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包子饅頭來歷跟什麼歷史有關

包子饅頭來歷跟什麼歷史有關

發布時間:2022-06-06 19:02:10

『壹』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如下:

第一個說法:饅頭是三國的諸葛亮發明的。饅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國時代。據《誠齋雜記》載「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又據明朝郎瑛所撰《七修類移》說:「饅頭本名蠻頭。」

當年諸葛亮親自率兵征伐割據於雲、貴一帶稱霸的孟獲,七擒七縱。叛亂既平,凱旋迴師至瀘水時,忽然間狂風急浪,兵難以渡。當地人告訴諸葛亮,說是「猖神」興風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風浪。

諸葛亮不忍用人頭來祭瀘水,便「偷換內容」而「遷就形式」,有了這樁機巧的發明創造以祭「鬼神」。諸葛亮始創的饅頭,畢竟須夾入牛、羊肉餡,工序復雜且花費較多,後人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們俗稱的「饅頭」。而有餡的則被稱為「包子」。

第二個說法:饅頭原來是因為做了是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討伐他。

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 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另一個辦法:用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 因為稱「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1)包子饅頭來歷跟什麼歷史有關擴展閱讀

蒸出好饅頭的方法

1、恰當把握面團揉製程度

不同品質的麵粉,應採用不同的揉制時間和力度。麵粉的筋力越強,面團的彈性越大,需要越長的揉制時間和較大的揉制力度。手工揉制到恰當程度的判斷標準是:面團光滑,稍微發粘,剛剛變軟時即可成型。

2、掌握好面團的醒發程度

影響面團醒發速度的因素有加水量、酵母的加量和質量,溫度和麵粉品質等。面團是否可以上鍋蒸制的判斷標準是:用手指蘸少許水,輕輕摁一下面團,如果摁下的小坑能夠慢慢回復即可上鍋蒸制;如果不回復則醒發過度;如果立即回復說明醒發不到位,還需繼續醒發。

3、皺縮瞬間趕緊用筷子扎一下

饅頭的皺縮多是發生在揭鍋的瞬間。此時用一根筷子等利器迅速將饅頭扎一小孔,皺縮的饅頭就會立即恢復原狀,即使復蒸也不會皺縮,但動作要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饅頭

『貳』 包子和饅頭的來歷與哪一歷史有關

七擒孟獲有關

『叄』 中國包子的來歷

一、實物的來歷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麵食,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亮率 兵攻打南蠻,七擒七縱蠻將孟獲,使孟獲終於臣服。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軍隊車馬准備渡江時,突然狂風大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江。此時諸葛亮召來孟獲問明原因,原來,兩軍交戰,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撓眾將士回程。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49顆蠻軍的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
諸葛亮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豈能再殺49條人命?他想到這兒,遂生一計,即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顆人頭。然後,陳設香案,灑酒祭江。
從此,在民間即有了「饅頭」一說,諸葛亮也被尊奉為麵塑行的祖師爺。明代郎瑛在其筆記《七修類稿》中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二、「包子」這個名稱的來歷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TsGUnJl_JTyxnpRS2kLcof4v-KEqLa--cggoC6zFIHZpYEKyEzegn_Do_#1

『肆』 我們所吃的「包子」和「饅頭」的來歷是

諸葛亮七擒孟獲蒸「蠻首」——饅頭的來歷與趣聞
時間: 2004-11-05 09:02:00 | [<<] [>>]
--------------------------------------------------------------------------------

