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怎麼整理地理知識框架

怎麼整理地理知識框架

發布時間:2022-08-22 12:39:52

Ⅰ 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道客巴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 人口的增長的原因: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 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 適應性不斷增強,也是全球人口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原因: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世界人口最多的 10 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 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我國實現了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人口遷移的意義: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和和文化交流;促 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政治;個人需求;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 它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 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消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比較小;大城市提 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城市等級體系: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 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 城市化: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生態城市化: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使城市 景觀盡可能的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農業區位的含義: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系,這些因 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 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 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社會經濟: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潘帕斯草原):氣候溫暖,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 之一;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潘帕斯草原)改善當地環境條件的工作:發展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培育良種牛; 工業的區位選擇重視科學技術因素。 工業的地域聯系,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質和信息等的流動。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和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傳統工業區特點: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煤、鐵資源基礎上,以鋼鐵、紡織、煤炭、化 工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 魯爾煤田的優點:優質煤田;儲量豐富;開采條件好; 魯爾綜合整治的措施: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 義大利新工業區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生產 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分散。 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特點: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家和工程師多;產品更 新換代的周期較短;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美國矽谷區位因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場 穩定;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交通運輸方式朝著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交通運輸網中的線和點是交通能夠運輸發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運輸影響一個地區商業網點分布的密度。 山區商業網點密度小的原因: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 平原山業網點密度大的原因: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 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現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 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導致環境下降,形成環境污染。 城市地區環境問題表現為環境污染 鄉村地區環境問題表在為生態破壞 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 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 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 可持續發展三個基本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中國 21 世紀議程-中國 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 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 世紀議程》。 工業經濟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農業經濟實行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措施:調整產業結構,變單一農業為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實行綜合循環利用;開 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

Ⅱ 如何做地理知識整理歸納

高中地理可分為兩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中要掌握區域的氣候、地形、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信息;還有地球運動的特徵,包括自傳、公轉(春分秋分等)、世界時間時推算、太陽高度角計算。人文地理注重人地關系,要學會分析自然(氣候、地形等)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另外,要關注一下時事,比如近期那地方地震、水災、雪災、乾旱等,分析它們的成因。

Ⅲ 地理的知識面太廣了,要怎樣整理

一.基礎部分

了解緯度差異(主要是氣候),
了解經度差異(主要是時區換算),
了解時間差異(如極晝夜,24節氣,季風,氣團),
了解特殊差異(如海拔高度導致的溫差,大氣環流『海洋的寒暖流』、『海洋氣候和大陸性氣候及極地氣候』、『季風』)
板塊運動(主要是地質構造,如礦物質產地、火山地震帶、海拔差異的形成)

二.綜合部分:

人文,風俗習慣,當地歷史,政治面貌,經濟狀況(一般與地質構造、氣候和人文、歷史有關)

Ⅳ 高中地理要怎麼復習

地理

在學習地理時,要善於聯想和歸納,同時結合地理學的特點,重視地圖在學習和記憶中的運用,方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1.地圖記憶

①張貼地圖,有空就看

②填充地圖,強化記憶

2.歸納記憶法

①對重要的大塊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

②做題之後多歸納,總結出答題套路

3.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要掌握基本框架。如涉及農業的,分析一個地區可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幾大方面著手,而氣候又可分為降水、光照、熱量,以此類推。了解了基本框架,再結合上述一、二點的知識,根據題目的不同靈活運用,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堅持的同時可以改良,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這樣就會事半功倍。與其天天苦學熬夜到十二點還是成績平平,不如運用技巧輕輕鬆鬆拿高分!

