是要學生自主建構,完全拋棄以往的接受學習。教師要在組織探究活動中有機地吸收接受學習的方式,使兩種方式有機相結合。
(2)認為探究學習就是科學研究,只適合於物理、化學等科學學科。探究學習所涉及的知識包括科學、藝術與道德,要通過探究學習促進學生整體的全面發展,不論是科學學科,還是人文學科均可按照不同的類型進行探究教學。
(3)探究學習的泛化,無論什麼教學內容、無論什麼問題都進行「探究」,探究學習已不是真正的探究了。教師要有的放矢,針對教材合理、恰當地設計探究活動。

Ⅲ 如何上好高中物理實驗課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學中許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和理論都是通過實驗,對大量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歸納、比較和綜合後總結出來的。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為一名物理實驗教師,多年來的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呢? 第一步是要認識到高中物理實驗的作用。 首先是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教學過程雖然是以間接知識為對象的特殊認識過程,但是仍然需要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這樣一個認識規律。物理實驗能夠為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和實踐機會。馬克思說過「物理學家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地方考查自然過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由於物理實驗的「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特點,使物理學家能很好地發現和認識規律;同樣,物理實驗也能在課堂上創造合適的物理環境,使學生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物理知識。 其次,物理實驗有助於學生的能力發展,發展學生能力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近代科學的發展進程表明,實驗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實驗所顯示的現象,就很難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教學中,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自己去探索和驗證規律,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開發智力,形成能力。實驗能力是區別於一般實驗技能技巧的更高層次的概念,對於高中學生來說,它主要是指根據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制訂實驗方案、步驟,設計記錄表格,合理地選擇儀器,正確地使用儀器進行測量,分析整理實驗結果,得出必要結論的能力。實際上,學生實驗是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綜合訓練的過程,也是學生創造能力得以產生的源泉。我們應該從實踐與思維,動手與動腦的相互關系來認識學生實驗的作用。再其次,學生實驗有利於學生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物理實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物理學的研究過程,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求物理規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比如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探索性實驗),驗證物理規律的方法(驗證性實驗),理想化實驗的方法等 最後,學生實驗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形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進一步激發對物理科學的興趣。通過學生實驗可以使學生樹立尊重客觀實際,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可以形成按照基本儀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程序,按照實驗要求做實驗的良好的實驗習慣。