諸葛亮七擒孟獲蒸「蠻首」——饅頭的來歷與趣聞

饅頭,曾用名:「蠻頭」、「蠻首」、「瞞頭」、「曼頭」;方言:「起面餅」、「籠餅」、「蒸餅」、「籠炊」、「炊餅」、「饃饃」、「包子」、「實心包」、「巢饅頭」;最後由「饅設」、「曼頭」演為今名「饅頭」。
「饅頭」起於何時?尚難肯定。西晉束廣微《餅賦》說:「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這段文字只是說晉代已經有了饅頭(曼頭)。
再往上溯,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引證《稗官小說》:「諸葛亮南征,取面畫人頭祭之。」這是什麼典故呢?從《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中找到了詳盡的答案。原來是:時值公元225年9月的秋天,諸葛亮七擒七縱,征服了孟獲。班師回蜀,行至瀘水,忽然陰雲密布,狂風驟起,兵不能渡。諸葛亮遂問孟獲,獲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禍,往來者須祭之。」諸葛亮曰:「用何物祭享?」獲曰:「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諸葛亮略加思忖,擺手說:「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殺一人耶?吾自有主意。」於是喚來軍中行廚,宰牛殺羊,和面為劑,塑成人頭,內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蠻頭」(蠻,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並列燈49盞,將饅頭等物陳設於地,還寫了352字的祭文。諸葛亮金冠鶴氅,親自臨祭,放聲大哭,情動三軍,無不下淚,只見愁雲怨霧,皆隨風散。次日,風靜浪平,蜀兵安然盡渡瀘水。
關於饅頭是諸葛亮發明創造之說,元末陶宗儀編的筆記叢書《說郛》中收錄的宋人曾三異撰《因話錄》也有此論。1980年新版《辭海》也載述:「俗傳諸葛亮南征……從此始有饅頭。」
因為諸葛亮的這種肉餡饅頭一定好吃,因此由軍中流傳民間。人們嫌棄「蠻頭」一詞,用人頭作為食品名,有礙胃口,遂改為曼頭。《辭源》注釋,曼有「展開;美,細膩」之意。
「曼頭」一詞最早見於西晉《餅賦》中。其後在唐代徐堅、韋述合撰的《初學記》以及宋代《事物紀原》中,都寫作「曼頭」。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又將饅頭作「饅役」;《說郛》中則作「瞞頭」。曾三異說:「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之『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征南,有『攻心』、『心戰』之說,故聽孟獲熟視營陣,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說蠻人孟獲,頭腦簡單,七次被孔明欺瞞,故「瞞過蠻人孟獲之頭腦耳」,簡稱「瞞頭」。
宋代陳梗《負暄野錄》則說,「饅亦作梗」,書之「粳頭」。總而言之,「曼頭」、「瞞頭」、「蠻首」、「饅設」、「粳頭」,都是源自「蠻頭」之諧音。而舊版《辭源》的解釋,是援引明代筆記郎英《七修類稿》:「謂本名蠻頭。音轉訛為饅頭也。」《辭海》、《辭源》都間接地首肯,饅頭是諸葛亮七擒孟獲時的發明創造。
饅頭,為何又叫「籠餅」呢?北宋詩人陸游作過考證,《巢》詩雲:「昏昏霧雨暗衡茅,兒女隨宜治酒餚。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陸游在詩後自注,其意是:四川一帶人用豬肉作餡蒸熟,「作巢饅頭,佳甚,唐人正謂饅頭為籠餅」。元代周密《齊東野語》把饅頭叫「籠炊」:「餅之烙為餅,餅之蒸為炊。」
《辭海》對「饅頭」是這樣解說的:「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北方人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吳語區(滬江浙)有餡無餡統稱饅頭。」至於還有人寫作饅首,這是對文字的遣詞所致,因為「頭」與「首」在某種場合同義。如「叩頭」,也常寫作「叩首」。
河北、河南、山東、陝西某些地區還稱饅頭為「饃饃」也有文字記載,如元代戲曲《酷寒亭》第二折就有「你兩個且起去,揩了眼淚,我買饃饃你吃」。此外,在河北省各縣叫法不一,如易縣、涿縣把北方的饅頭叫成「包子」,博野、蠡縣反而把帶棗泥、豆沙餡的包子叫成「饅頭」,浙江的溫州人則叫「實心包」,蘇州還叫「大包子饅頭」,真可謂「十里不同俗」。
