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如何治腳氣

如何治腳氣

發布時間:2022-04-15 03:13:57

A. 如何治腳氣

保持腳部乾燥 造成腳氣的是一種真菌,因此其很怕乾燥的環境,因此我們要盡量時刻保持腳部環境的乾燥,這是腳氣去根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減少真菌在腳部的滋生,所以平時要穿透氣性好的襪子和鞋子 用硫磺皂洗腳 硫磺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而且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能清除腳部表面的油脂,這要比普通的清潔用品去污效果好,畢竟硫磺皂的鹼性比較強,而且硫磺皂出差易攜帶,價格也很便宜,小便就是每天用硫磺皂洗腳後就再也沒有復發 勤換洗襪子和鞋子 襪子和鞋子會吸收腳蒸發出大量汗液,因此很容易營造一個潮濕的環境,而且襪子上面的腳氣真菌很多,勤換洗可以減少腳周圍真菌的數量,襪子是必須一天一換的,如果運動後出汗較多,建議大家有時間的話還是及時更換 4 做好消毒處理 對以前腳經常接觸的物品要做好消毒處理,日曬就是一個很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造成腳氣的真菌可以在乾燥環境下休眠一年,這也是真菌難去根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穿上以前未消毒的襪子,基本上馬上就會被感染,因此把以前腳經常接觸的物品曬個一兩個小時,去除安全隱患

B. 怎麼治腳氣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葯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氣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氣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家住北京宣武區的張先生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為醫治頑疾,多年來,他用了許多偏方: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塗蜂膠……方法用盡,可是腳氣病不僅不見好,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張先生不得不到醫院看病時,腳底已經整個潰爛,走路也不利索了。 趙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療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氣病患者,一旦出現腳氣症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葯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氣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葯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葯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葯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葯。除了辨型用葯,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葯。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葯,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葯,殊不知,腳氣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葯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除了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氣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氣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松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腳臭自我治療小妙方】 1.經常洗腳 2.在腳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劑 4.經常更換襪子 5.穿通風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 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鍾,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 12.保持平靜 13.注意飲食 14.勿過度勞動足部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C. 怎麼治腳氣

想要治療腳氣,患者需要清除腳上的真菌。因為患者之所以能夠感染腳氣,表面原因是受到他人傳染導致,其實深層原因是腳部感染真菌導致。而導致腳部真菌感染,是因為患者經常穿不透氣的鞋子,加上腳底容易出汗,形成了一個潮濕悶熱的環境,讓真菌滋生繁殖。所以,想要治療腳氣,要從深層原因入手,可以徹底治療腳氣問題。

一般患者腳氣不嚴重時,塗抹一些葯膏就行,但要重新換一雙干凈、易透氣的鞋子,而且治療期間最好穿拖鞋,讓腳處於空氣當中,能夠加快腳部恢復。其次,患者也需要用除菌噴劑,這用來噴在襪子、鞋櫃等地方來清除真菌,預防真菌再次感染患者腳部。

最後,患者腳氣比較嚴重,可能需要用中葯浸泡雙腳,殺滅真菌,治療腳氣問題。而且,患者不要跟他人同用生活用品,以免傳染他人腳氣,或者被他人傳染。而且,患者要保持腳部乾燥,避免給真菌營造適合的生活環境。

D. 怎樣治腳氣

腳氣(腳臭)是指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那如何治療腳氣?下面我們就介紹治療腳氣的注意事項. 治療腳氣的注意事項:第一、小心腳氣感染並發症 進入夏季以來,門診腳氣患者的數量明顯增多,有的患者還因足癬感染嚴重而引起「丹毒」。如果患者不當回事,症狀加重,紅腫就會蔓延至整個下肢,表皮發燙,疼痛,下肢像灌了個鉛似的,而且渾身沒勁,發熱,這就是典型的丹毒表現了。這種程度不僅要住院治療,而且最少要5天左右才能好轉,使患者多受了肉體和經濟之苦。 如果患者已經得了腳氣病兩三年以上,每年反復發作,那麼夏天就要特別小心別感染其他並發症,如丹毒、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等。如果感覺腳部比平時紅腫得厲害,應該及早向醫生尋求幫助。 治療腳氣的注意事項:第二、日常生活要「四忌」 夏天要想有效地預防腳氣復發,醫生給了腳氣患者四個忠告:一、忌腳潮。保持足部清潔乾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腳氣患者夏天應穿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要穿膠鞋、運動鞋,更不能光腳穿不透氣的鞋子;洗完澡,擦乾身子時,一定不要忽視腳部;不要光腳走在地毯、浴室地板上;腳汗多的人,可外撲痱子粉;鞋襪要經常暴曬,保持乾燥。 二、忌鹼性。洗腳時要忌用鹼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 三、忌辛辣。要忌食辣椒、生蔥、生蒜等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飲酒,要多吃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維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四、忌共用洗涮用品。在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場所忌用公共毛巾、拖鞋等,游泳後應淋浴沖凈,並用干凈毛巾擦乾,不與他人混穿鞋襪,以免再感染。 治療腳氣的注意事項:第三、及早根治是關鍵 對於反復發作的患者來說,建議他們應及早進行專業、徹底的治療,告別「苦夏」的折磨。那麼,怎樣才能徹底治好腳氣呢?傳統的外用葯療程長,患者難以堅持,而且多以止癢抑菌為主,容易復發。推薦了外用抗真菌葯加口服殺真菌葯的1+1療法,這是目前應對腳氣高復發的一個有效治療方案。由於這一療法加用了可以真正殺滅真菌的殺真菌葯,因此可以將療程縮短到一周,而復發率大大降低了。它既有外塗起效迅速的特點也有口服作用持久徹底的長處,經過嚴格的臨床評價,已證明是一種根治足癬的好方法。 治療腳氣的小貼士:腳氣為什麼夏季易復發? 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的適宜生長溫度是22℃~36℃,濕度95%~100%,PH值5~6.5。也就是說,夏季的溫度、濕度很適合真菌生長。冬季生長條件不合適,真菌處於休眠狀態,不會引起患者不適,致使患者認為足癬已愈。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 將雙足用溫水洗凈後擦乾,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 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 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 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 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2、 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 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隻、龜1隻。龜洗凈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 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葯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 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薑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凈,和 上葯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系,恢復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 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薑(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葯用布共為1包, 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鍾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 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夏季有些人愛犯腳氣病,若用牙膏與阿斯匹林(壓碎成粉)混合攪勻,塗於患處,有止癢殺菌作用。

