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中國的地理軍事意義是什麼

中國的地理軍事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6 15:32:06

1.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戰略上有什麼意義

中國東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可以有效的牽制太平洋的敵軍艦艇,而且,可以派遣潛艇進入馬六甲海峽,有效地摧毀敵軍商船,破壞其補給線,使其工業癱瘓。中國最西邊深入亞洲,且西邊地勢高敵軍要翻越高聳的山脈,定疲憊不堪,可在半路阻擊,並殲滅之。

2. 中國西藏領地 對我國來說有什麼軍事和政治意義

政治就是主權國家必須保證領土完整,軍事意義我認為最大的作用就是軍事緩沖區

3. 軍事上中國地理基本常識

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統稱。是國家和軍隊統帥與總參謀部以及各級司令部必須研究的內容,中國古代稱「地利」。
公元前7世紀的兵書《軍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飢飽勞逸,地理為寶」。清代施永圖編撰有《武備地利》一書。
中國歷史上與地利相似的用語還有「地勢」、「形勝」,如《 史記 ·高祖記》有:「 秦 ,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稱「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層存在的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其空間范圍相當於大氣圈對流層頂至岩石圈沉積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時也擴及到海洋底部、陸地深部和外層空間。
由於太陽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動的內能在各處分布不均,地球表層各處的地理環境存在著明顯差異,成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具有不同影響的地理區域和地理環境。探索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與國防建設相互關系規律的學科,稱軍事地理學。它是人類在長期武裝斗爭實際中認識、利用地理條件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是對軍事與地理關系的規律性認識,對於科學地指導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義。
我國地大物博,我國基本上涵蓋了各種地形,我們有平原 ,高原,山地,海島,等等地形。在軍事上對我國提出了很嚴峻的要求,從發達國家來看,對於各種不同的地形來說,作戰基本上分給不同的兵種,或者著軍中,比如美國,兩棲登陸戰,和城市作戰,以佔領為任務一般交給海軍陸戰隊。而類似於二戰時期的大兵團機動化作戰,以消滅敵軍為目的的一般交給美國陸軍。同時他們在獲得空軍和各兵種航空兵的支援,以及國民警衛隊的配合,來完成作戰目標。
但是對於我們國家雖然依然也有這樣的兵種,軍種,想海軍陸戰隊,空降兵,和陸軍戰甲部隊。但是如果只依靠這些部隊,我們一是再局部很難形成優勢兵力,二是無法向他們提供完整的武器裝備(不是說我們沒有,而是沒錢),所以這些部隊大部分一般只作為中央直轄的反應力量。小部分在各軍區成為突擊力量。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大軍區制。也覺是說一個軍區的部隊在正常情況下在本軍區地區駐扎,換防,訓練。部隊對本軍區的情況可以說說是了如指掌。一旦作戰就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我們所看到的演習中所進行的部隊長途運動,集結,和作戰的科目,以前基本上只有海軍陸戰隊,空降兵,和陸軍戰甲部隊這類似的部隊,但是現在來說我國經濟發展很好,部隊裝備水平越來越高,那些往往要還換裝的部隊也要參加這種訓練。實際上地形對於我國軍事上來說還是限制了很多。我們經濟不到位是很難打破的,在這也不是一會兩會能說完。
軍事上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可靠,東臨太平洋,西靠亞歐大陸,在亞洲最東部,全國3分2的面積是高原,其餘多為丘陵,利於打游記戰,但對機動部隊的大規模作戰(如閃電戰)比較不利,且位置有限,這對於依賴機動部隊作戰的國家是不利的因素.而且中國在南北處有長江和黃河做為天險,易守難攻,是要塞地位.但不足處是政治中心北京過於靠近大陸邊緣,容易遭受嚴重打擊,而且地理位置對機動部隊作戰較為有利,所以成為致命的缺憾!