Ⅳ 如何組織好一堂高效的物理探究實驗課

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物理實驗課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學 的許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和總 結出來的,所以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能 力和知識水平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物理 演示實驗 實驗過程 動手能力合作探究 能力 物理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 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 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性。因此,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 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 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多年的 教學實踐,現就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物理實驗課談幾點經 驗。 一、務必重視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些教師,誤認為實驗課好上,學生們喜歡上實驗室, 積極性高,因而不認真備課,或者說不知道怎樣備實驗課。 有的教師甚至沒有教案就匆忙上實驗課。其實,真正上好實 驗課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 上實驗課也應當和其他課一樣備好課,寫好教案。除此 之外,最重要的,教師還應該做好演示實驗。物理演示實驗 具有形象真實、 生動有趣的特點, 能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 得出物理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倍 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比語言文字記憶效 率要高好幾倍。「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說的就是 這個道理。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有的教師輕視課前演示實驗 的准備工作,結果造成演示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 致在課堂上手忙腳亂,「強行」讓學生接受結論,教學效果 很不理想。提前預做實驗,這樣才能取得課堂的主動權,做 到心中有數、萬無一失,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優化改進演示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具體做法有以下三點: (1)增加實驗的直觀性、趣味性和新穎性,使之富有 較強的吸引力。例如,演示「慣性」時,不用鋼珠或小石塊, 而改用易碎的雞蛋,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 (2)利用掛圖或模型使演示更清晰明了、更貼近生活。 掛圖的優點在於形象、生動,顯示微觀變化或宏觀和瞬間景 象;而利用模型可等比例放大或縮小,使演示更貼近生活實 際。如利用眼睛的模型講解眼睛的結構。 (3)採用電教手段,增加實驗的可見度。 2.規范操作提高演示實驗的課堂效率 操作規范是指教師在使用儀器、連接和裝配儀器及演示 現象時動作要准確、標准。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 砝碼、移動游碼必須用鑷子而不能用手;點燃酒精燈後火柴 簽不能隨手扔在地上,要放在專門的廢物杯中;電路的連接 應先接線路後接電源,拆卸時先斷電源,後拆線路;導線兩 端接頭不是鉤、叉時要注意導線在接線柱上的繞向應同螺母 旋緊的方向一致等。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 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規范操作,不僅是實驗 成功的前提,而且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良好實驗習慣。 二、小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以往「實驗——結論」的實驗教學方法存在著致命的 弊端,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想像空間,束縛了學生的 手腳,使學生失去創造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新的物理課改 中,尤其是在實驗教學中,注意不斷對學生觀察能力、動手 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凸透鏡」的實驗教學時, 有學生就大膽地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用一塊不透明的薄 木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還能呈現一個完整的像 嗎?這個像與未遮擋時的像有沒有區別?這時教師鼓勵學 生們親自動手,合作探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設想、 驗證,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組 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實際操 作的全過程,仔細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 教師要適時地鼓勵他們自主地探究與合作學習。這樣的實驗 課才是動起來的課堂。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效果 在實驗課上,應抽適當時間,講清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 易發生的故障,點出本次實驗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學會自 己排除故障。這樣能減少盲目操作造成儀器的損壞,又能使 教師不陷於被動地解答學生的問題之中。 例如, 《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等 4 個實驗,都用到打 點計時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這就要講清它的基本原理, 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幾種情況,啟發學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 這樣引導,學生反映收獲大,遠遠不止學到一點知識,更重 要的是鍛煉了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 力。同時,老師也解脫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亂,有了指 導學生的主動權。教師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進行 教學工作的,工作的重點,不是一般的講解和輔導,而應有 計劃、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特別對於基礎薄弱、動手能力 差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引導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指 出努力改進的方向。 教師成功的演示實驗以及實驗過程的導演角色為課堂 的高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小組實驗形式的開展又積極 有效地挖掘了學生們的合作探究及創新精神的潛能,從而創 造出一堂高效的的物理實驗課。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 能力、動手能力、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積極思維、 勤於專研的科學精神;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 力。