饅頭在唐宋年間已作為美饌,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不但中原漢族人家喜歡食用,而且它還是與北宋同時代的遼國契丹貴族不斷吸收中原文化的表現之一。從文物考古中發現的一座遼墓壁畫上,有侍女端著一盤饅頭送給主人進餐。畫中反映出饅頭已成為契丹族家庭的膳食珍品。
不知是否與饅頭的創始人諸葛亮在瀘水改革了以人頭祭祀的野蠻惡習有關,千餘年來的封建社會,饅頭一直被用作祭神祭祖。歌劇《白毛女》中,在喜兒避難山洞的那些日子裡,食物來源之一就是奶奶廟中的供品——饅頭。所以,舊時的廟宇寺院都蒸得一手好饅頭。《紅樓夢》第十五回「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寫道:「原來這饅頭庵和水月寺一勢,因他廟里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諢號』,叫『饅頭庵』。」
饅頭為什麼又叫「起面餅」?這一說見於宋代陳大昌《演繁露》:古時把麵食品一概謂之餅,與今天餅的概念不同。據《墨子·耕柱篇》說,我國大約從戰國時才開始吃麵食,當時的面是用杵臼搗細的。西漢年間隨著磨的出現,麵食種類逐漸增多,但當時人們還不懂得面的發酵,都是死面的。後來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逐漸掌握了酵母菌生化原理,在適當溫度下使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微生物在面團里發酵。這些菌有的使澱粉生成了酸,有的使澱粉生成了糖和酒精。放鹼就是為了與酸中和,以消除酸味,並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團形成氣孔,有利於人們的消化和吸收。
發面饅頭,當時有人叫它為「起面餅」。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說:「起面也,發酵使面團輕高起浮,炊之為餅。」直到今天,農村的一些家庭主婦仍把「小蘇打」叫作「面起子」。
宋朝,饅頭還作為一種文化交流,隨著日本和尚龍山德見東渡日本。龍山在中國時,與一位法名林凈因的僧人結為兄弟,林凈因隨龍山住在日本奈良市,他做得一手好饅頭,在日本被稱為「奈良饅頭」。元代,饅頭已成為日本「唐式茶會」中的點心之一。
明朝萬曆年間有兩個名叫利馬竇和湯若望的傳教士來我國,把義大利製作麵包的方法傳到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去傳說,發面饅頭是仿照外國麵包學來的,其實毫無關系。眾所周知,我國製作發面饅頭,早在明代萬曆以前,沒有一千年,也有八百年的歷史了。
《愛竹談藪》記載了一則饅頭醫病的故事:南宋皇帝寧宗趙擴得了淋病,每夜要上廁所30次。四方名醫都束手無策。後來有一位名叫孫琳的游醫治好了他的病,其葯方是:用饅頭、大蒜、淡豆豉三樣東西搗在一起,搓成30丸,10丸一副。醫囑說:今日服10丸,病可除三分之一;明日服10丸,病可去大半;三日照服,病可痊癒。寧宗遵醫囑,照服不誤,果奏奇效。明代葯家李時珍也證明饅頭的食療作用:「溫中化滯,養脾營胃,益氣和血。」
暄軟雪白的饅頭,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饌之一。饅頭的口味如何,與製作技術有關。饅頭蒸得好的標準是:顏色雪白,入口暄騰,不酸不澀,回味有股面之甜香。盡管饅頭的製作程序有好幾道,而其關鍵是「對鹼」。鹼對的是否適宜,可用「手拍、眼看、鼻聞、口嘗」方法驗之。
先人留有七字歌訣四則:「掌拍面團側耳聽,撲撲聲空是鹼輕,啪啪聲實是鹼重,膨膨脆響入籠蒸。」「切開面團看蜂窩,芝麻小孔是鹼多,鹼少便見蠶豆眼,綠豆洞兒上蒸鍋。」「揪塊面團鼻前聞,澀味鑽鼻是鹼勤,味酸必定是鹼少,面香飛來可出盆。」「舌舐面團細呷嘗,澀味殺舌鹼過強,發酸正是鹼少弱,甜香恰是鹼正常。」可見,先人在發面方面的技能已十分嫻熟。
日常生活中,人們食用的「饅頭」,是屬於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 形圓而隆起,本來這種食品最初是有餡的,發展到後來,我國北方稱無 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若問為什麼?說起來,與三國時期的諸葛 亮,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將生活中人們比較普遍喜歡食用的「饅頭」 和「包子」來歷說個明白,開始需要從諸葛亮先說起。