4. 誰知道台灣島在我國的軍事的地理位置及意義是什麼

地理意義:台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古城流求,與琉球國(琉球群島清朝被日本人佔領)很近,與菲麗賓隔著巴士海峽,環境優美,四季如春,孟庭葦有首歌叫《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軍事意義:可以遏制日本國那霸群島(即琉球群島,日本人妄圖變更中國人取得名字來消弱中國音響,他們忘記了日本國這個名字可是唐人給它們取得)、菲麗賓、關島的美軍軍事基地,加強我國對南海實際控制的籌碼。台灣島可以遏制從巴士海峽、台灣海峽經過的船隻,雖然不能向馬六甲海峽一樣遏制住日本的生命線,但可以當日本、南朝鮮、北朝鮮傷筋動骨。一旦東部能處於絕對控制地位,那麼西邊的越南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就不在話下。
因為台灣島和太平島等有淡水的島嶼不在實際控制之下,我國對於南海島嶼不能大量駐軍,即使趕走了敵人也無法長期駐守,上世紀70年代,我國兩艘掃雷艦就把越南的4艘艦艇打跑了,但我們走了,他們還來。

5. 中國大陸對於美軍來說有何軍事地理戰略意義,會對周邊國家(俄、日、印等)的產生什麼影響

控制了中國,估計就世界老大了,還有誰能夠抗衡,不過歐盟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俄羅斯是最悲劇的,朝鮮估計自己就解散了,周邊小國估計都定改成大美帝國。美國肯定不會同意印度和他共存

6. 中國地理環境對國防軍事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軍事作戰的影響 地峽地理含義:兩端連接兩塊較大陸地,或者 一端連接大陸、另一端連接較大半島,而 兩側瀕臨海洋的狹窄陸上地帶。

7. 西藏和新疆對中國有何戰略意義

戰略意義

西藏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部面積的八分之一,它僅次於新疆,相當於十一個浙江省或三十三個台灣省的面積。

7000米以上高峰有50座,8000米以上高峰有11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它北臨新疆,東北靠青海,東面接四川,東南界雲南,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接壤.

整個西藏被喜馬拉雅山、昆侖山脈和唐古拉山脈所環抱,國境線近4000公里,是我國西南邊防的一道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自古就是與外界聯絡的重要通道。現代新疆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產地,有豐富的天然氣、石煤炭等資源。

也是戰略要地,是中國與西亞以及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沖帶,一旦丟失,敵人將直接威脅到中國腹地。就象你頭上如果懸著一把刀,你戴個鋼盔就會覺得安全一樣道理。可以與印度,俄羅斯等國家有個緩沖。

(7)中國的地理軍事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部軍事戰略

中俄邊界

中國廣闊國土的西部地處亞歐大陸深處,是溝通亞歐陸上交通的樞紐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里的邊境地帶多有高山險阻。自古以來這里就有絲綢之路穿越浩瀚戈壁,跨過重山峻嶺,經新疆通往亞歐各國,新中國成立後又修築了蘭新、蘭青鐵路和直達邊境的公路。在與中國西北相對的中亞地區有三條鐵路與歐洲聯結。

從這里出發可達西亞和歐洲各地。因此,這里成了溝通亞歐陸上交通的樞紐地帶,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早在七百多年前(公元1219-1242年),蒙古軍隊就曾以新疆為前進基地,向西亞和歐洲等廣大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西征。

近代以來,沙俄和原蘇聯軍隊也曾多次由這里入侵或進入中國。英國戰略地理學家麥金德在研究全球地理區域因素之後,曾提出這樣的論點: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區是亞、歐、非大陸組成的「世界島」。而東歐和亞歐大陸的中部(指中亞地區)是世界島的心臟。

根據這種地理現實,引出「誰控制了心臟地區,誰就能控制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大戰略》 美約翰.柯林斯1973年) 的戰略結論。

當然,他的這種論點顯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提醒人們,中國西部及其附近的整個中亞地區為重要戰略地區,今後在抵禦來自西方的侵略的斗爭中,中國西部地區居於重要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的增強,以及中國國防建設的進一步鞏固,在抵禦西方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斗爭中,西部地區將會以它重要的戰略地位,對侵略勢力顯示出不可低估的威懾作用。

