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立春吃什麼最好
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四立」之一,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
在立春到來的時候,會有一些習俗,而飲食也是其中一種,那麼立春吃什麼食物呢?立春必吃九種食物是什麼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能力,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
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目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春餅
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在一些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東北,北京一帶春餅口味最為可口,相傳春餅作為潮州傳統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間小食演變過來的有待考證。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
春芽
春日食春芽,春季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春季很多水果蔬菜都大量上市,養生人群,可以多吃些應季果蔬,來調理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
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其內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
紅棗
立春養生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立春養生少食酸味食品。所以立春養生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餚,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
圖片
BEGINNING OF SPRING
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其含鐵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② 立春節氣吃什麼食物
春菜:立春這一天應該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有迎新之意,又能養生保健。春菜是萵苣屬的一種蔬菜,葉子佔了大部分,莖很短,被葉子遮住了。長成球的樣子的春菜又稱為結球萵苣、結球生菜。 萵苣的很多別稱,比如,春菜、千金菜、莖用萵苣、萵菜、香馬筍,是萵苣的不同部位的俗稱。
春卷:春卷實際上是由春餅發展來的。將春餅放入油鍋炸熟,外表金黃酥脆。在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並且在漳州一帶清明時節也吃春卷,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春卷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春餅:春餅又叫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這搭配一個雞蛋湯,非常好吃的。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明清官方歷書中被歸入正月節氣;到達時間點在公歷每年2月3-5日(農歷正月初一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在這一天民間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北方流行吃春卷。
③ 立春一般吃什麼
立春一般吃什麼
立春一般吃什麼,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時間點一般在2月4日前後,在立春這天,人們都會吃一些春季時令蔬菜,這時我國傳統的民俗習慣,那麼你知道立春一般吃什麼嗎。
1、五辛盤(春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據載六朝元旦吃五辛盤(五種辛葷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後發五臟之氣。現揚州人立春時也吃五辛:新蔥、韭黃、蒜苗、蘿卜、芫荽。唐初餅與生菜以盤裝之,稱春盤,因與五辛盤有淵源,也叫辛盤,宋時改叫春餅,現也叫薄餅、荷葉餅、片兒餑餑等。
2、春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3、春盤面
元《飲膳正要》「春盤面」由面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明、清時在餅與生菜外兼食水蘿卜,謂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為「咬春」。
4、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5、春卷
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立春吃春卷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有喜迎春季、期盼豐收之意。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 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
6、咬春(吃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明人劉若愚《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燕京歲時記》載: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謂可以卻春困也。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
