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格列寧是什麼葯
格列寧治療白血病的葯,控制白細胞,分為進口和國內,有問題可以繼續問我~
❷ 電影《我不是葯神》里的格列寧到底是一款什麼葯物真的那麼容易像電影裡面那樣出現耐葯並且難以購買嗎
格列寧實際上是叫格列衛,的確如電影所說是一款可以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葯。
至於耐葯性方面,血液學不良反應主要是骨髓抑制。這也正是格列衛效果的體現,格列衛大量抑制費城染色體陽性的白血病細胞,造成白細胞一過性偏低,所以不要白細胞一低於正常就急於停葯,這樣格列衛剛起效就被中斷,這樣反復幾次就很容易出現耐葯了。其實不單是格列衛,大部分普通葯物也會產生耐葯性,只不過短期服用看不出來。所以大家在服用葯物的時候不能反反復復不遵醫囑。
現在我國獲批的進口葯越來越多,已經有很多葯可以購買並且可以進醫保了。因為代購的確會存在違法及假葯(這里說的假葯並非仿製葯,而是指無良葯販勾兌的一些維生素或其他沒有葯效的假葯),所以現在度娘或其他平台上已經可以搜到很多印度直供葯的相關平台。有條件的患友們也可以自行選擇海外醫療或者其他途徑購得相關葯物。
❸ 印度格列寧是什麼 印度格列寧為什麼是禁葯
格列寧這一種針對白血病的葯
印度格列寧,就是與瑞士正版格列寧有同功效,不同廠家的葯,替代品。然後在國內賣就被定義為假葯。正版肯定會能過法律維護自己的利益,投訴印度貨
❹ 2018格列寧現在多少錢一瓶
2018格列寧的單價,在中國的價格一般在5000元左右。
2018年,國內外的格列寧價格很高,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把格列寧納入了醫保名單,患者實際上承擔的價格比較少,中國的醫保能報銷70%~80%,所以現在每瓶格列寧的價格在5000元左右。
(4)格列寧是什麼葯擴展閱讀:
影響格列寧價格的因素
有三個重要因素影響葯品上市後的價格:
1.專利保護期
同樣出於激勵醫葯企業的目的,新葯上市後會有一段專利保護期,在此期間內不允許仿製葯上市,除非可以自主研發出其他同效葯。但很遺憾,中國的醫葯行業大多數仍然以進口仿製為主,特別是在心血管、腫瘤等疾病方面。
目前全球較為統一的專利保護期為20年,在這20年間,葯品價格會維持在高位,一部分來源於壟斷市場的特性,一部分也不排除葯企的自利行為。《葯神》結尾字幕提到全球市場也曾對格列寧定價太高表示抗議。
印度葯品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印度政府以略無賴的姿態給葯企撐腰,默許了在專利保護期內銷售仿製葯的行為,所以印度成為全球窮人的葯房,不僅僅是中國。
2013年,格列寧專利保護期到期(葯品專利一般在上市前就開始申請,實際上市後的專利保護期通常少於20年),國內市場出現了3種仿製葯,壟斷市場被打破,促進格列寧價格從最初的23500元降至11000元。
2.市場教育費用
新葯從上市銷售到被市場普遍認可,要經過「市場教育」階段,需要投入費用引導市場知道、了解、認可直至普及新葯,在葯品進入醫保之前,這部分費用主要由企業承擔,並通過價格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市場教育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學術會議,和直接向醫院、醫生推廣。前者是新葯在專業領域內獲得認可的必不可少的途徑,但就市場宣傳效果來說,效率較低;後者才是主要的達成市場推廣目的的途徑。
市場教育存在搭便車行為,首個研發出新葯的企業將花費大量成本完成市場教育工作,之後第一家將新葯引入新市場的企業將承擔新市場的教育任務,在之後的仿製葯企業就可以直接搭便車,這也是仿製葯價格低於原研葯的一個原因。
就「直接向醫院、醫生推廣」這一途徑,不得不提到對中國人來說太熟悉的一類群體——醫葯代表。由於很多慢性病葯物屬於信任品,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生產者由於對生產過程更加了解因而擁有更多的產品質量信息,而消費者即使消費了產品之後,也不能判斷產品質量的好壞,因而更大程度上依賴於醫院、醫生的推薦,這讓醫院、醫生在葯品銷售中有很大的話語權。
最初,合資企業引入醫葯代表正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強市場教育,但由於醫院、醫生手握巨大的話語權,就漸漸暴露出醫葯代表收買醫生、讓醫生亂開葯的弊病,也因此2017年國家出台政策禁止醫葯代表承擔葯品銷售任務。但短期內完全將醫葯代表與葯物銷售剝離並不現實,背後涉及的更多是體制機制的問題。
3.醫保
葯品進入醫保是在專利保護期結束之外,葯品價格下降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醫保制度是多方受益的:
1.患者負擔的價格大幅下降。例如格列寧進入醫保乙類之後,患者只需承擔市場采購價的20%,而如能進入甲類,價格會更便宜;
2.對於進醫保,葯企也是很積極的。進醫保意味著政府承接了市場教育的工作,患者承擔價格的大幅下降,將直接促進葯品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從而提高企業利潤。
❺ 格列寧納入醫保了嗎
格列寧其實叫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又名格列衛,格列寧只是電影《我不是葯神》裡面的名字,這個葯一般是非常昂貴的,需23500元/盒,但納入醫保後只需1175元-4700元。
這個「格列寧」其實是個抗癌葯,按當時價格來的話大多數中國患者都用不起,畢竟這葯是一個月用一瓶,需終身服用,那一年下來就是20多萬,這個納入社保目錄無疑是患者的福音。
此外對於抗癌葯價格貴的問題,國家發改委、食品葯品監管總局已經在制定相關利好政策了,今年已經有19個省市相繼將瑞士諾瓦公司生產的格列衛納入醫保,並且還會有更多的進口抗癌葯降價。
❻ 格列寧哪國產的
瑞士。
