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寫歷史的鄉土教材

如何寫歷史的鄉土教材

發布時間:2022-06-06 21:10:59

1. 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鄉土史教學

「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要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就要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前提是了解家鄉歷史,要使學生體會家鄉的可愛,感受家鄉的歷史與文化,進行鄉土歷史教學也就成為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正因如此,《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指出,歷史教學要「充分利用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歷史感悟大有裨益」。當前教育部門相當重視鄉土歷史資源的運用,倡導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結合,這給鄉土歷史的應用預留出很大的空間。
筆者所在的河南省駐馬店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素有「豫州腹地,天下之中」的美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些年的歷史教學中,我積極探索如何在日常歷史教學中滲透鄉土歷史知識,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對鄉土歷史教學的形式和手段進行了歸納,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鄉土歷史知識
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要方式還是通過課堂教學,所以鄉土歷史知識主要也是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滲透的。學生們最熟悉的社會環境莫過於自己的家鄉,在歷史教學中,有機滲透鄉土資源,可縮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時空距離,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適當補充一些鄉土史。如在講《中華文明的起源》時,可以順便向學生介紹在本區分布的大量原始社會遺址及流傳的遠古時代神話傳說,如有關盤古氏、伏羲氏以及黃帝妻子嫘祖的傳說。在學習秦朝的歷史時,可以聯繫到我區歷史文化名人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助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被秦始皇任命為丞相,教材里講到的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李斯密不可分。通過這些鄉土史的補充,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家鄉悠久的歷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二、教師進行鄉土歷史教學的專題講座
因課堂時間有限,不容易滲透太豐富的鄉土歷史知識,所以教師還可以開設鄉土歷史知識專題講座。這就要求教師利用課余閑暇時間,分歷史時期收集相關的鄉土史資料並歸類整理,製成鄉土歷史教學專題,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向學生集中展示、講解相關的史料,為學生提供本地歷史的真實故事,有效彌補課本知識的不足,增加學生歷史知識的積累量。如講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教師馬上就會想到本區名鎮竹溝,這樣就應收集有關歷史: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後,黨組織在此長期堅持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這里成為共產黨與新四軍合法的抗日基地,甚至一度成為華中地區抗日斗爭的指揮部;但是在抗戰的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震驚全國的「竹溝慘案」,掀起反共高潮。從這一段歷史中同學們知道了家鄉的歷史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家鄉人民為國家民族的獨立做出了卓越貢獻和巨大犧牲。於是在完成歷史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愛祖國、愛家鄉的德育教育。這樣一個學期大約只需要4個課時左右,就可以極大的豐富學生的鄉土歷史知識。

2. 如何編寫歷史

編寫歷史的體裁有:編年體 、紀傳體、記事體、典制體、紀事本末體、評論體等。

如果是編寫歷史教材的話,參考下面文章:

如何編寫歷史教材

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談一談我對如何編寫中國歷史教材的看法。

如何編寫歷史教材?我想一定要有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二十世紀世界流行的歷史觀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我們要摒棄機械進化論史觀和單線一元決定論,代之以寬闊發散性的整體思維。用黃仁宇的話說就是「放寬歷史的視界」。

歷史的探索,是根據過去人類活動在現今的遺跡,來重構過去人類活動的真相。任何理論概念再好,比之於實際生活本身,總顯出它的貧乏和單調。所以我說:歷史學中不存在定理。歷史不是為概念而活著的。忠實於歷史,乃是史家的職業道德。可直到現在,通史的整體框架還是板結硬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拘泥於一些固定化的程式,出於這種或那種緣故,不能直面歷史實際。

我們的民族歷史總是被那些「必然規律」來強行框定。所謂「五步論」中國也概莫能外。

中國是否經歷過「奴隸制社會」?現在相信的人越來越少了。商代的野性氣味較濃,還容得聯想。「鬱郁乎文哉」的西周,還一口咬定它為「奴隸制社會」,豈不是存心不想辨認歷史事實?其實張蔭麟先生早就說過,西周庶民的生活情況並不見得比奴隸好。要說有「奴隸社會」,那一座大觀園就是啊。呂思勉、錢穆、黃仁宇這些前輩史家的大歷史構架也是一致的。呂先生說得明白,中國古代史分為三個時代:(甲)部族時代,(乙)封建時代,(丙)統一時代。大家可以比照現行歷史教材,孰者真實,依史有據!