8. 研究軍事地理的實際意義

軍事地理學是研究軍事與地理關系的學科,它探索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影響,以及在軍事上運用地理條件的規律,為制定戰略方針,研究武裝力量建設,進行戰場准備,指導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軍事地理學通常由普通軍事地理學、區域軍事地理學、部門軍事地理學三個部分構成。普通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地理與軍事的關系的一般規律和歷史源流等,是軍事地理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的綜合與概括;區域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的綜合影響,包括戰區軍事地理、國家軍事地理、邊疆軍事地理等;部門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些 特定地理因素對特定軍事行動的影響,如海洋軍事地理、空軍軍事地理、歷史軍事地理、交通軍事地理等。
軍事地理學發展簡史
歷史上許多軍事家都很重視地理環境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春秋末期軍事家孫武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18世紀中期,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給將軍們的訓詞》中指出「地理知識,對於一個將軍來說,猶如步槍之對於士兵,數學之對於幾何學家一樣重要」
正確利用地理環境,往往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制強;而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估計不足或利用不當,即使處於優勢的軍隊,也可能遭受挫折甚至失敗。中國東漢末年曹操兵敗赤壁,法國拿破崙一世喪師俄羅斯,地理因素的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軍事指揮人員充分認識地理環境對軍事戰略和作戰行動的制約和影響,並在實戰中巧妙利用,趨利避害,揚長抑短,對於克敵制勝有著重要的作用。
軍事地理學是人類戰爭實踐的產物,是伴隨戰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對軍事地理學的研究,中國較其他國家為早。在古代,軍事地理學是作為兵法的組成部分而出現的。《孫子兵法》有較多篇幅著重論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在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成為研究軍事地理的開端。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問對中提出輔劉立國的「隆中對」,是分析軍事地理形勢把握戰略全局的範例。明末清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以明代主要行政區劃為主線,著重闡述了歷史上各要塞地域的地理形勢對用兵的影響,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歷史地理名著,具有濃厚的軍事地理特色。此外,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施永圖的《武備地利》,也含有豐富的軍事地理內容。
19世紀,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槍、線膛炮等武器相繼出現,戰爭的規模和范圍擴大,為適應作戰需要,軍事地理學得到迅速發展;軍事地理學的理論著作先後在俄、德、法、意、英等國問世,軍事地理學成為專門學科。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瑞典政治學家克吉倫和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等,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大陸心臟說」等理論,他們的觀點曾經成為軍事地理學的理論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豪斯霍費爾的「地緣政治學」提出:國家的生存空間應隨著力量的發展而不斷擴大,主張德國收回失去的殖民地,甚至把大半個歐洲都劃歸到他那個「生存空間」中去,為希特勒的侵略擴張政策製造理論根據。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中,善於根據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特點確定革命的戰略方針;在選擇、建立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在運籌戰略決策和指揮戰役行動時,都能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地理條件。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開展了軍事地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軍事領導機關分別編寫了各種軍事地理資料。
軍事地理學分支及內容
普通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理論部分,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軍事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研究的對象、任務、原則和方法,地理環境諸因素對國防建設、戰略思想、軍事行動影響的一般規律等。區域軍事地理學和部門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應用部分。
軍事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有:地理形勢、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交通運輸、城鎮要地、歷史戰例等。
地理形勢主要包括國家或戰區的位置、范圍、面積,陸、海疆界的長度和自然特徵及其對軍事的作用和影響,該國家或戰區與周邊國家或戰區的關系以及所處的戰略地位。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等因素。地貌,側重研究有軍事意義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狀況;水文,側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點、季節變化規律;植被,側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圍、類型與季節變化特點;氣象,側重研究各種氣象要素的地區性、季節性的變化規律等,以及上述諸因素對作戰行動、交通運輸等的影響。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各種戰略資源的分布、蘊藏量和產量,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分布、技術水平及其生產能力,農業經濟的分布特點和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狀況國民經濟結構、生產總值和人均產值,以及對軍民生活物資的保障程度、戰時經濟動員潛力和對戰爭的支援能力。
社會狀況主要包括社會、政治制度和對內對外政策,階級關系,人民與政府的關系,人民對戰爭的態度民族的分布,風俗民情,政治傾向及其相互關系;宗教信仰及其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人口的數量、分布、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和戰時兵員的動員潛力醫療機構和衛生技術人員的分布及其在戰時利用的可能性,主要傳染病、地方病的種類、分布、流行季節和對作戰行動影響的程度。
交通運輸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線和地下管道的整體布局,主要線路及其通行、輸送能力;重要交通樞紐、車站、港口和機場等的吞吐能力和遭受破壞後的恢復能力;各種機車車輛、汽車、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數量和管道的長度以及這些交通工具和管道戰時的生產補充能力。
城鎮要地指重要居民地、軍事基地、要塞、島嶼、關隘等。城鎮,側重研究其地理位置、戰略戰役地位、面積、人口、周圍地形、交通運輸、通信設施、工業生產,以及防空工事和軍事設施情況;要地,側重研究其分布狀況、地理特點和軍事價值、兵力部署、武器配置,以及對要地安全的保障程度。
歷史戰例主要包括所研究地區地理條件對歷史上重要戰爭的影響,和交戰雙方在利用地理環境方面的利弊得失和經驗教訓。
在對上述各項內容分別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可能產生影響的全面評價和結論。
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引起戰爭規模、作戰樣式的不斷變化。新的戰略思想使人們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有發展變化。為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軍事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將由地面、水面進一步向地下、水下和外層空間擴展,在海洋水下和外層空間建立戰略導彈發射基地,建設和發展海洋戰場,為軍事地理學的研究開拓新的領域。

