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多少年

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6-06 00:18:15

㈠ 為什麼科舉制度能在中國維持1300年

首先科舉制度可以滿足古代知識分子的需求,我們所知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就是關於科舉制度最好的證明。同時科舉制度也可以解決古代知識分子的歸屬感,從很多古言當中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比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以及知識分子經常掛在嘴邊的光宗耀祖等。

第2種方法就是搞文字獄,這是一種白色恐怖。但知識分子也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他們今天寫個藏頭詩暗示一下,明天寫一部小說映射一下,搞得統治者自己心裡有無苦說不出。

還有一種古代的方法,就是用體制內的文人占據文化的思想陣地,進而hold得住那些不聽話的知識分子。最後古代的統治階級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的方法,就是科舉制度,這是一個籠絡天下知識分子的錦囊妙計。古代知識分子知道這個消息後歡呼鼓舞,心甘情願的被這個制度所左右。

㈡ 封建科舉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多少年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㈢ 我國古代科舉考試是在什麼時候

每個朝代每個考試都有不一樣的時間

1、鄉試:每三年一次。因多在秋季舉行,又稱「秋試」。

2、會試:也是每三年一次。因多在春季舉行,又叫「春試」。

3、殿試:由取得「貢生」資格的應試者參加,進京入朝上殿,由皇帝親自出題考。

4、朝考:在清代,殿試之後對進士們還要再進行一次「朝考」,特派朝中大臣閱卷,然後根據殿試的名次和朝考成績,由皇帝分別授予官職。

(3)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一、積極影響

1、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權壟斷;

2、提高官員素質與行政效率;

3、保證了政府行政人員的來源,擴大了統治基礎;

4、促進了社會穩定;

5、有利於社會公平公正;

6、有利於重學風氣的形成。

二、消極影響

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

按照錢穆先生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項好的制度若能長久永遠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下,科舉制度也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

第一,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

考八股文,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

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第二,由於入仕途徑單一,只有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發財的想法,所以導致追求部分士人產生了畸形的價值觀,從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會悲劇。

民間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而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更是很多人悲慘的一生的縮影。這固然與個人本身密不可分,但是不得不說,是科舉制給了它這樣一塊生存的土壤。

第三,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

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

㈣ 科舉制經歷了多少年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

隋煬帝開考十科。
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
明朝只設進士一科。
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等。

㈤ 科舉制在中國延續了多少年

1300多年

隋朝開辟科舉,使社會中的平民知識者開始有了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和有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社會榮耀的出路,這樣,不但刺激了社會各階層的人敬慕知識和人才,也使得國家的管理開始進入了有序和知識化時代,中國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發展。

唐朝建立以後,「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

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書·選舉志》),這就是說,唐朝開始將科舉舉士制度逐步完善起來。

秀才是唐朝最為人們所重視的功名,「秀才」是指經過科舉而被社會承認的人中俊秀之才的意思。而「道舉」這一功名,就是專門為研究天地人內在關系的「玄學」所設置的學科。由於唐朝實行了科舉舉士的考試科目,必然要帶動從中央到地方的學校和學生的增多,這樣,使得當時中國各地方上的教育事業也大為發展了,當時,中央設置有官辦的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崇玄館,主要招收國家功臣和官僚的孩子入學學習。同時,地方的州縣也設置有各種官辦和半官辦的書院和學校,以招收社會中各階層的讀書人入學學習,這樣,又帶動了民間各種私塾的大發展,中國的教育,就是這樣被科舉促進發展了的。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學校教育和科舉,是兩條渠道,他們並不是一回事情;雖然宋朝的王安石曾經打算將科舉和國家官辦的學校聯系起來,以節約國家教育投入和精簡煩瑣的考試科目,但是,由於王安石的這種改革舉措違反了政治和教育不是一回事情的內在規律,所以,他的這項改革措施後來被取消了。

中國隋唐以後的政治格局和科舉考試有一種互相作用的關系,政治變革會帶動教育變革,教育變革也可能帶動政治變革。比如,唐朝為了應付當時的科舉,便組織大量的人力對當時社會流行的各種經典進行了統一的選編,就象現在統一高考的參考教材一樣,「貞觀四年,太宗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訛謬,詔前中書郎顏師古於秘書省考定五經。……太宗又以文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師古與國子祭酒孔穎達等諸儒,撰定五經疏義,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經正義 》,付國學施行。」(《貞觀政要·崇儒學》)。這些統一了的經典文本反過去又影響了國家的政治格局。