中國有沒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毛澤東說有,郭沫若說有,錢穆怎麼沒說有?黃仁宇怎麼沒說有?到底是誰在迴避歷史實際?

好在現今中外史學界都有同感,中國社會有許多迥異於西方的歷史殊相,制度、文化、意識形態等等的傳統和歷史走向都極具個性。費正清(Fairbank,西方漢學界泰斗)在經歷了長時期挫折之後,最後也不得不放棄「歐洲中心史觀」,承認必須「以中國看中國」。怪不得黃仁宇說「整個中國歷史需要重寫」。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會看到越來越多真實的歷史。

真實就已足夠,你不要期望歷史教材寫得像錢穆、顧頡剛、張蔭麟、黃仁宇等大師們的著作那樣平易生動、舉重若輕。

3. 如何寫好歷史書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因為它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 以編年體紀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左傳》,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春秋左氏傳》,相傳為春秋末年的魯國史官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簡稱《左傳》;《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體通史的傑作,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花了19年的時間編寫成的。 補充:按年月日順序記載的中國史書體裁。起源於春秋。編年體史書數量極多。著名的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其優點是便於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並可避免敘事重復。缺點是記事按年月分列雜陳,不能集中敘述每一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難以記載不能按年月編排的事件,往往詳於政治事件而忽略經濟文化。

4. 鄉土教材如何備

我們當地也在倡導各校老師編輯鄉土教材,所以我也在弄,你的問題太過籠統,缺乏針對性,我只能指出大致的方向。
1,先確定主題。鄉土教材是個非常大的范圍,可以先在大范圍下選定某一方面,如家鄉的旅遊資源,或是家鄉的歷史名人等。
2,根據所選主題,搜尋答案。由於是鄉土教材,可適當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大膽設置學生活動,發揮學生的主導性。