影片中的「格列寧」,在現實中被稱作Glivec/Gleevec(通俗名為「格列衛」),由諾華公司2001年推出,這是一種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靶向葯物。
格列衛能夠保持長久的「造血」能力,除了療效好外,還得歸功於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美國政府規定,美國境內治療病人數少於20萬的葯品,或者所得葯費不足以收回研發成本,就有機會申請「孤兒葯」。為了激勵「孤兒葯」的研究,政府規定研發方將獲得7年的市場獨占專利,以及在臨床研究和測試方面50%的稅收抵免。
(6)格列寧是什麼葯擴展閱讀
諾華大部分研發支出投向了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所,這個成立於2002年的研究所,主要目標是針對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的疾病,研製新葯。
諾華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新葯的發現和開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初的研究到將葯物推向市場通常需要大約10年到15年,從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到獲得市場准入大約6年到8年,研究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存在很大的風險。
在中國,諾華積極順應政府的醫療改革計劃,從集中的商業模式轉變為靈活、分散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本地團隊有權參與其中分得一杯羹,這進一步提高推廣新葯的成本。
❼ 用經濟學原理解釋為什麼格列寧這么貴
為什麼格列寧中國最貴 導致天價瑞士格列寧的原因
為什麼格列寧中國最貴是許多人在看完我不是葯神之後的第一個疑問,的確影片中進口格列寧在中國售價為4萬元,而在印度只需要幾百元。這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格列寧是仿製葯,而進口的格列寧是原研葯,原研葯在我國是擁有專利保護的,而它的高昂價格與研發費用有關,當然也有關稅有一定的關系。
關於電影里周一圍對徐崢說的最後一句台詞,「出去別再碰葯了,現在都進醫保了」的問題,目前北京地區都是按照零差價進行售葯,這是政府規定的價格。至於醫保能報銷多少,各個省份都不一樣吧。不同單位年齡的人報的也不同,具體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以及個人情況來定,暫時沒有統一意見。
~~~~~~~~~~~~~~~~~~~~~~~~~~~~~~~~~~~~~~~~~~~
《我不是葯神》格列寧為什麼這么貴?成本只需幾百售價卻達四萬
印度一家廠商仿製的正是自己每天服用的抗癌葯。陸勇看到了希望,終於在從日本買到了這葯,每盒售價4000元。
陸勇在和病友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後,上千人托他幫忙購買。因為數量大, 陸勇乾脆直接找到了印度廠商議價購買。這樣一來,病友們每月在葯品上的花費還不到200元。
然而,陸勇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最終被逮捕,不過幸運的是,在其他病患的支持下,他無罪釋放。
和幸運的陸勇不同的是,程勇被判刑5年。當他被押上刑車時,無數戴著口罩的白血病人夾道為他們的英雄送行的一幕令人動容,程勇從印度買來的低價葯,拯救了無數白血病人的生命,這個角色讓無數人落淚。
❽ 格列寧是哪國發明的葯,他的產權是哪個國家。他是哪一年被發明出來的,發明人叫什麼有沒有人知道啊
這種病叫做慢性白細胞性白血病,他是人類可以控制的白血病,為什麼呢?1983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發現了是9號染色體ABL基因 和22號染色體的BCR的基因會斷裂重新組合,導致這種病形成。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諾華公司研製出格列衛,這種葯物是小分子靶向葯物,可以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這種葯物有多神奇呢?經過專家研究,這種葯物能讓患病者10年的存活概率從百分之五十的提高到百分之九十。那這種葯物為什麼這么貴?是不是葯廠特別黑心呢?不是的,因為這個葯的研發經過了幾十年,其中投入了幾十億美金。由於葯物的專利期是有限的,所以葯廠必須在有效期賺夠足夠的費用。
仿製葯並不是假葯,仿製葯必須滿足3個條件1.葯學等效性2.生物等效性3.賦形劑可以.不同。印度的葯為什麼那麼便宜?因為印度很多人比較窮,修改了自己的專利法,允許強仿,印度政府覺得老百姓吃不起正規葯怎麼辦?那好了只能仿製了,讓老百姓有葯可以吃。
❾ 《我不是葯神》里的格列寧,為什麼會變成了「神葯」
電影《我不是葯神》開頭,中年落魄的主角程勇第一次來到印度的格列寧仿製葯廠時,面對印度廠長,篤定地吐出這四個字。
生意失敗,孩子即將隨前妻移民,老父親等錢手術,電影設計了這個千瘡百孔的生活窘境,為程勇冒險走私印度仿製葯的行為賦予了一點正當性。他需要回國賣掉這些別人的救命葯,換取足夠的錢,再去換父親的命。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一樁違法的生意。而這樣的「商機」之所以存在,反映的是現代醫學運行邏輯的數個難解矛盾之中,可能最為殘酷的那一個——
生命或許是無價的,但救命的方式總是有價,而且還經常很貴。
像電影里演的,正版葯3.7萬,印度仿製葯零售2000元,批發則只需要500元。這是一道太過簡單的算術題。唯一的問題是,這么做是違法的。
但是,「為了救人命而違法有什麼錯」?正是在這個邏輯之下,印度政府為仿製葯打開保護傘,印度成了仿製葯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