唐朝初期的學校教育往往帶有很強的社會政治需要目的,這從當時學校所開的課程上就可以看出來,「凡《 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詩》、《周禮》、《儀禮》為中經,《 易》、《尚書》、《春秋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通二經者,大經、小經各一,若中經二。通三經者,大經、中經、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余經各一,《孝經》、《論語》皆兼通之。凡治《孝經》、《論語》共限一歲,《尚書》、《公羊傳》、《穀梁傳》各一歲半,《 易》、《詩》、《周禮》、《儀禮》各二歲,《禮記》、《左氏傳》各三歲。學書,日紙一幅,間習時務策,讀《國語》、《說文》、《字林》、《三蒼》、《爾雅》。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歲,《說文》二歲,《字林》一歲。凡算學,《孫子》、《五曹》共限一歲,《九章》、《海島》共三歲,《張丘建》、《夏侯陽》各一歲,《周髀》、《五經算》共一歲,《綴術》四歲,《緝古》三歲,《記遺》、《三等數》皆兼習之」(《新唐書·選舉》)

唐朝開元年間,李隆基親自對據說是孔子的《孝經》進行了審定,使得《孝經》的身價倍增,李隆基說:「朕聞上古,其風撲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孝者,德之本歟!」(《孝經·序》四庫全書本)。從這里看出,唐朝時代,官方主要推崇的還是「孔子」的學說,也就是實際上繼承了新朝王莽劉歆等人所製造的「儒學」思想文化路線。所以,中國科舉制度動搖了世族門閥制度,但是,同時又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新的等級結構,這樣的社會不平等,一種是「君、父、夫」和「臣、子、妻」的不平等,一種就是「士、農」和「工、商」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的不平等。過去以往,士、農、工、商本是平等的社會階層,社會從不歧視工商行業的從業人員,但是,科舉制度形成以後,士、農的地位上升,特別是讀書人的地位上升,而工商從業人員的地位則下降了,工商業從業人員得不到應有的社會尊重,這使得科技賴以生存的商貿流通業就受到了相當的遏制,這也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公元583年開始科舉到正式取消科舉的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國社會產生了一種根據科舉及第的情況而劃分新的社會貴賤階層的新的社會階層大分化,在大量人才被選拔出來充實官方政治組織機構的同時,也壓抑了許多並不擅長於科舉科目的其他知識人才,甚至導致了許多知識分子在科場連連失意以後而反過去仇恨和報復自己的祖國的異常情況!洪秀全因為屢屢考取不到功名而最後轉而造反,他並不是中國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已經就有許多這樣的變異社會現象了。

唐宋時代,特別是宋朝時期,許多漢族知識分子因為科舉場上無門進士,而投身到少數民族政權中去掙出身,他們一旦在遼、金、西夏政權中謀求到了高位,他們攻擊起自己的祖國,是毫不手軟的。宋朝剛開國不久的嘉佑年間,一個叫張元的書生因為多次殿試失敗,他十分憤恨宋朝當局,便投奔到西夏去充當了參謀,屢屢獻策侵略宋朝國土。遼、金、西夏時代,各個少數民族政權和部族因為尊循漢制,他們都在爭奪漢地的知識分子為已所用,少數民族政權從宋朝科舉制度的弊端中得到了許多好處,漢地科舉中落第的舉子跑到少數民族政權中的謀求榮華富貴,在當時並不鮮見,漢地的教育學校好象是在專給少數民族政權培養人才一般。無可否認,大批漢族知識分子進入少數民族政權中供職,客觀上,他們為融會中國各民族及其在傳播漢族文化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他們的這種舉動,同時也是中國各族長期內戰的根源之一,是不值得提倡的。自洪秀全太平天國以來,中國有沒有這樣的一批因為個人名利場原因而轉而仇恨自己祖國的「知識分子」呢?想來,大家心中是有本帳的。