5. 什麼是鄉土教材

以本地方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狀況等為內容的教材。18世紀,法國思想家J.-J.盧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就曾主張教給兒童以鄉土地理知識。後來一些教育家把鄉土教材逐步擴大到鄉土歷史、鄉土社會、鄉土自然、鄉土文學等等。教給兒童鄉土教材,不僅符合教學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而且有助於兒童認識鄉土和培養熱愛鄉土的觀念有些國家曾在小學設鄉土學科,專門從事鄉土教材的教學。現在多把鄉土研究的內容,分別納入各有關學科去教學。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地方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又有值得講述的革命傳統和文物古跡,編輯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教材供學生學習,有助於激勵兒童繼承革命傳統,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鄉土教材編寫的幾個問題及對策思考 編寫鄉土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鄉土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鄉土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鄉土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鄉土教材的方法。 一、 鄉土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鄉土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鄉土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鄉土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鄉土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鄉土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其二,鄉土教材不能受到學校教師的歡迎。經過我們調查,許多地方也都想過編寫鄉土教材,然而學校多數老師對此都興趣不大。其原因在於,鄉土教材的內容自然多為鄉土文化,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鄉土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繼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果績效。老師們大都希望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價。 其三,鄉土教材與正式教材的關聯性差。鄉土教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本土文化,這些內容很難和正式的學科教材發生聯系,如果用時間來學習鄉土教材,那麼就會佔用正式教材學習的時間。這樣,無足輕重的鄉土教材自然就在學校沒有"立足之地"了。 二、鄉土教材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只是我們所了解的表面現象,在這些現象後面存在著深層的原因,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何為鄉土?為何要編寫鄉土教材?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開始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以為鄉土就是民間的一般風俗習慣,一般的民間工藝和技藝。然而,當我們與當地教師和村民討論此問題時才發現,村民們對學校的期望並非僅僅傳遞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藝,人們望子成龍的心情是迫切的,人們希望自己小孩走出大山,出去見世面的想法遠大於學習本鄉本土的文化內容。同時,村民們又擔心孩子離開家鄉後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生養自己的土地。所以,我們認真思考了,鄉土教材也是教材,是課程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了解村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哪些文化內容,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內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才是我們編寫鄉土教材必須考慮的東西。無論學生走到哪裡,這樣的鄉土教材內容都能深深地影響和幫助學生的未來。 (二)事實上,是否合理地選擇鄉土教材的內容正好反映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如果我們僅僅以自己是專家自居去選擇教材的內容,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什麼是有用的內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那麼這樣的教材內容就沒有尊重別人文化。我們應該將尊重當地文化看作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當地文化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因為文化是人為了生存和幸福生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摒除自己的小聰明,理解當地人的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對生命的理解,正是對他們千百年來的歷史的承認與尊重。 (三)尊重鄉民正是我們對人類文化尊重的具體體現。許多人談起文化資源總是忘掉人。其實,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本土文化中要突出人;同樣,文化也造就了人,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再造者。我們的鄉土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並把這種尊重與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 (四)尊重學生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思考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鄉土教材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是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夠感到充實與激動。充實就是要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讓學生感到通過學習後自己有所提高和進步;激動是在充實的基礎之上的心理體念,是在掌握和學到了新的知識後的愉快。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 (五)尊重教師是鄉土教材建設必須成功的必須條件。