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五大圈層有哪些

地理五大圈層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01 06:05:14

1. 地球上有什麼圈層

地球的基本圈層有三個,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殼和地殼以外,還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地殼是指固體地球表層的一圈岩石,平均厚約16km。地殼的結構基本上有兩種類型,即陸殼和洋殼。

陸殼具有雙層結構,上部為硅鋁層,下部為硅鎂層。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平均厚度為35km,高大山系地區的地殼較厚,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地殼厚達65公里,亞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過70公里。

洋殼主要為硅鎂層,平均厚度為6km。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殼厚度為12公里,北冰洋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殼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公里。

地幔介於地殼與地核之間,由地殼底部一直延伸到地核的外圍,又稱中間層。其厚度約2880km,其體積佔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為4030×10^24g,佔地球質量68.1%,平均密度為4.5g/cm3,根據地震波速度變化的情況,將地幔分為上下兩層,上部稱為上地幔,下部為下地幔。

從地殼最下層到100-120公里深處,除硅鋁物質外,鐵鎂成分增加,稱為上地幔,又稱橄欖岩帶。下層為柔性物質,呈非晶質狀態,稱為下地幔。大致在70-150公里深處,地幔物質呈塑性,可以產生對流,稱為軟流圈。

地核指從地下2898km以下向內到地心,一個半徑為3473km的地球核心部分。其體積為固體地球總體積的16%。據推測,地核的密度為9.7~13g/cm3,質量佔地球總質量的31.5%,壓力為1.52~3.75×105MPa,溫度為2860~6000℃。

地核可進一步劃分為外核(2898~4640km)、過渡層(4640~5155km)和內核(5155~6371km)三部分。外核呈液態;內核被認為具固態特徵,過渡層被認為具有塑性狀態。一般認為地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可能還含有硅、硫等其它元素。

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地核的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2000度。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地球外層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就不再贅述了。

2.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一、地球的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合成岩石圈。
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或熔融狀,內核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個核心,而是兩個即內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為實心因為地心引力在此創造出的壓力是地球表面壓力的300萬倍。地核是的高溫可以達到華氏13000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上2000度。 地核內的鐵流使物質產生巨大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射線的干擾。
2、地幔為鐵鎂固體,地幔上部的軟流層為岩漿發源地。
3、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地殼上為硅鋁層,下為硅鎂層。
三、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
1、大氣圈高度愈增大氣密度愈降。
2、水圈由液、固、氣三態組成,連續而不均勻分布。
3、生物圈與地殼、大氣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滲透,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最活躍的圈層。
四、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布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3. 地球的圈層有哪些

地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這三個圈層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在太陽和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下,整個地球生機盎然。

(1)大氣圈

大氣圈又叫大氣層,它包裹著地球。大氣圈在岩石圈和水圈的上方,由各種不同的氣體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和氧。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最上面是星際空間。

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層,就是大氣圈與岩石圈、水圈的交界處。人們常說「天高任鳥飛」,但是實際上大多數鳥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飛行,只有極少數鳥能飛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大氣圈中除了有鳥類和昆蟲等能夠飛翔的生物以外,還有細菌等微生物。此外,一些植物的花粉和孢子也漂浮在大氣圈中,隨風傳播。

(2)水圈

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為活躍的一個圈層。它與大氣圈、生物圈和地球內圈的相互作用,直接關繫到影響人類活動的表層系統的演化。水圈也是外動力地質作用的主要介質,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水圈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從離地球數萬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的藍色海洋,它使地球成為一顆「藍色的行星」。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5×1018噸,約為地球總質量的1/3600,其中海洋水質量約為陸地(包括河流、源泊和表層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麼全球將被深達3600米的水層均勻覆蓋。大氣圈和水圈相結合,組成地表的流體系統。

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在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數海洋生物還是聚集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內的水層。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據估計,生活在海洋里的動物至少有15萬種。其中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就生活在海洋里。海洋中還生活著大量的植物僅藻類就多達4萬種。

(3)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厚度不均,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千米,最老部分則有100千米;大陸岩石圈厚一些,大都在100~400千米之間。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徑比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於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岩石組成的,所以地質學家們把它們統稱為岩石圈。它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在岩石圈裡生存著很多生物,有鬱郁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還有五顏六色的昆蟲和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岩石圈的土壤表層下面,生活著螻蛄、蚯蚓等運物,還分布著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總之,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都生活在岩石圈裡。

(4)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出現並受生命活動影響的圈層,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也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層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表面。

生物圈是一個復雜的、全球性的開放系統,是一個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自我調節系統。它的形成是生物界與水圈、大氣圈及岩石圈(土圈)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4. 在地球表面生態系統中有哪5個圈層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岩石構成,合稱為岩石圈。
1、地殼:
指地表到莫霍界面,以硅、鋁成分為主,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硅鋁層,下層為硅鎂層,鐵、鎂成分相對增多。
2、地幔:
從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隨深度的增加,鐵鎂成分增加。根據地震波的特性,以地下1000千米為界,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岩石處於高溫熔融狀態,據推測它是岩漿可能的發源地之一。
3、地核: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根據地震波傳播的特性,以地下5000千米為界,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為液體,內核是固體,以鐵、鎳為主。
從軟流層以上,全部是由岩石組成,故稱岩石圈,即:地殼和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頂部合稱岩石圈。

5. 在地球表面生態系統中有哪5個圈層

地球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圈;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它是由五個同心圈層組成的整體,它們分別是大氣對流層、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閱讀全文

與地理五大圈層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