整體復習方法推薦:

1、創建整體的復習目標

2、目標拆解成清晰可執行的長期短期每日計劃,並且提前完成目標。

3、把你每天的時間劃分成一個個板塊,可以是1小時或兩小時列出每天的待辦清單,先做難的事情。每做完一個就劃掉在每個板塊時間。只做一門學科板塊與板塊之間休息5到10分鍾。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制定計劃超出能力范圍之外的事無效計劃

小提示

Ⅳ 怎樣做好地理知識梳理

中圖分類號:C92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科學知識是一個龐大的系統,而任何系統都是由兩個以上的要素組成的一個集合體,系統的各要素之問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關系。因此,掌握知識問的聯系,進行地理知識合理的梳理,使學生建立系統結構,是學習知識的關鍵。一、地理知識梳理的途徑和方法如果所學的重要內容在用時卻又記不起來,那還有何必要去學它?全世界數以萬計的學生此時正在記筆記.他們一行一行地或一欄一欄地寫字。

Ⅵ 地理高中必背知識點

高中地理知識主要涉及地圖專題、地球運動專題、大氣專題、水環境、 陸地環境、季節知識專題這幾大單元,每一個單元都包含了很多內容。

在地圖專題裡面,經度是向東度數增大、向西度數增大,緯度向北度數增大、向南度數增大;東西半球的劃分以及方向判斷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

大氣專題裡面,典型的季節現象、每一個半球的氣壓帶、降水、氣象災害都是這一單元中,需要搞清楚的知識點;在大氣專題單元,對流層、平流層的特點、大氣的熱力過程、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的保溫效應、氣溫與天氣、熱力環流、風向以及風的形成等內容都值得關注。

在水環境單元主要包含水迴圈、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河流補給的差別、海水等溫線的判讀、洋流的形成與分布等內容;陸地環境單元需要把握好地球的內部圈層、岩石成因、地質作用、地質構造的類型等內容。季節知識專題關鍵是學習北半球與南半球季節、太陽直射點、北半球的四個重要節氣的內容。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的內容就為大家整理到這里了,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地圖專題、地球運動專題、大氣專題、水環境、 陸地環境、季節知識專題這幾大單元的重點知識,就可以讓地理取得好的成績。

Ⅶ 高中地理選擇題應該如何做,有沒有哪些好的答題技巧和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都選擇了文科,這個時候就要學習地理地理,相對於文科中其他的學科比較是較難的一種,需要多背多理解,同時還要刷足夠的題才能夠將地理學好,避免在考試到當中出現地理嚴重偏科的現象,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帶來很多的影響。如果想要學好地理選擇題的話,就需要多刷題鞏固基礎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做題技巧和模板,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做好高中地理選擇題的話,就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刷題,同時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可以選擇用排除法來進行,增加選擇的正確率。

Ⅷ 高二世界地理知識框架復習

世界地理
第一單元 世界地理概況
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陸分布 1.陸地(29%)
(1)大陸、大洲、半島、島嶼(2)七大洲:名稱與分布;大陸上的洲際分界線;地形特徵 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非洲:以高原為主 歐洲:以平原、山地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極洲:冰島大陸,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二)海洋(佔71%)
1.洋、海、海峽 2.四大洋名稱分布: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三)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陸地地形:山地—海拔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廣闊;丘陵:海拔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向海洋延伸部分 大陸坡、海溝、海嶺、洋盆3.地形的變化 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結果 (1)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表現形式:風、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態趨於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一)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
1.世界人種(1)白色人種分布: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2)黃種人主要分布亞洲東部 (3)黑種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國
2.世界語言和宗教 (1)世界語言: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 (2)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布
1.世界的國家 (1)世界18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地區 (2)面積不等,前6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3)人口不等 最多中國,其次是印度 (4)政治制度不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
2.國界和領土 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
3.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 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13個地區
4.重要國際組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單元 世界地理分區
一、東亞
(一)概述
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
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
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2)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 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 (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 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 (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 (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
2.發達的經濟 (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 (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 (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 (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 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
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
二、東南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 (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 (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 華人佔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 (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 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亞
(一)概述
1.歷史和宗教 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
2.位置和范圍 (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 (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
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 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
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
四、中亞
(一)位置:范圍
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
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
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
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
(三)經濟
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
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
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
五、西亞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亞、歐、非) 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
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
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
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
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
(三)埃及
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
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 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氣候特點:炎熱多雨,以熱帶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為主
4.礦產:南非黃金產量第一,幾內亞鋁土,尚比亞銅礦、奈及利亞石油
(二)居民和經濟
1.黑種人的故鄉 黑色人種為主 2.政治版圖變化 3.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4.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糧食增長率,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不合理開發導致環境惡化。 (2)解決問題途徑: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民族團結

閱讀全文

與怎麼整理地理知識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5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9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0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1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