E. 怎樣治腳氣能除根

腳氣又叫足癬,是足部皮膚感染了皮膚癬菌以後,導致的一個真菌類皮膚病。臨床上腳氣又分為水皰型、浸漬糜爛型和乾燥脫屑型,每一型的治療方法也有所區別。比如浸漬糜爛型,一定要先把糜爛、滲出的情況首先控制,然後再外塗抗真菌的葯膏,比如布替萘芬、特比萘芬乳膏等。必要的時候,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葯物,比如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很多人認為,腳氣不能除根,或者不能夠通過一次治療達到完全治癒的目的,它的原因在於很多人不能夠堅持連續用葯,很多人用十天、半個月,覺得癢的症狀減輕,或者脫屑情況有所改善,就覺得好了,不能夠連續堅持的用葯,因此很多隻是稍微控制以後就不管了,再過一段時間皮損復發,就總覺得腳氣不能根治。實際上要想根治腳氣,以外用葯物為主,抗真菌的外用葯效果非常好,但是療程一定要足夠,建議起碼二十天到一個月,甚至有的要堅持到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天堅持塗抹。部分年輕人或者肝功能沒有問題的,又想快速的根治,可以考慮口服抗真菌的葯物。除了葯物之外,平常用的鞋、襪,也要做好燙、曬,必要的時候做好消毒處理,腳氣是能夠通過這些辦法根治

F. 腳氣可以怎麼治

天氣轉暖的時候,很多朋友的腳氣就開始出發了,嬌氣容易引發腳臭,腳癢,潰爛,當當很多不舒服的症狀,而且腳氣最大的特點就是復發性很強,即使現在治好了,只要氣候變暖,還是會復發,到底怎麼治腳氣,引起腳氣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腳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密閉的空間是腳氣產生的主要條件

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一天中大部分時間腳都是處在密閉的空間中,被鞋子包裹著,透氣性比較差,病菌也容易滋生,再加上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腳氣便悄悄的來臨了。

2、其次,腳氣的產生還與角質有關

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雙腳上的角質層,其所含有的角質蛋白為黴菌生長的營養物,要是在汗液的滋潤下,更有利於細菌的成長,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細菌會成幾何級的繁殖,從而讓腳氣防不勝防。

3、香港腳的產生原因

一般來說,引起腳氣的罪魁禍首是腳部的細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等,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代謝物,不過,在分解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惡臭。

4、腳氣的形成還與潮濕的環境有關

通常情況下,容易出腳汗的人也比較容易得腳氣,這樣的人建議在買鞋是要選擇透氣性較好的,且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勤換鞋,多曬鞋(或者放外面吹一吹)。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黃梅天里,我們要是淋到了雨水後,鞋子進水了,整個人就會心情很差。可是,進了水的鞋子,對於細菌來說,它們可是超級喜歡這樣的環境。因為在潮濕、溫熱的環境下,細菌最容易繁殖了。而腳掌是一個多汗的環境,相比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腳掌的出汗頻率高出兩三倍。汗液、水分、鹽分、乳酸、尿素,當這些結合後,我們的腳掌可想而知,不得腳氣才怪。

總之,腳氣的產生除了與人體質有關外,還與環境、空間等等休戚相關。而且,一般來說,南方人患腳氣的比例要比北方人多得多。所以,要想遠離腳氣的煩惱,我們還是要平日里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享受生活。

知道了腳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那麼你知道患上腳氣一般會有哪些症狀嗎?下面的文章就告訴大家腳氣的症狀,了解腳氣,才能有效對症治療。

