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胎毒
想必孕媽們也聽說過對「胎毒」吧,當你懷孕以後,特別是到了懷孕晚期,就會有人提醒你該去胎毒了,譬如鵝蛋、玉米須水、黃蓮水等,否則以後生出來的寶寶也許會很容易得濕疹等。到底什麼是胎毒呢?
什麼是胎毒
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胎毒這一說法,但是在現實中,很多准媽媽都會在孕期「去胎毒」,「去胎毒」在南方地區很流行,因為南方氣候濕熱,很多准媽媽也是屬於燥熱體質。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出生後皮膚就容易長瘡、紅疹等。那麼,什麼是胎毒呢?
「胎毒」是產後急性過敏重症的俗稱,主要表現為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幼科概論》記載:「凡初生嬰兒,數月或周歲及兩歲以內,頭面環唇等處,忽生瘡結,細如粟米粒,白膿頭破裂即連成片,熱脹痛癢不安,時時流出淡黃腥膿水。附近的好皮膚,一經流出的黃膿水浸染,旋復成瘡,初起在皮膚外間潰爛紅腫,若不治漸漸即漫延至肌肉表層,亦發淡紅腫而潰爛。治不得法,日久能由頭面漫延遍身,此即所謂胎毒也。」《幼幼集成》有雲:「凡胎毒之發,如蟲疥、流丹、濕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搐、胎黃是也。」本病主要由於孕產婦恣食辛熱、肥甘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或郁怒悲思、情志不遂等因素,遺毒於胎所致。
民間說的胎毒,從中醫上講,即為內熱。所謂「胎毒」,其實就是嬰兒脂溢性皮炎,症狀表現為在嬰兒皮膚上的皮疹現象,這種病症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寶寶的濕疹、鵝口瘡等,各種病的病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歸之為「胎毒」。通過葯物來去「胎毒」更是不可取的,有些葯物是不適合孕媽吃的或者具有葯性的食物如果食用不當很有可能損害身體以及宮內的寶寶,甚至引起早產。建議准媽媽們堅持合理飲食,多吃各種蔬菜、水果,確保均衡地攝入營養,同時也避免辛辣油膩、營養過剩的情況出現。如果孕媽本身是過敏體質,最好到正規的醫院做一些詳細篩查,避免寶寶從母乳中獲取這種過敏源,不利於寶寶以後的健康成長。
如何去除胎毒
相信你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去胎毒,據說孕期不去胎毒,寶寶出生後容易長紅疹呢。那麼究竟要怎麼去除胎毒呢?
1、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和當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特別是孕晚期,是胎寶寶發育最快的一段時期,建議懷孕後期多吃青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
2、如果媽媽是過敏體質,建議去大醫院的變態反應科(皮膚過敏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專家給出一些建議,避免寶寶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
3、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適當休息,才能保障肌體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4、切忌為「清胎毒」亂用吃葯,某些清胎毒偏方、龜苓膏或涼茶,所含成分不適合孕媽媽飲用,盲目服用有隱患。
5、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陳代謝。
產前需要去胎毒嗎?如何預防胎毒
老人們都說是娘胎里帶來的胎毒,都是要洗好久的草葯水才好的。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孕期是怎麼預防嬰兒胎毒的。
步驟/方法:
1.在懷孕期間,要注意飲食,多吃清淡食物和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除了不吃上火煎炒食物外,我日常的食物大都是以煮,蒸,燉為主,像清蒸魚,清蒸排骨既營養又不上火,用這樣的方式做菜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少飲食上帶來的火氣毒氣。
2.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因為擔心體內毒氣大,所以我不像別的孕婦那樣只吃肉類或是一些補品,尤其是熱性的羊肉或是熱性補品我是不敢吃的,因為也沒有營養不夠的症狀,所以根本就沒有像別人那樣吃補品,吃得最多的就是當季水果和蔬菜,這樣保持了大便的通暢,也減輕了宿便積留體內引起的腸毒。
3.平時要多喝水,尤其是早上起來要養成空腹喝水的習慣,並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了人體的新陳代謝才會正常,體內有毒氣才能及時排出來。所以我懷孕後就沒熬過夜,都是10前上床,早上7點鬧鍾一響就起來呼吸新鮮空氣。注意事項: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
去除胎毒的食療法
嬰兒胎毒,其實就是嬰兒濕疹。在西醫上並沒有胎毒這一說,而中醫來說,即為內熱。清胎毒在南方一直比較流行,孕婦在生產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准備,否則寶寶出生後會容易長瘡、紅疹等。從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並沒有所謂的胎毒。如果孕婦在孕期大魚大肉大吃大補,吃過多的孕婦奶粉,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會加重身體內的熱氣,很有可能會傳給胎兒,而導致寶寶濕疹等。雖然會導致濕疹,但西醫並不建議孕婦食用含有葯物成分的食物來去除。建議在孕期的飲食上注重科學合理膳食,既要吃一些補的食物保證營養的攝入,同時也應多吃各類蔬菜、水果,確保攝入各種營養素。接下來,我們再來了解去除胎毒的食療法都有哪些呢?
