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妊娠和妊娠期羊的妊娠期是多少天
妊娠,通常又多叫懷孕,是指母畜所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是從卵子受精開始到胎兒發育成熟後與其附屬膜共同排出前為止.這一階段。在此期間,母畜的全身狀態和受精卵均發生著一系列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雖是一個連續過程,但仍可把整個妊娠期大致分為受精卵、胚胎和胎兒三個階段。
妊娠期是指從最後一次配種的那天算起至分娩這一階段的時間。綿羊為144~150天,山羊為146~153天。其妊娠期的長短也往往可因品種、年齡、環境、營養狀況、胎兒性別及其數量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別。
『貳』 妊娠期怎麼計算
妊娠是一個周期性過程。妊娠的計算是以懷孕第一個月的月經周期第一天當作零日計算起,至第4周滿止。妊娠的第一個月為排卵中期,受精卵著床於子宮,就開始了妊娠,因此,從妊娠第1個月度過一半的日子時才開始懷孕的。
妊娠第一個月的末期,子宮稍微變大,這時即使到婦產科診察,也診察不出結果。
妊娠第一個月,大部分的人幾乎沒有自覺症狀,因此,要想了解是否妊娠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妊娠之後不久即發生的流產現象往往被認為是遲來的月經,經常會使人搞錯。倘若期望懷孕,則排卵之後就應謹慎,夫妻間的性生活要為優生著想。當基礎體溫升高時就須考慮到很可能是懷孕了。
實際上,受精的卵是著床於子宮內壁時才開始妊娠的,因此,妊娠零周、妊娠第一周期為妊娠的准備期間。
著床的卵變成胎芽而有絨毛覆蓋在上面。胎芽發育不久成為胎兒。而至妊娠第4個月時,絨毛就形成胎盤。然後,胎兒繼續發育,到了第10個月,才會從母體分出來而開始獨立的生活。
因此,妊娠是周期性有規律的過程,在妊娠期間,必須做好各個時期的護理工作,保證胎兒正常發育,保證孕婦平安順利。
『叄』 妊娠期是什麼意思
就是整個懷孕的時期
『肆』 「妊娠」這兩個字怎麼念
妊讀作:rèn,娠讀作:shēn。妊娠:指婦女懷胎的過程。
一、妊
釋義:懷孕:妊娠。妊婦。
二、娠
釋義:胎兒在母體中微動,泛指懷孕:妊娠(懷孕)。
妊的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遺妊[yí rèn]
指婦女懷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
2、太妊[tài rèn]
及其妊文王。
3、懷妊[huái rèn]
懷胎,妊娠。
4、妊娠期[rèn shēn qī]
妊娠期是指受孕後至分娩前的生理時期,屬生理學名詞。
5、妊娠斑[rèn shēn bān]
也稱黃褐斑,為顏面部對稱而局限性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通常對稱分布於前額、顳部和顴部)。多見於中青年女性。
『伍』 妊娠期具體是什麼時間
妊娠頭三個月(即0—12周)稱妊娠早期。此階段正是受精卵向胚胎、胎兒劇烈分化的重要時期,也可以說是胎兒「分化組裝成形」的時期。妊娠早期會有妊娠反應,感覺頭暈乏力、倦怠嗜睡,並且食慾減退。有些人還可能有食慾異常、挑食、喜酸味和厭油膩。從胚胎學來看,從受孕到妊娠60天左右是器官發生期,爾後是組織發生和功...能形成期。如腦和神經系統形成於受精後15—20天;心血管系統形成於受精後20—40天。(這里所說的時間是實際受孕時間,並不等於末次月經以後的時間。以末次月經的時間減去兩周即為實際受孕時間。)胎兒各器官形成時期,最易受外界的最響。加之胎盤發育還不充分,孕激素分泌處於低潮,這正是易發生流產的時期。所以平時月經准時,當末次月經過期一周仍不見來者,夫婦應首先意識到是懷孕。一旦確診,除生活上注意,避免公共場所活動外,同時也得從心理上做好准備。其次避免影響胚胎分化和胎兒發育的各種危險因素。