9. 結合經濟,談談中國地理的意義

中國地理是主要包括中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內的兩大模塊,中國自然地理主要是中國的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特徵,中國人文地理主要是中國的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等領域。

學習中國地理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中國的地理位置大致為東半球北半球,主要的氣候類型為季風氣候和高原高山氣候(內陸及高原高山地區),冬季主要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影響,盛行西北風氣溫低降水少;夏季則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東南風氣溫較高降水多,局部地區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中國的地勢為三級階梯,地形西部高東部低。中國海拔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為中國第一高峰,最低點為新疆的吐魯番盆地。中國第一大河為長江,母親河為黃河,徑流量最大的是珠江。總的來說東部季風區河流流量較大,流速較慢、含沙量較大、汛期主要為夏汛;非季風區河流流量較小、流速較快含沙量較小、汛期主要為春汛。中國生物多樣性豐富有高等植物30000餘種,僅次於世界高等植物最豐富的巴西和哥倫比亞,佔世界第三位。中國的動物也很豐富,脊椎動物共有6347種,佔世界總種數(45417)的13.97%。中國土壤主要有西南部的磚紅壤,土層深厚,質地粘重,呈酸性;長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類型為紅壤,富含鐵質呈酸性;東北地區的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寧夏至西寧狹長地帶的土壤類型為黑鈣土,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量大於土層上部有腐殖質層,土壤肥沃;我國北方地區土壤有棕壤及褐土,呈微酸性反應;部分地區土壤為發育。

中國的疆域遼闊,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中國人口約為13億,共有56個民族。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經濟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佔比正逐年提升。中國有涵蓋全國的鐵路公路交通網,水路運輸以長江流域及沿海地區為主,空運和管道運輸較為發達。中國大陸(含港澳)目前有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兩個城市)及23個省級行政區。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我國古代常形容人博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學習中國地理有利於我們了解我國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例如三峽工程的建設就是在許多的學者在通過對該地區地理長期考察論證下才得以實行的。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氣預報,也是基於對我國氣象的觀察總結預測的。這些都是離不開對中國地理的探索與學習。

10.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麼優勢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優勢如下:

一從緯度位置看,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中年冰雪大,所以緯度位置優越。

中國優越的緯度位置,使我國擁有多樣的氣候和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因此,我國在糧食種植、畜牧養殖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

中國南北相距5500餘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形成了西部深入亞洲腹地,東南面伸向世界海洋,在世界軍事地理結構中,我國的地理位置對我們實施積極防禦戰略,制止和反對外敵侵入保衛世界和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

中國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這幾大優勢,也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我們偉大祖國驕傲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地理軍事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2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5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3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5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8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2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6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7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5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7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0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