1、綠豆煲老鴿湯
這是香港的傳統排胎毒食物。一定要選老鴿子,加綠豆一碗,煲兩個小時,喝湯,無需吃肉。孕8個月後就可以吃,一周或兩周一次。如果找不到老鴿子,也可以換成豬肚,同樣煲綠豆喝。
2、艾葉水煮蛋
用少量艾葉,打兩個蛋下去,吃蛋喝湯,兩周或每月一次,吃4次。
3、玉米連須煲水
用玉米連須煲水喝,可以放上一點冰糖,就可以防止小孩出生後黃疸症,至少一星期一兩次,要喝幾次。
4、蓮篷煮雞蛋
蓮篷是中葯,葯房有售。做法:將三個蓮篷洗凈後放四6碗水煮半小時後放進已熟的雞蛋再煮大約50分鍾,放一點冰糖下去即可以飲用,可以去胎毒,而且吃了雞蛋生出來的小孩比較白晰。
5、黃連水
在孕期的最後一個月里,一周喝一次黃連水,你可以去葯店裡買已磨好的黃連片,買回家用開水沖泡出黃色的水即可,每周喝一杯,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出生很乾凈,一般不會出疹子。
6、茉莉花煲雞蛋
用曬幹了的茉莉花,煮之前把茉莉花洗干凈,兩碗水,雞蛋,一起放在鍋里煮。待雞蛋熟了,放入適量的冰糖,融解後即可。建議選用冰糖,比較清潤。砂糖很多蟲,不太建議食用。茉莉花煮的時間長了會有一點點的苦味,但完全能夠接受,不是葯的苦味。
『貳』 嬰兒胎毒是什麼 有哪些症狀
中醫認為胎毒主要為濕毒和熱毒,是媽媽們在懷孕期間積下來的。而西醫上是沒有「胎毒」這種說法,但孕婦吃了過多的煎炸油膩食物等加重身體內的熱氣,則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濕疹。 中醫角度 胎毒主要為濕毒和熱毒,是孕媽媽在懷孕期間所積下來的,如果胎毒重的新生兒的確會有黃疸高、濕疹、便秘等一些情況。民間說的胎毒,從中醫上講,即為內熱。「清胎毒」在南方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很濕熱。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則寶寶出生後皮膚就容易長瘡、紅疹等。 西醫角度 沒有所謂的胎毒一說,但如果孕媽媽在孕期大魚大肉大吃大補,吃過多的孕婦奶粉,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會加重身體內的熱氣,很有可能會傳給胎兒,而導致寶寶濕疹等。雖然會導致濕疹,但西醫並不建議孕媽食用含有葯物成分的食物來去除熱氣。 胎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在嬰兒皮膚上的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臨床常見的主要證候有胎毒發熱,胎毒發寒,胎毒發搐,胎毒發黃等。這種病症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1、胎毒發熱:遍身壯熱,口閉面赤,呼吸氣熱,眼胞浮腫,氣急喘滿,啼叫驚煩,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2、胎毒發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瀉白,呼吸氣冷,身起寒慄,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開。 3、胎毒發搐:頻頻作搐,身熱面青,牙關緊閉,氣逆痰鳴,腰直身僵,雙目上視,啼聲不出。 4、胎毒發黃:面目及全身皆黃如金色,身熱,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叄』 很多人都在說胎毒,胎毒到底是什麼呢
胎毒是指懷孕期間,母親體內產生的熱毒 母親分娩後,新生兒很容易患疾病,胎兒毒性的產生是由於孕婦在懷孕期間攝入了過多的高熱量食物 但消耗的能量並沒有攝入的能量高 在家導致體內代謝物的過度積累 從而導致胎兒毒性,懷孕期間孕婦的特徵是身體發熱,而嬰兒特徵是皮疹和濕疹。