如:放射線、煙、酒、濫用葯物、各種有毒物質(如苯、鉛、汞、砷等),病毒感染,特別是風疹感染,該病在妊娠早期的畸形兒發生率可高達55—60%。 妊娠13—27周為中期妊娠。是母親和胎兒都已安定的時期。早孕反應消失,心情變得愉快起來,肚子還不算大,動作也還方便。此期間胎兒發育較快。 孕婦應從妊娠20周開始定期做產前檢查,爾後每4周檢查一次。每次應查體重、血壓、尿蛋白,還需做血常規、尿常規、肝功等化驗。為了解胎兒發育情況,應測宮底高度、腹圍,聽胎心,了解胎動情況。以便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孕24周後要進行乳房護理,每日用肥皂水擦洗乳頭,糾正乳頭凹陷,有乳頭皸裂者應及早治療。有腿抽筋和靜脈曲張的人,不要長時間站立。 妊娠28周以後為晚期妊娠。應每2周檢查一次;妊娠36周以後,一周檢查一次。檢查的內容仍同前。這個時期最可怕的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有腿腫、頭痛、惡心等症狀時,要及早接受醫生檢查。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注意不要攝鹽過多,睡眠時採用側卧位較舒服。在預產期前二周,要准備好嬰兒和母親的用品,選擇好分娩的醫院,落實好與丈夫和家人聯系的方法。因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宮縮,故要避免一個人外出。加強營養,積蓄體力,一旦有臨產先兆,如「見紅」,規律宮縮,那就該去住院了。 妊娠是生理現象,不是疾病的表觀,但其一系列適應性生理變化又明顯不同於常人。 1、子宮:在非妊娠時,只有雞蛋大小。隨著胎兒的生長,子宮逐漸增大,到妊娠39周時,子宮長徑可達35厘米左右。 2、陰道:隨著妊娠周數增加,陰道壁伸長,變得柔軟疏鬆,易於擴張。陰道分泌物也增多,外陰部色素沉著,膨大變軟,為胎兒娩出准備了條件。 3、乳房:妊娠6—7周左右乳腺開始發育。孕婦自覺發脹,乳房變大,乳頭、乳暈有色素沉著。妊娠晚期擠壓乳房時,有時會流出淡黃色乳汁。 4、皮膚:面部色素沉著明顯。腹壁、大腿外側及乳房等處皮膚由於彈力纖維斷裂而出現妊娠紋。此外妊娠期常感皮膚發癢。 5、體重:一般營養狀況下,整個妊娠期體重可增加10—12公斤。但各時期增長速度不同。孕早期,由於妊娠反應,體重無明顯變化。孕4個月以後,妊娠平穩、食慾增加,胎兒生長加快,體重增加也較快。 6、心血管:懷孕中期,母體血容量增加明顯,血液呈稀釋狀,白細胞略有上升。孕中、晚期心率平均每分鍾增加10—15次。由於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壓升高,易出現下肢、外陰靜脈曲張和痔。 7、消化:孕早期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孕12周逐漸消失。由於腸蠕動減低,易出現腸脹氣和便秘。 8、膀胱:孕早、晚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和胎兒頭壓迫膀胱,因此出現尿頻現象。 9、呼吸: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腹壓增高,橫膈上移,呼吸變得短促激烈,易疲勞。 妊娠早期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慾不振、偏食等,嚴重者無法進食,引起各種營養素的缺乏,從而影響孕婦健康,導致胎兒發育畸形。這種生理反應一般在妊娠的第42天開始,至第84天消失
『陸』 什麼是妊娠期
妊娠期又叫懷孕期,是指從婦女受精後至胎兒娩出之間的一段時間。為了便於計算,妊娠通常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約為280天(40周)。
