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5 22:58:37

❶ 「唯楚有才於斯而盛」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意思是: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這里人才更是鼎盛。

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之畔的嶽麓書院門前的一幅對聯寫為「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意思是楚地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長期來,三湘學子常常以此聯語引為自豪,以為這千年學府人才輩出,足以引以為豪。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1)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聯。上聯「惟楚有材」,同義詞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意思是即便你楚國有很多的人才,但是事實上都在晉國發揮了作用。既然說是「楚材」,則當然源自楚國,與楚國人才關系理應很密切。

「惟楚有材」是從「雖楚有材」轉化過來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雖」、「惟」雖有一字之差,在內容上實際是一致的,都說的是楚國(地)有材,是很符合歷史事實和邏輯規律的,故已成定論。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意思是堯舜以後到周武王那個時期(人才)才稱得上興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在中國古代傳統教學中,強調讀儒家經典、經史子集,而嶽麓書院恰好有另一種傳統,經世致用,重視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實用的知識與技能。近代湖南三湘大地的確是人才輩出,對於中國的革命和中華文化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❷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這里人才鼎盛。惟,語助詞,沒有意義。這句相當於「楚有才」,「惟」並不是簡單的和「唯」對應的。至於「斯」,是這里的意思。

其中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意指楚地出人才。常用於湖南湖北地區。以湖南省長沙市的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聞名於世。

(2)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至於「斯」,是這里的意思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學(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學為鄂省鄉學之冠,但校舍破敗不堪。

後之龍攄鵬奮,何可數量?」 自林天擎後,武昌府學「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視培養「楚材」的文字屢見於湖北方誌。1732年,湖北巡撫王士俊說「楚材號天下久矣」,並希望「從此楚材輩出」。

❸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到底是什麼意思

湖南長沙嶽麓山的嶽麓書院的二門上赫赫書寫了「「惟楚有才、於斯為甚」八個大字,意思是說楚湘之地,都得益於湖湘這塊熱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據湖南學者研究,認為湖南之所以能在中華文明歷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因為來自於湖湘文化的精神,這就是「無所依傍,浩然獨往」的精神,它成為湖南士民敢於沖決網羅的文化底蘊,演化出強烈的求新求變精神和堅決的反封建精神。湖南人卓勵敢死和勇為天下先的氣質風格鮮明地構成了湖湘文化中的「獨立根性」,以及「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的品格。

❹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代表什麼意思

「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惟,語助詞,沒有意義。這句相當於「楚有才」,「惟」並不是簡單的和「唯」對應的。
至於「斯」,是這里的意思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❺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什麼意思

意思是只有楚國人才最多,在這方面最為厲害。

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氏春秋》

原文:

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譯文:

雖然楚國有很多的人才,但是都被晉國所拉攏了。

(5)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范、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左傳》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鄭玄、杜預為其作註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❻ 唯楚有材,於斯為盛是什麼意思

「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惟,語助詞,沒有意義。這句相當於「楚有才」,「惟」並不是簡單的和「唯」對應的。
至於「斯」,是這里的意思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❼ 「唯楚有才於斯為盛」什麼意思

惟楚有才」的出處:惟楚有材,同義詞有「惟楚有才」,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名聯。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聯,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傳說清嘉慶年間,時任山長袁名曜出上聯,貢生張中階對下聯。「惟」在這里是個語氣詞,「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就是說「楚國出人才,而這里的人才又最為興盛」。

然而,既然說是「楚材」,則當然源自楚國,與楚國人才關系理應很密切。「惟楚有材」是從「雖楚有材」轉化過來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雖」、「惟」雖有一字之差,在內容上實際是一致的,都說的是楚國(地)有材,是很符合歷史事實和邏輯規律的,故已成定論。

「於斯為盛」的出處:泰伯篇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

唐虞,以堯為首領的氏族是陶唐氏,稱唐堯;以舜為首領的氏族是有虞氏,稱虞舜。際,有兩種解法:一是中間、彼此之間、先後交接或局勢形成的時候,唐虞之際意思是堯舜那個時候;二是邊際,交界或靠邊的地方,引申為以下、以後,唐虞之際意思是堯舜以後,本文取後者。有學者說「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應作一句讀,中間不逗;於斯,介詞結構,充當狀語,意為到武王那個時期。

此章譯成現代漢語,大意是:孔子說:「舜有五位(能乾的)大臣,因而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周武王說:『我有十個(同心同德)造紂王反的謀士和將領(不愁戰勝不了紂王而一統天下)。』」孔子接著評論說:「(古人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堯舜以後到周武王那個時期(人才)才稱得上興盛。(不過周武王說的十個人中)有一名婦人(白註:主管內務的武王夫人邑姜),實際不過九個人而已。」

❽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是什麼意思惟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意思是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惟」是語助詞,沒有意義。

出處:

(1)「惟楚有材「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2)「於斯為盛」出自春秋戰國孔子弟子《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引申介紹:該聯作者在許多聯書中均署名袁名曜,其實還有一位張中階,所以此聯應是兩人合撰之作。因袁名曜名頭大得多,嘉慶進士,嶽麓書院山長,故張名為袁名所掩。



(8)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來源: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弟子們讓他寫一幅大門對聯,袁讓所有的學生來處理。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既然叫「楚材」,那當然是源於楚國,這應該與楚國的人才密切相關。「惟楚有才」是由「雖楚有材」演變而來,因其含義而引申。「雖」、「惟」雖有一字之差,在內容上實際是一致的,都說楚國(疆域)有才華,這是符合史實和邏輯規律的,所以就成了定論。

❾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這里人才鼎盛。惟,語助詞,沒有意義。這句相當於「楚有才」,「惟」並不是簡單的和「唯」對應的。至於「斯」,是這里的意思。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之畔的嶽麓書院門前的一幅對聯。
1、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即楚材晉用的典故。
2、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湖北通志》記載: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湖廣巡撫林天擎到武昌貢院祭拜孔子時感嘆「惟楚有材」,撰《武昌府學重修記》中,林天擎有感而發「惟楚有材」的近一百年後,「惟楚有材」八個大字被寫成匾額,懸掛於武昌貢院牌樓上。
後來,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武昌貢院及牌樓被毀於兵禍。咸豐八年(1858年),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主持重修武昌貢院及牌樓。時任兵部右侍郎的曾國藩,正在在湖廣一帶統軍與太平軍奮戰,受邀欣然重新題寫「惟楚有材」匾額,重新懸掛於武昌貢院牌樓上。1958年,此牌樓因大風而傾覆。考證結果,林天擎所言比嶽麓書院門聯早出一個半世紀。

閱讀全文

與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8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7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4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5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9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8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9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11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3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7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3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32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4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5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6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