據相傳,就在孔明諸葛輔佐劉備打天下的過程中,諸葛亮率軍進軍西南, 去征討孟獲,在橫渡瀘水(一名瀘江水),即在今雅礱江下游和金沙江會 合雅礱江以後一段時,其時間正值農歷五月間,即諸葛亮<<出師表>>,「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說,農歷五月間,夏季炎 熱了,瀘水與別地方的水不同,「瘴氣太濃」,不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 毒性物質,士兵們食用了瀘水,萬萬沒有料到出現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 較多.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經過苦思苦想,下令讓士兵們殺豬,宰牛, 將牛肉和豬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頭形狀蒸熟了, 讓士兵們食用結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們的殘廢和患病者,這樣一來,瀘水 周圍百姓們,就傳開了,說諸葛亮下令做的人頭形的「饅頭」可避瘟邪,

由此開始,生活中,人們不漸漸做起「饅頭」食用了。 隨著社會生活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密切結合生活飲食上的需要,逐漸演變 成由「饅頭」里邊裝上肉餡的食物,名曰為「包子」了,因為是用面和肉 餡包成的,故被人們恰到好處,給名曰為「包子」了。

包子的種類:秋葉包、玫瑰包、百吉包、梅乾菜包、水晶包、雙菇素菜包、百子壽桃、蟹粉小籠包、鯉魚包、上海湯包、臘味蘿卜絲津菜包、素鵝果仔包、菜肉鳳眼包、鮮油奶黃包、鮮肉生煎包、菠蘿叉燒餐包、雞包仔、雞球大包、叉燒包等

『伍』 「包子」「粽子」「饅頭」的歷史來歷

饅頭的由來

《三國演義》: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面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

後明人郎瑛《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剛開始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

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集韻》:「饅頭,餅也。」《正字通》:「〔焙換成飠〕〔愉換成飠〕,起面也,發酵使面輕高浮起,炊之為餅。賈公彥以酏食(酏:酒;以酒發酵)為起膠餅,膠即酵也。涪翁說,起膠餅即今之炊餅也。」「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高面,今俗籠蒸饅頭發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匯苑詳注》:「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南唐時,又有「字母饅頭」。唐人徐堅《初學記》把饅頭寫作「曼頭」,《夢粱錄》中,又作「饅〔設換成飠〕」。《集韻》:「〔設換成飠〕音豆,與餖同,飣也」。」「飣」又作「〔月丁〕」,《玉篇》:貯食之義。《玉海》:「唐,少府監御饌,用九盤裝壘,名『九飣食』。今俗燕會,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飣坐』。古稱『飣坐』,謂飣而不食者。按《唐書·李遠傳》雲:『人目為釘會梨。』今以文詞因襲,累積為餖飣。」這就是說,「飣」其實從「釘」來,「餖飣」是指供觀覺的看席。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飣餖。」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餖飣」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

宋時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大學饅頭」。岳珂有《饅頭》詩:「幾年大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枚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誕才合慰饞奴。」

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宋人王〔木永〕《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豬羊牛肉、雞鴨魚鵝、各種蔬菜都可作包子餡。同時仍然叫「饅頭」。如《飲膳正要》中介紹的四種饅頭,又都可叫包子:「倉饅頭(其形如倉囤):羊肉、羊脂、蔥、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人料物、鹽、醬拌和為餡。」「鹿奶肪饅頭:麂奶肪、羊屋子各切如指甲片,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入料物,鹽拌和為餡。」「茄子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餡,卻入茄子內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此以茄子作皮,上屜蒸熟。)「剪花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右件,依法入料物,鹽、醬拌餡,包饅頭。用剪子剪諸般花樣,蒸,用胭脂染花。」《正字通》說,饅頭開首者,又叫「橐駝臍」。

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燕翼詒謀靈》:「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當時饅頭的發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盞許,於面內跑(疑是「刨」之誤)一小窠,傾入酵汁,就和一塊軟面,乾麵覆之,放溫暖處。伺泛起,將四邊乾麵加溫湯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乾麵溫水和。冬用熱湯和就,不須多揉。再放片時,揉成劑則已。若揉搓,則不肥泛。其劑放軟,擀作皮,包餡子。排在無風處,以袱蓋。伺面性來,然後入籠床上,蒸熟為度。」

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這樣多種饅頭,並附用處:「平坐小饅頭(生餡)、捻尖饅頭(生餡)、卧饅頭(生餡,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壽筵供)、春〔上爾下蟲〕(熟餡,春前供)。荷花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供)、毯漏饅頭(卧饅頭口用脫子印)。」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

