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85代表什麼
第一,985意味著你進入了一個有大量教育資源扶持的學校。這意味著資金支持,有更多力量做事兒,有更廣闊和便捷的渠道。
第二,如果你的身邊人都是985的,你和一般的二本一本比一下,這部分同學都會是你以後的優質資源,普遍來說,他們接受了更良好的教育,有更強的學習能力。那證明你也不差。
第三,你能夠上985,意味著你高中階段的學習能力是起碼在90分以上,2019年高考人數已經突破千萬大關。各省的985上線率,文科最低僅有0.35%,理科最低2.5%。所以你算一算你在你們省份已經是前列了。而這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是,學習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上985的大部分不會是死學的。所以由此我們會推斷,你對自己的管控力更好,在未來就有更大的可能走的更遠。
最重要的是,將來找工作的時候,在簡歷上把985一放,至少比其他一般學校不容易被篩掉。那就恭喜你,已經PK掉了幾千人,尤其是在大廠招聘時。
但,上985並不意味著你進了大學就可以混日子了,如果混過去,照樣是你的大學給你增分,你反而因此丟份。
㈡ 什麼叫985
1、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國家科學文化和教育發展水平的標志。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增強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也是振奮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2、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躍升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組成部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對於認識世界、探求真理、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對於中國培養和造就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構築國家創新體系,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的相互交流和借鑒,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具有重要作用。
3、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實踐證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需要良好的基礎和較長時間的建設與積累。雖然經過多年建設,中國高等學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正在縮小,但是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懈努力。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在高等學校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要繼續實施「985工程」,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實現在中國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
㈢ 211和985分別是什麼意思
211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985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3)985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985大學的社會認可度高。「985工程」也稱「世界一流大學」工程,在整個社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數量相對固定,院校的實力雄厚,被整個社會認可。
985大學相比211大學在國家支持度上高。在建立985工程院校之初的總體思路即集中資源,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發揮優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以學校相對於來說,教學資源非常的豐富,比如學校能夠提供許多的硬體設施,交流平台。
985大學相比221大學信息資源上更豐富。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任務是以國家和行業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學科前沿,在行業特色型大學的全國頂尖的優勢學科重點建設一批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㈣ 什麼是985
985是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985的歷史沿革:
「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2010年,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聲明:已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985
㈤ 「985」是什麼意思
「985」即「985工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 「985工程」,也稱「世界一流大學」工程。
㈥ 什麼叫985大學
簡單的說,所謂的985大學,就是1998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入選這個建設工程目錄的大學,俗稱985大學,國內辦學水平最高的幾十所高校入選該目錄,最終入選的高校達到39所。
1995年11月開始實施的211工程, 則是「面向21世紀,建設100所左右有影響力高水平大學」,這個工程俗稱「211工程」,21代表21世紀,最後一個1為100所高校的意思。入選這個工程的目錄的大學,俗稱211大學。可見,211工程比985工程更早一些,入選大學數量達到了116所。
到了2019年,實際上官方已經廢除了985以及211高校的說法,統籌為「雙一流高校」。
㈦ 什麼是985和211什麼意思
211是指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辦好100所左右高等學校。985是指985工程,即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
985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211大學是國家重點大學。985高校都是211高校,而211不一定是985,就是說116所211高校里有39所高校既是211也是985,還有77所僅是211不是985。一般而言985高校的總體實力要強於211高校。
㈧ 985和211的含義是什麼
如下:
「211」和「985」都是國家建設的大學工程。
211大學: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100所高校,被稱為211代碼學校,所以簡稱是211大學。
985大學:1998年國家計劃創建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機構,計劃於98年5月提出,這些大學因此被稱為「985」大學。
相關介紹:
211和985這兩個工程,是我國教育事業與時俱進的階段性發展成果,具有鮮明的跨世紀歷史烙印。為了適應新的歷史發展階段,2016年06月23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文件。
宣布382份規范性文件失效,包含《關於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等「985」「211」工程以及重點、優勢學科建設的相關文件。
也就是說這兩個工程,在2016年圓滿畫上了句號。但多年來的建設成果依然保持得很好,985和211也成了我國一流高校的代名詞。
㈨ 985大學是什麼意思985包含了哪些學校
對於高考生來說,相信有幾個名詞大家已經是如雷貫耳:985大學、211大學、雙一流大學。那麼985大學、211大學、雙一流大學分別是什麼意思呢?985大學包含了哪些學校呢?
985大學:一般指985工程,是一項在世紀之交時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985工程共計有39所高校,目前已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211大學:一般指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211工程共計有115所高校,目前已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雙一流大學:雙一流大學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雙一流大學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利於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目前雙一流大學總計為42所。
2016年,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其中包括985工程和211工程規范性文件失效等內容。由此,官方說法不再有「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說法,而均以「雙一流」統籌建設。但985和211在廣大考生和家長心中仍然是重點高校的代名詞,那麼985包含哪些學校呢?
985工程總計建設有39所高校,這里我們以省市進行劃分:
1、北京
北京做過中國首都,有著中國最多的985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8、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9、廣東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0、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11、福建
廈門大學。
12、湖南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13、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14、四川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15、吉林
吉林大學。
16、重慶
重慶大學。
17、山東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18、甘肅
蘭州大學。
從上述985高校可以看出,如河南、河北、新疆、西藏等地並無985高校,證明了其當地高校資源較為薄弱。
如果大家再認真地和現在的「雙一流」高校進行對比,那麼就會發現雙一流高校=985所有高校+鄭州大學+新疆大學+雲南大學。當然,後加入的這三所高校屬於B類雙一流高校。由此也證明了傳統985高校仍然都具備著較強實力,仍然都是國家重點高校。
㈩ 985大學,985是什麼意思
「985」是江澤民在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時提出的要在國內建設世界一流名校的講話。因為是在98年5月份提出的,所以被稱為「985」大學。最初選「985」院校的時候,只有9所學校入選,也被稱為「九校聯盟」。回來陸續又增加了幾所,目前國內有「985」院校39所。
目前全國共有39所985大學,且不再接受申報,以下是全國985大學排名具體榜單,主要依據上海軟科高考生源質量得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三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