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初一地理季風學什麼

初一地理季風學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2 02:52:44

⑴ 一道關於季風的初一地理題(題和鄭和下西洋有關)。

出發時間逐漸為冬季,返回時間為夏季,是利用我國東部的季風氣候特點,冬季是從大陸吹向海洋的風,出去正好是一路順風.等夏季我國是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回來也正好是順風,那時航運還沒有現在的動力,所以借自然的風力是很聰明的

⑵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梳理總結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級地理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上冊地理知識點 總結

天氣及氣溫部分知識點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七年級下冊地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1、熱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布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全年高溫多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熱帶

季雨林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全年高溫,一年分乾季(11—次年5月)和濕季(6月—10月)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非洲大陸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全年炎熱乾燥西亞和北非、

澳大利亞中部

2、亞熱帶季風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布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溫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徵主地分布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等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草原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中緯度地區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溫帶大陸性氣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耐寒的針葉林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俄羅斯和加拿大

4、寒帶氣候:

⑴、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⑵、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布有苔蘚和地衣等。

②、冰原氣候:終年嚴寒。主要分布北極地區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初一地理?

1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2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 課前預習 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來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稱,大家上了高中就會知道了。上了高中後是要開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級的同學們想要學好地理,現在就應該為地理打好基礎。課前預習是最不可少的,老師講課是不會因為你一個人沒跟上就會停下整個班級的節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隊的,就要課前做好一個預習才是最重要的。

3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手腦並用

上課時一定要跟上老師的思路,老師講課時最希望能把學生帶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師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的同時別忘了記筆記,很多同學上課時只知道聽講,然後一到下課了就把講過的知識點給忘了,這樣是非常的沒有效益的。課堂上光跟住老師的思路還不夠,一定要做的邊聽邊記,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手腦並用學習效果才是!

4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課後習題不可少

不要以為老師講完課就是完事了,課後一定要做習題的!這個步驟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到習題上會讓你所學的東西能很好的吸收進去,否則課堂上學的再多聽的再多都是無用工的。

5七年級新生如何學習地理:勞逸結合

學習時很重要的,當然了,適當的休息還是必要的,休息的時候可以看看地圖,背背各個國家的地區,了解一下各個州都是什麼氣候,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地理真是一個很好玩的科目!

6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7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梳理總結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整理合集

★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大全

★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新總結

★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⑶ 七年級地理課本中的氣候怎麼區分就是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位於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與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夏季亞歐大陸低壓連成一片,海洋上副熱帶高壓西伸北進,從北太副高壓散發出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冬季強大的蒙古高壓散發出來的西北季風影響本地。

因風向切變符合季風要求,故為季風氣候

就只在亞洲有

⑷ 地理知識,初一的,什麼是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是一個氣象術語,指的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或氣壓帶風帶隨季節移動而引起的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改變的氣候現象,稱季風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由於季風強弱與進退時間每年不一,故季風氣候易於發生旱澇自然災害。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

⑸ 初一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初一地理知識點如下:

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2、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3、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原因在於降水多,雨季長 。

5、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⑹ 初一地理氣候類型及特徵和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水量可達1500mm到3000mm。2、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兩季。3、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季和雨季。4、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變化較明顯。5、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少雨。

氣候類型

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炎熱乾燥,極少下雨。

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溫暖潮濕且降水分配均勻。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涼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極地苔原氣候:

冬長而嚴寒,夏短而低溫,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熱的月份。

極地冰原氣候:

全年酷寒,降水極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氣候:

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加而減,隨海拔減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全年低溫,年氣溫差較小,日較差大。

溫帶,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

一月份平均氣溫0℃以下為溫帶和寒帶,0℃以上,15℃以下為亞熱帶,15℃以上為熱帶,除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在0℃以上,15℃以下。

⑺ 初一地理氣候特徵詳解

氣候的變化影響著地球的活動。學好地理對以後的學習大有幫助。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初一地理氣候特徵,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地理氣候特徵:陸地低緯度氣候
低緯度氣候主要受赤道氣團和熱帶氣團的控制,全年高溫,月平均氣溫最低也在15℃以上。影響氣候的主要環流系統有熱帶輻合帶、信風、赤道西風、熱帶氣旋和副熱帶高壓等。這些系統的季節移動,導致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陸地低緯度氣候帶包括赤道帶和熱帶。它由赤道多雨氣候、熱帶海洋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干濕季氣候和熱帶乾旱和半乾旱等5種氣候類型所組成。除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分布至南、北緯30°外,其他氣候類型均出現在南、北緯25°之內。具體來說,陸地低緯度氣候帶包括:

1.赤道多雨氣候

亦稱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於赤道兩側南、北緯各5°—10°的范圍內,包括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以及亞洲馬來群島的絕大部分地域。這里地處低緯,是赤道氣團的源地,同時位於赤道低壓帶,南北半球的信風在此輻合上升,多對流雨。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溫為25—28℃,日較差比年較差稍大。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過60mm。地帶性土壤為熱帶雨林磚紅壤。