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咸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但《清稗類鈔》又把有甜餡者稱「饅頭」。「山葯饅頭者,以山葯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濕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濕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

清代饅頭有名者,揚州的小饅頭。《調鼎集》:「作饅頭如胡桃大,籠蒸熟用之,每箸可夾一雙,亦揚州物也。揚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乃高如杯碗。」《隨園食單》論「千層饅頭」:「楊參戎家制饅頭,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層,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揚州得半,常州、無錫亦得其半。」

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焰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現時不管什麼樣的有餡的無餡的饅頭,其實都距諸葛亮當初創制的饅頭相去過遠。饅頭的饅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換成方〕」。盧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換成方〕頭。」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曼字的又換成方〕頭餅。」

查唐趙〔磷字換成王字旁〕《因話錄》,則有另外的說法:「饅頭本是蜀饌(此說,似乎在諸葛亮之前已有饅頭),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以肉面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征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粽子的由來】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夂》:「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里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參考文獻:http://ke..com/view/4.htm

『陸』 包子的由來和歷史

包子的由來與典故
共享文檔 2018-06-28 1頁
包子的由來和典故

包子,再中國擁有多年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就流行用包子和饅頭做干糧。當然,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對包子也是情有獨鍾。

日常生活中,人們食用的「饅頭」,也是屬於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 本來這種食品最初是有餡的,發展到後來,出現了一段糧荒,貧窮的人們都買不起陷,就用純面做包子,發展到後來,我國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若問為什麼?說起來,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將生活中人們比較普遍喜歡食用的「饅頭」和「包子」來歷說個明白,開始需要從諸葛亮先說起…

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引《稗官小說》中的一段話說,,就在孔明諸葛輔佐劉備打天下的過程中,諸葛亮率軍進軍西南,去征討孟獲,在橫渡瀘水(一名瀘江水),即在今雅礱江下游和金沙江會合雅礱江以後一段時,其時間正值農歷五月間,即諸葛亮《出師表》「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這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說,農歷五月間,夏季炎熱了,瀘水與別地方的水不同,「瘴氣太濃」,不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毒性物質,士兵們食用了瀘水,萬萬沒有料到出現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較多.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經過苦思苦想,下令讓士兵們殺豬,宰牛,將牛肉和豬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頭形狀蒸熟了,讓士兵們食用結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們的殘廢和患病者,這樣一來,瀘水周圍百姓們,就傳開了,說諸葛亮下令做的人頭形的「饅頭」可避瘟邪。
由此開始,生活中,人們不漸漸做起「饅頭」食用了。隨著社會生活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密切結合生活飲食上的

需要,逐漸演變成由「饅頭」里邊裝上肉餡的食物,名曰為「包子」了,因為是用面和肉餡包成的,故被人們恰到好處,給名曰為「包子」了。

包子這種麵食製品最早在魏、晉時便已經出現。但包子的原名卻叫「饅頭」。晉代束皙在《餅賦》中說,初春時的宴會上宜設「曼頭」。 這里所說的「曼頭」其實就是包子。至於「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在《愛竹淡談藪》一書中載:「宋朝有個叫孫琳的大夫,為宋寧宗治淋病,就是用饅頭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們視為神醫。」宋代著名的大詩人陸游不僅寫了《籠餅》詩稱贊,對其詩亦還自作注釋;其《籠餅》詩雲:「昏昏霧雨暗衡茅,兒女隨宜治酒餚,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陸游的注釋為:「蜀中雜彘(即豬)肉作巢(即餡)的饅頭,佳甚,唐人止謂饅頭為籠餅。」由此可見,當時四川用豬肉合面做的饅頭,就已經很有名了。健康最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追求!北宋陶谷的《清異錄》就談到當時的「食肆」熉羰稱返牡昶蹋犞幸延新簟奧毯砂子」的。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紀勝》中說,臨安的酒店分茶飯酒店、包子酒店、花園酒店三種,而包子酒店則專賣鵝鴨肉餡的包子。可見這一時期包子已經很普遍了。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已經發明了高效、環保的包子機,包子的製作速度更快,並且保留了人工製作的口感。

閱讀全文

與包子饅頭來歷跟什麼歷史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5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7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0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09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4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79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1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3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4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7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6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29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