我們今人在譴責和蔑視那些因為沒有得到國家重用就去仇恨和報復自己祖國的變異「知識分子」現象的時候,也的確應該檢討科舉舉士制度中的一些弊端!同時,也應該檢討中國漢地知識分子中的過於在乎自己在社會中的名譽地位而反過去仇恨自己祖國的變異社會心理現象。綜上所述可知,中國知識分子如何擺正自己的社會智能者的位置和作用,中國如何通過合理社會機制去人盡其才的發揮所有知識分子的作用,可能是中國社會轉型於新時代的關鍵因素。一個社會文明現代化的標志,往往首先是由這個社會文明中的知識分子的現代化程度去體現的;而知識分子是否是現代化的標志,則主要是由該知識者是否是將個人名利場放在自己言行首位還是將探索真理放在自己言行的首位去體現的。

為什麼「科舉」會如此這般地吸引中國讀書人去奔這條道呢?下面,我們來看看科舉中的程序和社會對舉子的優待,就知道了。

實際上,中國隋唐以來國家選拔各級官員的途徑並非科舉一條單行道,而是在科舉產生的「進士」中,國家各級官吏中,及其地方經過察舉和薦舉上來的人員中的三條渠道中去選拔新的官員。但是,由於國家政治直接干預科舉,所以,科舉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教育和考試制度,而在客觀上成為了一種社會的政治榮耀,是一種社會身份的表達;這種情況,和前些年中國政府重視大學教育的時候,人們就把大學生稱之為「社會的寵兒」的情況一樣,同時,現在政府重視留學生,於是,留洋回國的身價往往就因此而倍增的那樣。這就是說,中國科舉帶來的許多社會副作用的主要原因,還不主要是在科舉制度本身,而是在於國家政治干預太多所致,這反過去又造成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明清兩朝,三年才一次會試,一次會試只產生300名左右的進士,大家想想,全國又有多少舉子試圖及第登科呢,這怎麼不造成科舉中的一系列腐敗和專營投機取巧呢!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弊端,實際上是由政治干預太多而造成了社會價值趨向失衡的一種社會表達,這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那樣,任何一種帶有現實功利性的人為政治措施,往往都有不良社會後果的緊隨表達,所以,政治干預經濟和文化太多,往往是阻礙社會自然發展的,甚至還會帶來許多不良社會後遺症。

唐朝完善了文武兩種科舉程序以後,為了鼓勵人們讀書習武參加科舉,國家規定,凡是科舉合格者,國家都要免去舉子家庭中的稅賦錢糧和各種征繳,這實際上就使得舉子家中大為得利了;同時,朝廷還規定,凡是通過科舉而獲得功名者,當地政府官吏必須禮待他們,還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這個措施,本來是國家為了鼓勵社會尊重知識和人才的一種政治措施,這樣一來,就使得在科舉中取得功名者的社會身份大為升值了。雖說科舉中得到功名的人並不都能夠去做官,但是,由於自唐朝到清朝取消科舉的1300多年中朝廷一直高度關懷和干預科舉,所以,許多得到了功名的人即使一輩子不做官,他在地方上也是非常榮耀的,自然有很多人給予他們的禮待和經濟補助,他們一生幾乎就成為一方百姓的知識和榮譽的象徵,活象個變相的「活佛」一般。這樣的政治和文化氛圍,當然要刺激許多人會拚命去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了。這樣的科舉氛圍直接造成了中國知識分子重視虛名而不注重讀書人實際能力的社會後遺症,這樣後遺症,恐怕在今天也還沒有從我們現實社會生活中真正消除掉,這,嚴重弱化了中國知識人才追求真理的素質!也是中國的國力之所以不強大的重要原因。

由於唐朝科舉名目繁多,致使許多教育資源白白浪費,所以,宋朝王安石改革時期,曾經對科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王安石改革有如下幾條措施,1,罷取各種科舉項目,而獨取進士科;2,以學校養士,也就是通過考試和舉薦,收取一些學子進入國家官辦學校,並由學校包養他們,然後再通過科舉考試選拔這些學子中的優秀人員去做官;3,統一科舉考試中的行文格式,創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即做經學大義文章的「破題、接題、小講、繳結」的「四股文」格式。北宋末期,宋微宗還曾經取消過科舉考試,實行過直接從學校中選拔官員的方法,但是,這是在戰爭時期的應急措施,所以,南宋以後,又恢復了科舉考試,甚至把王安石的許多科舉考試改革措施也取消了,但是,四股文卻延續下來並演變成為了後來的八股文。