初次懷孕的女性,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連串的變化,因為是第一次,孕婦自己往往還渾然不覺,而且原本沒有生育的計劃,或是根本不了解身體的反應,以致誤食葯物或疏忽了生活上的細節,都很可能對胎兒和母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就身體反應而言,懷孕初期可能會類似感冒的症狀,若胡亂買成葯吃,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說不定還會生出畸形兒呢!所以平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任意服用成葯,最安全的辦法是去看醫生,找出病因。
當孕婦自覺身體不適時,不要勉強做劇烈的運動,或在此時遠游,以免造成意外流產,此外,若非必要,不要隨意作X光照射,應先檢查身體狀況,確定有無懷孕。
『柒』 妊娠是什麼意思
妊娠指的是婦女懷胎的一個完整過程。
妊娠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男女雙方均能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如男性患有無精症時,女性則不能懷孕。
2、受精過程中涉及的通路都必須通暢。若輸卵管不通時也不能懷孕。
3、時間合適。一個月經周期中,只排卵1次,排卵後24小時內是受精能力最強的時間。精子進入女性生殖道可存活2~3天。也就是說,只有在排卵期前後同房,才可能受孕。
4、子宮為受精卵著床做好准備。每個月經周期中,子宮僅有一個極短的敏感期,允許受精卵著床。
(7)妊娠期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據《山西晚報》介紹,在妊娠期,部分孕婦會出現身體浮腫的現象,具體表現為當手背或足踝等處被按壓時會向下凹陷,且凹陷處不能很快復原, 這就是孕期水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住院醫師劉海燕在《健康報》上發表文章指出生理性水腫多發生於妊娠中晚期,為輕度浮腫,且在休息後消退,屬於正常現象,無須特殊處理。
但是,如果下肢水腫明顯或有全身性水腫出現,休息後水腫也不能消退,則很可能是病理性水腫。尤其是有高血壓、蛋白尿、貧血等症狀的孕婦,或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慢性腎炎等病史的孕婦,更需要對水腫現象加以注意。
『捌』 妊娠期是什麼
妊娠期,生理學名詞。亦稱懷孕期。從婦女受精後至胎兒娩出之間的一段時間,也可說是婦女在妊娠至分娩的這一段時期
『玖』 妊娠是啥意思
婦女懷胎的過程。妊娠期開始於卵子受精,終止於胎兒的產出。全程為280天,自孕前末次月經的第1天開始計算280天(40周),為足月妊娠。大多數胎兒是在此日期的前後10~15天內出生。診斷早孕的輔助手段是妊娠試驗。妊娠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加,經孕婦尿液排出,用生物或免疫反應測定尿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協助診斷妊娠。妊娠反應也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增加有關,妊娠嘔吐最嚴重的時期即該激素水平在體內最高的階段。妊娠反應多起始於妊娠6周左右,一般在妊娠12周後症狀逐漸消失。在妊娠期間,母體在神經、內分泌的影響下,全身各系統均發生形態結構與生理的改變,以調整及維持身體內部的平衡,並為胎兒生長發育及其分娩准備條件。 太原天倫不孕不育醫院
『拾』 妊娠期是什麼意思
妊娠期是指受孕後至分娩前的生理時期,屬生理學名詞,亦稱懷孕期。自成熟卵受精後至胎兒娩出,一般為266天左右。
為便於計算,妊娠通常是從末次月經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約為280天(40周)。在妊娠期間母體的新陳代謝、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骨關節韌帶及乳房均發生相應的改變。