Ⅳ 如何善於組織實施物理課堂實驗

物理課堂教學是物理活動的教學,是教師依據物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交流、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並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那麼,教師就必須具有效率意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實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四點入手。
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至關重要,只有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八年級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不理解,不喜歡,覺得難,沒有興趣,不好學。這時,教師要採取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關愛學生,動之以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課堂上要建立好師生關系,以真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願意跟老師交心,樂意聽老師講課。從而對老師教的學科感興趣。
2.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徵,變好奇心為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中外科學家的故事,介紹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的現象,做些有趣的科學實驗。在上第一節物理課時,我通過做些新奇、趣味性強的實驗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又沸騰,會跳舞的小人、打蛋入杯、沸水游魚等實驗。學生對此感到新奇而有趣,且與他們日常經驗或想像不一樣。因此,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學生就帶著好奇心進入課堂學習。
3.創設興趣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抽象的事物難以產生興趣,反而對直觀的,帶有刺激性的問題容易產生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觀道具、彩色圖片、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能使教學更直觀,生動。如在講《平面鏡成像》時,先在講台上豎立一面大鏡子,請一些學生上前來照鏡子,做些動作並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再引入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解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學生就會帶著激情進入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僅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和要求,而且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觀察物理現象,物理實驗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而具體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善於觀察並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對於以後的學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主動和系統地進行觀察,在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如下幾點培養。
1.調動已有知識經驗進行觀察。一定的知識經驗是提高觀察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現在學生生活的時代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生的身邊幾乎全是物理,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體驗,就一定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如汽車剎車時人要向前沖,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來的礦泉水瓶放一會就冒汗。在教相關內容時,我都會讓學生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這樣學生學習時就容易悟懂。因此學生就樂於觀察,這將有助於增強觀察的廣度和深度,收到良好的觀察效果。
2.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觀察。在觀察過程中要讓學生盡可能運用視、聽、觸等各種感官感知方式進行協同活動。如在探究音調和頻率關系實驗中,我讓學生自己將尺一端緊按在桌面上,改變鋼尺另一端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讓學生用耳朵聽它撥動發出的聲音,又用眼睛注意鋼尺撥動快慢。通過眼、耳、手、腦的配合感知幾次實驗現象的區別,最後才能淸楚的認識到音調和頻率關系。
3.歸納觀察法。通過分別觀察個別現象得出結論後,再歸納出一般規律。如歐姆定律就是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觀察電流強度與電壓關系,最後歸納得出歐姆定律的。
4.比較觀察法。由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現象和現象之間總是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因此,總有可比之處。在教學過程,要注意讓學生對物理現象分析比較,並善於在相同事物和現象中通過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如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讓學生比較像的虛實、像的大小、像的正倒是在物距與焦距之間有什麼關系時才出現各種情況。從而分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5.順序法。我們觀察事物有一定的順序,如果沒有順序,就會造成顧此失彼,觀察不夠全面,不得要領。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合理順序。例在對水沸騰進行觀察時,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判知水溫的變化,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觀察到有氣泡從瓶底上升,以及氣泡由下到上體積的變化情況,在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溫度是否在變化。清楚沸騰的整個過程,從而對沸騰的概念、沸點的意義獲得深刻的認識。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相應的發展,真正成為社會需要人才。
1.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優化教學方法,就是要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親自動口動手動腦學習,培養學習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導人新課時,特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考。例:在講《升華和凝華》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演示碘的升華實驗,過會冷卻後又產生碘凝華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想想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再以主導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進入本課的探究教學。一起得出物理現象。教學有法,也無定法。我們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鼓勵質疑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不要把自己的認識或書本上的知識強加給學生,束縛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應善於誘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爭論,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質疑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起新的教學觀念,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不是向學生提供標准答案的權威。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質疑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利用科學的方法尋找問題的答案。會質疑,是學生學會學習進而學會創造的開端,是學習活動的思維動力。
3.創設想像思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火花。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是在過去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動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引發想像的情境,讓學生盡情想像,激發學生思維火花。如在講完摩擦力後,可以向學生提出,沒有摩擦的世界將會什樣?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積累,對摩擦力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鞏固。
四、重視物理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物理新課程標准注重科學探究。它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交流為前提下的一種新型教學。實驗即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又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離開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物理就會變得深不可測,抽象呆板。從而體會不到學物理是既有用又有趣的。
1.演示實驗。因各班人數較多,在演示前應做好充分的准備,從而來提高實驗的可見度與可信度,增強直觀性。在演示過程中,儀器材料的擺放盡量高些,做到能使每位同學都能看清,能舉在手中演示的盡量不擺放在講台上。防止部分學生因看不到或看不清而失去觀察興趣放棄學習機會。同時也應提示學生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不要只為熱鬧,一副旁觀者模樣。對於學生實驗中常出現的失誤也可通過故意演示失誤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例:在用溫度計測量沸水溫度時,水開後拿溫度計出來讀數會導致溫度下降。
2.分組探究實驗。以四五位同學為一小組。對探究的內容進行實驗探究,首先是提出問題,並根據已有的知識,科學事實進行合理的猜想。例在壓強教學中,為提出壓力作用效果是否和受力面積有關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壓住圖釘的兩端親身體驗、思考。學生會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又自然會猜想出可能與受力面積有關。接下來設計實驗、進行實驗並收集證據。在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時,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設計。讓他們從中得到一種科學探索的體驗,感受探索的艱難。之後,組織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找出設計中最合理的方案,進行實驗。此過程教師在各小組之間來回走動,可做適當的指導,針對慢一些的學生多一些指導和監督。對做得較好的小組要適當的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最後根據各小組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小組之間互相分析論證、交流,評估。通過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來達到科學探究的目的。
總之,要進行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一切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圍繞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而展開。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張揚。身體、知識、情感、道德、精神、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Ⅵ 如何開展有效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讓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物理問題的理解,提高物理素養。下面從四個方面簡要介紹教師應當如何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硬性地完成給定的實驗任務,不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學生雖然在教師的「要求」下完成了實驗任務,但是在實驗中的收獲卻不大,這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格外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實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驗課的效率才能提高。比如:「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這個實驗,教師不妨將單擺裝置拿到課堂上,現場展示其擺動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針對單擺可能具有的作用,自由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學生的熱烈討論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單擺是否可以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呢?最後結合所學理論給出正確回答。由此自然引出了實驗方案設計的問題,使實驗教學順勢展開。這里,通過實驗前的觀察和討論,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明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在實驗過程中很少進行思考,達不到實驗教學的預期目的,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實驗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提出、方案設計、實驗實施等環節中來,通過實驗深度理解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比如:「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個實驗,教師提出實驗任務後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可能的實驗方法,隨後介紹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引導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完成實驗設計,對學生設計的方案給出評價和修正之後,組織學生主動完成實驗探究。這樣,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既學習了知識,也培養了能力,實驗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讓學生在規范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講解、板書和親自演示的方式進行實驗教學,但是講解和板書形式比較枯燥,親自演示也往往缺乏必要的規范性,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實驗課效率低下,甚至實驗過程不規范,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善於運用多媒體展示實驗要領,讓學生規范地進行實驗,在規范的實驗中體會物理的嚴謹美、理性美。比如:「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在實驗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如何連接的,滑動變阻器是如何移動的,採集到的數據是如何處理的,如何通過圖像得出實驗結論。通過演示,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復習相關基礎知識,還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完善自己的實驗過程。
四、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強調讓學生獨立進行實驗,獨立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在獨立學習中學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遇到問題可能也無法及時解決,容易導致實驗課堂效率低下,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實驗,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汲取其他同學的優點,完善自己的思維,能更高效地進行實驗,提高實驗課堂學習效率。比如:「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這個實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原理、實驗方案學生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完成。