嚴格說,八股文是一種論文的格式,其本身並無什麼問題,這就象我們今天無論是寫作社會科學論文還是自然科學論文,都必須遵照一定的格式的那樣。八股文之所以後來的名聲不好,主要是因為元朝和明朝的科舉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朱熹注釋的「四書五經」而作文,這,才是中國科舉在元明清三朝很壓抑人的關鍵因素。八股文的主要格式是:破題(類似於現在論說文的論點)、承題(對論點的詳細說明)、起講(簡要的論證思路)、入手(進入論證)、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後四個部分,是八股文的關鍵,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論證和結尾階段,是具體表現考試學生才華和獨特觀點的部分。

1306年,元朝為了體現中華民族一統化的決心,也為了向漢族人證明蒙元皇權尊敬孔子等聖人(註:中原文化長期對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有很大影響,加之漢族的許多知識分子在少數民族政權中擔任職務,所以,儒道文化對少數民族的影響同樣是很大的,這是今人應該注意到的),元成宗命在大都北京建設祭祀孔子的聖廟,詔封孔子先聖為大成至聖文宣王,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也得以謚封。1313年,元朝承接宋朝科舉方法,並首次以朱熹注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舉版本,也就是要求參加科舉人員發人員必須以朱熹的注釋去理解聖人言論,這樣,就壓抑了許多學生自己對經典的理解,朱熹的思想文化開始占據了科舉的重要位置,程朱理學就是這樣藉助科舉而登上中國思想文化神壇的。四股文經過元朝和明朝的不斷發展,到了明朝弘治九年,也就是1496年,在該年的會試題目《責難於君謂之恭》的作文要求中,八股文正式完善於世。

中國科舉的科考科目和科考形式,在歷史上根據不同的朝代的具體情況曾經有過不同的形式,以明清兩朝為例,科舉和學校教育的情況如下:

因為宋朝王安石的改革取消了唐朝時期的煩瑣科目,只留考取經學大義的進士科,這樣,明清兩朝的科舉也是這樣只按照進士的科舉程序去選拔人才的,象以前的「算學、律學、字學」等事關民生的學科都不再是科舉項目了。當時,國家設置的學校情況如下:清朝學校分官學和地方學,官方學校又稱太學,設有國家全費包養的國子監,國子監主要招收國家功臣和高級官員的孩子入學學習,學習結束以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參加國家的科舉程序去考取功名,也有少數人直接去做官。地方設有半官方的書院,凡是能夠進入書院學習的人,官方都有許多物質和名譽的優待。除了這些官方和半官方的學校外,民間還有許多私塾學校。清朝的科舉程序是:不論身份和年齡,一律都得經過童試(含縣級的童試、州府的府試、省級的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的科考程序。

凡是經過考生所在縣的縣試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種社會榮譽,往往會得到社會相應的尊重和資助。童生都具備了進入府試的資格;經過了府試的童生就取得參加省級院試的資格,省級院試過關,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國家要給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稅賦,還要給予資助。鄉試三年舉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試,所以又稱之為「秋闈科考」,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這樣的考試,經過了鄉試考試的合格者就叫做「舉人」。會考三年舉行一次,舉人才有資格參加科考,經過了會試考試的合格者,就叫做貢士。貢士的名額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貢士功名的,其實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但是,他們還要參加殿試才能夠最後得到這個功名,所謂的殿試,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進行一次御前考試。殿試在宋朝之前屬於科考程序之一,還有淘汰名額,但是,自宋朝出了張元因為殿試落選投靠西夏反攻擊自己祖國的事情以後,宋朝皇帝就取消了殿試篩選制度了,這就是說,凡是經過會試考試關的,都是進士了,不再會落選,但是,殿試要產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總稱「鼎甲」。取得進士功名的人,國家可以直接放官,也就是可以直接選他上任做官,但是,國家派官要根據國家職官的空缺情況來定,所以,也有一些進士一生並沒有做過朝廷官員。同時,也有許多8品以外的官員可以參加這樣的科舉考試,以獲取功名去求取仕途寬廣。

大周女皇武則天按照科舉程序開辟了武藝科舉制度,所以,自唐朝開始還有武藝科舉,程序和文科科舉程序基本一樣,只不過內容是武藝類別和兵法等,這些武藝科舉士員直接充實軍隊管理階層。