腳氣的症狀

起泡、發癢或者腳趾皮層裂開是腳氣最為常見的症狀。通常情況下,由於患腳氣者通常腳步會產生劇癢,會情不自禁去抓刮,然而越抓越癢,長時間的抓撓極易導致腳的表面損傷,依據表層損壞程度的差異,大致可以歸為一下幾類。

1、真菌型腳氣的症狀

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腳氣的症狀

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腳癬、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腳氣的症狀

好發於足跟。由於真菌型腳氣沒治好,多種病菌復合感染成腳癬造成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4、糜爛型腳氣的症狀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腳氣的危害

1、腳氣影響生活質量

腳氣發作時奇癢難忍,總想不停地抓撓,渾身不自在,影響心情,不能安心工作,更有的患者夜不能寐,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腳氣嚴重時奇臭難聞,不敢拖鞋,不敢上公共場所,特別是需要脫鞋的地方,人們常常「退避三舍」,使許多男性和女性內心產生自卑感,心情十分壓抑。

2、傳染到其他家庭成員

由於腳氣的傳染性是十分強的,平時家庭成員衣物混合進行清洗或者擺放,都會成為傳染腳氣途徑,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手癬、甲癬、體癬等,女性還有可能引起陰道感染。進而導致整個家庭的人都患腳氣,對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正常社交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3、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

腳氣問題是會傳染的,如果手部或者身體其他部位與患腳氣的地方進行接觸,就容易被傳染。但腳氣傳染到手上,就形成「手氣」,傳染到身體上,就會形成「體癬」。所以腳氣的預防感染需盡量避免身體或雙手接觸腳部。

4、腳氣嚴重會危及生命

治腳氣症狀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患腳氣嚴重的話,腳氣會危害到生命健康安全。腳氣有哪些影響?有患者因久患腳氣不治,導致丹毒出現,腳氣嚴重者由於長期不治,或長期未治癒者,很容易產生多種毒素,引發急性淋巴管炎、丹毒和蜂窩組織炎,對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危和家庭的經濟帶來不可言喻的傷害。

G. 如何治腳氣

其實腳癬並不難治,但不易根除,原因之一是沒有堅持治療的毅力,只要不癢就忘記了搽葯。所以必須堅持,直到皮膚都不白變,正常光滑了,還要堅持上葯或泡腳1~2周。還有人因為反復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不管有多頑固治療也是以
抗真菌為主。治療腳癬可根據皮損選擇外用葯為主,可外搽復方土槿皮酊、復方水楊酸酊、達克寧、聯苯苄唑霜、克霉唑霜等。如有輕度糜爛,可先用達克寧等霜劑外搽,待糜爛癒合後,加用復方土槿皮酊等具剝脫性葯物;如糜爛明顯,滲液較多,宜用10%苦參或黃柏溶液,或3%~4%硼酸溶液、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合並細菌感染出現膿皰者,加用抗菌葯外用制劑

H. 怎麼治療腳氣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氣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氣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家住北京宣武區的張先生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為醫治頑疾,多年來,他用了許多偏方: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塗蜂膠……方法用盡,可是腳氣病不僅不見好,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張先生不得不到醫院看病時,腳底已經整個潰爛,走路也不利索了。 趙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療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氣病患者,一旦出現腳氣症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葯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氣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葯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葯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葯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葯。除了辨型用葯,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葯。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葯,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葯,殊不知,腳氣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葯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除了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氣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氣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松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腳臭自我治療小妙方】 1.經常洗腳 2.在腳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劑 4.經常更換襪子 5.穿通風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 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鍾,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 12.保持平靜 13.注意飲食 14.勿過度勞動足部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I. 如何徹底治療腳氣

一般治療腳氣最常見,最有效的就是塗抹消炎葯膏,消炎葯膏能夠對患者腳部的腳氣進行殺菌,消炎的治療。這種葯膏對於緩解瘙癢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但是有明顯的不足就是只能治療表面,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腳氣的。要想從根本上治療腳氣還需要用中葯泡腳的方式堅持治療,和日常的衛生注意才能徹底的治療腳氣病情。

腳氣的患者都知道,腳部的腳氣復發的時候是異常難過的,瘙癢難耐,就是正常的上班都忍不住的想要摳腳,更加會影響患者的心情和睡眠質量,所以對於腳氣的治療也是刻不容緩。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怎麼治腳氣?


3、個人腳部衛生的注意:造成腳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個人衛生的不注意造成的,像一般不愛洗腳,不換襪子,穿悶氣的鞋子,腳部經常進行大量的運動,造成出汗嚴重的情況。這些都會造成腳部細菌的滋生,細菌召喚出呢過腳部真菌受到感染,形成我們所看到的腳氣。這就要求我們每玩睡前都是要進行腳部認真清洗的,要穿純棉的襪子,穿透氣舒適的鞋子。日常洗腳也可以用鹽水泡腳,鹽水能夠徹底的清楚日常的腳部細菌,可以很好的預防腳氣和治療腳氣。

閱讀全文

與如何治腳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81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6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4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1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9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9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8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7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10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12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56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8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2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31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40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7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9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5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