我們知道,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鄉村教師大都為當地人所組成,即使有少數教師不是"本鄉人",他們也是"本地人"。教師正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他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家長與村民們需要什麼。他們也了解地方需要什麼,外地與當地的差距在哪兒,當地的優勢與劣勢。尊重教師便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鄉土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 (六)尊重人性-人的信念乃鄉土教材建設的精神。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都貫穿著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可謂編寫教材的邏輯中軸,或指導思想。這就是我們編撰人員的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實際上,對人性的尊重反映了我們對人的信念的堅定程度。人的信念就是我們編寫者們自己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幸福的理解,對人的生命的理解,對人的生命質量的理解。對人的尊重直接表現為我們要積極地欣賞與敬重鄉土文化、鄉土文化的創造者――鄉土人。他們就是人的組成者,就是人類的存在形式。對人的信念就是對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承認與尊重。以人為本,不是空虛的口號,而是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承認,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鄉土教材的理念便在於此。 三、鄉土教材編寫的途徑與方法 根據上面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在編寫鄉土教材時,主要採取了下列途徑與方法。 (一)確定以每一個學生幸福生活為本的邏輯思路。此思路要求我們在編寫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需要,當地人民未來生活質量的需要,和國家安定團結的需要。由此我們發現教材內容應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然後再拓展為區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國家文化與人類共享文化。這樣,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都給予了積極地支持,解決了不同人群對鄉土教材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團隊機構。編寫教材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而是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我們只不過是幫助他們組織與發現其傳統文化中對現實生活有價值的成果,將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傳統文化之文明成果聯系起來,以使未來的人獲得立足於本土文化之優勢內容,同時也保護人民獲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我們鄉土教材的內容選擇與認定的人員主要由當地文化人、地方專家、政府文化機關的專家和當地教師共同組成。我們只是本小組的組織者與服務者,為他們提供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發展學方面的知識信息,解答編寫教材的原因,組織共同討論、認定文明成果、集中搜集資料等工作。當然,我們也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搜集文化資料,但在這方面我們只是學生的角色。 (三)實施平等、互學的工作方式――參與式。鄉土教材的整個編寫工作都是開放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每個人都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建議。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村中的老太太也都知道大家在干什麼,自己在此工作中的價值,例如,為編寫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故事,唱詞等,也可以為其他參與人燒茶、送水。工作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過程,村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在工作中學到了許多,甚至讓我們說話的用詞都變得更加文明、更加貼切。 (四)我們對教材內容的篩選與梳理的原則是――尊重。此原則主要體現在:第一,鄉土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創造的文明成果,這種成果的延伸便是國家文化和人類文化。在編寫的過程中要將本土文明成果與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成果進行比較,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尊、自強,走出大山的過程。第二,努力保持鄉土文化的原貌。這些資料都是當地人民的成果,也是當地專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們自己搜集、自己選定的教材內容,盡量保持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體現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尊重,這個尊重帶來了人們對鄉土教材的重視與喜愛。第三,鄉土教材的使用不僅限於學校,要與當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關工作發生聯系。如,鄉村節日,旅遊開發,民間文藝,民間儀式發生關系,教師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也包括那些熱愛本土文化,具有文藝、文學、歷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幹部。 (五)對教材的使用採取自願原則。教材編寫結束後,我們將這些教材無償地送給學校,與學校教職工一塊討論如何使用。根據各學科教師對本教材的需求來自行決定其使用,如地理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他們都不同程度和不同時期採用了本教材。他們發現,通過鄉土教材最方便找到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原有的認識經驗或知識,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記憶,學生自動地形成了學習小組,科學小組和藝術小組。 總之,通過對鄉土教材的編寫,我們直接參與了教材建設的實踐,撰寫了有關鄉土教材改革的理論文章,總結概括了從事鄉土教材建設的經驗,論述了課程論和教材論中的各類重要問題,構建了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思想體系。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系統總結。我們所有的參與者也更加明確了作為研究者自身的位置與責任,形成了平等的工作作風,寬容與尊重的處事方法,大家感觸多多,收獲多多。