建議孕期飲食一定要合理搭配,而且不要吃太偏怪的食物,要符合自己的飲食常規 比如從來不愛吃魚蝦的人,突然間吃魚蝦,而且吃的量還挺大,就會引起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最常見的就是出疹子,渾身出疹子 然後就是奇癢無比,所以這里說的態度就是一種過敏反應,可能是飲食不當引起的。
在發現胎毒以後,注意寶寶患處的清潔與衛生,寶媽可以適當的 每天用溫水給寶寶擦拭患處,塗抹一些潤膚的葯膏,來緩解寶寶身體不適的症狀 母乳喂養的寶寶,母親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肆』 胎毒是什麼意思
胎毒 [tāidú],[skin infections of infauts caused by febrile toxin inherited from the mother] 是產後急性過敏重症的俗稱,主要反映為各種皮膚變態反應,例如潯麻疹、泡疹等,這種反映通常出現在有過敏體質或有過敏史的產後媽媽們身上。古人認為其發病與胎妊期間母體的熱毒有關的某些嬰幼兒疾病,如瘡癤、痘疹等。
胎毒,病名。嬰、幼兒瘡癤、疥癬、痘疹等病統稱胎毒。見《幼幼集成》:「凡胎毒之發,如蟲疥、流丹、濕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搐、胎黃是也。」其病因是由於孕婦恣食辛熱,甘肥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遺毒於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證。
但是在西醫的角度看來,懷孕期並沒有所謂的胎毒。但是,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會將熱毒傳給胎兒,而導致寶寶濕疹。雖然會導致濕疹,但西醫並不建議孕婦食用含有葯物或葯材的食物,例如龜苓膏等使用葯材製造的食品。還是建議孕媽媽在懷孕後期多吃青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這樣就不必使用以上提到的方法去進行刻意的排毒。
『伍』 胎毒是什麼,寶寶出生後有胎毒是什麼樣子的
胎毒,是產後急性過敏重症的俗稱,主要表現為各種皮膚變態反應,如瘡癤、疥癬、痘疹等。
臨床常見的主要證候有胎毒發熱,胎毒發寒,胎毒發搐,胎毒發黃等。這種病症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1、胎毒發熱:遍身壯熱,口閉面赤,呼吸氣熱,眼胞浮腫,氣急喘滿,啼叫驚煩,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2、胎毒發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瀉白,呼吸氣冷,身起寒慄,曲足握拳,腥痛啼叫不休,或口噤不開。
3、胎毒發搐:頻頻作搐,身熱面青,牙關緊閉,氣逆痰鳴,腰直身僵,雙目上視,啼聲不出。
4、胎毒發黃:面目及全身皆黃如金色,身熱,小便如梔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5)胎毒是什麼擴展閱讀:
胎毒預防:
1.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以及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豆類和當季水果,少吃辛辣油膩,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保持大便通暢。
2.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3.忌為"清胎毒"自行服用葯物,某些清胎毒偏方,所含成分並不適合孕婦使用。
4.盡可能避免皮膚受刺激。如果是過敏體質,建議去變態反應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從專家的建議,盡量避免嬰兒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胎毒