Ⅶ 如何運用物理實驗進行有效的探究性教學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實驗研究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是許多物理教師共同想要探究的。如何將物理理論穿插在物理實驗中,如何將物理理論與實驗課聯合起來,本文通過對高中物理實驗課現狀的分析,研究了高中物理實驗課的有效教學策略,指出實驗課在物理教學中起到的現實性意義。
1 高中物理實驗課教學要注重培養科學精神
由科學性質決定且在整個科學活動之中貫穿的基本的思想狀態和思維方式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科學精神,他的具體表現形式為:探索創新精神、求實證明精神以及敢於懷疑的精神。在具體的高中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對實驗數據的收集記錄,明白實驗數據對整個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對多次實驗數據的分析基礎上進行不斷的論證,不要把實驗結果帶到實驗過程中從而影響對數據的記錄描述等,這就需要探索創新精神。在進行了對數據的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實驗結論,進行推理證明,一旦沒有如實記錄實驗數據,也就得不到正確的實驗結論,因此,需要學生的求實證明精神。在實驗探究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哪些存在而沒有解決的矛盾,從吸取經驗教訓,對物理探究方案進行改進。如果假設的物理實驗結果與實際實驗研究結果不相符,這就需要高中學生的分析精神以及懷疑精神,可以是對實驗教材的懷疑,也可以是對實驗方案的正確性的懷疑。因此,科學精神在高中物理學實驗課程中非常重要。高中新課標下的物理實驗課程要求學生進行探究性物理實驗,這與傳統實驗有本質的區別。這種實驗的實驗結果是未知的,這種實驗結果的未知性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實驗原理到過程再到結果來進行實驗,整個實驗過程需要學生的主動性,實驗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創新精神。
2 高中物理實驗課教學要提倡學生的合作與交流
為什麼提到合作與交流?高中物理實驗不是學生獨自一人就可以完成的實驗,這個實驗需要很多同學的參與。大家必須齊心協力、分工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共同觀察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記錄並整理實驗數據,最後通過整個小組的分析討論來得出實驗結論。畢竟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且一個人的注意力也是有局限的,因此,交流就非常有必要。合作與交流在實驗過程中非常重要,很多世界聞名的大科學都是通過別人的實驗研究得到了啟發,從而在特定的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比如法拉第通過奧斯特發現的磁效應用得到了啟發,開始對由磁產生電進行研究,從而發現了著名的電磁感應定律。通過交流合作不僅能幫助自己快速理解實驗結論還能彌補自己實驗研究中的不足,比如戴維遜曾將發現的電子被散射後出現的衍射干涉現象認為是鎳靶中出現了晶體的原因,但當他知道德布羅意的波理論後,才恍然大悟,明白這個可能與電子的波動性有關。因此,在高中學生的物理試驗中,合作和交流非常重要。畢竟每個學生由於其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以及觀察問題的思維角度的不相同等,對同樣一件事物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個時候,物理教師一定提倡他們將自己的不同看法表達出來,經過大家的討論,指出實驗中的錯誤或者邏輯上的錯誤,取長補短,達成一致結論。
3 高中物理實驗課教學要做到開放、靈活
要想讓學生更好的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來理解物理學理論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多動手做實驗,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記錄並且觀察得出結論以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力。那麼僅僅通過課上的物理實驗課程是遠遠不夠的,畢竟物理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夠滿足每位學生對實驗的認識要求。因此,要開放實驗室,要學生在課後時間進行自主實驗研究,將實驗教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鼓勵高中學生自主進行實驗研究,這樣做還有利於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接觸認識了解等。當然,筆者這里指的開放性不僅僅指的是實驗室的開放性,還指的是實驗研究內容的開放性。高中物理新課標對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並沒有進行嚴格要求,甚至一些探究性活動的結論都不是唯一的。研究內容的開放性就使得高中學生對實驗的研究方法的靈活性選擇上得到了可能。教師可以在具體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鼓勵學生提出更多可能合理的實驗方案,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最後得出實驗結論,並對隱含在實驗中的原理進行深入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做實驗,可以是學習過的理論知識,也可以是未知的研究,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還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喜歡自己動手探索,動腦思考,從而愛上物理這門課程。
結語
物理實驗課程是對物理理論課程進行理解的基礎,在高中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課程時,教師一定要注重有效引導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以及觀察、思考、總結能力,鼓勵學生在實驗中多進行有效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教師要倡導學生對實驗結論提出不同的看法,為再次實驗研究做准備。在實驗中,教師要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及早備案,以便做好引導工作。

