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奪舍的舍是比喻嗎
奪舍的舍並不是比喻。
奪舍的含義
奪舍最早記載於《左傳·昭公七年》中,其中寫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於人,以為淫厲。」奪舍在修真小說中的意思就是奪取他人的身體為己用,與道教中的說法大體類似,就是借用他人的身體進行還陽,還陽也就是復活的意思,聽上去是有一點續命的感覺,我們可以把「舍」代表身體,奪舍就是奪取他人的身體,那麼為什麼身體叫做「舍」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道教「奪舍」的含義。
我們可以認為人的身體就像一台電腦,其中包含著硬體和軟體,硬體就是我們的身體、器官等等外在的表現,而軟體就是我們的精神、靈魂,也可以叫做意志,是一種虛擬的東西,這兩塊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人,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硬體的話,那麼軟體也沒有地方安放,硬體是一個硬性條件,也就是說雖然靈魂的高度大於肉體,但對常人來說,靈魂無法離開肉體獨自生存,靈魂必須基於肉體來生存,但對一位修真人士來說完全不同。
按照修真體系來看,如果修煉到金丹期以上,就可以達到一種「出陽神」的層次,就是說靈魂可以離開肉體一段時間,金丹也就相當於一個u盤,可以暫時儲存靈魂,但是這個時間不能太長,所以歸根結底來說,奪舍是修真人士才能去使用的,比如說作為一位修真人士,如果身體已經遭到破壞而且瀕臨死亡時,可以將自己的靈魂暫時儲存於金丹之內,然後在伺機尋找奪舍的對象,利用他人的身體再重新復活,其實也就類似於佛教的活佛轉世,雖然在道教有這個說法,但是記載很少,可能是因為有違天道吧。
普通人可不可以使用奪舍呢?
其實還真有這個記載,最早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但是卻是被記載於野史之中的,可信度沒有那麼高,按照描寫是這么一個過程,在人瀕臨死亡前,必須找到合適的奪舍對象,然後再逝去的一瞬間使用咒法保護住亡者靈魂,快速將雙方靈魂交換,以此來完成奪舍,聽起來就是比較「邪」的一種術法,之前在准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朋友讓我們看過薩滿教的資料,其中就有類似的記載。
2. 奪舍和獻舍是什麼意思 魔道祖師中的獻舍在道教中真有
從《魔道祖師》具體情節來看,「舍」在這兩個詞語中表示「軀體」,「獻舍」指的是一個修仙之人主動將自己的軀體交給另外一個更強大的修仙之人,從而後者的靈魂能夠掌控前者的軀體;「奪舍」指一個修仙之人被迫向另外一個更強大的修仙之人交出自己的軀體。「奪舍」屬於宗教用語,但是「獻舍」一詞多用於靈異小說中。
3. 奪舍 是啥
舍就是肉身,奪舍聽意思應該是魂魄搶了別人(也可能是其他生物)的軀體控制權
或者是被心魔控制了思維
4. 「奪舍」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容易被奪舍
奪舍是他人的靈魂尋找寄居體,一般只有一隻,如果有多隻此人會自殘,甚至毆打身邊的人!成功的話會繼承他人記憶,但惡靈的記憶會使此人性格改變,不成功寄居體就會發瘋,癲癇。被稱為神經病。有時清醒會感覺當時的記憶是空白的,那是自身靈魂在和惡靈自我保護做斗爭。一般惡靈會找思想偏激,性格暴虐或過分自閉的宿體!惡靈不是心魔,心魔是內心靈魂分裂爭奪身體的使用權,有時特徵會趨向於奪舍!
5. 奪舍,是什麼意思附身,什麼表現什麼結果邪靈,是不是也可以是活人奪魂攝魂
奪舍,顧名思義是一個靈魂(邪靈或剛死去的人的魂靈,不能是血肉之軀)搶奪、佔領另一個有血有肉的軀殼。在目前只存在於小說影視作品中,現代科技和玄學無法做到。
附身,也是只有魂靈才能意志才能有的,民間倒是經常有這種人,俗稱跳大繩、鬼上身等,這並沒有什麼可怕,常有人通過附身和逝去的親人對話,告知一些秘辛,被附身之人有時會說出己逝人的方言、口氣等,而被附身之人並不知道附身之後說了些什麼。一般時間不長,附身後就離開了,無法長期附身。
邪靈,既然是靈就不可能是活人。靈體非血肉之軀。
奪魂攝魂,一般只能是短期行為,如果長期就是寺舍了。上面說的奪舍,就是小說中也只能說是原血肉之軀奄奄一息之時,才有可被奪,然後穿越~重振血肉之軀~,血肉之軀奪血肉之軀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
6. 奪舍是什麼意思
奪舍是一種迷信說法的意思就是:靈魂跑去另一個人的身體里。奪舍一說是:道家一種借別人身體還陽的理論。說有靈魂不死或死後神識非斷,肉體不過是精神軀殼、住宅的活證,稀奇莫過於所謂「借屍還魂」一事。
封建迷信:
封建迷信,四字漢語詞彙,盲目沉迷地信仰和崇拜傾向於某人物或邪門說法。封建迷信是我國解放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專用名詞,專指人們相信星相、占卜、巫醫、風水、命相、鬼神的思想和行為。
7. 玄幻修真小說里的「奪舍」用普通話應該怎麼讀
應該是
奪舍 【拼音】:[ó][shè]
這里應該取第四聲
雖然這個詞詞典里沒有 但是西遊記有一詞 投胎奪舍 [ tóu tāi ó shè ] 那麼此處應當也是第四聲
從含義上「舍」第四聲有住處的意思,而第三聲一般用於放棄之意,奪舍連起來是奪取別人的住處,引申義可以說奪取別人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