『陸』 孕婦的胎毒指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去胎毒才是安全的
所謂胎毒其實就是嬰兒溢脂性皮炎,症狀表現為嬰兒皮膚上的皮疹現象。中醫認為這種病症可能與母體內的內熱有關。中醫認為胎毒主要是指熱毒,孕媽媽在回懷孕期間吃過多辛辣食物或者生活調理不當會導致內熱,從而引起寶寶有胎毒。飲食清淡,不積火氣。很多口味重的人懷孕後難以改變生活習慣,每碗菜都那麼辣,很容易積熱。所以還是要盡量調整飲食習慣,多吃清淡,少辛辣。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要整天大魚大肉。
而之所以會產生胎毒,這跟孕期孕媽體內所堆積的毒素有關;尤其是生活在比較濕熱的地區,更容易產生胎毒,孕媽體內的這些毒素若不及時排出體外,會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很大影響;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通過節調飲食來起到去胎毒的效果。
『柒』 胎毒是什麼
胎毒,主要指熱毒。嬰、幼兒瘡癤、疥癬、痘疹等病統稱胎毒。病因是孕婦恣食辛熱,甘肥厚味,或生活調攝失宜,遺毒於胎,或郁怒悲思等因素使生子是病證。胎毒是父母遺傳到子女身上抵抗疾病發生的病毒,因為胎兒在母腹中時,都是從胎元肚臍攝取一切,故名胎毒
『捌』 胎毒究竟是什麼它到底存不存在呢
什麼叫胎毒?在過去的,大家科技知識貧乏,醫療服務條件有限,以致於根本不搞清楚新生兒的許多病症或生理現象,然後就稱這些是「胎毒」,並把原因歸結為准媽媽在孕期的飲食不當,所以就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懷孕期間忌嘴和五花八門的去胎毒方子,有些方子乃至被沿用至今。現階段,現代科學迅猛發展,許多以往匪夷所思的新生兒篩查或生理現象(也就是所說的「胎毒」)
皮膚濕疹、癤子、嬰兒鵝口瘡等很多病症。有些母親乃至在懷孕的時候就進行服食中草葯材來「身體排毒」。寶寶出生後,家裡長輩便會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喂些中葯湯葯,稱之為「張口茶」。特別是見到新生兒臉部長小疹,或是臉色暗黃、有眼屎多、有口氣,更感覺這也是濕毒的主要表現。這徹底沒有科學依據!在現代科學中根本沒有「胎毒」一說。
『玖』 胎毒是什麼如何去胎毒
什麼是胎毒?
其實就是孕婦有內熱,沒有排出來,造成胎兒也有內熱,生出來的寶寶容易有眼屎,濕疹,容易上火,大便干結,便秘,甚至黃疸。
我家孩子是因為我在懷她的時候,特別喜歡吃油炸食品,吃起來那叫一個香啊,所以生下來以後,孩子內熱比較嚴重,濕疹,痱子都持續好幾年,但是好在還沒有黃疸。
去胎毒的水果有很多,列舉其中的幾樣:
1.西柚:含大量葉酸和維生素C,也可以消除內熱,避免胎毒。
另外還有無花果,梨子,火龍果都是能夠去胎毒的,孕婦可以適量吃一點。
『拾』 什麼是胎毒胎毒對胎兒的影響有多大
態度就是孕婦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不正當的飲食習慣以及不正當的睡眠規律,從而導致體內產生一些毒素,這些胎毒進到胎兒的體內就形成了胎毒,態度是一種非常影響寶寶健康的毒素,如果在孕檢的時候查出嬰兒帶有一定的態度,那麼一定要及時的將毒素排出。
總而言之態度的形成,正是因為母親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你要想生出一個比較健康的寶寶,孕婦就應該在懷孕期間要及時的忌口,即使再想吃這個東西也是不能夠吃的。並且還要定期去做孕檢,孕檢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它可以隨時的監控到寶寶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