7、煨春
主要在溫州等南方地區流行,可以代表清代南方的立春節飲食特色。所謂煨春,就是燒食春茶。起初,人們是將朱欒切碎,摻上白豆或黑豆,同茶一起加水煮食。後來,改用紅豆、紅棗、柑桔、桂花、紅糖與茶一同入水煮。這就是春茶。這種茶專供立春節食用,當地人稱之為煨春。煨春時,還要同時吃一些糕、例之類的茶點。屆時,往往還要先敬家中六神祖先,然後全家人再盡情分享。煨春的益處,據說可以明目益智,還有大吉大利及富貴榮華的寓意。所以,煨春活動在民間廣為流傳。
8、炒和菜
和菜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時令蔬菜,人們會在立春節氣這天,將時令蔬菜,例如韭黃、豆芽以及其他食物切成細絲,炒熟食用。具體步驟: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豆腐乾絲、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參絲、肚絲、香菇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
1、立春吃什麼蔬菜 :菠菜
春季是吃菠菜最好的季節,菠菜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其中鉀對調節血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鈉低鉀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因此膳食補鉀,有益降壓。
2、立春吃什麼蔬菜 :薺菜
古代的蔬菜很少,常見於文字記載的主要有五種:葵、藿、韭、菘、薺。這個「薺」指的就是薺菜。薺菜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功效。一般用來涼拌或者做菜餡,風味獨特。
3、立春吃什麼蔬菜 :菜花
菜花的營養比一般蔬菜豐富。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A、B、C、E、P、U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防止感染、清化血管、防癌抗癌等功效。菜花做法多樣,可配合各種肉類或是其他蔬菜翻炒,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菜花富含水溶性維生素,易受熱分解而流失,所以不宜高溫烹調,也不適合水煮。
4、立春吃什麼蔬菜 :蘆蒿
古時又稱為蔞蒿,蘇東坡曾寫詩:「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蘆蒿具有非常獨特的香氣,口感脆嫩,清涼抑肝火。清炒就很清甜了,跟其他食材也都能很好的.搭配,用來炒香乾、炒臘肉,都是一絕。
5、立春吃什麼蔬菜 :胡蘿卜
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中醫認為它可以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治療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症等有較好療效,故被譽為「東方小人參」。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不僅如此,胡蘿卜也是有效的解毒食物
6、立春吃什麼蔬菜 :韭菜
韭菜是公認的可以壯陽固精的蔬菜,還有抗癌的作用。在醫學上被稱為「洗腸草」,性溫,又被稱為「起陽草」。補腎補陽蔬菜第一名!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故而有「春韭」之俗稱。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薺菜:
春天,各種野菜開始生長,走上人們的餐桌,其中最亮眼的就屬薺菜。初春采其嫩苗,或涼拌或者做菜餡食用,清香可口。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各種礦物質含量都很高。傳統醫學認為,薺菜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功效。
春筍:
春雨過後春筍狂發,新發的筍苗,肉質鮮嫩,潔白如玉,清香爽口,被譽為「素食第一品」。它含豐富的植物蛋白,纖維素,糖類,維生素等物質,脂肪含量不高,有清肺化痰,清利胃腸,健運脾胃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竹筍性微寒,因此老年人體弱者,嬰幼兒以及脾胃虛寒之人食用前,要搭配生薑,香油來緩其寒性, 另外對竹筍過敏的人最好不要吃。
菠菜:
菠菜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蔬菜,但其菠菜的功效絕不普通。首先,菠菜中含有糖,脂肪,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等等,其中維生素A含量最高。適當得多吃菠菜,對人體新陳代謝,兒童身體發育,增強抗病能力有幫助,特別對於女性來說,還有抵抗衰老,減少皺紋的功能。另外,菠菜中的鉀對調節血壓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眾多的蔬菜之中,適宜養肝護肝的就有菠菜。春季是吃菠菜最好的季節。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鐵量較高,但會干擾鋅和鈣的吸收,因此不宜給兒童多吃。其次菠菜含有草酸,在食用前最好用沸水稍微焯燙,來減少草酸。如果與豆腐或者其他含鈣類食材一起食用也要先用沸水焯燙後才可,避免形成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
④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春卷皮在家就能做,學個小妙招,手不沾面,又薄又透亮。春卷皮這做法真簡單,不用和面,省時又省力。
⑤ 24節氣立春吃什麼好
立春 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立春到來的時候,會有一些習俗,而飲食也是其中一種,那麼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4節氣立春吃什麼好,歡迎閱讀!