Ⅷ 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物理實驗課

一、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自始至終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加強實驗教學,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和開發學生創造能力,在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具有獨立研究探索的能力。高中學生的這種
從走向講台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怎麼教物理?也問過許多學生學習物理的感受。他們大多認為物理實驗ffJ有趣,但物理太難學!我當這是求學者的吶喊,這吶喊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變革勢在必行,而物理教學的改革當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 [重新認識實驗]——論實驗教

眾所周知,物理、化學、生物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 學。因此,實驗在這些學科的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 、濃吻~„滬„而,由於十年浩劫,實驗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僅器不足,葯品奇缺,加以不少實驗員和青年教師不適應實驗教學的要求,致使各科實驗在不少學校中處於停頓或半 】: 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本實驗結合物理學科特點,把探究性教學應用於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查閱參考資料,進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 並在實驗過程中主動探索,形成物理概念,發現物理規律,掌握知識, 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全面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探索 精神。 本實驗選擇三個實驗班90人均採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並 分別對三個班作成績分組和性別分組,與採用常規實驗教學方法的對照班30 人進行物理成績、綜合實驗能力的自評、教師評價和實驗興趣的比較及四個 班的兩兩比較。 結果顯示:①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物理成績;②成績分組對 學生物理學習成績,實驗綜合能力及物理實驗興趣無顯著影響;而性別分組 對學生物理學習成績,實驗綜合能力及物理實驗興趣影響顯著;③探究性實 驗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④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顯著提 高了學生物理實驗的綜合能力(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⑤探究性實驗教學方 法對男生的效果更好。
孔九生
【摘要】: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由於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其突破口應該放在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研究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從研究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入手,依據物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並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著重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進行歸類分析,並給出各種實驗課教學方法的具體設計案例。本文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概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和選擇性原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常用方法的探究、各類中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設計案例、目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五個部分進行了論述。其中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常用方法的探究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在這里結合了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直觀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傳統的直觀教學主要是運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和教學掛圖等進行的。但這些手段有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見度小;有的演示現象瞬息即逝;有的限於條件演示效果很差;使學生對許多物理知識的理解不能充分建立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用錄像播放一些在課堂中不容易演示的成功實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托里拆里實驗是用水銀做的,有的同學就會問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會怎麼樣呢?這個實驗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演示的,我們可以通過人教版所配製的錄像演示科研人員所做的實驗,通過觀察比三層樓還要高的水柱,極大加深了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再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一部分時,霧、霧淞、霜、雪、冰雹、雲、雨、露珠在課堂中我們很難直接觀察到。所以我們用錄像把這些自然現象濃縮在一個幾分鍾的片子里,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教授電壓、電流時,學生對於電流、電壓看不清,摸不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利用FLASH製作相應的課件,把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過程,電流強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運用類比法將電流和水流,電壓和水壓進行類比,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變得容易起來。課件的展示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從未涉及過的事物,而且為直接感知,觀察這些事物或現象創造了條件。把抽象的規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點和本質屬性,便於學生觀察形成表象。利用多媒體學生通過觀察、視聽及人機交互,不但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愉悅的感受。動畫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參於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課堂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輕松歡悅的氣氛中學習,接收知識快,課堂效率高。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可以模擬微觀世界、復雜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等,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捷,創建直觀性和動態性情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這一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也是問題解決十分關鍵的一步, 在策略上首先是教師不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涉, 即使有時學生的假設看起來相當幼稚.若學生的注意偏離了目標, 教師可給予簡單的提醒, 但這種提醒僅僅學會進行理性分析, 提出符合邏輯的猜想與假設. 如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根據實驗所得到的紙帶上的點的間距變化,肯定它是加速直線運動,這種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是怎樣的呢?在對學生的猜想結果進行點評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加速有先快後慢,先慢後快,時快時慢和均勻加速四種情形和從物體只受重力及這個力是不變的角度去思考推斷。 2.3 設計方案,驗證假設