由於政治干預太多的緣故,中國的文化結構的確有很矛盾的一面,科舉的目的,本來是隋唐以來國家打破身份地位和情面實行平等選拔人才的一種政治改革措施,但是,由於宗法教育,也就是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所以,即使是科舉考試,凡是有功名的考試,也就是秀才以上的考試,都有拜師門的習慣,也就是考取了功名的人都要拜本次主考官為自己的老師為恩師,同學之間也要互相拜同年,這樣,就在中國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和學術中,就造成了互相拉幫結派的情況,這,對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和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當然是不利的。這就是說,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存在著很嚴重的社會悖論情況,科舉的公平目的往往因為科舉的內容而互相矛盾,從而給社會帶來了許多副作用。現在,我們依然在現實中感受得到的師門習慣和學術中根據畢業學校和職稱身份而拉幫結派的情況,以及那些講出身而輕視人才實際學力的現象,這,都和這些歷史上的科舉中的悖論社會現象有直接關系,所以,現在的人們,特別是學界中的人們,要清除掉中國傳統中的一些腐朽現象的侵蝕,還任重道遠啊!

同時,過去的科舉還有有事先向科舉主考官「投卷」的習俗,也就是一些考生將自己平時寫作的文章獻給一些當朝的名人和主考官閱讀,以獲取他們對自己的好感,但是,由於中國的科舉考試有很嚴格的保密和封卷打分制度,所以,這樣的「投卷」往往並沒有什麼實際效果,但是,卻也因此發掘了一些人才。比如,蘇軾三父子同朝參加科考,蘇詢事先將自己的文章投卷給當朝大員歐陽修閱讀,後來,蘇詢落榜,卻因為歐陽修非常看重蘇詢,以至於他將蘇詢推薦去做了個小文官,發揮了蘇詢的才華。如果不是歐陽修這樣的舉薦,蘇詢也不會和他的兩個進士兒子一樣,成為後來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之所以花了這么多筆墨去介紹中國歷史上的科舉,那是因為至今為止,中國的許多人,特別是中國的教育、學界和政治行業中的許多人至今還套在科舉的陳腐習俗中。即使是我所要評說的中國近現代中的十大思想文化人物中,他們也不能夠說就從中國舊科舉的陰影中走出來了!他們幾乎都和中國的科舉文化有著各種淵源關系。洪秀全連續四次沒有進入童試的第二階段,這對於他的自尊心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導致了他的瘋疾,這,也是他之所以造反和憤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張之洞曾經在四川試圖進行教育改革,他最終促成了中國持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的滅亡。康梁利用科舉的場合而進行變法,這是眾所周知的。嚴復雖然將官做到了北洋海軍學堂的教育總長的位置,但是,他就為了自己不是科舉出身而後來屢屢去參加科舉考試,試圖得到一個「進士」功名,這,是何等的可悲。孫中山雖然一直沒有參加科舉,但是,他的哥哥卻多次逼迫他參加中國的科舉考試。陳獨秀本人是秀才,他一生的言行中有沒有舊時代的士員味道呢?胡適、魯迅、毛澤東到是沒有參加過科舉。但是,這十個人物中,除了胡適一直是在新式教育的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外,其他九人都和中國的舊科舉有著各種羈絆。這些,都是我們研究評說現代中國思想文化人物不可忽視的背景資料。如果中國的許多事情能夠象五四以來的激進者那樣僅僅依靠激烈的反叛就可以解決問題,那,這世界也就太簡單了!我們要剔除掉中國舊時代給今人帶來的腐朽因素,只能夠小心翼翼的去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這樣的研究分析過程,就象是診斷醫治一樣,必須對各種問題的系統內在關系進行仔細梳理。我,從來不相信那些只會喊激進口號的人就是社會革命者,他們,不過就是些現代的洪秀全而已罷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身上,本身就帶有許多舊科舉的後遺症因素。建設,往往是很難的,建設,要比爆破更艱難千倍,建設,就是先要仔細研究分析,然後批判和繼承。

㈥ 科舉制大概在中國實行了多少年

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6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㈦ 中國古代科舉制共持續多少年

1300多年。

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在唐朝發展成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