6. 怎樣學好歷史、老師讓我演講!!!!200字以內要自己寫的

你有跟你老師說,想學好歷史最重要的是自己對歷史有興趣么?沒興趣學的好么?
不過你可以從興趣這點入手
比如寓教於樂,比如玩三國的游戲能讓你對三國的名將啊,典故有興趣
看隋唐英雄傳就對隋唐的有興趣
主要是興趣愛好入手,強求不得啊

7. 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與文化資源,研發農文化鄉土課程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腳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從而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民族情感,明確自己生活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我們向景洪市教育科研領導小組提出《挖掘鄉土文化開發農村學校地方課程資源的研究》一課題,已得到專家組的審批、立項。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應試教育自80年代以來愈演愈烈,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應試教育,把教育的真正活力和生命力全部都抹殺了,學生成了分數和考試的奴隸,對養育自己的這片熱土知之甚少,對廝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認識、情感、心理上產生了疏離感、陌生感,這不僅能導致民族的危機,更嚴重的是會導致人自身存在的危機。
我國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著名教育和文化學者楊東平認為:基礎教育應立足本土,來源生活,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和統一,將成為缺乏生活聯系的無根教育。民間參與鄉土教材編寫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探討,討論這個問題對國民的基本素質、情感、文化、價值的養成都有重大意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課題—《挖掘鄉土文化開發農村學校地方課程資源的研究》。該課題的研究及應用將對我鄉孩子乃至全民自身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的界定
鄉土文化的概念:鄉土文化就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們從生活中擷取和養成的,具有鮮明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的文化生活。
鄉土教材的概念:鄉土教材是指國家統編教材以外的所有教材。它是各地在學科課程標准(或教學大綱)的范圍外,結合學校所在地方的實際和特點而編寫的教材。鄉土教材的內容往往涵蓋當地的歷史革沿、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民族風情習俗、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等等。
鄉土教材的特點:(1)鄉土性特點:鄉土教材應有濃郁的「鄉土味」、「鄉土氣息」,選材的范圍應集中在本鄉本土范圍之內,鮮明地突出當地獨特的地理歷史、民族文化特徵和社會概況。鄉土性特色還表現在能充分運用鄉土素材生動貼切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2)時代性特點:鄉土教材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色。在反映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等人文、社會狀況時要採用最新的資料,使之具有時代氣息。特別應充分反映出近十餘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當地社會面貌的變化,並通過展示當地未來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來反映出時代特徵。(3)實踐性特點:鄉土教材必須具有引導學生投身於課外實踐活動的功能。鄉土教材的課文不必一覽無遺的敘述,而應留有一定的餘地要求學生對鄉土地理、社會環境、歷史、文化等進行觀察和調查,由此得出學生自己的結論。作業的設計更應體現出實踐活動的要求。(4)可讀性特點:鄉土教材可有相當部分的內容留給學生自學或閱讀,文字編輯和圖像設計都應充分考慮到可讀性,以激發學生對鄉土文化學習的興趣。(5)實用性特點:考慮到鄉土文化教育能更好地為當地建設服務,教材應有較強的實用性。結合當地的實際需要,滲透一些生產勞動知識,傳授一些有用的技能,使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建設中能發揮一些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為我們的下一代整理一份完整、詳實、涵蓋家鄉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人文、民族等發展的《知識讀本》,並將其應用在地方課程教學之中,使本土化、民主化的教育在學校課堂中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2、讓孩子們認識腳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間及群體。
3、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民族情感,明確自己生活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
?????4、為勐旺鄉全民素質的發展夯實基礎。
四、研究的內容
第一:家鄉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革沿。主要向孩子們介紹家鄉所處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觀,歷史發展情況。讓學生認識家鄉、了解家鄉,建立學生和家鄉的情感認同。
第二:介紹三大民族(瑤族、基諾族、傣族)的宗教信仰、節慶及婚嫁喪葬習俗。增加孩子對家鄉的感情,因為孩子的思維主要是感性思維。通過這樣的教育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找到自信和未來。
第三:家鄉的自然資源。通過圖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家鄉的美麗、豐富的物產。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現有的動植物資源,教育孩子們從我做起保護資源,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四:熱愛家鄉,為家鄉而行動。讓學生通過感受,很自然地產生保護的願望和觀念並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出來。
五、研究的原則
1、堅持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事實,教育為主」的原則。
3、身體力行,深入基層,收集最詳實的資料,整理最真實詳細的知識讀本,豐厚孩子學習與發展的羽翼。
六、研究對象
???我鄉的三大民族(瑤族、基諾族、傣族)群眾。
七、課題研究組機構及職責
(一)研究組機構
課題組組長—吳記偉
副組長——鄒文學??岩??臘??紀光冰
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組
傣族文化組:??????組長:岩?臘?????????成員:玉丙叫
瑤族文化組:??????組長:彭?忠?????????成員:盤??波
基諾族文化組:????組長:石知保
???????????????????????成員:李保生、葉定妹、葉春花
資料編輯組:??????組長:紀光冰
???????????????????????成員:黃?晨、李連梅、楊梅珍
(二)研究組成員職責
???????1、組長:起草課題《申報書》、《實施方案》,組織全組成員開展課題研究。
2、副組長:協助組長監督、調控,並帶領各組成員開展研究工作。
3、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組:按照總體實施步驟,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收集第一手詳實的資料,按規定時間段上交課題負責人。
4、在課題負責人的指導下,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編輯、發布。
八、研究起止時間
?2011年3月—2013年10月
九、研究方法及操作途徑
1、研究的方法: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行動研究,個案分析。研究實行分層操作,將文本知識與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是研究結果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2、操作途徑為:
(1)深入基層走訪調查,收集與勐旺三大民族有關的資料。
(2)整理圖片、影像、實物、文字等。
(3)結合地方教育教學實際編輯地方教材。
(4)建立博客,發布圖文信息。
十、研究步驟
具體分三個階段開展:
第一階段:2011年10—2012年3月:對勐旺鄉地理位置、人文情況、民族人口布局、文化歷史革沿等進行摸底調查
第二階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1、深入調查、收集瑤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2、深入調查、收集傣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3、深入調查、收集基諾族在勐旺鄉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生活習性,婚嫁、節慶、喪葬習俗以及信仰等資料
第三階段:2013年3月—10月:1、研究勐旺鄉三大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及對勐旺鄉教育發展的重要地位及發展方向。2、整理三大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文字、影像資料。3、網站發布課題組各種研究資料、信息。4、撰編教材。
十一、課題的最終成果形式
????1、編輯鄉土教材
2、網站發布開題研究資料,展示勐旺少數民族資源。

8. 什麼是歷史鄉土教材

就是匯集本鄉、本地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歷史資料的教材。用於進行鄉土教育。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歷史的鄉土教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