這一過程中, 學生主要是進行心智技能的學習, 即靈活運用知識, 解決實際問題. 在策略上, 教師應以參與探究者的身份, 參與到活動中去, 對個別重要條件可以言語提醒, 但不要急於去干涉學生的活動。教師應巡視並與各小組進行交流, 傾聽學生的問題和想法, 不時評價學生的探究過程。必要時, 可通過講評, 示範或討論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2.4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這一過程是完成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飛躍,是探究教學中的難點.在策略上,首先,要安排學生進行小組間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 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 通過交流, 發

現彼此間的差異, 並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 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 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使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其次, 要提醒學生注意到彼此間的不一致, 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 哪一種結論更正確? 通過反思探究過程, 反思推斷的依據, 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然後達成共識, 並把結論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出來。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進行實驗模擬, 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知實驗現象, 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有助於學生進行理性思考, 從而通過現象歸納出本質和規律。通過這樣, 學生就會逐步學習分析數據的策略, 得出結論的技能和進行小組合作的態度和方法。 3 關於探究式教學特徵的問題和策略
通過對探究式教學的實踐, 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徵:
3.1 探究是從問題開始,圍繞問題解決展開,以驗證猜想與假設為目標
發現和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主線.教師要考慮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怎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怎樣引導學生學會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觸景生疑,激發動機,培養興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礎.策略上要盡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激發潛能,形成創新力的環境和氛圍,引導學生情感處於積極,自由,寬松,安全的心理空間,使

學生們在課堂上敢想,敢問,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驗證假設過程是學生心智技能得到發展和科學素質得到提高的關鍵所在,可鍛煉學生的推理及批判思維能力。策略上教師要加強指導,幫助解決各種技術上的問題,避免學生盲目的活動,使活動緊緊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 3.2 開放性和指導性有機結合
探究式課堂教學具有很大程度的開放性, 學生會益處怎樣的問題, 會有怎樣的觀點, 經常會是意料之外的。開放性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和個性的發展, 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但在探究過程中, 如何提出問題, 如何建立假設, 如何驗證假設等,學生不是生而知之的, 它只能依賴於教師的誘導, 逐步習得和提高, 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策略上要堅持開放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 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誘導, 即所謂變教為誘, 以誘達思, 促進發展」 , 才能使探究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3.3 學生自主參與是主要形式
探究式教學不是先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 再通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加以驗證它是通過「思考」, 「活動」來學習的。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如觀察,實驗,討論與交流閱讀資料等,親自得出結論,參與並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建構起新的對自然的認識,並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這種通過多樣活動情境來獲得知識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從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識,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使他們在面對實際