2.熱帶干濕季氣候

亦稱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於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外圍,一般可達南、北緯15°左右,也可伸至25°左右。包括非洲的蘇丹草原、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奧里諾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亞北部等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乾季時受信風控制,盛行熱帶大陸氣團,乾燥、少雨;雨季時則受赤道低壓帶控制,赤道氣流輻合帶移來時,濕潤多雨。植被土壤類型為熱帶稀樹草原紅棕色土。

3.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主要分布於南、北回歸線兩側的內陸和西部,大體介於南、北緯15°—30°之間。典型的熱帶乾旱氣候區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納米布沙漠,西亞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亞的塔爾沙漠,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等。這里常年處於副熱帶高壓和信風控制之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候炎熱乾燥。例如,世界“熱極”和“干極”都出現於本類型區內,非洲索馬里半島北部的柏培拉,曾有極端最高氣溫63℃的記錄,成為世界“熱極”;南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雨量接近於0(阿里卡城實測為0.7 mm),從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間從未下雨,被稱為世界“干極”。至於熱帶半乾旱氣候則分布於乾旱氣候區的外緣,分別向熱帶干濕季氣候區和亞熱帶夏干氣候區過渡。植被土壤類型為熱帶荒漠(或荒漠草原)荒漠土。

4.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在太陽高度角大的季節,赤道低壓槽向北伸展到北緯30°左右,加上海陸熱力因子的影響,在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形成一個熱低壓,此時盛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即夏季風,因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陽高度角小的季節,赤道低壓槽南移,再加上海陸熱力的差異,次大陸的西北部有弱高壓發育,此時就盛行東北季風,即冬季風,因降水量少,形成千季。此外,有的地區還可細分為涼季和熱季。本區氣候長夏無冬,年平均溫在2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為1 500—2 000 mm,甚至更多。

5.熱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於南、北緯10°—25°信風帶的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若干島嶼,包括中美洲東岸和西印度群島、南美巴西高原東側沿岸的狹長地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岸地帶以及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島等。這些地區均處於信風的迎風海岸,終年盛行熱帶海洋氣團,加之信風登陸後遇到沿海山地而抬升,故形成高溫多雨的氣候,具有海洋性的特點。這里形成的植被土壤類型與赤道多雨氣候條件下相同,為熱帶雨林磚紅壤。
初一地理氣候特徵:陸地中緯度氣候
中緯度地帶是熱帶氣團和極地氣團相交綏的地帶,影響氣候的主要環流系統有極鋒、盛行西風、溫帶氣旋和反氣旋、副熱帶高壓和熱帶氣旋等,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均較大。陸地中緯度氣候帶是冷、暖氣流相互角逐的地區,氣溫、降水的季節變化和非周期性變化都很顯著。按熱量情況,陸地中緯度氣候帶分為陸地溫帶和亞熱帶。由於全球大陸在中緯度地區被海洋分割得最為厲害,所以往往出現大陸東、西兩岸和大陸內部不同的氣候現象和特徵,而表現出干濕帶性,並由此影響到自然環境的地域分異。

1.陸地溫帶氣候

陸地溫帶主要分布在35°~60°N的地區,南半球由於只有較小的陸地延伸到40°N以南地區,所以溫帶面積不大。由於受大洋分割作用的影響,溫帶地區存在著明顯的東西分異現象。一般在大陸東岸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或溫帶季風氣候,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二者之間的內陸為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1)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

主要分布在35°~55°N之間的北美大陸東部和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即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和北美大陸100°W以東大約在40°~60°N的地區等。這種氣候的氣溫、降水狀況與溫帶季風氣候有些相似,但風向、風力的季節變化不如溫帶季風氣候明顯。在成因方面,它的冬季寒冷乾燥不是由於大陸季風的作用所致,而是由於從海洋吹來的西風人陸已深,經過了大陸變性作用,故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夏季有對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溫帶季風氣候那樣顯著。

(2)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部,包括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部和南部,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北美加拿大科迪勒拉山地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南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脈以西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這里全年盛行西風和溫帶海洋氣團,沿岸又有暖流經過,於是形成了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氣候特點。此外,這里陰雨日較多,雲霧多,日照也較少。

(3)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35°—55°N左右的東亞地區,包括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域、朝鮮半島、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南部。氣候成因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似。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受溫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且南北氣溫差別小。此外,四季分明、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顯著,也是溫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由於上述幾種溫帶氣候類型的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濕潤(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為半濕潤),因此較普遍的發育了溫帶闊葉林景觀(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為森林草原景觀),但也存在著某些差異。東亞的闊葉樹種類較歐洲豐富,有蒙古櫟、遼東櫟以及槭屬、椴屬、樺屬等雜木;歐洲西部往往形成單一樹種組成的純林,如山毛櫸林、櫟林等;北美洲的闊葉林景觀(包括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亞山脈、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則以美洲山毛櫸和糖槭為主。整個溫帶濕潤闊葉林帶主要發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半濕潤的森林草原帶發育的是褐土和黑土。