妊娠期全過程共分為3個時期:妊娠13周末以前稱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稱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後稱晚期妊娠。
一、早期妊娠
症狀與體征:
1、 停經:有性生活史的生育年齡婦女,月經過期10日或以上,應疑為妊娠。停經可能是妊娠最早與最重要的症狀。但需注意停經不一定就是妊娠。
2、 早孕反應:約半數婦女於停經6周左右出現畏寒、頭暈、乏力、嗜睡、流涎、食慾不振、喜食酸物或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症狀,稱早孕反應。一般於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 尿頻:妊娠早期出現尿頻,系增大的前傾子宮在盆腔內壓迫膀胱所致。約在妊娠12周以後,當宮體進入腹腔不再壓迫膀胱時,尿頻症狀自然消失。
4、 乳房的變化:自妊娠8周起,乳房逐漸增大。孕婦自覺乳房輕度脹痛及乳頭疼痛,檢查見乳頭及其周圍皮膚(乳暈)著色加深,乳暈周圍有蒙氏結節顯現。
5、 生殖器官的變化:於妊娠6~8周行陰道窺器檢查,可見陰道壁及宮頸充血,呈紫藍色。隨妊娠進展,宮體增大變軟,當宮底超出骨盆腔時,可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
二、中、晚期妊娠
妊娠中期以後,子宮明顯增大,能捫到胎體,感到胎動,聽到胎心音.容易確診。
症狀與體征:
1、子宮增大:子宮隨妊娠進展逐漸增大。檢查腹部時,根據手測宮底高度及尺測恥上子宮長度,可以幫助判斷妊娠周數。宮底高度因孕婦的臍恥間距離、胎兒發育情況、羊水量、單胎或多胎等而有差異。
2、胎動:是胎兒情況良好的表現之一。孕婦於妊娠20周左右開始自覺胎動,妊娠周數越多,胎動越活躍,但至妊娠末期胎動稍有減少。胎動平均每小時>3次。
3、胎心音:聽到胎心音診斷為活胎。胎兒心音似每分鍾110~160次。聽胎兒心音需與子宮雜音、腹主動脈音、胎動音及臍帶和胎盤雜音相鑒別。
4、胎體:於妊娠20周以後,經腹壁可觸到胎體。胎頭圓而硬.有浮球感;胎背寬而平坦;胎臀寬而軟,形狀略不規則;胎兒肢體小且有不規則活動。
胎兒的發育
精子和卵細胞從雌性的兩個卵巢中的一個中釋放出來,在兩個輸卵管之一中結合。受精卵被稱為受精卵,然後向子宮移動,這一過程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
雌性和雄性細胞結合後大約 24 至 36 小時開始細胞分裂。細胞分裂繼續快速進行,然後細胞發育成所謂的囊胚。囊胚到達子宮並附著在子宮壁上,這一過程稱為著床。
將成為嬰兒的大量細胞的發育在大約懷孕的前十周內被稱為胚胎發生。在此期間,細胞開始分化為各種身體系統。建立器官、身體和神經系統的基本輪廓。到胚胎階段結束時,手指、眼睛、嘴巴和耳朵等特徵的開始變得可見。
同樣在此期間,發育對胚胎支持很重要的結構,包括胎盤和臍帶.胎盤將發育中的胚胎連接到子宮壁,以通過母親的血液供應吸收營養、消除廢物和進行氣體交換。臍帶是從胚胎或胎兒到胎盤的連接線。
在大約十周的胎齡後——這與受孕後的八周相同——胚胎被稱為胎兒。在胎兒階段的開始,流產的風險急劇下降。在這個階段,胎兒的長度約為 30 毫米(1.2 英寸),通過超聲波可以看到心跳,胎兒會進行不自主的運動。
在胎兒的持續發育過程中,在胚胎階段建立的早期身體系統和結構繼續發育。性器官在懷孕的第三個月開始出現。胎兒的體重和身長繼續增長,盡管大部分身體增長發生在懷孕的最後幾周。
電氣大腦活動妊娠的第五和第六周之間的第一次檢測。它被認為是原始的神經活動,而不是有意識思維的開始。突觸在第 17 周開始形成,並在第 28 周開始快速繁殖,直到出生後 3 至 4 個月。
雖然胎兒在孕早期就開始移動,但直到孕中期才會感覺到胎動,稱為加速。這通常發生在第四個月,更具體地說,發生在第 20 至 21 周,或者如果該女性之前懷孕過,則發生在第 19 周。一些女性直到很晚才感覺到胎兒在移動是很常見的。在孕中期,大多數女性開始穿孕婦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