問題時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識,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策略上教師可將探究的內容問題化以系列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必須要准確把握探究的內容問題化,以系列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必須要准確把握探究的問題體系,熟悉學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規律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考慮通過怎樣的問題討論來糾錯。
3.4 合作與交流是主要過程
在探究教學中,常常需要分組實驗,討論,意見綜合等合作學習。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都是基於已有的經驗來建構對於客觀事物的理解。由於已有經驗,知識背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也會不盡相同。合作學習能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團體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師在引導學生談論和交流探究成果的時候,策略上關注每個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方案和探究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評價,讓學生感到他的思想和勞動的價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並鼓勵大膽質疑。 4 關於探究式教學時間的問題和策略
探究式教學,其探究過程是開放性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踐表明,這種開放性的教學形式最容易導致課堂結構的分散和課堂教

學進度的滯後。要對學生的探究知識准備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學生在每一步驟中可能做出的反應要盡可能估計到,對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預想和心理准備;要對變數進行控制, 過少則達不到探究的目的,過多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造成探究活動的推遲。 對探究活動所需的學習材料, 實驗器材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准備,爭取以最明了,最簡練的語言或方式來使學生對問題情境和 要求有清晰的理解,使探究活動能夠按照預定的節奏進行下去;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提醒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從一個探究轉入到另一個探究步驟中去。 其次, 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專注時間;對探究問題情境的呈現進行精心設計,使問題含有與學生原有知識的矛盾,引發探究興趣和內在動力;精心設計探究活動氣氛。教師以一個探究者的身份與學生合作,會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民主氣氛。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最好讓學生能夠輪流主持, 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為探究負責, 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更加積極更加專注地參加到探究活動中去;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階段性觀察,對學生的探究行為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反饋。對探究活動能力低的學生予以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對注意力脫離探究活動的學生予以提醒,使其注意力回到探究活動上來