(4)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亦稱溫帶荒漠和溫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和北美大陸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亞洲和北美的此類氣候區距海遙遠,深入內陸,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終年盛行溫帶大陸氣團,於是形成了冬冷夏熱、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一般而言,乾旱氣候的年平均降水量為250 mm以下,半乾旱氣候則為250—500 mm。南美的此類氣候區地處西風帶的大陸東岸,是西風帶的雨影區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西風過山後下沉,絕熱增溫,乾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經過,空氣穩定,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條件下植被稀疏,植被土地類型為溫帶荒漠土;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地帶的植被土壤類型為溫帶草原栗鈣土。

2.陸地亞熱帶氣候

陸地亞熱帶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5°—40°之間的地區。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和海陸位置等因素作用,在大陸東岸一般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陸西岸為亞熱帶夏干氣候(地中海式氣候);二者之間為亞熱帶大陸性乾旱和半乾旱氣候。

(1)亞熱帶濕潤氣候

主要分布於北美大陸東部25°—35°N的地帶和南美的巴西高原東南緣、巴拉那河中、下游以東和潘帕斯東部。此外,在非洲的東南海岸和澳大利亞的東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積較小。其主要特點是冬夏溫差比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風區均勻。這些地區在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大陸東岸)方面,都與東亞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相似,但由於所處的大陸面積和相鄰的海洋面積都較小,海陸熱力差異不如後者突出,故未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

(2)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於亞熱帶的亞洲東部,主要包括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區以北的地帶,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端。冬夏海陸氣溫不同引起氣壓配置的變化是形成本區氣候的主要原因。冬季亞洲大陸為高氣壓所控制,盛吹由陸地向海洋的西北風即冬季風,降水較少;夏季亞洲大陸為低氣壓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陸地的東南風即夏季風,降水較多。

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濕潤氣候和季風氣候條件下的主要植被,與之相應的土壤類型為紅壤和黃壤。

(3)亞熱帶夏干氣候

亦稱地中海式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的夏干氣候范圍最大,特徵最明顯,此外還包括美國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亞南端等地。亞熱帶大陸西岸的行星風系正常分布,這里氣候深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季節性交替控制。夏季本區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以下沉氣流為主,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盛行溫帶海洋氣團,氣旋活躍,降水較多。因此,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便成為地中海式氣候的主要特徵。該類型氣候區主要形成常綠硬葉林帶,以常綠灌叢林為主,發育著褐色土。

(4)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包括西亞的伊朗高原和安納托利亞高原、美國西部的內陸高原以及南美的格蘭查科等地。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里地處亞熱帶,故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渡類型。這里的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初一地理氣候特徵:陸地高緯度氣候
陸地高緯度氣候帶主要包括北半球50’N以北的亞寒帶和北極圈內的陸地寒帶,以及南半球的南極大陸地區。北冰洋和南極冰原分別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源地,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又分別是亞洲和北美洲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冰洋氣團與極地氣團交綏的冰洋鋒上有自西向東行進的氣旋活動。這里氣溫低,有世界寒極、北半球寒極。主要氣候類型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極地長寒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幾個氣候帶的特點是:

1.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亦稱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一般分布於50°—70°N之間,大陸西岸則在60°—70°N之間,包括北亞大部,歐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這里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產生的源地。在冬季,冰洋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也能夠伸入。氣候特徵是大陸性強烈,冬季漫長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發弱,屬於冷濕環境。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1月平均氣溫-50℃,絕對最低氣溫-73℃,成為北半球的寒極。維爾霍揚斯克的絕對年較差曾達101.8℃,成為全球氣溫年較差最大之地。

2.極地長寒氣候

亦稱苔原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及島嶼,緯度大致介於70°—75°N之間,這里已位於北極圈以內,所以極晝、極夜現象明顯。氣候特徵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為0—IO~C,降水稀少,大都屬於冰洋鋒上的降水,多半為降雪,雲霧多,蒸發弱。

3.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於南極大陸、北冰洋、格陵蘭島的絕大部分地區。這里緯度最高,極晝和極夜最長的時間可達半年之久。長年處在極地高壓控制下,為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源地。全年嚴寒,降水量極少,暴風雪常見,因長年積累,形成巨厚冰原。南極地區是全球的寒極、風極和最乾燥的冰雪大陸,北極地區則是冰蓋和浮冰的大洋。

(四)高地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地。由於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於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
初一地理氣候特點:季風
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11極地氣候 全年皆冬,嚴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氣候 氣溫要低於通緯度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猜你喜歡:

1. 初一地理氣候特徵

2. 初一上冊地理氣候知識點

3. 初一上冊地理氣候類型

4. 初一地理天氣和氣候知識點

5. 七年級地理上冊氣候試題及答案

閱讀全文

與初一地理季風學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97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64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59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30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113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66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54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65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30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27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74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96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46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5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93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67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72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