24節氣立春吃什麼好
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
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 春節 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 元旦 、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春餅
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在一些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東北,北京一帶春餅口味最為可口,相傳春餅作為潮州傳統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間小食演變過來的有待考證。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
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里,成為「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從宋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明《燕都游覽志》載:「凡立春日,(皇帝)於午門賜百官春餅。」到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菜餡更為豐富。現在,人們備上小菜或各式 炒菜 ,吃春餅時隨意夾入餅內。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春芽
春日食春芽,春季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春季很多水果蔬菜都大量上市,養生人群,可以多吃些應季果蔬,來調理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韭菜
立春養生吃韭菜壯陽效果更佳哦。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
紅棗
立春養生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立春養生少食酸味食品。所以立春養生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餚,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
櫻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1、春餅
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在一些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東北,北京一帶春餅口味最為可口,相傳春餅作為潮州傳統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間小食演變過來的有待考證。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3、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4、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卜為最佳。
5、煨春
主要在溫州等南方地區流行,可以代表清代南方的立春節飲食特色。
所謂煨春,就是燒食春茶。起初,人們是將朱欒切碎,摻上白豆或黑豆,同茶一起加水煮食。後來,改用紅豆、紅棗、柑桔、桂花、紅糖與茶一同入水煮。這就是春茶。這種茶專供立春節食用,當地人稱之為煨春。煨春時,還要同時吃一些糕、例之類的茶點。屆時,往往還要先敬家中六神祖先,然後全家人再盡情分享。煨春的益處,據說可以明目益智,還有大吉大利及富貴榮華的寓意。所以,煨春活動在民間廣為流傳。
6、炒和菜
有了春餅,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乾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乾粉絲煮好,用澱粉、醋、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若要炒著吃,就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豆腐乾絲、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參絲、肚絲、香菇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
7、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2022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幾分
2022年2月4日04時50分26秒立春
24節氣立春吃什麼好相關 文章 :
★ 24節氣春分養生食補吃什麼
★ 2021立春吃什麼傳統食品
★ 立春飲食養生五大原則
★ 二十四節氣立春的相關知識
★ 2022立春的10大民間習俗
★ 立春養生
★ 2021立春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 2021立春吃什麼食物養生
★ 二十四節氣養生
⑥ 立春南北方吃什麼傳統美食
立春南北方吃的傳統美食有:餃子、春卷、雞蛋、蘿卜湯、春餅等。
1、餃子
餃子(mpling)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漢族傳統麵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由東漢南陽涅陽(今河南南陽鄧州)人張仲景發明,最初作為葯用。
2、春卷
春卷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並且在漳州一帶清明時節也吃春卷,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
3、雞蛋
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人體每天所需8%的磷、4%的鋅、4%的鐵、12.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
4、蘿卜湯
蘿卜湯是一款家常食補湯品,主要食材是白蘿卜。常見的蘿卜湯有白玉瑤柱湯、羊肉蘿卜湯、排骨海帶蘿卜湯、蝦皮粉絲蘿卜湯、蘿卜蔥花湯等。
5、春餅
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在一些地區(東北、華北等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
⑦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春 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也代表著春天的到來,冬天也已經過去了。那麼你知道立春有什麼傳統美食嗎?下面是我整理的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立春相關內容推薦↓↓↓
立春的由來和習俗
立春的講究和禁忌
立春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立春的含義有什麼寓意
立春吃什麼傳統美食
1.春盤: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包括蔥、蒜、韭菜、蓼蒿、芥五種食物,有助於預防流感。
2.春餅:春餅又叫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
3.春卷:春卷實際上是由春餅發展來的,將春餅放入油鍋炸熟,外表金黃酥脆。
4.蘿卜:蘿卜性寒味辛,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民間稱其為「小人參」,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
5.春菜:立春這一天應該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有迎新之意,又能養生保健。
立春習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准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預告立春之時。然後祭句芒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時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縣太守等象徵性耕種,並打春牛,代表民間可以進行耕種了。
2、游春(探春、遊行)
游春是一項流行於民間的祭祀遊行活動。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樣子走在隊伍前,由一群人抬著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牽牛、大頭娃娃送春桃等各種象徵春天的形象。這次游春之後就是意味著可以開始踏青的信號,一直到端午之間都是游春的好時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蘿卜還可以解酒、通氣,具有營養、健身、祛病等功效。