Ⅸ 如何進行物理實驗探究課的教學

如何進行物理實驗探究課的教學

物理實驗,無論是中考實驗操作和卷面實驗題(各13分)對這一部分的體現,還是新課程改革標准對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等能力的要求,都使 「物理實驗」的教學顯得極為重要。新課改主要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科學探究去自主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師要把握好新課程理念: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情景性教學等等,從而在實驗教學中呈現一個「激情、對話、開放」的課堂,讓學生來充分展示自己、體驗成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實驗探究的過程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與設定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實驗探究課的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有目的、相對獨立地進行探索研究,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慾望,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並從中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為培養創新精神、創造思維打好基礎。為此,我認為物理實驗探究課的教學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一)挖掘實驗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物理實驗充具的趣味性、刺激性是其他課型所不能比擬的,也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孩子們天生好奇、好動。新奇的、刺激的物理實驗現象常常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使他們興趣盎然,能激發他們潛在的探究意識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所以,每次實驗課下來,很多學生還意猶未盡,紛紛要求我讓他們再操作一下,我會按慣例在辦公室閑置的兩張辦公桌上放一套實驗器材,以便讓他們在課間或午休時進來實驗。
(二)開放實驗的多元化。
實驗研究的方式是多樣的,由於學生的思想水平、思維方式是有差異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不應該也不可能要求不同學生完成同樣過程任務。否則,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1)實驗器材選擇的多樣化。在為學生准備實驗器材時應注意使提供的實驗器材有可選擇性和多樣化,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小物品與實驗器材結合,設計物理實驗。不要讓學生固守一種實驗模式,讓他們有思維和創新的空間。比如,在「求不規則固體的密度」實驗中,我就准備了不規則鋁塊、木塊、大頭針、鐵塊、細線等,讓學生自願選擇實驗對象及相應方法(課本範例中的常規方法、針壓法、助沉法等)
(2)實驗探究方法的多樣化。一個物理量的變化,一個具體的科學問題常常與多個因素有關系,因此,控制變數法是物理研究最常用方法之一。但由於物理實驗的豐富性和延展性等等使得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實驗需要不同的探究方法或探究方法並不單一。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不斷地體會和應用實驗研究的方法,增強學生運用科學研究方法的意識和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實驗的優勢,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過程,不斷積累經驗。中學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運用最多的是以下幾種:①控制變數法;②轉換法;③類比法;④理想模型法;⑤歸納法等
(3)獲取實驗信息的多樣化。在探究實驗的教學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是多樣的。觀察實驗,收集實驗數據,與組內成員交流,傾聽其他小組的意見,與教師交流等等。
(三) 交還實驗的主動權。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角色應該從以往的那種「授業者」轉變為「引導者、合作者、服務者」,應變以往的「口述式」、「板書繪圖式」、「單純表演式」、「忽悠式」等等方式為學生自主參與的探究性實驗。真正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正確引導學生動手、思考、提問和質疑,並能解決問題,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對於一些無法放手的學困生,可以把他們同優生編在一組,以優帶差。隨時指導合作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間合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互助互愛的良好品質。
(四)落實實驗的主與次。
物理實驗雖有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之分,但我認為分組實驗是主,演示實驗為次。只有把分組實驗提到主體地位,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改要求,也才能談得上是把「實驗的主動權給了學生」。
往往越新奇的實驗,學生越想親自嘗試,由於演示實驗學生無法直接參與,使實驗功能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要盡量讓學生在實驗室親自動手操作儀器、觀察測量、取得數據、分析總結實驗過程。 實驗前,首先要讓學生搞清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作好實驗前的准備工作,以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手忙腳亂、糊里糊塗,甚至得不到正確結果。實驗中要邊操作邊觀察邊記錄主要數據,填好實驗報告單。為了防止實驗過程中太多的「旁觀者」, 在實驗器材允許的情況下,每組人數盡可能少些;或者不能同時進行的實驗可採用分工負責,輪流進行等方法,盡量要求學生都能參與操作。實驗結束後,要求學生整理好實驗器材,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固然,分組實驗是主體,但教師的演示實驗也是不可或缺的。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和示範,並啟迪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教學活動。對於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能鞏固和加深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然而,有不少物理教師對演示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課堂內容多、時間緊,沒有實驗器材或器材不全,嫌麻煩等為借口,在課堂上以講實驗、畫過程來代替做實驗,這種做法顯然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違背。那麼如何做好演示實驗呢?我認為:首先,要目的明確,實驗需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其次,要作好充分准備,最好事先在下面做一次,以免課堂演示中出現不必要的失誤或實驗的失敗,力求一次、順利完成。比如,我講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一節時,按常規為學生准備的器材有凸透鏡、白紙(證明凸透鏡在太陽光下會聚形成的亮斑能使紙片燃燒起來)。當我帶領學生在教室陽台做實驗時,由於當天陽光不是很強,十多分鍾後仍不見白紙片燃起來,由於時間原因,只好放棄。可是課間時,我卻聽到辦公室陽台上傳來一群歡呼,走出門口,我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三(四)班的幾個學生居然讓紙片在凸透鏡的亮斑下燃燒起來了。不同的是,他們用墨汁把白紙片塗黑了。(黑色比白色更容易吸熱,作為教師,我當然知道,但在這個實驗中我卻沒有從這方面去考慮,更不要說器材的准備了。)最後,還要注意實驗現象的能見度,盡可能讓全班學生都能看到,如若不行,可以採取輔助手段幫助實現。
總之,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使我們教師有義務做好實驗探究課的教學,在去年省督導評估大量實驗器材配備的契機下,我們又何來實驗器材匱乏之借口,面對學生對探究真理的渴求,我們更有責任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海洋遨遊。雖然,我只是一個剛接觸中學物理不到兩年的教師,但我已深感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極大意義,我有信心:我將熱情不退、初衷不改,在教學中把物理實驗探究課上好,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思維探究過程,為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准備必要條件,讓他們終生受用,已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Ⅹ 如何組織實驗課教學

如何組織實驗課教學。首先要把孩子們組織到實驗室里去做實驗。孩子們是非常喜歡實驗課的首先告訴孩子們。什麼樣的東西是可以去碰的有些東西是不能碰的有腐蝕性或者有傷害性的。千萬不能去動。這些孩子們。是會懂的。所以在實驗課教學孩子們印象是最深刻的理解力也是醉強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學生如何組織物理實驗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