科舉的考試內容

一、隋、唐、宋

隋煬帝時的科舉分兩科,一稱明經,另一稱進士。雖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數量,但明經和進士仍是選拔官員的主要科目。

明經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帖經和墨義。帖經有點像現代考試的填充,試題一般是摘錄經書的一句並遮去幾個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詞;至於墨義則是一些關於經文的問答。進士科的考試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題目創作詩、賦,有時也會加入帖經。

唐高宗時代以後,進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經,成為科舉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進士科考生需要發揮創意方能及第,而明經只需熟讀經書便能考上。而且進士科的評選標准甚嚴格,考上的人數往往只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

當時曾有一句說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道出了進士科的難度。歐陽修稱:「東南俗好文,故進士多;西北人尚質,故經學多。科場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明經。

東南州、軍進士取解,二三千人處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西北州、軍取解,至多處不過百人,而所解至十餘人,是十人取一;比之東南,十倍假借之矣。」

另外,在武則天時代開始,亦設立了武舉考試,用以挑選武官。

宋代大部分時間的科舉內容與唐代分別不大,但王安石執政時,曾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把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都取消了,改為以經義(解釋經書)、論(對時局的評論)和策(提出解決時弊的辦法)作為考試內容。

然而,蘇軾等人對該項改革提出了強烈的抗議,王安石辯解說:「西北人舊為學究,所習無義理,今改為進士,所習有義理。……今士人去無義理就有義理,脫學究名為進士,此亦新法於西北士人可謂無負矣。」。

二、元

元代的科舉雖然對自身的統治影響不大,但它的內容卻有重大轉變。第一是科舉不再分科,專以進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試的指定讀物有所變動。新的規定是,如果經義的考試內容包括四書,則以朱熹著述的《四書集注》作為主要的依據。

三、明清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及會試皆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的內容命題,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語氣闡述經義,「代聖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

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極為講究形式。只有到了科舉最後一關,用以決定名次的殿試,才會改為考時務策問。但是考生答策的內容很多時都並不重要,清朝便慣以試卷的書法高下,取定殿試名次的高低。

熱衷科舉的人只識四書五經,其他以外的知識,統統都成了「雜學」,很多讀書人都是一概不通。諷刺科舉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進士出身的山東學道範進的幕賓對范進講了個笑話,說有一個四川學差在上任前其老師說:「四川如蘇軾(蘇東坡)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

該學差後來向老師匯報,他在四川三年,查不到蘇軾來應考。范進不知誰是蘇軾,答道「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

而就算是對四書五經的內容,科舉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華麗詞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近乎文字游戲;不能有獨立思考、創新見解。考生的實際見識和才學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不少考生索性舍四書五經,專門鑽研為應付考試而設,稱為「帖括」的八股文範文選刻本。

當時一些人稱八股文為「敲門磚」,意即考取功名後便可棄之如敝屣。周作人曾將八股文與「鴉片」、「纏足」、「閹人」並列,認為是荼毒中國人的四大害。

晚清時,力主廢除科舉的康有為與梁啟超兩師徒,可算是才學與考試成績不相符的典型例子。梁啟超十二歲便入學成為秀才,十七歲舉人,被稱為神童,算是科舉得意。但梁啟超中舉後自認「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謂經史也」,遇見康有為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竅不通,反而要拜老秀才康有為為師。

相反,康有為書香世家,家中有萬卷書樓,年少已熟讀經史子集古今典籍。雖然康有為名滿廣東南海,但他十六歲成秀才,獲生員身份後卻是鄉試六試不售,失意科場二十載。三十六歲時方才時來運轉中舉人,得以與徒弟梁啟超一同上燕京赴考,會試最終能以首名及第成為會元,高中進士。

(7)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國社會採用分封制,選士也依靠世襲制度。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准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若單純以是否考試來論定是否為科舉,漢代的察舉制則是最早經考試選拔人才的。而科舉僅是俗稱,隋初建此制正式名稱為貢舉,與漢代別無二致。若以自由報考排除門閥限制,則是由唐代開始。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兩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

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准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㈧ 科舉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多少年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

㈨ 科舉制度是在什麼時候被廢除的 哪一年

戊戌變法中將科舉制廢除1905年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它正式廢除了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
....
科舉制度被廢除,

閱讀全文

與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46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14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0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79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1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1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06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8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09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1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85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98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08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32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14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23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767