咬春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為,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立春的含義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代表的寓意是什麼:春季的開始立春日: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
每年的農歷十二月或者是農歷正月,為立春日,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潮汕地區人們在立春當天,都會舉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餅、春卷」等傳統民俗活動。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陽歷范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
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是五天。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 春節 點。
立春,陰陽轉化,陰退陽升,生氣始發,萬物復甦,新的一個輪回從此開始了。
二十四節氣古人通過觀察星象規律,認知一年中的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 社會實踐 。在星象上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時為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寅月的開始。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另《立春》詩雲:「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左河水)。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立春節令,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人們對「春」很重視,將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年份。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相關 文章 :
★ 24節氣立春吃什麼好
★ 節氣立春的風俗食物
★ 2022立春時令吃什麼食物
★ 春分養生吃什麼傳統食物最好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⑧ 立春吃什麼食物好
立春飲食調養應從享受清爽綠色蔬菜的初春陽氣出發,進而達到調養體質的目的。辛甘的蔬菜有助於春陽及護陽,這些蔬菜有蔥、芫荽、紅棗及花生等,至於胡蘿卜、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鮮蔬菜,也有提升陽氣之效,不妨適時補充一下。
「咬春」是指在立春這天吃一些春季的新鮮蔬菜,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紅蘿卜、南方生吃生菜,同時也包括吃春餅。
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多以豆芽、韭黃或韭菜、粉絲、雞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蘿卜、韭黃、韭菜皆為辛味食物,有辛甘發散的功效,有利於升發和保護陽氣。春季應肝,主升發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
立春飲食的講究
1、宜清淡:春季「肝氣」旺,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葯、大棗、蓮子粥來控制過旺的肝氣,預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導致的胃脹等症狀的加重。
2、宜溫補:告別大寒,進入立春,應適當減少進補,可順應季節的變化多吃些溫性的食物,比如大蔥、生薑、大蒜糯米、胡蘿卜等,能起到祛陰散寒的良效。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立春雖到春天還遠盤點立春必吃的食物
⑨ 立春季節吃什麼好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萬物起始、一切更生,早在上古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傳承著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那在立春這天要吃什麼傳統食物?
1、五辛盤(春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據載六朝元旦吃五辛盤(五種辛葷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後發五臟之氣。現揚州人立春時也吃五辛:新蔥、韭黃、蒜苗、蘿卜、芫荽。唐初餅與生菜以盤裝之,稱春盤,因與五辛盤有淵源,也叫辛盤,宋時改叫春餅,現也叫薄餅、荷葉餅、片兒餑餑等。
2、春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3、春盤面
元《飲膳正要》「春盤面」由面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明、清時在餅與生菜外兼食水蘿卜,謂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為「咬春」。
4、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5、春卷
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立春吃春卷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有喜迎春季、期盼豐收之意。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 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拼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用來卷菜吃。
6、咬春(吃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明人劉若愚《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燕京歲時記》載: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謂可以卻春困也。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
7、煨春
主要在溫州等南方地區流行,可以代表清代南方的立春節飲食特色。所謂煨春,就是燒食春茶。起初,人們是將朱欒切碎,摻上白豆或黑豆,同茶一起加水煮食。後來,改用紅豆、紅棗、柑桔、桂花、紅糖與茶一同入水煮。這就是春茶。這種茶專供立春節食用,當地人稱之為煨春。煨春時,還要同時吃一些糕、例之類的茶點。屆時,往往還要先敬家中六神祖先,然後全家人再盡情分享。煨春的益處,據說可以明目益智,還有大吉大利及富貴榮華的寓意。所以,煨春活動在民間廣為流傳。
8、炒和菜
和菜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時令蔬菜,人們會在立春節氣這天,將時令蔬菜,例如韭黃、豆芽以及其他食物切成細絲,炒熟食用。具體步驟: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豆腐乾絲、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講究的可加海參絲、肚絲、香菇絲、火腿絲,這樣就更好吃,也更營養。
⑩ 中國習俗立春吃什麼
1、春餅
立春吃春餅歷史悠久。據載六朝元旦吃五辛盤(五種辛葷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們在
春日食用後發五臟之氣。現揚州人立春時也吃五辛:新蔥、韭黃、蒜苗、蘿卜、芫荽。唐初餅與生菜以盤裝
之,稱春盤,因與五辛盤有淵源,也叫辛盤,宋時改叫春餅,現也叫薄餅、荷葉餅、片兒餑餑等。元《飲膳
正要》「春盤面」由面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明、清
時在餅與生菜外兼食水蘿卜,謂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為「咬春」。卷春餅的菜稱為「和(huo)菜」,其
中必有綠豆芽、粉絲、菠菜心、韭黃、雞蛋。
2、春卷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宋代有一種「卷煎餅」,是春餅與春卷的過渡類型。
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出現將春餅卷裹餡料油炸後食用的記載。已出現春卷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